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微薄上看了片段,直接追剧。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和视角看,上上成之作。当然编剧把它浪漫化了。1992年家里能装电话的人家极少。能住那样一个房子的人,放到现在也算可以了。查了一下,1992年北京月人均工资大概240元,电影里赔给售票员的钱大概是两个多月工资。那时候能出国的人,全国一年也就1万人顶天了,北京多了也就三五千人,更不要说移民了。当时也极少人做过飞机。可以说这部电影所展现的生活,虽然主人公职业很普通。但是当时的人看这个电影就如同现在的人看亿万富翁的生活一样的天壤之别。电影展现人的思想和社会状态,现在依然值得思考。电影值得回味、有内涵,比现在的东西有思想。最近牧马人又火了,说明人们开始反思,也说明八零后老了进入怀旧的状态了。前两年读人到中年,对比现代,除了换了一种方式人的问题还是一样的。
扯远点想到的,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推着人跑。人不跑也不行,不跑就跟不上环境和社会了。成功学、情商学、交际论,甚至人与人的互相利用精确的每一个表情和下意识动作,功利化的人的行为,人也活得越来越累。导致人的内心却越来越浮躁,人的行为也越来越没有底线,没有信任可言。是不是整个社会都要静下心来想想,沉淀一些。
八零后是精神上很荒漠化的一代,物质满足也填平不了精神的空虚感,独生子女更甚。这是可悲的。
“我一身的气质,也不适合教书育人。”
这是刘杉在影片开始时说的话。刘杉的父母移民美国,却迟迟不好把儿子也办出去。于是他闲在北京,成了一个自由人。偶然的机会,刘杉成了高中代课老师,他习惯坐着上课,教学方法“太过浪漫”。故事围绕着刘杉与班上的孩子们相处而展开,也伴随着他与女友分手、与同事和孩子们告别结束。影片轻描淡写的记叙了普通人的一段日子,虽平淡若水,却真实难忘。
刘杉去美国大使馆取父母的信件,出来就被一堆人团团围住,询问过签技巧。九十年代的出国潮远不如八十年代疯狂,人们预料到了海外的艰难生活,也知道出去不易。可大家还是想走,疯狂而又奋不顾身。“移民”二字听着风光,如果可以,人人都想努把劲儿,觉得受苦受累也值得。这个现象表现在电影里并不罕见,同时期《大撒把》里的周云是这样,《不见不散》里的李清也是这样。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期,疯狂正在于诱惑不多,蜂拥而上的事情可以变得大众化和合理化。就好比迷茫的人尽情选择“下海”和外逃,成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人民想法普遍单纯。下了班回家可以火锅聚餐,最洋气的餐馆里也只能碰上稀稀拉拉的老外;大街上人不多,还都推着二八自行车,车筐里装着刚买的菜,有伴没伴的都要开火做饭;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有话都得当面聊,网络不发达,人却最实在。
在那个时代,没有适合不适合的工作,没有能做不能做的蠢事。换句话说,就没有被规定的正确路子,因为大家也很困惑,不知何为对,何为错,只得盲目前行。
浑浑噩噩的时代,最难熬的是想得明白的人。刘杉不想出国只想踏实过日子,被女友抱怨“八成是病了”;他给孩子们普及性教育,被家长当面侮辱;他替学生出头道歉、打胎养病,反而误会被打。
在这个看似随性,讲究自由自在的好时代,刘杉却总是赶不上趟儿。
原因只有一个,他不想上这个“好时代”的当,他想过把瘾就走。刘杉爱上了代课班主任的工作,他尽情享受着即在生活的快乐,也乐于烦恼日常琐事。一个孤独生活的人,就这样开始习惯多人份的锅碗瓢盆和嬉笑怒骂。而习惯成自然,走时必定不舍。当他不得不离职赴美,当女同事甄真也将远调回家,当他和“孩儿们”已经打成一片,离别给了刘杉更多的生活滋味。
好时代给他好前途,他却想要过把生活的瘾。而且这瘾过的,十足悲情。记得父母给刘杉的信中有过这样一句话:
别让女孩子给骗了,不要轻信别人;要稳重,别上当。
刘杉小心翼翼地没有上女孩的当,却一头栽进他给自己设的套里。他不是个懒惰的人,无法背弃理想与浪漫。教书育人,交友交心,刘杉做着一切他认为是对的事情,却频频遭与打击。就好比孩子们爱戴他,他却被学校方面婉言解雇。在那个时代,所有藏着掖着的感情都是真的,煞有介事的悬乎情节少之又少,所以刘杉就算被打击,也是自情自愿的,高高兴兴的上这一当。谁知道过了 这个村,还有没有人愿意陪你真心实意的玩一手了呢。
如今,距离这部电影过去了十五年。时代巨变,变好了还是更糟了真不好说。只能说,是变得愈加说不清 了。在这十五年里,人们始终没学会度过艰难时刻 ,却学会了麻痹自己。就好像2017年的我们畅游网络,愤世嫉俗,痛骂社会,却不再想出逃和缓解的法子。
与八九十年代那帮下海出国的人相比,我们少了勇气。少了上当的勇气,多了生活的精明。
如今,还是有很多有志之士到北京来,他们带着新鲜的血液和滚烫的理想主义,渴望与这个时代斗智斗勇,想要施展才华,想要“过把瘾”。
可北京,也已不再是从前的北京了。换到今天来,或许刘杉不会走,甄真也不会被迫离开北京,他们大概会有新的故事。但那样的话,或许被批评教学方法“过于浪漫”的刘杉一开始就不会被允许代课,也就没有接下来的人和事了。
于是换到今天,过去的故事不会成立,刘杉压根不会有与大家分别时的眼泪,也不会有那时的伤情。
今天,不是一个适合谈论“离别”的时代,也没人愿意在这个时代上一当了。
所以在今天,要有怎样的气质,才能够教书育人呢?
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我们总是怀揣着最美好的愿景。有的人觉得教师是一个让人尊重的职业,毕竟教书育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有的人觉得教师是一种让人厌烦的职业,毕竟拿的工资很少,而且很多时候,自己要做出很大的牺牲。但是有一点却是这两种人都觉得共通的。教师不是一个容易的职业。
我们评价一个老师好坏与否,不同的人总是会给予不同的答案。学生们认为,可以和自己打成一片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从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老师自然也是好老师。而家长则不这么认为,好的老师一定是要正向的去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的。而且这种引导需要时传统的,可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否则,这个老师即使俘获了学生的心,但依旧难逃家长的诘难。而校领导当然会以大局为重,一个惹怒了大多数家长的老师,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
综上所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教育的问题在于改革,在于推成出新。但是真正当这些先锋们开拓新的教育方法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们以及学校的领导们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尊重。我们一方面强烈的呼唤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对于这些有着一丁点苗头的人予以冷嘲热讽。这就会使的这些改革者本身陷入到矛盾当中。改革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一方面觉得教育应该全面发展,老师应该是具备先锋的改革精神的带头人。另一方面我们却依旧使用着传统的目光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在成绩面前,将所有的改进得教育形式全面否定。在这样的大环境基础之下,我们却依旧口口声声的呼喊着教育改革,这未免太过于自相矛盾。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一方面是喜剧,当然这方面是因为有了葛优老师的加持,另一方面是悲剧,因为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被现实打败了的教育工作者。这个故事究竟讲了什么,往下看。
刘彬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工作者,因为自己的教育风格极具先锋感,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是被很多人所不能接受,当他被屡次辞退后,渐渐的淡出了教育系统。因为父母在国外的原因,刘彬在出国与留下之间不断地挣扎,自己的女友也因此离开了。刘彬整天无所事事的晃荡着,因为朋友的一次求助,刘彬再一次的站在了教育战线。
在替代朋友上课的时间里,刘彬逐渐的喜欢上了班上的孩子,而孩子们也在短时间内就已经接受了这个带给他们不一样风格的班主任。刘彬跟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同时,实习老师甄贞开始走进了刘彬的视线。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刘彬与甄贞之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感,正当刘彬觉得自己应该朝着甄贞出发时,意外发生了。
由于家长以及校领导对于刘彬这种开放式教学形式的反对,刘彬的工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这个时候,甄贞的家里也出现了变故。最终她决定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本来想着可以展开一段美好的爱情的刘彬在一次的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随着甄贞的离开,刘彬的父母继续催促着自己的儿子过来跟他们团聚,刘彬像是经历了一场骗局,最终还是回归到了生活的原点。
本片的名字很有趣,叫做《上一当》,其实细细揣摩,无论是刘彬短暂的执教生涯,亦或者是甄贞与刘彬短暂的爱情时光,又或者是学生们与刘彬短暂的相处。这都像是一场梦,但是最后,这场梦却在一个不怎么美好的结局中醒来了。刘彬的生活依旧是回归到了原点,他依旧是要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的选择。而甄贞的梦醒了以后,现实变得更加的残酷。班上的学生们自己为自己营造出来的梦境,随着考试的失利,一下子不复存在了,以至于到了最后,他们起先追捧的老师也最终留不住。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喜剧片,但是内在的东西,却是值得我们深究的。我们从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讲了多少年的素质教育,但是真正却从来没有对于这样的现状进行真实的反思。我们没有敢于试错的勇气,却在喊口号的时候经常忘乎所以。真正阻挠素质教育的其实是我们思想一直僵化不前的家长思维。
而本片的可爱之处正是这个没有正形的葛优老师,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老师,传统的教育才被撕开了一个口子。然而,这个口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形成一股子摧枯拉朽的力量,最终,我们这位老师生生被我们的家长制度打回了原来的模样。时至今日,依旧是有层出不穷的家长期待着教育能有一种变革的力量。这不得不说是讽刺之极。
不知道是朔爷成就了葛大爷,还是葛大爷成就了朔爷。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是朔爷的作品,但是依旧带着朔爷的影子。
朔爷笔下的很多男一号都是如此,这种状态非常的飘忽,让人难以描述。胸无大志、也不知道该怎么活着、感觉一切都特没劲,但是绝对都很正直、善良。从他们的眼里看到的世界都是灰色的,了无生气。你说没有爱吧,也有!你说有爱吧,又不会主动追寻,一切都淡淡的、随遇而安,不知道男主心中可曾伤感,然而,观众心中都会有一丝丝的伤感,空落落的,但是你又不知道该怨恨谁。
他们总是感到被社会伤害,被社会束缚,被社会践踏,但是他们也不抗争,不恼怒,他们就那么随遇而安的活着。
上一当?不知道片名和餐厅为什么叫上一当。谁又上了谁的当?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作为观众的我确实无法自圆其说,也许导演、编剧他们觉得这个名字很飘忽,所以很牛逼?
父母是外交官,是“编的”,其实父母是使馆的大师傅;称父母对自己挺好,是“编的”,其实父母已经离婚了。同一个影片,竟然出现了两次“编的”,中间间隔不到5分钟,编剧的技能实在贫乏。 为什么要编造家庭背景?因为家庭背景会招来歧视,也就是现在流行的“鄙视链”。 “奔驰250”,又笨又痴,外加二百五类——似于当今的网络语言。一贯的,民间有这种文字游戏的幽默。 家长会的唇枪舌剑,之后怎么样了呢?激起矛盾,不会解决矛盾,是中国编导一贯的技穷。 起个古怪的片名,纯粹是耍小聪明。类似的古怪,还有《大撒把》《站直喽,别趴下》。 末尾,一定要分手,一定要离开,这也是追求文艺气质——让观众遗憾,甚至让观众痛苦,“我竟忍不住哭了。”
大概是第一个在银幕上坐着讲课的老师
算是一部中国版的《死亡诗社》吧
那个年代,拍成如此电影,到现在为止,都不算过时,因为里面有人性
九十年代水平
教育题材这样拍可看度非常高,将本该是枯燥呆板的中学校园生活无形中消解在一个个日常的戏剧情节中,兼具娱乐性和讽刺性,最后还煽了一把情。葛优在本片中的形象与《大撒把》里非常相像,90年代这种片还真是全给葛大爷演了。不过部分台词还是说教味略浓。以及,甄贞完全就是儿时梦想中老师的样子啊。
没想到葛优才是最早的麻辣鲜师GTO,更没想到92年制片厂还能拍尖锐的教育题材,万万没想到内地青春片其实在那一年就流行打胎。姑妄猜测一下原著写作时间,男女主角一个不情愿地赴美移民,一个被迫重返故乡,其实都是理想主义者的陨落。北京这座城市,不过是黄粱一梦,故名“上一当”。
90年代初的出国潮倒是在广播里听过不少。当时正是小升初,识得几个字,晓得些男女间的爱情纠葛。有个故事印象深刻,讲的是个戴黑边眼镜的读书人娶了个漂亮马子,过了几年平淡日子老婆跟个洋鬼子跑了,临行前给他留了个种,取名叫“美美”。那天晚上,我也像平常那样搬一张竹床上阳台纳凉,边拍着肚子,边听听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娓娓道来。读书人抱着美美目送老婆上了飞机,流下了一滴心肝眼泪,他说他晓得老婆给孩子取的名字的含义:美美的美并不是美丽的美,而是美国的美。。。那天夜里,明月当空,繁星密布,我把肚皮都拍红了。
表面上是个教学电影,实则反映了出国大潮下的理想的重燃和幻灭。这部和葛大爷的《大撒把》异曲同工,都涉及出国潮,且都是大爷被留在国内。这里是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教学(相处)之道,但在不想走和不得不走的最后,理想还是幻灭了。
只有上过一次爱情的当,才能懂得被辜负的真心是如此廉价。只有做过一次童真的梦,才能体会醒来时的失落是多么伤神。甄贞并非对孩子们没有留恋,刘杉对这故土爱的也够深沉,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在北京这座孤独而高傲的城市里,他们只是黯然神伤的过客,不是衣锦还乡的归人。怅然回望,今宵酒醒无梦。
90年代以北京为背景的电影大都有一种强烈的世界末情绪。剧雪真好看。
没想到葛优才是最早的麻辣鲜师GTO,更没想到92年制片厂还能拍尖锐的教育题材,万万没想到内地青春片其实在那一年就流行打胎。姑妄猜测一下原著写作时间,男女主角一个不情愿地赴美移民,一个被迫重返故乡,其实都是理想主义者的陨落。北京这座城市,不过是黄粱一梦,故名“上一当”。——《上一当》
没有GTO猛,没有金八老师热血,散漫的老师一样有真情。
好,老电影的味道,市井味,人情味,不矫情,不刻意取巧,真实,自在,就像剧雪额头那些闪闪的青春痘,让人难忘。
青涩的故事与朴实的角色,感概人们在做着不情愿的事情,却总能从中收获更多。那种欲言又止的忧郁情绪和对理想的浪漫追求,是现在多少所谓文青都学不来的。而好像只有生于那个时代,才能在看似不幸的日子里,碰见幸运。
多好,有自己退路~
若非底下副标题的小字清楚着表明“根据梁迈的小说《我们青春的纪念册》改编”,片名那草书写的,当然也搭着比划是忒少了一点,真好像是一部日本电影!其实要说这电影算中国的死亡诗社?多少有点牵强附会。《上一当》显然还是更像:同年出品依旧葛优领衔的那部《大撒把》,遇到了次年出品还是何群导演剧雪女主的《凤凰琴》。前者在讲出国潮,后者在说教师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借教师事在讽刺九零年初时代剧烈变革下的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顽疾……PS片中葛优较比突兀地穿了一件印满“肯尼士”的白色T恤会否与本片由福建电影制片厂出品有关?
“我看你最近情绪不好,能不能切磋切磋,不要一个人闷着。”我太喜欢这样的台词了,葛优的台词总是不温不火,谈吐间透着趣味。总体感觉电影剪接得有些突兀,毕竟那么年轻的作品,故事也跟普通的孩子王老师套路相仿。
以前中央台一放这个电影我肯定会再看一遍~
时代的遗痕在社会挤出的后效应中延续,75后成长起来了即将进入大学成为天之骄子,而立之年的仗义教师担当起本非自己的责任,却跟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美国,在他人眼中是个难得的退路,但在主人公的眼中之最最无奈的最后选择。他爱着年轻的学生们,他爱着生活,他也爱那些抛弃过他的女人,那些背叛过他的男人。他上了一当又一当,最后看得出他也乏了,妥协了。於是他终还是决定离开。
中国式教育的谋权篡位和小人物力量的弱不禁风!--能记住 葛大爷 的代表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