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秋园》里的之烨去读了共产主义大学,在书友的评论里发现了这部电影,找来看后深有感触。解放的第九年,教育也在逐步解放,这所共产主义大学的建立,是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那个农民刚翻身当家做主的年代,他们迫切需要学习农业技术搞生产,但大学的建立以文化为资本设立门槛,研究国外理论而脱离中国实际,在课堂里种树,在黑板上种田。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大学生只是一个劲涌往城市求发展,接受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精英文化教育。大学的校长破处重重阻力,以劳动人民手上的老茧作为入学资格,真正培养一批为人民服务的大学生。“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我认为此“大师”并不是有多少大师教学,而是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各行各业的为民所用的大师。 联想到解放后学者们的国学课本的改革,打破全国统一大纲及课程进度、考核标准。当今结合地方特色的文化研究好像仍只限于大学里的某个文化研究室。最近的毒教材事件更是令人深痛恶绝。真正的教材应该是来源于生产实践,育人与育才相结合。
云南农业大学在短视频平台的“招生简章”是学生们在田野里热火朝天的劳动,让人们不禁感叹才这是大学应有的样子,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而不是构建空洞的理论。
影片中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到底是为哪个阶级办学?一边是党和农民希望办农技站,一边是部分知识分子学习资产阶级,希望办选拔精英的大学,这分歧很好的通过几次影片中的几次“决裂”展示出来了。首先是在招生时,李主任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拒绝招收基础不够的贫下中农,而龙校长认为学生的手艺,接受教育的愿望足以成为他们的大学入场券;然后是关于学习联系实际的问题上,李主任坚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而龙校长表示支持学生贴大字报,一张小小的大字报就能把教学冲乱正说明教育学院系统性没有适应生产的季节性;再者就是大娘去城市看儿子,发现儿子嫌衣服丑、嫌鞋子难看,不能与他大学生身份相匹配,感叹“草鞋一脱,皮鞋一换,就再回不去小山沟了”;然后是因为灭虫耽搁考试交了白卷,在李主任一等人看来是不识大局,目观短浅的做法,在龙校长看来是高度的政治觉悟、深厚的同学情谊、无产阶级的汗水和几万斤粮食。
之前看的影片,里面的地主、大资产阶级对贫下中农的剥削与迫害常常让人讨厌得牙痒痒,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没有感受到绝对的对与错。教育到底用什么方式才是正确的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因为教育本来就是时代的产物,经济政治向前推进的工具。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迫切需要发展生产的条件下,在农村开办半工半读的学校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决策,而让贫下中农完全放弃农作,实现脱产教育完全是一口想吃成一个大胖子的行为,事情还是需要从量变慢慢积累才能实现质变的飞跃。
我真是撑着看下来的,味太冲了,大体的主题方向甚至是剧情都能猜到,比如主角去参观大学遇到的具体情景(大学生嫌弃父母),甚至后边的孙主任转变思想,都想到了。我还是写点东西吧:1.混淆。他们在办的是大学,我们都知道大学分两种,一种是学术教育,一种是职业教育,而剧中的整个所追求的教育很明显是第二种教育方式,而当时这种学校设定的目的和教学大纲又是第一种,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好处,不存在谁好贵谁无用,这自然不必说,而电影中一个劲的背离学术教育,抨击学术教育,论点也还是那些老话,脱离实际,读死书等等(意识形态的我不想重复);我原来以为当时没有职业教育这个东西,但是我一查,18世纪末西方就有了职业教育,中国1922年也引进了,并且新中国1951年也设立了职业教育学校,而且世界上也有对应的学历证书和培养方案,所以说他们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创新,所宣传的一些理念比如学习与劳动结合,不就是产学结合么,所以整个的东西经过主题方向倾斜(演员外貌,镜头,服化道,语言,情绪等),感觉起来倒是挺对的,但其实就是在混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让人陷入一种职业教育才是正确的,书本没有用的怪圈,再加持意识形态的因素,那真就是打入地狱了。2.过度夸张,扩大。用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东西就代表了所有,进而套上意识形态的马甲,就可以说对方背弃了谁,走上了什么道路了。比如那个姓李的富农,他占用道路那是他的问题,可以用法律解决,而不是套上什么意识形态的枷锁,批判所有富农都是不劳而获的人,人家不是自己下地干活么?也是一个锄头刨一个坑的播仔;至于他儿子用学到的知识去赚钱这无可厚非啊,赚钱也得被批评,你可以不赚钱,你当好人,但你不能剥夺别人赚钱的权力吧~还有那个大学生不要农村母亲送的布鞋,这完全是道德问题,怎么也成了意识形态问题,进而又晋升到是资本主义教育的问题,资本主义是个锅,啥都能往里头搁,是吧?那还有很多道德品质优良的大学生你怎么不拍拍呢,不介绍介绍呢,就即使是今天,大学里依旧有很多道德品质差的人,这就能说明中国大学教育错了?搞笑。3.割裂。电影叫决裂,这哪是决裂啊,这是硬生生的割裂,把以前社会的所有东西,物质的精神的全都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对,全都是,不看什么具体作用,不看实践意义,只要是以前的就是资本主义的,然后资本主义的就是错的,那这个东西就是错的,就是为了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电影最后我也想到了,主角高呼我们要与一切正常的现象斗争,决裂(大体是这个意思),然后下边所有人鼓掌,电影结束。4.无时无刻的不在讲意识形态和领袖崇拜。这个是我最烦的,这部电影据说是江青四人帮谋划拍摄的,主要是为了营造文革的氛围。真的太行了,营造的太好了,主角演的也好,浓眉大眼的,形象多正义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比如那个三自一包(我真是头一回知道),原来是刘少奇提出来的,那怪不得一个劲的批判,刘少奇就是四人帮斗倒的,能不说他的坏话么,甚至里边主角说俄罗斯的一些话,都不说塑料老大哥了,直接说俄罗斯~~~其实后来主要是寓意着对所谓的党内资产阶级当权派的斗争,也就是文革的主要内容,当官的,学校领导等等,文化真的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果那个时候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能持续实行,也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斗死那么多人,中国今天还是多么的强大啊,可惜不可能啊,真是十年浩劫啊~~~
太过荒诞,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公共意识是多么的扭曲,意识形态凌驾于一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啊。更加佩服小平同志的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分量,和为什么在当时要提出这么个明显是废话或者这还用说的话,因为这句正常的话在当时是不正常的,如果你要是用这句话跟革命小将理论,直接扣你个资产阶级的大帽子,你就有感受的了。铭记历史,警惕历史,实事求是,努力发展经济,扩大开放,更加自由,这才是正确的道路,中国加油!
批评这部电影反智的人,大概真的以为叫“大学”就真的是大学了,明显对当下中国的大专院校情况并不了解。985里头也有弱的,学校的特点也分为综合型和某些方面强项型,一本二本叫大学,三本大专也叫大学。那个时代哪来那么多大学,本片的“共大”,也就是基层山区县一级或乡镇一级的农业技校,按现在的标准,应该算是个职业高中,只需要满足乡镇或县一级的农业需求就可以了(相当于李钟硕有个电影《热血青春》里他们读的学校),本来就不需要那么高的入学标准嘛!哪怕在今天,你进个职高,也没啥高门槛,何况是七十年代!那会文盲率还很高,各行各业又急需人才,大量需要的,是懂基础科学和技能的人才,比如给母猪配种,给村民打针吊水,操作拖拉机,工厂里的钳工等等。这种本来就不需要接受多么高端的教育,职业高中,职业院校完全可以满足的。本片男主“龙校长”的教育理念,其实就是毛在57、58年开始多次在各类讲话中提倡的理念,即基层的很多教育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年限,许多知识门类应该服务工农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半工半读,还要注重联系实际,不要空谈理论,要为各地实际的需要去培养专门人才。这实际上不是反智,是一种既考虑工业农业实际需要,又保护了工人农民子弟受教育权益的政策。譬如曾经的“赤脚医生”制度,其实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它很好的解决了当时全国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可叹的是,本片中正义一方批判的许多教育怪现状,到如今是真的比比皆是,令人叹息。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决裂》,片中把对如何办大学的理念进行了一番讨论,抛开政治不谈,我们从一副图讲起。
这张图是许多人熟知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最中心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一个指天一个指地,仿佛在争论不休着什么,引得众人围观;左侧苏格拉底掰着手指头向求知的人讲解,单手叉腰的军服打扮者是亚历山大大帝,也在认真聆听;阶梯下平台左侧是毕达哥拉斯,他正演算着,一个小孩给他支着琴板,旁边的老者 德谟克里特斯认真谦虚地抄写着;右侧阶梯下是秃顶数学家欧几里得,他附身用圆规画图给学生们讲解;中间那个斜躺在台阶上半裸着的乞丐是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孤独思索着什么,总之,等等人物。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场景中人物涉猎繁多,各阶级——从亚历山大大帝这样的帝王到乞丐、各年龄层——从小孩到老人、各文化阶层——有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等,也有一无所知的七八岁幼儿,他们因一个共同特点——对知识的渴望,齐聚于此,或交流学术,或自我学习,或向学者请教。他们都不是通过应试教育考高分进入大学的,他们来这里的唯一门槛就是有一颗求知向上的心。
给予我们思考的是,一所大学是不是应该通过应试教育把人区分为三六九等,然后给予学历,在社会工作层面再把人区分为三六九等,而人们进入大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这三六九等中获得一个高等的社会地位?还是说大学应该是非常单纯地兼容所有愿意求学的人,来这里共同探讨学术、研究学术、学习学术,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
我想,不同阶层的人思考会不一样。
再说《决裂》中的大学更像是职业学院,来这里的人都想学一技之长,如想学兽医的、想学农田的、想学拖拉机的,这所农业大学办起来了,来这里报名者众多,但老学究们和大家要文凭。想来在这个年代,有这样的要求并不稀奇,但是在那个年代里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论。
大学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办?应不应该靠一张文凭将愿意求学的人拒之门外?这几个问题在今天仍旧有巨大的讨论空间。
以副校长为首的一派,制定了模仿西方教学模式的大纲。
晓萍老师提出“课程太多”的意见,“我是全日制大学出来的,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全天读书都完不成这些课程,现在半工半读更难以完成。”课程太多的问题相信现在许多人在本科深受其害,繁多的课程分散了专业课学习的精力,同时也浪费了大家宝贵的青春时间。
这里副校长的意见是,既然如此,就把实践的时间减短,空出多余的时间来学习。
接着有人附和晓萍老师,认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应该是半工半读,即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不能搞资本主义全日制那一套。
再说,同学们进了大学以后,老师每天讲的内容,是典型的学术神秘化、学术复杂化、学术凑字数,以考试成绩为马首是瞻,一条马尾巴讲了好几节课,而学生们生活的地方只有猪和牛,他们有一颗回报家乡的热心,但是所教的东西完全不着边际,在这样的培养下,没有一技之长,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于是乎,这所大学再次出现了左右两派的争论,学术应不应该脱离实际?之后的关于大学该怎么办的问题,仍旧争论不休。文革结束了,我们的大学显然照搬了西方那一套,但是经过了几代人在这样的大学教育下的洗礼,或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大学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1果然美帝这种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就会导致像死亡诗社这样的悲剧结局。而毛主席对广大贫下中农的关爱才使得故事有了这么一个完满的收尾!
2人家明明想上技校,你非得弄成哈佛,当然有人反对你咯。
3这部电影很好地解释了文革是怎么搞起来的。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理解批斗知识分子的仇恨根源在哪里
4非常好的探讨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可能真的不能提前开始
抗大、共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这一点首先需要明确,而当时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也决定了许多考量的现实需求。影片对教育改革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际上也反映了理想主义年代对新型教育模式的大胆探索。时至今日,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培养目标等矛盾越发难解。(2020年补评:其实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始于19世纪的柏林大学,也谈不上很“传统”,正经传统地说大学的“大”那得明明德,或者干脆就是“太”的本字。又及,建议某些对世俗所谓“象牙塔”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看看《无声的革命》,至于再之前旧中国的情况,不如先想想自己在那时有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能不能读完小学、中学。)
那现在的眼光看龙校长办的不是共大,办的是理想中的专科职业学校,更是谈不上是大学,绝对的精英主义是错误的,难道绝对的平均主义不是错误的?新中国要是没有受到过顶尖教育的留学学子难道凭借这样平均教育下的人才可以做到两弹一星的成就吗?你高中以前的教育水平可以适用平均主义,但一个国家绝对需要全世界顶尖的教育和人才的。
sigh看了《决裂》就会觉得现在中国的大学原来都是资产阶级大学,都是反动的==对大学的改造践行了乌托邦里有关劳动分工和农村/城市关系的设想。看看现在的高等教育,把人搞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知道《决裂》里所说的这种实践经验有多宝贵了。
996都这样猖狂了,还不思考阶级斗争吗学阀都这么猖狂了,还不反思当今的教育吗,难道自杀的学生还不够?觉得自己上大学了,出来坐办公室就是小资了?中产就足够了?你就不是出卖劳动力的人了么?难道我挣钱挣得少就是垃圾?就是不够努力?就是卷不过?我再努力工作,创造的价值也是资本家的,懂?越努力,资本家越富有,我越穷,懂?
全程我看哭了N次,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有这个样子的评分,直到看了评论,发现不仅仅有低分,有好多打着五星对这个电影进行挖苦和讽刺,没有一个不是说着客观正义,站在所谓的知识分子立场,说着什么反智主义和政治美学,说着什么极左…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穷过来的学生,一个从农田出来从山村跳出来的人,我也曾想要离开那个落后的地方,我也曾经想过实现阶级跃升。但我在学习和兼职工作中明白了,这只是做奴才,做这个经济制度的奴才,所以我又回到了自己的阶级,志愿做出改变。有的人阶级跃升了,站到了人民头上;有的人没有跃升,倒从精神上跃升了,人五人六衣冠禽兽,觉得自己成了人上人,成了上等人,成了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巴不得赶紧把自己和自己的以前,和人民群众割裂,加入所谓上等人的队伍。影片中列宁那句话,希望这些人想想。
正是被某些人诟病的所谓脸谱化、三突出和缓慢的语速保证了工农也可以理解这部电影。让电影里被批判的对象来评价这部电影当然说不出好话来。最讽刺的是以前作为反面教材的典例到现在都变成了常态,而这部电影在很多人眼中又成了反面教材。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技术在意识形态上是不是中立性的?
曾去拜访一位从我校退休数十年的经济学院的教授,可能快九十了吧,满头白发。他进过工厂,去过西北,一直从事人民公社经济研究,改革开放九十年代他就退休了。他回忆起当年的那段集体劳动的岁月,十分精神。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说当年他们的毕业论文是真的建了个水库,学生和工人农民一沙一土挑起来的。他笑着对我说你一定很羡慕我活在过那样一个年代。这很可能是我这一生唯一也是最后一次见他,但他所说的很多东西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虽然是文革时期电影,但其中的很多内容我觉得并没什么观点错误,作为农学院,当然要因地制宜,让学生深入一线实践这没什么错误,而我们现在真的变成了农村娃进了城市就再也不回农村的事实,说明这部电影还是有前瞻性的。
不妨把一部文艺作品的真正价值放到长一点的时间尺度上进行评说吧!评论区九年到十年前的画风清一色是荒谬可笑悲哀,或者打个高分评论却是讥笑嘲讽大有让这片子献世的意思。但当时间纵轴拉到一两年至六个月前,评论区有多了不少反思,对现实的无力以及嘲讽小资,中产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料,只不过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打工,通过消费购买就恍惚自己也是上流阶级一员这样认不清自己定位,却洋洋得意看不起底层的评论。一部经典作品它的意义从来不是只在当下,更是在未来时时给现实以警醒,并作为一面镜子让所有牛鬼蛇神无所遁形!所以再过十年,这部诞生于特殊年代表当时人民专政思潮的经典文艺作品的评论区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让我们耐心点,看看评论立场转换的轨迹就知道时间和真理到底掌握在谁手里!时过境迁现在到底是谁沉不住气,坐不住了!
豆瓣上的文青们 将来等到读幼儿园要看固定资产的时候 再看看你们是中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吧(微笑
“敌人恨我们、骂我们,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是敌人!奇怪的是,你们,竟和敌人唱一个调子!”
那个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马尾巴的功能”,凭老茧上大学。(补记)
文革电影中“有亮点”的一部。特有的政治美学(摄影机喜推拉、节奏激昂;人物脸部大特写突出高大全、人物的肢体动作僵化),郭振清作为十七年的特殊影像符号登场、振臂高呼,全片洋溢着“毛泽东思想”,75年年度贺岁。仅此纪念2012年过世的北影厂优秀摄影师、导演李文化(《早春二月》《海港》)先生。
他们做了什么呢?他们只不过是在旧社会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农民,想学学种田、养猪、开拖拉机,何来反智之说?冠以大学二字的学习之所,非得是不事生产的知识分子所独有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知识分子不满意,就说一群“为政治服务”“意识形态”“政治美学”“反讽”之类的废话,显得自己高高在上,农民愚昧不堪——是啊,因为这部电影,就像一把剑,插在小资柔弱的心窝里,把他们那点自私心理,扒的干干净净!可是话又说回来,从批武训传到评海瑞罢官,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是这一套青天大老爷救百姓的套路,未免低级。
影片非常典型地展示修正主义分子的面貌与做派,今日看来,不胜唏嘘,那些所谓批判,不过是资产阶级分子,甚至一些根本算不上资产阶级的群众,借专政对工农子弟的打压。估计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炮儿才能有这番觉悟了,而现今,996、消费主义陷阱、精英教育,私有化医疗,商品房,才是资本家固化阶级的手段,也是你们的“福报”
文革话语电影巅峰之作 三自一包就是倒退 历史将证明电影的价值。。。列宁:“工农青年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要为资产阶级训练称心如意的奴仆,既能替主人创造财富,又不会惊扰主人的安宁。”
镜头拍的很考究,故事讲得也不错,看完真差点被洗脑了。脱离开历史语境,共大与名牌大学的办学思路是不同的,一个是普及教育,一个是精英教育,实际是两码事。印象最深的就是葛存壮的角色,非常有古人风度。在与传统整体割裂的年代,想保持点学问的尊严真难
看到后来觉得恶心和悲哀便笑不出来了
本来是想当笑话看的,但看完后发现意外地不错,2个小时看下来居然不觉得沉闷,不愧是一个时代的典范作品。当然本片由于时代问题而拥有那些时代共通的毛病,但是本片的核心不仅精彩而且引人深思——我们办学校,到底要办什么样的学校?不客气地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一坨狗屎,尤其是技校,更是被我们办成了狗屎不如,而共大这样的技校,却正是我们现在应该学习的:劳动本位、技能本位、乡土本位。其中尤其是乡土本位,大学生毕业了都去大城市,谁来建设家乡?这个问题到现在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更严重了。除此之外,这部片子许多内容、许多句子,在现在看起来很有一种魔幻感,为本片整添了喜剧效果。但是毕竟是文革时期的作品,其中有些价值观导向还是让人生理不适的。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实在可以被评价为是一部杰作,非常值得观看。
在越来越右的今天,这部电影反映的现实问题也愈发明显,社会主义确实需要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必须按社会主义思想办教育,教育不能是服务少数人,教育是终身的,是服务社会的,不是通往金山银山的敲门砖,沽名钓誉的你到底学到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