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2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3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4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5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6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3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4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5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6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7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8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19 扑克脸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6:11

详细剧情

  Poker Face is a 10-episode “mystery-of-the-week” series following Natasha Lyonne’s Charlie, who has an extraordinary ability to determine when someone is lying. She hits the road with her Plymouth Barracuda and with every stop encounters a new cast of characters and strange crimes she can’t help but solve.

长篇影评

1 ) 看似荒诞的杀心,实则都是人心那

看着各个职业,各式各样的人,最终面对名,为了利,动了杀心,做了坏事,但是宗旨是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但是回想下,现实中,是否有很多这种坏人,悄悄的潜行在芸芸众生中那,这个剧,值得一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O(∩_∩)O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凑个字数吧

2 ) 从《扑克脸》学习网剧的八个剧作技巧

遮蔽部分信息,成功引发期待

女服务员打扫客房时,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了什么?以至于她第一时间找到保安队长报告,以至于保安队长马上要找老板报告,以至于老板还要杀掉女服务员的丈夫和她……到底看到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就是富豪自己私设赌场或者是富翁儿童犯罪的信息呗。但导演把这个信息遮蔽了起来,剧中人物都知道,却不让观众知道。越是这样,观众就越想知道,越是这样,观众就越觉得这事情大到没边了。反过来想,如果画面直给,让观众看到画面中的信息,其实剧情一点都不耽误,可观众的好奇心呢?没准观众反而会认为女服务员等各色人等大题小做多管闲事。

是不是信息遮蔽越多观众好奇心就越大呢?答案是否定的。把信息全部遮蔽起来,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让主角失忆。这样貌似隐藏最多,但其实激发好奇心的效果却未必最大。要知道,一丝不挂反而没有半遮半挡来的诱人。所以在主角失忆的片子里,往往会增加其他不合常理的情节,才能进一步激发观众的好奇。《谍影重重1》主角身上有胶囊,还有密码,还会格斗。《记忆碎片》主角胳膊上有纹身,墙上到处都是纸条。

因此可以说,遮蔽信息的关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遮一部分,露一部分,让观众抓耳挠腮想知道被遮挡了什么。这就是讨论组里那么多人都在问“那张照片到底是什么”的原因。

大多数的悬疑推理观众都在猜到底谁是凶手,因为这些故事遮蔽的是某个人物的动机。而这个片子,观众都知道了谁是凶手,遮蔽的却是主角探案的过程。在第一集中,观众知道小老板和保安队长是凶手,观众也知道小老板在事成之后已经计划杀掉主角,可这些信息主角却不知道。这样只对剧中人物的信息遮蔽方式,就导致了观众和角色的信息不对称,也就马上调动了观众的期待。观众会替主角着急:喂,快跑啊,他们都是坏人!可主角却人畜无害的越走越近。此时观众的心能不揪到嗓子眼吗?反过来想,如果也不告诉观众,到底是谁杀了女服务员,小老板也人畜无害的一脸无辜……这样观众就会更着急吗?虽然未知增加了,但未知是对比已知,才能显出未知的价值。

压力不断提升,换角色提升

好故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观众感受到的压力在不停的增加。之前我以为观众感受到的压力,就是主角感受到的压力,因为毕竟观众是通过主角代入故事。但看了这个故事,我发现只要能让观众感受到压力就行,至于是什么角色带来的压力,那都只是手法而已。这个故事先用女服务员来让观众感受压力,接着才让主角承担压力。压力承载的角色换了,但观众感受到的压力,却没有因此降低。

故事一开始并不是第一场戏就压力飙升,而是用一个信息遮蔽吸引观众注意,到底女服务员看到了什么呢?当观众看到保安队长杀掉屋里看电视的男人后,好奇心上增加了一层压力,观众开始担心正往家里赶的女服务员,会不会被队长杀掉。导演还故意让女服务员进家门前,在车上坐了一会,就这一个安静的细节,就又让故事的压力凭空增加了几分。

杀完女服务员后,小老板又盯上了主角,主角却非要替朋友查案,还把自己分析的过程告诉了杀人犯。这是压力晋升的第二次。观众再替女服务员担心后,更加开始担心查理的生死。当小老板告诉队长,等作弊完成之后杀死查理,而此刻查理依然毫不知情在继续当着凶手的面推理真相,这时压力第三次晋升。

小老板跳楼后,观众终于松了一口气,结果队长又开枪了,还打伤了查理。这时是压力第四次提升。当查理终于跑路了,开车逃跑了,观众再次松了一口气,结果大老板又打来电话了,观众感受到压力又来了。这第五次的压力提升,让观众开始无比期待接下来主角的逃亡之旅。

一个角色功能,可以由多个人物承担

角色是功能,人物是载体。所以有的故事会有两个主角,因为这是有两个不同人物共同承担主角的角色功能。主角功能之一是展示故事主题,有些故事两个人物都在展示主题,所以他们都是主角(《绿皮书》、《触不可及》)。伙伴有启发主角改变的功能,也一样未必只通过一个人物承载。《三块广告牌》里的两个警察,先后承载伙伴功能。《惊魂记》里的女人和侦探,先后承载主角功能。在这个故事第一集中,承载激励事件的人物有两个,而承载对手角色的人物也有两个。

一开始以为打扫客房的女服务员是主角,因为她遭遇了激励事件,结果没想到她死了;当她的好友开始调查她的死因时,才意识到好友查理才是主角,果不其然接下来她遭遇的才是更大的激励事件

赌场小老板指挥保安队长杀了女服务员,小老板当然是对手,他先后给了两个主角压力;不曾想,对手居然跳楼自杀了,然后赌场的大老板出面了,接上了对手的功能,继续给主角压力

人物特点鲜明,抛弃传统人物弱点设定

传统故事理论中,主角要有一个弱点,这是他错误的价值取向,当他遭遇失败后,才能改变为优点,从而最终获得成功。一系列经典电影的主角,都有一个明显的弱点,比如幼稚、暴躁、武断、自私等等(闻香识女人,辛德勒名单)。后来出了一些片子,反过来让一开始有优点,在遭遇了一系列失败后,最终变成了缺点,并最终获得成功(小丑,寄生虫)。第一种片子让我们反思自我,之所以这么失败,是因为我自己内心出了问题。第二种片子让我们反思社会,之所以好人变成坏人才能成功,是因为社会出了问题。

看了这个故事后,突然发现传统故事理论在教育人,后来的故事理论在批判社会,这些出发点不能说不对,但并不是唯一。不管主角出发时,身上具有的是弱点还是优点,其实这些都属于特点。不管怎么说,主角总要有一个或数个鲜明的特点。特点才是客观的评价,其他优点缺点的说法,都苦大仇深的带有明显说教色彩。不就是看个故事吗?好看,爽,不就好了吗?非要自我反省,非要隐喻社会?这是放弃了故事的娱乐本质,转而追求自设的宏大叙事的一种堕落。娱乐、有趣,才是这世界上最宏大的叙事。

查理的特点是,能通过微表情看出别人是不是撒谎。观众看不出主角有其他明显的,可以升级到整个故事价值取向的弱点或优点。但这个特点却又那么的夺目,一下子就能让观众记住。人物如果没有特点,整个故事就会黯然下来。一个人物如果有多个鲜明的特点,那么它就会成为影史经典。

每个人都有动机,动机都很真实

相比较主角查理,小老板的动机其实更为强烈,他最怕别人提及他爹,可视别人却总是提。观众能看到,这个富二代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就是想要证明自己。但结果,故事最大的反转是,目标不存在,他越是想要证明的,越是失败。面对父亲的电话,他只能跳楼自杀。

女服务员是查理的闺蜜,当女服务员被酗酒的丈夫家暴时,查理带她回到自己家住。这时我就在想,这算是干嘛呢?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情节?后来果然发现是个伏笔,这时一个动机的伏笔。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场戏,查理一个女同事死了,查理非要去警局,走访其他同事,还要冒着风险去调查,她何苦呢?只有有了这场戏,让观众既通过了一个救猫咪的情节,看到了一个善良的主角,又通过展示俩人关系的友好,才得以让这段关系被破坏之后,主角有足够的动机上路。她又不是侦探,她却要干侦探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的关系人物被杀,她就会动机不足。如果观众看不到人物动机,故事马上就虚假不堪。

没出面的大老板,动机也是清晰可循。一开始为什么是小老板治理呢?大老板又没死。观众看到大老板的动机是,给孩子空间,支持孩子成长,让子承父业。但接下来儿子死了,大老板的动机马上就跃然纸上了,当然是要报仇了。

设定兼顾大情节的好看和小情节的共情

看出别人是不是在撒谎,这个设定非常厉害之处在于,它既是大情节的高概念设定,又是小情节的日常设定。通常电影中,大小情节是泾渭分明的。主角能飞,能穿越,这就是大情节,就会吸引一大批观众的注意力。但大情节的设定也会带来一个负面的问题,就是精力若分配给情感和思想不够,就会变成爆米花电影。好看是好看,热闹是热闹,看了也就看了,留不下丝毫记忆。小情节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这种故事就是聊天,两个人一路走一路聊,天亮了说再见。但在不显山不露水的微弱冲突中,观众却深刻的被情感打动住了。

这个故事的特点是,看出别人撒谎,这个设定,既像一个大情节,主角显然是拥有了一种超能力。同时又像是一个小情节,毕竟平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时能通过表情等细节,明星看出一个是不是诚实。这样大小情节兼具的设定,就很容易让观众既被大情节吸引,又被小情节共情。

处处都是伏笔,剧情丝般顺滑

一开始看到主角在房车外拿出啤酒和邻居打招呼时,心里就在想,这邻居是谁,将会和主角发生什么事情吗?结果后来过了好久,邻居都没有出现,才知道是个跑龙套的。但我错了,当查理带人撬开女服务员家门时,我突然发现,这个开锁的人,就正是她的邻居。反过来想一下,让查理自己用工具撬开别人门可以吗?说是说的通,但主角光环就太明显了,观众就会有出戏的可能,她太无所不能了。而且主角太强大,对手的压力就不足以增加观众的期待。再反过来想一下,让查理找了个别的朋友撬开门可以吗?说依然是说的通,但问题就在于,观众会去想,她朋友凭什么违法事情敢帮她干?唯有天天见面打招呼的邻居,这样才显得合理而顺滑。

酗酒的男人先到赌场闹事,然后才有了后来被保安队长设计成被妻子枪杀的戏码。反过来想,如果没有前者作为伏笔,保安队长也可以杀掉俩人后在现场摆上对射的痕迹。但可信度呢?是不是马上降低了?细节之处还在于,保安队长让女服务员右手持枪,这作为一个伏笔,查理通过这个马上发现了端倪,她是左撇子。包括保安队长让女服务员早点回家,也是为查理后面破案提供了伏笔。其实故事中的侦探从来都不是高智商,因为他们只是导演提前先编好分晓再铺设伏笔所实现的效果而已。

当警察带着钳子,要来夹开女服务员衣柜时,领班说,等等,我有她密码,然后就用密码打开了。我当时就想,这算个什么意外?这是要突出领班和她关系好,后面她们还有事情还是咋滴。直到主角一直无法解开女服务员的ipad时,直到主角打电话问领班密码时,直到观众看到主角在每个地方的秘密都是1234时,才意识到,原来阻止警察毁锁是个伏笔哎!而分晓就是主角能够拿到关键证据。反过来想,主角直接进门就找到了没有设置密码的ipad,这不行吗?好多人都不设密码的呀,这明明很合理呀。但问题是,文章喜奇不喜平,这样是拿到了,但这个照片还重要吗?

讲故事又不是报告文学,又不是知乎回答要先说结论。听故事的观众都不赶时间,观众要的是感知到照片很“重要”,照片很“重要“。而这个重要和关键,属于感受层面,要传递给观众,而不是告诉给观众。所以好的故事,就是通过这些可有可无的细节,成功的在观众大脑中建立了预设的感受。

处处有反转,反转有伏笔

按照常理,如果要和坏人刚,那么就要录犯罪证据。查理手机被没收,队长拿过去一看,发现并没录。但突然来个反转,查理说,杀人的没录,但作弊的录了。录了作弊的会怎么样?这里又有伏笔,之前小老板曾提及大老板说过,打击敌人要痛击弱点。小老板的弱点是没能证明给所有人自己不行,而赌场的作弊证据,就正好痛击他这个弱点。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个伏笔,查理直接说,我之所以没有录音杀人,而是录音了赌博作弊,因为我要痛击你的弱点。剧情依然合力,但问题是,主角的行为动机,要么过于主角光环无所不能而显得假,要么就是主角没有从弱女子逐步变化成独立强大的存在。

再说一个小细节,查理去警局跟警察说了自己的猜想,警察是非常不屑的,让她赶紧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观众都以为白费了,结果警察居然重新调查线索了,证明查理的走访是有用的。本来以为这时就算完了,没想到后面还有反转,小老板居然知道了,而且说警察和自己是一伙的。

很多犯罪题材的电影,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是主角查案,为什么主角不报警。不让警察办案,是因为故事的主角不是警察。如果是警察,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但我们在讲故事时,必须合理化警察之所以不办案的原因。这个故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比较差的剧情设置是,手机没有信号没有电,所以无法报警;或者警察不相信主角说的话。这样的设置,虽然剧情依然可以继续,毕竟为什么不报警这个问题,不是主线上的问题,只是一个设定。但如果把警察设定的过于弱智,就会影响观众观看时的真实感。而让观众进入故事,身临其境,那么就在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让人出戏。所以,甭给我解释说,这个细节不重要。故事,全都是细节,没有细节,那就别讲故事。


截至目前,我只看了第一集,以上经验全部总结自第一集。昨晚看完后大为赞叹,虽然这部剧也有很多明显的缺点,但是作为创作者只用学习优点就好了。暂时不打算看下去了,赶紧先把总结出的这些技巧,用在故事创作里试试再说。

3 ) 《扑克脸》S1:难得糊涂与人间清醒

《扑克脸》(Poker Face)是2023开年后我最期待的美剧之一,主要是因为我对编导莱恩·约翰逊以及一众星光熠熠的演员们很感兴趣。

目前《扑克脸》第一季大结局已播出,10集完结之后,我确认自己很喜欢这部剧,该为她写一篇长评以作纪念了。

先简单说一下自己为什么喜欢《扑克脸》:以不烧脑的凶杀犯罪为主题,搭配上许多经典的类型片元素,看起来十分轻松惬意;同时每一集的故事设计和配角形象都很有看头;而我最中意的,还是主角查莉·凯尔的有趣人设和人生智慧,以及她“永远在路上修行”的选择。

下面,我会针对这三方面来展开自己的评述。

【友情提示:下文有全面剧透,还未看剧的朋友请酌情阅读。】

轻松诙谐,好看不累

表面上,《扑克脸》是一部关于破案的侦探剧,但不管怎么看,其路子都不太“正”,因为它给了女主角查莉·凯尔一个逆天技能:能够百分百看出一个人在撒谎。

不过,除了“人型测谎仪”这个金手指外,查莉就谈不上开挂了,更没有开天眼……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更敏锐些的普通人罢了。

同时,该剧每集开头就采用倒叙把(至少大部分)真相放出来了,我们都知道真凶是谁,后面查莉相关的戏份,只是把事件始末换个角度更详细呈现出来而已——换句话说,《扑克脸》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推理剧或悬疑剧,而更像是通过举重若轻的语调和案件去窥探众生相的犯罪轻喜剧。

“每个人都会撒谎,人撒谎一点都不奇怪,关键是为什么撒谎?”查莉在首集里这段台词大意也暗合了本剧的主要特色:识破谎言不难,难在搞清楚对方为何说谎。

《扑克脸》整体上应算单元剧(选集剧)形式,每集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许多范式都在第一集时建立好了,包括“根据找出别人撒谎原因来追查真相”的模式,以及“依据凶手实际弱点实施打击”的灵活原则,比如首集里,既然没法咬死小斯特林指使谋杀,那查莉就暗中曝光庄家出老千,吓走所有斯特林·弗罗斯特赌场的客户。

由于此举间接导致赌场少东主小斯特林自杀,查莉走上了逃亡之路,她要一直留意不暴露自己行踪,遇上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谋杀案,她还不能主动报警,只能变着法儿让罪犯受到制裁。

《扑克脸》便是看着查莉一边逃亡,一边打短工,一边遇上杀人案,一边找出真相解决案件。

这种公路片+犯罪片+侦破片的调调,很有“传统美式”的味道,足够轻松,看起来不会累……虽然有些观众会腻烦如此大同小异的故事模板和叙事套路,但我还是很乐在其中的。

10大恶人

《扑克脸》的故事都颇有看头,尤其令我满意的是:每一集的凶手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他们杀人谈不上有什么难言的苦衷,都不过是受到了欲望和仇恨的驱使,这般爱憎分明、分辨是非的立场原则,让人格外舒爽。

E1里布罗迪饰演的小斯特林,是位性格扭曲的二世祖,一方面,“彻底放任与绝对权威”式的失败教育,使他格外恐惧面对父亲的质问,另一方面,他又仗着新到手的权力破坏行规、戕害无辜。

当被压坏的小斯特林自以为是地在生意上动歪脑筋、并向更弱小者施暴时,他就不再值得同情了,铸下大错后选择跳楼自尽逃避责问,不过是为他糟糕的一生再添一手潦草的绝笔。

E2的凶手杰德,觊觎着邻家女孩莎拉,还嫉恨着与莎拉谈笑甚欢的达米安,明明是自己又怂又闷又古怪又不招人喜欢,却总以为是达米安太花哨、莎拉太浪荡。

心理阴暗的人根本不配用“内向、羞怯”之类的原因来粉饰自己,可笑杰德直到被揭穿罪行后,仍然不认为自己错了,错的是与他过不去的世界。

E3的死者是本性善良、手法精湛的BBQ大师傅乔治,行凶者则是他的哥哥泰菲和妻子曼迪,暗通款曲的两人趴在乔治身上榨取每一分价值,得知乔治决意退出生意后又把他彻底吃干抹净,毫不手软

只是这对贪婪的奸夫淫妇根本经不起考验,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凡他们能多为对方考虑一些,也不至于被各个击破、败露劣迹。

E4铤而走险的是一支过气乐队,他们被自己的成名曲和代表曲《订书机脑袋》所诅咒,只因那首歌是由离队的鼓手所创,自己拿不到半分收益…而今,临时加入的年轻鼓手加文又带着一首“爆款”出现在面前,他们决心不再重蹈覆辙。

露比等人的错不是缺少才华,而是不甘心接受自己的平庸,还要猎取他人的创作来血祭自己的野心和愤懑,这样虚假的摇滚一点儿都不酷,唯有丑陋和尴尬。

E5的乔伊斯和艾琳更是重量级,这两位老太太年轻时是形同恐怖分子的政治犯,却总自诩为追求自由平等的战士,她俩先是杀了来忏悔当年出卖行为的首领加布里尔,为隐瞒罪行,接着又杀了养老院的贝蒂,连洞悉真相的查莉都不打算放过……

别试图和乔伊斯和艾琳辩经,更别指望她们会认错,要理论起来,她俩永远有自己的道理,只要紧盯着她们做了什么就行。

E6犯事儿的迈克和凯瑟琳,是一对未曾大红大紫就已不复往昔的小演员,两人表面上势同水火,其实一直保持奸情,为了得到迈克现任小娇妻艾娃的资产,他们俩自导自演了一出谋财害命的戏码。

都说戏如人生,好的戏剧总是离不开丰富多舛的际遇,可若不是凯瑟琳欲罢不能的杀念和表演之外的得意,查莉也发现不了实情,凯瑟琳的结局终究成就了一幕人生如戏

E7最为特殊,不仅因为这集没死人,还因为犯下罪行的两名车手都不是十足的恶人,他们都曾站在十字路口,结果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我最欣赏的一段台词,来源于戴维斯·麦克道尔的母亲吉恩,她告诉暴躁冲动的儿子,他所崇拜的车手外公,心中也曾有一团魔鬼的火焰,若是把那团火通过正确渠道释放出来,会变成强大的动力,否则很容易招来万劫不复。

对手基斯·欧文斯一时激愤犯下大错,结果害了自己女儿凯蒂,而发现这一切的戴维斯选择顺水推舟,只为除掉他将来真正的对手……

这场谋杀未遂发生后,基斯站出来坦诚了自己的罪责,而戴维斯决定不择手段地负罪前行,前者的坦荡为女儿扫平了前路的荆棘,后者的业火则注定会把自身焚烧殆尽。

E8的凶手和死者之间渊源极深,他们是LAM特效公司的创始人,当年为了公司首部电影顺利拍摄,劳拉不慎害死了女演员,近40年后,为隐瞒实情,她又害死了丈夫麦克斯,以及数十年来一直处于愧疚中的好友亚瑟。

劳拉的恶,在于用自我标准去美化自己的罪行,全然不顾她的一意孤行给别人带去了什么,可她偏偏又明白,讲了一千遍的谎言依然是谎言,最终畏罪自杀,也证明了她心中仍有一丝歉疚的自知。

E9囧瑟夫饰演的特雷·纳尔森,在各种意义上都可谓是个坏家伙,10年前杀了“纠缠”自己的女友克洛伊,欺骗兄弟吉米帮他一起藏尸,10年后犯了经济罪禁足期间,驱车撞了查莉后又想故技重施,眼见罪行可能暴露,他干脆把威胁自己的小偷莫蒂、不愿再助纣为虐的吉米和猜到实情的查莉全杀了。

特雷的眼中永远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就算给他100次认罪的机会,他都会做出100次否认以及第101次犯罪……所幸,再走狗屎运的恶人,运气也有用光的一天。

E10回到主线剧情,行凶者成了一路追踪查莉的克里夫·罗格朗,作为跟随了老斯特林25年、做尽脏活的第一忠犬,克里夫对老板失去了忠诚和爱戴,只剩下了厌倦和憎恨。

为了尽早摆脱老斯特林,克里夫什么江湖规矩和黑帮道义都不要了,与哈斯普家族勾结暗算老板?没问题!让害我住了一年多汽车旅馆的查莉背黑锅?那更好!

可正如克里夫所说,世上总有一个“钩子”会把人钩回去,无法避免——这个钩子也许是命运,也许是天道。

活得漂亮

最后,来重点说说《扑克脸》最吸引我的地方,即主角查莉的人物设定和形象塑造:查莉是一个拥有惊天异能却甘愿平凡的人,她活得很明白,于是总在装糊涂,但当事情真撞到脸上时,她也从不含糊。

刚登场的查莉有些愤世嫉俗,整天对着世界的阴暗面破口大骂,以至于好友娜塔莉觉得她是没意义的无能狂怒。

然而,拼凑完查莉的人物碎片后不难猜到,查莉曾经很喜欢多管闲事、爱打抱不平,只是如今夹着尾巴做人,才渐渐从关爱“周围具体的人”转为去关爱“虚无缥缈的世界”。

这些情绪不过是生活里的小噪音,实际上,此时查莉在赌场做着一个鸡尾酒侍女,心满意足、乐天知命,哪怕被炒鱿鱼也不害怕。

因为查莉在这些年里找到了心中的平静,她热爱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只要保持这份心态,无论去干什么都会很好。

当然,凭借能识破任何人谎言的天赋异能,查莉也曾年轻气盛、放浪形骸过,她靠着赌博横行一时,最终被慧眼识人的老斯特林“收入囊中”,让她在high爆自个儿前强制过上了朴实无华的日子。

也正因为有过一段不愁花销的日子,查莉对钱看得比较淡,她已认识到了“钱少钱多都不妥当,刚刚够用就好”的道理——这是经历过大起大落后、活明白了的恬淡,一般人很难有这种豁达。

可惜,娜塔莉遇害改变了查莉的信条,尤其是知道娜塔莉上报富豪隐秘被灭口的真相后,她又“退化/进化”成了那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超能异士。

世间有太多谎言和腌臜,越是看得清的人越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好友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的鲁莽和勇气,却刺激了查莉要继续去做正确的事情。

于是,查莉狠狠中伤了小斯特林,帮救过自己的玛姬洗刷冤屈,替同行的鼓手加文说好话,为自责的舞台剧务菲尔解忧,惩戒了逃脱罪责的戴维斯……

哪怕自己在逃亡途中,应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查莉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善举无疑是很暖心的。

第八集与亚瑟谈起过往的遗憾时,查莉提到了没能救下朋友娜塔莉的伤心事,这也是她浪迹天涯并帮助别人的原因之一,平实的阐述搭配上微小的眼泪,更令人动容。

顺便说一句,娜塔莎·雷昂的演绎为查莉加分不少,演员本身很漂亮,但《扑克脸》有意降低了她身上的性吸引力,并加重了她大长乱发以及破锣般的烟嗓音等特征,使查莉更似一个亲切真诚的大姐了,弄得我也好想有一个她这样的好朋友(前提是别克死我)。

到大结局查莉被抓回去时我们才明白,原来老斯特林一年多前说要“弄死你”是一时气话,他不仅没要找查莉复仇,还打算重用查莉,看他准备的胸牌礼物,估计是想让查莉接手赌场。

感觉老斯特林把查莉当成了半个女儿,还有意让明事理、知进退的她做接班人……可惜这些都已成了泡影中的猜想。

在查莉回到老家求助时,通过她姐姐的怨言,我们得以进一步补全了查莉的人生:以查莉得过且过的性格,“测谎异能”与其说是恩赐,不如说是一个诅咒,但查莉又不愿完全放下异能去过普通人的生活,于是就和家人越来越疏远。

姐姐一点都不奇怪警察上门,因为查莉的不凡总会惹来各种麻烦,“不管你喜不喜欢、选没选择,这就是你现在的生活,你把自己置身于此。”

发完脾气后,姐姐还是说了些无奈的软话:你有一颗善良的好心,还总把这份心用在陌生人身上,我相信你肯定做了些好事,只是你对人对事往往都不长久……

姐姐言下之意,还是略有埋怨查莉没把更多心思放在家人身上,过于宽泛的博爱和来去如风的热情,注定了查莉会亏欠亲人,也注定了她要走在路上、活在当下。

所以,当卢卡·克拉克探员再度邀请查莉加入FBI时,查莉又一次拒绝了,因为她明白自己做不长久,她有自己的活法。

“我拥有什么专长,却不要以此做出一番成就,我只想平安喜乐做个普通人。”如此坦然的人生态度,不是常人能有的觉悟,这也是我喜欢查莉的原因之一。

由于老斯特林死在了大西洋城的毕翠克丝·哈斯普手上,西南部黑帮与东海岸五大家族开战了,毕翠克丝致电查莉,给了两条路选择,要么加入哈斯普家族为她所用,要么等待真正追杀来临时的灭亡——不出意外,查莉还是拒绝了。

查莉再次选择了颠沛流离,“我挺擅长的,这是我的生活。”不同于上回开始逃亡时的忐忑,这回查莉不再迷惘、不再惊惧,她活得更明白了,自己就是要在路上过着既出世又入世的流浪日子。

待《扑克脸》第二季回归时,我们继续路上见。

4 ) 关于谎言

人为什么要说谎?

最新一期的《环球科学》上说,有人研究了,人更容易在下午说谎。看来,我要想知道金钱或爱情的一丁点真相,就得起个大早,趁人睡眼惺忪神志不清时问最好。

要想知道我是不是自欺,就别半夜三更扪心扪肺扪胃拷问灵魂了,还是早上一睁眼,就瞪着房顶质问内心的好~~~我今天真的想去上班吗?这样更容易得到诚实的答案。

《扑克脸》是关于谎言的片子。查莉说,人撒谎比鸟叫还勤,只要你认真听,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谎言。难怪她看到诚实的亚瑟,会由衷地感叹,愿上帝保佑这位诚实的先生(最爱第八集)。

《扑克脸》这种片子很合我意,不怎么正经,又无比正经,举重若轻。每集杀个人破个案,不血腥不恶心不沉重,轻松巧妙耐人寻味。主人公永远在路上,沿途各地的风貌各有千秋。

每集的男主差不多都是熟悉的面孔,差不多都是我喜欢的。查莉总在逃亡,总能看出来别人在说谎。形形色色的人、逃亡和谎言,这本来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对有些谎言绝对网开一面,有时我过得乱七八糟,站在某些人面前,虽然我明知道某些人看到我乱七八糟的样子,心里肯定也乱七八糟,但还是希望Ta们能违心地特别真诚地骗我说,我看着挺顺溜一点也不乱七八糟,诚实的回答对我来说相当于谋杀。当然,我最好是下午问。

图三:看见Simon Helberg就开心

图四:那个鼓手化化妆就能演皇后乐队的主唱Freddie Mercury

5 ) 推理罪案片的一部中庸之作

无意中看到了这部新上映的美剧,以女性为主角并不常见,有些新鲜,看看评分还不错,就入局开看,先说说总体感觉吧,虽然此剧在表现手法、剧情设计上有新颖之处,但总的来说一般,属于美剧中的中庸之作,个人认为豆瓣上评分高了,7-7.5分之间是合适的,给7.5分是由于演员的表演加分了。

本剧的女主人公具有能识别人是否说谎的天赋,通过识别脸部微表情来判断一个人说话的真假,就记得那部在十几年前很火的美剧:lie to me(千慌百计),当时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类电影,被深深的吸引,每天琢磨,还试着把电影中学到的微表情识别应用到生活中,结果就是……没有结果,生活中实在是没有那么多场景来使用,而洞察力的缺乏,也使得即使有场景也识别不了,便一步步气馁,最后不了了之,所以看剧可以,应用就免了吧。

与lie to me通过各种微表情微动作来揭示人是否说谎不一样,本剧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女主怎样来识别上,而是只要人说谎,女主就能识别,而且本剧的罪案都是一开始就给出了罪犯和犯罪过程,与以往的美剧罪案片着重于破案过程也截然不同,所以,本剧就将吸引点一是放在了识别真假天赋与赌的结合上,二是放在先介绍已发生的事件,再回到当前的,以及过去与现在场景切换的颠倒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上,确实比较新颖,但还是会让人觉得缺乏悬念,虽然女主对罪案有推理过程,但因为已经提前知晓罪犯和过程,就缺乏那种吸引观众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找到真凶的带入感,记得当初看lie to me,那可是废寝忘食的,但看此剧,真的无法到此种地步,且因为女主的识谎能力,使得对真凶的识别太过容易,缺乏紧张感,对于一部推理罪案片来说,没有强烈的代入感和紧张感,便会表现为吸引力不足。

本剧在剧情上也有瑕疵,女生被安保经理追杀的那场,不说安保经理打了那么多枪都打不到女主,就说后来终于中了一枪,结果跟没事人一样的轻松逃脱就有点匪夷所思,后面安保经理总是跟在女主屁股后面跑,就更是为了剧情发展强行设立了。这里还要再说下,美剧编剧们对罪案片的设置,一般是有个与男女主角紧密相关主线案件,像超感警探里男主追查杀妻凶手red john,灵书妙探里,女主追查杀母凶手等等,然后再结合每集一个案件的个线,经常会在个线中穿插主线的线索等,以此推进剧情,到高潮时,以主线的结束而结束,本剧也想做这样的设定,所以就按了赌场老板要一直追杀女主的线,但在这里就有些牵强,设定不自然。

再来说说演员吧,看了这么多年的美剧,本剧女主不认识,应该不出名吧,但演的还不错,把女主演绎的还是很生动,说话是烟嗓,有些人可能对烟嗓不感冒,受不了这种说话,但个人觉得还好,本剧中女主烟嗓反而有沧桑感,对女主孤独、粗粝的人设加分了,跟美国西部广袤略显荒凉的城镇显得尤为配搭。

这里再多说一句,个人觉得国产剧演员要跟美剧演员学习,美剧演员很少面瘫脸,而且不论多小的角色,人家都是尽力在演,很敬业,这点真的值得称赞。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艾德里安布洛迪,这位影帝级人物在第一集里演了个反面角色,结果一集就领了盒饭,让人意外,话说最近影帝们演美剧倒挺多,凯文·科斯特纳、史泰龙、哈里森福特等,退出大银幕后老而弥坚在美剧继续发光发热,但不明白布洛迪咋回事,不是主演,不是客串,好莱坞中生代影帝,不至于到这地步吧。

最后总结下,本剧在演员表演上,表现手法上,推理剧情上都有新颖的地方,但悬疑度不够,代入感不强,追剧吸引力要差些,推荐度一般,如果实在剧荒,也可以一看。

6 ) 被扔进生活的激流

你并没有偏爱什么生活方式,你只是总选择真相,所以你一次次被扔到高速公路上,就像被扔进一道又一道激流,你奋力挣扎,向着不存在的岸游去。

你总是无法停下来。

过穷奢极侈的生活,比过身无分文的生活要简单,但比过得刚刚好要难。幸运的是,这三种生活你都有过。某些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那个岸。有某个亲密的朋友,有看似稳定工作,又或者在深山四季里,和某个人坠入恋爱。

然后你醒了,发现自己只是趴在破车的方向盘上又睡了一觉,那也是梦,真正的bullshit。你在旷野,你在路上,你在汽车旅馆,戴着墨镜听着垃圾电台从内华达开到德克萨斯,这才是真正的你。你热衷于破坏一切坚固光滑的状态,由表及里地,像砸碎漂亮或者丑陋的花瓶,然后在漫天飞舞的尖利碎片中仓皇逃亡。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是你自己选择了这一切。”并非全然无法安于现状,但测谎技能显然不只是一个开挂破案的小把戏,那是你的心。有人适合停留,有人擅长漂泊,而你的心是一颗钉子,生生扎进了真假相连的那道缝隙。你从那里汲取力量。

假的一面,充斥着荒诞的诅咒,真的一面则全是痛苦的告别,它们缝合在一起就是生活的样貌,它有时候是一个完美的舞台,有时候是一个温暖的家庭,有时候是一笔幸运的奖金。要将两个面翻转,需要一点友情,一点义气,一点give the fxxk的幽默感,于是你就在那里出现了。无论如何,生活总是别人的生活,终究与你无关。而你总在叙事倒转的瞬间进入,你是“不存在的人”,所以你能够听见不存在的声音……地板嘎吱嘎吱,吊灯咔哒松动,电流滋滋作响,你听见老胶片遗失的一帧,听见火车鸣笛声碾过深夜的电台播报……

无声处听惊雷,声音汇聚、奔涌,片刻不息,那就是生活的激流。

激流就是力量,催生一切摧毁一切。激流也是爱,你帮助很多陌生人,很多小人物,路边餐馆的卡车司机,傻乎乎脏兮兮的鼓手小孩,剧场餐厅后巷的道具保安,地下室的胶片管理员……你也被他们所爱,虽短暂却闪光的小小联系,如同奋力拍打就会扬起的水花,竟然也能折射彩虹。“然后你像风一样离开。”

你像风一样离开。你总是在离开,你开车逃离、你翻窗而出、你拔足狂奔。你是激流本身,你穿过人海,经过城市,路过旷野。

借用鼓手小孩的话:我觉得自己应该赤脚走在大地上,听着所有的声音,起起伏伏,经过我的身体,然后滑落下去。

(一首来自我的每年全美赶巡演只能唱某首过气大火神曲的、长年某个位置离奇缺人的、十分过气且丧气的老乐队的某张flop专辑的角落单曲送给Charlie. 我的主唱很善良且害羞,如果他们遇到你,如果他们曾遇到过你,我希望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

Her eyes are like fire&ice

Her words sharper than a knife

Her hands are ever so cold

But her voice is like wine&roses

Yeah she’s both shadow&light

She’s both surrender&fight

she wears her heart on her clothes

and her scars are alway remembered

……

She was eighteen shades of gray

Eighteen and beautiful

Her road words are hard than moans

She rocks the walls like a ghost

Her smells both pleasure&pain

And her guns are always loaded

Her soul’s as big as a sky

Her life way ahead of it’s time

this time too small for’em both

She’s a time bomb that’s just exploded

7 ) 死了好多男的

第一集,死了一女两男。

女主是个一眼能分辨别人是否说谎的天才,本来靠着这个技能逢赌必赢,但是被开赌场的老弔子造谣说她出老千,害她再也无法凭本事赢钱。老弔子还装作好心让她在自己的赌场里工作。他儿子接手赌场后,想借女主的能力赢大客户的钱。可怜的赌场打工人,同时也是女主的同事兼好友,发现大客户在做坏事,她告诉了小弔子老板,并且以为他会报警。没想到她被小弔子的狗腿灭口,灭她口之前狗腿顺带灭了她家的暴力男。小弔子是个一心想得到爸爸认可的废物弔子,最后发现自己把一切都搞砸了,跳楼自杀。于是女主作为直接责任人,被追杀。开启了在路上的破案之旅。

第二集,死了一男。

前一秒,赛百味以为他和汽修工是交心的朋友了,他们一起喝酒一起分享自己内心的脆弱。下一秒,汽修工得知他中了大奖立马杀了他。

第三集,死了一男。

哥哥杀死了弟弟。这位弟弟本来是烤牛肉的高手,她们全家都做这个生意。结果他因为看了女主借给他的电影《玉子》,觉得自己杀牛是杀手,决定当个素食主义者。素食者的命运就是死路一条吗?

第四集,死了一男。

乐队为了抢他未发表的歌杀了他,结果他的歌里有一段音乐剽窃了别人。

第五集,死了一女一男。

这个男的明明是主谋,最后却能够通过背叛自己的两个情人苟且偷生几十年。他居然以为他向她们坦白和忏悔,她们就会原谅他,以为她们是中国脚气吗?两个杀人犯虽然年轻时被大弔子洗脑想杀一群中学生有点变态,但是她们的确很厉害啊。即使没了腿,还能够爬那么高的地方杀人,臂力惊人。而且她们既没有为了男人争风吃醋,也没有选择原谅,挺好的。大不了两个人又一起坐牢嘛,反正已经有经验了。我看女主如果没有主角光环,是要死掉的。

第六集,死了一女。

你说你既年轻又富有,干吗和一个老男人结婚呢?是有恋老癖吗?结果这个老男人一直想方设法要你死,最后真的和他的老情人设计害死了你。

第七集,没死人。

两个男赛车手都是输不起的㞞货。没用的男人,在赛场上比不过别人,就只会暗地里下黑手。本来还以为他俩给车动手脚让女赛车手死了,幸好只是受伤。

第八集,死了两女两男。

男的追求梦想,女的干脏活。干的脏活是杀了三个人。我觉得那个女的压根就不会让证据存在那么多年,还被两个男的发现。最后居然安排她自杀,她的心脏没那么脆弱,她应该是宁愿坐牢也要活着才对。 第九集,死了两女一男。

女主的主角光环太强了,被车撞,被刀刺,被两次扔进黑洞,居然都没死。

第十集,死了一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打“死了”自动出现“一男”。女主真蒂,黑白两道都想拉拢她,但她只想继续当个自由自在的游客。把手机砸了扔了,开车上路。

8 ) 行走在案发现场的逃亡者

女主查莉有判断别人是否撒谎的能力,因为卷入了一起事件被人追杀到处逃命,查莉真的是柯南体质,走到哪里都能碰到命案,这个剧有点像公路片,主角每集都在跑都在换不同的地方。逃亡过程中,查莉打短工维持生计,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见证了很多人的人生起伏,整体节奏很快,每集故事都是不同的,有几集的故事相当精彩。查莉是个搞笑的人,整体剧情也比较轻松。

剧中的叙事模式是先把案件发生过程直接展示出来,然后再以查莉的视角回看这段故事,介绍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最后查莉查出真相,让凶手绳之以法。

查莉只是一个逃亡者,不是警察,不是FBI,CIA等等,她以平常人的身份参与到案件之中。

不过查莉这人设实在是太莽了,明明知道那人就是凶手为什么非要当面说出来,好几次查莉都差点当场丧命,而且查莉从来不会吸取教训,在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为是倒叙,每集一开始就把真相铺开了,所以本剧的重点不在反转和悬疑,不过有几个凶手的行凶计划设计比较出色,这个剧很有故事性,每集出现都会出现几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案件背后的故事才是本剧的重点。

这种剧很适合长期做下去,希望后面的剧情能越来越好。

短评

想和她谈恋爱。

10分钟前
  • 王俊俊
  • 力荐

一口气炫了4集,挺有趣的推理剧

11分钟前
  • 泛泛
  • 推荐

北美柯南,加拉哈德,人肉谎测,铲恶锄奸。目前出了四集,已经有不少熟面孔甚至电影咖友情演出了,期待后面的客串名单。

16分钟前
  • 长袜子
  • 推荐

节奏紧凑,第一集就解开了谋杀谜团为朋友报了仇真的很爽,我好爱肿妹沙哑的嗓音Charlie和Natalie的友情好感人,不过这卡司真让人梦回oitnb时期啊啊啊

18分钟前
  • 激辱白男bot
  • 力荐

烟嗓女神探的设定太可爱了,她那个说话时想不起某个单词的毛病,世另我。

20分钟前
  • 钱湖招待所
  • 推荐

只有我受不了女主的烟嗓吗?

22分钟前
  • 五花膘儿
  • 推荐

一口气看完四集,轻松有趣带点“本格”推理,看起来稀里糊涂但脑内一直在认真思考的查理依然可爱,仿佛是直接从《轮回派对》片场过来的衣服都没换。// 后面看下来虽然审美疲劳了,但真的好羡慕查理的人生啊,走到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换一个工作然后交到新朋友,体验派大满足。//最后两集好棒!期待下季!

27分钟前
  • 陆小鸟
  • 推荐

布罗迪一集就下线……要不我就给五星了

32分钟前
  • 只见半~
  • 推荐

黑色公路喜剧,荒诞有趣机智,触及各个群体,注视人情百态。TikTok,阴谋论电台,MAGA Dog,过气摇滚乐队,流媒播客,德州烧烤,被戳破粉饰的嬉皮士,罪案高发地赌场……把这些传统与当下的故事元素巧妙融合运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36分钟前
  • 思理
  • 力荐

美版名侦探柯南,走到哪,人就死到哪,更诡异的是受害者还都是跟主角关系最好的那一个。每集单独一个案件,皆用倒叙手法讲述,因此谁是凶手不是重点,它有趣的地方在于先告诉你答案和部分细节,然后从头开始拼凑出整个事件,有点像倒着看多米诺骨牌。剧的基调类似《利刃出鞘》,幽默做得很好,看主角如何跟案件扯上关系很有意思。另外,虽然单集的故事独立,但有一条女主被追杀的线索贯穿期间,增加了可看性。唯一让我有些不满的是,它没有用任何镜头或是拍摄手法强调女主能识别谎言的特异功能,只是通过台词告诉给观众。作为这部剧最大的看点,用这种简单的表现方式总觉得有些无力。

38分钟前
  • 悠公子
  • 力荐

由 Natasha Lyonne 独特的气质成就的一部剧,第五集的养老院故事最好看

41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非常惊喜。《利刃出鞘》的导演做的一部喜剧和悬疑结合的单元剧。轻巧又聪明。看起来似乎不用太动脑子,但实际上都设计得非常巧妙,而且举重若轻。老梗新用,老类型翻出新花样。几集下来,同样的基础逻辑做同样的类型故事,竟然不觉得重复。

44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问:一个被人追杀的人 然后还有空停下来为一个刚认识10分钟的人破个案。这人是不是道德模范。

48分钟前
  • 风的预谋
  • 还行

推理太一般,节奏又很慢

50分钟前
  • 英吹斯停
  • 还行

像女主这样的,现实生活中估计每集都要死一次。

54分钟前
  • bohegao
  • 还行

每集到一半她就去凶手面前质问对方是不是这样这样杀的人,没死于话多就因为是主角对吧

58分钟前
  • 自在渍
  • 还行

像解谜游戏一样流畅有趣 女主人形测谎仪加万能胶粘世界的设定下50分钟快速破案 起码比利刃出鞘2那裹脚布好看多了

1小时前
  • t0psh1t
  • 推荐

可以看两集,还算紧凑的故事节奏,有趣的人物设定。“我富过,比身无分文容易点,比活得刚刚好要难。”本来这个女人看来平平无奇,因为这简单的一句话突然出彩。

1小时前
  • 纯Jun
  • 还行

这剧实在太有趣了,所有人设(包括狗设)都趣味十足,笑到抽筋,根本停不下来!案件剧情也毫不拉胯,经得起推敲,倒叙推理被玩儿出了新高度。PS: 大爱MAGA dog,狗子表现封神,讽刺意味拉满,狼嚎桥段笑出猪声,简直是绝了!再PS:女主的人肉测谎仪功能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简便工具,本剧最大的看点也并不是一个个设计精巧的倒叙案件,而是Rian Johnson对美式文化极具幽默感的独特解构。

1小时前
  • 小吹影
  • 力荐

看了两集弃,为什么要一开始就拍凶手是谁啊?然后再倒叙,那我看啥呢…什么悬念都没有,就为了看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最离谱的是这种lie to me的超能力,你拿去拍X战警都行,就是不能拍侦探剧,一个侦探能测谎了那还拿什么破局?只要多问几个问题就能锁定凶手了,拿着答案推公式了属于是,不用再去抽丝剥茧判断谁在说谎,推理的美妙乐趣少了90%

1小时前
  • 圆_Los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