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靠马特达蒙加分
尽管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尽管有马特达蒙和索德伯格加身,但这个片子应该只适合于美国人看。几乎全室内场景、密集的对话台词和难以理解的怪诞逻辑都有些不可接受。
主人公要不是精明过头就是蠢到家,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成为FBI的线人结果自己把自己搞到坐牢,男主角的老婆又是一个什么角色,为啥要逼着男主角去当FBI的线人?
2 ) 告密者(The Informant!)
《纽约时报》记者Kurt Eichenwald在2001年把ADM前副总裁Mark E. Whitacre的真实事件改编成了小说《告密者》。09年Steven Soderbergh和编剧Scott Z. Burns合力把这部小说搬上了大银幕,由增肥近三十磅的Matt Damon扮演告密者。于是我发觉Robert Downey Jr.其实没啥资格在金球奖上嘲笑Matt,虽然他也不过是在开玩笑。这位憨态可掬的大叔和我父亲同年,生于1957年的劳动节上。
本片有三个好处:戏虐的音乐,黑色幽默的旁白和一群演员的出色演出。Matt Damon自不必说,随着剧情的推进,不由让我想到了另外两个令人惊艳的角色《猫鼠游戏》中的Leonardo DiC和《一级恐惧》中的Edward Norton,只不过Matt Damon比那两个看起来要更加纯厚善良一点。导演甚至请来了像Tom Papa,Patton Oswalt,Tom和Dick Smothers兄弟,还有Paul F. Tompkins这样正二八经的喜剧演员。当这些配角合着电影的剧情出现在肥Matt的周围时,一位豆友给出了这样的评论“从下半部开始,每个配角的脸都是一个囧字”。
旁白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每当场景跳跃,就会有一大段琐碎有趣的旁白喷薄而出,其实都是Mark的一些挺无聊的想法。唠叨的旁白也同时暗示了 Mark的躁郁症病情,以及他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温厚的事实。当你觉得Mark是只不过是有点大舌头的话,Matt便笑了。他就像是一头北极熊,捂住自己黑色的大鼻子隐藏在白茫茫的冰面上,伺机捕杀。但北极熊为什么知道自己的鼻子是黑色的?难道撒谎是一种本能?
3 ) The invention of Lying + Food Inc
这是一个食品公司中的谎言者的故事。
老实说预告片相当坏胃口,制作者刻意挑选了几个初级笑料拼凑在一起,透露出低智喜剧片的气质,也把男主Mark装饰得敦厚善良愚蠢可爱。
故事的主线认认真真进行的同时,Mark的心理旁述和幽默搞怪的配乐(真是个奇怪的词组)又一直在提醒着大家,你所见的,都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旁述里面有两个故事,一是北极熊,一是蝴蝶,都关于伪装。无毒的蝴蝶长出鲜艳的颜色,骗鸟儿自己是有毒性,这个是有的。北极熊懂得用熊掌遮住黑色的鼻子(真的吗?),为了在冰雪之中隐藏自己。不管是捕食者还是猎物,说谎的目的无非为了生存而已。
整件事是从玉米糖浆机器里的病毒开始的。投放病毒的人很可能就是Mark本人。公司为了病毒每月损失700万,他编造出一个日本人来索要一千万,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交易。假若公司相信了他的话,乖乖掏钱,大概也就没有这一百分钟的故事可讲。问题是公司找来了FBI调查内奸的事,Mark只好继续编下去。每出现一个新状况,他都有合理可信的新谎言应对,只可惜牵扯到的人越来越多,旧谎言也一一被戳破,即使是高智商的常青藤优等生,也未必圆得住的。
说他说谎成性,并不是真的。他每一个谎言都有清晰的目的。比如说编造自己父母早亡被收养长大,是为了博取同情和信任,并且建立道德模范的形象,并不是无目的地强迫性地撒谎。
以上是说剧情。
说片子的节奏慢,太不公平。故事前进的方式好像玩平台游戏,你必须操纵主角跳上一个泡泡,然后在它破灭之前的瞬间,跳上更高的一个。Mark不断地编谎话,以保持AMD”操纵价格"的指控继续进行。每十分钟左右,必定有一个新的谎话出现,并且推翻一些事,在此之前的事实都需要被刷新。FBI探员和律师问得最多的话是:“你没有什么在瞒着我们了吗?”--回答永远是“当然!”
4 ) 自身有问题,还能检举别人吗?
这是2009年的《告密者》,因为这个名字的电影有好几部。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原来以为就是《惊暴内幕》的重复,但是罗素-克罗饰的被大烟草公司开除的“告密者”, 是个无辜的好人,他是出于正义,为社会、为他人负责,却受到迫害。这个由马特·戴蒙饰演的粮食公司的的副总裁、营养生化学家,是出于免责才向FBI告发,并为FBI提供录音、录像等情报,随着故事的延伸,粮食公司开始反击,查出这个告密者自身也是屎迹斑斑,贪污受贿几百上千万美元。最终吃了官司。
我们目前的反腐情况,往往是站队站错了,或者外部(实名举报)或自身(表哥、小三反水等)出现了破绽,但来自内部的告发很少,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身边的人出问题,会不会牵出自己,为什么?一个重要的问题,也会像电影里出现类似问题,自身也不干净,他有权力或者说有义务去告发上司、同僚吗,值得去做吗?一个人有问题,身边的人最能感受到,但是由于利益共同体,大家都是体制内的受益者,谁没有一点问题,谁能像马英九一样“不粘锅”,所以说他能成为一个人物,也是他的定力所至,在国民党体制内,做到一尘不染,是多么不容易,所以他能经受选举的考验,选举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对人深度的挖掘,全面CT,你以往做过什么都能给你翻出来爆光,有污点的人那敢去竞选,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剂。就当下,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体制内有良知的人站出来,站到正义的一面,听从内心的指引。也希望我们的政策能鼓励这样的人,不要像那个嫖娼小伙出于良心为营救失足女孩,却反被拘留罚款的伤心事,阻扰了其他内心也有正义感的人去做对的事。
5 ) how to lie and not to be caught...or caught
因为看之前瞄了一眼别人的评论,所以我知道故事从头至尾充斥着谎言。如果没有这一开始的信息的话,估计结尾我会恍然大悟,然后会觉得它是一部更有意思的电影。不过因为知道有谎言,所以从第一分钟我就开始在研究Mark到底哪里在说谎了。
我必须说他是一个非常高招的说谎者。他的高招在于环环相扣,不断地推陈出新,又伪装得如此精密,让大家忽略他作为说谎者的可能性。任何想说谎的朋友,不妨学习一下人家都用了那些手法。
1.适时地转移目标。
其实一开始估计Mark也没有想骗那么大,只是想勒索一下公司,结果公司为了调查事件引来了FBI。他当然知道这FBI一介入,事情就不太好办,所以他掉转方向,让FBI把矛头指向自己公司的高层,并把自己代入合作者的角色。
2.扮无知。
当FBI觉得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可以对ADM开始展开行动的时候,Mark说那我应该还能留在公司吧。此话一出,FBI的人又开始觉得这个人怎么傻得这么可爱啊,这么傻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坏事呢。
3.扮弱者,博同情。
明明是他自己和FBI说该监听的是他的私人电话线,结果第二天他在公司却大吼大叫说自己家的两条线都被监听了。如此受伤的模样,搞得公司高层还以为这个同志为了公司的利益连个人隐私都牺牲了,多么好的员工啊。而且同时又让公司高层意识到连FBI都是不靠谱,不可信的,顿时便觉得Mark才是和公司在一条船上的人。另一方面,FBI又觉得这个同志为了和他们合作,有可能已经被公司盯上了,还要过着双重身份的生活,真是困难啊。弱者嘛,总是比较容易被排除在嫌疑犯的范围之外的。
4.说谎就要说到底,对每一个人,连最亲的人都不例外。当别人分不清你什么时候是说谎,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的时候,你就能应对自如了。
可是看到最后,我突然觉得其实Mark也没有很高招。他中间其实也想推翻一切,让生活回到正常的状态,但旁边总有一些人,比如说FBI,坚持要他继续下去。当人们认定了一件事情,总希望最后的结果会证明自己所相信的是对的。而Mark就被逼着一步步地骗下去。有时候并不需要多么聪明,你只是需要想好你的下一步,剩下的,有很多俗话说的好:兵来将挡,或者船到桥头自然直,或者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还是决定不了Mark到底是绝顶聪明,还是泛泛之辈。有时候,天才和精神病人之间的界线其实很模糊。嗯,仔细考虑一下,其实他还是很聪明的,不在于他的说谎技巧,而在于如何将一大班人糊弄得团团转而他却悄无声息地把一千万美元转到自己的账户之下。原来所有的看得见的,都是为了cover看不见的勾当而已。
如果影片里没有那么多愚蠢的人,这会是一部更好看的电影。可是愚蠢的人还真多,比如说那个听Mark在叙述事件经过时一副无辜,白痴并还有点类似崇拜模样的律师;那个被Mark要求写一个奇怪的名字连问都不问就写下来的同事;还有那两个自以为正直又很会为Mark设身处地想的FBI探员,等等等等。不过我又很高兴这一次导演并没有选用一向贯穿美国电影的精明,自大的美国形象,而平民化了许多。毕竟,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愚昧的。
Last but not least,不要相信影评。平均7.2的评分并不能说明这是一部普通的电影。
6 ) 属于智者的电影
Matt Damon是那种可以名留青史的演员。首先他可塑性很强,能演商业片,也能演文艺片。对于扮演那些那种表面傻乎乎,内心丰富到让人不寒而栗的人,他是很拿手的。先是天才莱普利,再是爱德华威尔逊,再是这个马克。
说实在的影片的可看性不是很强,有些像《特工风云》,大段大段的对白听上去很沉闷,但它不像《特工风云》那样沧桑,影片多了些生活气息。第一,配乐很轻松,是用小提琴和小号轻快地勾勒出的,很有美国的味道。第二,影片的色彩也淡淡地透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味道(初看影片还以为是那个时候的电影呢)。那个木讷的技术人员出生的管理人员,说了个大大的谎言,最后连自己都骗了。这就是人家说的“傻奸傻奸的”。HELLO KITTY原来是只黄鼠狼。他最后有没有说真话,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但这是属于智者的电影,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充斥着电影的今天,我们的眼球被太多的视觉效果冲击着,但我们的大脑似乎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程式化,有谁还关心人们内心的细微感触呢?是时候让脑筋急转弯一下了。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心上某一个地方都有着最深的思量。
纵观当代影坛,Matt Damon是很独特的,他是真正玩电影的人。
听说是喜剧片……沉闷得可以
喋喋不休,喋喋不休,喋喋不休。
欺诈成瘾。配乐美。
用了故意影响视听的手段,弱智的不是FBI也不是谎言,而是主视点代替观众被耍,所以出来黑色笑果...
Matt的演技已经进化到怎么演怎么有的阶段
我爱死这个大着肚子、留着小胡子、戴着老式方框眼镜且不停碎碎念的大叔了。索德伯格将一部商业犯罪题材荒诞化。一部到处是冷幽默的东西。因为本片有大量对白和神经质式的自言自语,估计电影受众群不会很大,但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将会爱死它。
@_@太阳月亮上升都在双鱼座的男人。。。索德伯格走了一个喜剧与犯罪的平衡杆,可惜太平衡,以至于我觉得无趣。。。
我一直想打荒诞的标签来着,从一开始我就觉得Mark在说谎,这说明我的直觉太正确还是Matt的表演不够到位?金黄色的影调很复古,反而让我觉得更增添了荒诞的意思。旁白段落与叙事段落的交叉还比较有意思,其他的真没有太大感觉。
爆料强迫症
喜欢这种处理
确实是索德伯格的风格
可怜马特戴蒙徒增三十磅
非常有趣的小幽默,特别是出彩的配乐!
洋溢着黑色幽默效果,拿话就说谎言串子 索德伯格拍片的套路总和观众以为的那样不一致
马特-达蒙真的太适合扮演这种表面看起来忠厚老实,内里心机重重的角色了,《天才利浦瑞》之后,他又扮演了一个外表平平,却谎言弥天的家伙,并且,同样很到位。
好片,剪切不凡,音乐一流。
他继续演绎了天才雷普利,年老愚钝版。
Matt增肥出演,但是剧情本身一般
看着费脑子.我还是看恐怖片去了.
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