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不由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工作” “我拼死拼活赚钱就是为了让她过得幸福”“我每天加班努力赚钱,她能理解我的” “这就是幸福,要想得到幸福,我一定得赚钱,一定得这样” “我没有选择的,必须得这样”
委曲求全,委屈自己,以为自己是顾全大局,为了别人; 害怕丢掉工作,工作不好找,朋友不好找,其实是自己那匮乏的安全感,没有一点儿勇气去相信自己,只是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旦失去,肯定就得不到了,因为年龄太大了,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因为…… 以为自己没有选择,只能这样,其实是自己的眼界被自己封死了,狭隘的视野,狭隘的世界; 以为自己的付出是必须的,没得选择,其实是自己不给自己选择,自己害怕选择; 以为别人会理解自己的付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其实,没有人就该理解你,就有责任有义务理解你,傻逼式的全身心付出,只配得妻离子散;
为什么这么讨厌这个角色呢?部分是因为这个角色就这么恶心的活了一辈子,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感觉这个角色有些像自己,害怕失去,害怕完不成工作,觉得生活和工作就是被迫,觉得没得选择,觉得应该,觉得别人能理解……原来最讨厌的是自己身上的一些特点……
不过,主角演出的真棒,把这么一个恶心的角色,演得让我觉得这么恶心,真是厉害!当然,还有他的上司,也是让我恨得牙牙痒!另外,这么恶心的角色真是不适合喜剧,难道是“喜剧就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电影的最后,妹妹问哥哥:以后吃什么过日子? 影片主人公姓具,姑且把他叫做具先生。
去年看韩国的《隧道》,里面把韩国政府抨击得痛快淋漓。《小市民》也没放过政府。 惊慌失措的市民半夜过来报案,警察居然会把他直接当做嫌疑犯处理,直接拷上手铐在旁边等着。而影片中可怜的具先生还心心念念地要去给上司制造假数据。坐在旁边的大叔说,等着吧,警察根本不会听你说什么,他们会浪费很长很长的时间。他们宁愿冤枉好人也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立功的好机会。在整个搞笑的追踪过程中,你会看到这些警察的可笑、怯懦、愚钝,真的很难想象这些人能为社会做出点什么贡献。 再说上司。这些事情在大天朝也是差不多的,老老实实的员工想踏踏实实地在公司干出点成绩来,上司却看重他的老实得劲儿地欺负他。最后还让下属帮他去造假。而造假这件事成为具先生口中一直提及的“必须去做的事情”。 家人。
影片中唯一一个稍微有点儿头脑的,我觉得是妹妹。该强悍时强悍,该果断时果断。妹妹是最了解哥哥的,明白他的苦和努力。妹妹原来是记者,辞职了,辞职的原因我后面会提到。她的老公失业一年了,却还是待在家里打游戏、睡觉,家里也是一团糟,不知道整理。和这样的丈夫结婚是不是可以约等于养了个儿子?! 具先生的妻子要跟他离婚,离婚的原因从丈母娘口中大概知道,就是嫌弃他穷。 爸爸是和他们不和的,具先生抱怨他只知道工作。影片刚开始的半分钟,是几句儿子对父亲的怒骂:钱有那么重要吗?所以出殡那天也开店了吗?我每天都要确认,如果你那了不起的面条味道变了,就会亲手剁了你的手腕。妈妈出殡那天,爸爸都没有出席,儿子对爸爸充满恨意。 最后,还有他自己。 在影片快接近尾声时,他出现在警署,面对丈母娘的挖苦,他为自己争辩:穷是我的错吗?生活不顺是我的错吗?
妹妹在教会对哥哥说:你知道吗?你现在跟爸爸一样,你抱怨他是个只知道工作的机器?你现在不也是个机器吗?
(我猜,妹妹会辞职,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虽然影片中没有直接提到。)
这里提到一个去年某段时间很火的一个词:原生家庭。很显然,儿子在忙碌的生活里,不知不觉也变成了父亲的样子,他没时间管女儿,妻子也要和他离婚。心理学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敢于突破的人才能跳出这个圈,而影片中的具先生显然不具备这个性格特点。
整部片子是悲喜剧交杂在一起的,最后具先生辞职了,也待在了牢房里。辞职时他把辞呈扔到了上司的桌上,摆出要打他的姿势但是也没真打下去,最后走时说了一句:不要叫我“矩形”了。你以为你很圆滑吗?你只不过是个老人罢了!我忍不住要在这里说一句:最后都不能痛痛快快地骂上一通吗?!
镜头回到牢房里,妹妹问哥哥:以后吃什么过日子?
镜头拉到地铁站,具先生在等车。从电话里得知,他最后选择和爸爸一起经营面店,女儿是跟着他的。他看着地铁里的一对情侣,羡慕地笑着。
他到最后也没有赚到更多的钱,没有住上更大的房子,没有买到更好的车,唯一的改变是,他和父亲和好了。
一个没能力突破的小市民,他大概也只能永远过着属于小市民的日子。
所有动图在微博上。 2017年韩影。主演韩成天、黄宝拉。这部韩影的基调没有统一性,前1/3是灰暗写实性,中间穿插的是搞笑讽刺性,最后又是抨击动情性。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穿插而成,稍显浮夸的表演方式,这会让勤恳工作的警员同志们看了生一肚子气吧。也许故意夸张的表演方式也是为了让观众将电影和现实分割开来?演员都在努力,但看了就是一肚子的憋屈和窝火。但是仍然有打动我的地方,比如常年在韩剧中饰演不重要的小配角黄宝拉(第8个动图太让我感动了!年迈的父亲垂着头颤抖的背影,把那份深切的自责、羞愧、痛苦、心疼表现得很好!包括他出场很少的镜头,默默地做面,把面端给疲惫的儿子,坐在儿子的身后一声不发地看着他吃完那碗面走人。不用言语便能通过表演改变周边氛围的人们都是值得学习的表演高手!);也有让我笑出声来的画面,大家扭在一起的场景真是相亲相爱、玩得十分尽兴。 我早就说过,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打动人心的演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才能和欲望,关键是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角色。但是成为职业的演员,她便是能够彻底舍弃自己的人格和属性,演绎纵然自己从未经历过的角色,然后那份陌生的角色会彻底融入成为她人格的一部分,今后如若需要再及时反馈出来。 小人物的悲欢,让人看了只想把头埋进枕头,不受任何拘束和顾忌地嘶喊,直到喉咙再也喊不出一息声音、直到枕巾全部被口水沾湿变粘。想要创造和守护单纯的幸福,总是那么举步维艰。但是每每彻底地丢弃和破坏,却又是那么轻而易举。 “我身不由己,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计。拼死拼活地工作赚钱,为了换辆新车,搬进更宽敞的房子,这样秀仁的妈妈也能理解我了。这就是幸福,不是吗?要想得到幸福,我必须变成机器。我不想做平凡的螺丝钉,生了锈就被扔掉。无论如何,无论如何要想得到幸福。。。”
音乐3 画面2 导演1 故事3 表演2 印象3 平均2.2/10 挣脱开束缚做自己想做的,这个立意非常喜欢,果然是因为在下班人流中捡到了一条领带而迸发出的灵感,可怎么就拍得这么难以下咽呢?叙事混乱、逻辑不清、故事牵强,最重要的电影美感被殆尽,浮夸的表演太可怕。故事是基础。
情节闹剧了一点,不过男主小市民的定位立得稳,小市民之间的互助也让人感慨。韩国警察真的这么混蛋么。工作工作,不因工作魔怔,就要时时天问吃什么来过生活,宗教并不是一条出路啊。
看过不少棒子电影所透露的一个共同信息就是:大棒子民国的警察不但很弱,而且很不靠谱
随便悟出了炸酱面口味的鸡汤
一天内阴差阳错发生了许多郁闷的事,让男主体会到了人生的不易,也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主演们的小众多多少少影响了观影感受,一系列闹心事,事业家庭危机,政府的无知不作为或许才是韩国当今市民所面临的最真实的问题吧。
工作、生活、信仰该如何保持平衡状态,这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在不断身体力行的
烂片!
也弃韩
小人物能够活着,挺不容易的。比较真实。
反映基层人民为了生活和工作的无奈,表演2星,题材1星,后半段确实有点扯,强行乱入,综合5分!
一场悲喜交加的闹剧,道出了身不由己地过着被操纵的生活是多么辛苦的事情,茫茫社会中的小市民生活中或许更需要小确幸。(小成本电影果然有它独特的魅力)
海报给好评!
海报是此片表现最好的地方了,每次都把大韩民国警察演的那么蠢太不利于和谐了吧?!
前半段和后半段脱节。前面不错,后面比较胡扯,前面是正片,后面敷衍。比较烂。
反讽么?挺真实的。
后半段太浮夸了
我们都是小市民,被生存的压力胁迫着
演员表演太做作~看着烦。
半路弃了。太水白了!
小市民的小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