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影评教授(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164004 影评第406话《丑娃娃》——丑娃娃也有春天 影片《丑娃娃》于5月3日在美首映。 本片在美评价颇低,IMDB评分仅为4.6/10分(450票)。 丑娃娃的玩具于2001年2月推出, 并于2006年被玩具业协会授予年度特色玩具奖。 大部分丑娃娃虽然萌态可掬, 但整体定位还是略有一些重口。 米国注重重口味的从小培养。 重口味的父母自然会给自己的孩子买重口味的娃娃。 丑娃娃在标新立异、寻求另类的同时, 在美收益颇丰。 主要原因是成人之间也可以相互赠送丑娃娃调节一下气氛。 本片的编剧由丑娃娃的创始人大卫·霍尔维斯和金善敏出任。 虽然丑娃娃的悲伤之处在整部影片频频出现, 但影片的整体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 影片自始至终,歌声不断。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音乐盛宴。 其中,王力宏为幸运蝙蝠配音。 为女一号配音的则是第一季美国偶像的冠军凯莉·克莱森。 所有丑娃娃的配音演员均为美国实力唱将或创作型歌手。 原本可以制作成一部天籁的儿童音乐剧, 为何在美惨败? 导演在影片的最后预示所有丑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紧抱丑娃娃们。 这会让孩子们的父母深感不适, 毕竟孩子们的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有缺陷。 除去导演的立意偏差, 本片仍不失一部制作精良的儿童歌舞动画片。 当然,本片与《Trolls》相比仍有差距。 本片将在六一期间在国内上映,适合合家观影。 好看
影评第406话《丑娃娃》——丑娃娃也有春天
影片《丑娃娃》于5月3日在美首映。
本片在美评价颇低,IMDB评分仅为4.6/10分(450票)。
丑娃娃的玩具于2001年2月推出,
并于2006年被玩具业协会授予年度特色玩具奖。
大部分丑娃娃虽然萌态可掬,
但整体定位还是略有一些重口。
米国注重重口味的从小培养。
重口味的父母自然会给自己的孩子买重口味的娃娃。
丑娃娃在标新立异、寻求另类的同时,
在美收益颇丰。
主要原因是成人之间也可以相互赠送丑娃娃调节一下气氛。
本片的编剧由丑娃娃的创始人大卫·霍尔维斯和金善敏出任。
虽然丑娃娃的悲伤之处在整部影片频频出现,
但影片的整体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
影片自始至终,歌声不断。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音乐盛宴。
其中,王力宏为幸运蝙蝠配音。
为女一号配音的则是第一季美国偶像的冠军凯莉·克莱森。
所有丑娃娃的配音演员均为美国实力唱将或创作型歌手。
原本可以制作成一部天籁的儿童音乐剧,
为何在美惨败?
导演在影片的最后预示所有丑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紧抱丑娃娃们。
这会让孩子们的父母深感不适,
毕竟孩子们的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有缺陷。
除去导演的立意偏差,
本片仍不失一部制作精良的儿童歌舞动画片。
当然,本片与《Trolls》相比仍有差距。
本片将在六一期间在国内上映,适合合家观影。
该片讲述了丑娃娃们探索未知世界寻找真正自我的冒险之旅的故事。生活在丑娃镇上的丑娃娃们前往一个叫完美学院的地方探险,那里的娃娃们都精致漂亮,会在毕业前接受训练,然后被送到真实世界里成为孩子们心爱的玩具。小希要和小伙伴们在那里接受训练变身完美娃娃,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小希能否完成蜕变,找到属于自己的主人,故事还在继续展开……
在今年的十月国庆档,上映了很多动画剧作,但是大多票房成绩都不理性,比如这一部《丑娃娃》。《丑娃娃》这部电影由凯利·阿斯博瑞执导,凯莉·克莱森、皮普、尼克·乔纳斯配音,在2019年的5月3日在北美上映,10月13日在国内上映,讲述了这些“丑娃娃”们一起探寻未知世界,自我冒险的故事。
看演员表,很多朋友可能都会认为这是一部美国投资的动画作品,制作班子是好莱坞的,然而他背后的出品方却是我们熟悉的阿里,华夏和美国胜图娱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初就被寄予厚望,然而票房成绩却不太理想。根据统计结果,《丑娃娃》这一部电影在北美斩获了2015万美元的票房,而在中国上映8天,仅收到了348万的票房,和投资成本高达5300万美元(人民币3.7亿)来相比,还是大失所望。所以,在中国的上映日期也是从原定5月31日首映改到8月9日,再改到10月4日,连续改档了两次,很多观众的期望值大大降低。
这部作品的票房成绩不理想,口碑评分也不太理想。根据数据统计,在新鲜度仅为28%,而在北美的imdb上的评分仅为4.8分,在中国的豆瓣上的评分为5.3分,和预期相比,口碑也呈现出了崩塌的趋势,直接导致中国票房于未能挽回损失。电影在北美及中国失利的原因,笔者觉得是目标定位的不明确和当期的失误。首先,定位的模糊这部动画的重要IP人群是年轻的女性和情侣,而电影中设置的主题却是趋向于针对孩子的合家欢主题。而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对这个IP熟悉的自然不多,最为主要的IP购买者年轻人又觉得剧情过于老套和儿童化,所以,定位的模糊和失败导致了目标人群的差异,20年的IP没有发挥出它的优势。其次,档期的失误这部电影在5月3日北美上映,就被强劲的对手《复联4》“碾压”。而在中国,从定档5月30日到改档8月9日,再推迟到10月4日,观众们对于电影的预期值早早降低了,何况这个IP在国内并没有形成像北美那样的风靡趋势。所以,8月9号躲过了《哪吒》,却在10月份碰上了史上最强的国庆献礼档,瞬间也扑地悄无声息。
这部电影是阿里影业首个全产业链长线开发的国际IP。收益不仅在于电影的票房,更关乎和IP相关的衍生产品。“丑娃娃”的玩偶在全球的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也有较为强大的粉丝基础,比如奥巴马,休·杰克曼等人的热爱。对于国内的电影来说,基本上80%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票房,而只有20%来源于和电影相关的衍生产品;而在北美地区,正好相反,衍生产品的收入占据了电影收入的80%,而票房仅有20%;所以,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子都是好莱坞的,在美国的衍生产品市场潜力较大,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要知道,这一部IP可是有20年的历程,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非常浪漫的跨国爱情故事。在2001年,“911事件”期间的爱情故事造就了这个经典IP的诞生。当时在纽约留学的韩国女学生,在事件发生之后,不得不返回了韩国,和自己在北美的恋人分开,为了寄托对于对方的思念之情,留在美国的恋人大卫给女朋友每一次写信的末尾都会画上一个橘红色的丑丑的娃娃。最后,女孩子将其做成了毛绒玩具,这是第一个丑娃娃玩具的诞生,之后他们塑造了更多的丑娃娃类型。到目前,丑娃娃家族已经有68位“性情各异”,“涉猎广泛”的玩偶,吸引了大批的流量粉丝,并且在互联网上以病毒式的传播扩散开来。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名字比较好奇,为什么现在流行的是丧系文化和丑文化,而那些“养颜好看”的孩子市场潜力却还不如这些平凡的“丑孩子”呢?
今年暑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为大家塑造了一个很另类,丑丑的傲娇小恶魔,并瞬间燃起了观众的兴趣,很多人对这个既能够在师傅面前无理撒尿,又能凭借自己瘦小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的孩子非常的喜欢。而《丑娃娃》幕后的班子也是那个“贱贱”的小黄人的炮制者。如果《哪吒》讲述的是打破偏见,那么《丑娃娃》说的也是“重塑认知,打破偏见”的主题。好莱坞的顶级CG团队将丑娃娃们打出了“毛线”的质感,非常的软萌可爱。一群毛绒如绒的丑娃娃们虽然面对世人的质疑,但是他们毫不放弃,仍然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在这场旅程中,温馨而治愈。所以,看习惯了二次元的美少女,电影中主角丑丑的,反而更为真实和打动人的,也逐渐成为了这几年的一个趋势。
衍生产品《哪吒》49亿影史第二的票房成绩只是它的一部分,也逐渐拓展出了和哪吒相关的衍生产品,比如T恤,抱枕等生活日用品,2天狂卖出了6000件,直接断货。可见在国内,好的IP观众也是会认可的,这一块可供发掘的产业链市场很大,却没有做到成熟。所以,中国动漫虽然崛起,中国的衍生品市场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质,然而和它相关的衍生产业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男主角是一个残次品布娃娃,本来应该被毁灭的。但是一些不法商贩因为利益驱动没有销毁这些不合格产品。后来男主角遇到了大魔王,大魔王虽然是合格产品但是因为是样品所以也无法出售。大魔王建议男主角找个地方躲起来,因为长得丑不是你的错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于是男主角就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小镇,那些不合格产品都堆积在这里。女主角也住在这个小镇上,虽然每天很多人叫她小姐姐小仙女但是她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或许她就欣赏他们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女主角到外面去冒险,见到了大魔王。大魔王故伎重演当众羞辱女主角,想让女主角再也没脸见人。但是没有起到作用,于是大魔王就决定杀人灭口。
好在男主角及时带人赶到救下了女主角,大魔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大魔王把通往人类世界的传送装置破坏了。不过大魔王的诡计还是没有得逞,女主角和伙伴们居然把那个装置又修好了。到头来大魔王始终都是一个沟不到女的可怜虫。女主角则顺利去了人类世界遇到了一个小主人,那个小孩愿意把她捧为手心里的宝。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很多人之所以单身除了因为没钱或许还因为不但自己丑还嫌弃别人丑。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娃娃”,预告片开场,在好奇娃娃小希的带领下,表面淡定的八宝、活泼好动的道格、兴奋的阿福、战战兢兢的维奇等丑娃娃,一起踏上了探险新世界的旅程,妙趣横生的全新体验就此展开。
随着丑娃娃们步入新世界“完美学院”,这些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丑娃娃们,将面对由统一模具制造出来的“完美娃娃”的挑战。面对以陆少为首的“完美娃娃”的尖锐质疑,“你们永远无法通过考验”的嘲笑也接踵而至, 这些被称为“瑕疵品”的丑娃娃们一度伤心低沉,仿佛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显然,乐观纯真、勇敢坚强的丑娃娃们不会轻易被面前的困难所吓倒,因为“是这些不同让我们闪闪发光”。丑娃娃们重整旗鼓,燃起“证明自己”的坚定斗志,充分显示出丑娃娃们的勇气和决心。这场高能的“逆袭路”究竟会遇到哪些别开生面的挑战?丑娃娃们将如何齐心协力攻克难关、打破偏见?又能否找到“真心相伴的孩子”?这场不可思议的奇幻冒险,拥抱成长的蜕变之旅,温暖治愈的合家欢故事,将在今年国庆档10月4日与大家欢乐见面。
该电影反映了无论娃娃丑或者美,心地一定要善良,很好的教育生活中的我们要善良对待身边的孩子们,教育孩子要善良,不要害人。
角色特别可爱,每个都像玩具真实活起来,绒毛感很强,又呆萌呆萌的。缺点可能是会让人觉得是玩具总动员与Trolls的综合,有点缺乏新意。但因为本片里的玩具UglyDolls造型上要比Trolls可爱很多,萌倒不是问题,强调”作自己、爱自己”的故事主题也十分容易有共鸣。故事用了很多内容去展示这个残酷世界对完美的执着追求,很多认为只有外表美才可以获得宠爱。一定程度上,确实还是如此,比如模特、明星、时尚网红等,依然因外貌具有高人气,甚至可以把美貌转化为财富。但这个故事也告诉大家,不仅不可以忽视心里美,活出自己的特色也很有必要,不然就成为了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玩具,失去了个性与吸引力。本身的与众不同正是可爱之处。无论是不同肤色还是体型,都有值得爱的权利。影片卡司也因此非常多元化,每个角色的个性特征都很鲜明。
敷衍了事。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一点卑微,一点懦弱,可是从不退缩。
独特的视角看另一个世界,他们的目标是成为你的“陪伴”,太小的孩子理解不了,大一点看比较好。
丑萌丑萌的
2D舒适良心加一星,隔壁雪人奇缘和国外引进方看到了吗,除非你是阿凡达,只要觉得钱多人傻搞3D一律减一星。丑之歌挺好听真实扎心了,丑娃们也不丑只是有点长歪而已。
低龄是一方面,孩子起码好忽悠。主要是太简陋了,场景就那几个,甚至动作都很少,就是大段的对话和唱歌,看着太累了。剧情也是最简单套路的,所谓丑娃娃,其实就是残次品。然后,就是残次品也应该受到关注。大概就是人人平等的意义,太多动画都有类似主题,很套路。
醜娃娃證明自己不醜的唯一方法是和帥娃娃比賽體能和馴獸,是不是哪裡搞錯了?
我觉得还可以啊,有点类型梦工厂的《魔发精灵》,但内容不同,本片突出的是自信和打破偏见。故事模式化,团结和童趣的核心也是儿童向的老生常谈,导致本片不如那些大厂的作品,但丑娃娃是太萌了,五颜六色的毛绒绒质感,我特别喜欢独眼道格和哑巴猫,画面和歌曲也不错,如果做再打磨一下,效果不亚于小黄人的,可惜了。
可以看到很多经典动画的影子,却拼凑了一个低幼的故事,更神奇的是90分钟的动画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唱唱跳跳,最后还完整的讲了一个故事。
影19215:暑期小朋友的片子
歌还是挺好听的,就是唱的太多了。
一股廉价感,希望国内的投资商能稍微选一下剧本,不是所有的美国片都是金砖。
低龄到爆炸,还充斥着一股浓浓的廉价感,歌曲也是,普世价值观也是…连通常小朋友都看不下去…
真要说的话,失真的真人玩偶比个性十足的丑娃娃丑多了……一念之差下的鸡毛令箭,说大了,还是历代人类在自我侥幸后的残忍心态。但空有尖锐道理,却只作出过于幼齿的尝试,不只编排,还有布设。不过真没想到有王力宏配音哎,厉害。
还以为是一部正经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呢,原来跟那些粗制滥造的国产动画电影没什么区别,场景简陋,故事低幼,歌曲多就算了,还唱的那么难听,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么一个粗制滥造的东西,最后看到阿里巴巴投的,瞬间就豁然开朗了。
低幼堪比wonder park,布偶没有美丑之分,带给孩子的快乐是等同的,唯一区别是,对手拙的人来说,简单的更漂亮
情节其实是个励志故事,很庆幸形象还是用了uglydoll原本的造型👏情节很简单,歌舞桥段有太多,不过终极测试设置的还是有点创意,结尾好评❤️
“你虽然丑,但是你独特啊”,听起来很熟悉啊,想起来了,每次有人想套路我,想占我便宜,或者想让我掏钱的时候,就会这么和我讲
娃娃制造工厂→《宝贝老板》,丑娃娃的名字和形象 + 唱歌跳舞→丑娃《魔发精灵》,各种头发颜色的小孩→《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丑娃娃想当人类的贴身玩伴→《玩具总动员》,丑娃娃与曼迪的镜子歌舞、故事的逻辑性等→《表情奇幻冒险》,最后的比赛→《怪兽大学》,开门进入人类小孩房间并在小心翼翼走动→《怪兽电力公司》……观看一部新动画电影不时会联想到已经看过的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