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差馆

记录片大陆2010

主演:内详

导演:周浩  郑晓蕾  

 剧照

差馆 剧照 NO.1差馆 剧照 NO.2差馆 剧照 NO.3差馆 剧照 NO.4差馆 剧照 NO.5差馆 剧照 NO.6差馆 剧照 NO.13差馆 剧照 NO.14差馆 剧照 NO.15差馆 剧照 NO.16差馆 剧照 NO.17差馆 剧照 NO.18差馆 剧照 NO.19差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6:17

详细剧情

  广州火车站站前派出所,一个万象生的地方,在这里你能看到社会的各个折射面。

 长篇影评

 1 ) 差馆

看完《差馆》后,忍不住爆粗,周浩太他妈酷了!架着一个摄像机,能拍出这么多荒诞主义人间纪实。他的人生该有多丰富,这才是活着啊!正因为如此,一直觉得周浩的东西比徐童更有灵魂。

这个纪录片绝对是河南、四川、东北、广州的地域黑合集(还好没有骗吃骗喝的湖南人出没)。人间百态,底层辛酸。最正常的人,反而都是从监狱里刚放出来的。

盗用一个豆瓣评论,“周浩导演在映后谈说,这片子获得拍摄许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当时广州是春运示范点,他们被一个局拒绝,被这个所允许了。2010年的广州越秀区广场派出所,辖区就是车站范围,任务也比较单纯。春运的流动人口是观察社会的富矿,提供了各种奇怪的悲惨的样本,即便摄影机主要只拍接待大厅,仍然可以窥见一代下层中国人日常的艰难时刻。

各色人等丑态频出,现场学生们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我却只能苦笑,这根本不是猎奇不是审丑,这就是被时代车流撞倒的人,被城市化和数字鸿沟抛弃的人;再往前推十年,他们就是我们的农村亲戚,我们的中年邻居,想到这些你很难笑得出来。当然他们不是小白菜,他们会违法,但正如周浩导演被迫解释自己打破所谓纪录片教科书规矩时说的那样,规矩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周浩导演的世界,永远是复杂多义、值得挖掘与回味的。”

前几年看《中国市长》,豆瓣还有个影评叫《大同,命运被悬空的人和城》。印象中是写得特别特别好。不知道是因为片子被禁

,还是耿拆拆卸任什么原因。已经找不到了。 中国太大,人如蝼蚁。 看完《差馆》后,忍不住爆粗,周浩太他妈酷了!架着一个摄像机,能拍出这么多荒诞主义人间纪实。他的人生该有多丰富

,这才是活着啊!正因为如此,一直觉得周浩的东西比徐童更有灵魂。 这个纪录片绝对是河南、四川、东北、广州的地域黑合集(还好没有骗吃骗喝的湖南人出没)

。人间百态,底层辛酸。最正常的人,反而都是从监狱里刚放出来的。 盗用一个豆瓣评论,“周浩导演在映后谈说,这片子获得拍摄许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当时广州是春运示范点,他们被一个局拒绝,被这个所允许了。2010年的广州越秀区广场派出所,辖区就是车站范围,任务也比较单纯。春运的流动人口是观察社会的富矿,提供了各种奇怪的悲惨的样本,即便摄影

机主要只拍接待大厅,仍然可以窥见一代下层中国人日常的艰难时刻。 各色人等丑态频出,现场学生们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我却只能苦笑,这根本不是猎奇不是审丑,这就是被时代车流撞倒的人,被城市化和数字鸿沟抛弃的人;再往前推十年,他们就是我们的农村亲戚,我们的中年邻居,想到这些你很难笑得出来。当然他们不是小白菜,他们会违法,但正如周浩导演被迫解释自己打破所谓纪录片教科书规矩时说的那样,规矩是给守规矩

的人定的。周浩导演的世界,永远是复杂多义、值得挖掘与回味的。” 前几年看《中国市长》,豆瓣还有个影评叫《大同,命运被悬空的人和城》。印象中是写得特别特别好

。不知道是因为片子被

看完《差馆》后,忍不住爆粗,周浩太他妈酷了!架着一个摄像机,能拍出这么多荒诞主义人间纪实。他的人生该有多丰富,这才是活着啊!正因为如此,一直觉得周浩的东西比徐童更有灵魂。

这个纪录片绝对是河南、四川、东北、广州的地域黑合集(还好没有骗吃骗喝的湖南人出没)。人间百态,底层辛酸。最正常的人,反而都是从监狱里刚放出来的。

盗用一个豆瓣评论,“周浩导演在映后谈说,这片子获得拍摄许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当时广州是春运示范点,他们被一个局拒绝,被这个所允许了。2010年的广州越秀区广场派出所,辖区就是车站范围,任务也比较单纯。春运的流动人口是观察社会的富矿,提供了各种奇怪的悲惨的样本,即便摄影机主要只拍接待大厅,仍然可以窥见一代下层中国人日常的艰难时刻。

各色人等丑态频出,现场学生们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我却只能苦笑,这根本不是猎奇不是审丑,这就是被时代车流撞倒的人,被城市化和数字鸿沟抛弃的人;再往前推十年,他们就是我们的农村亲戚,我们的中年邻居,想到这些你很难笑得出来。当然他们不是小白菜,他们会违法,但正如周浩导演被迫解释自己打破所谓纪录片教科书规矩时说的那样,规矩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周浩导演的世界,永远是复杂多义、值得挖掘与回味的。”

前几年看《中国市长》,豆瓣还有个影评叫《大同,命运被悬空的人和城》。印象中是写得特别特别好。不知道是因为片子被禁,还是耿拆拆卸任什么原因。已经找不到了。

中国太大,人如蝼蚁。

 2 ) 個人電影清單#32-35.《差馆》《龙哥》《书记》《急诊室》

個人評分:★★★★☆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都还记得高三时候大多学校都统一放过一部叫「高三」的电影吧?他叫周浩,南方周末记者&纪录片导演。这四部都是他的纪录片。我个人覺得没有比中国产的更好的纪录片(当然不包括那种有明显立场的纪录片),也只有中国的纪录片,才会把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我们——那实际就在我们身边却感觉远离我们的一面。

《差馆》:跟拍记录了广州火车站派出所若干个日夜的日常事务。全片并无主线,多点多线叙事,但每个细节每个故事都折射出了社会百态,是真的百态。我们不一定会在电影里找到共鸣,但一定会有许多感叹。

《龙哥》:这部纪录片就相对有比较清晰明朗的主线了。导演在广州跟拍了一个叫江湖地位颇高的叫阿龙的販毒中间人。耐人寻味的是电影英文名叫「using」,片中阿龙也多次跟周浩说「尽管我覺得我们之间有互相利用的成分,但我覺得我们还是朋友。」以至于随着事态发展,看到后面我们也许跟导演一樣,都无法看清到底两人之间有多少利用多少信任。关于吸毒的这个群体,一旦陷进去,可以套用阿龙自己在片中的说一句话:「人生有很多机会,我的机会为零」

《书记》:这部紀錄片同样是以一个人为焦点叙事,讲述了河南省固始县县委书记调职前最后三个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我覺得周浩能说服这书记拍这片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種是自己打心底里洗心革面自问无愧;另一种则是,面具戴太久了,连自己都以为自己已经变成的清官了。就中间他两度在会议上被自己感动得落泪,对比后面的那次偷录以及结局,我个人是强烈倾向后面一种原因。

《急诊室》:拍摄背景还是广州,位于赤岗的市人民第二医院急诊室。这部相比前面三部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是多线叙事,但每个事件都让人真實得惊悚,影片等于给我们做了几天真實的120急救实习生。

有時我们天天看新闻刷微博朋友圈,看着打贪官、恐怖袭击、百姓纠纷、飞机事故和地震灾难之類的事情,大家内心虽然感觉到悲痛和无奈,但由于离自己生活太远,始终缺乏一種真實震撼感,所以往往把新闻翻一翻,内心祈祷一下,也就过了。但我相信看完這几部纪录片,大家会真的有许多思绪与感想的。

 3 ) 吞吞吐吐的广州火车站,许许多多的“尴尬人”

“尴尬人”一词,是《水浒传》中,受过林冲恩惠的小店老板和自家老婆说起,到店里来的行为反常的客人(其实是来害林冲的陆虞候)时用到的,看到走进广场派出所的各种人,莫名觉得用在此处比较合适。

不知道周浩导演是从拍摄的多少段来访者里面剪出了这样几个“尴尬人”的故事。再怎么剪,故事的素材都太有优越性了,太鲜活。不识字又身无分文,来往于救助站的年轻人,被偷了钱包身份证的妇女,被抢了瓶子的拾荒者,被附近混混欺负的小孩,被拖欠工资的打工人…有钱谁坐火车啊,火车站就是个底层人的吞吐站,尤其是经济最活跃的广州的火车站,每天成千上万的人通过这里被吞进机器轰鸣声日夜不休的工厂…可再怎么样也是要回家过年的,人有着精神慰藉上的需求,一些形式上的尊严和自由。也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榨干血肉和青春,然后被永远地吐回农村。 一路平稳顺利通过求学初步实现阶级晋升的人,在我20年平稳的生活里遇到的社会边缘人,都没有春运前的几天广州火车站广场派出所的片警遇到的多。 很喜欢看10年前后的纪录片,那时候我还在中学校园的象牙塔里,世界只有县城那么大,但是遥远的东南沿海,电子厂,服装厂里,同样来自底层的人们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那不是某人的个人选择,是城乡二元,一推一吸,和城市化没有什么关系的人,被动参与城市化的建设,被吸进当时的产业、经济结构中沿海许许多多的廉价劳动力工厂中。 在过去的岁月里,人可能过得谈不上幸福,烦恼依旧很多,但还是会怀念,只是个眼下生活的对比之后,意识到不可逆的下坠。 “你是来干什么的”,“我是来认罪的”,“我怀疑了别人”。离开广州前找个地方忏悔自己对朋友的怀疑和构陷。镜头拍到他的脸,那个真诚,痛苦,又毅然决然的眼神瞬间让人破防。犯罪是最低底线,而人心才是是最高的法则。带着行李、精神颓然的男子和女警隔着柜台静默相对的画面,像极了电影的构图设计,这个静默的画面旁边,是喝醉酒摔得满脸是血的维族流浪汉和警察要饭吃,拉拉扯扯的动态画面。一动一静两者同框,造成一种游离,反差的氛围。

这种游离就是人间的模样,但是东北大婶的一顿高密度问候输出,瞬间把游离的人扯回清清楚楚的现实,现实生活中是有喜剧人物存在的。比如一边儿拉着要冲上去打人的媳妇儿,一边儿喊“要是隔我年轻20岁,你小子完了”的大叔。

 4 ) 令人悲喜的浮世绘

差馆应该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部片子。这是一幅真实到失真的浮世绘,我爱它,我恨它,却又跳不出它。在导演周浩几十分钟的录影里,我看到的是这个世界被他豁出来的一个大口子。

释迦摩尼说,每个人的因果业报都不同,所作所为也不相同,所以六道世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的不同,这大概就是片子中所呈现的众生万象。本是同根同源的人,仅因为修行的不同,所以一幕幕的浮世绘就在一个小小的火车站派出所上演。

每一个人都是《差馆》的主线,每一个人又是《差馆》的配角,不知道那些落寞的、绝望的、愤懑的、哀伤的人在进出差馆的时候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社会的。整部剧就是一幕幕黑色幽默的拼接,戏谑荒诞,在不经意间提醒观影的人,同一片蓝天下,还有人在别样的生活,别样的挣扎。

片中印象很深的几个画面:

1.广州火车站广场上大喇叭不分昼夜的提醒旅客朋友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以及摩肩接踵席地而坐露天候车群众,想起了自己十年前路过那个地方的情景,简直一毛一样!不知道在这种令人压抑的场景里,片中那个在广场中找寻与自己外甥走丢的老大爷是否最后有和自己亲人团聚,如果没有,那个春节他是怎么渡过的?

2.那个少数民族的流浪者在饥一顿饱一顿过后,他的明天是否有归处?在千里外故乡里的亲人如果知道他的境况又会做何感想?影片中他厚着脸皮问民警要钱买吃的要路费,在得不到满足时却又耍泼不得,让我想到了孔乙己,想到了松二爷。

3.江西回家的汉子,为了省下百来块钱,不惜一年一道的向救助站装贫蹭车票(事实是他确实很贫困),民警笑他寡廉鲜耻骗国家,疯疯癫癫的他却以此为荣,因为这是他好不容易才探索出来的门道,什么礼义廉耻,生存才是最重要。吃完并未泡好的方便面,填饱自己的肚子,和你和我在这个世界上共同的存在着,应该是他最大的满足。

4.坐车走丢的智障孩子,因为有了差官的存在,让他抓住了这最后一根稻草,命运好像故作怜惜,没让这个结局太坏,民警心中99%的无能为力,而他恰好是被眷顾的1%。浮世绘里,他是幸运的,浮世绘外还有多少不幸,在中国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这群弱者的活路在哪里?

5.最大的讽刺出现在片子最后的那个湖北人身上,在差馆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中,这个独树一帜的人,认真的讲着他不值一提的故事,让人看不清是他的病还是社会的病!仅仅因为自己内心的宁静,而选择去差官这个地方做忏悔,很明显,他的信仰还在,是我们把它藏起来了!

关于这部片子,还有满口玻璃渣的东北大妈,被人围殴的社会小孩,试图讨回公道的被抢矿泉水瓶的拾荒老头,拖欠农民工的老板及员工.....矛盾不止,生活不休,就像老天没事安排的故事,让他们准时准点的在这个地方上演,谁也不能缺席。

又想起了罗大佑的《你的样子》,他们都是孤独的孩子,可造物真的有恩宠他们吗?如同草芥般的生活,他们会心酸、心痛么?祖国依然美好,强大是一部分人的,他们什么都没有!!!


不变的你
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
聪明的孩子
提着易碎的灯笼
潇洒的你
将心事化尽尘缘中
孤独的孩子
你是造物的恩宠






 5 ) 片言

1、春运期间的火车站派出所。进出的社会边缘人,陌生,但又有几分熟悉。吸引我看下去不是因为它的陌生,而是它与我所理解的社会的某种印合

2、吸毒者。明显语言障碍,几乎可以判断为有精神疾病的人。即使有救助站,戒毒所,孤儿院或者其他社会机构负责救助他们。可想而知是社会投入的有限,让这些人一次次受挫,游离于底层社会。当面对无数挣扎于温饱的流民时,基层机构职责范围有限,力量也有限。杯水车薪,而逐渐流于一种麻木的无能为力

3、酒吧吧台安装镜子可以有效减少客人失态的场面。因为人在看到自己的形象时多少会有所收敛。纪录片里的镜头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释放出狱的男孩因为没有身份证不能住店。和民警的对话里,两个人偶尔瞥到镜头,在知晓无法解决时无可奈何地笑。这个段落遮去对白甚至像是在日常服务场所里一样,文明。在整部影片里,这个男孩过于正常,乃至于让人无法想象是为什么入狱,又在刑满释放后遭遇过多少次类似的无奈。

4、更多到访者对镜头的反应,或是麻木,或是嚣张。他们是真正的老油条。他们只是nobody。

5、不肯做小偷而被打的男孩。在警方犹豫时,说要去找在这一片混没人敢惹的哥出头。男孩在报警中吐露信息是有所保留的。为什么对方的团伙一定要要求他偷盗?而他只身来报警,是不是真有这么一个哥?背后的故事引入浮想。最终警方出动了一队辅警,足有七八人。可想而知警察在决定寻找打人者时是有所顾虑的。一个大概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孩,掌握的生存技巧令人咋舌。

6、和亲人走散的老汉到派出所寻人。民警也只能是派出一个人陪着他在广场里到处走,找人。人们到派出所,渴望寻找一个无所不能的国家机构。小民面对国家机器,不足以撼动。而面对机构中的个体,同样智识平庸的个人,与面对底层中的其他人似乎并无不同。绝大多数场景都只是零和博弈。只能通过增加对方的不适感作为要挟,以求获取资源。这是让意图救助者望而生畏的深渊。

 6 ) 活着也是门艺术

差馆

这是一种直击人心的揭露,周浩导演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平静地敲碎土层,让树根直面烈日的暴曝,这无疑是致命的。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啊,他们作为社会的边缘人物经历了多少尖酸与无奈。春节前后的差馆,不过几天,却道出了苦味人生。

再而是这部纪录片的拍摄的体会。全境开篇,继而随着摄像头的运动(放大,先向上再向下再往右),引出了主体——警察局;人物的对峙镜头有很多,构图往往是两人对立而中间一个柜台分割,然后都是远景到近景的转换,在一场景有用正反打,比如愧疚男(冤枉了朋友跑来警察局自首的男人)与女警员的交谈,矛盾比较尖锐的事件,就会用一些运动镜头,比如讨薪的人进来,镜头是有在后面跟着走进来的;特写镜头也很巧妙,小男孩在长椅上睡着了,那超特写,还有男警官帮助完借钱小哥的无奈神情特写,都很深刻。这部纪录片手法不算华丽,但是更多静镜头的运用也给了观众很多的思考空间与时间。

想以《活着》中一句很经典的话结尾:“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也是一门艺术。

 7 ) 百态苦生2

这部纪录片可谓毫无艺术成分可言,但我仍然要给5星。

一直觉得人生下来就是不幸,不幸的形式却又各种各样,或因温饱,或因疾病,或因遭遇。

作为一个没有温饱顾虑而又稍微读点书的人,习惯了媒体里天天吹捧的强国,虽然没有百分百被说服,但却从来没有想象过,这部纪录片一幕幕锋利的现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很难过,难过的并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国家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好像已经不允许好吃懒做的平凡人的存在。你是富二代,fine,随便你挥金如土。你是穷人?你就必须努力干活,出人头地,改变命运。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对下一代供书教学,让他们出人头地。

但如果我是一个懦夫?我只想赚温饱的钱,有时候能喝点小酒,抽点小烟。我不求富贵,只求你别让我加班。我希望安稳过完一生,然后死去。

这是一个普通人普通的想法,是这个国家庞大的组成部分,但却不被允许出现大银幕或是其他媒体上,会被认为是“丢了国家的脸”。

渐渐地,我们便忘了这些人的存在。

为了市容,我们有了城管去赶走小贩,没收他们的摊档。为了秩序,我们禁止摩托车出现在市道。为了安全,我们赶走了在京所有在城中村居住的小市民。一切目的都是好的。但手段都是残忍的。

渐渐地,我们便不允许这些人的存在。

另外一份的难过,在于另一些兢兢业业的平凡人,却不被允许安分。他们努力生活,努力赚钱,但社会却无法给予他们保护。被拖欠工资的,被骗取钱财的,被殴打的,被带入传销的,一步步将他们带入绝境。有人会高高在上指责他们,为什么这么蠢?对啊,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人生而富贵?为什么有的人生而美丽?你无法不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他的行为,正如他也无法理解你的世界一样。社会应该做或者说主要的任务,是杜绝这种坏事的发生,而不是指望着提高所有人的智商和警惕。问这种问题,就像问为什么你会被QJ一样蠢。

最后,其实我们坐在电脑前对别人评头论足的网友也没有必要可怜这些旅客,说不定人家单纯,活得比你快活多了。

 短评

人生百态。

5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力荐

张全蛋警官

7分钟前
  • zci
  • 力荐

王兴曾说过一个数据,说中国的本科率大概只有4%左右。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也就4个大学生。可为什么在我们的感觉中,身边个个都至少是大学文凭。其实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就比如公众号这个东西,中国有N亿人不晓得这是个什么玩意,会看公众号的人在中国就是小比例人口。尤其是对很多在移动互联网中长大、生活的00后来说,中国就是网上那些人的组合,比如从微博来看,不知道的还以为中国人都吃了没事,整天就关注几个明星的鸡毛蒜皮。可中国太大了,就像贾樟柯说的: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这些年,我经历了太多的长辈们,他们一生勤勤恳恳,把自己献给组织,献给子女,生活照样把他们压在底下踩,年纪越大踩的越深,直到陷进土里,没人记起......我总觉得,不管是谁,无论他拥有什

11分钟前
  • xiangkaiad
  • 力荐

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瞬间,但更多的还是心酸、心寒、心痛……之前碰到一个德国人,他不相信中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反问我说你们中国人都这么妄自菲薄吗?我想这部片子应该能改变他的错误印象吧……最后祝愿较真的悔罪哥一切顺利

12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

一个机位,万千人生。这是最真的世界

13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纪录片是五味生活的纪念册,历史可以逝去,但影像却可永世长存。

15分钟前
  • 逝去的爱
  • 力荐

仿佛一部摄像机置于千万人潮涌动的人生车站,来来去去播放着两个字:活着。非常好👍

19分钟前
  • WellIgotone
  • 力荐

吾国啊,吾民!http://t.cn/zYGkJrZ

2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讨薪的,赖帐的,哭穷的,耍赖的,讹诈的,忏悔的,捡破烂的,不识字的,喊警察叔叔的,被骗打黑工的,专等救助站救济的,被教唆偷盗不听反挨打的,身份证被偷无法买火车票的,刚刑满释放不能住旅店的,指使女儿偷窃的,遭抢仍彪悍的,这个残酷的众生相,简直让人没法再爱这个人间。

29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各种各样的人,乱摆摊的、讨工钱的、没钱回家的、耍赖的、骗救助站资助的,抓进来的多是熟面孔,扣几个小时也就放了。站前派出所处理的大部分是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只能当个裱糊匠,挨过时间,糊弄过去,等着这些人坐车离开。毕竟,来火车站的人终归是要离开火车站的。

30分钟前
  • 艾弗砷
  • 力荐

心酸。拾瓶子的老头去报案说,自己的瓶子被人抢走了。

31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机缘巧合在刚成年时做过几个月协警,观影时有些感触,同片中不同,镜头之外的警局要生猛的多,毕竟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破事很容易就耗空人的耐心和善念,警服又会赋予别样权威,这种变动在年轻警员身上会更加深刻,可惜电影太浅,仅给了纪实功能。

36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周浩导演在映后谈说,这片子获得拍摄许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当时广州是春运示范点,他们被一个局拒绝,被这个所允许了。2010年的广州越秀区广场派出所,辖区就是车站范围,任务也比较单纯。春运的流动人口是观察社会的富矿,提供了各种奇怪的悲惨的样本,即便摄影机主要只拍接待大厅,仍然可以窥见一代下层中国人日常的艰难时刻。各色人等丑态频出,现场学生们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我却只能苦笑,这根本不是猎奇不是审丑,这就是被时代车流撞倒的人,被城市化和数字鸿沟抛弃的人;再往前推十年,他们就是我们的农村亲戚,我们的中年邻居,想到这些你很难笑得出来。当然他们不是小白菜,他们会违法,但正如周浩导演被迫解释自己打破所谓纪录片教科书规矩时说的那样,规矩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周浩导演的世界,永远是复杂多义、值得挖掘与回味的。

37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如果这是真实情况那么人民警察比我印象中要靠谱许多;最后压轴出场的真给咱东北人民长脸啊……

38分钟前
  • NigelCrane
  • 推荐

那个忏悔的人给派出所提供了神性的沉默时光

42分钟前
  • 多情总被无情恼
  • 力荐

派出所里的百态。想知道救助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47分钟前
  • KingofChimney
  • 力荐

广州火车站一直都让人避而远之,差馆里往来的都是社会最底层,所有的问题回归到最基础的生存问题。在旁人看来很多需求、很多表达仿佛都不合理,但是在他们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然而最难过的地方就在于如一位民警所说:“98%、99%都是解决不了的。”无助且难过。

51分钟前
  • ibelieve
  • 力荐

拍个救助站的纪录片吧,为什么这些人都不愿意去救助站,是他们精神不正常?

54分钟前
  • 细雪
  • 推荐

因为凹凸镜DOC的推文,又重看了一遍《差馆》,仍然觉得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人类学样本,放在十年后的今天,有的变了,比如可以随时补办的临时身份证,有的没变,比如,还有很多人各种原因无法顺利正常的回到家乡。现在,广州火车站都已经开始翻新了。来到广州的人,大多数第一脚踏上的就是广州火车站这个地块,改开多少年,多少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广州火车站站前派出所是个窗口,这个公共场所,芸芸众生鲜活生动。

58分钟前
  • 张劳动
  • 力荐

河南 四川 东北 广州 新疆 哈哈哈 地域黑合集

1小时前
  • 生生鸟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