故事三星半,黑白质感好评。因为前段看到一些关于韩裔当年抱团抵抗暴乱的纪录片介绍,意识到讲的是这段历史背景之后,一直以为片中后半段会随时来那么一段硬核枪战。幸好没有,保持了一以贯之的粗砺而文艺的调调。 作为移民二代,电影风格与韩国电影有很大不同。连老爷爷的韩语,几乎也是我看过的电影里语速最快的,简直自带rap属性。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是Eli向卡密拉解释“gook”,说这是“国”的意思。作为移民族裔的身份认同,处在难以被接受的夹缝之中,让人莫名伤怀。二是胖小哥在录音棚里唱的那么一小段,如此优美而感伤,瞬间打通了对于韩流爱豆们的记忆。这个民族真的是能歌善舞呢。 看有关种族的电影,常常感到心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人类文明的伤疤,不知从生物学角度来讲,这是刻在基因之中世代传递的弱肉强食,还是应该从经济发展和教育程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但这样的互相伤害,折射的真的是脆弱卑劣的人性。大到不同人种民族,小到不同城市阶级,就像火山抖音快手也有鄙视链,根子在哪里呢?
看過描述國人在海外受歧視的«刮痧»、«中國合夥人»,也看過無數描述黑人抗爭的影片,卻從未看過描述韓裔與黑人之間矛盾的影片,直至«gook»出現。凭這切入點就已經有吸引人的資本,而劇情的確也不落於俗套,甚至有些讓人意料不到的轉折,一個多小時的片子,設置了滿滿的衝突。導演兼男主就是當年twilight的青澀亞裔校刊小哥呀,轉眼已經拍出個人獨立電影。或許因韓裔二代出身,他演起同樣身份背景的角色駕輕就熟。 說句題外話,英文粗話用語真是如此匱乏,除了f和s,幾乎就沒了,以至於mr Kim吼出西八時,我真的笑了出來,不知道導演跟他親老爹拍攝對罵戲的現場有沒有笑場呢?
最近有两部电影,一部是纪录片《1992洛杉矶大暴动》(LA 92),另一部就是这部《韩国佬》(Gook)。同样描绘的是1992年洛杉矶那场造成53人死亡,大量亚洲移民经营的商店被洗劫,直接经济损失十亿美元的大骚乱。同一事件不同角度去看,还是挺有意思的。电影通过几家人的在暴乱中的经历,讲述了在洛杉矶这个大熔炉里,亚洲人(主要是韩裔)和黑人(或者拉丁系后裔)如何在矛盾中消化,在争执里共处。 这是一场正面的描写亚非种族歧视的电影,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土生土长的两个外来种族,语言上不存在差异,更多的是文化,宗教,还有教育上的格格不入。格局上,白种人压迫黑人,黑人又来欺负黄种人。黄种人无论体格还是人数上都不占优势,唯有发挥精明谨慎的处世方式,用智慧去弥补这些不足,在缝隙中艰难的生存。电影里的粗口和俚语横飞,在美国南加州长大的韩裔男主角全知泰自导自演,对话俗鄙接地气,还时不时带着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LA 92》是纪录片,直面凶案和暴乱现场。而这里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用几个小族群的交往和冲突作为故事的内容,以管窥豹,暗示着外面的腥风血雨。电影画面全程黑白,让肤色的差异不那么明显,也掩盖了众人脸上的血污,把作为“人”的单纯属性放在了镜头面前。
“理解“真的是个没有定式的情感用语,哪怕说着相同语言,在同一个社区长大,或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有相似兴趣爱好,也不能成为“被理解”的条件。
北美是移民社会,有从南美来的说西班牙语说葡萄牙语的人,有从亚洲来的,又分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东,欧亚之间的俄罗斯和土耳其。也有非洲来,又分北非,西非,南非的。再早一点的欧洲人,也有爱尔兰的,意大利的(这两个族裔比例高),也有德国的,西班牙的,葡萄牙的,北欧的,哇,简直是说都说不完,浓缩成了世界地图。
有的人多了,自然有了先来后到,欧洲来的成了“主流社会”,于是呢,大家都成了“少数族裔”。少数族裔里,美国又以黑人的关注度最高,人口基数大。于是少数族裔里又分了鄙视链。
你看电影里,为了个air jordan 7,先是被白人抢了一波,随后再来了黑人又抢一波。人在的地方,自然就有“我们”和“他们”,就有纷争,就有矛盾。甚至以为都是一个种族的,还分了世代,是移民来的第一代,还是移民来小孩在本地出生又或早早来此的第二代,甚至还有几种不同文化背景家庭里的第三代,多了杂了,里面抓住一些细节,就可以拍很多。
其实电影的故事真挺简单的,仔细一想,又觉得里面每条线都没想通透。大家都带着自己的问题,觉得别人理解不了,都想说话,都没人想听别人说话。
写着写着我都忘记了起初想说的是什么,可能只想说,“没有人可以完全理解他人“。PEACE OUT
全片 f*ck 等台词出现的频率,只怕不低于《华尔街之狼》,抑或可以匹敌崇尚暴力美学,执导的每部电影都脏话连天的昆汀·塔伦蒂诺。只可惜这部黑白影片只学到了皮毛,在脏话连天的台词下,呈现的内容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这部《韩国佬》以92年洛杉矶暴动为背景,讲述了当时在洛杉矶韩裔和非裔的共生关系和种族歧视话题,片中的种族冲突,也让人联想起亚洲人在美国打拼的集体记忆。
故事将时间线集中在暴动发生的前一天。经历了一夜之间暴乱的Eli,选择离开鞋店,却又不知道未来在何方。他的眼神中一如既往,写满了疲惫和倦怠,还有迷茫。
片中不少小细节,刻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三言两语的台词,勾勒出种族冲突大话题下的温馨时刻:比如Kamilla喜欢跳舞,Eli便毫不吝惜自己的汽油和轮胎,为她伴奏+伴舞。两人一起去洗车,感受水雾喷在车窗上,嬉笑打闹。看似放浪不羁内心孤独的Eli,因为Kamilla而受到了治愈。
Eli问她:你为什么总是把那朵花戴在你头上?
Kamilla却回答: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没在家附近见过花吧。
看似平平无奇的对话,却让人联想甚多。为什么Kamilla不顾哥哥的劝阻,冒着危险依然来找Eli等人玩耍,因为在家中她感受不到温暖,在这里她看到花,感受到朋友如同亲人般的关怀。
对Kamilla态度恶劣的老头,其实他的坏脾气也是经历过旁人的辜负。从前的他总是态度友好,对顾客彬彬有礼,某次一个小孩来店里试鞋,他还弯下腰给他系鞋带,谁知道对方穿上鞋拔腿就跑,因此后来他再也不相信别人,甚至觉得来店里的顾客都是骗子。——没有被世界温柔相待,便以恶声回馈这个世界。
除去背景音乐的渲染,导演对片中人物感情的刻画还是显得比较真实自然,像kamilla同Eli兄弟两人友谊因送鞋、舞蹈等片段展现得比较细致,最后误伤后众人的反应也顺理成章。大概因为导演全知泰本人就是一名在美国南加州出生和长大的亚裔。
全知泰生于一个演艺家庭,在《橘子郡男孩》中饰演一个有些可笑的韩国男孩偶像组合成员,此后他也接过一些种族题材的作品,比如西恩·潘主演的移民题材电影《穿越国境》。这部《韩国佬》的处女作中,担任导演的全知泰展现了他眼中美国存在的种族冲突情况。
提起移民题材,种族问题的电影,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会想到诸如《喜福会》、《喜宴》等作品,在这部《韩国佬》中,导演为我们刻画了在1992年的洛杉矶,存在于美籍韩裔和美籍非裔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片中Eli的遭遇,以及他的父亲在洛杉矶作为底层的打拼经历,都很容易让人想到那批最早通过偷渡或者其他方式抵达美国,希望挖掘第一桶金的草根。只是现实没有他们想象中美好的美国梦,而是有着暴乱、抢劫,以及植根于其他人心中的种族歧视。
歧视无处不在,本片的着眼点虽然新颖,但最终导演给出的答案却很无力。面对现实的残酷,我们的主角依然只能选择妥协,将彼此之间的仇恨延续,寄望于时间来冲淡。
或许因为这些情况现在依然存在,导演也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只能让主人公带着自己的思考继续迷茫下。
。
纽约亚洲电影节的开幕影片。92洛杉矶暴动中城市另一个角落里的故事。相当惊艳。
麻蛋!我们是韩国佬,不是中国佬!
黑白给这电影加了好几分,如果变成彩色,就会现原形了。
结尾有强行妥协的方式,其实结局开放会更好。我们都知道非裔、亚裔,种族之间存在的歧视会一直延续下去,而故事中跨越年龄肤色的友谊让人深受美好,但并不能解决根源问题。7.1
算是今年最大的惊喜。以92年洛杉矶暴动为背景,讲述韩裔和非裔两个群体在一天一夜的交集。黑白脏乱的影像中有着蓬勃的草根气息和亚洲人在美国打拼的集体记忆,三个主角之间的友情很走心。查了下导演惊呆了...
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人物的情绪夸张得毫无缘由,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然后波动的过程,几乎全程都处在最高点,这对观影的移情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外台湾DP除了几处用光影的切割画面很棒之外,其余的手持并没有让人惊艳到,有些机位还十分不客观,我觉得还不如他之前拍的那个讲变性人妓女的学生作业狂野自然。
发生在1992 Los Angeles riots,但是没机会看见威武的Roof Koreans,哎西巴尔!第一代韩国人在韩战之后为了给后代更好的生活来到了美国,却掉进种族冲突。导演选了黑白拍摄是想弱化肤色,本来没有区别都是人。看报道就很气那些老黑老墨怎么就好意思去抢人家亚裔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做起来的生意呢(当然低级的人不懂羞愧),而且现在美国的政治正确妖风恶心死了,我猜导演选择在洛杉矶边缘远远看着暴乱也是因为有顾虑,只能让电影中的人都没有住在骚乱区,还要站在世界边缘呼唤爱。
看得非常津津有味,全知泰有点天分的,这部片有点『亚裔斯派克.李』的水准,也是圣丹斯电影节喜欢的调调。因为《蓝色海湾》(2021)才开始认知欣赏这个导演,艺术家庭出身。希望出更多的好片力作!
If you don't record this demo, who's gonna teach me about love?
3.5
韩裔@LA
风格偏文艺,沉溺于小情绪,又无法被触动,92年洛杉矶暴乱的大背景也完全被虚化,有些无聊。
那么,你看这个,即使没有颜色的世界,是不是还是充满了斗争
至始至终的fuck,让我无fuck可说,话说上一部如此多的fuck还让人惊艳的是不是低俗小说?
“They treat me like family。”
现在尤其刚入行的导演喜欢滥用黑白影像,影片配乐失败,抒情、写实变得两不着,此类题材更适合于无配乐。奇怪为什么在美国不论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都喜欢用黑人的腔调讲话,而且影片搞得好像黄皮肤黑皮肤一家亲似的。
这是我在今年看到过最舒服的讨论种族问题的电影(一直对get out 喜欢不起来,底特律也是没有惊喜),黑白调的电影质感在这里非常适合,通过对微观小人物关系的聚焦来展现宏观大背景,唏嘘而无可奈何。
狂躁的九二,疯癫的人群,混乱的LA,无辜的女孩。
精神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