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唐太宗李世民

台湾剧台湾1994

主演:林俊贤傅艺伟童爱玲王筱婵王伯昭李志奇周绍栋康凯玉尚吕盈莹韩冬冬温谦范瑶璋

导演:李朝永王圻生冯凯张自强夏传林

剧照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2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3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4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5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6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3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4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5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6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7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8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19 唐太宗李世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1 04:38

详细剧情

  本剧时间跨度从隋朝末年一直延续到贞观二十三年。隋朝末年,晋阳留守李渊(周绍栋 饰)掌握重要兵权,他的三个儿子——李建成(王伯昭 饰)、李世民(林俊贤 饰)、李元吉(玉尚 饰)都是得力战将。一次意外使李世民与出云公主杨吉儿(傅艺伟 饰)一见钟情,并且结识了一个陌生少年(李志奇 饰)两人还结拜成兄弟。但是不久后吉儿为解突厥围攻雁门之困,决定前往突厥和亲。世民为救吉儿力挫突厥大军,但是却误以为吉儿身亡,伤心回城。当吉儿死里逃生回到晋阳城时却得知了世民与长孙无垢(童爱玲 饰)的婚礼,好在两人化解了误会终于结合在一起。不料李渊起兵进攻长安之时,吉儿被元吉软禁又与世民分离。经过千辛万苦的她还是生下了儿子李恪。随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吉儿被封为杨妃,与长孙皇后和睦相处。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世民与吉儿因为太子之事产生误解。回顾李世民金戈铁马数十载,在他寿终正寝之时谁会是陪在他身边之人?

长篇影评

1 ) 说说阿史那燕

撇开演员颜值不行,大喊大叫的烂演技不说。我还是挺喜欢阿史那燕的人设的,戏剧冲突层层加码,性格上优缺点明显,人物立体丰满。也许换个漂亮演技过的去的女演员就不会挨那么多骂了。

草原的女儿,直白热烈 骄傲肆意。她不是男人背后默默背负所有,藏起不安和忧虑的持家贤妻。而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战士,与心爱的人并肩同行,征战沙场。眼高于顶,除了家人,所有的男人都入不得她的眼。直到遇到了他,那一刻大概她心里就认定了,这便是与她比翼同行的人。只不过彼时肆意骄傲的女将军还不知道,爱情不是付出就会有结果。

爱情是自私的,嫉妒使人丑陋,她更不是委曲求全的性子,她在嫉妒里矛盾挣扎,也让她自我厌弃。而她的爱情换来的却是他的一句,兄妹之情,自尊和骄傲被他撕的粉碎,又被不爱的男人迷j之后,她疯了,裹起厚厚的盔甲 张牙舞爪站在他的对立面。强撑着最后的一点自尊 :你看,你不爱我是你的损失!

其实剧里三个女人在遇到李世民之后 都在不断妥协来配合他。长孙退到贤妻的位置(不去问究竟是不是爱情)。吉儿退到最爱的位置(最爱又不能当饭吃 还不是要分享一个男人)阿史那燕退到只求一点怜惜之情。

好像从爱上李世民那一刻起,阿史那燕就一直在矛盾里挣扎 起初想要他全部的爱,发现不可能,最后连在一起都是zz联姻。她的理想之爱在一点一点崩塌,最后她变得不像她,努力做一个懂事得体的嫔妃,只是为了配合他的脚步。

只不过连这岌岌可危的爱情时光都是偷来的。她的身份还是逼着她做选择,是做皇帝的爱妃,还是突厥的公主。是选择丈夫还是父亲。

孩子流产,无法再育,彻底击垮了她。在这段感情里,她的自尊自信早已被磨去了棱角,两人之间,是国与国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是她的丈夫,更是一国之君。死谏成了她唯一的筹码,帝王之爱,从来无法平等。她终是舍弃了嫔妃的身份,又做回了突厥公主,为了亲情和国家选择了死亡。

草原的鹰终是飞离了圈养的后宫,回家了。

2 ) 雨天的心情

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剧 小时候还真没看过 偶然在b站了他们的初遇 这才是真的一见倾心 前几集的男女主角使现在这个被生活打压没了斗志没了初心也不相信爱情的我 再度相信是有的 不得不说他们演技太好了 太让人入戏 可惜 男主又更伟大的抱负 吉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独自出走 而且身份特殊 男主也只是空了才想起 身边永远有佳人相伴 即使知道要结合历史来看 但还是 更希望男主多在乎一下吉儿 这部剧还是比较长 我在b站看剪辑 突然出现吉儿一口一个万岁 臣妾 真的好扎心 曾经那么相爱 最终也渐行渐远 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甜蜜 该多好 人最终还是只有自己 家人 爱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 我现在二十几岁 二十岁之后就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人生不过几十年光阴 我觉得好快好快 可是 现在又觉得 几十年又好慢 独自一人好难熬

3 ) 0n the road

吉儿最初是怎样一个意气芬发的公主阿,娇俏跃动像金色的阳光。她在马车上的一个回眸,带出了无限的娇媚多情,瞬间就俘虏了李世民的心。她那么勇敢,自愿和亲去突厥,在心里,却暗暗的等着世民回来找他。她那个时候是怎么想的呢,是否想过一生一世,是否想过要世民一心一意?也许那个时候,她什么都没想,只是等着世民来接她回去,她以为,一定是可以回去的。
世事永远难料。谁知两人就失散了。谁知道失散的时候,对方都在做什么呢?首先就得打起精神来让自己的生活继续下去,只能在心里祈祷对方安好。他成亲了,出兵征讨四方,要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她辗转流离,抛却了自己的父王和家,千里迢迢来寻找他。
这个大概就是区别了。他的心里有天下,她的心里只有他。
再见时,他是有妇之夫。不过在古代,这也不算什么吧。她什么都没问,就跟他乖乖回了家。回了家,她不再是之前那个任性娇憨的公主,她也要懂礼,她只能站在长孙的身旁。这之间的差距和失落,她可有几多?无论怎样,她认了,开心的认真的在李世民身边生活下去。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也挺好。
谁知道,她又被强行掳出了世民府呢?等她跑出来的时候,天下已经变了,江山不再是她父亲的江山,她无论如何都想回去伴在父王身旁。她要做的事,他从来帮不了。她吃了一路的苦,在路上生下了他的儿子,他从来不在她的身边。

我常常在想,生活到底是什么呢?生活好像永远都只是一个人的事。你要去一个远方,有同行的人是缘分;要孤身一人是常态。父母跟不上你高飞的脚步,爱人和你的方向也不一定一致,再加上生活常常让人出乎意料,所以阿所以,一定要学会自己上路。

接下去,接下去还有什么好说呢?她终是回到了他身旁。她也曾为那燕的事悲痛欲绝,最后慢慢的接受这样的事实,成为了他的妃子之一,好好的抚养自己的孩子。看他为长孙的死悲痛欲绝,看他渐渐的死在自己的怀里。说不尽的悲凉。

在某一天,我突然能理解西方的悲剧了,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悲剧。年轻的飞扬跳脱被时光褪去,久远的誓言模糊的让人看不见。我起初有那么多的坚持,那样激越的情感,最后都融化在了自己的心里,只是学会了接受。我心里清楚,我接受,是因为没有了拒绝的资本。当我的体力,智力,精力都不再,当我的容颜如那枝头枯萎的花,我要学会慢慢的接受。

4 ) 人生若只如初见,回眸一笑定终生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的无处藏!···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万众齐声高歌千古传,···”,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一直印在我记忆深处的歌词,在今年端午小长假百无聊赖的寂寞时光中,忽然再次触及我渐趋平淡的心灵。于是,越来越喜欢回味曾经岁月的我,在平静的心情下打开了PPS,搜索那部叫《唐太宗李世民》的影剧;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听到再次响起的音乐,居然真的让我对此剧——《爱不释手》。

重看此剧,最难忘的当然是吉儿与世民在一起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他们恩爱缠绵时眼中只有彼此的销魂神情,还是吉儿使小性子吃醋的娇嗔和世民柔情似水的抚慰,都无可避及的撞击着我的心灵;眼泪,有点“不知所谓”的滚满我的脸颊;一次,又一次···

而第一次,正是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一见钟情。谁说只有李隆基的杨贵妃“回眸一笑”才是倾国倾城,或许早在隋炀帝时代,就该用此词来形容他最爱的吉儿公主啦!不经意间的邂逅,却注定了一世的倾心相爱;一个,英俊潇洒,优雅复古,温暖踏实,当之无愧的风度翩翩李世民;一个,国色天香,貌美如花,娇俏动人,当之无愧的沉鱼落雁杨吉儿;在那卷帘轻扬的瞬间,一眼便看穿了一生。我不禁想起:回眸一笑定终生,人生若只如初见!很奇怪,原本越来越不相信爱情的我,却在这一幕映入眼帘时,眼泪夺眶而出。而在当年,那个激情四射的我,都不曾为此情此景而心动。或许,这就像有些人有些事,总是在时光踌躇中,连感触也斗转星移了吧!

皇宫中,吉儿与思她心切冒死前来偷看她的世民在她寝宫内的情形,令人想起时便宛然一笑。有点不敢相信数年后那么英明神勇气势逼人的一代帝王李世民还曾有那么拙笨憨傻的表情,就像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男子在面对初恋时蠢蠢欲动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的模样。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吧!不论是多么不可一世的英雄,在自己深爱人的面前,都会有不知所措战战兢兢的举动。也正是这样的真情流露,才让我甚为感动。

第二次的流泪,则是因为那经典的“重逢”。历经最亲奶娘去世的悲痛、知晓当年母亲去世真相的震撼、被最疼爱自己的父皇赐死的恐惧,以及亲眼看到最爱之人成亲的绝望等一系列打击后的吉儿,在李元吉的别苑中被世民找到时,那种惊喜、委屈、伤痛掺和的复杂心情,让吉儿再也忍不住扑进世民怀中痛哭。她曾表示“不要与人分享这份爱这个人,她只要唯一”;所以她在世民和无垢的婚礼上悄然地掩泪离去。可原来,当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又是在那个男子本就可以左拥右抱的年代,尊贵如她,也就不顾一切地爱了!


之后,我还有很多次情不自禁的流泪,大多都是喜极而泣;而只有在吉儿中年唯一一次因为世民的冷落而流泪回忆过往恩情时,我的泪也和吉儿一样,苦涩伤感又无奈!看到很多唐迷朋友都对后期的世民不满,认为他对吉儿的爱已经分给了无垢和那燕;甚至转移给了武媚娘;从而引起大家对世民最后真爱的疑惑。诚然,在看到吉儿流泪的时候,我也曾在心里涌起对世民的怨恨;我也怀疑过世民所说的“吉儿,你是我今生唯一的挚爱,没有人可以在我心中取代你的位置”这句话的真实性;我甚至还认为世民在临死时不该只是向吉儿抱歉对她不够好,而应该再次重申“你是我的最爱”这样的誓言。但静静品味后,我却又很佩服编剧和导演,他们对于爱情的表达操控能力又岂是我能品头论足的。就我所感,唐剧,之所以在历经十几年的岁月后依然是存在于我们那代人心中不可复制的经典,除了男女主角等演员无与伦比的精湛表演外,还在于那些刻意留下的悬念。如果世民从始至终,都一直强调着“吉儿,你是我唯一的挚爱”;那么,贴吧里面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唐迷们百花齐放的精彩笔战呢?一部十多年前电视剧的贴吧,至今依然有人流连,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我很庆幸,我对唐剧迟来的痴迷并不是一个人的独自欣赏,众多唐迷朋友与我的互动,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唐剧无法想象的震撼力量。

尽管有过困惑,但我最后依然认为吉儿始终是世民的最爱。原因有七:一、世民与吉儿在一起的时候最不需要装饰自己;就如他所说心中的苦只能向她倾诉。只有在心灵相通的最爱人的身边,才能做到彻底的坦然与放松。二、世民每次拥抱吉儿,都是那么的发自内心般的顺其自然。寻常的肢体动作往往是最易反应出内心的,看到世民拥抱吉儿的场景,谁还能怀疑她不是他内心最深的爱呢?三、那燕想要孩子,却去求吉儿帮忙推世民去她的寝宫过夜;试问,若那燕已经是世民的最爱了,她何必多此一举?四、对于那燕临死世民说“只要你好起来,我可以不做皇帝”,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世民在剧中就是一个很重情义很感恩的人,那燕为他做的事情他感怀于心,就像一个同生共死过的患难兄弟一样,又怎会无情呢?五、无垢的确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好皇后,她就像一个诤友或者红颜知己一样陪伴着世民,宽慰他沉重的心情。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妻子,难道不值得任何一个男人为她登台远眺吗?但世民所想念的应该无关情爱,而是她的贤良淑德大度和智慧吧!六、后期的世民虽然不太像从前那样总是对着吉儿诉说喃喃情话,也没有时常宠溺地搂着撒娇的吉儿;但那不正是吉儿为了爱世民这个一代明君而做的改变吗?她的娇憨可爱、聪慧果敢、执著无畏,渐渐地变成善解人意、深明大义、贤良淑德、高贵睿智;这是多么自然的转变啊!世民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女人吗?在他年少时让他念念不忘,在他年长后让他感激不尽。也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以最打动世民最适合世民的模样活在他的身边,永远留在世民心中最深的位置!七、世民临死时对吉儿说“月关觉得这些年来,对你不够好,要请你原谅”,这是一个男人对自己的爱人才会表达的歉意,因为站在爱情的角度,他没有给予她最好最完整的爱,所以才会内疚。他是用一个普通男人对爱的评判标准来衡量他和吉儿的感情;因为是帝王,所以做不到从一而终只有她一个女人;也会因为对老的恐惧而一时眷恋年轻活力的女子。

  世民离世前与吉儿诀别的话,还有他关于吉儿去留的遗旨,让我最后一次痛彻心扉的泪湿衣衫。他想起最初和吉儿认识时那个率性天真刁蛮又可爱的小公主,他感慨她的蜕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哭的最伤心。或许,在世民和吉儿的心中,都很想人生如初见般美好,永恒地定格在那个只属于彼此的瞬间!那一刹那的芳菲,属于最初的心灵悸动!因为最爱彼此,所以永远记住了那天那云那物那人!

  我想,我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世民和吉儿的这种爱情;虽然清楚一见钟情不会出现在我身上,可怀着对如此爱情尚存的一丝期盼,或许会比较开心和幸福吧!从6月4号开始沉迷唐剧,至今足足7天;这些日子,我一遍遍看电视剧,看小说看贴吧,和影迷交流,还寻找各种资料想要证实历史上吉儿就是杨妃,杨妃就是唐太宗的最爱!可惜,我只能确定李世民是娶了隋炀帝的女儿为杨妃,也最钟爱吴王恪,但并不知道这位杨妃与太宗的感情纠葛!但我宁愿相信,历史上,李世民真的和一个这样的女人倾心相爱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5 ) 谈谈剧中李世民对三女的感情~

又重温了年少时看的此剧,心潮澎湃,好喜欢世民和吉儿的感情,热烈、纯真、坚韧、持久,真真难得。
首先要吐槽一下那燕,许多人都在为后期世民对那燕的偏心与最后遗言很生气,还因此而讨论世民到底爱不爱她,我却觉得小李对那燕一直就没爱过,起码不是爱情。
从外貌上来讲,小李明显喜欢娇小美艳、小鸟依人款,那燕的容貌上来就没吸引他;
从性格来讲,小李倒是喜欢有性子的,太贤淑就与大家闺秀差不多,貌似不能引起小李兴趣(参见长孙,敬重多于爱啊),他与吉儿第一次见还没见到脸时是因为吉儿的故意找茬有了调侃的兴致,兴致盎然的调戏人家如果长得和声音一样美就娶人家做小老婆,但是很明显只要有小性子就行了,那燕太强势太直白,不符合中国男人的观念,每次小李面对那燕都很无措,明显不适应也不欣赏。
而且小李有身为君主的霸气,更加不喜欢人强迫,在这里也要吐槽一下,那燕一样超自信,总觉得小李应该很喜欢她,或者最喜欢她,总是很颐指气使的对小李。再说外因,小李也是超自信超有自尊那种,结果因为当时李家情势,必须拉拢突厥兵力,那燕闹着要走,李渊命令小李去留那燕,小李去了又是一番道歉啦啥的,但是明显不是哄女人那种,但是那燕超享受,还一副男朋友来哄我了的傲娇,撒娇说:我刚答应留下你就要走啊,你看小李那个尴尬,要是有心内音应该是:我是为了大局来的,怎么你就成了一幅我女友的样子?第二次那燕更无理,明明大家都知道小李喜欢吉儿,可是那燕明显因为常和小李一起打仗又春风两次后会错了意,自我感觉良好,还在床上趁着小李急于入眠时追问:什么大概是,到底爱我还是爱吉儿,害得吉儿伤心自闭,人家是正牌女友小李当然着急,要哄着吉儿了,结果最后好不容易正牌女友原谅了小李也没找那燕麻烦,她听了小李说吉儿是唯一的至爱倒一幅受害人样跑了,拜托,我怎么没见到小李承诺那燕是爱的人,本来两次也都是特殊情况啊,一次蛇毒一次醉酒,她上赶着小李一直也挺不自然更没给她什么默契啊,不明白那燕为啥这么自恋。后来被李建成哄了,投靠那边害得小李失了兵权就算了,失恋的女人嘛,可以理解,可是回来相见后又要小李低姿态,我只能说这女的确实直爽,换了心机女,直接借小李的歉疚低姿态,她又政治军事地位不可或缺,早就赢得小李的部分怜爱了嘛。
因为那燕心里一直觉得自己是突厥公主,是李家支持方,且地位重要,李家不能缺少,所以一直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挺高,再加上觉得我全力帮你,又这么爱你,心里总觉得小李应该爱她、对她好,熟不知男人最受不了这种施恩般理所当然,更何况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优秀男人。还有,要说打仗陪同、出谋划策的欣赏是绝对有,但是身为领导人的小李明显是属于惜才,只不过这个下属是女的而已,和对爱人的标准绝对不同啊。
因此我总结,对那燕,前期,那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男人在屡次顾虑全局时的妥协,后期,那是一个男人在被穷追猛打的热烈示爱与付出后的感动,再加上小李的责任感,成就了最后的一句。但是,你何时见到过小李对那燕男人对女人般的对待和疼爱?这么一想,那燕同学挺可怜的。不过她本人倒是还好,因为她真是太自信了,没看每次小李只要稍微低姿态来道个歉她就开心,觉得小李爱她,马上进入女友状态,所以……
大家都说中年那段李世民是喜欢那燕的,不过我仔细看了觉得不是哦。一方面那燕处在突厥和大唐的矛盾中,政治局势加个人挣扎,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她那边各种事情,流产,挟持海蓝,李世民当然主要关注她,毕竟这么久付出这么多,他自己也承诺了要对她好;另一方面吉儿长孙也极力让他多关心那燕,都推他去看那燕。我觉得就是吉儿太体贴了,要是同时吉儿也有些事儿一对比大家就能看明白,电视剧里根本没这么安排,所以呈现一边倒的情势。但是你看那燕死前,李世民朝堂上遭受压力,大臣们好多建议处死吉利可汗啥的,他也挺纠结,觉得那燕那边对不住,但是他第一个回的是吉儿那里,在那边正好碰上那燕也在,而且从那燕的态度也能看出,她请求吉儿让世民今晚去她那儿,之前吉儿也提议试着由自己劝说世民好好安置突厥,都可以看出大家都认为吉儿对世民影响力最大。


再说长孙。这个不能否认在过程中到最后应该是有发展出爱意,但是绝大成分是敬重是佩服是感动,这个也是许多朋友分析的。其实想一想,长孙就是出自真心的腹黑者啊,看看现在的文里,面对真爱的老婆要怎么做,大家给的参考都是贤惠策略,尤其是对着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男人。
如果不走贤惠道路会怎眼,小李会不开心进而不满意进而努力争取和吉儿一起最后等大局一定,吉儿妥妥的皇后,爱也全都妥妥的收着,长孙必然悲剧。可是一贤惠就不一样了,本来就处在道德高点、弱者地位,明明是正妻,明明无辜啊,可却愿意成全,愿意帮助留下吉儿,愿意安慰照顾小李关心的人,小李道德又很高尚,当然没想到、愧疚、感动、退让、爱戴,于是形成了爱情后的又一位置,敬爱。你看小李回来想见见吉儿,但是要先和长孙正妻报备,这也是长孙退让贤惠赢得的成果啊,要是之前没有贤惠得到尊敬,再妒忌一点好嘛,到时候小李回来直接奔向吉儿大家也不会说什么,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结果一说完长孙一句示弱:我也好久没见到你了,不就成功牵制住了小李。贤惠路,小李对她心有愧疚,要补偿,吉儿对她也心有愧疚,要退让,两人又都对她感激,要不是她退让两人在一起还要麻烦很多。总之我觉得长孙没有那么伟大,因为事实上她除了这条路其实也无路可走。其实她胜在运气好,碰上了小李,如果不是小李的性格,换成建成、杨广,绝对悲剧啊,管你咋贤惠,照样真爱第一啊,你看冰如不也是这么做的么,而且更强,政治上出谋划策,也帮着建成搞定那燕,最后……
我尊敬长孙,她是出于真心爱小李而做出的这些,不是阴谋设计,但是我不认为这段是爱情,应该是升华后直接变作亲人、贤内助的亲情。

吉儿,作为小李的最爱我觉得争议应该不多。例子也太多,他俩的相处慢慢的都是情侣间的激情啊啊~我想说的是,居然老有人觉得吉儿是花瓶让我很不爽,也老有人觉得吉儿就是靠一张脸的一见钟情混下来的爱情,喵喵的。
吉儿深明大义去和亲,智传木板,后来用计逃脱,屡次脱险,吉儿很长时间都是在外飘荡,虽然多有人帮助,但是其坚韧、谨慎、智谋也不容小觑啊。总有人说长孙大度付出,可是长孙没选择,她不大度小李也不爱她啊,可是吉儿呢,第一次是天意弄人,小李以为她死了成亲,她再来面对长孙也愧疚,长孙接纳她她也感激,也从不逾越,第二次则是生完孩子小李又有了那燕,还被听到那样伤心的话,可最后她也谅解了,明明是无心之失可是那燕跑了,她也不顾危险出去找寻,想劝说其回来,目的是帮助小李在局势下的地位,后来的毒酒啥的更不用说了。
另外有一点挺有趣的,就是世民和吉儿一起面对的是元吉,他好像不太在乎,当然有可能是因为公主一个是先与他相遇,一个是两情相悦,而面对那燕时中间是建成,世民就是退让,我觉得其实也反映了世民和元吉一直就不和,但是对大哥倒是挺敬重的,哈哈。
总之,最支持吉儿和小李,虽然这段爱情中的其他人很无辜~

6 ) 杨吉儿

小时候看唐太宗李世民,牢牢记住一个名字,杨吉儿,因为她美得让人如痴如醉,她出走以后杨广日夜思念,命人捉了无数萤火虫在夜间宫殿里,整个宫殿在惊叹萤火虫的美丽,杨广却痛哭喃喃自语要女儿回来,宫女太监潸然泪下。我太理解了,换我也是这样百般疼爱。杨吉儿回宫时对侍卫彬彬有礼地说话,教养极佳,娇弱时是尊贵无比的大国公主,在马上的风采又像是一道金色的阳光照入树林,最是娇俏可人的绝色少女。我记得长孙皇后的端庄贤淑,和突厥公主的大胆泼辣,但只有杨吉儿的美色让幼年的我魂牵梦绕,总是记挂着她能不能得偿所愿,能不能快乐。刚刚一查,杨吉儿的扮演者是傅艺伟,恍然大悟。难怪啊难怪,这就是让我用一首爱不释手记住的一个倾国倾城最是灿烂灵动的贵族少女。
是的,用江山换杨吉儿一笑的话,我愿意啊。

短评

我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啊

2分钟前
  • meiiii
  • 力荐

愛不釋手,最美長孫皇后

5分钟前
  • 魚仙
  • 推荐

那时候觉得傅艺伟真漂亮

8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当年超喜欢这片

11分钟前
  • 彭彭
  • 推荐

儿时特别喜欢看,杨吉儿好漂亮,长孙皇后出来时还为吉儿抱不平,长大后才知道,李世民和杨吉儿的故事纯属扯淡

14分钟前
  • 露咪亚
  • 还行

还是那句话,那时候觉得傅艺伟好漂亮!!!!

17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还行

俊贤啊我的俊贤你怎么被嘉玲蹉跎了?

20分钟前
  • 北漠
  • 还行

傅艺伟的扮相又高贵又美艳,且带一点天真娇纵。真正叫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得无处藏。

21分钟前
  • Tiffany
  • 力荐

从这部电视剧开始长孙无垢就变我偶像了……

22分钟前
  • 凯蒂泰迪熊猫
  • 力荐

此剧演员没的说,尤其是长孙皇后,端庄大气,贤良淑德,大爱。可惜,作为长孙皇后粉,你居然给我演成长孙皇后是后遇到李世民,杨妃先遇到李世民还跟李世民一见钟情?我心里顿时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这片子如果傅艺伟的杨妃是女二而童的长孙皇后是女一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给你四星。多情帝王家!!

24分钟前
  • 陈尘
  • 还行

当年看的如痴如醉……

25分钟前
  • 走路去纽约
  • 推荐

经典形象

27分钟前
  • 日常的洞爷湖
  • 推荐

童爱玲——美女典范啊......

32分钟前
  • 绿砚
  • 力荐

啊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

33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还不错,可以看

37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太宗皇帝之伟,不仅在于安内攘外、拨乱反正,不仅在于扫灭十胡、贞观之治,不仅在于万国来朝、汉高文武三功一身,还在于“道先儒次佛客”以汉高文帝的黄老之道,驾驭了汉武帝的儒法合一,即以权利本位驾驭了权力本位,这是轩辕黄帝和中山先生两端天下为公之间,于家天下帝制歧途链接共和大道的纽带。

38分钟前
  • 方源野(别鹤)
  • 推荐

略狗血,但在台剧中已经难得了。

41分钟前
  • 馋猫麦昆
  • 推荐

林俊贤真的是很帅啊........

44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推荐

童爱玲的长孙姐姐实在是后妃之德的化身啊!小时候特别纠结吉儿的发型,正面啥都没有背面一朵大花,这是啥审美理念呢?

48分钟前
  • 花簪
  • 推荐

小时候看都觉得挺难看的,现在想起来那就更难看了

50分钟前
  • 我来我征服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