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记录片大陆2003

主演:内详

导演:王兵

剧照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2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3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4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5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6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3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4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5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6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7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8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19 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4

详细剧情

  1999年的冬天,即开式福利彩票喧闹的发行现场不远处,有人在拆除了平房后的地表挖出金属来卖。几个十几岁的艳粉街年青人,在即将动迁的居民区里无聊漫顾,他们有时聚集在小卖部里谈论感兴趣的女孩或者其他话题,有时为女孩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的等待。这个冬天里,大部分艳粉街的家庭尚没有进入搬迁的实质阶段,年青人们仍然靠打架、聊天、游戏消磨度日,偶而也为工作的前途焦虑。随着越来越多的昔日邻居离开旧居,艳粉街失去了往日的格局,总有一些家庭为了切身的利益选择留下,2000年的冬天,一些年青人仍然重复着他们的生活,而遭遇断电断水的人们,开始为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苦恼……
  本片是王兵《铁西区》系列纪录片的第二部。

长篇影评

1 ) 《铁西区•艳粉街》

8⃣️点8⃣️,全片大概分成四个部分:游荡的青年,搬迁中的街道,钉子户的生存,及废墟中的艳粉街;大卖彩票是个极好的开场,浓缩当时社会生活状况(下岗的职工群,浓厚的东北口音,拾荒者和世纪初的音乐穿着审美等);第一部分有一定的故事线(终日闲晃无所事事,泡妞,大牌麻将,脏话),第二部分切入和进行的节奏并不缓慢,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快的,开会动员,接政策,讨论拆迁赔偿,涉及到不少老而将无养,中年而无助的百态)片中仅有的两三处访谈视角使用也在此;进第三部分,本以为人们聚集的小卖部当是全街最宽绰处,还是和几家断水断电人家一道艰难求生;废墟残塬被大雪覆盖,沉睡地下的迟迟未出,烤番薯的孩子尚不觉人世苦辣,电话铃响,回眸的人瞬间如《四百击》的安托万,安托万那茫然的眼神也许并不是见到大海的喜悦,更是一种无可逃脱的,山那边还是山,海没有尽头的惊愕。

王兵努力在做着忠实的纪录者,并不是纪录片/艺术片便要无叙事,无时序而不知所云,艺术家永远需要现实的关怀

2 ) 艳粉街

我没看过这个
但是我想看
因为我在那儿长大

其实我长大的地儿还不是那
但是离那儿不远
隔一条马路
就是十三路景星街那儿
五院的宿舍楼
从216终点站附近的铁门上的窟窿钻进去(现在不知道什么样了)

我是小学4年级的时候搬过来的
之前住在光明街

那时候光明街还在烧煤
一派大跃进时期的繁荣景象

我从来没单独的去过艳粉街那边,直到我搬家
第一次从那边上学,放学的时候还迷了路
最后一直绕到了兴华街,顺着铁百到了工业大学
最后走到沈辽中路才找到了家
那时候我在贵和小学

后来我在那迎接了香港回归
看了法国世界杯
又度过了新千年
之后又迎接了澳门回归
。。。

一直到现在
我漂泊在离那里2000多公里的地方
也许回去也不会常到那边去了
因为我家又搬了

但是我总会和我的朋友讲那里
我总是自诩是那里长大的
我的记忆里永远都充斥的那里的味道
好的,坏的

并且,最值得骄傲的是那附近的烤牛肉,又便宜,又好吃。。
世界第一不敢说,
就我漂来漂去的经验来讲
中国第一,差不离儿了!


3 )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白眼狼在侮辱东北?

我热爱我的国家,可我也热爱我的家乡,也希望我的家乡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变的富强,无所谓,我的IP会替我挨骂,看到别人谈桌饺说东北没素质,不敢多说一句,多说一句就变成了“东北人挑事,怪不得大家都骂你们,怎么不在自己事上找原因?” 其实我知道,他们不是嘲笑蘸酱菜,不是嘲笑桌饺,他们只是找理由嘲笑我的家乡,嘲笑生我养我的地方,他们笑的是我挚爱的地方,我难过的是我的家人们都在这片黑土地上,我不知道它得罪了谁,会被这样嘲笑? 鹤岗被挖空坍陷的地面,大兴安岭被采空的秃山,大庆被用空的储备量是卡塔尔三倍的石油,瘫痪的煤都抚顺,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三年全国第一,东北有石油,有煤矿,有军工,有黑土,却只能从重工业转向农业,这是共和国长子的担当。 包括最近东北一直被骂卖国贼,没人知道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义勇军是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哪里有难,东北帮哪里,可是东北有难,哪里有人帮东北。 东北三省受教育程度仅次于北京,因为这的孩子打小被灌输的思想貌似就是走出东北,从小便听振兴东北,这个大饼被画了一年又一年,画到如今,受到那些接受东北无偿捐献三四十年的南方十四省的无尽歧视。 本是同根生,我以手足换手足,可为什么手足要笑我不丈夫呢?

4 ) 观中小记

开场这个宣传彩票的主持人太搞了,本山大叔附体,东北人是不是都是这么幽默啊,哈哈

随后喇叭响起李琛的《窗外》,我记得以前大堂哥很喜欢这首歌,他结婚的时候这首歌很流行,那时候都是光盘,现在想想都是20年前的光景了。

那时候我就跟下面这帮孩子差不多大,10来岁不到。这群小崽子也是搞笑的很,满嘴国粹,也是好玩。

这个大裤头也很有年代感,以前看三堂哥上高中的时候穿过,也是跟这个小伙年纪相仿了

还有这个小崽子玩的这个,哈哈,我们这边是手拉的板车,装的就是这种轮子,比这个大两号

这个大爷说的真是心酸,三个儿子全下岗了,三个儿媳妇有两个都下岗了,从16岁就在这屋子住了,今年都73了,吞吐间尽是无奈啊,这个大爷的观点道出了这部记录片的基调,害~

夏洛特烦恼诚不欺我,挂的真是古惑仔

这一部比第一部那个工厂好看多了,作为一个安徽人,感触没有东北人那么深,毕竟那个年代我还小,一辈比一辈好,这就是进步。

5 ) 这才是纪录片

首先我不是一个影评人,电影看得也不多,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或者是在某写人眼里的下里巴人。最好的纪录片就是纪录,不强加导演本人的意愿,没有中心,散,正是我觉得纪录片本来的样子。很多人在想本片剪辑混乱,不知所云。这才是纪录,作为一个旁观者,简简单单纪录这个时代缩影下这群人的生活。不需要一条主线,如果有,那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变迁。作为纪录片每个人看到的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我不去评判这些画面,剪辑手法,拍摄角度。我看到的是这些生活在这片地方的人们,开头纪录的几个小孩以一种地痞方式互相谩骂,市侩的方式做着收饮料瓶的“生意”,想来等他们长大会和片中几个成年人一样吧。在这片区域无所事事。由此想到第一部里面的工人,也许再大一点,进入工厂。但是拆迁了,工厂倒闭了,他们何去何从。清晰地记得片中两个年轻人对话,你有啥理想,理想呢?我也在想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也许有,但是迫于现状,没法实现。底层人民的无奈吧。

6 ) 一个无法定义的北方【摘录】

铁西在沈阳的西南,艳粉在铁西的西南。这里曾经是为皇家种植胭脂的地方,由此得名,在日伪时期是城外设的砖窑,解放后村子划归沈阳市区。它的名字始终是这个区一系列工业化的街道名保工、重工、启工中的异数,恰因为它处在城市边缘,几百米外就是铁路。在双雪涛的小说中,离艳粉没多远就有煤山、矿场、高粱地。

现在艳粉街已经变了样。像整个铁西一样,厂房推倒,平房推倒,艳粉新建起商业区和叫“春江花月”“水调歌城”这样的名字的花园小区,万科楼盘旁边还有几栋老旧住宅楼,墙体密嵌米粒大小的灰色晶石,是八十年代的印记。

王兵纪录片《铁西区》的第二部分就名为“艳粉街”,记录下1999年棚户区拆迁期间居民的漫漫等待。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街上闲逛,那是属于东北的浪漫,在历史钦定的未来长期空洞中挖出的一个调情的小洞。年轻人摆脱学校管束,享受青春,并不知道未来不给予他们位置或方向。歌手艾敬也在这里长大,她这样唱七八十年代的艳粉街,“我的童年家住在艳粉街,那里发生的故事很多,我没有漂亮的儿童车,我的游戏是跳方格。”

民谣的悠扬曲调和聚焦于女孩身体与长发的MV掩盖了艳粉街的历史。艳粉是城市最落魄的角落,只有大路是柏油的,平房前都是土路,两边是垃圾和雪堆,雪融后一片黏脚的泥泞。

沈阳像大部分中国城市一样总在重建中。不同的是,它的重建以否定自身的方式完成。工业区全面转型为住宅商业区,原本得名于“沈水之阳”的城市把重心向沈水以南,如今的浑河南岸迁移。大型公共建筑频繁爆破。1988年建起的五里河体育场长期是辽足主场,2001年时国足在此出线世界杯,体育场获得了全国性的名声,又很快被炸掉,2007年,浑河南岸建起了“五里河奥体中心”,媒体报道把其造型形容为水晶皇冠。爆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炸掉一个个来自“近历史”的标签,到河的另一边去立起一座空城,仿佛可以新生,推掉那些来自于社会主义阶段的重工业和破产负担,推掉政府的腐败标签,推掉污染、历史、旧人口。

“北国情调”有时纯净美丽、有童话性,有时寒冷逼人,诉说几乎暴虐的身体经验,但都是清澈的,仿佛宁愿待在冰雪中也要拒绝腐化,无论腐化人的力量是暧昧情绪、算计、还是消费主义。北方以北的人没有那么关心微细的权术与控制,一张饭桌上各怀鬼胎的暧昧那种世情。哪有一顿饭吃那么仔细的,不如打一架,不如想想关于树的事,比摆弄身边那几个活人有意思。门外冻土,自然严酷,自然比生活大,生活也没那么密密匝匝,而市民社会里那种琢磨人简直是变态的乐趣。又亲近又疏远的距离感,是拥挤的消费性市民城市里的关系,是远于北方的。

在东北,有一类人很拼命地要与低俗相区分,努力走去更高更清澈的地方。这几乎是种地域性、文化性的特异追求,少数人硬要与周围的暴力、粗粝、和非理性相区分,培养自己的敏感,几乎以此为自我认同的部分。就仿佛因为见过泥泞也见过寒冷,自己心里想靠近一些理性而诗意的、清澈而思辨的东西,像在马蹄踩踏之前。煤灰搅拌之前的雪。这类人中的一些渐渐由于命运或者选择远离东北,但一辈子硬要执拗地不俗气。

王小妮、迟子建这些东北作家,不像池莉、方方、王安忆关心市井和市民生活,她们偏要写一些纯美严肃的东西,笔下没有那种很世俗的扎了根的长久平安,以算计和拌嘴作平安和繁荣杠杆的市民日常生活。整个东北,想不出一个写市民社会、家长里短、算计的作家,和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完全不一样,总是有点像萧红,有点悲悯,有古怪的宗教感,没烟火气息——也都不打扮,和张爱玲完全两路人。

冬天在这里成为一种概念,是定义了这个地方性质的季节。春天是冬天之后道路泥泞的日子,夏天是与冬天相对的日子,秋天是迅疾的前奏,暖气上水,心里石头落地,冬天来了。

在地流亡感”正是典型于东北国企改革过程与城市空间变迁历史的情绪。历史被否定,身份认同的核心被抽走,居民成为历史的侨民。可惜如今,大众文化对东北的叙述也往往回避其工业历史,反而强调它作为移民社会的性质和底层人口“闯关东”的历史,就仿佛这里的人口是简单的为生存而来的自主经济人。人存在的正当性、自身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被抽薄成像是风吹来种子,偶然降临在一块地方。

当国家主张直线前进的历史观,2016年比1996年更接近历史发展的顶点(表述为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城市的社会主义工业历史成为错误和合理遗迹。非常恰切地,纪录片《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的英文翻译是残余,Remnants。被抽空后,人成为历史的遗留物,镜头前尚不知自己被甩在后面的年轻人在街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打情骂俏。现实中似乎一切都变了,又似乎一切都“差不多,只是差了一些”。人们以不得已挤出的勇气,和“生活总不会就此结束”的笃信继续过日子,生活总不会就此结束吧孩子还小,国家总不会就此不管吧毕竟它不是骗子。

国家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等待上一代人,等待被定义为冗余又缺乏消费能力的人老死,下一代人成长起来承载新的结构、经济、文化。

7 ) 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场景

1.骂架的两伙小孩,笑死我了。

2.知道要拆迁后人们的反应,有一种不知道未来怎样的迷茫感。

3.最后剩下的几户人家里有一对老夫妻,说家里两个儿子都20多了,新分的房子没法住。

4.一个老头对导演说家里三个儿子都下岗,后面听不太清楚,好像是不知道日子将来怎么过的意思吧。

5.两个小青年玩哑铃。

6.街上卖彩票的,主持人说的话太逗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哈哈哈哈

7.出殡的灵车。

8.断水断电之后人们用雪水做饭,小心翼翼地点灯,小孩吹着灯玩。

能想起来的就这些,还有很多,慢慢回忆。

短评

第一部《工廠》珠玉在前,第二部就顯得沒有那麼震撼了,反而冗長多餘。

8分钟前
  • 粪海狂蛆
  • 较差

镜头从工厂转向街道,离我们的距离更近了。我对这部的喜欢,超过第一部,因为那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那些家徒四壁的普通人,无比生动而真实。没有刻意,没有编造,没有伪饰,更没有煽情。在中国,其实不需要编剧,光怪陆离的现实拍出来就是电影,所以出现目前这样的局面:中国最好的电影,都是纪录片。

10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第二部《艳粉街》长三小时。记录了在沈阳市铁西区艳粉街生活的几个整日无所事事、吃饭睡觉闲扯打牌的青年的生活以及街区拆迁改造给这条街上居民的影响。福利彩票热闹场景的开场很好,但中途剪辑又散了。这些生活在大城市角落里,生活困窘前途渺茫的人,扯淡玩闹看起来无聊但非常真实贴近生活,值得关注。//20191220北京UCCA新亚洲影志9小时马拉松放映。无论男女老少,张口闭口必粗话。王兵记录了一条街区的死亡,就像《方绣英》。

14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国产纪录片《铁西区》我是慕名已久,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除了怀旧的感觉,一是感觉影片太长了,二是觉得东北人太爱讲粗口了,男、女、老、少几乎个个满嘴脏话,汗~~

17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百度百科:创作背景 → 王兵以前在沈阳上学,经常到铁西区拍图片。在他眼里,铁西区首先是一个中国几十年政治、经济、生活历史的一个缩影。王兵本来想在铁西区拍个故事片,但在铁西区这个突然变得纷繁和沉重的题材下,这一想法似乎变得无法实施。更让王兵苦恼的是资金的问题,当时王兵的口袋里只有几千块钱,他没有钱组建剧组,摄影器材也只有一台精度并不高的DV。题材和资金的双重问题,让王兵为铁西区拍摄一部故事片的想法走入了死胡同。如何把单薄的DV和体积庞大的铁西区联系起来,王兵左想右想,他发现只有纪录片这一种方式能完成 。→ 导演王兵及作品简介: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wangbing/jianjie/detail_2012_08/14/16795831_1.shtml

2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中集178分钟,x、x你妈、x样的,累计出现约1000次;那封女孩子写的别字连篇的分手信,在嘈杂的小卖部被大伙念出来,有些心疼;最后拆迁的艳粉街漫天雪地,是想象中东北的模样。

26分钟前
  • cnniuge
  • 力荐

它叫艳粉街,但却没有任何颜色艳丽的事,有的都是那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家徒四壁的普通人,无比生动而真实。没有刻意,没有编造,没有伪饰,更没有煽情。在中国,其实不需要编剧,光怪陆离的现实拍出来就是电影。

27分钟前
  • Summon
  • 力荐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31分钟前
  • lixunhuan
  • 还行

就是些东北人而已啊

3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王兵说:“我们想创造一个世界,但最终这个世界崩溃了。”即使是最荒芜的土壤也挡不住幼苗的生根发芽。在贫困的艳粉街,爱情也如同蓬勃的青春一样疯长。这是是本能,是生的力量,是青春的力量。可如今,他们的家园被拆毁,他们的精神家园依旧无处安放。生活不在别处,看看这个你所生活的国家。

3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物质从国有化里私人,人的心理却还是国有,或者说总要找某种集体,让自己被纳入。雪地的深处恍若随时有烟火要喷薄,最后却随着巨大的机器声一起消失,在这片土地上,诗是野蛮的,或者它本身就是一首诗

38分钟前
  • 长发奎因
  • 推荐

“中国最好的电影都是纪录片”——这话真是一点没错,这片魔幻现实主义的大地上,创作是被无限箍紧箍死的,而现实却在各个层面上极其有活力的拓展着人认知的上限与下限。真的不用再去创作什么了,像王兵这样把镜头一架,无限接近生活就是最好的作品。当然,他找到的时机和凝视的视角的确是上帝的礼物。

43分钟前
  • Sylvia
  • 力荐

比双雪涛笔下的艳粉街更生动,比贾樟柯镜头里的《小武》更鲜活。《铁西区》三部中私心最爱,因为那种更切近的生活的滋味,也因为有非常稚嫩的年轻人在为爱和生计奔波。孩子们站在脏冰上激烈地对骂,而只比他们大了一点的青年们,汇集在洪祥商店里,他们听伍佰、王菲、张信哲,念最蹩脚的情书,却穿皮鞋,打扮得像三十岁。他们浑然不知未来在何处。有失焦,有抖动,有“穿帮”,但这些技术瑕疵不是最重要的——王兵拍到了冰天雪地里的苟且和热烈。而就是在这一部分兵荒马乱、人心浮躁的拆迁狂潮里,我第一次意识到《铁西区》是一套关于废墟的电影——工厂,艳粉街,铁路,在世纪之交的迅速陷落。《工厂》是安静的山崩,《铁路》是无尽的虚空,而《艳粉街》是永远的黑洞。在贫穷、黑暗和寒冷中,那些亲爱的人们被吸入生活,纷纷扬扬地离开了。

45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开始我没有就此放手 我以为可以用我的真心来打动你 可是这一切全是在浪费时间 既影响了你的学习 也耽误了我的工作 所以现在想开了 既然你不答应我 我也不再打扰你了 这个你可以放心 我现在依然喜欢你 自从我第一次看见你 我的感觉就告诉我 我喜欢你 我独自去你学校好几次 都没有叫你 我觉得看你一眼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也许这一切都是我一厢情愿 也可能是单相思吧…如果你相信我的话,你有什么不开心、不能向别人倾吐的事 可以给我打传呼 我愿意作你的忠实听众…”

49分钟前
  • 推荐

“东北虎一只,就是我。”艳粉街是我虚构的场域,在这一点上我和许多人没有共识,这里头包含了虚构者的狂妄和虚构者的弱小,狂妄是因为书写记忆就是创造记忆,或者说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真实,弱小是因为确实很多事情忘记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虚构的记忆侵占了真实的记忆,两者层峦叠嶂,不可细究。所以看到艳粉街在王兵的纪录片(《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里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我的眼泪就“唰”地下来了。那是另一个艳粉街。虽然也经过了遴选,但是那是伟大的事实,客观的,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街上是泥泞小路,一进屋就没了太阳,总有几个人在街上闲晃,人在白天也能喝得醉醺醺,站在破副食店门口一聊就聊上半天,无所事事。(双雪涛《艳粉街是我虚构的场域》,选自杂文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52分钟前
  • 海子
  • 还行

终于明白为什么《铁西区》这系列的纪录片获得的都是两极评价,因为导演用了最简单的剪辑和最直白的镜头告诉人们,这就是改革开放时候的东北,没错,如果第一部工厂离我生活还很远,那这部一草一木一路一景已经深刻的扎进我的脑海里,这就是我小时候的东北啊。

53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力荐

176分钟,依然是刁钻的镜头,电影中一直有一条隐线:老一代被辞退,离了厂,没了前途,未来是茫茫一片,年轻人无所事事,提及理想纷纷闭眼耻笑,未来亦是茫茫一片,在理想溃败的年代,一切正常也显得怪诞。铁西区,毋宁说是中国文化、甚至中国社会的缩影。

58分钟前
  • 乔大路
  • 力荐

艳粉街年青人的无所事事和打情骂俏很有意思,最后老街区的推倒与仅剩下的钉子户的坚持结尾很好 总的来说这是三部分中最流畅的

60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片长9个多小时,而且结构非常松散,因此,建议最好把它当一电视剧分成几集来看,每次看上那么1小时半小时的,有消闲解闷提神醒脑的功效。

1小时前
  • 易老邪
  • 推荐

这就是我记忆里世纪之交的东北,就连混有尘沙的干冷日光也异常真实。艳粉街消失在深深的雪里。

1小时前
  • 兔狲啊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