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又回来写乐评了!
减弱了语言的隔阂,相对于在听不懂广东话和听得懂广东话的听众之间挣扎的港乐季,台湾季在梳理台湾流行音乐史时逻辑的流畅其实令人惊喜(先导片更完整)。当然缺点也很明显,节目漏掉了一段临近千禧年台湾翻唱大陆民歌的小潮流,以及节目组试图涂抹却欲盖弥彰的几个女歌手。不过这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宣传既几乎是精良乃至超规格制作的必要因素,又本身是侵蚀综艺制作的蚁穴,就不多评论。还有人评论说卡司不如上一季,但我觉得这是抓错了重点,与其请来大咖却陷入尴尬的选曲境地(要么由于语言问题只唱大家都会唱的,要么像林叶夫妇一样只唱自己的),不如多花心思在更庞大的台湾曲库中拣选佳作。
其实两岸的流行音乐并不像节目中所呈现的如此对等地互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流行音乐相比于大陆应该是碾压式的输入,而大陆音乐对于台湾则至多是一种补充性的市场(即使是摇滚)。但是在这种非对称的流动之中,这种交流仍然体现出两岸音乐消费者对对方生活境遇的试探性刺入与窥视。第一次听《我的未来不是梦》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在一间茶楼做客,大人们在谈事,我一个人在大厅看电视,依稀记得是央视的一个音乐节目播放了这首歌的MV,我深刻地记得大部分画面是台北街头充斥大量视线的行人与自行车,与这一丝记忆相交缠的则是后来看《饮食男女》里面二姐下班的一些街头画面。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与我幼时的成长环境不同,甚至与我所感受过的能与之相匹配的大陆城市也截然不同,都是自行车和人,但长安街和忠孝东路就是不一样,或许台北街头自行车与自行车之间的微妙错落能构成一个解释。如果把画面拉回二十一世纪初,在大陆的建筑与生活景观中出现的台湾影像与城市文化实际上同时成为向往的因素与对象。想象中倘若我要构思拍一部关于新世纪初中国的电影,我一定会将类似的生命经验放进情节之中。
台湾流行音乐对我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审美的基线。其实离开了学院与殿堂的音乐发展路径可以是非常多样,以民歌为例,三四十年代的民歌平等地滋养着整片土地,而49年后的大陆民歌与台湾七八十年代的民歌则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轨道。我后来偶然发现毛阿敏出道初时翻唱过齐豫的一整张《回声》专辑,这种张力让我更直观地体察这种分别,以及这种分别所相应衍生演化的流行音乐形态。其实流行音乐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制作与音乐性,它的核心是语言(与之相应的,流行演唱的核心是咬字),这也是为什么我这篇文字开篇非常审慎地使用了“减弱”而非“消弭”去对待语言隔阂。尽管同文,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两岸的语言是有差异的,我没有能力去准确概括这种差异,但我认为这种语言的差异反映对“人”的理解。因此,先一步、并且深一度反思了“人”为何物的台湾音乐,在早期(民歌与罗大佑)就显现出强烈的人文特征,即使在充分商业化与工业化之后(李宗盛以及之后),也都保留着长久的吸引力。
最后谈谈表演。首先感受到的是那英对台湾乐坛真切的爱,尽管我对那英有惯有的品味上的偏见,但是这次的三首作品都是诚意之作,值得反复听,其中《白天不懂夜的黑》甚至比录音室版本要好很多,CD版咬字中由方言的尖音习惯所产生的噪点被打磨平整,修饰音也是极有分寸,足以见得她对曾经成就她的台湾音乐的用心回馈。第二,其实个人来讲《我是真的爱你》听得有些疲倦(我听张信哲所有的歌都是这样),不过歌词里从前我可能更喜欢“但是天让我遇见了你”或者“我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而现在觉得最入木三分的其实是简单一句“我想我是真的爱你”,思忖比悸动迷人。台湾乐坛讲情爱并不如香港(尤其是千禧年后)成熟,但这种朴素却真挚的措辞有时也别开生面。最后是張韶涵,她一嗓子“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就将台湾音乐工业赐予她的职业生命完整重现,也将我拉回到那个告别了深刻与严肃却生机盎然的黄金时代,然而开头与结尾的改编和主体部分的不融洽又暴露出她并不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觉,这一点从我零散听取的她在其他综艺的演出片段也可获知。在选择转向大陆市场之后,她脱离了制作人的打磨与塑造,却又不具有制作才能,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饮鸩止渴,但是鉴于唱片业的萧条,或许不饮下这一杯毒酒,就真的渴死了。最后许个愿,希望魏如萱后续把《纤维》唱了。
在被《歌手当打之年》恶心了之后,好几年我都对音综失去了兴趣。即便作为广东歌听众,我也对去年的《声生不息》没有什么感触,总体来看,就是无聊,选的人也很无聊,选的歌也很无聊。这次的台湾季,虽然第一期还是诚意不错,但是高开低走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同时这次我没有像写《歌手》那样制式化地去评价每一首歌,正好借此机会我想听听看各位(如果还有我的老读者的话)有没有兴趣继续看我写下去,以及想要看什么样的乐评。
第一期: 这集先让大家享受一下舞台,纯演唱会的形式很棒! 《白天不懂夜的黑》虽然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歌,但是听那英唱来还是很震撼,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一定要幸福》也很不错。 魏如萱和艾怡良一起送上代表作,很好听!艾怡良在加更版里的《给朱利安》更是太美了,演绎了一种破碎感,我居然到这里才懂这首歌! 第二期: 《舞娘》真是被华晨宇改出了一种异域感!强调了这种色彩之后,真是很奇妙啊! 《千年之恋》两个女声的合作,还挺有味道。 第三期: 《达尔文》是真的很棒!有两个女生互相安慰、彼此对话的私密感,非常好听! 第四期: 《高山青》又是让华晨宇发挥改编才华的时候,确实很精彩,而且最大限度发挥了三个人的实力。 《再见我的爱人》周菲戈的声音太棒了,但我觉得演绎的这几首歌没有特别好,这一首还不错吧。 加更版的艾薇唱了一首非常美妙的歌,是她自己的《悲伤的五个步骤》,非常适合她! 第五期: 《迟到》很活泼,有点意思。 《闪亮的日子》可能是因为我没听过,这次听着觉得很感动,很动人。 一定要把《表白》拉出来骂!全程电音,没有一点层次!太难听了! 第六期: 《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选歌不错,演绎得也很好。 《Mojito》全场最惊喜!裘德把它改成了自己的歌,功力实在了得!而且三个人的声音也很好听,配合得很默契,waa的和声非常加分。 《那么爱你为什么》挺通俗的歌,但是改出了一点戏剧感,有点意思。 加更版也还不错 第七期: 这期有点一般,韦礼安倒是挺强的,在张杰面前也没有败下阵来。 第八期: 《you don't trust me at all》本场最佳!本来就很期待这首范晓萱的小众歌,没想到魏如萱和窦靖童又改出了自己的滋味,非常有新意!两个人的和声太精彩了!就应该多来点这样有创造力的组合和选歌! 《安九》还不错,情绪递进做的挺好。 《被驯服的象》改编得不错。 《无乐不作》本来挺热烈的歌,毕雯珺为什么唱得这么平淡如水,完全比不上原唱本人。 《你不知道的事》太没突破了,太保守了。
橄榄树:那英演绎的无错也无出彩,中规中矩,两岸合唱的形式有点感动。
你的样子:马嘉祺唱的什么玩意,没有唱功,没有故事感,差劲,不知道请他来干啥,内地没人了,对流量的妥协?
鹿港小镇:惊喜!惊喜!惊喜!杨宗纬的声音很有故事感。
恋曲1980:合唱方面马嘉祺还行,杨宗纬还是那么好听。
白天不懂夜的黑:原唱不用说,经典。
我是真的爱你:张信哲唱的跟原唱李宗盛不同的风格,很张信哲,唱啥歌最后都变成他自己的,但是这首不适合他的风格演绎。
悬崖:张信哲部分,还是变成张氏情歌,但是感觉还蛮适合,我居然感觉比原唱好听。那英部分更不错,比张还出彩。
暗号:夏日唱的居然不错,又是个惊喜
他夏了夏天:不输原唱,也是好听的一个版本
一定要幸福:服了华晨宇这个老六,唱什么歌都要这样,您没事吧?
遇到:陈卓璇唱的中规中矩
暧昧:陈立农暧昧是好听的
心愿便利贴:这俩的声音居然还挺合拍,适合,好听
遗失的美好:重新有点小改编,但是没感觉到出彩,张韶涵的声音和唱功感觉比之前更好了,但是总感觉没改编好
你啊你啊:第一次听这首歌,非常有意思,好听
爱情比你想的阁较伟大:原唱茄子蛋,车上歌单的歌,经常听,对这首很熟悉,怀特唱的总感觉差很多事,没有原唱那种冲劲
forever young:艾怡良的这首fy是第一次听,感觉词曲比较一般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张杰唱的前面还行,后面真不行
最后最后宝岛季终于来了,歌手与网传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也翻看了很多一星评论,蔡依林,张惠妹,田馥甄这种来不了很多人还很有意见,不懂的自己去了解为啥,既然她们站队选择了,她们自己要参与到zz,那我们凭什么还要照顾她们?还有内地的,张杰,华晨宇,芒果台真的看腻了,能不能换换。
宝岛季海峡两岸联动的创意非常好,每一次竟演,都会介绍一个台湾名胜古迹,讲讲台湾的历史故事,分成两个队,每集加入新的嘉宾,自由组合,好多经典的歌曲被重新演绎,致敬经典又赋予新的灵魂,真的好棒啊!小团队的花絮突出爱和协作,更具正能量[强]
哲哥队和那姐队,不知为啥我倾向于哲哥队,明明我最喜欢那英可能是因为哲哥队有我听过演唱会的张信哲和张韶涵,有我喜欢的声音张杰和杨宗纬吧张信哲虽老矣,但哲式情歌还是那么清澈好听,那英的状态棒棒的,声音一出,谁与争锋[得意]张杰的唱功确实厉害,他的《天天想你》《想见你想见你》《身骑白马》我都好喜欢,现在对于音乐的喜好,还是能够唱进我心里的歌,而不是改编多惊艳,舞台多酷炫,现场观众的选择基本也是[呲牙]
再次感叹,综艺还得看台,特别是音综,yyds
金马台下李安搓起小手,巩俐黑脸拒绝上台。从此华语电影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之一沦为村里的自娱自乐。两岸的电影交流又关上一扇门。
刚刚落幕的奥斯卡,在颁奖前明确表态,远离zz,保留净土。摆出坚守艺术风骨与独立的姿态。
回避矛盾就是在突显矛盾。这是这一季宝岛季最大的尴尬。由此带来的排面结果就是请来的歌手都是宝岛音乐的后生且有点边角余料的感觉。内地歌手倒是整齐划一的高规格。这让我想起某一年中韩歌会,我方派出的都是当时的一哥一姐,而对方的咖位明显不对等。
有人说以此攻击一档节目是不公平的。当然,大背景,大时代不是一个节目甚至芒果台可以跨越的。它只能巧妙的周旋在有限空间里做到极致。它没有不副其名便不委曲求全的魄力,却有迎难而上力求突破的勇气。不知背后是不得已还是利益考量。这种不可改变的事情是没有讨论价值的。
讨论它还是要回归音乐本身。而这才是最深刻的遗憾。因为一些作品的缺失,整体厚度被打薄。很多优秀的作品和歌手不得不被抹去。而歌手本身呈现的作品,从第一期看缺少惊喜。都是预料之中的好或者不好。整体水准距离我是歌手这档天花板的音综而言有不小的距离。称得上惊喜的是张杰。他在进步。声音的质感,技术的打磨。已经有了唱什么都好听,唱什么都有自己特色的水准。但他是唯一的惊喜。除此之外,张韶涵,那英都是预料之中的表现。马嘉祺陈卓璇陈立农,则有点尴尬。都是隐匿在作品背后的名字还没有独立的艺术人格。在诠释厚重作品时都缺少足够的阅历。诠释新时代的作品又缺少先锋的气质和独特的棱角。这一点艾怡良娃娃坏特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去年,《声生不息》第一季以“港乐季”为主题,芒果台和TVBS找来选秀歌手和前辈明星制造一个音乐拼盘节目。
结果反响异常热烈,特别是林子祥、李克勤、李玟等等歌手掀起一波怀旧风潮。
再次证明了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有作品才有流传性,才能刻进脑海中,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
当年那些流畅动听的旋律,搭配真诚走心的歌词,原来早已深深印进了我们的身体。
芒果台自然不会放过这股热潮,今年立马推出了现在的“宝岛季”。从香港到台湾,都曾经是华语流行音乐的引领地区,大量的歌手、歌曲和综艺等都携带着80后一代的青春回忆。
从港乐季到“宝岛季”,节目还是非常有巧思,芒果台非常擅长于捕捉文化热点,以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将两岸音乐人汇聚一堂。一开始的海报寓意,便充满着温情和暖意,期待两岸团聚的心情也满满地展现出来。
首先是海报就非常有意思,在表现地区标志的同时,融入音乐元素,而且还隐含着我们内心的共同期望。
港乐季,是港珠澳大桥、游轮和浪花组成的吉他,体现出充满香港元素的音乐节目。
宝岛季则是宝岛台湾和大陆组成的黑胶唱片,唱针这边是台湾省的地图轮廓,唱针那边则是象征着唱片的大陆,边缘则是雄鸡形状下方的海岸线。
海报共同组成了五线谱中的“八分音符”,表达着两岸一家亲,同唱一首歌的美好心愿。唱片在大陆版图,意思是主旋律还是在这边。
节目也请来两岸知名的编曲及乐手,互动环节多处复原台湾综艺的设计和音效,幕后配音更是请来金曲金马奖御用配音贾培德,这些熟悉的元素,直接把青春时代的美好记忆牵扯出来。
可以说,我们八零后一代,就是在台湾省的流行音乐、综艺节目和电视剧集中熏陶出来的,那时网络刚刚兴起,男生宿舍里的电脑除了打游戏,就是下电影,刷综艺,以及一些不可言说的资源。
目前刷完了《声生不息宝岛季》前面五期,整体感觉中规中矩,参与节目的两岸歌手,自然还是会有些顾虑,所以肯定无法达到台湾本土综艺那样的肆无忌惮。
“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带着阿雅撑住场面,第一期就有胡德夫坐镇,之后又有赵传的赤诚热烈和齐豫的天籁之音。整体下来还是饱满丰沛的。
主会场这边则是何炅控场,那英和张信哲两位前辈带着新生代翻唱经典。有了何老师的主Key保证,几位台湾歌手也很放得开,娃娃魏如萱各种插科打诨,在台上展示出了像小S一般的随性自然。
然而,隐隐的一个遗憾是,太多顶流台湾歌手无法抵达现场,并且一展歌喉。
五月天、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张惠妹、陶喆、张悬……
没有这些人参与,“宝岛季”确实有点名不副实。当然他们各有各的原因,这里也就不去深究了。
目前到场的人中,王伟忠和阿雅算是综艺界的代表;齐豫、赵传能够代表过去的辉煌,现在看来还是差点意思。那英张信哲都是内娱和芒果台的老朋友,哪里出现都不奇怪;
张杰、张韶涵、马嘉祺、华晨宇、陈立农也是新生代中比较熟悉的面孔,歌喉有特色,台风稳健,可以撑起节目的基本盘,但离惊艳还有段距离。
魏如萱、艾怡良算是本次节目的两个亮点,两位曲风都偏女生小心思,结果没想到魏如萱鬼灵精怪,活泼好动,给节目带来许多乐趣,这也是台湾女生才会有的自然生动,我们内地的一般还是含蓄许多。
杨宗纬也算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之前有过《凉凉》和一些综艺节目,无法惊艳。
预告说下一期会请到莫文蔚,这算是第一个能代表台湾音乐的重量级人物,期待一下。
说几首目前感觉不错的作品。
首推张杰《身骑白马》,我在之前文章已经细致分析了这首歌与歌手的相互成就,张杰唱功扎实,但一直缺乏故事性和辨识度,这首歌本身带着的深刻爱恋,加上改编加入的唢呐和戏曲,为张杰质朴的嗓音增色不少。
然后是魏如萱华晨宇马嘉祺三人的《闪亮的日子》,三位的声音风格各异,但都有满满的少年感,搭配罗大佑深沉凝重的歌词,制造出一种特别的冲突感与叙事张力。
甜得发腻的是陈卓璇和陈立农的《心愿便利贴》,台湾偶像剧早已把撒糖虐狗这一套玩得炉火纯青,两位少年那是眉目俊朗、纯净秀美,站在一起就是绝配的一对,歌词是甜蜜日常,眼波流转,你侬我侬,最后还手指相碰,连我这中年大叔也不禁春心荡漾了起来。
另外魏如萱唱了《你啊你啊》,艾怡良唱了《Forever Young》,都是成名曲,也算是圆满了。
这也从侧面敲打了华晨宇等人。别整天想着装疯发狂上综艺,各种炫技玩技巧不是不可以,但是音乐的本质是艺术,是人类的共情,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内地的选秀歌手和新生代们还要赶紧走回正途才是。
当然,作为新节目,我们观众更希望能出现新的经典,而不是把经典翻来覆去地改编、翻唱,起码也应该像张杰《身骑白马》那样,为旧的经典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
当然,经典难得,回忆却处处可见。宝岛季节目中,处处都是让回忆翻涌的触点,我们也正好趁着这些留存在记忆中的人物、旋律和嗓音,去感怀一番曾经的青春时光。
我也会在后续梳理台湾流行文化的脉络,包括综艺节目、流行音乐和影剧作品在时光中的印迹,也会随时跟踪后面的节目与曲目。
如果你也有一份关于台湾流行文化的记忆,欢迎持续关注,随后一起感怀。
“我们知道歌声响起的时候,海峡会变窄,陆地和岛屿会变宽。” 节目的定性和立意已经在第一期有了十分完整的呈现, 两个会场的设置其实也是十分必要的。 人和物来到内地没有困难, 但这种隔空连线的方式才能让两地真正联接起来, 让两个物理空间跨越时空界限, 真正达到让音乐和情感生生不息的目的。
关于第一期节目的选曲, 豆瓣已经有了非常细致的分析。 以年代为线索,从80、90、00、10年代一路唱来, 表达着隔海相望的思念和双向奔赴的团聚。 这种将家国情怀和流行元素紧密结合的处理方式, 让节目的传播可以引起共鸣,凝聚更多的情感。 港乐大热的时候的时候没想过台曲也会被呈现, 但宝岛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重要部分,终于得以完整。 同时作为粉丝要单独为张韶涵打call, 第一期美得像从八音盒里走出来的芭蕾娃娃, 第二期又是一条灵动的小金蛇,真的很爱。
再从舞台设置来看, 第一个舞台是象征生生不息的无限符号, 360度全景也拉进了和观众的距离, 唯一一点就是乐队位置在符号舞台的中间略显拥挤。 第二期舞台就格外亮“眼”了, 眼睛不只能看,也能传递。 一面可以看着场内舞台,也看向远方的台湾, 另一面可以传递台湾会场的画面,也和日月潭相呼应。 而且眼睛这个符号传递的感觉, 也会比其他形式的舞台背景多些震撼, 真的也是很想拥有它的一根“睫毛”了。
相比于第一期对立意和情怀的呈现, 第二期就是一个非常酣畅淋漓的表演现场了。 第一期中很喜欢马嘉祺干干净净的声音, 也喜欢娜姐和哲哥的合唱, 第二期《舞娘》又把三个风格各异的歌手聚在了一起。 一开始有点想不到《舞娘》会被怎样改编, 但实际上坏特有厚度的声音承接住了魏如萱和华晨宇的天马行空, 好像西域的舞者也需要大地的承托, 空灵和故事感的交融, 让这首歌演变出了不一样的丰富度。 在《舞娘》之后, 本来觉得《天天想你》可能会中规中矩有点普通, 但却意外给人带来了感动,也因此更加厚重。 “天天想你,天天问自己,到什么时候才能告诉你。”
最后那些街访连带着互动, 把人一下子拉回了那个充斥着台剧和台曲的日子。 港台元素永远是青春和回忆的必需品, 为我们上了关于感情的最初的一课。
期待立意和表演的继续碰撞。
——于第二期观后 2023.03.25
求求各位别敏感了,现在的大环境做成这样还想怎样啊!真的请来了能播吗?
芒果真的挺惨的,其实这个阵容已经是芒果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了,芒果不敢提?张敬轩当初上我是歌手被举报的事都忘了?回头正常上其他台,也没啥事,芒果一直被盯得很紧,大胆也不行,谨慎也不行,我不知道你们要的是什么
宣传片好看,舞美惊艳,文案暖心,歌也很好听,虽然没有请到我特别想看的人,但是能在这个时候听到这样的宝岛季就足够了,不是吗?
芒果台依旧是当今国内首屈一指的电视台,从海报制作、到文案编辑、再到舞美设计,都是精品。此外,想反对某些评论说的没有xxx还叫宝岛?首先我认可你对于这些人高评价的看法,但是这些人中有的人有立场问题你是否考虑到?其次就是节目本身就很复杂,说办不了就办不了,提一嘴那些人你觉得就是一嘴的事,大环境是否合适?最后听得舒服就行了,一个综艺节目你还真打算两岸大咖云集啊。
胡德夫和那英合唱《橄榄树》,看的我热泪盈眶。ZZ诚然丑陋,但音乐无界。能把宝岛季拍出来,实属不易(首篇已致敬李泰祥、胡德夫、罗大佑、李宗盛,夫复何求?那些未能提及的名字在这几位面前,亦不值一提
华晨宇马嘉祺陈立农给我爬爬爬
其实舞美啥的都不错,但是你这歌手请的硬是把我不喜欢的歌手聚一块了笑死
相比港乐,台湾流行音乐才是我的青春。
梦就梦大点,dream一个全场歌手身披彩虹旗唱张惠妹《彩虹》
被马嘉祺、华晨宇劝退,节目也一般。
不愧是王伟忠啊,在闲适轻松的谈话间,就引导着阿嬷把《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出来了,然后镜头渐渐淡出……泪目了。//给“和平路”门牌一两秒的定格画面。//突然画风一转,街头调查的旁白和花体字让弹幕都笑飞了,仿佛在看康熙来了哈哈哈 //质感满满的节目,芒果,真有你的。对于不能提却绕不开的艺人们,弹幕替芒果补上了。//喜欢坏特、魏如萱、艾怡良、蔡旻佑、韦礼安~~~小家子气的流量咖是节目质感的杀手️唉
相爱的手要拉得紧,芒果树还在结芒果,歌声响起的那刻,海峡会变窄,陆地和岛屿会变宽,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就让我随你去,我愿意陪在你的身边
齐秦,齐豫,罗大佑,陈淑华,李宗盛,周华健,张信哲,张惠妹,我心里的宝岛之声。
节目的核心是音乐,不是人,评论里某些人不要装外宾哈,什么原因不能提一些名字自己心里门清,不用苛责制作方,这节目能做出来能播已经是你能看到的最大限度诚意了。
「当我们聊起台湾音乐时 是在聊些什么呢」⋯⋯何炅在引言里的一句旁白就这样成为了节目的注脚。去年将港乐季形容是一次遥远的想象,那么宝岛季就是在本该明朗的记忆里肆意涂改,逐渐模糊,直至失去了鲜艳。
芒果做音综真的无敌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切却都欣欣向荣。关键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隔阂与互相讨伐,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包容与携手前行。我们还能回到那个氛围吗?
惨成这个样子,还天天这么敏感,妈呀.jpg流行乐不提张惠妹这和影坛不提杨紫琼有什么区别?颁奖席画面打这么多码的样子狼狈又可笑,既然这么多人不能提及不能入镜,还指望观众体谅甚至合理化这种“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没办法细说”的苦衷,陷入“还可以唱—乱改歌词—刻意无视”的糟糕滑坡,那接下来呢?这节目不如不做。
先导片即巅峰,百万文案,格局打开,期待值↑↑↑,今天正片就↓↓↓实在不想看到几个大陆歌手,看到他们出来就快进(对,我就想说华晨宇还有马嘉祺)
第一期這節目做的我還以為羅大佑去世了
马桶台为什么总请马嘉祺、华晨宇这种流量明星,就不能请正儿八经的歌手好好演绎作品吗,流量明星真令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