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可以多离谱?
1、高级化验师成日请假,唔使做乜?
2、一个team leader因为一个失误就被编剧写自杀,就算是为了让大众关注心理健康,也太拼了吧?
3、明知在做实验,还大口吃毒大福,这个madam是有几条命来破案?
4、杀人父母,要受害者帮忙求情,还要归责于受害人,最后闪着圣光大方宽恕,这一家人的三观没谁了。
5、大佬爱上有夫之妇还要低调,仲使捞?
二、剧情可以多离谱?
1、三姐弟事件:整个房子烧成那样,药瓶上的字清晰可见。
2、冤狱事件:一眼认出七年前买过按摩膏的客人,这记忆力开药店真是屈才了。
3、拉面事件:打了半天放在假人上面的真人都没看出来,茄哩啡都有白内障?
4、血池地狱事件:那么浅的缸,没被束缚,竟然挣脱不出来,甚至都不呼救?
5、失眠群组:这个组的出镜率可以媲美警察、法证、法医这个铁三角组合了,不但要填补井sir的业余生活,还要帮手破案,不搬个好市民奖说不过去吧?
……
真的写累了。整部剧越看越眼睏,只有到最后的小丑浮现才算回归正常水平。逻辑通顺应该是一部剧的最低要求吧?那么多槽点着实让人心累。这种狗尾续貂的“伪经典”难道要期待观众抓住没有疯狂使用ipad这个点来加一颗星?
天哪,我居然都看完了。做饭洗碗真是煲剧的温床啊。
△ 相比于四,还是好一些。因为不太记得四了,只能说感受,没法具体对比了。只记得对四的吐槽是从头到尾。五时不时还会让人觉得:不错哦。
△ 可以看出,案件设置还是有些想法的。而且每个案子里都增加了一些想讨论的问题。
(1)姐妹相杀案,类似全员恶人的不停反转的构思是精巧的。虽然借鉴了美剧《恶行》的故事原型,但最后还是会分析姐姐为什么会患上孟乔森代理综合征,并且对她小小年纪承担起家庭重任表示同情。(原不原谅是另一回事,至少给出了另一个视角)
(2)秦克男冤案。秦克男殡仪馆急救的段落可以,甜点老公给老婆顶罪有点温暖。而且从整体来看,罪犯之前的法医经历也暗示了未来法证部内部会有问题。
(3)富婆+湛霆案的结合。引出黑法证,并且这条线一直贯穿结局。湛霆自杀看得有些突兀,但算是挺完整地展现了职场压力。鉴于本人也有因为犯错导致信心丧失的经历,而且前几个月刚听说有同行因不堪重负自杀的悲剧,所以,我觉得整段情节还挺好。而且,提出了,无论有意无意,法证也会犯错的事情。我觉得是对这个部门的反思,其实可以深挖(比如增加一些有些搜证规则设定的原因,补充补充为了避免人工错误,可以做出什么努力)。
(4)风水树被砍案,引出纸盒藏尸案。大概想体现法证技术提高对破案的影响吧。 武志佳探望妹妹和外甥女的片段也挺令人心酸。而且一个误会导致一段冤狱也是有想法的。最后武志佳发现自己用生命保护的妹妹竟然唯利是图,心碎到想要杀人的段落也不错。这里说一句张国强的演技,整个人憔悴又崩溃,蛮走心的诠释(也可能是在同剧其他人衬托下显得突出)。
(5)拉面案。架构也是精心设计,一晚上三条线索交汇,最后发现案件、得出真相。不过从这个案子开始,整部剧开始彻底拉胯。架构不错,但三条线实在过于无聊。找猫、吃拉面。无聊,而且两个配角的的表演也十分令人讨厌。僵尸戏至少还算有个情节。而且人物动机极其无聊,我只能归纳出,不要去学日本拉面,会让人痴线。
(6)地狱杀人案。想做暗黑向。虎玉楼和隔壁公寓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强化了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平衡。公寓并列的设计有参考《寄生虫》的意思。而一见钟情变成变态杀人可以做成和虐心的恋情。地狱壁画的悬念以及法医PTSD虚构出年轻的杀手,也是充满悬疑感的设计。
(7)井Sir父母被杀案结合抑郁症女人莫名自杀案+钟树仁马路被杀案。旧案新案交汇,有错综复杂的想法。本来也是可以的,不过结合了井Sir塔雅的恋情变得无语。当然,我也理解编剧想设计命运交织的虐恋。但没看到恋,也没看到虐,只看到有问题的价值观。
(8)小薇涉嫌谋杀丈夫案。结构不复杂,不过增加了梦游杀人的桥段。但整个故事实在逻辑不通。一方面,从小薇的描述中,感受不到她因没有孩子而受到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想替丈夫隐瞒,供述时完全不需要反复强调性功能障碍的事情啊。只要说,自己失眠,所以长期吃安眠药,但是安眠药产生了梦游的副作用就行了啊。如果希望增加情节可看性,法证用某些技术方式证明她是梦游杀人就行了。
(9)森林谋杀案。结合了剧本杀,算是与时俱进。大概因为看了7、8之后,觉得这个也就这样吧。案件中,再次涉及职场PUA的话题。不过感觉这个PUA程度也超出理解了。不知道现实中是不是真有这种事情。这个案件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剧本杀连续三场、实景搜证,还搭配服化道。得多少钱啊。而且连续三场,每场这么长时间,这些人真能凑齐吗。
这里也特别提一下李成昌的演技。露营时,他哭得那段给了挺长时间。如果演技不好,根本看不下去。但他演的很动人。
(10)法证三人组清除社团案。罪犯反侦查能力增加,更接近法证主题,纯技术PK比较有趣。之前一直在问“你们”的“们”是谁,最后才揭露黄庭锋,还挺有意思。不过,所有人的动机都令人迷惑。虽然想用孤儿院影射悲惨童年,但是童年的戏份也没有让人感到很抑郁。还不如森林谋杀案的保险公司压抑。当然,也许这是有意为之,因为要影射特定群体。
同时,本案也是意有所指:本性不坏的年轻人 被别有用心的人洗脑 用极端手段重建社会规则 以释放自己 结果牺牲了大好前途 令人不解,令人惋惜。感觉像是要喊话前几年冲动的年轻人们。如果深究一下,蛊惑的蒂娜是海外归来、而且蛊惑的工具是非常具有西方特色的小丑、咖啡(正常来说,不应该是酒吗)。像是特别设计。
不过,强调下,只是说这几个人的走向在影射这些年轻人。而不是整个案件在影射当时的事件。
另外,我觉得对年轻人的想法还是应该进一步表现,不能一上来就跑去杀人。现在这种就令人莫名其妙。加上三个人演技实在稚嫩,没有撑起来那种冲动又欠思考的正义感。女社工出场后和女杀手一样,令人怀疑她是不是有过不为人知的特殊经历。
(11)最后,司徒亮冲动杀人、张文熙莫名死亡、叠加小丑案,引黑魔女蒂娜出场,提出“每个人都有黑暗面”的“深刻”思想。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也是案件叠加,反转反转,还内含深意。不过bugs太多。但,除了人物动机不够扎实之外,一直铺垫的小丑案也过于草率。而且,自始至终没有理解蒂娜为啥那么有蛊惑性。一直认为是咖啡里有药。哪怕过于理想,也应该给一个心理学、催眠术一类的解释。但木有,而且还留了个故弄玄虚的结尾。
但是!整部剧只有30集,上面的案子就有11个。其中好几个还是案子套案子。差不多平均两集一个案子。再加上各种纠缠的感情线。故事看得简直就像剧情简介一。
就算想法再好,故事讲不完整,人物塑造不完整,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感情。具体如:
(1)人物动机经常莫名其妙。个别案件在上面已经标注。
最典型的就是张文熙。
这个人除了开始黑化的时候有点意思,后面就越来越莫名其妙。比如,莫名其妙喜欢上杨冰;莫名其妙帮张文杰上位;然后又决定莫名其妙杀掉张文杰。不明白他到底是要重建规则,还是黑化想要帮弟弟上位。所以,最后他觉得问题是自己我也不是很理解。也许编剧是想表现他最后发现了蒂娜,然后是要和蒂娜对峙吧,如果是这样,他也太没有战斗力了,轻松就被一个那么瘦的姑娘给推下楼去。
而且,吐槽一句,作为一个嫌疑犯,回港后连伪装都没有,就满世界乱窜。警察都是瞎了吗。
张文杰为啥要抓杨冰也不太明白。想帮哥哥追女孩,为啥一直不告诉哥哥?而且杨冰死的真是意外啊。如果想凸显张文杰很坏,还不如狠一点,就说他喜欢上杨冰,然后做了很令人发指的事情,至少能够理解张文熙为啥枪头调转。
(2)太多为了剧情而强行增加的情节。
许多线索没有设置足够的伏笔铺垫也没有收尾,结果突然冒出一段往事,突然跳出一个人物。
比如,秦克男冤案里,法医突然变成了小朋友的钢琴老师。但案件处理后,对于好朋友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再无关心。
比如,地狱案,完全可以让法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个公寓里,两人的感情从开始就发展起来。甚至在前面的案件中让杀手提点一下法医破案思路(以铺垫杀手的思维逻辑)。这样到地狱案之后才会显得足够虐。否则几杯咖啡就爱上连还杀手,也太奇怪了。
比如,井Sir父母案。可能我之前错过了吧,但之前似乎没有太多表现两个人一个父母双亡,一个父亲 失踪。第一次坟场对话时就可以提一下啊。结果两个人互相吓唬对方演了老半天。
比如,小薇突然出现个丈夫,突然说自己生不出孩子有压力。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同事间沟通时就多做暗示。什么听到别人孩子心里难受。什么公公婆婆想要他们离婚。之类的。
比如,森林谋杀案。井Sir突然多出来一个半个父亲一样的导师。导师突然就失踪了两年。至少在前面表现一下吧。不然都不理解他哪儿来的感情。
等等等等。反正经常就是为一个案子而增加一段前情。
(3)因为转折需要,价值观简直七零八落。
其实剧情狗血不是问题,经典《大时代》不是更狗血,但人家故事讲得清楚啊,所以再狗血,也愿意看,而且很能代入情绪。孝婷恋至今还是多少人的意难平。
最典型的就是井Sir和塔雅的段落。讨论里已经吐槽很多了。整个演绎就好像井Sir杀了塔雅他爸一样。
塔雅爸爸可以为了一百万冷血杀人。塔雅知道真相之后,他妈居然能够说出“你们两幸福生活,我们离开这个地方“这种话。而塔雅不但不给井Sir解释,还直接把人家甩了,搞得一个父母双亡、不得真相的孤儿莫名失恋,还得疯狂找原因,多可怜。
当时我想,你们都是当井Sir没有感情是吧?
后来我发现,井Sir果然没有感情。再见塔雅时,似乎只有我记得这是他杀父母仇人的女儿。他毫无反应,塔雅还总有点不太待见的样子。然后,不仅对塔雅一家没有任何愤怒,要帮塔雅爸爸写求情信(救人我可以理解),而且还要千方百计给塔雅找开脱的理由,在发现车祸和自己有关联后,还无比愧疚地请求原谅。
关键,塔雅一家好像并没有特别认真地给他道过歉?
关键,小朋友在车上洒水是很意外、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吧。车祸难道不是因为后面那辆车速度过快?不然为啥把人家车都撞翻了。你搞个酒后驾车造成的意外,我也能够试图接受一下。但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洒水,和一个成年人蓄意杀人能够相提并论?而且一个只是使人受伤,另一个是两条人命啊!
要不然就是井Sir被贝贝的美貌迷惑了。要不然,我只能脑补,也许井Sir从小受虐待,所以一直也想杀了父母。还不如增加这个情节,最后让井Sir变小丑,整个故事到合理一些。
(4)剪辑那个跳跃啊。
前面还好一丢丢。越到后面越跳跃。案件剪成了剧情描述。其实从上面列举可以看出,法证5的案件是非常丰富的,但为啥大家还是觉得感情戏太多。因为案件太丰富,但给的篇幅不够承受,加在中间的感情戏就特别着急。编剧可能长期2倍速看剧,所以也在适应2倍速的故事。但,我们两倍速看剧主要是因为演得慢,不好看啊,你不能写的好看点吗???
而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编剧似乎迷上了插叙。各种闪回啊。简直就像在时空黑洞里跳跃。突然杨冰就死了。突然原来司徒亮已经找了好几次了。导致整个节奏极度不舒服。
(5)没有生活
人丁单薄,所有人都没有家庭。全局似乎只有塔雅一个人有妈,而且还是个非常讨厌的妈(没有说江欣燕不好的意思)。其他人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宝英家人开殡仪馆的,本来多有趣啊。结果,除了这句话之外,完全没有家人。所以,吃饭只能去日料店。所以,宝英和星柏能够轮岗照顾司徒伯。反正家里没人,而且似乎也不用上班。我老公最爱看港剧中在家吃饭的戏,没有,完全没有,全剧特别表现得最好吃的东西是一个诡异的“柚子海盐什么拉面”。啥玩意儿。
工作单位里的配角也只是为了撑场子、汇报案情而存在。所有有戏的手下不是死,就是黑化。以前的配角每个都有点戏。现在都是NPC。NPC也有故事好吧!
而且查案总是在度假的时候查。所以团队也没啥参与,都是情侣主办。编剧还不如让塔雅当警察呢。为了让塔雅参与案情,真是绞尽脑汁啊。感觉塔雅存在于香港的各个角落,从失眠俱乐部、到公关、到影视业、到剧本杀、到拳击场。无所不在。
所以看着很冷清。经常就是那么两三个人的戏。
(6)感情线无法代入
宝英星柏:前面一段我觉得还好。宝英追去给参加完葬礼的星柏送那个钱,然后唱歌还挺可爱的。而且女生主动,也挺有意思。但“缘分测试”是个什么鬼?这不耍人吗?我喜欢的人要是给我做这个测试,我肯定说声滚。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测你个头。
但可能编剧就是要把宝英设成恋爱脑吧。(看看人家塔雅,多么不恋爱脑。发现父亲是杀人凶手后,立刻选择分手,而且要逼到受害人的儿子道歉才复合)。唯一觉得挺舒服的就是余星柏拿出两个人缘分的证据,她说不重要,算了吧。结果后面又开始跟着人家四处跑。而且称呼还从“余Sir”变成了”星柏“。还要像女朋友一样问人家和蒂娜的关系。
说真的得,这个角色最后真不如死了好了,表现两个人永远都缘悭一面。让余星柏后悔去。
而余星柏可能是要对标之前林文龙的角色。但林文龙外表还是个老实男的样子(实际情况不说),非常具有闷骚的潜质,所以稍微一做表情就可以感觉好像动心了。容易甜。但黄宗泽还是痞帅型啊,他一颦一笑都很有渣男的感觉啊(但挺让人喜欢的渣男)。所以,就显得特别暧昧不明。如果前面就说他一直有个无法忘怀的蒂娜也行啊。后面又是突然冒出来。反正各种强扭的瓜,必然不甜啊。(还不如把他和蒂娜完善一下,设置成虐恋。宝英从头到尾都是求而不得,不用强行凑对)。
全局最甜的一段是法医拉余星柏去唱歌。余星柏想走,又乖乖回来了。多可爱。
法医克男:法医的演员长相不惊艳,但越看越喜欢。不知道为啥,就觉得顺眼。有点柔柔的,有点坚强,又有点专业。而且和星柏、克男都有CP感。他两没太多需要吐槽的。不过也没啥想说的。
(7)演技
因为人物逻辑不清楚,所以演员可能也挺为难的。感觉袁伟豪拿到这样一个剧本,都做不出什么正常表情了,也不敢笑,也不敢生气。蔡思贝好像总是喜欢凶凶的。盲侠那种大姐大的性格和她的演戏套路贴合一点。不知道为啥,我觉得她很好看,但这个剧里就是让人无法喜欢。
第一次认识蔡洁,倒是挺自然的。声音是真的很像李佳芯啊。
可能黄宗泽本来特色就是这样。反正喜欢痞帅就会很喜欢他。原先觉得洪永城也很有渣男气质,但这部戏里感觉人还挺好的。
王敏奕我倒没有很反感,但她说话总有种念旁白的感觉,有点有气无力。听多了就很累。
其他配角想聊两句的是:
司徒亮。那个烦啊。角色烦,演员也不太讨喜。
马贯东(甜点老公):发现他可以演变态杀手,应该发展下这个思路。
傅嘉莉:开始差点没认出来。这部剧感觉还可以。
高俊贤:是帅了呢。发展下有心计的纯黑化吧。
蒋怡(蒂娜):还挺喜欢。长相有点像黑寡妇,有点像混血,又有点像日本人(可能因为很瘦)。
杜燕歌:不知道为啥最近杜燕歌总演这种奇怪的角色。比如《美丽战场》里的懦弱老爸,简直毁掉了杨过的声音。他的长相感觉应该演一些很有文化的人啊。
丁子朗:哎,算是一个给足铺垫的人。但发型实在不好看啊,下巴瘦,头大。整个人想阴郁,但就让人觉得一直在演啊。感觉他演那种被打击但是很努力的人挺适合的(青春训练班好一些,虽然致敬星爷的片段高下立见,但生活段落还行)。
社工小妹:忘了演员名字。她那种长相我还挺喜欢的。就真的,不知道为啥她那么在意,也不知道为啥她战斗力超强。整个黑社会都不如一个打拳击的社工。真是屈才了。
差不多就这样吧。累的。
这部剧让我想起了读研的时候学到的一个文学术语:carnivalization
小丑这个元素很好的衬托出了结局中想要点出的那个social problem,又让人想到了Dostoyevsky写的Crime and Punishment中写到的anarchism
尽管剧情很一般,但是这些元素真的让人怀念🥹
1.没想到还能更烂!比4还散还碎,动不动就乱插回忆!4虽然感情戏多但好歹还在认真破案 ,这部…可以改名叫自曝先锋(动不动就凶手自曝)、翻案先锋、煽情记、法政先疯(四个法政头一个变小丑一个自杀还俩反派坏人…),就是别叫法政先锋!
2.为小刚和黄宗泽坚持的,结果…小刚居然自杀了???搞笑呢吧?强行下线?而黄宗泽像是个打酱油的…
3. 这部显得法医法政警察都很无能,各种冤假错案,法政检验不准总出错案,警察自己没有脑子没想法,破不了案就赖法政,还靠猫通灵、剧本杀破案?法医呢…养老院的案子和仪器有错的事还是学生看出来的?解刨室谁都能进?学校学生、凶手,这是菜市场吗?喜欢上凶手把自己搞出心理疾病了…还要别人压着去看…然后…这个法医怎么跟哪个男的都有点暧昧?
4.宝英、失眠俱乐部、塔雅,这堆人烦死了怎么哪哪都有他们?!这么多镜头水时间呐?
5. 塔雅一家三观真是服了,她妈居然没因为包庇她爸被抓也是醉了,主角父母有特权喽?塔雅不但不愧疚反而还蛮横不讲理?还有景sir也是,她爸杀了你爸妈,她妈包庇十几年,她还想跟着爸妈跑路,你居然还想跟她好?(你爸妈白养你了)还随便跟她透露案情?然后还强行让景一家变成女家车祸源头???怎么着互相伤害过一次就可以重新在一起了?但塔雅要跟着父母跑路的事在景某人这儿能过去在我这个观众这儿可过不去!
6. 秦克男变成了这剧唯一的正常人,被冤坐牢兄弟被杀也没黑化…张世熙随坏,但还真是全剧最聪明最精彩的角色…
7. tvb的女主角现在都这么难看了吗?
求求可别再拍了,别彻底毁了法证先锋这个招牌……
我以为四已经是法证系列烂的巅峰了,当我看了五之后我只能说我还是太天真了,四虽然乱七八糟的戏份多,好歹还拍了法证镜头和法医镜头是在找证据,五,实验室大小比不上十几年前的一和二,开会镜头比不上三;五,厉害的地方不是靠法证靠证据,全靠罪犯良心发现要么自首要么靠法证和警察推理完去找罪犯聊天。一集拢共40多分钟,除去片头片尾我算你四十分钟,警察和女朋友的爱恨纠缠拍了35分钟,剩五分钟用来推理然后去和嫌疑人聊天。到目前看了18集,靠证据破案的一个没有,法证人员一个造假导致同事自鲨,法医得了PTSD人疯了,黄宗泽在这个剧里几乎毫无作用,看你们谈恋爱看了几百分钟,法证没拍法证,恋爱又没有清晰轻松的恋爱故事,我求下你啦,女二和男二恋爱第二天就发现女二的爹鲨了男二的爹妈这种剧情难道不是二十年前的套路吗?你们真的不进步至少不要退步吧啊??我真希望编剧导演能稍微看看评论,大家都挺忙的,回家看剧是为了放松,不是为了血压升高教你们怎么拍戏,不会编可以不编,不要用这种烂剧来侮辱观众好吗?每播出一部都更能显示出港剧的没落,看了让人真无语,快进都不能压住我的怒火,特此剧评送给法证先锋5的所有工作人员,黄宗泽以后可别接这种剧了,毁口碑。
反社会人格杀手男G与法医女Ruby有过几次交际,两人眼神对视凝望。
G褪去Ruby的衣服,将她绑在解剖台上,在她左臂划上三刀后,找来白色毛巾盖在Ruby脸上,准备用刀划向她的脖子,期间G一直说“没事的,没事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Ruby的手从手铐里挣脱并反杀。
在病床上Ruby看到G对她的监控视频:G在床边弯腰俯视她的睡颜,伸出右手小指勾向她的手,停住,收回。Ruby留下眼泪。我想Ruby感知到她与G未来得及延伸的爱。
反社会人格的爱违背了正常人的意愿,他们认为毁灭是爱。
Ruby反杀时我有点诧异,G真的没有力气给Ruby一刀了嚒。事件过后Ruby收到一份耶加雪菲咖啡豆,她之前对G提到过的咖啡豆。收件人是G,寄件人是Ruby,如果Ruby死了,咖啡豆回到G手中,如果G死了,咖啡豆送到Ruby手中。Ruby拿着咖啡豆说G在最后一刻发现他爱她。解释了我的疑惑,G舍不得杀死Ruby。
G与Ruby相熟于洗衣店。事件过后给出一个黑白视频片段,G与Ruby在洗衣店擦肩而过,没有交集。当我们没有踏出那一步,便有了不同的际遇。
遭受挣不脱的痛苦时,只有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因为找不到更高阶的解决方式。
抱有英雄主义为社会清除祸害的人,杀人时也在磨灭自己的人性。执念行进太深将自己变为了杀人的一柄剑。
没有原谅,只有放下。
开放式结局,Ruby和秦克男开始约会,余星柏接受霍宝英的感情。
Ruby和秦克男一起,爱情并不一定非要和真爱,男女暧昧发酵,自然而然向前。
海边霍宝英靠在余星柏肩上,余星柏眼神闪烁,那一刻他才开始心动。
井浩然对待感情的方式很成熟,没有和Taya正面对质,如果直愣愣说破真相,两人面对真相不会那么平和。平静铺开所有事实,各自静缓。但是剧情设计也太巧合了吧!
各种案件穿插,后面都反应不过来谁是谁。结局都没有记住主角团外的角色名称。林凯馨没有擦去张世熙特意抹开的血痕,是因为她也想要“被看到”,她想结束吧。结尾余星柏继承了林凯馨的“遗志”?
杀人犯夫妻反过来原谅受害者?就算是井sir不小心噎到导致车停了,也不能怪他吧?难道不是因为他爸有够脑残路中间停车才会出车祸吗?
还有整部剧穿插的莫名其妙的感情线,看得人鬼火冒,硬水时长是不?123一样有感情线,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那么平滑,不突兀恰到好处?
编剧这大脑别真当编剧了吧,狗看了都摇头。不会编就去多读读书,这么好的IP废在这了。
1.最初是因为“法证先锋”这个IP和有黄宗泽参演才看的;
2.开局观感尚可,到中间有几集实在是让人看得难受,不只是剧情,还有莫名其妙的运镜,有种故作姿态的感觉;
3.有些案件和出场角色的“串联”,感觉是为了写而写。前面未破的案件就一直不提地放着,连些铺垫都不做,中后段突然“发力”,好像一时间线索自己就冒出来了;
4.最后BOSS从临末几集刚登场就自带了反派气质,但是和前几部乃至以后可能会出的“小丑案件”都感觉很牵强,感觉被催眠教唆得非常容易;
5.个别人物塑造过于单薄,比如张世熙和傅剑成,感觉他们可以作为中性角色有很大的发挥,但是就是让人搞不明白他们的某些动机,哪怕感情戏都是稀里糊涂的;
6.最后又是货柜情节,不知道该说致敬前作还是过于敷衍;
7.最让人无语的是塔雅这个“斜杠青年”,为什么什么案件都能这么“刚好”跟她有关甚至她都帮得上忙?她给井浩然的感情挣扎应该是最深刻纠缠的,结果就稍微那种互相原谅的套路就成了?
8.范佩清和秦克男的感情戏算是不教人硬磕,余星柏和宝英的也算自然HE。这两对角色的适配度比另一对都更自然些;
9.余星柏和范佩清的套装爱了,职业又利落。余星柏夹杂的白发不显老反而更有味道,至于井浩然的胡子,也不知道到底是角色需要,还是演员本身有意转型了;
10.有些案件真的有凑时长的嫌疑,比如拉面案和剧本杀案。凑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凑了好吗。😐
故事都讲不好,也就是跟4半斤八两,同样的不知所云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黄宗泽不适合演这种专业人士吗 一副痞样 瞬间出戏啊 受不了
又拖沓又水,破案全靠嫌疑人自首,法证搜证只是走个过场。重案组也可以下班了,靠失眠群组破案就行了
比第四部好看,案子本身质量是不错的,但是拍得过程很差,走马观花严重缺乏推理细节,就仪器扫一扫,传唤问一问,破案要都是这么容易,早就天下太平了。
余星柏苏星柏,确定不是回忆杀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打开法证先锋,是为了看法证人员根据证据发现不易察觉的要素……而不是看三对情侣谈恋爱然后花十分钟在警局接着出外勤谈恋爱。编剧如果不知道怎么写,可以再去看一次法证先锋123。就算要做铺垫、有转折,也不是靠冗长且无意义的剧情完成的。剧情里还有普通民众参与破案……照这个模式,还要警察干什么……
点讲好呢,因为看完晒4,觉得5还可以接受。但你话同童年回忆十分经典的1、2比,就无得比。以前觉得3好差、点知出左4。。。希望唔好再有6,我童年已经死咗。。。蔡思贝我真是想比负分。。。
黄宗泽是tvb黄金时代最后的荣光,从演技到魅力都比其他人强太多了。情节故事还算过得去,但拍得并不吸引人
0/10,亲爹绑架小女儿去找大女儿要钱,还要教育大女儿做人,结果被大女儿捅死,小女儿又把姐姐捅死嫁祸给亲爹。好棒的剧情诶~
反正目前来看是比4要好看的,但是跟123还是差了一截,再接着追几集看看
感觉蔡洁有李佳芯的风格。
先不说案情怎样,整个氛围都很尴尬,以前那种很有生活味接地气的港剧是回不来了么?主角之间聊天说笑完全没有气氛,房间里都是冷色调光秃秃的好像阴间样板房
看完4集感觉还可以,第一个案子埋了几个反转,虽然有点浮于表面,但编剧也算是用心布局了~后面的案子希望能保持水平吧~
又名《翻案先疯》,跟4比起来的话,5是案件剧情稍微能看了,主演阵容却撑不起法医法证这类更为专业的职业角色。特别是Bosco真不适合当法证先锋的头头,他太能装杯(褒义,哈哈),就真没有那种秉节持重、从容自若的领导气质。6集看下来,两个案件里配角的演技也挺捉急的,剪辑更是一塌糊涂,感情戏篇幅过多,案件戏份还就是晒晒几台专业设备、开开会就结束了。第二个案件“嫌疑人X的献身”的立意和两位主演演技都很在线的,就是故事的悬疑走线实在太糙了。目前就蔡洁的女法医和天堂哥的刑警看着比较顺眼,就这阵容和案件故事的编排,这剧估计也就及格分吧,至少比第四部要好点。
感情线真的好土……尤其是余sir小女警那条线……
比前三部差太多,就连第四部都比这部好看。感觉换了团队,重点不在案件上,主角的互动也很无趣还很长。
你自己看看,这是人写出来的剧情吗???
没有梅小青的法证先锋,第四部不太好看但还是看完了,这部观望一下……蔡洁在这里面好漂亮,突然觉得她有点像李佳芯?
唉,难看
法证先锋5这才是香港刑侦剧该有的感觉,案件也都扑朔迷离,错综复杂,既有工作也有生活,少了高科技产品的展现,更多的是注重物证和法医鉴定对案件侦破的重要性 ,许多案件是意想不到的凶手。小丑连环杀人案也告诉观众人都有两面性,被教唆犯罪误入歧途的人往往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和意义,人性的阴暗面被有心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