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在外人看来,几乎每一个刚进校的哈佛大学的菜鸟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包括我们的主人公Hart,但一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名誉和地位并不是你进入了哈佛就可以唾手可得。主人公在第一节课被合同法的Kingsfield教授苏格拉底教学法折磨到崩溃,教授淡定地表示:“问与答,有些时候你们会觉得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但我保证,这只是你们的幻觉。在我的课上,永远会有新的问题。在这里,你们自己学习法律,我教会你们思考。”高年级的学长也不忘提醒:“在哈佛关于成绩的所有说法都是真的,说真的,你必须玩儿命学习,不要拿自己的分数开玩笑,别以为你来到哈佛就是成功了。”生活总是一步步告诉你:一切没那么容易。拼死拼活上了名校,以为可以轻松一把,但事后发现这不过是另一个残酷征程的开端。累死累活拿到一个好的成绩以为可以歇一口气,到头来才发现它也不过是一张纸而已。我们总把现阶段经历的一切苦难视之为人生绝境、熬不过去的坎,然而到人生另一个阶段之后才发现一切不过如此。不过如此,不仅仅指你的苦难,更指你所有的努力和奋斗。人生的关键词不是“最”,而是“更”。你不要害怕失败、你要记得努力,因为失败终会过去、成功也终会过去,你能依靠和相信的只有现阶段的努力。
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也是影视行业多年从业者。我认为:对法律理论和法律思维的训练,任何国家的人都要通过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这部电影贬损的不是法律,贬损的是法学院的教学方法、唯成绩至上的价值观。法律是社会和人类需要的制度,对它的学习也应该是多途径多方式的。其中关于欧美法系合同法的只言片语,非常不同,课堂问答中男主角给了一个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的非常抽象的定义。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好多人把意思理解反了,以为重在paper的虚幻,其实重在chase的激昂,重在不服输的一直奋进!当然也要选择自己合适的领域和事业!
《力争上游》没有十分突出的剧情,主人公哈特的存在感并不高,这部影片于一个法学生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能引发我们对我国大学法学本科教育的反思。影片通过哈佛大学金菲尔德教授的课堂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美国黄金时代的法学院,展现了当时颇为新颖的“案例研讨”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模式。正如金菲尔德所言,“你们自学法律,但是我训练你们的思维。你们进入法学院时满脑浆糊,当你们毕业时,你们会学会如何像律师一样思考。”像律师一样思考,是美国法学院的培养目标,可见美国法学院对法学人才的培养有着浓厚的实用主义目标,这与当时霍布斯为首的实用主义法哲学思想盛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界需要专业技能过硬、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职业人才。而要理解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分析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都需要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法律思维。这样的思维不能简单通过法学知识的传授,需要通过案例的训练在辩论、分析中逐步培养。影片中,金菲尔德教授在课堂开始时会抛出问题,点名后由同学回答,通过反复提问推动学生进行思考。而男主在开学第一课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在教授的追问下当堂出丑。但在其发奋努力下,最后对答如流并取得了好成绩。虽然即便如此教授亦未能记住他的名字,但成长后的他能够释然地将成绩单(The Paper)折成飞机飞向大海。
作为法学本科生,第一感受是羡慕,羡慕如此专业的课堂。众所周知,中国大学课堂存在诸多问题,而课上的没有实质性内容,或实质性内容的教授方式只是简单填鸭没有吸引力,(俗称“水课”)是尤为突出的教育困境。回想本校的法学课堂,部分课程精彩纷呈,老师引经据典,说理细致、结构清晰,同学们好评不断,而部分课程照本宣科,难以激发同学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因此同学们多以课后自习的方式应付期末考试。如此来看,老师授课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同学们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但无论是优质课程还是一般课程,真正消化理解知识的时间大部分在图书馆。对比金菲尔德教授的苏格拉底式追问课堂,我国教师演讲式课堂的好处在于知识点密集,接收效率高,有利于学生当堂理解内容。但演讲式课堂的缺点在于缺乏自主学习的压力,学生往往会依赖于老师上课的讲解,忽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简化为理解-记忆两步,失去了运用知识的机会。而法学是高度实践的学科,对法律的运用能力需要在构成要件和法律规范中的一次次涵摄中得到锻炼,可我国法学课堂在追求知识的高效传输目的上忽视了作为一门职业技能的锻炼目的,加之大学课后作业较少,法科生仅有的训练机会仅在期中期末两场考试中。因此,平时养老院、考前疯人院,学了就忘、考完就忘是法学生常态,对法学知识掌握水平较低是普遍存在的教学困境。其次羡慕的是法学教学的纯粹性。综合全面发展早已写入各大高校的培养计划,但本科阶段综合发展和专业技能掌握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中国大学设计课程和考核指标时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法学院校甚至需要花多个学时来学习高数、python等课程,且在考核时多列综合测评考核指标,鼓励同学在文体活动中绽放光彩的同时却以多样化的考核指标喧宾夺主,令数据功利主义的学时分散精力投入到“全面发展中”。私以为,法学本科教育应纯粹化,回归思维培养和技能培训。若能在本科阶段培养好就业需要的法律思维和职业技能,抓住主要矛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基础法律人才,考研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少,就业供需可能会得到一定平衡。我们在五花八门的竞赛中忙碌,在加加减减的综测分数中焦虑,在需要弄清的问题上疑惑,在面对未来时迷茫……这样的人才可能通过“Chasing”在纸面上获得优异数据,但在“The Paper Chase”(法律逻辑、思维、论辩中的追逐)中是严重不足的。
但影片中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本土。因为大部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明显不如哈佛这样顶尖学府的学生,采用追问式教学很可能导致课堂的冷场。如今很多老师注重课堂的互动,但在老师面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后场下却是鸦雀无声。倘若以点明方式提问,并将回答情况记入平时分,固然会得到改善,但因每个人预习程度的不同得到的回答质量也将参差不齐,当部分同学回答问题的水平显得平庸时,反而会拖累课堂进度,耽误其余同学的时间。反之同学预习之重复,回答之精彩,课堂又会变成优等生和老师两个人的课堂,其余同学参与感仍然很低。考虑到美国昂贵的教育成本和精英化培养模式,哈佛学生的积极性是难以复制的,而我国追求教育的普适性,学生积极性并不显著。美国职业律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是中国难以达到的,因此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是有现实需要的。在中国人均考研的内卷氛围下,本科课堂的深度仿佛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负青春。 在法学院就不要谈什么恋爱了。paper chasing is not only about your diploma , is about your atittude to your left life ,how you live and how you grow. without endeavor , you got nothing,nor did your paper. .although you have to give up something like the relationship with your girl or boy ,you do get something ,it is invisible but impressive . cherish your time in your college.
充分体现美国法学院学习的高强度
全美法律系学生视的第一堂必修课?好惨,一来就要看部这么无聊的电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平时你多么努力多么牛逼,到期末考前还得经历炼狱般的复习。。。
why do we study so hard? 只有克服大脑的本性,即对各种东西好奇的天性,使全部的时间和能力投入一件事情,训练大脑和神经系统,从我们outstanding,从而获得工资和future. 是这样吗?
啊,继桑德尔的公开课之后,我又假装上过了哈佛法学院…… T_T
苏格拉底教学法:提问,回答。男主已经失了智了 对老师的心思揣摩比课业都认真。哦 这就是宗教皈依——反叛之路么?平淡到无聊。。
SOB也骂了 而事实是老师也不记得你是谁 该得的分数是多少就是多少。喜欢最后hart把成绩单折成纸飞机吹到海里是我做不到的特霸气。
有人在这部片里看到美国的教学方式,有人看到不被证书牵绊,还有人看到力争上游,呵呵真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用哈佛法学院一年级生的生活探讨人生追求的哲理,剧本饱满含蓄、表演简练有力、镜头语言扎实却又充满诗意。出人意料的佳作。
总有个老师连你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过成绩之后发现他们是装的。呵呵
"You teach yourselves the law,but i... train your mind."
it's the paper that you're chasing.
片名取的非常好,我们要追逐那一张纸,那一张纸可以让你自由,让你获得更高的薪水。为了那一张纸你将心力交瘁,当你成功的追上那张纸,显然那张纸已经不重要了。 很像佛家的思想,你要攀登最高的山,但重要的不是山顶,而是爬山的过程,你会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然后在山顶上鄙视山顶。 哈佛真的是地狱,把全世界的精英集中起来厮杀。笔记在天上飘的那一幕很震惊,学霸的自尊也就这样不存在了。
可以算是苏格拉底式教学初入美国法学院时的law school生存片,放在今天,还是能给我们国内的法学院学生莫大触动和激励。主角所在的学习小组也可分为六类人:默默苦读型,家族承袭型,沉醉大纲型,学而不思型,中规中矩型,以及Mr. Hart这样尽管纠结痛苦却的确时候law school的人。
我总觉得叫这个名字是因为susan和hart在便利店里面的那段对话,基本是susan在劝hart不要对hls的一纸文凭看得那么重,她觉得似乎人从出生就开始追逐各种纸质的凭证,但其实人(hart)可以选择停下来。但hart无法放弃,最后得到了好成绩,同时也发现,其实还是要追,只不过追的不是那张纸本身了。
本片虽然没有特别出彩,但我本人是非常有感觉的,可能是因为我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在这部电影里面看到了不少自己的影子,比较感同身受吧。同时本片也和传统的励志片很不一样,给我一种别样的新鲜感。本片的男配得主单说表演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难度真的太低太低太低了,给个提名是可以的给奖有点过了
“我会训练你们,让你们一脑袋浆糊进来,以律师的思维出去。”……约翰·豪斯曼,也算资深业内人士,但只是作为戏剧和电影制片人的身份。之前几乎从没有演过戏,首次试镜的效果用导演詹姆斯·布里奇斯的话说,“非常之好”。他和导演算旧相识,曾经建议启用后者为《希区柯克剧场》写过十八集的电视剧本。尽管“苏格拉底问答”式的授课方式引起大学界的争议,但豪斯曼的表演获得了一致好评。“每所学校都会有这种极尽恐吓之能事去对付大学新生的教授。《力争上游》中的金斯费尔德更像是所有这些可怕坏教授的集大成者。”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397473347/
You teach youselves law, and I train your mind. There's no answer, there is only a question following a question.
哈佛法学院smartass的各种心机大战算不上有意思,但选角非常成功,Orson Welles水星剧团的合伙人John Houseman以71岁高龄出演自己的第二部电影,赢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并在此后15年间片约不断,创下好莱坞史上极为罕见的职业经历。摄影出自全盛时期的Gordon Willis之手,美不胜收,期待大银幕观摩。
法学院真TM不是人呆的,就像最后飞向大海的那一纸飞机,我也期待着我能够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