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2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3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4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5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6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3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4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5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6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7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8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19 这是罪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6:13

详细剧情

  Channel 4的5集剧《这是罪》讲述80年代时三个男孩Ritchie(Olly Alexander饰)﹑Roscoe及Colin的故事,剧情长度将横跨10年。三名主角在18岁时离开家乡,带着希望﹑野心来到伦敦。然而当他们感染上爱滋病后(当年有发生血液污 染案,造成大量人感染肝炎及爱滋病),这在当时仍然充斥着各种谣言的病使他们在别人眼中是威胁﹑恐怖的存在,不过主角们也因此团结起来。
  剧集还会讲述主角们的朋友﹑爱人﹑家人,他们将共同面对病情﹑被他人拒之门外﹑当时对同性恋者的偏见等。除了Olly Alexander外,其他演员包括Neil Patrick Harris﹑Keeley Hawes﹑Stephen Fry﹑Tracy Ann Oberman﹑Shaun Dooley﹑Omari Douglas﹑Callum Scott Howells及Lydia West。

长篇影评

1 ) 有点被高估了吧

谁是被害者 刑侦现实很符合网飞的口味 开篇就公示主谋 每集案件相连相扣 氛围用心把控 再加上张孝全和林心如两位熟面孔 的确有噱头有看头 但是 豆瓣八分是不是太给面子了 张孝全在男主和女儿对坐谈话时并没有把懊悔 无奈 痛苦 表达的足够疼痛;而林心如在和女主记者世界观碰撞的时也没有足够有力 她不应当一下子被镇住 也不应当一味地重复你不懂他们 她的懂既没有凸现在眼神里 也没有反击在语言里 推荐参考“沉默的证人”和“无证之罪” 一个是09年的刑侦经典 结局反转 虽然观感的确没有现在剧作高级 但是王志飞饰演的犯罪心理学家和连续杀人犯双面形象印象太深刻/ 另一个是近年热门 假雪人的决绝 真雪人病态狠毒 一部戏两个经典罪犯形象 相比之下这部戏演员弱了 除此之外很想和编剧聊聊 去年有一部被我反复推荐给朋友们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它在我心里之所以如此与众不同 是因为它在展开所有事实后 并没有向观众灌输任何一种道德观 也没有做出偏向任何一方的分析判断 而是把思考的权利留给观众自己 这不仅是一份严谨的态度 更是一份尊重 而“谁” 在最后通过女主的口 向大家刻意传达着生的意义与命的重量 首先她并不懂他们的痛苦 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女主幸运的她撑过来了 也是建立在她能够生存并改写自己生活的条件上 而那些不得不选择死的人 是既看不到前方的光也没有感受到活着的温度 并不是说他们该死 但是他们选择了死亡 至少应当被理解 那也是勇气啊 是啊 谁都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 但是没有人和他们说句鼓励的话 没有人给他们坚持的力量啊 这就是命运

2 ) 无码的大尺度,这新出华语剧可真敢拍啊!

近两年,网飞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拓展华语剧市场。

遗憾的是,结果却并不理想。

从噱头十足的《罪梦者》,到后来的《极道千金》与《彼岸之嫁》。

评分一路下跌(7.1,5.8,4.9),让观众大失所望。

最近,又有一部网飞出品的华语剧来了。

万万没想到,它竟然实现了口碑逆袭,为网飞打了一场翻身仗——

谁是被害者

导演:庄绚维 / 陈冠仲 编剧:梁舒婷 / 徐瑞良 / 黄雨佳 主演:张孝全 / 许玮甯 / 王识贤 / 黄河 / 李沐 上映日期:2020-04-03(中国台湾)

集数:8 单集片长: 60分钟

这是上个月末刚上线的一部剧集。

截止目前,豆瓣评分8.1,是网飞目前出品的华语剧最佳。

此剧改编自台湾畅销小说《第四名被害者》。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

剧集不仅延续了原作烧脑和推理的部分,在尺度上更是大到惊人,且完全没有马赛克。

每集的开头,都有一段郑重提示。

注意这几个关键词:“暴力场面”“身心不适”“斟酌观赏”

这可不是在吓唬人。

第一集刚开始,就出现了浴缸里“溶尸”的特写镜头。

到了第二集,被焚烧的“焦尸”又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就连主演之一的许玮甯也表示,被剧中“尸体”的还原程度吓得反胃。

(手动马赛克,给大家感受下)

尺度之外,这部剧真正大获好评的部分,是其精妙的设定和紧凑的剧情。

男主角方毅任(张孝全 饰)是一名患有亚斯伯格症的鉴识官。

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亚斯伯格症被认为是自闭症的一种,其主要症状为社交困难、沟通困难,以及个性偏执等等。

而鉴识官的主要工作,就是从犯罪现场取证,并运用相关专业技能来辅助推理、帮助破案。

这两个特征结合,将方毅任变成了个不近人情、只关心案件的“怪人”。

而女主角徐海茵(许玮甯 饰)和方毅任恰恰相反。

她是一家知名媒体的资深记者,在职场打拼多年,深谙人际往来之道。

她可以为了获得一手资讯,八面玲珑、谎话连篇。

不仅如此,她还和在私下和警局的人交往密切,以套取各类案件的最新消息。

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格格不入的人,却因为一起连环杀人案被联系在了一起:

一名失踪女歌手,被发现死在了一家旅馆的浴缸里。

浴缸里放置了浓度极高的强酸,被发现时,尸体已经面目全非。

发生命案的旅馆房间里,没有他人进出的痕迹。

而女歌手尸体的死状,竟和她未发表的最后一张专辑封面照一模一样。

一时间,这起骇人听闻的溶尸案,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女歌手的专辑也成功发表,并且销量惊人。

当方毅任介入尸体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女歌手明明有整容史,可是这具尸体的面部骨骼却毫无整容痕迹。

更惊人的是,根据尸体的下半身骨骼特征可判断,这应该是一具男尸。

换句话说,这名死者并不是这个女歌手。

那死者到底是谁?为什么死状要模仿女歌手的封面照?失踪的女歌手又在哪里?

这些疑问尚未解决,很快又发生了第二起命案。

在一栋还未完工大楼里,发生了焚尸案。

尸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确认身份。

但是在尸体附近,却发现了一张工牌。

工牌上的工程师,恰好就职于这栋大楼的开发商。

经过警方的尸检和调查,发现这名死者并非工牌上的人。

她真正的身份,竟是上一起溶尸案中被认为的死者,也就是那名失踪的女歌手。

不仅如此,这两具尸体都有一个共同点:死前体内被注入了大量的麻醉剂。

也就是说,这两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

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一个死亡的人,就是工牌上的工程师。

果不其然,很快警方又发现了工程师的尸体。

与此同时,第一个旅馆中的死者身份也查明了:

他是一家夜店的男服务生,从小有性别认知障碍,并渴望成为女性。

随着案件逐渐深入,死者的身份都渐渐明晰。

但真正的凶手,直到现在仍然销声匿迹。

警方通过总结了这几起案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每一个死亡的人,都在死前完成了自己难以实现的愿望:

服务生希望成为女性,在死前扮演成女歌手,愿望达成后死在旅馆。

女歌手希望发表专辑,在死前专辑大卖,愿望达成后死在大楼。

工程师希望揭发自己所在的黑心公司,在死前成功揭露,愿望达成后死在仓库……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有计划和预谋、精心设计的连环杀人案。

至于凶手是谁?TA为什么要帮助死者实现愿望?又为什么要杀人?

这些谜题就不过多剧透了,大家可以去剧中寻找答案。

同为犯罪悬疑题材,为什么《谁是被害者》能够超越《罪梦者》,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

在我看来,是因为此剧在人物设定和剧情设置上,都体现出了华语剧里难得的用心程度。

先来说说人物设定。

张孝全饰演的方毅任,患有亚斯伯格症(和美剧《非典型少年》的主角是同一种病症)。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主创团队找来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分析与指导,使得这个人物的言行更贴近真实。

片中有一场戏让人印象深刻:

方毅任和徐海茵在停车场,商榷利益交换的条件。

上一秒,方毅任还认为自己占据主动,振振有词。

可当他发现自己的把柄被徐海茵握在手中,被对方威胁时。

他马上变了一副脸色,然后徐徐走回自己的车内。

性格中狂躁、偏执、近乎疯狂的部分,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彻底爆发。

当他发泄完情绪,下一秒,又无缝切换回冷静理智的状态。

他巧妙地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优势,和徐海茵交换信息。

一个在极度狂怒与极度理智之间摇摆的病人形象,由此鲜活地立了起来。

徐海茵这个角色同样如此。

主创团队找来了专业的记者,去研究和发掘他们身上的工作状态,用于剧中的角色塑造。

片中有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戏:

徐海茵为了采访第一个死者(男服务生)的家属,谎称自己是提供相关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

她事先做了一系列小动作:

衣服,从低胸衬衣换成了纯白色的卫衣。

头发,从披肩扎成了马尾。

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博取受害者家属的好感与信任。

更绝的还在后面——

为了完美营造一个人畜无害的社工形象,她在出发之前,刻意灭掉了自己还没抽完的烟。

可是,当死者的妹妹出来后。

徐海茵意外地发现,其妹妹也喜欢抽烟。

于是她又马上掏出烟,和死者妹妹坐在台阶上一起抽。

这几处细节上的动作设计,已然将一个为达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记者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人物设定上的走心,《谁是犯罪者》在剧情上也值得一提。

剧集围绕着连环杀人案展开,环环相扣,层层解密。

最重要的是,在紧凑的剧情和精巧的故事之上,它将矛头直指当前普遍存在,却不被广泛重视的社会议题:

性别认同、校园霸凌、企业压榨、外貌歧视等等。

从剧名开始,主创团队的“野心”就昭然若揭——

他们并未将镜头聚焦于作案手段高超的加害者,而是重点关注这一个个不被社会关心和重视的受害者,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底层人物群像。

通过这群想要放弃生命的人,来反映社会问题,并探究其背后自杀动因。

以此引发大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杀群体的关爱。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有约30万人自杀。

走向自杀的现实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情感上的共同点却殊途同归:

这些下定决心去自杀的人,都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和在乎了,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活着没有意义。

这点恰好和鉴识工作形成一种悲伤的联结——

因为鉴识人员的职责,就是通过细枝末节的线索,去还原死者生前的每一个细节,去关心死者生前的每一件小事。

正如制作人曾瀚贤所说:

“鉴识科学有一句话,生前没有人在乎你是谁。

当人死了,却拼命用各种方法查出你是谁,可惜伤心的点在于,人已经死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谁是被害者》想要探讨的核心,仍然是对于生与死意义的思考。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死亡的意义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没有人能给出完美的答案。

但《谁是被害者》给出了它的答案:

不论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我们都在选择过出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只不过,有的人选择有价值地活着,有的人选择有价值地死去。

但是,那些选择有价值地死去的人,却忽略了一点:

死亡何其简单,又何其短暂。

一直努力活着,才是最大的考验。

活得有价值,是比死得有价值,更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本文作者:张不才

3 ) 抑郁症可以被治愈,自杀不是唯一的选择

也许有很多人在批判这部剧的细节处理不合逻辑,不严谨,但我觉得在看到她想表达的故事核心后,这些都不重要了。与其说它是一部悬疑推理剧,不如说它是一部自杀心理治愈作品,它从头到尾关注及讲述的都是那些平日里不被在意的人,他们因为不被理解,被家人抛弃,被社会抛弃。于是他们希望通过结束生命,找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据。

他们想要寻找死亡的意义。

说到底,因为活着时候的不理解,所以他们希望用死亡来换取这个世界的理解。

毋庸置疑,他们做到了。他们的死引来了警方的调查,引来了媒体的报导,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这些自杀者们不知道的是,理解与宽容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实现,而他们,恰恰选择了最激进惨烈的一种。

游诚皓,他一直希望自己追求的理想能够被父母理解,被社会接受。

苏可芸,她一直希望自己的歌声被大众喜欢,继续受人欢迎。

张聪健,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被看到,得到公平的对待。

庄秉荣,他一直希望走出弟弟的阴影,向大众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作品。

刘光勇,他一直希望得到曾经受害者的原谅与接受。

江晓孟,她其实最渴望得到的,是童年时期,缺失的父爱。

其实他们曾经,都是一群努力生活的人,但就像结尾处说的,他们对外界的关注力,大大超过了他们自己本身。在这些人里面,因为他们太过于追求外界的肯定与理解了,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

其实这部剧想表达的东西很简单。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对那些“不同”做到自己内心最大的宽容与理解。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不一样的东西了,但存在即合理。我们可以选择不接受,但我们没有权力去否定别人选择的接受。阿浩的女装癖亦是如此。

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人无完人,我们谁做不到人人喜爱,苏可芸也一样。她曾经有多光彩,现在的落寞就有多痛苦。可惜的是,她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唱歌,一辈子都在追求别人的认可,她从来没有为自己选择过。

张聪健的痛苦对于每一个社畜来说并不陌生,他一辈子都在为公司而活,直至癌症晚期。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最可惜的是,他就连自己生命最后一点时间,也花费在了与公司抗衡的地方,他到死都没有想过自己,想过身边的人。

而庄秉荣是我最看不懂的一个人,他想要大众知道他,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可他比任何一个自杀者都要胆小,他宁可死,也不敢走出那个阴暗的破屋子。

可能是前几个人的故事铺垫的够压抑了,编剧终于让我们在刘光勇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是这群人中,唯二幸运的人。他有一个好老婆,一个能够包容他,理解他痛苦的枕边人。也正是因为他的妻子,让他在最后,抓住了那一点点微弱的生的希望。而对比之下,我们惋惜,如果阿浩的父母能够对自己的儿子多一点点理解,或许他也不会那么在意外界的眼光。如果可芸的母亲能够对自己的女儿少一点点要求,或许她也能活得轻松些。

江晓孟,她是这里不幸的人中最幸运的人。她有一个从小关爱她的母亲,也有可以抒发痛苦的朋友阿浩,她的不幸都来源于那个患有亚斯伯格症的父亲,和被迫长大的痛苦。她一直努力着想要得到父亲的爱,但希望却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殆尽。可她最后也没有放弃,她用案子做鱼饵吸引父亲的注意,她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赌注,终于唤醒了父亲内心的情感。毋庸置疑的她成功了,晓孟拼尽力气终于在最后找到了父爱的填补。

导演说,就连一个患有亚斯伯格症的患者都能够被唤起心中的爱,而我们普通人为什么不能?

这部剧提到的的社会热点有很多,LGBT群体的认同,明星舆论的压力,社畜996下的高压, 版权抄袭带来的不平等,对有犯罪前科人员的歧视偏见,养护中心下的弱势人群……也许这个社会有许多不平等,也许我们现在过得很痛苦,但每当这个时候,多想一想自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任何一个人。别人的感受与评价,并没有什么可在意的,有的时候,更好的活着,是对他们对大的报复。

自杀,不是唯一的选择。活着,比死亡更有勇气。

4 ) 生命不重来 爱要趁现在

自杀,帮下一个人实现遗愿的剧情逻辑让我想到日剧《轮到你了》,白宇的《沉默的真相》还有《心理罪》。只是日剧的情感底子没有这部这么“浪漫感性”。感觉徐海因和方毅任相反又互补,徐海因因为儿时父亲带全家寻死的往事而憎恨父亲;而方毅任认为自杀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两个人一个对生命无比珍惜,对错失后怕,一个对生命极其淡漠,没有关怀的能力也有一些疑问。

首先想说,片头对方毅任少年时的交代,他和老教授的对话,后边也没什么呼应。感觉删了这段也无所谓。还有就是赵承宽这个角色,感觉作用不大,人物性格也不突出。还有轩轩的角色,我也觉得没什么波澜,不懂为什么安插这个角色。最后一集赵和方的对话,赵对王忠雄的案子作出的解释我很不满。有私心就有私心,把个人情绪带到案子上居然还能如此理直气壮的做出解释,开头就对方毅任的蔑视也很苍白无力。这个角色我到后面也喜欢不起来。到最后还帮手下还款,呃呃。最后再讲方毅任他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即使最后一集甚至他的余生都在“赎罪”,已成定局的事情不会再有反转,我觉得最好的结局就是江晓孟跳海身亡,方悔恨直至老去,原谅不是主旋律,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结局,有些事情是真的无法原谅的。整个故事就是李雅均的偏执阴谋论。极少部分是出于对周洋的爱,只是她自己对黑暗童话的构造。她是一个实打实的杀人狂魔。就像《轮到你了》里的黑岛沙和。用别人的生命祭奠自己不安分的灵魂,还自以为上流。还有李雅均与徐海因的对话,徐海因有力的反驳她的死亡价值论,好似说动了李。我不认为这样一个葬送数个生命的恶魔可以被说动。

不懂提及新时报和光传媒的目的在哪里。感觉还有很多细节可以补补,会更好看。也可惜无数次出现的徐和方秘密接头的场景,后续也没有呼应。最后一集情感升华的很仓促,有一种来不及了,大家都变好,阳光赶紧铺上大地的意思。

喜欢刘光勇的那一段,很生动。刘光勇得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他想好好的活下去,还是被无情的谋杀。我相信这才是鲜活的人渴望生命的真实写照。

不得不说,许玮甯是真的漂亮,好喜欢她的颜值。感觉从恶作剧之吻到现在,几乎没有衰老的痕迹,又多了一点优雅知性的味道。说话声音也好好听。我爱!

人的欲望太多,捆绑欲望的枷锁更多,使得生命有机会被黑暗见缝插针。无爱的未来是最恐怖的。希望无论贫穷富有,人人都能得到爱。爱自己的爱,爱父母的爱,爱恋人的爱,爱世界的爱,爱美食的爱,爱朋友的爱…

5 )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台湾类型剧又一力作

非英语剧集项目的开发毋庸置疑是Netflix至关重要的规划之一。不管是应对亚马逊、苹果公司和迪士尼相继推出的流媒体的竞争,还是对于Netflix自身规模的巩固与海外扩张,非英语剧集项目的成功与否,都直接关系到Netflix这家北美根基最稳的电视流媒体的前景走向。

截至当前,Netflix已经参与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剧集出品,产出了包括日剧《火花》《全裸监督》、德剧《暗黑》、西班牙剧《纸钞屋》、印度剧《德里罪案》、韩剧《王国》在内的一批数量可观的优秀电视作品,这些非英语剧集的成色毫不逊色于北美的剧集,Netflix对海外项目的投入可见一斑。

但在华语剧的出品上,Netflix却接连碰壁,不到一年的时间里,Netflix的三部台剧《罪梦者》《极道千金》和《彼岸之嫁》交出的均是令人颇为失望的成绩。这种水土不服的窘境直到悬疑刑侦类型剧《谁是被害者》的出现才得以扭转。

新剧《谁是被害者》已于上周四正式登陆Netflix,该剧开播当日便登上了Netflix台湾地区点击量第一的位置,豆瓣截至目前的评分也稳定在8.2分,属于华语类型剧中的优异表现,同时也是Netflix近期上线的质量最好的剧集之一。

《谁是被害者》改编自台湾推理小说家天地无限的原著《第四名被害者》,由张孝全、许玮甯、王识贤领衔主演,林心如特别出演。讲述了证物鉴识官方毅任卷入一宗连环杀人案,并逐渐揭露了案件背后隐藏的一连串令人唏嘘的真相的故事。

自小患有亚斯伯格症(一种交流障碍症)的方毅任是个擅于观察、心思缜密的证物鉴识官,他在一起离奇溶尸案的鉴定证物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与失联女儿有关的线索,于是作为非前线警员的方毅任开始背着警方单独侦察。

参与报道此案的电视台记者徐海茵在得知方毅任女儿牵涉凶杀案后,立即找到并威胁方毅任,要求方毅任向她提供案件的信息,以获得独家的报道。方毅任有警方的资源,徐海茵有电视台的资源,俩人协商后决定一起合作。

溶尸案仅是这桩“连环凶杀案”的开端,随着案情的深入,他们发现了这桩连环案的规律和真相:这些“被害者”都是被社会各种力量驱逐的边缘人,上一个“被害者”为下一个“被害者”完成遗愿后自杀,以这种“接力赛“的方式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成就彼此对方,燃烧自我来唤起社会的注意。方毅任所能做的便是阻止接下来出现的“被害者”。

《谁是被害者》是个一语双关的片名,剧中的“被害者”有着两层涵义:在剧集开头,我们看到的是凶杀案中的死者,他们是法定角度的被害者。而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逐渐了解到,这些死者之死与其受到的来自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歧视、偏见、压力有关,他们被社会边缘化,是死于社会之手的被害者

和《逃》《Last Dance》等歌曲贯穿了《想见你》的叙事一样,歌曲在本剧中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乃至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剧中所使用的歌曲几乎都是为剧集所创作的原创,几首歌的文本连贯地呈现了这些小人物在希望与绝望两种情绪间挣扎的状态。这些歌是唱给“被害者”的,也是唱给社会上那些处于边缘和弱势的、即将成为“被害者”的人们。

片尾曲《谁》所唱到的“谁,能够找到我”“谁,想要找到我”两个问句正是这些被边缘化的死者们的写照。想要做女孩的男孩;遭人嘲弄、事业停摆的歌手;身患绝症仍被公司压榨的职员;天赋异禀却被夺去作品权的木雕艺术家……他们在阴暗的角落里无法被人看见,也没有人想过要看见;他们想要被仰望,却总是被遗忘。

“我要你,听我道尽,我要你,我要你,我要你,替我证明,圆我的梦想,尽我的遗憾。顺理成章,续我的意念,应我的奉献,像再让我生,赎我犯的罪,还我造的孽。“歌手李友廷所创作的这首《我要你》实际上已经揭露了剧中这桩事先张扬的”连环杀人案“的线索和”被害者“间的连结,唯有以成为彼此的替身的方式,他们才能在生命最后感受到一丝温暖。

“被害者”之一的落魄歌手苏可芸在自己那首《还活着》里充满希望地唱到:“很幸运能有权利唱出悲观的自己,一首首昨日伤口,亲吻别人的心灵。深夜里被人情冷暖过的心,还没有失温,还活着。““被害者”即便是处在社会边缘和生存困境之中,对“活着”也并非未曾抱有一丝希望。

然而又如插曲《不存在遗憾》里所表达的“活得像渺小尘埃再伟大,再悲哀,泛不起一点伤感,根本不配存在,再不受渴望的毒害,埋葬最后期待。”在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包容度越来越低的社会里,在弱势者一再遭到排斥、剥削和不理解的处境中,再强大的希望也总有被浇灭的那一天。

生存与毁灭,哪一个抉择都必定经历内心百般的抗衡,即便不谈处于边缘的群体,今日社畜又有几人逃得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坚持与放弃之间的摇摆,希望与绝望之间的踟蹰不决。正如剧中所辩证的,死亡需要勇气,活着需要的却不单是勇气本身,还要继续经受各种痛苦与不堪。但唯有活着,才能够创造希望和明天。对“活下去“的呼吁贯穿了整个故事。

《谁是被害者》所辐射到的社会问题层次丰富,除了反映边缘人群的生存困境、人际冷漠、底层被剥削和被欺凌等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外,它还着力于批判公私合谋和新闻媒体的职业素质的道德沦丧。

警务高层领导的职业立场本应该是公正地为下属刑事侦查破案提供帮助,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职业立场本应该是不带情绪和其他不良意图地报道新闻,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在职业懒散的风气下,渎职的事情常有发生。警务高层的渎职会造成冤假错案,记者的渎职会造成对社会和具体个人的伤害,这些情况不仅发生在剧中,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不少见。

在各个类型剧的模式早已经被高度开发过之后,构思简单的类型剧很难再留住观众,因而要想获得受众和口碑,类型剧的推陈出新成为了一种必然。去年年底开播的《想见你》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有效地融合了校园、侦探、奇幻元素,带来了新奇的观感。

《谁是被害者》的推陈出新则是在于它突破了类型剧的思维定势。常规的悬疑刑侦剧焦点通常是放在”找到杀人犯”这个目标上,而《谁是被害者》直接告诉观众:剧中没有“杀人犯”,整部剧中的目标是“找到被害者”。

电视剧集也应当享有艺术审美的发言权。除了概念上令人眼前一亮外,整部剧的摄制条件和视听风格相较于大多数华语类型片也有很大提升,镜头布置的细腻度更高,构图效果更自然,打光更为讲究,是一部质感有别于台湾本土出品的剧集。

导演、编剧、演员及其他部门的相互信任和高效率配合是一部优秀作品诞生的关键。尽管本剧的质感比大多数类型剧好得多,但几位编剧和导演却并非经验老道的影人,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近几年才进入电视行业的新人。整部剧之所以能达到当前的效果,与他们付诸心血的、一再考究的态度有关。

剧中的溶尸、焦尸等道具几乎所有细节都是高度仿真的,剧集开头即提示了观众剧中场景和道具的真实度,它们看起来可能会令人感到身理不适,视觉冲击力很强。而刑警侦查程序和证物鉴证的过程也是由专业的刑警、鉴识人员和法医参与监督和指导,力图达到与台湾刑侦的高贴合度。

在对角色的揣摩上,演员和导演也下足了功夫,男主角方毅任患有亚斯伯格症,这是一种症状与自闭症相似的病症,会使患者无法与普通人正常交流,但它不会影响患者的智识。处理这样的角色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把握症状的尺度:演得过激会使角色看上去失智,过简又无法呈现患者的痛苦。最终张孝全的角色完成度是令人满意的,他并没有局限在剧本和导演的要求上,自我发挥的部分得到了保留和认可。

早已经从偶像剧成功转型到大银幕的许玮甯在片中扮演的是记者徐海茵,这是一个麻木的、为独家新闻可以不惜一切手段的记者,她在与方毅任合作过程中逐渐打开内心死结,新闻报道有了温度。该角色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她的冷血比温度更为自然外露,微表情和动作细节是许玮甯合理化角色的重要工具,《目击者之追凶》的拍片经验使得她能够流畅适应悬侦类型剧的节奏。

自台湾偶像剧退出内地观众视线后,台剧的受众逐渐收窄,但台剧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滞,转型正在悄然发生,更多类型、更多题材被搬上了荧幕。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沉淀已久的台剧终于爆发,《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和《想见你》漂亮登场让无数观众再度陷入台剧狂热。而《谁是被害者》的出现,无疑为2020年代的台剧开了一个好头。

诚然,《谁是被害者》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视作品,它仍旧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制作上相较于英美类型剧的短板不少。但《谁是被害者》首先完成了它的价值输出,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对媒体的控诉……这意味着它已经成功实现了电视剧目标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本剧在摄制条件上的进步,Netflix对台湾剧集项目的支持,势必会对整个华语剧集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且持续的影响。未来必定有更多如同《谁是被害者》这样的突破类型剧刻板框架、追求拍摄质感、丰富社会议题的华语剧集出现。

6 ) 为什么这部剧里每一个糟糕的父亲和丈夫都能得到原谅?凭什么?

方毅任,亚斯伯格综合征(抄下百度词条——亚斯伯格候群(Asperger's syndrome,Asperger's,简称AS)是神经发展障碍的一种,可归类为孤独谱系障碍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其中一类。在外界一般被认为是“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学生时代孤僻不合群受排挤,但学习优秀。他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成了家,自己就会和别人一样,就会好起来。

(结婚的理由是想试着治愈自己?所以妻女只具有功能性的意义吗?)

我很努力了,我以为,我不知道

结果发现,还是好不了。好不了那就拜拜喽。在因自己疏忽而导致女儿手臂被化学药品烧伤后的第二天,他向妻子提出了离婚,女儿的抚养权交给母亲。

嫌女儿不停地叫爸爸很烦,就戴上耳塞。

女儿自己走进装满父亲工作用的化学药品的房间

被化学药品严重烧伤

离婚后对前妻和女儿不闻不问,等到女儿15岁的时候,他才发现,女儿去当了陪酒女,女儿又进了少辅所,前妻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已经死掉了。

(前妻得了肾脏癌,花费很大,女儿去当陪酒女是为了给妈妈赚医药费

女儿在工作的酒店接受记者采访

即便错过了这么多年,女儿心里遭受了那么多比胳膊上的伤疤更深的伤害,编剧最终还是让他们在两年后共撑一把伞。我知道他这两年是有不间断地去看望女儿,即便女儿不见他,也坚持去看,他有很努力地改变自己,但我想说,有一些来自至亲的伤害和忽视就是后来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无法弥补的,那个伤就是会一直在那里,永远都露着新鲜的创口。

刘光勇,17岁的时候在旁人教唆和逼迫下打死了被他们绑架的人质,因为是未成年没有被判死刑。他的妻子是一个“知道他过去但看到过他的善良”所以无怨无悔选择他的女人。

被警察问你知道刘光勇有前科吗

因为当年的案子,刘光勇内心一直备受煎熬,煎熬到他决定为了赎罪去自杀。即便他的妻子苦苦挽留,他还是要自杀。

刘光勇不要小孩应该是早有自杀打算不想拖累一个无辜的生命,但为什么老婆就可以被拖累?

刘光勇前脚和妻子举案齐眉,还让妻子帮自己多煮碗面,结果支开妻子后,他转头就反锁房门继续自杀

饰演刘光勇妻子的演员在后面的访谈中有说到,她自己认为剧中刘光勇选择自杀对他妻子来说是非常非常残忍的一个决定。演员本人对于剧中刘光勇和妻子的做法都不太认同。

在他死后,他贤惠的妻子找到当年被刘光勇杀害的那家人,代夫向受害者赔罪。

受害者家属面对施害者家属没有什么过激行为,强压着愤怒给出刘光勇妻子指出了一条好走的路。

emmmmm……

不仅要爱他,原谅他,他犯了错还要替他赎罪(女德老师的教案

徐海茵的父亲,回家跟妻子和女儿说,咱们出去玩吧!年幼的女儿高高兴兴出了门,谁想到,自己的亲爸爸原来是带她们娘儿俩去自杀,先往她们的食物里下药,之后在车内烧炭,要一家三口整整齐齐的去见阎王爷。

我最初以为徐海茵的爸爸是怕自己死后,巨额债务要由妻女来偿还所以拉家带口地去死。可是后来剧情中,徐海茵和母亲虽然生活的不富裕,但也没有被疯狂追债的样子

结果女儿和妻子命大,被救了回来。过了二十多年,徐海茵成了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大人,但在车里小憩的时候仍然会做噩梦,梦到自己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全是一氧化碳的车厢里。

女儿对父亲怨念极深,在父亲的葬礼上直接扔掉花束转身就走。但徐海茵的母亲仍然选择不抛弃不放弃,哪怕自己手头拮据,也坚决不卖房子,因为这个房子里有关于(那个想拉全家去死的)丈夫的回忆。

这都能继续爱下去,继续记着他的好???阿姨那个男人当年想要谋杀你和孩子哎!!!

“他却是个好男人”(重新定义好男人

“至少到最后他没有选择抛弃我们”(拉着你们一起去死叫不抛弃啊我的天

编剧在这部剧里塑造的丈夫和父亲形象比溶尸,焦尸,腐尸等等等等更让我觉得毛骨悚然。

下方高能预警!!!(得看看尸体才能平息愤怒


我真的很烦很烦很烦这种“只要他肯改正她就会泪眼婆娑地原谅”,“只要他愿意弥补过去他造成的伤害她就都能好起来”的戏码。

因为我知道,事实不是这样的。

谁是受害者?呵,当然是追完剧彻底患上“浪子回头金不换”PTSD的我啊。

7 ) 《谁是被害者》最打动我的不在剧中,而在剧外

他们生前不被注视,死了之后,警方、媒体、观众却费尽心机搜寻你的身份,你的经历,这是剧名折射出来的吊诡与讽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雅均和江晓孟为他们策划出来的死亡仪式也为他们赢得了一次重获凝视和重拾尊严的机会。

01、

“遗愿命案”中的所有死者,基于一个共同点,都有遗愿想要实现。

遗愿命案的引擎者是李雅均。李雅均给江晓孟灌输了自己的死亡价值观,江晓孟拔掉母亲的维生系统,让她永远结束了痛苦。江晓孟加入李雅均的死亡之局。

李雅均与江晓孟进入心理咨询机构,“收集”那些想要寻死的人,他们便是之后的一系列死者:游诚皓、苏可芸、张聪健、庄秉荣、刘光勇。但遗愿命案的死者还应将周洋囊括进来。

周洋的名字出现在所有死者之后,但事实上周洋死于所有人之前。连环案中的死者出现顺序不是按照死亡时间来排列的,而是根据遗愿实现的顺序。它的逻辑链条是:每个人都因前一人的死,实现了自己的遗愿;每个人也都以自己的死,替后一人实现了遗愿。

游诚皓是逻辑链条的起点,她打扮成苏可芸的模样,实现自己成为女人的遗愿,并且同时将自己死亡的现场布置成苏可芸未发行的新专辑的封面,实现了苏可芸的遗愿。由于游诚皓前面没有替她实现遗愿的死者,所以她算是一个小小的特例,她的遗愿实现也借助了后一个死者。

游诚皓的死亡设计或许会引发反诘:她明明可以我行我素地做女人,不用参加遗愿交接计划啊?其实游诚皓并不是无法自主地成为心理甚至生理意义上的女人,她是无法成为一个社会性意义上的女人,也就是说社会不肯承认她是一个女人。通过变身为一个有名的女明星,这算是变相地让自己实现了这种社会性意义上的性别身份。同时,她的自杀也是一声绝望的叫喊,她以死向社会明志:我就是女人。

由于游诚皓实现了苏可芸重获关注的遗愿,于是苏可芸在安邦公司楼顶以张聪健的名义自焚,引发公众对血汗工厂的关注,实现了张聪健的遗愿。

接着张聪健死在庄炳耀的工作室,曝出艺术家庄秉耀的造假新闻,实现庄秉荣让自己的艺术才能被公众得知的遗愿。

再往后,庄秉荣以刘光勇的名义投水而死,实现刘光勇为少年时杀人罪过的忏悔。

最后,刘光勇戴着周洋的手环,从安光护理院十楼坠下,实现了周洋曝光护理院虐待老人内幕的遗愿。

整个遗愿命案的运行机制就源自这样一个高概念设计,它拟定了这场被害者游戏的运行规则。

按照遗愿命案的自杀逻辑,必须是目睹前一人为自己实现了遗愿,自己才会坦然去为下一人实现遗愿。但是这个逻辑并非一直奏效,它在刘光勇和周洋这两个环节上说不通。刘光勇最后在求生的情况下,被李雅均强行注射死亡。

而周洋实际上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这个游戏,他的确失去了活的勇气,也有想要曝光护理院的遗愿,但他并非死于自杀,而是李雅均的药物他杀。如果说这一逻辑缺陷还能基于周洋的确想要自杀却无法自主完成,而李雅均是在帮他解脱痛苦而自圆其说的话,那么另一逻辑缺陷则很难说通了,那就是周洋死之前根本没有目睹自己的遗愿实现,直到遗愿命案发展到最后,刘光勇的尸体戴着他的姓名手环,从安光护理院十楼坠下,引发轰动,他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遗愿。可是此时目睹遗愿实现的,已经是他的“在天之灵”了吧。所以周洋的遗愿实现,基于的是李雅均的守信。可是吊诡的是,周洋并没有与她建立契约,这一契约是李雅均单方面书写并签署的。按照遗愿命案的自愿逻辑,李雅均本可以征询周洋的意愿,让他自愿入局,但她没有这么做。无论她基于多么善意的前提,事实依然无法改变,周洋的死是一个阴谋,一场谋杀。

李雅均的扮演者林心如在第八集幕后采访中分析李雅均的心理时,说李雅均生命意志的崩溃是因为她所爱之人周洋生命意志的崩溃。遗愿命案从此开始。而李雅均踏上了帮助他人实现遗愿——抑或说教唆杀人——之旅。可是在剧中,李雅均的这一心理动机建构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实现。

不过,也正是这两处逻辑上的破绽,令散发着“牺牲”、“自由”、“价值”这些美丽光环的一组自杀艺术蒙上有悖伦理的阴影。

02、

李雅均基本上只是一个功能性人物,剧集对她本人的刻画显得仓促、薄弱,基本就是让她自己念了一遍编剧的背景设定。

她真正的作用是抛出那些“大哉问”:

协助他人自杀是可以的吗?

她的行为究竟是在救苦救难,为人超度;还是通过洗脑教唆杀人,狂妄地裁决他人生死?

自杀是可以比活着更有价值的吗?

这些问题还可以有进阶版本:

如果说协助自杀是可以的,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

助人解脱痛苦式的协助死亡与基于洗脑和教唆的谋杀界限何在?

如果自杀有可能产生价值,什么样的自杀比活着更有价值,什么样的自杀比活着更没有价值?

李雅均和周海茵在第八集的对话在这些问题上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角力,结果以李雅均基于死亡的升华理念失败、周海茵基于生命的希望理念胜利告终。但这样的探讨未免受困于主流,显得野心不足,更像是一针安慰剂,并不能起到太强的启发性。其实生死的意义问题不可能有唯一答案,死和生也不是消极与积极的二元对立。李雅均的死亡观念的确出于她生命价值的崩毁,具有消极性和欺骗性,但她的故事远不能囊括死亡话题的全部面向。其实我们用不着担忧消退生的光环、承认死的意义之后,人类会陷入彷徨。为了价值正确而去崇高生命、矮化死亡的做法,对直面复杂而艰深的问题徒增泡沫,并无裨益。其实剧中对死亡的态度大多数时候都是比较客观和开放的,但是最后这场对话实有纠偏之嫌,仿佛担心先前的客观呈现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03、

相比这些无解的终极命题,故事中投射出来的那些社会议题与边缘群体的处境会显得更为当下与实际。

游诚皓的故事关照到性少数群体的心理与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认同度问题。这里我使用的词语本来是“宽容度”,但我意识到“宽容”一词背后也带着威权感,仿佛非异性恋者需要得到主流社会的批准似的。我认为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力,我们应该做的是认同、接纳,而不只是宽容。游诚皓的父母不能理解她,在工作中又被歧视、欺负,她只从青青(江晓孟)那里得到一种相依为命的安慰。

苏可芸的故事折射出明星这种特殊的公众人物身背的压力。潮涨时刻万人呼啸,潮退之后无人问津,反智浪潮下的追星现象就是这样。明星所经历的巨大落差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他们的心态是很有可能失衡的。

张聪健的故事反映出职场奴隶的生活状况与黑心企业、血汗工厂奴役员工的事实。“996”话题之所以引人关注,就因为这类受害者太多,而正义的追诉又如此之难。

庄秉荣的故事是一个艺术家寻求认可的故事,一方面他创造出杰出的作品,另一方面他生活在孤独阴暗的世界,无人知晓。这也是一个表现兄弟之间的爱与剥削并存的故事。表面上看庄秉荣是那个残缺之人,实际上弟弟庄秉耀残缺在内心,他嫉妒哥哥的才华与父母对哥哥的亲情倾斜。他盗取哥哥的艺术荣耀,获得一种变相的代偿,这又令本就残疾的哥哥反过来产生巨大的失落。但揭开这层剥削关系,两人其实又是共生的,就像庄秉荣讲述的两只小狗的故事那样。这个故事令人对亲密关系产生更多思考。

刘光勇的故事是一个曾经犯下大错的少年犯四十年后的自我救赎。在十七岁时,少年刘光勇在青年流氓的威逼恫吓之下,心态崩溃,杀死一个无辜之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对一个少年来说莫过于此。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孤立无助而又心智不够成熟的少年,杀人又是在胁迫之下的行为,他并不是一个暴徒,也正因于此,他才会备受良心折磨四十年,仍然觉得自己只能以死谢罪。这个故事令人联想到青少年间的霸凌问题,社会的容错机制,以及对过错犯的心理关注。但这个故事有更高的价值,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光勇在那时那刻的作为是无可避免的死结,这种具备永恒性的悲剧,人类该如何面对,值得不断地深思。

周洋的故事则牵引出老年人的弱势处境。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给弱势群体提供基本保障,老有所养是对对人的关怀与尊重,一个社会如何对待老年人,体现出对是这个社会对待生命的态度。死生亦大矣,可生死问题不仅在哲学层面上显得重要。如果一个社会是唯利是图的,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无法再创造经济价值,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因为这样的社会是人性丧失的丛林,生命是可以被利益践踏在脚下的,每一个普通人基本的生命权利都会变得无从保障。但人人都会变老,每个人肯定都不希望自己在变老之后就被社会所抛弃,因此我们应该追求建立一个老有所养的社会。

死者的故事中,比如张聪健和周洋的故事,还反映了金权交易的内幕。无良企业长期作恶,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与权力部门的失职或腐化是分不开的。

我们也别忘了几个主角身上投射出来的现实问题。

调查记者周海茵本来用冷漠嗜血的态度处理一切新闻素材,为了第一手报道不择手段。但当她的一篇报道不可避免地催化了命案的发生之后,她这才开始反思,承担起了媒体本应具备的责任。这体现在她重复对方毅任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阻止这一切。”媒体不能只是商业机构,媒体有其天然的使命应扛起,有其天然的伦理应恪守。媒体应该追寻真相,监督权力,对抗强权,聚焦弱势群体和社会痼疾,塑立公序良俗。而剧中的媒体行业却可说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使命,背离了伦理。徐海茵的上司囿于政府和企业势力,规避尖锐的社会新闻。徐海茵一个男同事在面对张聪健的案子时一语道破媒体的失职:很多记者都收到过他的检举信,但是没人敢报。

方毅任患有亚斯伯格症,这令他在情感与交流方面存在障碍,情绪控制能力不佳。这反映在他与人说话直来直去,不知转圜,容易狂躁、吼叫,而且家庭破裂。演员张孝全给这个角色赋予了痉挛的挑眉动作,和回避他人目光的扶眼镜动作。某种程度上讲,他促成了这个悲剧的发生,若不是他对女儿的忽视,江晓孟也不会推动遗愿命案的发生。但他这样的人难道就不配获得幸福吗?当然不是。作为一个会被歧视为不正常的人,他又其实比一些所谓的正常人做得更好,至少当案件发生后他在努力改变。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可说是一个自闭症父亲有关亲情救赎的故事。

江晓孟这个角色承载着那些家庭破碎了的孩子遍尝的凄苦、辛酸。由于父亲的缺位,她身体上留下了永远的疤痕,但更难抚平的却是刻在心底的伤害。她独自承担起母亲病痛所需的花费,在底层沦落挣扎。她鼓起勇气希望从父亲那里获得亲情的支持,得到的却只是擦身而过的父亲头也不回的背影。在她失去生活的信念之时,她遇到了同样失去信念的李雅均,在李雅均的诱导下,她加入了遗愿计划。她帮助那些想要放手的人在死之前实现遗愿,为他们点起守护的蜡烛。而她自己也准备一走了之,但她也有一个放不下的遗愿,让父亲想起她,找到她。在悬崖边,父女俩终于见面。江晓孟一字一句背出小时候在父亲的卷宗里记下的杀人手法,这与遗愿命案中的被害人死法一一对应。这揭示了站在江晓孟的侧面,遗愿命案只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一番执念与深情。

藏身遗愿命案之后,最隐秘的主角是李雅均。她是印度尼西亚人,从她嫁过来之后没几年老公就进入护理院这点来看,夫妻俩年龄悬殊,而且她很有可能是被买来的妻子。她说自己被护理院聘为黑工,可见她是非法移民。这样的身份表明她就像黑暗中的老鼠,是与阳光下的社会和人群相隔绝的,这加塑了她的孤立处境。这样的经历表明她没有体会过爱情,因此爱情的一线闪光就会令她感动莫名,因此周洋对她如此重要,周洋的消沉会令她丧失对人生的期盼。如果她没有经历过爱情,她反而能够熬过这漫长无望的生命。

04、

在这些角色中,很多人都是可能被社会选择性忽视的那种人,也就是所谓的弱势群体。他们生前不被注视,死了之后,警方、媒体、观众却费尽心机搜寻你的身份,你的经历,这是剧名《谁是受害者》折射出来的吊诡与讽刺,这个剧名并不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悬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雅均和江晓孟为他们策划出来的死亡仪式也为他们赢得了一次重获凝视和重拾尊严的机会。而将主题设计为寻找受害者,而不只是罪案剧通常的追凶,概念上反其道而行之,颇有新意。而且剧名所呈现出的矛盾还在于,既然他们是自杀,为什么要称他们为“被害者”呢?这正是要引人思索的地方。当然,答案泛泛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有一些自杀并不是个体性行为,它们可能具有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与个人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有关。这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体现得很明显。

这一系列角色与故事都有其现实的土壤,可见剧组着实耗费了一番心血。但还是不得不说,这方方面面的反映都只是点到即止,能够引发一定的关注和思考,但并不能起到太强的反哺现实的意义。当然,这主要是一个犯罪推理剧,社会现实是套在其中,为“被害者游戏”这个概念所服务的,它的重点在展现如何突破层层关卡,而不是停在某一层,深挖下去。因此在这方面苛责,会显得文不对题。

05、

我知道《谁是被害者》是一部很不完美的作品,它最打动我的地方也的确不在剧中,而在剧外。它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是一部群策群力、踏踏实实做出来的作品。它表达出了在基本完备的工业体系之中,一部用心创作的作品能达到的较高水平。犯罪技法向医学与媒体取经;概念设置标新立异;悬疑的构筑与瓦解有趣有理;叙事手法如片头闪回的运用引发观众对人物的深切共情;对十几位重要角色的背景丰盈比较到位,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也做到了鲜明。

但最让我欣喜的是与内容无关却又大为交关的地方,那就是我在台剧中看到了如美剧般标准化、专业化、体系化生产的讯号。这充分表现在每集结束后的滚动字幕中和幕后纪录片中。在当下的华语剧集市场环境中,我期待的根本就不是零星的爆款,而是体系的建立。而台剧市场,有资本注入,有自由的创作环境,正是群雄逐鹿、猛龙过江的好时节!

(公众号:段雪生)

8 ) 想盡辦法痛苦的活下去,是為了之後的XXX,這真的合理嗎?女魔頭 vs 女記者

反轉高潮點,在於最後一集女記者跑去幫女魔頭上了一堂「勇氣」課。

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非常屌,一上課就瞬間打通任督二脈,感覺好有道理,但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第二次看果然沒錯,有點牽強,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跟一上課就開始播配樂有很大的關係,配樂在一段時間醞釀後一上課就順勢響起,有很強的引導效果。

女魔頭觀點 + 他們很痛苦,我是在幫他們,讓他們有勇氣面對死亡,並且完成遺願

女記者觀點 + 他們只是需要一點希望 + 想盡辦法活下去,才是有勇氣 + 因為之後會有XXX


< 想變女生男 > 因為無法獲得父母認同,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收到妹妹的禮物,知道人間還有愛...巴拉巴拉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想變女生男,只要有一些志同道合或是認同他的人,加上不要太在意爸媽的想法,看個心理醫生說服自己,自己沒有錯,應該就OK

< 過氣藝人女 > 因為無法東山再起,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如果知道還有很多人還是愛他、關心他,就...巴拉巴拉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這還是心理問題,要自己調適,即使無法東山再起看開就好 或看個心理醫生放下太高的要求,應該就OK

< 雕刻男 > 因為名聲被弟弟搶去,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不要太在乎他人眼光,其實已經向世界證明自己了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這個故事整個很牽強,因為如果真的想要名聲,要奪回是非常簡單,打個電話就好了

< 江曉孟 > 因為爸爸不理他們母女,只在乎工作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需要的是溝通和體諒

但是以上女記者win的人,嘗試過之後,可能還是失敗,自己心裡過不去,應該還是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生命的走向。


< 殺人男 > 因為殺人內疚,非常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能活下去,就能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 --> 女記者與女魔頭平手 這應該自己決定該不該死,女記者講的好像是「痛苦的活下去」跟「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是同等的時間,但是因為殺人內疚是每天的每時每刻,而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當然是快樂的,值不值得要得看自己,應該自己要有選擇的權利。 這有點類似終峰法則,好像因為之後會XXX誒,你先忍耐一下吧。但是是每天的每時每刻,是非常非常久的時間。 如果衡量下決定要死,女魔頭給的藥也許就真的是解脫。

< 加班男 > 因為公司翻臉不認人,不給獎金又投訴無門,又癌末,家裡又窮,非常痛苦 。也想用死來看看能否在法律層面上報復公司。 女記者觀點:如果能活下去,就能看到家裡的植物是開什麼樣子的花 --> 女魔頭Win 看開花這理由實在太爛,但是同殺人男一樣,應該自己決定死或不死。如果衡量下決定要死,女魔頭給的藥也許就真的是解脫。


總而言之,我認為 < 想死不是就是「惡」> 人應該要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生命,這劇本還是偏向活下去就是「善」,死就是「惡」,這種觀念應該也是台灣的一般觀念,所以安樂死還是很禁忌的話題,想讓老人家安樂死也不能說,因為會有人說不孝。 哈拉瑞的書說到,近代歷史上,人權的觀念是「人的生命是神聖的」,但是如果走進老人院還是安養院,有時候看到的情景會讓人覺得「到底有何神聖可言」,太過痛苦淒慘地活著,根本不值得,至少也要讓人家可以自己選擇,而不是為了你認定的「善」而活著。

< 每天痛苦的生活不是什麼勇氣 > 女記者說因為之後會有什麼好事發生,所以現在先想盡辦法活著,才是有勇氣 但是這樣的意思是要忍耐,但我覺得每天都是生活,應該想盡辦法,先讓每天都是OK的。 該找協助的、該看醫生的,什麼都要想辦法,忍不是長久的,如果每天很痛苦,一定要想辦法除根,不是幻想著未來的什麼東西,每天就是生活,太過長久的忍耐很容易中途就自爆了。

短评

男主是如何一下子从十多年对妻女不闻不问发展到忆女成狂的?这个情绪有点不连贯啊

6分钟前
  • 吃完中饭吃晚饭
  • 推荐

还好,口碑吹的来势汹汹,可过程比较乏味,看似在不断延伸却也在原地踏步,靠重口味道具博眼球,警察和鉴证科办案能力一般,全靠现实阻力推进,偏故弄玄虚的刻意伪装,前几集还未见出彩的段落和角色,但也能继续追下去,不过内地以外的大尺度华语犯罪题材,也只能靠港台来办了,全部看完了还是台湾现实呈现和关照的那一套,完后一派和解气息,涉及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新鲜但确实有警醒的意义,另外最后一集被林心如尬完又被张孝全尬,直接就跳戏了,角色张力吃重,总觉得他们努力在想怎么演和如何说好台词,有种间离的搞笑感,哈哈哈

7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已經是少數好看的台劇了 近來網飛的台劇都很爛 真的滿精彩的 林心如就是亮點 演技真的很好

9分钟前
  • Davina
  • 力荐

剧情很紧凑,林心如演技非常可,值的看!

11分钟前
  • 懒喵喵爱叫唤
  • 推荐

因为林心如的参演,五星观望

12分钟前
  • 穆津睿
  • 力荐

“我们不要放弃好不好?”我心中本年度目前为止最佳台剧。网飞出品的几部华语剧里,罪梦者和这部是最喜欢的两部,但是也说不好自己到底是更喜欢哪一部的结局。张孝全在两部里面演的都是苦大仇深的角色啊,但是每次他演苦大仇深的,都很好。许玮甯很好啊,第一次看她,有点喜欢上。林心如表现很惊艳,但是我觉得稍稍有一点过。

13分钟前
  • 国产无籽红提
  • 力荐

这部剧还真的蛮不错的,特别是林心如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不是主演,只是特别演出。但是超强素颜出演,还化了老年斑、家暴后的伤痕等特效妆,是真的很不错,让人看了就觉得她是李雅钧,没有林心如的影子。最主要是眼神戏真的超棒,有一幕是摘下口罩笑了,那笑容看了都会有害怕。和以往不同,饰演这么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不正常的人,林心如确实表现得很好,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是戏,实力演员

16分钟前
  • KIAWFY
  • 力荐

很好看,喜欢林心如~

19分钟前
  • 鬼束千寻go
  • 力荐

剧情不如《暗黑者》,动机不如《心理罪》,鉴证不如《法医秦明》,猎奇不如《十宗罪》。

24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林心如

25分钟前
  • 你的
  • 力荐

7分,开场很重口,果然网飞尺度可以。悬念也不错,不过中间往后几集就有点弱了,大概朝着你能想到的方向推进。张孝全这个角色有点意思。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上一部达到这种水准的华语悬疑推理剧,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离奇案件、缜密推理、复杂人物、完整的社会群像链,这个类型能给出的基本都给出了。虽然部分情节点有僵硬处理痕迹,后段遗憾也不少,但放在华语剧的层面来说,的确要用“极度罕见”来形容。最值得表扬的就是这群演员,他们出演的全是极端人设,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甚至还有郑人硕一人两角的情况。但大家还是能够对角色产生很深的理解和体认,即使部分表演有点“台式”过火,真挚与信念感是看得到的。反观大陆的悬疑剧,“过场感”很强,演员很难把他们的真心拿出来给人看到。

3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netflix资本的注入,东亚文化产业必然形成新阶段,日韩及台湾看来复苏势必成然

32分钟前
  • 小毒物
  • 力荐

林心如演技爆发!剧情很紧凑啊。

35分钟前
  • 温柔的疯狂
  • 力荐

挺精良的剧集。视听讲究,悬疑和氛围出色。值得咂摸的是许玮甯和林心如的视角,她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并且,两个人是分别从死与生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的痛苦与意义。表演集体在线,张孝全各种强迫症式的动作细节很加分,包括空洞的眼神。林心如那个自以为善的恶魔形象也不错。

40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台剧越来越能打了,以受害者为切入点,“有的人死了比活着有意义”,探讨了蛮多东西,社会/人情/亲情/无良记者…张孝全和许玮甯的细节处理的很到位,林心如演的疯子也可圈可点。节奏有点高开低走,到了第六集劲就不足了。

44分钟前
  • 利多卡因
  • 力荐

3.5 一群想要放手的人,和几个想要抓住的人。每个被害者都加入了自己的议题和社会元素,联结在一起还是觉得不深刻,倒增加了推理的娱乐性,苏可芸比较有趣。许玮甯和张孝全稳定发挥,林心如的演出竟是有突破的。最后一集台词写得不好,活下去的意志讨论还不够公允

49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可以提前预定年度最佳台剧,尤其最后两集非常有感染力,许玮甯特别好特别好,小女孩有点像周冬雨演技也在线,唯一的不足是林心如表演太过了让整个故事给人的震撼程度大减分

54分钟前
  • 阿五
  • 力荐

林心如演技很

58分钟前
  • ssnyvk点缀
  • 力荐

台剧在复兴。。男主不错,每个角色都丰满林心如一点不像以前的林心如了,角色张力。

59分钟前
  • 云雀叫了一整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