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幅画开始空无一物,然后黑白分明,之后色彩斑斓,但一片混乱变成了浑沌,然后又空无一物,无限循环。所谓末日,不过是一种隐忧,如今是前所未有的花花世界,色彩斑斓,却一片混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任何信息,然而可用身体真切触摸的东西少之又少。就这样貌似生机勃勃的直至死去。 Ferrara导演表述一贯如此,谈不上装不装B,至少他活着,思考着,想活得更好,用他的方式去表达,这就可以了,很真实。 至于拍摄手法,反正也把他打入独立导演的大牢了,遭受非议,褒贬不一也属正常。但我个人真喜欢他的镜头,平缓时的温和亲暖,紧张时的犀利尖锐,总是恰到好处。 从最惯常的戏剧规律来说,他叙事节奏一贯散乱。其实呢,至少我觉得这是个问题,作为艺术创作者,到底要不要和欣赏者交流?如果打算交流,应该用一种什么态度和手法?百般迎合自然没有尊严,作品也就失去了品格,反之过于自我沉溺,让大部分欣赏者摸不到头绪,不能进入其作品,也就失去了表达意义。这就要掌握一个度,既要揣测创作者和欣赏者各自的心理,还要权衡利弊,还不能缺少技术支持,没个十年八年真拿不下来。 前些天看了看《超越套路的剧作法》,现在想,如果多看看独立导演们的作品,也就不用看那本骗人的破书了。然而一旦打破常规,就要冒风险。难两全。
那幅画开始空无一物,然后黑白分明,之后色彩斑斓,但一片混乱变成了浑沌,然后又空无一物,无限循环。所谓末日,不过是一种隐忧,如今是前所未有的花花世界,色彩斑斓,却一片混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任何信息,然而可用身体真切触摸的东西少之又少。就这样貌似生机勃勃的直至死去。 Ferrara导演表述一贯如此,谈不上装不装B,至少他活着,思考着,想活得更好,用他的方式去表达,这就可以了,很真实。 至于拍摄手法,反正也把他打入独立导演的大牢了,遭受非议,褒贬不一也属正常。但我个人真喜欢他的镜头,平缓时的温和亲暖,紧张时的犀利尖锐,总是恰到好处。 从最惯常的戏剧规律来说,他叙事节奏一贯散乱。其实呢,至少我觉得这是个问题,作为艺术创作者,到底要不要和欣赏者交流?如果打算交流,应该用一种什么态度和手法?百般迎合自然没有尊严,作品也就失去了品格,反之过于自我沉溺,让大部分欣赏者摸不到头绪,不能进入其作品,也就失去了表达意义。这就要掌握一个度,既要揣测创作者和欣赏者各自的心理,还要权衡利弊,还不能缺少技术支持,没个十年八年真拿不下来。 前些天看了看《超越套路的剧作法》,现在想,如果多看看独立导演们的作品,也就不用看那本骗人的破书了。然而一旦打破常规,就要冒风险。难两全。
这部又是待在我的硬盘里待了超过两年的片子,这几天趁着坐公交的时候,坚持每天一部分的看完。感觉男主很熟悉,应该是蜘蛛侠里面的那个反派角色。演技还是可以的,就是剧本可能没啥可以供他发挥的地方。一个好演员选择剧本,和一个好剧本选择好演员,都是一样重要的。
故事设定在人类要毁灭的前一天,说是第二天凌晨的四点四十四分整个地球将要被太阳的辐射所毁灭。男主和女主好像是老少配的情侣,女主是一名画家,哪怕在人类毁灭之前,也不停的保持自己对艺术的创作。男主则没有交代具体是做什么事情,就是在街上看到不少自杀的人,电视里新闻也不停的播放宗教,希望给大家以心灵的慰藉。男主还和前妻通了电话,结果女主发飙了,和他大吵了一架。男主就出去和朋友见了面,大家似乎没有感受到末日来临之前的恐惧,好像都还是保持着日常的生活,朋友聚会还是继续喝酒继续high。回来之后也和女主有了和解,大家各自都和自己的家人有了最好的告白,包括那个送披萨的小男孩。大家都似乎没有感受到末日的来临,直到极光的出现,末日的来临。
类似的世界末日的电影好像真的不少,一般的情节都是有个英雄来拯救世界的传统。这次却是从不同的角度,让人类自然的灭亡,从故事的角度来说还是很新颖的。故事的叙事性上,如果能更深入人性的部分,就更好了。
补
影像。像黑洞一样将我纳入,实际上讲述的也是黑洞。电影是一种颜色。当然不是黑,仔细看,几乎尽是必将调和出脏色的颜色,碰撞出了具有最深邃的纯度与透度的某种恒定的东西...一种以4:44命名的颜色,凝注着幕前的我。
一部没有G点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好文艺的末日片
地球最后一天除了继续麻木虚无的活下去还能怎样。导演立意是好的,可惜剧本太糟糕,结尾末日来临昏天黑地一瞬间似乎是个解脱
估计很多人是被中文字幕坑了,但即使如此,我依旧对主旨理解不能。
我杯茶(^o^)/ (It's not even Sci-Fi. 2013补记)
片子感觉挺混沌的,现在的末日片真是太多了,你从各种视角去看去解读,好象都说得过去,不过我反正没感到什么压抑,也没什么文艺性可言!
渣得有力量(这是哪位的名言。。?)!如此这番世界末日与宗教解脱或东方意境强买强卖委实太多太多,看得心烦;罗列想象中的画面,片中人物的焦躁和绝望丝毫没有感染到我;如果末日来临,我只愿在黑暗中安静归去。
脑袋喝坏了拍的?
一次又一次被男主骗进阿贝尔费拉拉这个坑啊,简陋也习惯了,新意也没啥,结尾好弱逼。
费拉拉的这部新片就像一个与电影并无多少关联的重金属Music Video,它不该在属于电影节的丽都岛被评述,而更应被供奉到威尼斯主岛上兵工厂里的当代艺术双年展中,在那个早已模糊了电影与视觉艺术界限的场域里,一切关于质量好坏、艺术价值的讨论都是不必要的
4:44 mon amour
世界末日题材现在看起来真的是拍烂了。虽然前半段利用不同媒体加上不同“智者”的论述的交错形成还可以的一种形式,不过整个影片过于的舞台剧化,也未带来更多新的思考。要不是威廉·达福 Willem Dafoe本身的气质,影片走向可能更没有章法。
为爱而死是我的末日,因死而爱是世界的末日
寓意很深刻,文艺气息浓,演技派
刚开看我以为在通往末日的时间就是要做受
......
所有拍世界末日的电影,都在强调一种突发性、混乱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也是大多数观众期望看到的。本片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世界的最后一天,没有突发事件,没有混乱,没有歇斯底里,一切都和平时一样,与父母通电话,看电视,叫外卖,前妻、现任隔着屏幕争风吃醋,做爱,吵架,做爱,最后同归于尽。
7.7;天大地大大於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