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很难有人没有看过这部剧,小时候也常看到在电视上放,只是对于喜剧有些不太看得懂,现在才来回味,还是因为张颂文老师,才得知他原来还主演过这个剧,真的很好看,现在才来重温,里面的喜剧元素很逗,也很有创意,我还记得里面还有把自己的原名和籍贯给说出来,太好玩太好笑了,里面虽然是古代,但是也透露和影射了很多现代事件,很有意义,特别作为广东剧来说,这样的古装一般要比其他剧投入大些,当初制作幕后都是很用心的,现在都很难匹敌了,喜欢里面的广东话,学到了很多广东话运用,纪念当初广东的喜剧
随着张颂文老师爆火,这部童年喜剧被翻出来了,里面张颂文老师扮演的岳父大人超级可爱,很护着女儿们,因为怕女儿们受委屈,特地对女婿们使出种种怪招,就为了测试他们的真心,特别逗笑的就是和女婿们过招,他们在一起的情节最令人捧腹大笑,很好玩的一部剧,特别有广东特色,里面的好多情节都是挺有意思,很新颖的
钟汉良拜他为师,娄烨与他惺惺相惜,这一次,他凭借《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征服观众。
(一)
中国许多影星的诞生都能从1999年那个平凡却又不寻常的年份找到线索。
1999年,张颂文还是个24岁的小伙子,那时,他在深圳华侨城中旅集团担任旅行社经理。然而,对于这份工作张颂文并不热爱,此前,他曾在印刷厂做过挂历、给大排档洗过碗、做过空调安装工、汽水厂洗瓶工,干过饭店经理,这些工作在张颂文心中,只是借以养活自己的饭碗,谈不上有多喜欢。
【张颂文在旅行社工作期间照片】
人生就是那么神奇,有时,改变命运的往往只是一句话。就在那年,公司来了一位精通日语的年轻女导游。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坐在一起聊天,姑娘很羡慕张颂文,问他:做旅游工作是你的理想吗?
张颂文为之一愕,抬起头,眼神略微有些迷茫,活了24年他竟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他叹了口气,笑笑说:我的梦想永远没法实现,我喜欢看电影,想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但那不可能。姑娘天真可爱,一脸认真地鼓励道:没什么是不可能的,有一个学校叫北京电影学院,你去那儿上学就能做电影。这话仿佛一道电流,让张颂文内心为之一震,他仿佛看到一道希望的闪电。
【在社会打拼的张颂文】
次日上午,张颂文就瞒着家里跟老板辞掉了这份干了整整五年,别人所羡慕的高薪工作,用一千元的价格卖掉了宿舍里三万多块的家具电器,带着钱直奔北京,这事儿令所有人瞠目结舌,都觉得张颂文疯了。
(二)
只有张颂文知道自己没疯,人生只有一次,他想做自己热爱的职业,不想再虚度人生。然而,与理想的崇高成对比的是现实的残酷,报考北影他并不占优势。作为一名广东人,他身高不够高,国语不过关,而且又没受过专业的影视表演训练,比他强的学员实在太多了。
上天的每一项安排都自由有道理,当时看来的这些劣势,在十多年后娄烨导演的片场,都变成了画龙点睛之笔。
但在十几年前,与自身条件不好对应的则是激烈的竞争,每年报考北影表演系的有三万多名的考生,其中,仅有三十人会有幸被表演系录取。
【张颂文】
自古华山一条路,张颂文决定拼了。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到了考场张颂文反倒没有丝毫紧张与胆怯,他自信而沉着的态度吸引了老师的关注,没想到考试出奇的顺利,一次性通过,令张颂文欣喜若狂。其后,他又匆匆返回老家韶关,按照学校的规定参加高考,达到了北影的录取分数线。不想这中间还闹出个插曲,张颂文不知如何填志愿,结果,没填写艺术类,几经周折才修改了志愿,如愿以偿进入了北影。
接触表演后,张颂文一下子就陷了进去,他觉得这就是他一辈子想要做的事儿。在同学眼中,张颂文对表演的热爱几近疯狂。他普通话不过关,为纠正口音,疯狂地读报纸,看央视新闻,听央视广播,把自己的话录下来,一遍遍听一遍遍找同学纠错,练到嘴角干裂,结果,普通话练得字正腔圆,在校期间多次被聘为广告配音。直到今天,他回韶山,说家乡话时,时不常蹦出两句普通话,已经无法再说纯正的韶山话了。
【张颂文】
为了全身心学习表演,张颂文曾放言在校期间拒绝见任何亲友,老爸想念儿子来北京看他,结果,在北京呆了整整四天,愣是没见着在农村体验生活的张颂文。班主任得知情况后硬拉张颂文与父亲相见,但还没陪父亲呆上两分钟,张颂文就急着回农村体验生活,不想浪费学习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他在舞台剧《霸王别姬》中反串扮演虞姬,荣获全国大学生戏剧表演一等奖,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执教。说来也怪,虞姬这个银幕角色太神奇了,他不仅催生了张国荣这样的天降英才,就连试镜过这个角色的姜文现代都是文艺硬汉担当。
【张颂文在讲课】
张颂文后来成为北电的表演研究所的一名助教。七年后离开北影开立了自己工作室,当起了表演指导。
(三)
表演指导的工作就是指导演员如何演戏,想干这行本身演技得够好,起码比一般演员功力高。所以,张颂文给自己的安排是半年时间拍戏,半年时间教课,希望在实践中历练演技并总结出与实践接轨的表演方法。
事实上,张颂文首次触电是在2001年,参演的是柯受良指导的电影《生死速递》,虽然在其中只扮演了一名外科医生,连角色表中都找不到他的名字,但张颂文却认真对待并学会了很多。
拍戏时,一名护士当场指出他着装的错误:“协和医院的外科医生都是研究生,都很自信,外科医生的口袋里是不插笔的,还有外科医生的白大褂是不扣的,因为外科医生随时要做好做手术的准备,方便脱衣服。”张颂文被护士的一番话所震撼,深切地体会到一名好演员要认真、细心地观察生活。在以后的演戏与教学工作中,张颂文都非常强调这一点。
【张颂文在谈论工作】
2005年,张颂文出演粤语情景喜剧电视剧《乘龙怪婿》,这部剧一经播出便在广东引发轰动,根据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报告数据显示,该剧播出30集以后就已在“观众最喜爱广东省电视剧类”排名榜上名列第十位,算是广东省电视界的奇迹。而三十岁不到的张颂文扮演的五十多岁的贾发形象深入人心,将贾发鬼马、市侩、爱女儿怕老婆又爱刁难女婿的人物特点演得惟妙惟肖。
【张颂文在情景喜剧《乘龙怪婿》中饰演贾发】
为演好这个角色,他特地回家住了一个月,练习久违的广东话。除了练习广东话外,造型也不含糊:花白的头发和眉毛用银笔一缕一缕画上去,胡须用特制胶水一点一点粘上去,每天卸妆时甚至会连皮一起撕下,痛苦难当,但张颂文没有一句怨言。
张颂文对《乘龙怪婿》的又一大贡献是成立了“表演速成班”,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演员能迅速学会更好地表演,这也成为张颂文日后的金字招牌。
【张颂文在情景喜剧《乘龙怪婿》中饰演贾发】
随着作品的增多,张颂文的好演技得到了业内公认,很多大导演找他拍电影,比如,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娄烨导演先后与张颂文四次合作,《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花》(2010),《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6)、《兰心大剧院》(2018)。一位天才导演与一位天才演员惺惺相惜,共同创作出令人难忘的经典。
【娄烨、张颂文等演员宣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6年拍摄,今年上映,张颂文在其中饰演一名人前清廉,背后贪腐,既可恨又可悲的高官。接到这个角色时,娄烨为了保持角色的神秘感没有告知张颂文剧情,只是告诉他角色是一名建委主任,四十岁,其他全靠张颂文揣摩。
为此,在开机前一个月,较真的张颂文特意去一家城建委的单位上班,跟城建委的同事吃喝拉撒混在一起,去拆迁现场,管路边小贩,结果,开机一开口说的全是行话。观众称赞他将人性的复杂把握得非常好,就像长在角色身上一样。问及与娄烨导演合作是什么感觉,张颂文的回答是“信任感”:“只要角色需要,只要档期充裕。主要还是信任感。”
【张颂文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饰演唐奕杰】
功夫不负有心人,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后,很多影迷评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张颂文饰演的唐主任。
【唐奕杰、唐主任】
这是一个悲剧角色,他身上有中年失落男的一切元素:他长相平庸、气质平庸,在女性面前形成天然的自卑心理。他在与高挑漂亮的林慧拍结婚照时踮起脚尖,同时这种自卑让他婚后对林慧暴力相向;又因为与姜紫成之间的利益关系,他选择了默许妻子与姜紫成的偷情行为。
张颂文将一个人前人后两幅面孔的可怜男人演得入木三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还没拍完,张颂文又接到周全导演的邀请,希望他参演电影《西小河的夏天》,在里面扮演中年男子,教导处主任顾建华。为表演中年男人的油腻感,顾建华特意增肥25斤,从外形及演技上精准地表现出了这位中年男人的惶惑、压抑和失格。
【张颂文在《西小河的夏天》中饰演的中年男人顾建华】
本片也获得了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单元“KNN观众选择奖”,中文叫做:“最受观众喜爱大奖”。对于本次的获奖感受,张颂文没有居功:“我猜应该是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以及绍兴江南水乡的风景,在韩国人看的时候有很多认同感。”
(四)
张颂文主张方法派教学,将演绎经验融入到教学中,自创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的教学方法。执教多年,培养了很多明星学员,林志玲、田亮、钟汉良、李菲儿都是他调教出来的学员,因此,被称为“明星教父”。但张颂文不太接受这个称呼,他认为北影、上戏等影视院校的表演老师们都培养出了很多明星,自己并没有比他们更优秀,因此,受之有愧。
【张颂文与学员钟汉良】
除了低调、谦虚以外,张颂文最突出的是深厚的乡恋情节。他的出生地韶关算不上大城市,但在张颂文心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自22岁离开家乡,张颂文一直漂泊在外,久居北京,每年只回家一两次。他时常表现出对家乡的怀念,比如,经常在公众场合谈及自己的故乡,别人都把户口迁到北京,他却把户口迁回韶关,他爱吃韶关菜,听粤语歌,至今如故。他甚至缠着经纪人费尽周折将其词条介绍里的出生地在广东省后边儿加入“韶关市”三个字,而其他明星只精确到省。
【张颂文的百科精确到韶关市】
在影视剧中,他也不忘宣传自己的故乡,《乘龙怪婿》中他特意说一口韶关口音的广东话,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是韶关人当然要说韶关话。他还借角色之口多次提到韶关,比如,当贾发被人认出他是逃出皇宫的大官,他说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韶关了;人家说他像皇帝身边的带刀侍卫贾牙,他说:“够有人话我似韶关既张颂文咯”。
为支持韶关怀有演艺梦想的青年实现梦想,张颂文特地在韶关开设免费表演公开课并在韶关学院作为嘉宾演讲,鼓励学员追求梦想。2017年3月,韶关学院成立表演专业,张颂文欣然答应院长邀请担任顾问。他微博留言写道:“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是自己的荣幸,也是发自内心的夙愿。”
【张颂文韶关大学演讲《让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回到二十六年前,当时,张颂文十七岁,在一家酒店做实习生,每月工资一百块钱。他当时有个愿望,希望实习结束后,能有钱住进宾馆套间,但最终因为钱不够未能如愿。
十八年后,他因拍摄电影《高举爱》之故入住一家豪华的五星级酒店,而当年他所实习的宾馆就在对面,推窗望去,当年的宾馆已显得非常矮小陈旧。人世沧桑不过如此,相信张颂文一定会感谢当年那个看似冲动的决定,因为那一次的勇敢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小时候常看到的一部剧,对于广东人肯定不陌生,是下饭神剧,现在长大后重温,被里面很多情节笑的不能自己,太好玩了,很难得那时候能想起这么多搞笑的点,很有意思,特别喜欢演员们,一个个都很搞笑,在广东对这部剧也是很亲切,现在很难看到了,正因为这样,才特别值得回味观看,相信很多广东人都不会忘记有个经常整蛊女婿的岳父和几个搞怪的女婿们
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乘龙怪婿》前三季看完了。
其实,我早在童年时候就已经看过这部经典老剧了,记得那时寒暑假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调到南方少儿频道守着他的播出。童年里,粤语文化还没有衰落得如此厉害,电视上还有比较多的广东本土剧播出,如《都市笑口组》、《开心吧》、《七十二家房客》、《吉星高照》等,现在留下还在播的好像就只有寥寥几部了。
粤语文化在走下坡路,这是一个令人遗憾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当我们在朋友圈转发那些调侃广东人怎么来怎么去的推文时,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自嗨。广东省内对于广东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否真有那么牢靠,我持悲观态度。前段时间公布的广东省2021年GDP数据令人咂舌,12.44万亿人民币,众人惊呼广东富可敌国!我为自己的故乡如此强大而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此壮观的经济数据离不开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努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地方,就业机会多,自然会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来谋生。写到这里,我特意去查了一下,2021年外来人口占广东总人口的35%,三分之一的占比可谓惊人,这还不算前些年在广东成功落户的外来人员,这么一想,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倒也变得愈发珍稀。
我在北方读书,遇到一些同样是从广东过来的同学,有深圳的、广州的、东莞的,好几个都不会说粤语,本想应该是异地遇乡音,结果却是鸡同鸭讲。记得小时候在街上看到店铺的招聘启事,其中有一条是会讲粤语,而当我现在从北方上学回来,憋了大半年的粤语想着回家之后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却也时常会在买东西的时候遇上店员听不懂我的话而让我用普通话再复述一遍的尴尬情况。尽管我们这些粤语母语者热爱粤语,觉得粤语的发音优美,但终究不敌行政命令,普通话推广的大棒横扫而过,年轻一辈的小孩子不会讲粤语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一门语言不被人们所接触、掌握,那更不用说去理解和认同以这门语言为基础所衍生出来的文化财富,长此以往,广东留下的便只剩经济奇迹,那个港星璀璨、岭南文化灿烂的年代也就只能活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追忆当中。
当我已经长大了,对于文化环境的变化已有了这样粗浅的感悟之后,带着这份认识再去看《乘龙怪婿》,看见b站上每集只有小几千的播放量,便不由得惋惜这番暴殄天物。在我心目中,《乘龙怪婿》第一、二季是我看过的质量最高的粤语电视剧,第三季质量稍有下滑,第四季直接是拉中之拉,拉裤兜了,以至于我都没有把他纳入这次重温童年经典的计划内。
第一部的剧情性最强,少有硬伤,但瑕不掩瑜,人物塑造也很到位。张颂文和蒙伟明的演技无疑是第一部里面最耀眼的,特别喜欢他们两个之间的对手戏,翁婿如同父子,时而针锋相对,时而相互依偎,可惜第二部贾发换人之后,尚下九和贾发就再没有像在逼仄的衣柜里共谋的对手戏了。张颂文塑造的贾发是一个性格相当复杂的老顽童,他爱老婆、爱女儿、爱财、爱折磨女婿、诡计多端、外强中干、童心未泯……充分演绎出了男人至死是少年。而从第二部开始之后的贾发在人物性格演绎方面就只保留下了市侩、狡猾等较单一的方面,一方面我也理解由于从连续剧转变为单元剧,人物形象没必要设置得过于复杂,只要如样板戏一般刻板,配合着把每个小故事讲完即可;另一方面,后来的贾发虽然演技不如张颂文,但也不至于拖后腿,加之笑点重心主要由尚下九和西门口承担以及情节的搞笑程度提高,这个换角也不算失败。
贾夫人的换角让我觉得比较不满意,第一部的贾夫人虽说脾气起来也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担当和事佬的责任,调停家里的矛盾,也通情达理,是个大家闺秀。后来的贾夫人直接就变成了一个没文化的泼妇,对家里的事指手画脚,乱发脾气,实在难讨观众喜欢。尤其对于我而言,我似乎是沾染上了旧时代知识分子的臭习惯,自以为有点学识便对没有文化的人嗤之以鼻,贾夫人的大字不识、胡闹成性让我看了只会倍觉恶心,丝毫没有感觉到好笑。
猪崽乔身为岭南王,如果还留在剧中,则应该回去重返王位,没有理由和贾家一起继续落难,为了剧情能够自洽,西施只能跟着猪崽乔一起强行被删去。此外,第二部开始的剧集脱离了剧情性的桎梏,没有了唱红脸和唱白脸两者相平衡的需要,因此西施和猪崽乔两个在设定上以善良为最大弱点的人也就没有保留的必要。
尚下九和昭君的演技无需多言,模范夫妻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第四部这两个角色换人之后,大家都不认可这个调动。一方面固然有大家已经认定了尚下九和昭君就应该长成他们两个那样的因素,另一方面后接任的两个演员演技确实不行,演得很尬,还改变了原来尚下九和昭君的人物性格设定。说句主观的话,我觉得陈坚雄的演技就是差,演什么都垃圾,浮夸做作。(不过他演的其他角色里面,我就只看过苏贵元。)
貂蝉和江南大道一组我只认可第一部,第一部的江南大道虽然也是迂腐陈旧的书生模样,但举止谈吐不失风趣搞笑,也是第一部里面重要的笑点贡献者。第二部的江南大道虽然换人之后要帅气了一点,但留下的就只有迂腐、死脑筋,一点笑料都没有,还不如在第二部一开始就像西施那样删掉,直接放弃掉这个角色。而貂蝉的换人倒无关大雅,因为我觉得情景喜剧里人物存在的一切都是服务于搞笑的,而这个角色本来就不太负责搞笑,就算人设改动了也没有关系。
西门口和玉环一组我只认第二、三部,当然西门口的演技四季下来都是没有问题的,我说的只是他与玉环的组合,第一部里面的玉环的设定太扯了,就算把她的剧情删去,等到第二部的时候才说重新相认也对剧情没有什么影响。第二、三部的玉环稳定发挥,塑造了一个挺可爱的男人婆形象,和西门口的感情线也算水到渠成。第四部又换一个人,毫无特色。
秋香的话,虽然第一部更漂亮,但还是后面奀妹扮演的秋香要更讨人喜欢,也更搞笑一些。
其他的人物我就不多作评述了,毕竟我只是想要给自己的童年回忆做一个小小的梳理,并非什么影评人,也就到此结束了。
太太太喜欢了,至今都记得片头曲的旋律,相关广州的几个地标名称也是在这里知道的~小时候最喜欢的还是昭君一对,尚下九怕老婆,又爱老婆,何求~肥仔昭~
那时候觉得贾发很帅,这么多年经常想那么帅气那么会演戏的演员怎么没火啊。今天忽然在张颂文的作品列表里面发现了这部片,我大受震撼。
我居然是第256名评价的小伙伴。第一部已经无数次循环了。经典的粤语式无厘头,有广东人的收敛,有又带有些许香港人的癫狂。最难得的是,120集的电视剧,几乎每一集都是笑点满满,剧情前后也是挺连贯的。真是业界良心啊。难得难得。真是非常非常好看。可惜最近几年广东都没有再出现乘1这种佳作。
为张颂文标的。。。
我的小众回忆:这个,都市六人行,梦幻骑士之铁甲小猪……
哪一个讲白话的人没看过乘龙怪婿、外来媳妇本地郎、都市笑口组和七十二家房客
很好玩!很讽刺!
原来高启强就是贾发啊!
第一二部真不错..后来换晒人...无睇头
这戏好笑啊!适合笑点低的我。哈哈
史上最可爱老爷!!!
第一部岳父多搞啊,第二部换了人一点都不好笑
粤语沙雕剧之最 看隐秘的角落发现朝阳爸爸很眼熟 竟然就是贾发 想当年多清秀啊
我的童年记忆哈哈哈
怀念✍
广东剧往往都是第一部好看,之后剧情就编不下去了= =
连这个都有条目...
可能最喜欢第一部的岳父,超级萌。岭南王也好帅,叫什么乔来着
小时候看的,笑死
第一部是真的不错,尤其是岳父,演的真好,剧情也有趣,后面几部就是打打闹闹了。谁有完整版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