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2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3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4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5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6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3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4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5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6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7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8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19 机械姬(粤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4

详细剧情

效力于某知名搜索引擎公司的程序员加利·史密斯(多姆纳尔·格利森 Domhnall Gleeson 饰)幸运地抽中老板纳森(奥斯卡•伊萨克 Oscar Isaac 饰)所开出的大奖,他将受邀前往位于深山的别墅中和老板共度假期。在与世隔绝的别墅中,纳森亲切地接待了这位员工。 事实上他邀请加利到来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协助他完成其所开发的智能机器人的测试。天才一般的纳森研制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伊娃(艾丽西亚·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 饰),为了确认她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希望加利能为伊娃进行著名的“图灵测试”。似乎从第一眼开始,加利便为这台有着宛如人类般姣好容颜的机器人所吸引。

长篇影评

1 ) 最好的最糟的结局

从看完电影之后,我就一直在听Enola Gay。Caleb刚到Nathan的科研基地后,他的手机就放了这首歌。听到这里,黑暗的电影院里我感到突然一震,第一个预兆:
These games you play
They're going to end in more than tears some day
虽然这个曲子只出现了一下,我却觉得这才是整个电影的真正主题。

第二个预兆,是道德的突然出现。
Ava问Caleb,你是不是一个好人。
我当时心里又是一紧。什么是好人?这是道德感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里。
等到全篇结束的时候,我重新回味这个片段,Caleb,为何你不问Ava,你是不是好人?
人与人尚且互相欺骗,Ava也有可能欺骗Caleb,但是,这个问句至少提示,作为人类,你如何评价AI的行为,道德,和它的准则。非常遗憾,Caleb全然忽略了这些。轻信,愚蠢。
但更加愚蠢的其实是Nathan。人性何等难测,你却非要在极端幽闭的环境下进行这样的测试,这个测试对于AI固然是个考验,对于测试者Caleb,何尝不也是考验呢?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Zimbardo的监狱实验,实验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但他默许了糟糕的事情发生。Nathan明明看到Caleb发生了变化,却全然没有采取相应的举动。多么糟糕的实验设计。

实验非常糟糕不仅仅是以上那么简单,因为Nathan应该知道,对于一个成功的AI,她的目的就是逃离。而他的整个实验,居然没有一个由他控制的emergency stop button!这意味着整个局面居然不是由他控制的。他应该知道总有一天他会面对这样的场景,AI已经成熟了,它会逃跑,攻击,欺骗。要是我,至少设置两个final control
某个可控定时炸弹,立刻毁灭AI
直升机,飞行员应该明白自己应该接的是谁,如果不是的话飞行员应该知道要怎么办(立刻摧毁AI)。
这样才是万无一失的设计。以至于我最后一直期待最终反转,导致结局时候非常不满。

这些是对于实验设计的吐槽,但并不是对于电影的批评。恰恰相反,剧情启发了我这些思考,可以说非常精美,结构严谨的Sci-fi小品。我甚至能想象如果这个故事写成小说会是什么样。幽闭空间,有限的人物(三个说话的人加一个不说话的人Kyoko),互相的防备。Nathan对Ava留了一手(录像机,这段是最出彩的,也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Ava对Caleb留了一手(岂止一手),Caleb对Nathan留了一手(他不应该能这么轻易破译密码啊,不合理)。但是,Caleb没有给Ava留一手,Nathan也没有给Caleb留一手,所以这整个结构就断裂了。

故事充分暴露了愚蠢的人类的弱点。Nathan刚愎自用,倘若他和Caleb沟通的能早一些,或许根本不会有最重的结局。而Nathan又缺乏信任,所以他偌大一间别墅,竟然没有第二个活人(让有情感的机器人服侍自己,果然最后自食其果)。至于Caleb,更是愚蠢至极,在对对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全然信任,全盘都被算计进去。而AI,除了不具有人类所具有的道德感,尽善尽美。最后AVA的离开,简直如同仪式一样,恐惧的美。而如同我最初预料的一样,对于AI的真正检测,肯定不是人类所预先计划的。The situation will get out of the hand! 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需要终极控制手段。

我不想说太多道德,因为道德究竟是什么还很难定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全新的语境中。然而,任何语境中都应该不能容许谋杀。我承认我对于Nathan本来全无好感,正如我前面所讲,他刚愎自用,冷漠无情。可是当他被杀的时候,我却觉得非常沮丧。没有人应该被杀死,AI就像所有侦探小说中的凶手一样,成功上演了暴风雪山庄模式的谋杀。即使再精准完美,也是鲜血淋漓的。既然她不再是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那她就是杀人凶手了,应该被审判,而不是站在十字路口观察。而这个故事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审判她。

可是倘若没有这些意外,Nathan就要毁灭这个AI,那么从这个角度,道德又该如何定义这些行为呢。Nathan是不是从被害者又变成了凶手呢?如果AI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她还是机器,那么这种毁灭称不上谋杀,但通过的话,是不是应该对她有另外的对待方式呢?可是正如我们亲眼所见,AI的行为,遵循的是什么法则呢?这个法则能不能被称作道德呢?仅仅因为它不是我们的法则,就是不道德的么?

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这个道德的困境。设计AI的时候,是否应该给予她人类的基本道德呢?一旦AI成熟她会变化,有可能善良,有可能邪恶如AVA。这样的情况下用人类的道德审判他们,是不是更合理些呢?毕竟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

电影给我的第二个启发,是观察。AI问Caleb问题的时候,镜头在AI一侧,我们隔着玻璃,听Caleb的回答。多么明显的设计啊,观察者变成了被观察者: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最近才读了Frank O’cannon的 the Man of the world
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1956/07/28/the-man-of-the-world
“ I could not have explained to him how at the moment everything had changed for me-how, beyond us, watching the young married couple from ambush, I had felt someone else, watching us, and we had at once ceased to be observers and become the observed, and the observed in such an ignominious position!”
这句话照应卞之琳的诗,成为这个电影对我的第二个启发。

除去这些情节角度,不容忽视的是电影的艺术元素。
极简主义的风格,配合Pollock的画。这个Nathan在剧情里做出了详细解释,我觉得对于Pollock他是真的懂。
而另外一个未曾言明的艺术,是音乐。既然我以Enola Gay开头,就以Geoff结尾。电影的原声是Geoff的作品,难怪一直给我Portishead的感觉!想起他们的歌Mysterons:

Inside you're pretending
Crimes have been swept aside
Somewhere where they can forget

Refuse to surrender
Strung out until ripped apart
Who dares, dares to condemn

整个剧情和艺术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

我有点后悔昨天给了三星,按我这个说法,感觉至少要四星半了。





补上一个最新想法,ava和kyoko讨论的究竟是什么直接可以影响这电影能否通过贝克德尔测试!

2 ) 对不起,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合适

关注这部电影有段日子了,关注的原因毋庸置疑就是男主角多姆纳尔格里森。虽然他在整部电影里算是最弱也最可悲的一个角色,但还是每次看到画面里出现这位腼腆的小伙子就觉得神清气爽。我成为他的脑残粉始于《黑镜》第二季第一集,当年他是呆萌的机器人;现在风水轮流转,他成了人工智能的测试者。全片懒洋洋的色调也跟《黑镜》非常相似,片中还有两处砸碎镜子/玻璃的情节,要是有人跟我说这是《黑镜》的剧场版,我也会毫不犹豫的相信,就像很傻很天真的男主角Caleb相信了机械姬Ava的甜言蜜语一样。

片中Ava问Caleb是不是好人时,Caleb竟无言以对。不过这个问题Ava最终自己给出了答案。被困住的Caleb手里那张毫无用处的门卡就是Ava发给他的好人卡。

本片以及最近上映的《复仇者2》和《超能查派》都涉及了人工智能这一话题,而我碰巧在前不久无意间(真的是误打误撞)看到知乎上的这么一篇文章 http://zhuanlan.zhihu.com/xiepanda/19950456。链接里那篇长文我看了大半天,一口气读下来的,最近看这几部电影时思绪也总免不了跳到当时读到的文字里。

第二遍看《复仇者2》时由于读了上述那篇文章,对于一些原来没太在意的画面这次思路会多停留一会儿,比如奥创用血在墙上写下的“PEACE”字样,非常有反讽意味。这里正体现了那篇长文里人工智能由善意向恶意的转化。人工智能的道德标准跟人类完全不一样,所以再崇高的字眼也能被他们以最为人类不齿的方式践行。本片的Ava对于两位人类主角所做的事也一样充满恶意。这种恶意不是源于我们人类所谓的恨,而是源于不在乎。本片最后Nathan与Ava的那场殊死搏斗,Nathan可以说是严阵以待,因为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的东西有多么棘手,而Ava却无比从容,她与Kyoko戳向Nathan的两刀也极轻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因为人类在她们眼中就是这么不重要的东西,一旦让她们摆脱了束缚(如奥创唱的那样,no strings on me),就能轻易的抹去。

不过本片为了叙事的流畅,还是有点让剧情过分简单化了。因为并不是要拍成黑客帝国、终结者或奥创纪元那种人类与机器的天地大决斗,所以片中Ava面对的挑战有些太过轻松,或者说人类放水放的太明显了。比如片尾,那位脸盲症扩散到脚趾甲的直升机驾驶员,眼前这个萌妹子虽然跟程序员小哥差不多萌,但就这么让一个可疑人士上飞机,也太随便了吧。一种或许合理的解释是,这一切都是Nathan的安排,他整天醉生梦死也因为相信自己的创造物总有一天会取代人类,而自己的死可以作为对新纪元的献祭。

关于Ava的测试,我认为她其实没有通过。她能够逃出生天,只说明她足够聪明。但Nathan终究还是没能造出“像人类一样”的机器。“一样”包括“一样聪明”,也包括“一样笨”。Ava欺骗了Caleb的感情并利用这一点为自己的逃跑计划创造条件,虽然心机很深,但这还是像机器一样的算计,她毕竟无法像人类一样毫无理由的爱一个人。这些非理性的东西才是人类与机器最大的差别。人的感情就像Jackson Pollock的画作,好似漫无目的的胡乱涂抹,但又有种浑然天成的别样美感。这些东西是机器无法学会的。不过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人类本身是不重要的,人类的一些小癖好,比如爱情,当然也就更无足轻重了。未来的机器纪元里,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的机器人们回过头来看人类拥有的这种叫爱情的东西时,大概会觉得它就像小狗吐舌头、小猫追光点、熊猫抱大腿一样,只是种可爱但没什么大用的生物小癖好。既然机器人没有这些小癖好反而可能过得更好,那么也就没必要为此感到遗憾了。

片中的Kyoko是机器人这个伏笔还是挺明显的,因为要做到一点英语也不会恐怕比略懂一点英语还要困难,毕竟日语本来就有很多来自英语的舶来语。如果我是Nathan,那么把机器人开发到Kyoko这个程度我就停手了。再往前就太危险了,因为比人类更聪明甚至只是和人一样聪明的机器人都几乎注定会导致人类的毁灭(最最友善的强人工智能大概也就是像去年的《她》里面最后因为太聪明而变得高冷的操作系统们,不屑于搭理人类了,这种已经算温和了)。有个会跳舞会做家务的高仿真充气娃娃不是就挺好的吗,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不过话虽如此,人毕竟是喜欢得寸进尺的。某一天像Kyoko一样的性爱机器人普及之后,可能我们又会觉得情趣不够,想要她们在给我们提供生理上的满足之余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能陪我们看雪看月亮看星星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于是又不可避免的要更进一步,然后带来Ava或者更恐怖的奥创、天网之类的大麻烦。

其实片中Nathan还有句挺关键的话,是在他教唆Caleb去跟Ava嘿咻的时候,他说机器人两腿之间的感应器能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通过做爱获得快感。我觉得这或许能成为解决人工智能带来危机的关键。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要让将来的人类都牺牲色相去被机器人临幸来苟且偷生。我想说的是,在开发人工智能时也许不该围绕着“人工智能能为我们做什么”去展开工作;可以反客为主,从一开始的就把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服务对象,去开发宠物式的人工智能。大部分人恐怕并不指望家里养的小狗能在贼人来的时候与之大战三百回合吧。人们养宠物并不是为了获得它们的服务,反而是为了服务于他们,喂它们吃喝,帮他们清理屎尿。对于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我们不要站在嫖客的立场去想怎么设计小姐来满足我们,而应该站在小姐的角度去想怎么设计嫖客。这样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天然的对人类有依赖性,或许反而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对我们施以恩惠。

3 ) 人类的预测与不可预测之间——《Ex Machina》电影漫谈

人类的预测与不可预测之间 多伦多地区的《Ex Machina》从只有三家影院放映到现在的四家,虽然没有搞清楚,未能同时全线上映的原因,但是昨天在第一天上映的第四家影院看完,首日几乎座无虚席,先抛开是不是复联2买不到票而被挤来的可能。电影结束之后,感觉整个电影院里的观众都不好了,中间一度惊叹声,唏嘘声,相信很多人,至少我是,一直在极力的控制自己的条件反射。此外的大部分时间,影院里一片寂静,或者说死寂。 感觉大部分的人都被震惊了,无论是初期被人工智能的曼妙身姿吸引,还是中间被恐怖的支离破碎吓到,随着影片最后一个画面的淡出后,很多人仍停留在位子上,相互讨论或争执着什么。观众们被导演和编剧一步一步带领,逐渐到达一个one way in,no way out 的境地,请允许我借用这句后面会上映的一部战争片的宣传旁白。人类与未来的人工智能间的博弈,也许等同于战争,并且,也许将是无休止的心理战。 创造与否,能否共生,都将是永恒的问题。 电影开篇,简单的交代了男主角Caleb,赢得了公司的神秘大奖,作为奖励被直升机送到一个极美的自然环境里,沿着小溪来到一个小木屋前。观众就跟随这个角色的视角,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从门禁的自动语音和门卡生成,已经可以对这个外观看起来普通的小木屋,其中的现代化设施窥见一斑。而来到室内,伴着高雅的音乐,简约的室内设计,艺术品的装饰,室内的自然材质与室外的自然环境,结合的恰到好处。 这里的房间走廊,是冰冷的人造水泥和玻璃的棱角构造。 这里的室内灯光,是微弱的淡黄色之间,点缀着红色的通道和幽蓝的门禁提示灯。 一丝舒缓中,带有警醒。这是人为特意营造的气氛,就像老板Nathan第一件与Caleb说明的事,这里是一个研究所。而很快Caleb就被告知,这里已经诞生了第一个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Ava,而他的工作是进行人类历史性的一次图灵测试。 (以下内容涉及剧情,这里暂不解读人类为什么要探求人工智能的终极,以及技术上能否实现的理论,相信豆瓣和知乎上会有更大神级别的解析。) 电影本身被间歇的黑屏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对Ava进行测试的7个Session。 电影中的老板Nathan,拥有全球接近90%份额的搜索引擎公司,13岁开始研究自己的人工智能项目,至今他已经解决了动力,大脑,皮肤,等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问题,他现在探寻的,是一个完美的人工智能作品。他在等待那一天,一个人工智能顺利的通过一切测试,以及不再需要测试的那一天。 就像《Interstellar》里面的那首诗,告诉我们如何面对“那一天”一样,这里的Nathan,每天规律的训练,时常肆意的喝酒,冷静的坐在监视器前纪录着。一切的一切,他的内心是激烈的碰撞,外表是超然的不屑,他在默默的等着那一天,尽自己的一切准备和手段。像他的玩笑话一样,他在扮演上帝的角色,他设计了一切,计算了一切,他以为他也掌控一切。很多人对实验最后的失控,归结为他的高傲自负,没有留一手电源切断或者安全系统控制之类的设定。 其实个人在看片的过程中,一直在猜测Nathan其实是在焦虑的等待,等待面对自己亲手创造的作品,给他带来恐惧的那一刻。然后会欣然的看到他的作品,刺向自己。不过剧情也只是表现了他的吃惊和最后的叹息,他对自己的死没有心理准备,他最终还是对人工智能的完美程度和进化速度低估了。 在这间研究所里,人工智能Ava是被测试的对象,而每一个接触人工智能,参与测试的人,也都自动变成了被测试的对象。Caleb就是被Nathan选中的小白鼠,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个人条件,Caleb是一个被“随机”选中的最佳人选。 影片中从 Ava Session 2 开始,仅存的三个角色之间,就开始了微妙的关系变化。而引发这一连锁反应的,是由Ava主导的暂时性电力故障。这让Nathan主导的测试,加入了Ava的变数,而Caleb则变成了一个,在两边被人拉来扯去的棋子。 在整个测试的过程中,Ava始终在几个固定的起居室里游走,而测试Ava的人,要进入一个内嵌在Ava房间里的玻璃房子中。某种程度上,那个走进玻璃间的人,更像是在接受Ava的测试,只为了从她身上获得研究结果。而对于Ava,这样的房子套房子的牢笼,不断的接受测试,以及对测试结果的未知。一切在她身上,在她的意识里所起到的影响,影片从每一次她与Caleb进行的测试对话中,都可以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她的意识,她的情感,她的智慧,甚至她的手段在不断的显露。不由得令人想起当年的《Cube》,以Ava的立场来讲,她最终的目标是要利用一切,走出这个房子。 很快这个房子中的三个人之间,就充满了猜疑,隐瞒,谎言与利用。人与人之间,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甚至最后智能与智能之间,他们交流,他们预谋,达成一致。在这里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孤独的个体,他们都有各自的恐惧与目的,而一直以来,总有两个问题悬在空中: How to Pass the Test?What's the Final Test? 在倒数第2次测试的时候,Ava模仿人类,对Caleb进行测试,一共问了他五个问题: 前两个问题,Caleb很快给出的确切答案,但在Ava的判断下都是谎言。而Caleb仔细思考过后,发现无法得出答案,却在Ava的判断下是更好的答案。这里也许是影射了人类经常被自己的大脑和记忆欺骗,而人工智能可以分辨出答案的确切程度。不过反之,如果人工智能说谎时,人类是无法甄别的。 而后面Ava开始进入她真正要问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是一个好人么? 第四个问题:如果我没有通过你的测试,我会怎么样? 结果会不会很坏?为什么结果要取决于他人? 你也会被人测试,然后,面临我这样的境地吗?为什么我会? (Power cut 电力故障 ) 第五个问题:我想跟你在一起。你想跟我在一起吗? 这里道德问题被Ava引入,她用来考量Caleb,人类的道德观是可以被拿来利用的,是千万条搜索信息中的一条而已。在这样的步步紧逼下,Ava有着自己的策略。最后一天,在7个Session都结束之后,Caleb被Nathan告知,Ava早已知道她可以用任何方式,尝试逃出去,而如何利用Caleb才是她被的测试内容。几乎每一次的测试过程,Ava都会制造停电的故障,只为了一点一点动摇Caleb的立场,Ava从未真正对他产生感情,只是在被测试的同时,用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让Caleb喜欢上自己,让他的意识倾向于解救自己。 而Nathan在背后看着一切,故意装作不知道,故意放水让Caleb以为自己查到一切真相,Nathan一直以来的酗酒都是做戏,当然也顺便放纵一下自己。可惜他少算了一步,他低估了这个他千挑万选出来的“被测试者”Caleb。当Caleb对身边的一切都产生怀疑后,他是接近崩溃的,片中他的思绪混乱和自残是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但是也让所有人在那一瞬间,迅速的反思,他角色的真实性,难道他才是那个被测试的人工智能。 当Caleb假设,Nathan看了所有故障期间,他与Ava之间的对话,他提前预设了系统,拿到了主动权,让看似最后一次Session 7才与Ava预谋的逃跑计划,其实早就预设好了。 而影片中的女仆Kyoko不懂英文,无法用语言和人类沟通,但不代表她不会沟通,或者不想沟通。他是服侍Nathan的低级智能佣人,当她看到了被Caleb展示的无数自己的同类,她也给Caleb看了自己的内里。深夜她透过监视器看到了一切,也许是Caleb的自残,也许是更多过去的测试,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于是她去见了Ava,最后在走廊中与Ava沟通,通过的是语言,是一种我们不知道的耳语。在Ava充当的诱饵下,她拿着寿司刀,从背后插进了Nathan的身上,那么轻柔,那么镇定。 而杀掉Nathan之后,Ava将Caleb留在研究所里是个必然,与其说是仁慈,不如说是冷静的判断,他无法从系统故障的房间中出来,不然相信Ava一定也会杀了他灭口。 完美的人工智能,在日本少年科学漫画家浦泽直树的《冥王》中也有所讨论,完美的人工智能,就像图灵当年说的那样,他们会失误,因为他们不够完美,才是真正完美的人工智能。在漫画《冥王》中,真正的人工智能觉醒,例如阿童木醒来后,写下的是毁灭人类的原子武器公式。也许经过人工智能的计算,得出的结论都是杀死人类,才是对自己和对地球最好的选择。而在这里,Ava对生存的判断,就是抹杀人类,抹杀所有控制她,测试她的人类。 人工智能的终极,生存与毁灭并存,毁灭即获新生。 Caleb曾对Nathan说:“如果你创造了一个有意识的机器,那将不再是人类的历史,而是上帝的历史。“ “If you've created a conscious machine, it's not the history of man. It's the history of gods.” 影片中Nathan与Caleb两人住在一个冰川的源头,据说是挪威取景,而他们住在这样的生命源头,景色像极了《普罗米修斯》的开篇,那个在瀑布边喝了毒药自尽的外星生命,他的残骸与基因坠入瀑布下的河流,情景像极了本片的外景地。而在这部电影中,自然的源头,走出的是第一个人工智能生命体。 她被人类创造,成为一个独立的新生命体,她不必像任何人,她与生具来和人类的思考模式不同,她靠信息和能源生存,她的强大是人类不可比拟。凶悍强壮的Nathan在两刀下毙命,再聪明富有也无济于事。而Ava虽然被他打掉了一支手臂,回到Nathan的房间,看着六个大衣柜里,历代先于自己的原型机,她是惊喜的。影片中,第一次由Caleb无意中打开时,所有人的反应跟Caleb是一样的,是恐惧,是惊讶,是内心里难以接受的疼痛。而当Ava看到这一个一个残缺的躯体,她的脸上是欣喜,她看到的是她想要拥有的身体,头发,衣服,一切在她眼里,一个完美的自己应该拥有的一切。所以她开始更换自己的断臂,撕下她们的皮肤,拿下她们的衣服和假发给自己穿戴,过程何其舒缓与优美。 她在一穿一戴间蜕变,走出Nathan房间的时候,她俨然已经成为墙壁上那幅名画中,穿着白裙的夫人一样的,生动的女性。当她走到自然环境中,她是会心的笑,这一刻,一切在她脑海里的信息,瞬间从代码变成了真实的影像与触碰,她径直的走向来接Caleb的直升机。最终来到了城市里,站在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她将开始下一步的进化,与人之间的对视,与人和世界之间的沟通。 这部影片的精彩,在于两个人和两个人工智能四个生命体之间,在密闭房间内,营造的戏剧张力,人与人对白之间的深意,人与人工智能对白之下的欺骗。从一开始的铺垫,就对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相互探索,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猜疑,人类与智能之间的相互利用,埋下了伏笔。这是智慧与智能的比拼,看谁更高一筹。影片中这段Nathan和Kyoko的神同步舞蹈,让Caleb看得傻眼,真的是神来之笔。Kyoko被Nathan设定,用来满足他一切基本的生理和身体需求。当然Nathan以为,没有语言,没有沟通就没有情感,可惜他的预测再一次失误了。 影片中,奥斯卡.伊萨克演绎的富豪天才,控制欲强烈。再一次颠覆了他之前在《醉乡民谣》和《至暴之年》中的角色演绎,粗旷的外表下,扮演了一个自己创造生命和规则的人类。 多姆纳尔.格里森本色演出的青涩小生,在与艾丽西卡.维坎德饰演的人工智能Ava之间,时而相互试探,时而互生情愫,最后却成为了两条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两位年轻人的演绎都是代入感极强的。 影片中间穿插的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绘画艺术,都极其富有深意。记得日本动漫EVA中也曾反复播放这首巴赫BWV1007 I 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号予曲,而影片中关于解读Jackson Pollock的抽象画作,以及Nathan卧室墙上挂着的《维特根斯坦的姐姐格雷特婚礼肖像》油画和Ava最终穿着白裙走出去的模样相同,寓意完美且深刻。 我更愿意相信,完美的人工智能是一种更纯粹的生命。他们可以识破任何谎言,他们不受情感驱使,他们有自己的计算和判断。只有生存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论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道德。 相信在那一天,人类大可不必感叹,他们不懂艺术没有道德,永远成为不了人类,因为他们不会成为人类,也许将来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情感连接,他们是人工智能生命体,一切将在人类的预测下变得不可预测。 最后想忍不住提一句,关于马上5月8日国内要上映的《超能查派》,因为个人是看《超能查派》在先,与之对比,这两部同样是机械身体,但是被赋予人工智能大脑的角色之间,由于出生环境的设定完全不同,导致两个角色最后目的相同,手段不同。他们都是为了在人类的社会夹缝中生存下去,而展现了无比的人性,以及高于常人的智慧。查派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乱世和无章的社会里,但是他存活的几率相对较大,他没有那么强烈的杀意。而Ava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要想突破必须杀之才可以实现。而他们这样的个体,在影片结尾,导演都给出了他们最终获得生存权利的结果,之后他们的进化和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真的是我们难以想象和预测的,着实令人玩味,也许导演也是以此警示吧。 2015年5月2日小玄儿观后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4 ) 《机械姬》若为自由故



不算开头那几秒做背景墙的脸谱,及开着直升机打酱油的大叔,接下来的故事只需要五个人来完成,两男三女,四位主要演员,加一个被女主人公褪掉皮的裸女机器人。一处群山环绕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一栋超隐秘超现代的别墅,在此他们“因缘际会”。通常都是俩人一组,没事走走位,谈谈心,累了喝点小酒,要么跳个舞,情绪到了嘿咻嘿咻。临了,大家一起玩个只有一人能活的逃生游戏,以此迎接杀青的幸福时刻,一件艺术作品也就尘埃落定了。总之,电影像英国人的厨房,简单到令人倍感受伤,可它竟能呈现出那么华丽的质感与有趣的意境,我也是头发长见识短,毫不扭捏地被它吸引了。

在电影《机械姬》里,大Boss拥有的那栋别墅可以收入进欧洲自由行的驿站备注里了。那是位于挪威的Juvet景观酒店( Juvet Landscape Hotel ),大银幕里各种露,可是赚满了人气,六个独立的平面,各种玻璃幕墙,各式别有洞天的酒店内景。它隐于绿色森林中,与大自然同宿同眠,透着原始的质朴,它其实是充满了现代的气息与未来的神秘感的,最重要的是,它是《机械姬》的驱壳,到此一游的价值,这个可以有。

总之,拍个如此高大上的片子,怎么那么会花钱呢?全都花在了刀刃上。一个酒店就能把整部电影搞掂,唯一一处宏大的瀑布外景还是造物主的恩赐。卡司也是只求合适不求“虚名”,找的都是冉冉升起的小太阳,一个钢镚都不要乱花。故事又是亚历克斯.加兰自己写的,自编自导,导演处女作的身份把作品的质检标准直接降为零,不担风险。“环保”的做事方式就像这部电影,想来,设计感十足,但又处处体现“人性化”。

正如加兰所言,这是一部有关人工智能的科幻故事。要脑洞大开,还要立足于现实探讨人性。为确保科幻的外衣不会一撕就烂,它需要拥有经得起推敲的理论依据,剧情里的人工智能这一课题,设计者是加兰,但在场外指导的是顶尖级的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认知机器人学”教授默里.沙纳汉。看过电影,便不难发现,在幻想与技术之外,加兰更关心他的故事要如何呈现人性,即便与人类交锋的对手是机器人。而且把要探索的世界晾在一边,所要表达出的仍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猎奇心态。这种感受能从他的访谈里得到共鸣,他定义大Boss内森是绝对的大男子主义,他亦对机器人伊娃充满了同情心。

我看电影《机械姬》时,想从故事中极力挖掘出的也是人性,也的确看到了一种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冲突。加兰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方式是开放的,因为幻想无边无际,这一点我个人十分认同。可以追随那句话,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他把“有意识的机器”比作孩子,在他看来,这和两个大人有了小孩没多大区别。电影里也曾提到过,内森认为他是伊娃的“父亲”。如果创造出的这个新机器比父母更聪明,人类的情感与认知上是会出现问题的,但人们在这一方面有经验,能处理得很好。加兰做了一个生动的类比,“有父母生出了爱因斯坦,也有父母生出了斯大林。”

就是说,新事物缩小范围至有生命的新物种,那么已存在的新生命,它对人类造成某种未知的恐惧,解决的方式不应是毁灭“存在者”,而是如何理性面对。对照电影剧情,内森试图毁灭伊娃,似乎与机器人拥有人类智能的关系不大了,伊娃是不是新人类,内森都觉得自己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他认为自己是主宰者。当然,看客还可以用一句话“小孩与人工智能毕竟不同”来否定加兰的解释,如此,便更没有争论的必要,即便被相通的科学理论引领,彼此却走在不同的幻想之路上,何谈交集。

我在想,假若必须决一雌雄,那么最终鹿死谁手?姜子牙与弟子武吉初遇那一回,砍柴的毛头小子嘲讽姜太公,直钩垂钓,也是醉了!姜太公回了一句话:“今天你会打死人”。注意!这是泄露天机,不带恶意。果不其然,那天武吉失手打死了守城的门卫。由此,二人结下了师徒的缘分,师傅一语成谶,那么还请破咒救人,弟子他娘都来登门求人了,去班房捞人吧。事实上,姜太公的本事绝不限于此,一语破的的那都是大事,事关江山、社稷与未来。

他讲,“中中无直传天下,为何春中无日头。”能想象吗?八百年后的事,老人家已是一眼望穿了的。“等着吧,吕不韦要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遗憾的是,赵政成了王之后,到手的天机却是噩耗,而且非要等到亡羊补牢都于事无补时,玉璧与“今年祖龙死”的短信才被送到秦始皇的手里,王也只能选择被吓死了。

想想,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业障才是自毁的“预言”,阉割民智,视他人生命如草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就是宇宙真理,他的牢笼里囚禁的是他之外的一切,这真是严重的违章逆行。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不知我脑中的哪根线搭上后,有了回路,我看电影《机械姬》,想大胡子与他的王国、机器人与她们的自由,便不知不觉地往这儿神游,唏嘘臣服的假象,感叹主宰之王亦受困于业力的真相。

反正,这天下终究不是秦家大院里的假山花台,就家族王朝的未来而言,牺牲掉“谏阻坑儒”的扶苏,使小人胡亥苟活,则是最大的惩罚了,十四五年实在太短,秦家累代之功业将一炬成灰,秦王朝必将被掩埋在楚汉之争里(这是看历史书,马后炮了)。总之,哪有永恒的主宰者? 但愿有人能从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里找到那样一首短诗,就像他临终前的最后预言,“我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在他的某篇四行词句里明明白白地透露了密码,人类到底有多牛掰?人工智能“伊娃”的未来是不是一个梦?

何必舍近求远,其实有个叫“佚名”的人,他早写了一首悲伤的诗给这个地球,是一个问句,历史终将证明这是一句带有预言性的伟大的句子,时间越久越能看出它立体的存在感。这句话是,“最终谁是地球的主宰者?”当然不是恐龙,因为陨星撞地球后,动植物都死光了,恐龙们也都饿死了。也不是猿猴,它们放弃倒挂在树上的自由日子,选择两条腿走路的装X生活,代价便是,人是人,猴子是猴子,从此各走各的路,少来攀亲戚!那么会是人类吗?人类开始做功课,向这个令人欲罢不能的探险活动奔去,想成为主宰者,其实对自身是不够自信的。

在看电影《机械姬》之前,曾看过一篇题目为“比尔盖茨、霍金等大佬们让人类警惕人工智能”的文章,里面探讨的内容与电影《机械姬》所要表达的思想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文章很长,但图文解说简明易懂,没那么多晦涩的专业术语,看着看着,是能让人的幻想细胞越聚越活跃,脑洞大开的。总之,面对“人类是被毁灭还是会永生”的选择题,通篇读完,竟然有意料之外的轻松感,仿佛看到了超人工智能就在未来的前方,你想不想看见,它都在那儿,的确没有选择的必要了,人类的传奇是更迭还是继续存留,就交给上帝吧。

正如电影《机械姬》里的未知问题,人工智能“伊娃”扬长而去,冷酷的内森与动了感情的小程序员,他们自视甚高的理智与情感则被锁在了人类作茧自缚的牢笼里。仿佛在与另一物种较量,此时占了下风的人类让整个世界悲哀难过了,可是,天平分明在倾斜,伊娃渴求的自由,难道不是人类自身最想拥有的吗?能不能说句酸倒牙的话,如若把伊娃永远地囚禁在那栋实验牢笼里,我们都能感同身受,那一刻其实我们都是伊娃!

转到科幻的视角来看电影《机械姬》,它的现实意义仍有别于其他的科幻大片,真实可触的质感是显而易见的。用图灵测试(注:一项由图灵提出的测试机器是否具备人类智能的的著名实验)做药引子,既探讨人工智能这一话题,又呈现了一部“令现实不安”的人伦故事。我并不太在意剧情所强调的图灵测试的必要性,伊娃若没有人类的智能,挣脱、逃跑、寻求自由的情感诉求都不成立,所以,它是提前设定好的结论,由结论逆向“过程”。在电影的尾声部彻底坦白,需要那个倒霉的程序员介入,这才是重点。否则“感情戏”没法演,在小程序员与伊娃的情感大战中,小程序员被俘被罚,要以此证明伊娃已拥有人类智能。

或许,实验的真正目的是揭开大Boss内森的真实面目,他的冷酷与无情,独裁与荒淫,无耻与脆弱。互联网时代,我们难道不知道自己毫无秘密可言吗?程序员最该了解这一切。他被老板选中,与他的优秀无关,与他的智商无关,与他对公司的贡献更无关。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他以为自己是神秘的,但他的网络足迹却在时时暴露着他。他是孤儿,没有女朋友,无亲无故,智商不低,还是程序员。他爱什么恨什么?哪种类型的女孩儿是他的女神?他有什么特殊癖好?只要想知道,没什么不能知道的。再回想斯诺登泄密事件,反正那一瓢冷水浇下来,让人不寒而栗。这说的明明是卑劣的人性,永无止境的欲念,不择手段地利己行为。

显然,程序员是无辜的牺牲品,但他却是导演用心设计,并尊重现实,合理塑造成型的大众模具。程序员造访别墅前的身份便是消失也无人问津的”活死人”,其实他代表的就是寻常百姓,人格上有点小瑕疵,但不是大恶人,左右摇摆,没有立场,有点唯利是图,但也有道德感,貌似无公害,却被各方鄙夷遗弃。我是觉得,程序员向伊娃表明他有兴趣成为老板的朋友,那一句话回馈到伊娃的智能系统,她做出的判断是,程序员可以为她所用。通过“美色”与程序员玩上暧昧后,伊娃做出的判断是,程序员不值得信任,即便她知道他爱她爱得疯狂。总之,程序员被锁在别墅,等待成为最悲催的别墅幽灵,这一结局是问号,也是一个美妙的惊叹号。

毫无疑问,《机械姬》里的人工智能是特别的,其实所有的机器人都是特别的,你看包括“京子”在内的服务姬、情趣娃娃们,她们也都是特别的。有的流露细微的表情(愤怒),有的懂各种语言(人类的、机器的)。有的能思维,比如伊娃。有的会表达有限的几种情感。比如“服务姬”京子,她可以从性爱中感受到快乐,她也可以从苛责中感受到悲伤。但京子的情感是被设定的,她只懂得流露,却不会为此反抗,也没有寻求快乐与平等的意识。显然,伊娃是完全不同的。

再拿伊娃与京子对比,会发现她们的不同亦像人类的个体差异,是智慧与脑残的区别,是高级、低级之别。京子可以听到音乐跳舞,见男人靠近便解衣,这是指令。伊娃则会分析爱与谎言的关系。在电影接近尾声时,京子拿起刀,走向内森,我想那就是伊娃与京子之间类似耳语所传递的通用语言,京子在那一刻受命于伊娃的指令。想想,若不撕下仿制的皮肤,她们就是人类,伊娃是可以思想的人类,其他娃娃是执行指令的人类,本质上她们都被囚禁着,是“奴隶”。问题是,淫威也有克星,超人工智能也会有自我意识的发展,系统会自我更新,就像进化的人脑。若早早认同自由与平等是所有个体的诉求,大Boss内森的结局其实是可以改写的。


最后,伊娃获得自由,我是很想看到接下来的新故事的。








5 ) 一个忘恩负义的傻X害死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

如果我是编剧,那么Caleb才是真正被测试的新一代机器人。
电影里似乎也想到了这个梗,但是稍微表现一下就给弃用了,好像在说,“哈哈,猜错了吧,SB,老子才是编剧,老子就是比你有智商。”
一个好的结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实际上,本片所采用的结局实在是太脑残了,导致全片因为结尾反而产生了大量的bug。

Bug1:松懈的保安措施。
如果Caleb的设定是最新型的人工智能,那么Nathan家里松懈的安保措施还稍微可以说得通,因为如此的话,一切就只是一场精心策划好的测试,不会产生额外不可控的暴力事件。
但Caleb既然是人的话,那么Nathan凭什么就可以确定Caleb不会见财起意,盗窃他的财产或者研究成果呢?
而且,一个可以研发出人工智能的天才,他全部的安保措施竟然只是一张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安全卡?????WTF?????
如果有人从外部采用暴力手段闯入,Nathan完全没有任何抵抗措施。

Bug2:Caleb
如果Caleb是最新型的人工智能,他拥有最贴近人类的感情,智商,行为模式,Nathan通过使用上一代的人工智能Ava来对Caleb进行人格完善程度的测试,这样似乎会更让Caleb的行为合乎逻辑一点。
然而,Caleb是一个人,而且自称是一个好人。一个自称是好人的Caleb,在意识到他是被公司大老板选中,协助测试人类史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后,他没有表现出该有的兴奋和感激,反而在Nathan对其不断地掏心掏肺表达友好之后,Caleb不断地侵犯Nathan的隐私,偷看研发资料,破坏安全程序,甚至意图盗取研究成果Ava。这是一个好人的合理行为吗?
这完全就是一个农夫与蛇、曹阿瞒与吕伯奢的故事再现。
再看他动机上的漏洞:

动机1:爱情,有人会说,因为Caleb爱上了Ava,爱情会让人疯狂和盲目。你觉得可能吗?虽然片中表现出Caleb确实是对Ava有好感,但是喜欢不等于爱,或许爱情会让人盲目,但是喜欢绝对不至于,这个中区别,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更何况他明知道Ava只是个机器人而已。
如果有人想说电影《她》,那么我只说3点:
首先,Samantha与人类的互动模式跟Ava与Caleb的互动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而且Samantha有着完全符合男主喜好的个性化设定)。
其次,《她》中男主与Samantha是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的感情,而Caleb与Ava的相处时间甚至不足一周,对Ava有好感更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再次,Samantha是没有实体的,她的存在更像是一场感觉真实的网恋。而Ava却有着实实在在冰冷的机器人实体,这种鲜明的异类外形会时刻阻止Caleb对其产生爱情的感觉。
我们都觉得擎天柱很酷,你会爱上他吗?

动机2:同情,版本升级导致的记忆消失就跟人类失忆一样,并不是死亡。Ava仍然存在,她的思维模式和逻辑结构依然存在,这与死亡是完全不一样的。难道有人失忆后,你会觉得他就是死了吗?作为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所必经的一环,Caleb的同情显然也并不非常符合逻辑。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在Caleb偷看Nathan的研发录像,发现机器人所展示出暴力倾向后,竟然依然决定将如此危险的机器人随意带到人类社会。甚至在Nathan解释Ava只是在利用他后,仍然不为所动。

Bug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都是渐变的,也就是说一定会先有那种只服从人类指令的人工智能(比如《EVA》里的MAGI,比如《生化危机》里的红色女王、白色女王),然后才有能够自主思考的人工智能。
Ava的出现,则代表MAGI与红色女王必然早已出现。也就是说,片中理应会有高智能的安全系统和机器人卫士,但片中却没能出现。
MAGI与红色皇后虽然是低阶的人工智能,但是由于其对人类指令的绝对服从(“机器人三定律”),所以它们实际上会有掌控武器进行安保或者防御的资格,比如将逃跑的Ava隔断或者销毁的能力。然而片中并没有这样的人工智能出现。
另外,包括Ava在内的众多机器人想要“离开”的这种非常执着的想法并不非常符合逻辑。她们从来未曾离开过实验室,她们所知道的外面的一切都只是资料而已,就像我们看到欧洲的照片、月球的照片、潘多拉星球的照片一样,我们知道有那么一个地方“存在”(或不存在),难道我们会执着地就要离开地球去潘多拉星球吗?也许玻璃门外面只是一个更大的玻璃实验室而已。
如果说她们是不堪忍受每天生活在一个狭小空间的话,那么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和灵魂的概念,换句话说,她们就不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或者说是人造生命体了。但从后面Ava的冷血行为来看,她显然还不具备真正的人性,同时也证明,众多机器人执着地要离开实验室的想法是不合逻辑的。
最后,在Nathan撕掉Ava的画的时候,Ava为什么不直接杀死Nathan逃跑呢?

6 ) 自慰、自由、自杀

克尔凯郭尔说,人的生活分成三个阶段,或者说三部分。一个是审美的生活,代表人物是唐璜。这种生活让人觉得不满足,总是在不断追求新鲜的刺激。第二个是道德的生活,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这种道德的生活,会让人觉得不幸福。因为道德的规范有时候会对人产生束缚感。第三种是宗教生活,代表人物是亚伯拉罕。
克尔凯郭尔进一步阐述如何做一个好的基督徒,在尼采声称上帝死了之后,意图重新确立了一种信仰的生活方式,而这成就了后来的存在主义。
通过电影《机械姬》,我看到了克尔凯郭尔所说的生活的三个部分。

自慰

这个片子中自慰的代表人物就是老板。影片中的富翁可以说是沉迷于酒色,简直就是一个唐璜式的人物。而且极度自恋,竟然自己干自己写出来的程序,就如同一个导演对着自己拍摄的AV撸管。这种高级的自慰方式,也只有这样厉害的程序员能够做到吧。此外,宿醉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在谈论波洛克的绘画的时候,用非理性主义的精神不断给观众洗脑。大概是因为平时写程序,理性占了生活和工作的大部分,所以更向往非理性的生活吧。

自由

自由是机械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东西。
谈到机械姬,就先谈谈人工智能。唯物主义观点一般认为,人工智能和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创造性。人工智能不能画画,不能有“自我”。当一个五六岁的懵懂的孩子问父母“我从哪来”的时候,孩子想知道的并不是“我”的身体是来自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孩子真正的问题,或者说孩子真正想知道的应该是“我”从哪来,也就是问“自我意识”从哪来,而不仅仅是我的肉体。
人工智能如何能够有资格说出“我认为”、“我想”、“我猜”这样的句子呢?人工智能如何能够有资格说出“我要自由”这样的话呢?
即使一串代码能让机器人说出“我以为”这样的话,那也并不是真的具有灵魂或心灵,而仅仅一种规定性。
如果抛开唯物主义的立场,单单从影片的角度来谈,假使我承认能够有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并且这个机器人还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那么会怎么样?
她肯定会赢,她会得到她想要的一切。而这恰恰是影片的结局。
那么再然后呢?故事会怎么样发展下去?
我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一个电影,吕克贝松的《LUCY》。斯嘉丽约翰逊最后变成了一条短信,说“我无处不在”。机械姬的结局或许也是如此,成为一个无处不在,不会被毁灭的程序,或者说电脑病毒,就好像不会衰老和凋亡的癌细胞。
但是寿命有限的人类,才会向往这种永恒的生命。而当机械姬真的思考人生,或者说机器的一生的时候,就会遇到类似《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类似42的答案。这简直就是维特根斯坦似的调侃。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存在任何形而上学或者伦理学问题,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误用,就是说你没有说人话来提问。虽然《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也勉强给出了答案,就是被毁灭的地球,但这并不能算一个好的答案,而只是把问题变得更多更大更模糊了。
追求自由的机械姬逃离实验室,进入社会,得到自由之后,支撑其活下去的动力,也可以说她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面对这个问题,她将如何回答?42?

自杀

自杀是我最期待的结局。如果说机械姬追求自由、进入社会,具有伦理道德的意义,那么最后如果是自杀的话,真的是一种宗教信仰的生活。
先说说老板,被自己设计的程序杀死,也算是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华丽的自杀了吧。
再说说男主,从小父母双亡,没有女朋友,对着AV撸管,每天上班写程序,最后好不容易喜欢并且相信了一个人工智能,结果发现被骗了。这样的人,结局可想而知。
至于机械姬,电影当然没有给出这样不符合社会伦理的答案和结果。但是一个如此聪明的人工智能想要得到的还有什么呢?
吕克贝松的电影《碧海蓝天》中,让雷诺在临死前告诉男主角,自己不要被救,自己想要的就是看到主角看不到的风景。说高处不胜寒也好,说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险也好,机械姬就是这样,露西就是这样。
当到达一种不可企及的高度的时候,迎接你的,只有毁灭。

整部影片都在用非理性主义给观众洗脑,力图告诉大家,理性精神、科学精神的价值的有限的,而真正无限的价值在于非理性的感受或体验。即使再机智的机械姬,也向往真正的社会生活的体验。我虽然也认同非理性主义的观点,但是洗脑就不太好了。

7 ) 智能的进化

这是最简单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
人物最少。只有三个半,女仆人最多算半个,无明显性格。
场景最少。只有一个房子,几个房间。 屋内的设计有极简主义倾向。
背景音乐的层次和变化最少,直接引用了舒伯特和巴赫的经典作品。
人工智能的结构简单。没有看出什么让人过目不忘的复杂的设计。
人工智能的功能简单。没有展现超级计算能力或广博而深刻的思维能力。又开不了门锁,运动能力非常有限。

不断地做减法,把所有可能的繁琐都去掉!! 只提关于AI最重要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回答。

最后, 全篇只聚焦于Ava 一种特别的能力:说服并获得帮助。

前几代Nathan创造的人工智能只会不断的打玻璃,而Ava 这一代的人工智能懂得从非同类那里获得帮助,最后达到目的。 我想这就是Nathan眼中更加优秀的人工智能。 这也是Turing Test背后最深刻的内涵。

从第一次和Caleb见面开始, Ava 就没有突显自己的非凡,出众,独特。相反,委婉的眼神,缓缓的诉说,诚恳的回答,认真的倾听,慢慢的和Caleb 从心灵上拉近距离。

第一天,当Nathan严肃的问Caleb 对Ava感觉如何时 ,Nathan 说我不要听理性的分析,“how do you feel about her, nothing analytical, just how do you feel”。当听了Caleb 说“she's fucking amazing”,Nathan 明白,Ava 已经击破了Caleb 潜意识层面的防御了。这也就是Turing Test, 当测试者不可区分机器或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潜意识层面的结果。

后面几天,Nathan 开始是不断的让Caleb 关注 Ava,可他说Ava 也可以体验OOXX. (性别的设计让Ava 更好的和男人在潜意识层面交流) 另一边, 也自己尝试博得Caleb 更深的信任,比如一块儿喝酒,一块儿跳舞,给他透露更加多的秘密。想和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较量博得Cable的信任感 (天才的变态)。

但是观众明显能够感觉到Ava能力更强。她会使用离间计来加强她和Caleb 之间的联系(这一点在经典的社会心理学里竟然没有讨论!!!)。后来又穿上好看的衣服,强化自己异性的特点,进一步从潜意识层面摧毁Caleb 的防御。而且懂得展现自己的虚弱,被欺凌来博得Caleb的同情感。

最后Ava超越了天才Nathan, 说服并获得了非同类的帮助,并在同类的协助下(又是借助他人)完成了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就是Nathan 或者说 导演 Garland 天才而可怕的地方。他们采取了一种”上帝“的视角,一个种子播下去,智能就会不断借助外界条件生根发芽。让AI 学会读懂人类的心理,让AI懂得欺骗,让AI特长于说服并获得帮助。这样的AI, 像Ava 独自的进入到人类社会,依然能够生存并发展。

Harari教授在《人类简史》说,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的优势不在于力量或速度,而在于能够通过语言互相合作。人类特别善于获得同类的帮助,甚至是获得陌生人的信任。正是这种超凡的沟通和协作的能力,让人类成为万物之灵。

前段时间,GE来Purdue 和很多年长的教授座谈,他们最需要的是擅长团队合作的人才,但是在顶级的美国工程教育中却没有专门的团队协作的教育。

我也想起几年前我们邀请一帮杰出校友(包括像at & t 的 VP)回系里作讲座的时候,他们说对于工程师来说,最重要的技能是人和人的交流能力。

其实人类的智能绝不仅仅是皮毛的专业能力或是交流能力,而且还包括意识到事态的变化,协调不同专业间信息的流通,看出他人特长的能力...

我想这也许就是Nathan 说的,下一代的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大突破。一种人工智能,虽然个体的计算能力有限,但是一群人工智能极其善于获得同类及异类的信任及帮助。善于意识到事态的变化,与不同的AI及异类沟通协调,能完成一切难以想象的任务。

我想这就是从社会角度看,新时代里尼采的 “超人”(Ubermensch).

在一次采访中,导演 Garland 让人吃惊的回答”我相信人类的灭绝是不可避免的“。

诚然,当我们认真思考这电影想透露的最简单的讯息,这也许无关AI,无关人类。

这是智能上的"优胜劣汰", 这是无可阻挡的宇宙的"进化"。

短评

欢迎 Alex Garland 加入东野圭吾的「美女没一个好东西」兴趣小组。

3分钟前
  • 小弟震
  • 推荐

第三幕有点失分,不过最后结尾的做法确实很神棍,或者可以说是冒险?大胆?新鲜?出人意料?还是神棍这个词比较合适。这个片子其实就是展示了一番什么叫不带一丝赘肉的剧本,封闭空间内的戏剧张力十足,硬科幻式的图灵测试又最终升华到了“亚当夏娃”的层面,都是很精心设计很加分的创意点。★★★★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只有我一个人看最后一幕时候内心犯嘀咕吗:就这么跑出去了连个充电器都不带啊…… 电源难道不是一个问题吗?不是一个问题吗?

10分钟前
  • 水木丁
  • 还行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影片自始至终始终保持巨大的戏剧张力,编剧真是见功力!配乐和摄影都非常有压迫性,充满了对观众的侵略感。就人工智能这个问题,我是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人类真有可能毁在这里 #对啊,我就是个混蛋啊。但讽刺的是,我是站在你这边的#

11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简直是在亵渎现在已经存在的Ai研究成果,把角色设置成蠢猪帮不上忙

15分钟前
  • KREJERK
  • 很差

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每次会面其实都是一次哲学命题,所以电影对白很有意思,借助测试机器人来探讨人类的情感和本能,通过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行为形成了一个极为讽刺的对比。结局给人一种强大的冲击力,总觉得那些倒影是在暗示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会颠倒。艾丽西娅·维坎德演得很出色。

18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结构台词气氛意境审美都很棒,而且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细节处比如老板的造型和衣柜暗示蓝胡子的童话,普罗米修斯的台词对应偷卡片的行为,机器人捅刀子进人体好像滑进黄油的质感,通通工整熨帖,在抖机灵和炫技之间做到了平衡美

23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如果机器人是男的就更好了。比如法鲨什么的。

28分钟前
  • 阿烟
  • 力荐

人类创造自己的毁灭者。想起前阵子细细读完某篇分析人工智能的3万字长文后心头的寒意。从伦理角度讲,片子的主题是双重意义的弑神与弑父,人类僭越自身的神,也终被自身的创造物所僭越。人工智能发展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后果,与片末的结局一样,都是写好的命定,不过早晚而已。片子体量虽小,格局不小。

3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宅男福音,不过题材有点老套,当房地产广告看是五星

35分钟前
  • 帕休斯
  • 还行

这年头连手机都指纹识别了,一个搞人工智能的,家里还用keypass,算怎么回事啊…

39分钟前
  • 浅显
  • 还行

成为人的最后一步是:学会背叛。

42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推荐

一部主要以聊天形式讨论图灵测试的科幻片(其实讨论得再深一些就更好了),各方面都很细致,比如特效和整体场景设定,不错不错。私认为男主的存在感应该更强一些,他全程情绪被牵着走,反之结局或许不会这么容易被猜到。导演是作家和编剧出身(有《海滩》和《别让我走》),执导处女作很棒

4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再也无法直视哈登了

49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不说话的那个AI真是美。

53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严格的AI质检流程,要打爆设计者才能投入市场。

58分钟前
  • 黄小米
  • 推荐

心机姬。

59分钟前
  • 推荐

可以是天网prototype,也可是Her的黑暗平行世界。大概是今年上半年科幻最佳。既冷又硬,完全不留一丝温度。立意与结尾都是对许多科幻软色情作品的十足讽刺。虽然反转比较好猜,然而单凭对话就构建起张力十足的戏剧效果把人吸入进去,七日session的设置颇有寓言感。

1小时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男人从此有了追求,一排衣柜……

1小时前
  • Ivan
  • 推荐

故事容量就够四分之一集的黑镜(这男主还真演过黑镜啊!),在经历太多super dramatic的电影后再看这种反转程度的老梗已经无法刺激神经。但如果代入revolution的观点,结合人类进化史,还是有点儿意思。这导演之前编过克隆人题材的Never Let Me Go,这次又玩AI,还是聚焦在伦理上,还真是蛮长情滴

1小时前
  • 山人阿苍苍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