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小丑Joker 剧照 NO.1 小丑Joker 剧照 NO.2 小丑Joker 剧照 NO.3 小丑Joker 剧照 NO.4 小丑Joker 剧照 NO.5 小丑Joker 剧照 NO.6 小丑Joker 剧照 NO.13 小丑Joker 剧照 NO.14 小丑Joker 剧照 NO.15 小丑Joker 剧照 NO.16 小丑Joker 剧照 NO.17 小丑Joker 剧照 NO.18 小丑Joker 剧照 NO.19 小丑Joker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8

详细剧情

湿冷无望的哥谭市,卑微的亚瑟·弗兰克(华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依靠扮演小丑赚取营生。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而亚瑟深记母亲的教诲,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都笑对人生,却因此让自己背负着莫大的压力,濒临崩溃。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怎奈生活一次次将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不仅如此,他因意外丢掉了工作,偶然瞥见母亲的秘密,又使他心中燃起对那个与之地位悬殊却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殷切渴望。命运习惯了事与愿违,空荡荡的地铁内,悲伤的小丑在无法自已的癫狂笑声中大开杀戒……

长篇影评

1 ) 把小丑放进冰箱要分几步

正片开始之前的三段贴片预告,一个是《僵尸之地2》,里面有再次长出头发的莱克斯卢瑟;一个是《沉睡魔咒2》,里面有经典版猫女;最后一个是《睡梦医生》,或者叫《闪灵2》,估计是华纳看到前年《小丑回魂》大获成功,所以趁热打铁组建的“斯蒂芬金电影宇宙”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追求太高的电影都不适合拍续集,《闪灵》是如此,本片也是如此。如果本片最终的表现令华纳满意,因而催生出一部《小丑2》并强势揉进什么电影宇宙,那得有多2. 当然我没有任何要贬低《闪灵2》的意思,反而我还很期待,等到上映之时我大概也会买票支持一下。我其实想说的是对于即将到来的《闪灵2》以及未来有可能拍出的《小丑2》,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它们跟它们的前作肯定不是一个物种。

《闪灵》跟本片有着相近的主题,都是事业发展不顺的文艺工作者被孤独感吞噬的故事。但是由于创作者站的立场不同,孤独感对于主角起的作用也是截然相反的——一个因为孤独而彻底迷失了自我,另一个则在孤独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最近开始流行一种文体,就是不看正片,对着预告片洋洋洒洒聊出一大篇来。我也对此很是佩服,想学又学不来,不过倒是稀里糊涂地开发出一种更新奇更刁钻更奇葩的写作风格——在关于一部电影的评论中聊其他电影的预告片聊半天。其实我迂回了这么久,真正目的是给误入此间又不想被剧透的朋友足够的撤退时间。接下来要动真格的了。

开场是小丑——这时他的名字还是亚瑟弗莱克,不过以下还是简称小丑——在化妆,边化边流泪,用手指扯住嘴角,逼自己露出一个笑容。看到这里我想到了《银魂》的将军理发篇,另外我百分百确定周星驰曾经在他的电影里做过一样的动作和表情,但是很遗憾我想不起来是哪一部了。

打扮成小丑的小丑在街上耍招牌,遭到一群不良少年的欺凌。接下来是他去找社工进行心理咨询。回家的公交车上,他试图逗一个小孩子笑,却被孩子的母亲粗暴制止。三个场景交代了哥谭的治安状况与社会氛围、小丑的经济条件与健康状况——他患有一种在紧张时会狂笑不止的特殊疾病。小丑逗小孩子笑是他的救猫咪时刻,虽然他一直都以超级恶棍的身份为人所知,但在这个故事里他是英雄。本片是一个典型的“超级英雄故事”,这是单纯就故事类型而言的,与本片是否改编自充满超能力与黑科技的美国漫画无关。

小丑和母亲同住,母子俩喜欢看德尼罗的脱口秀节目。除了粉德尼罗,妈妈还粉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宣告要竞选市长的韦恩集团老板托马斯韦恩。上面提到本片与《闪灵》的相似性,其实对本片有着更明显也更直接影响的是早于《闪灵》四年上映的另一部关于孤独的影片——《出[哔]车司[哔]》(片名本身没毛病,但是考虑到同名韩国片的状况,我就适当做脱敏处理了)。本片当中主角自己练习射击、自言自语的戏份都容易让人想到四十多年前那部老片中的德尼罗。两位擅长诠释主人公孤独状态的演技之神在本片里有了飙戏的机会。不过他们的第一场对手戏只存在于主角的想象中,这也是对接下来影片剧情重要反转的一处铺垫。

喜剧事业陷入低谷、生活穷困潦倒、在社会上毫无存在感的小丑收到了人生路上的催化剂——同事送他的一把左轮手枪。名叫Randall的同事似乎是出于好意,因为他知道小丑之前遭到小混混的围殴,给他一把枪以作防身之用。小丑还有一个侏儒同事叫Gary,被Randall拿来取笑:迷你高尔夫对于你们侏儒来说是不是就不带迷你俩字了?非常恶毒,但是我不厚道地笑了。

拿到枪以后的小丑开始纠结要不要用枪,在家里试枪打穿墙壁,吓得他栽倒在地。尽管如此,他还是对枪爱不释手,结果终于闯了祸。在儿童医院表演节目时,小丑的枪掉了出来。他因此遭到解雇,陷入绝境。故事由此进入第二幕。

地铁上,三个醉醺醺的华尔街金融男调戏一个独身女子。女子向小丑投来求助的目光,他却不敢有所行动,反而因为紧张害怕而发病,狂笑不止。女子借机溜走,贱男三人组以为小丑在挑衅他们,对他拳脚相加。小丑拔枪还击,射杀三人。

前一段时间我在追看一个叫《脱口秀大会》的节目,是一个单口喜剧艺人竞演节目。该节目第二季最后一期的主题是“笑是生活的解药”。在小丑这里这句话就完全不成立——笑不但不是生活的解药,反而是他痛苦的源泉,也是痛苦的表现。对于小丑来说,枪才是生活的解药。杀人之后获得极大快感的小丑忍不住翩翩起舞。拔枪杀人作为发泄孤独感的出口,这一设定也与《出[哔]车司[哔]》一脉相承。

影片的B故事是小丑与女邻居苏菲的爱情。在第一幕中,两人曾在电梯里有过短暂的交流,后来苏菲发现小丑在跟踪她,上门理论,却被小丑幽默化解。当小丑枪杀三人之后,巨大的兴奋感帮助他鼓起勇气,敲开苏菲的房门与她缠绵。苏菲的房门号是8B,我一厢情愿地认定那个巨大的“B”字就是为了标识出“这里是B故事发生的地方”。

小丑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在台上他又发病了,一个段子没讲完就开始狂笑不止,台下嘘声一片,只有苏菲对他投以微笑。受到鼓励的小丑进行了酣畅淋漓的表演,耳边似乎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离开演出场地,小丑和苏菲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小丑的报道。苏菲称赞那个枪杀三人的小丑(她似乎并不知道那就是眼前的亚瑟)是一位英雄。

看似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小丑很快获悉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大秘密——他竟然是哥谭第一富豪托马斯韦恩的私生子。小丑有缺陷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缺少父爱,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把德尼罗扮演的喜剧明星当做自己的父亲——事实上我认为电影《出[哔]车司[哔]》确实可以视为电影《小丑》的父亲。现在我们的主人公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的父亲了。看到小丑读母亲写给托马斯韦恩的信时,我想起了《少林足球》二师兄的那句经典台词“为什么我不是李嘉诚的儿子”。其实星爷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以及作品中特有的戾气,与《小丑》这部影片的气质特别吻合。如果中国要翻拍本片的话,他绝对是主演的不二人选。可惜星爷偶像包袱太重、英雄情结太重,估计不会接受这种性格扭曲的反英雄形象。

小丑来到韦恩庄园,见到了不苟言笑的少年布鲁斯韦恩。小丑又是变魔术,又是送花,使出各种手段,就是逗不乐这个小老弟,因为老弟心里清楚,永远不能搭讪,搭讪就破功了。管家阿福出来阻止小丑,双方发生争执。阿福知道小丑的来意之后,出言讥讽,说他的妈妈有妄想症。

回到家中的小丑发现母亲被救护车带走了。在医院门口,小丑遇到两个前来调查地铁枪击案的警察。故事进展到了“恶人逼近”节拍。在小丑提供完证词准备离去时,一个警察轻蔑地问了一句:听说你得了一种狂笑病,是真有其事,还是你的“人设”?这一段台词说来轻描淡写,实则锋利无比。类似的话语我们太熟悉了,明星稍微袒露一点自己对抗抑郁症之类心理疾病的历程,底下马上有人回复“炒作吧”;电影导演筹备多时的心血之作临上映前遭遇“技术原因”,底下马上也有人回复“炒作吧”。这些没皮没脸的玩意儿,自己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可以出卖信誉、尊严,出卖一切,于是就把所有人想象得跟他们一样卑微龌龊,还老以为自己是洞察一切的名侦探,其实唯一的推理技巧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母亲的病床前,小丑看到自己上了电视,而且是自己的偶像德尼罗的节目,然而并不是以一种光彩的形式——他之前表演单口喜剧无故笑场的尴尬画面被节目播放并遭到揶揄。自己视为精神父亲的人把自己当做一个笑话,给自己起了“Joker”这样一个外号。备受打击的小丑决定继续之前未完成的寻找生父的任务。他偷偷接近在戏院看电影的托马斯韦恩,希望能父子相认。他表示自己不图名不图钱,只想获得一声肯定、一个拥抱。

然而托马斯并没有满足小丑的愿望。他重申了管家阿福的说法——小丑的母亲有精神问题,小丑是她领养来的,与韦恩家没有半点关系。说完之后,他还狠狠揍了小丑一拳,警告对方以后不许接近他儿子。其实小丑会把布鲁斯当成自己的弟弟也是情有可原,扮演布鲁斯的小演员但丁·佩雷拉-奥尔森之前曾与华金·菲尼克斯合作过《你从未在此》,扮演他小时候,这说明俩人长得还是有点像的。至于托马斯韦恩的扮演者布莱特·卡伦,之前曾经演过《疑犯追踪》里冯七的基友内森。这位大叔总是能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一个打击犯罪的义警。

小丑寻父这条线又引出了本片与《出[哔]车司[哔]》的又一相似性——对阶层分化、阶级差异的展现。《出[哔]车司[哔]》是通过男女主角无果的爱情来表达这一主题,而本片则是通过亲情线。不管小丑与托马斯韦恩是否真的有血缘关系,天差地别的阶级背景已经把他们塑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物种,所以他们注定不可能父子相认。《小丑》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而今年早些时候戛纳金棕榈则颁给了《寄生虫》,那部电影同样关注到阶级差异问题。四十多年前就已经被电影人捕捉并用电影作品加以讨论的社会问题,如今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扩散到了更多国家,变得更加顽固。

片中呈现出的两个阶级,导演似乎是各打了五十大板,上层为富不仁、底层愚昧野蛮,但实际上终究还是更偏向主角所在的阶层。韦恩家在本片中的形象可能会颠覆很多观众的认知。我对托马斯韦恩这个角色最主要的印象都来源于六七年前的动画片《闪点悖论》,那个故事里是他而非他的儿子布鲁斯,成为了蝙蝠侠。所以我一直觉得爷俩儿应该都是一样的富有正义感的完人。本片当中对于托马斯并未一黑到底——固然存在着他对小丑母亲始乱终弃、把她逼疯的可能性,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人确实是彻头彻尾的渣男;但是假如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在此基础之上,他的一切行为也都具有正当性了,包括打小丑那一拳,那都是出于对自己儿子的爱护。不过那种“黄世仁逼死杨白劳”式的剧情设置在如今反应阶层固化问题的影视作品里早就用不到了,既得利益阶层对底层的压迫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前者往往没有想要压迫后者,或者根本不屑于压迫后者,他们举止得体,涵养极高,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带来了压迫感。有的时候这种压迫感是通过替他们办事的人来释放的。本片没有明着黑托马斯韦恩,但是阿福这个角色却毫无疑问是被黑了。那个我们印象中的彬彬有礼、慈爱周到的阿福,在这里成了狗仗人势的恶奴。本片对阿福的这种丑化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好莱坞往事》对李小龙的丑化一样明显,任何拒绝承认这一点的人都是在掩耳盗铃。而之所以要这样丑化一个经典的善人角色,就是为了讨论他所服务的那个阶层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一个不谙百姓疾苦的富裕阶层,不需要刻意做任何恶事,他们的存在本身,就会滋生无数恶。

根据托马斯的说法,小丑来到阿卡姆精神病院,调阅母亲的档案。官方记录与韦恩家的说法吻合,而且小丑还因此想起了童年遭到母亲虐待的往事。母亲觉得他的哭声令人烦躁,所以逼着他一直笑。这不是什么乐观面对人生的心灵鸡汤,而是一个缺乏耐心、精神状况不稳定的大人对孩子天性的扼杀。人天生就会恐惧、会哭泣,强行抑制只会把人异化成怪物。《黑暗骑士》三部曲中的蝙蝠侠曾经一度想要将恐惧从自己的心中彻底放逐,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那个也像寻常人一样会害怕的自己,用这样的心境去为千千万万寻常人战斗。而一直在笑的小丑,却再也找不回像寻常人一样哭泣的能力了。

小丑发现自己一直都生活在一场巨大的骗局中,他以为最爱自己的母亲,才是伤害他最深的人——他陷入了“一切尽失”的境地。与此同时,小丑也想起了自己与苏菲关系的真相。两人从未相识相恋,只是同住一层楼的点头之交。那些甜蜜温馨的回忆全部都只存在于他的幻想中,就像他幻想着上了偶像的节目还与他像父子般深情相拥一样。小丑的布鲁斯小老弟也有类似的遭遇。在他脱下蝙蝠侠战衣之后,会有一段饱受失眠之苦的经历,他因此瘦得像本片里的小丑一样皮包骨头,并且也开始出现幻觉。

进入灵魂黑暗夜的小丑杀死了苏菲,又亲手结束了母亲的生命。他把赖以对抗孤独的力量全部扼杀,找到了解决孤独的真正方法:拥抱孤独,让这种孤独成为自己的能量,成为自己创作灵感的源泉。

早在小丑犯下弑母罪行之前,他已经接到了德尼罗脱口秀节目组的邀请,由于他的恶搞视频反响热烈,他获得了与偶像同台的机会。完成两场杀戮、度过灵魂黑暗夜的小丑开始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荧屏首秀做准备。故事进入第三幕。

准备工作最重要的一环是为自己搞一个造型。正搞到一半,小丑就听到了门铃声。老同事Gary和Randall来慰问刚经历丧母之痛的小丑——其实真正目的是来探他的口风。自从地铁枪击案发生后,城中扮演小丑的喜剧演员们人人自危。小丑突然对Randall发难,将他刺死,以此报答他的赠枪之情。对于Gary,小丑却没有留难,大大方方地放他走了。我认为小丑杀死Randall的真正原因是不认同他的喜剧理念——他不能容忍拿弱势群体开涮的恶毒笑话,所以杀死了Randall,而放走了长期以来作为Randall调侃对象,实际上也是欺凌对象的Gary。

前往节目录制现场的途中,小丑遭到警察追捕,他混上一列满是小丑打扮者的地铁,甩开了警察。这群狂热的小丑粉丝正要以这种形象去参加抗议活动。这里要提到另一部影响本片至深的影片——《V字仇杀队》。许多人说本片如何开辟了DC漫画改编电影的新纪元,确实从很多方面来说,比如表演方面,本片都达到了之前的美漫改编电影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要说立意深刻,本片可并不是独一份。同样改编自DC漫画的反乌托邦电影《V字仇杀队》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激励一代观众产生对自我与集体的思辨了。本片上映之后,小丑面具大概会跟V怪客的盖伊福克斯面具一样,成为带有特殊含义的爆款产品。

节目录制开始之前,小丑终于亲眼见到了偶像,却没有像他脑海里彩排了无数次那样的激动。因为此时的小丑已经不是那个亟需别人肯定的落魄艺人了,他内心有无限的能量,在任何人面前气势都不会落下风。小丑特别提醒德尼罗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要用“小丑(Joker)”这个名字。这是每个超级英雄故事都有的改名情节,类似的还有《黑客帝国》里托马斯安德森改名“尼奥”,《金刚狼》中詹姆斯豪利特在狗牌上打上“金刚狼”字样,《头号玩家》韦德纠正反派自己的名字是“珀西瓦尔”。除了改名,超级英雄还要经历一次重生,刚刚提到的三个例子仍然适用——尼奥被史密斯杀死之后重生成为了真正的救世主,金刚狼在体内植入艾德曼合金,珀西瓦尔使用资料馆长赠予的复活币,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经典例子——《大话西游》里至尊宝被杀死以后重生成为了孙悟空。而本片当中主角的重生时刻就发生在他把自己关进冰箱的那一幕。主角回到了母体,然后再次降生,从此以后切断所有尘世的牵挂。

决战的时刻到来了——对决双方是小丑和他曾经的偶像、精神上的父亲,德尼罗扮演的脱口秀明星默瑞。小丑在摄像机前坦然承认自己是地铁枪击案的真凶,引来一片嘘声。默瑞与他展开唇枪舌剑的交锋,默瑞说的一切都很有道理,但他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他难以获得观众的认同。小丑那一句“如果换成是我被杀,不会有人在意,人们会若无其事地从我身上踩过去”是最犀利的反驳,瞬间就让对方辩友的一切言辞显得虚伪和苍白。这个世界上的人命是不平等的,华尔街精英死了,会引来连篇累牍的报道,会有哥谭首富替他们在电视上谴责行凶者;而像小丑这样出身底层的人每天都在死去,却无人在乎。

分属不同阶级、不同立场的两人注定无法相互理解、无法说服彼此,最终小丑用子弹结束了这场辩论。他的行为通过电视直播,传到了每一个哥谭市民的眼前。那些压抑许久的狂暴灵魂彻底脱缰,整个城市随之燃烧起来。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如果最终掌握话语权的是小丑的追随者,那么他大概也会被追封为某种伟大导师吧?而站在他对立面的蝙蝠侠恐怕会被打上反动派的烙印。

影片第一幕的电视新闻中提到哥谭出现了超级老鼠,德尼罗在脱口秀中调侃道,解决超级老鼠的方案是培育超级猫咪。小丑就是那只超级老鼠,而克制他的超级猫咪在他崛起的这一晚也同时诞生了。受到小丑鼓舞的某位不知名的暴力分子在犯罪巷杀死了韦恩夫妇,留下了那个不会笑的孩子。另一边,受到众人顶礼膜拜的小丑用手指在脸上用力扯出大大的笑容,结尾处与开场完美地重叠到了一起。

本片中托马斯韦恩要竞选市长,而上面反复提及的《出[哔]车司[哔]》故事中也有一场选举贯穿始终。关于《出[哔]车司[哔]》最有名的周边新闻,就是有个朱迪福斯特的私生饭把自己幻想成片中大杀四方的德尼罗,枪击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我一度担心本片要把小丑设置成蝙蝠侠的杀父仇人,那样的话就太狗血了。

看完全片,最大的感受是,你看的电影将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小丑去见托马斯韦恩时,顺便看了一段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于是他后来更坚定地走上了喜剧道路;而布鲁斯韦恩在父母死去的那个夜晚看了《佐罗》的电影,于是后来成了一位蒙面侠。我一直以为蝙蝠侠跟我一样,看的是阿兰德龙那一版的《佐罗》,而本片当中剧院门口的招牌上却分明写着《粉雄佐罗》。这其实是一部有点非主流的《佐罗》电影,讲述佐罗受伤以后找到自己的同性恋孪生兄弟假扮自己的故事,而这个大兄弟则为佐罗形象注入了不少符合同性恋群体审美的元素。所以我有点明白这部电影对蝙蝠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了——难怪他长大以后厮混的对象不是内裤外穿的精装猛男,就是光着两条腿的翘屁嫩男。

片中反复出现小丑被人批评不够好笑的桥段,我怀疑是导演代入了自己的经历。他当年执导的《宿醉》惊艳四方,但是从《宿醉3》开始就被批评江郎才尽。“不好笑”这样的评语他大概听过不少。所以他这次干脆就不卖笑迎合观众了,拍一部主角从头笑到尾却让观众笑不出来的严肃电影,这样就不用担心被批评不好笑了——实际上他现在完全不用担心被从任何角度批评了,因为大家夸他都还来不及。另外我注意到本片制片人署名里有布莱德利库珀,也是从《宿醉》系列开始就与导演结下深厚友谊的老搭档了。我在想库珀现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参与本系列,未来会不会有出演蝙蝠侠的打算呢?那将会是他出演的又一个耳朵尖尖且擅长摆弄高科技武器装备的经典英雄形象。

许多人喜欢借着本片上映来鼓吹“DC一雪前耻”“吊打漫威”。其实本片追求的跟漫威电影宇宙那些影片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闪灵》和即将到来的《闪灵2》就不是一样的东西。《闪灵》肯定能吊打任何一部漫威漫画改编的电影,但是斯蒂芬金电影宇宙不一定能吊打漫威电影宇宙。同样的道理,要说DC吊打漫威,那么《黑暗骑士》早就吊打了,《V字仇杀队》也早就吊打了。但是假如华纳想要的是像漫威电影宇宙那样庞大的商业片系列,那么这些吊打就都没意义。拿本片跟漫威电影宇宙作比较,这种行为本身就很无聊。

而我接下来还要继续无聊一会儿。上面提到片中小丑观看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而漫威电影宇宙的一哥、即将冲击奥斯卡影帝宝座的小罗伯特唐尼,在出演《钢铁侠》之前,最有名的代表作正是传记片《卓别林》。《钢铁侠》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而我喜欢它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正来自于唐尼的表演,但是当年演《卓别林》没拿到影帝的唐尼,假如凭借《复仇者4》拿到了,而且还击败了本片男主角华金菲尼克斯,那我想我们这个现实世界大概就是个放大版的哥谭城了。

2 ) 我们都是小丑

《黑暗骑士》是讲述小丑已经成为小丑后的征服哥谭之路;

《小丑》则是小丑成为小丑之前的故事,让我们一步步见证亚瑟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逐渐变为小丑。

亚瑟和小丑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人格,他们共同存在于一副躯体之中。

以前一直都是亚瑟人格占领主导地位,直到一系列事情让小丑人格挣脱束缚,成为了身体的主宰。

电影前半部分亚瑟上楼梯和后半部分亚瑟下楼梯形成鲜明对比。

前者压抑、颓废、沉重,后者自信、高昂、癫狂。

前者是亚瑟陷入人生低谷,后者是小丑走上人生巅峰。

电影开头他一边化妆一边流泪,还抓着自己的嘴巴强颜欢笑。

电影最后他用鲜血给自己画出一个笑脸,和开头形成呼应,此时他已经完全成为了小丑。

从此没有了亚瑟,只剩下了小丑。

《小丑》的各种海报、宣传物料中都有着明显的象征。

印度一家电影院的台阶的布置也有这样的寓意。

从下往上看是亚瑟,从上往下看是小丑。

走进电影院时看到的是亚瑟,看完电影时他已经成为了小丑。

电影中男主角前后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电影前半部分他很颓废,走路时步伐很沉重,反映出他压力很大。

当他第一次开枪杀人后,他反而变得很轻松,还跳起了舞。

越到后面他的步伐越轻快,一改之前的沉重,甚至多次跳舞。在楼梯上跳舞,在浴室里跳舞,在汽车上跳舞……

男主角从亚瑟到小丑的转变是贯穿影片的线索,而发生在亚瑟身上的每一件事,以及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使他离成为小丑更近一步。

这种转变是内部、外部两方面因素共同的结果。

我们先说说内部的因素。

和小丑之前的电影一样,本片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元素之一就是小丑的笑声,不是那种快乐的笑声,而是听起来有点恐怖的笑声。

本片对这种笑声做出的解释是亚瑟患有一种病,是这种病让他经常大笑。

其实亚瑟的笑病并不是随机出现的,恰恰相反,他每一次笑病发作都是有规律的。

如果你把他每次笑病发作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它们每次都出现得很不合时宜,每次都是在最不该发作的时候发作。

每一次亚瑟想做一个正常人的时候,他的笑病都会发作,导致自己进入更尴尬、更严峻的局面。

没错,每一次发笑,都是小丑人格在笑。

表面上这是一种病,实际上是小丑人格用大笑的方式让亚瑟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让他不能做正常人。

公交车上,亚瑟想逗小孩笑,然而笑病发作,导致他被小孩母亲当成神经病。

地铁上,亚瑟本来不想多管闲事,结果笑病发作,从而引起了三个“业界精英”的注意,才有了后来的亚瑟开枪杀人。

表演脱口秀时,他的笑病再次发作,从而沦为莫瑞的笑柄,使他阴差阳错之下上了莫瑞的节目,然后在节目现场杀了莫瑞。

和托马斯·韦恩见面时,亚瑟本以为即将上演一出父子相认的温情戏,结果他的笑病又发作了,托马斯·韦恩当场打了他一拳。

再比如亚瑟的同事兰道尔讲侮辱性的笑话嘲笑侏儒同事盖瑞的时候,再比如亚瑟被带上警车后看到市民打砸抢烧的时候……

每当最不该笑的时候,他的笑病都会发作。

每当亚瑟想要表现得正常一点时,小丑人格都会出来阻止他,不让他做正常人,让他逐渐被小丑人格同化。

小丑人格负责从精神上压垮他,而生活上的苦难则是从外部给他重创,两者里应外合杀死了亚瑟人格。

亚瑟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所有人都不待见他,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伤害他,这些伤害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摧毁了亚瑟。

小孩母亲误解他,心理医生不关心他,老板剥削他,同事出卖他,警察觉得他是装病,阿福对他充满敌意。

富人们看着一部讽刺富人的电影——《摩登时代》,却真的把它当成喜剧片来看,丝毫不知道这部电影批判的就是他们。

《摩登时代》的内核是悲剧,在富人们的眼中它却是一部喜剧。

正如亚瑟表演失败本是一件很辛酸的事,莫瑞却把它当成一件好笑的事分享给所有人。

托马斯·韦恩表面上装得很高尚正直,他口口声声说过去的员工和现在的员工都是他的家人,却丝毫不在乎亚瑟母子的死活。

他明明说他不认识三个死者,却信誓旦旦地说他们三个心地善良、教育良好,然后不经调查就妄加揣测凶手杀人的原因是嫉妒比他们幸运的人,而且还害怕到不敢露出真面目。

其实是那三个“业界精英”欺负亚瑟在先,亚瑟反抗在后,而且亚瑟化妆也是因为那天要在儿童医院表演节目。

讽刺的是,每天都有像亚瑟这样的普通人横死街头,人们根本不在乎。

三个“业界精英”死了,媒体就大肆报道,托马斯·韦恩也亲自站出来批判凶手。

现实中何尝不是如此,你总是看到新闻说高材生、富翁、明星、科学家死了,却从来没看到新闻报道普通人的死讯。

难道普通人不会死吗?当然不是,只是没有人在乎普通人的生死罢了。

这些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他把莫瑞视为偶像,他梦想成为莫瑞那样的脱口秀主持人,然而有一天他却成了莫瑞嘲笑的对象。

莫瑞嘲笑了他之后还要请他上节目,只是为了再次嘲笑他。

还有他的母亲佩妮,他本以为她是世界上唯一爱自己的人,到头来才发现她是伤害他最深的人。

他的人生,其实只是一个谎言。

他从小就被佩妮的男友家暴,佩妮还对此表示默许。

这还没完,佩妮还总是叫他笑,说他的使命就是给世界带来欢乐。

他从来没有快乐过一分钟,母亲却给他取了一个小名叫“快乐”,这是多么的讽刺。

她眼睁睁看着儿子被家暴,还好意思说她从没看到他哭过,他一直是个开心的小孩。

为什么亚瑟会有两个人格?为什么他的另一个人格是小丑?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正是因为他小时候经常被家暴,母亲不阻止男友,反而去逼迫身为受害者的他保持微笑,从而让他从小就埋下了一颗邪恶的种子。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笑声听起来一点都不快乐,反而很恐怖。

被家暴了还要逼你笑,这笑声能是快乐的吗?

当然,佩妮的病历书上写的是否是真实的还有待确认。

佩妮和托马斯·韦恩究竟是什么关系,亚瑟又究竟是不是托马斯·韦恩的私生子,都显得扑朔迷离。

假如病历书是真的,就意味着佩妮的确患有妄想症,她幻想自己是托马斯·韦恩的情人,幻想自己和托马斯·韦恩生下了亚瑟。

母亲总是幻想,儿子也总是幻想,看起来似乎很符合逻辑。

但是托马斯·韦恩这种地位的人,完全可以篡改佩妮的病历书。

而且亚瑟见到阿福的时候,阿福竟然知道这件事,还不假思索地说:你母亲有妄想症,她和托马斯·韦恩没有任何瓜葛。

三十年前的事,他能回答得这么流畅,完全不需要思考,感觉像是事先练习过的。

更直接的证据是亚瑟有一张佩妮的照片,背面写着:

爱你的微笑。——TW(托马斯·韦恩)

当然,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佩妮自己写的,用来麻痹自己,自欺欺人。

但是我更倾向于这是托马斯·韦恩写的,既然导演拍了这个镜头,还给了特写,就说明这个镜头是有意义的。

这样的话就很可怕了。

托马斯·韦恩抛弃了他们母子俩,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还篡改佩妮的病历书,从而间接把亚瑟逼疯,变为一个无恶不作的魔鬼。

而托马斯·韦恩的另一个儿子,却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哥谭的守护者。

他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完全不同,最终导致他们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所以说啊,亚瑟才不是混乱的根源,托马斯·韦恩才是。

可能托马斯·韦恩和佩妮曾经做过情人,但他是哥谭首富,恰好又要竞选市长,他为了自己的声誉选择了不承认这段关系,还要求佩妮签保密协议,并且篡改佩妮的病历书,后来佩妮每天写信向他求助他也视而不见。

也有可能这一切的一切都并不存在,只存在于佩妮的幻想中。

究竟哪一种才是真相,影片没有给出答案。

包括亚瑟的经历也是如此,究竟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他幻想的,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电影开头亚瑟看莫瑞脱口秀,看着看着他就成了一位现场观众,还和莫瑞进行了互动,这一段应该是亚瑟的幻想。

正是因为他和母亲一起居住,他才会幻想莫瑞曾经也和母亲一起居住。

正是因为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主持人,他才会幻想莫瑞会支持他。

亚瑟看电视时心不在焉,双眼走神,然后渐渐露出笑容,也暗示他已经没有在看电视了,而是进入了幻想。

在他的幻想中,莫瑞是他父亲一般的存在,是他成为脱口秀主持人的动力,所以后来当他成了莫瑞嘲笑的对象,他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从而精神崩溃,对莫瑞的爱转变为恨,杀了他才肯善罢甘休。

其次是亚瑟和苏菲的关系,应该也是亚瑟的幻想。

亚瑟和苏菲一起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故障了,之后就全是他的幻想了。

原因在于电梯出故障后,苏菲对亚瑟做了一个开枪自杀的手势。

电影过半的时候,亚瑟走进苏菲的家,苏菲却表现得和他并不熟,看她的表情像是陌生人私自闯进了他的家里。

随后亚瑟对苏菲做了个开枪自杀的手势,这让苏菲感到很害怕,这说明当初他俩一起做电梯时她根本没做这个手势。

包括苏菲做手势,还有他亲吻苏菲、和苏菲一起吃饭、苏菲看他表演脱口秀、苏菲陪他一起看望母亲、苏菲说他觉得小丑是个英雄等等一切都是亚瑟的幻想。

还有亚瑟表演脱口秀时笑病发作,结果他的表演还取得圆满成功,也是他的幻想。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他笑病发作后,人们就把他轰下了台,他的表演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莫瑞支持他,还是和苏菲谈恋爱、表演顺利进行,都是美好的事物。

这是不是意味着亚瑟遇到的所有的好事都是他幻想出来的,遇到的所有坏事都是真实发生的?

所以我们也可以推出他杀死莫瑞是真的,他被警察带走是真的,但是人们撞翻警车把他救出来是假的,人们把他视为领袖也是假的。

没有人救他,也没有人对他欢呼雀跃,他杀完人就直接被关进疯人院了。

亚瑟在疯人院里脸上一点伤痕都没有,也能佐证这一点。

甚至你还可以理解为他被关进疯人院并不是电影的结局,而是电影的开始。

医生问他在笑什么,他说他想到了一个笑话,而这个笑话就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

原因在于,电影中亚瑟第一次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墙上的时钟是11:11。

画面一转,亚瑟出现在了疯人院,墙上的时钟也是11:11。

假如这两个场景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一定是后者。

这意味着从来都没有心理医生,亚瑟也从来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他至始至终都在疯人院。

他没有表演脱口秀,没有被莫瑞嘲笑,没有杀死莫瑞,没有被人们视为英雄……

他看着自己所在的疯人院,看着面前的医生,看着墙上的11:11,然后想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里,他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失败者,一步步成为了一群坏蛋的领袖,成为了哥谭犯罪之王。

想着想着他就笑了,因为他发现这一切都是个笑话,自己也只是个笑话。

以前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是一出悲剧,其实它是一出喜剧。

3 ) 给疯癫祛魅,令人觉得乏味

《小丑》已经看过有一段日子了,一直没说什么,主要是因为觉得这电影对于我来说,属于乏善可陈,没什么想说的那种。

不过今天看到一个挺火的帖子,说这部电影的评论比较两级,许多观众都喜欢,不喜欢的人是因为不能赞同小丑里的三观,比如为反社会人格开脱,为坏人说话之类。这是一种腐朽之见云云……

我自认为看过电影也不少,还不至于非要电影正个三观什么的。所以还是打算随便写两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感觉乏味的原因吧。

首先,小丑是个疯子,我和大家一样,一向对疯癫的角色很感兴趣。这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福柯在《疯癫与文明》里就阐述过我们大多数人的这种心理:

“疯癫在各个方面都使人迷恋。它所产生的怪异图像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表面的现象。那种从最奇怪的谵妄状态所产生的东西,就像一个秘密,一个无法接近的真理,早已隐藏在地表下面。
这是一个奇特的悖论。当人放纵其疯癫的专横时,他就与世界的隐秘的必然性面对面了;出没于他的噩梦之中的,困扰着他的孤独之夜的动物就是他自己的本质,它将揭示出地狱的无情真理。”

所以这才是从古至今,文艺作品,影视剧题材中大量疯癫的人物形象很吸引人的原因。

疯癫的人身上有一种魅力,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因为那是混沌的,暧昧,神秘的。这也是真正的疯癫并不好描述的原因。

我之所以觉得《小丑》乏味,恰恰是因为这部电影给小丑的每一步心理过程,都找了一个特别合理的因果的解释。

从小被家暴,一点点发现自己的身世之谜,反社会人格,渴望成功,不被社会承认,向嘲笑自己的社会报复……

恕我直言,这种故事真的太“因为所以”,太理性老套了。我看了十五年美剧的犯罪心理,觉得小丑这个人物的这个心理逻辑的发展过程,貌似复杂,实则简单,也就是犯罪心理一集的事儿。

还有里面的许多政治隐喻,再也没有什么比政治隐喻这种东西令人感到乏味的了。

福柯说,疯癫是对某种虚假结果的虚假惩罚,但是它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所以它最终解决了问题。

疯癫的本质是一种虚无,是超越人类世俗的状态。而政治隐喻是实得不能再实的东西,一部文艺作品,一放进政治隐喻这种东西,就会缺少神秘感。哪怕你拍的是个疯子,也不过如此。

小丑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就是这样,导演不是要讲述疯子,而是借小丑这个角色装疯卖傻。借疯癫来说事儿,来发泄,这种对观众口味的迎合,目的性太清楚明了,诉求太现实了,于是它也就被降格了。

正因为世俗的目的性这么强烈,有这么明确的政治隐喻。所以它只能靠演员的表演,运用光影,镜头感去营造这种疯癫。

但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真的是太理性,太正常了,于是也彻底给疯癫去魅了。所以让我觉得非常乏味。

相比之下,我依然觉得《蝙蝠侠》里希斯莱杰的小丑是最好的。可能正是因为它没有把小丑这个角色解释得这么清楚,没给他赋予这么多世俗目的的功能。

所以希斯莱杰的疯癫只是疯癫本身,没有来路,没有归途的一个疯子,我们可以放我们一切想象,这才更让他充满魅力。

他只是一部电影的一部分,正因为电影对他阐释的有限,反倒保留了疯癫的神秘感。

当然,我相信《小丑》会获得更大的成功的,杰昆·菲尼克斯表演功不可没,可能会拿几个奥斯卡,包括最佳男演员奖。

反正这个时代就是个无聊的时代,人人都爱政治隐喻。小丑迎合了这种大众口味,这么多人喜欢也正常。

我认为小丑是一部很工整规矩的作品,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从这个层面来说,它当然算是好作品。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它确实是一部乏味的作品。

4 ) 在现实与幻觉间陷落的“小丑”

11.10看完当天晚上(一边买一边)写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没有充分的论证。但总体而言,目前对《小丑》的态度暂时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可以讨论!(求轻喷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


当原先温柔和善的单亲妈妈邻居面对突入私人空间的Fleck发出惊呼时,观众们或许第一次从影片设定的主角视角中跌落而下。关于母亲脑海中那一层暧昧不明的记忆空间,仿佛突然笼罩在了Fleck身上。现实与幻觉之间的巨大张力在这一瞬间召唤出强大的情感潮涌。它们相互区别,但却难舍难分。

然而,此处这般的高密度扭结在影片中却并没有每次都获得成功。影片整体在处理一个带有浓重幻觉色彩的人物历程与他背后现实世界的关系时,并未显露出游弋自如,反而在这两者之间陷落,以至于架空了本应足够丰满的核心人物。


冒犯,还是怯懦的迎合?

《小丑》以及小丑这一人物理应是冒犯性的。就影片试图展现的内容而言,它似乎也确实如此。Fleck的大笑、舞蹈、攻击,一切都是如此乖戾张扬、如此颓废而勇武地朝向动荡与死亡,他已然与主流英雄电影中的人物划开了清晰的分界。

创作者大概深知这种力量的冒犯性,因而试图用更多的附加方式让观众能够与这一无法轻易理解的人物产生共鸣。

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从头铺到尾的配乐。每一个Fleck情绪凝结的情节点,这一浑浊粗重的嗡鸣便会此起彼伏,试图将Fleck的情感以一种绝对可被理解的方式倾泻出来。创作者似乎预设了主角人格的不可靠近,因而以一种充沛的听觉世界轻而易举地包围观众。

然而,在这一轻而易举的过程中,配乐破坏了人物本该不断内聚的力量与密度,更是削弱了这一诡谲人物的庄严本性——这种庄严并非一种仰视的崇敬感,而是在观众实际上与人物形象确实存在距离时,先承认这种距离的存在。反之,对这一距离的忽视意味着怯懦地寻求简单的共鸣。

与配乐相匹配的,是影片同样基于类似的单线程逻辑的剧作。首先,创作者明确的是Fleck主观心灵世界的主导;其次,创作者设计了一个不断对他施压的外部世界。然而,在这一以“幻觉”主导的叙事中,“幻觉”的前进动力却近乎全数依靠外在的挤压——这一挤压是如此明确统一,以至于让人物的反应也变得整齐划一起来。在少数仿佛超离主要情节的Fleck生活细节中,在那些失神落魄的片刻,我才能获得某种无法被彻底归因与概括的面貌。剩余的情节,却似乎更像是连线题一般的因果堆叠。

“我们能理解他吗?”“或许不能,但不妨先假定已经理解吧!”这似乎就是影片最初的基底,但到了最后,这一前提也没有被充分质疑。共情完成后,共情之前的问题便被自动忽略。

“冒犯”同样如此:当它在一种既定的充沛语境中完成时,它便已经让这个本该冒犯观众的语境近乎透明,以至于进入语境的过程被取消——现实的冒犯被替代为幻觉,乃至被扭曲为一种迎合。

最终,这也掩盖了小丑最终作为一个超越社会惯常结构的人物的独特性:他本可以极端超现实又极端现实,但现在,他只是十分可感可规制化的现实。


人物,还是有序的表演?

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无疑是精彩绝伦的。但当表演必须被提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论点进行褒扬时,影片整体的效果就有必要被更谨慎地重估。《小丑》中凤凰的表演固然突出,但它和影片的剧作、视听策略的紧密联系同样不能忽视。

影片一开始,凤凰便给出了一个小丑拉开笑脸的标志性动作。不少观众或许会被开篇这一突如其来的情感直陈微微震慑——这一痛苦的表情并非一定的情节迂回之后的释放,而竟是人物的日常本身。因而我们被引导着去期待他身上更为波涛汹涌的世界。

然而,与上文提到的逻辑一脉相承的是,我似乎只能在华金身上看到这个人物可被条分缕析的框架。虽然华金展现了近乎千变万化的笑容,但这每一遍却似乎都不在展现人物的笑容本身(而笑容其实本可以内蕴更复杂的人物属性),而是被预先地连结到了剧作结构的逻辑中去。假如说每种笑容都是一个层次,那么这个层次就变成一束坚韧的丝线,牵引着我们进入一个刻板的被社会压迫的“典型”底层个体中——此时,丰富的层次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却最终形成一种近乎大一统的清晰可辨。

一个生动的人物退场,取而代之的是被强大的剧作设定所捕获的表演。人物主观世界中的丰富情感虽然充沛,但却是可被无距离传递给观众的全知。那种幻觉性的力量到底去往何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干瘪的现实因果论似乎已然是幻觉萎缩的形体。

当然,我也无法否认那些透过华金身体所抵达的美妙时刻。

比如关于那场卫生间中的独舞,他近乎雕刻家一般断断续续地形塑着自己的身体。他的姿态在那一刻向着无法名状的带有畸形美感的生命律动敞开,以至于镜头下周围的世界全都被他崎岖的线条所扭转。再比如黄昏中步上楼梯的他,坍缩的身体仿佛在不断下坠,上行的楼梯都仿佛成为下坠的昏暗甬道,而尽头冰冷的翠蓝天色成为一池神秘的潭水。

但这些在整体结构中是显得如此渺小,以至于我无法在这种闪现的情绪中感受到不可触的真实的引力。过于有序的表演终于将这个幽暗的人物填平甚至抹去。


时代,还是架空的现实?

《小丑》是一部与我们的时代有所关联的作品吗?至少从它席卷全球且远超单一DC粉丝群体的票房来看,它完全是一部身处我们时代之中的作品。但是这种关联到底如何建立、建立的效果如何,却是另一个问题。

在前文中我们尝试确证的是,这是一部名义上以幻觉主导但实际上却被“现实”完全渗透的作品。到这一部分我们不妨直接提问,假如这一模式是可以被理解的,那么这一在幕后实行操纵的“现实”本身的质感如何?

我们看到的是不断被进一步拉大的财富鸿沟,是电视机中政治经济权力与文化权力的高度集中;是破败都市中人与人之间彻底的沟通失效,是已然悲苦万分的底层社会的残忍互害。假如说以上这些背景性细节的模式化是轻度的、与主人公仍然产生一定程度互动的,那么影片中最鲜明的社会描摹则是高度僵硬的。以小丑为文化旗帜的底层群体,起初还能振臂高呼寻求平等,之后却在零碎的拼凑中被呈现为最容易被粗暴理解的“乌合之众”。

当Fleck在人群中起舞时,我们似乎与他们一同亲临了他在这一浩大群体中的神圣地位——但实际上,他和这群愤怒的人没有丝毫真正的联结。他们之间有的,只是一次偶然事件经过必然推导后的空洞相遇。这一过程看似是漫长的蝴蝶效应,实际上却是一个再僵化不过的背景性框架。它的复杂性何在?我们无从知晓。要探究这一窘境的缘由,或许依然要回到幻觉与现实的关系中来。

Fleck与底层群体的关系之所以稀薄,很大程度上是由影片所设置的主角视角所致。一方面,在这一带有癔症般狂乱特征的精神世界中,外部世界只能作为零星的碎片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这一精神世界本就是外部世界直接导致的机械构造,我们在他的幻觉中也无法管窥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随着一个接一个对准演员的特写,我们似乎进入了这个“人物”,也经由人物的真实性触碰了人物所处世界的真实性。然而,这一“人物”的真实性是被一层坚固又脆弱的透明薄膜所包裹的,其中陈列的一切都有着真实的光晕——坚固是因为它维系着人物的内心世界;脆弱则是因为,一旦我们戳破,我们面对的则只能是架空的现实。

由此联想到影片在北美媒体中遭到的批评或许不那么难以理解。它很可能并非因为所谓的“煽动暴力”而被批评,而是因为它所营造的这种模式化的群体暴力本身,恰恰从逆反的方向契合了主流精英评论界的想象。换言之,在其中我们更多只能看到暴力行为主体的粗疏颠倒,而没有看到关于暴力逻辑的重构潜能。


由此看来,《小丑》的缺陷,或许都能归结为对现实与幻觉的辩证关系的失败把握。这种失败是双重的,它既是外部世界对Fleck心理的机械统治,又是Fleck内心世界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拒绝。由于这种失败,它无法用不轻飘的方式去塑造一个极具侵略性的人物,无法使杰出的表演获得足够广阔的情绪延展空间,更无法触及时代现实的复杂性。

当然,或许如齐泽克所说,影片最大的成功,恰恰是明示、正视这种广泛存在的焦虑,乃至留下积极的未来空间。但这种虚无主义在影片中以怎样的扁平姿态现身,是否真的能够完成对自身的超克?这种美学的残破可能已经给出了无解的答案。《小丑》已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但在《小丑》之后,时代依然渴望更充盈、更不可预知的“小丑”到来。

5 )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看完小丑,想起半句话来:“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我是七十年代生人,看过许多老电影,包括左翼人士在民国时代拍的进步电影,那里面充满了对黑暗腐朽旧社会的控诉。小丑这电影也用大量篇幅讲述着主角在西方大都市做为一个底层loser是如何过着贫穷无望的生活,忍受冷眼欺凌陷害,像个人人嫌弃影响市容的垃圾。第一次杀人其实挨打在先,可算防卫过当,如果那时候他能相信法律自首,那么就不会走向最后的犯罪道路。但是他尝到了暴力的快感,最终选择了向社会报复。

片中出现了还是少年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讽刺的是小丑曾以为自己和他是兄弟……(剧情要不要这么狗血),当然最后他发现那可能只是母亲的妄想,而且连母亲都不是她的生母,这使他最后崩溃。但也没准老韦恩用钱搞定了一切,修改了档案,把他母亲斥为疯子,送进了精神病院。如果老韦恩可以选上市长,或许更能一手遮天,搞定所有警察法院媒体……比有钱更能为所欲为的是有钱又有权。

当小丑隔着铁栅栏想给门内的小布鲁斯送上一束花,那一刻这残酷冰冷的世界仿佛蒙上一层暖暖的童话之光,似乎他们两兄弟能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那一刻,他也许只是想做个好人……但管家的出现打碎了他所有幻想,他只能落荒而逃。

小丑会不会嫉妒过布鲁斯?凭什么有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一切,有人却一无所有。如果布鲁斯和小丑的身世换一换……那布鲁斯还能成为蝙蝠侠吗?或许还能,但只能是买不起车要挤地铁去英雄救美的蝙蝠侠,也没钱做超级装备,很大概率像小丑一样在地铁里被人痛打,他要是“防卫过当”了,一样也会成为罪犯而不是英雄。

所以蝙蝠侠能成为英雄,究竟是因为他够正义,还是因为他够有钱?

蝙蝠侠这个角色和大部分超级英雄一样,很符合人们的梦想:超级富豪、帅气、会武术、有巨大的城堡、地下基地、定制豪车、美女缠绕但不妨碍有真爱。虽然有父母双亡这个悲惨过去,但至少小丑并不介意交换人生。

若身份互换一下,一个贫穷、无趣、丑陋、一把年纪还和母亲住在一起的loser蝙蝠侠,抗击一个万众崇拜、有钱有势、英俊潇洒、表面傲骄内心腹黑的小丑,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更绝望也更有趣了,简直就是作死级难度。然后蝙蝠侠杀死了邪恶的富人反派——小丑的父亲。小丑带着警察来抓他,这时人民群众出现了,保护了蝙蝠侠并把他高高举起,拥立为英雄。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的热血革命,还有人会质疑蝙蝠侠可能其实只是一个仇富愤世的杀人犯吗?

如果小丑成功了,夺取了哥谭市的权力。成为了他最厌恶的那个人——老布鲁斯,也有了一手遮天的权力。他会如何书写历史呢?还有人敢说他是个罪犯吗?他会被塑造成穷人的英雄,虽然他早已不再是穷人,那时他心中想的,只会是如何别让新的穷人夺走他的一切。而小布鲁斯则会从天之骄子一下落入最底层,或被送去阿卡姆疯人院改造,心中充满复仇的怒火,从而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所以《小丑》电影的独特就在于,它并不是在塑造一个愤起反抗邪恶资本主义的英雄,一个穷人的蝙蝠侠,它并不打算将主角美化成梁山好汉,也没有把有钱人丑化成吸血鬼。小丑再身世悲惨令人同情,他仍然是个手段残忍心理扭曲的罪犯。

或许这才是真正现实的悲剧:并没有英雄,甚至没有正义,只有互相仇恨和伤害。穷人仇视富人,富人惧怕穷人,阶级仇杀与动乱或一次次轮回,每一次都繁华落尽血流成河。

罪犯必须受到惩处。但想减少犯罪,不可能只等事发后迟到的正义,那时悲剧早已经发生。穷人无法受良好教育、找不到好的工作、更贫穷、甚至负债,治不起病,陷入绝望……这样的恶性积累都会促使犯罪率上升。

笑话里说,把方圆百里的穷人都赶走,就没有穷人了。但我们不可能真消灭穷人,要消灭的是贫穷。那用什么消灭贫穷?洗劫富人吗?那消灭的只是富裕罢了。一个仇富的世界,结果就是没有人敢当富人,没有人敢赚钱,最后大家走向共同贫困。但一个嫌贫的世界同样可怕,很多人走向消沉甚至绝望疯狂并不是因为穷,而是活的毫无尊严。

我们不可能要求老布鲁斯捐出他的所有家产来分给穷人,那样穷人并不会变少,反而多出一家。而消灭小丑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那个人相信自己就是小丑之前,别把他当小丑。

6 ) “喜剧”之王(《小丑》拉片笔记,乏味慎入,附表)

这是一篇用于拉片的笔记,分享出来是供爱好者参考,行文并不雅致,阅读过程不一定会有抒情为主的影评那种愉悦的感受与智识的启迪,对拉片没概念的同学,还请谨慎选择。

无疑《小丑》是一部探讨同理心的影片,而同理心恰恰是悲剧和喜剧两类影片间分寸感拿捏最微妙的部分,同理心旺盛的看喜剧笑不出来,同理心匮乏的看悲剧哭不出来。作为主角,亚瑟当然在谴责后者,但谴责的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意即是目睹生活不如意的弱者的悲剧,有能力帮助他们却毫不关心他们死活的,那些自私自利的被取悦者,明明取悦希望换取微薄的尊重,慰问只要由衷就可以,哪怕只是认真听听在说什么,而不是急着打发、处处提防甚或加以利用。

之所以认为它足够经典,并非里面铺天盖地的情绪与口号,也非DC反派角色的又一次本垒,而在于它兢兢业业完成人物研究的同时,在本体论上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分岭,并通过人设和基调分列这两种叙事,难点在于是反派唱主角束手束脚,输出的还不是什么主流价值观,在设定上找平衡是必然,但此等技术难度与舆论压力下,竟仍可以在结构上做到近乎完美,简直匪夷所思,这一点上其实是十分服气的。

以人物研究为终极诉求的电影是建立在心理分析和社会观察上来组织情节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应激反应,在这一点上,表演(或者说经过导演的表演)简直没话讲,所谓反派悖德型人格的养成,这部算是很有分析价值的作品,鉴于对其他文章津津乐道的心理、表演、美术、导演乃至神学、符号学什么的没啥研究,只谈一下对本片三幕结构方面的一些心得,对结构和拉片有基础的可以直接去文末看图片部分的表格,以下文字部分只写节拍表中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个时间点,其他的估计大多数人也都不会很在意,有动力的自提吧。不过我英文稀烂看不了英文剧本,凭借听译版不好说是否准确,成片也不代表三幕式剧本,总之条件有限本文凑合看吧。

《小丑》的开场画面、第二幕衔接点、中间点、第三幕衔接点和终场画面的含金量非常高。

更多被探讨的是影片首尾两个用手咧出小丑嘴的画面,也就是两张静帧图片说明一切的道理,是很典型的开场画面、终场画面相呼应,但用以展示人物状态及内心变化的相呼应的情节,莫过于片头片尾两场追逐戏,开头是亚瑟追着小瘪三跑,紧赶慢赶却诱骗进了陋巷一顿胖揍,结尾是搞死了社工的小丑被疯人院护工撵着在楼道里追跑打闹,追逃两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足以说明小丑这一角色已经完型。

重点说一下衔接点和中间点。中间点我一开始觉得则设计得略显一般,但在做表过程中居然几经犹豫才有了最后的判断。拉片的时候我一般先找到中间点,有助于指认主角的问题根源在哪里,中间点往往是不经意的稍纵即逝的一个小错误,其影响是深远的,虽然不一定即刻展现,但注定摧毁主角与其团队之间的纽带,且往往是在心理层面产生了罅隙。中间点确认的难度通常要小于衔接点,然而本片却难分伯仲。

在此之前提炼一下道德前提。

虽然小丑这样的“反派角色”未必适用道德前提,但不普世也同样是人物所输出的价值观,道德前提基本就是论文的结论,论证道德前提的影片基本就是辩论专题片,写清楚这些的剧本大概就是三段式议论文、八股文,辩证地提出中心思想而已。用复句来展示比如:什么是错的,而怎样才是对的;这样会失败,那样才能成功。要把持否定的观点和建议的观点都展示出来,借助在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展开分别予以论证。三幕式结构就是在这种论证过程中形成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旧世界进入新世界(立论),新世界更容易暴露本性并招致旧世界大门关闭(驳论),在新世界活下去只能通过改造自己根治症结(合题),用立案、取证、审判来形容也是一样的。故事的选择无非就是找到天然具备这种阶段性变化的题材、人物、意志并将其概念化、类型化。节拍表就那几页纸,能吃透就已经烧高香了,读麦基很容易对理论研究本身上瘾,从而陷入一种想当然的宗教狂热,最终在流派之争和自我满足中裹足不前,有碍于实践创作,这段纯属苏乏瞎说啊,不做准的。

亚瑟希望:“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可以理解“死”的“价值”就是不再为别人添麻烦,意即“活着”比较多余,他是有自杀倾向的。这句话写在收集笑料的日记本中,意味着多余这件事很值得调侃,“死”这件十分暴力的事反倒可以让别人高兴。影片中亚瑟多次被评价他的言行“不好笑”,他作为笑星娱乐大众的必然性,强化了自杀的必要性。所以可以理解为: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剧。结合上述本体论的考量,大概就是亚瑟的另一句话:“我曾以为我的生活是悲剧,但我现在明白了,它他妈是喜剧。”喜剧对应的是悲剧,那么他的希望就变成:既然我的生活是一出悲剧,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剧。再结合故事最后他的选择,我猜道德前提应该是:好人的死亡不是喜剧,坏人的死亡才是喜剧。那么影片主要就是在求证:好人的死亡是他者缺乏同理心所致,不好笑,而坏人的死亡是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从自杀到杀人,亚瑟如何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文末的表格详细分析了这一过程,这里只探讨他的主动性。因为幕间衔接点是进入下一幕的标志,要求主角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个人认为被迫也是主动的一种,只是无奈之举而已,有时这种被迫的决绝代表了更强的意志。结合道德前提和本体论基本可以得到:

人物塑造经历的四个阶段(中点算一个幕间的话视同四幕式):

1、开场画面~第二幕衔接点(旧世界):作为悲剧的受害者; 2、第二幕衔接点~中间点(新世界):作为喜剧的受害者; 3、中间点~第三幕衔接点(因旧世界的消亡而崩塌的新世界):作为悲剧的施暴者; 4、第三幕衔接点~结局(重建秩序的新世界):作为喜剧的施暴者。

幕间夹着的就是衔接点和中间点。实践死亡的道具“枪”在影片中充当了线索,可以考虑借助这个线索来检验新旧世界的切法,但归根结底是沿着死亡这一动作的施受方及心态变化来梳理人物。

先说第二幕衔接点。

第二幕衔接点前后在心理上还都是受害者的人设,但行为上已经不得不迈进了新世界,我猜应该位于枪杀烂人这场戏,一般而言找到这里就好了,但杀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要安排亚瑟杀三个人呢?这个处理是很有意思的。他杀敌一个人的时候是自觉生命受到威胁时的正当防卫,亚瑟完全是慌的,心想坏了,他很害怕,所以近乎惯性杀了第二个人,然而第三个人他是可以不杀的,但是他下意识决定要杀死他,跑了很远,开了好几枪,他没疯,也不享受,他只是在权衡利害,既是被迫也是主动,所以只有杀死第三个人的时候才算踩到第二幕衔接点,此后他的生活从没意思慢慢开始有意思,这也是游戏环节主要完成的叙事任务,但他还是受害者,因为他不想施暴,所以是“作为喜剧的受害者”。

再说中间点。

亚瑟的同事在影片第二幕贡献近乎为零,能够依靠的只有家庭。中间点是关于犯错的,亚瑟犯的错误不少,但并不能影响到他和母亲的关系,因为这是他表现出来的底线,甚至用心程度高于收集笑料。真正的坏事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显而易见是母亲中风住院,但这跟警察来访调查有直接关系,不过亚瑟内心会认为自己负有责任,如果他没有去找韦恩,警察就不会有机会骚扰母亲。亚瑟去找韦恩认亲是抱有极大期待的,却被管家告知母亲有妄想症,和韦恩的关系是她一厢情愿所捏造。本来是希望家庭变完整,收获的是对母亲的怀疑,他又无法向昏迷的母亲求证,只能搁置,虽不知道谁在撒谎,但这件事埋下了让他、母亲、韦恩、少爷的“家庭”破裂的种子,但作为伪胜利似乎证伪来得太直接。是否还有别的中间点?是有的。

我曾猜测亚瑟在病房收看电视的位置更合适作为中间点,莫瑞在他的节目中播放了亚瑟的第一次登台表演脱口秀的录影,亚瑟大喜过望,但莫瑞只是把他当笑话,这令他很受打击。这是一次典型的伪失败,他的蠢样一经播出人气飙升,所以后来节目组邀请他当嘉宾,甚至更进一步捆绑他和母亲两名忠实观众与他的精神教父莫瑞组成的“家庭”。可是这个错误并不是亚瑟犯的,甚至称不上错误,而且母亲中风的坏事明显早于这件事发生,不可能归在“游戏环节”。我甚至猜想亚瑟之前上台表演是不是中间点发生的错误,毕竟埋下了使他、母亲和精神教父这样一个“家庭”破裂的种子,也是伪胜利,但无论从时间线上还是情理上都很难说服自己。难道中间点仍旧存在于造访韦恩的事件中?是的,因为我在另一场戏找到了一处细节。

亚瑟在卫生间见到韦恩,他还没说什么,韦恩就知道他的来意,主动奉劝他打消认亲的念头,可以猜到管家跟他复过盘,他不打算接盘。亚瑟是在从韦恩口中获悉自己是母亲领养的之后才爆发的,他因意外、委屈和愤怒失态,发病后大笑不止,韦恩恼羞成怒饱以老拳。表面上看韦恩动粗是因为权威受到挑战,但他说了一句话,让亚瑟离他的儿子远一些,这足以证明他的愤怒是因为家庭安全收到了威胁。可是亚瑟对他儿子做什么了么?他一直非常礼貌甚至谦卑,除非对方的言行涉及母亲的名誉或者他作为儿子的本分。于是我可以确认中间点的位置就在亚瑟从管家口中得知母亲有妄想症之后,他对管家动粗了,正是这不同寻常的举动致使管家对韦恩说了什么,他的错误直接导致见到韦恩时,等待他的不是“父子关系”而是“敌人关系”,再加上因为他的出行他对母亲中风负有间接责任,此刻亚瑟的“家庭”正式瓦解。

最后说第三幕衔接点。

第三幕衔接点意味着亚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问题需要被解决呢?显然不是自杀,因为自杀的目的或者说获得的价值是不给别人添堵,很好解决。自杀这个方案只是道德前提被否定的前半句而已,前述道德前提讨论的并非怎么死,而是谁该死的问题。亚瑟在片尾提到“咎由自取”,所以在衔接点得找出这个“咎由自取”的人,让他在第三幕死掉。亚瑟在进入第二幕之后杀了三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兰道尔,一个是莫瑞。杀死母亲是因为他打算自杀,他死之后没有人照顾母亲,他只能杀死她,以避免她成为拖累别人的悲剧。兰道尔虽然“咎由自取”,但有点临时起意。那么是莫瑞?这要从他死的那场戏入手。

这是个重场戏,亚瑟按照他提前设计好的方案登台,他翻开日记本凝视着自己的执念,此时他都还没下决心杀莫瑞,但他的段子被视作不适当,他谈论死亡被嘉宾攻击,讨论杀人结果嘘声一片,质疑大家同情烂人却毫不关心病人,此时他也没有下决心杀莫瑞,直到他坦言莫瑞是坏人,请他来无非是为了取笑他,应该是已经有了杀意,但他还是没有立刻动手,他什么时候动的手?我们回忆一下,亚瑟坦言自己杀了人时,金提醒莫瑞请他下台,莫瑞没有,接着观众要求他离开,莫瑞没有,他试图教育他批评他,但亚瑟释放想讲笑话(死亡)的信号后,他因为被打岔显露出不耐烦,可直到亚瑟发怒,他才意识到失控,匆忙让金叫警察,此时亚瑟选择开枪。为什么这个时候动手?我们以莫瑞的视角回放一下,当亚瑟谈话的内容跑偏,出于职业敏锐,莫瑞想利用这一点制造话题,这位精神教父一步步引着亚瑟暴露他的问题,直到谈论社会并批评韦恩,莫瑞作为控场老手,觉得刚好踩到可以批评他的节奏,想通过指认他为歹徒的精神领袖来占据道德高点,但却成了没有同理心的权威典范,此刻亚瑟终于有了杀意,释放了死亡段子的信号。再以亚瑟的视角代入一下,之前他没有开抢,是因为他把莫瑞看作笑星在过招,看作和精神教父在交谈,直到莫瑞批评他是精神领袖,他才意识到莫瑞和韦恩是一种人,他们既不在场,不了解他的痛苦,又沉浸在控场的快感中一味指责,丝毫不想理解他,亚瑟感到伤心,他要讲的笑话亦杀他的理由,叫“咎由自取”,但此刻他还没有行动,直到莫瑞连听都不要听他说话,执意要金叫警察,亚瑟才送他上路。

这样一来,莫瑞更像是韦恩的替罪羊,在这场戏亚瑟有可能是为了指认韦恩是个混球,因为他也该死。可是亚瑟并没有杀他,他死于小丑党徒之手。借刀杀人是其一,强化精神教父的“咎由自取”是其二,影片很想让我忘记对于亚瑟而言韦恩才是最该死的,亚瑟甚至挨了打都没想过报仇。看得出是不太想让主角背负弑父的重担,这给第三幕衔接点的确认带来了干扰,但必须要让亚瑟确认韦恩是“咎由自取”的,才能符合前述重场戏中精神教父背锅的设计,从而解决第三幕衔接点的动机问题。影片没有给出让亚瑟下决心的证据,毕竟他似乎跟亚瑟母亲除工作关系外确无瓜葛,反倒是管家的表现比较暧昧可疑。但当我反复观看时间线前后的片段时,我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第三幕衔接点,最终还是与韦恩和亚瑟妈妈组成的B故事有关。

“Love your smill.” -TW

亚瑟从母亲的梳妆台翻出了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背后赠言署名TW——分明是托马斯韦恩姓名首字缩写,而赠言“最爱你的微笑”或许证明了什么,甚至影响了母亲对亚瑟的期望,连小名都起为快乐(happy),如果他们曾有这样的过集,为何在韦恩的口中将母亲描述得如此不堪?韦恩撒谎了,至少他为了免于撇清关系隐瞒了什么,而亚瑟刚刚亲手送走了母亲,然而他除了将照片攥成纸团,表现得异常平静,但敲门声重又刺激(提醒)他,所以他将剪刀藏在身上,不管门外是谁,必将成为韦恩的替死鬼,此刻他也已做好了准备,加冕为彻头彻尾的施暴者,佩戴他独有的喜剧王冠。


附:拉片表

1/7

2/7

3/7

4/7

5/7

6/7

7/7


距离上次认真写影评已经快八年了,那还是为了交作业。距离最后一篇随便写的也有三年半了,我以为自己犯不上再写了。就这么徒有虚名以影评人的身份继续存在于学习型豆友,我的心也不会痛。今年第一次想给一部影片写点什么是《寄生虫》,最后就糊弄了个短评给自己交代了。到了《小丑》呢,是趁手热干脆拉个片,结果边想边做弄了三天!双十一都没顾上。本来只有一张表,写文自我矫正又拖了两天 ... 上次这么纠结还是十年前为了把《小猪教室》写好一点,自己贼感动,但那也只用了三天。这一部是因为逻辑相对复杂,给难住了,生怕出什么大的纰漏让人笑话,但也没道理非得我对是吧。就这样还是借助影像才能梳理到以上程度,通过结果去反推开发,可想而知编剧在剧本阶段有多纠结。既有珠玉在前无可超越,又得从零干起标新立异,光想想就觉得难到无以复加,有此成绩,实至名归呗。

7 ) 《小丑》:一个事先张扬的玩笑

大概没有任何一位观众在走进电影院前是对《小丑》这部电影一无所知的。

哪怕是最不关心电影的观众,只要在流行文化里浸润得够久,都不可能不知道Joker这位蝙蝠侠宇宙中的王牌反派,不可能不熟悉他标志性的绿发红嘴和神经的大笑。《小丑》上映之前,得益于热心DC粉丝对《致命玩笑》和小丑起源故事的科普,各大网站早早策划起的“影史Joker排名”(和对《自杀小队》的又一次鞭尸),还有那部IMDB第四名的《黑暗骑士》,《小丑》面对的观众群体是一群称职的准粉丝,他们早就对Joker这个人物了如指掌,不少人还能轻松引用“Why So Serious”和“糟糕的一天”。

关心电影的观众,肯定知道《小丑》刚刚斩获威尼斯金狮。作为脱离DC电影宇宙的独立作品,这部讲述反派起源故事的《小丑》毫无疑问是漫改电影一座短期无法被超越的里程碑。《小丑》如何复兴DC又如何改变未来好莱坞格局,已经是令人振奋的谈资,而这部电影的幕后,导演托德·菲利普斯从指导性喜剧到捧回金狮成就了一个弧光极佳的人物故事,故事丰富的主演华金·菲尼克斯,给媒体提供了够写一周的稿件素材。他与哥哥瑞凡的往事,他被好莱坞边缘化又重回演技巅峰的过程,甚至他与鲁妮·玛拉的浪漫关系,都被重新拿出来成为《小丑》电影宣传的边角料。

已经建立起期待的观众,接下来又会被海报和预告片狠狠惊艳一把。《小丑》的海报,是对人物极近的观测,精准的色彩和光营造的戏剧感扑面而来。漫画中的小丑是一个前史缺失的纯粹邪恶符号,但《小丑》风格十足的预告片中展现的主角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可怜普通人。整部电影看上去是一个回归角色的故事,细腻,亲密,饱含情绪,同时又是严肃的社会研究,充满悲剧和讽刺的现实性。“是社会让小丑成为小丑”,这个结论被一遍遍强调,成为一句心照不宣的宣传语。

围绕《小丑》的还有对其煽动暴力的警惕和争议。2012年《黑暗骑士》首映枪击案受害者家属公开抗议,首映当日许多场次都有警员巡场,但这些都未减观众的热情,反而增加了《小丑》电影的神秘感和观影行为的叛逆性。

贴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元素和标签,《小丑》已经成为了超越电影本身的文化现象。但当观众真正走进电影院,坐下来进入《小丑》的世界中时,会发现除开这些早已广而告之的元素,和意料之中的华章,什么也没有了。

《小丑》像个事先抖出太多梗的笑话,在真正表演的时候却露了怯。它又像个空荡荡的骨架,贴满了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器官,表面看上去丰富充实,实际却贫乏空洞。


《小丑》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同时存在的直白和混乱。一半过于简化和浅薄,带着一种生怕观众看不懂的不信任;而另一半的内容,好像真正有话要说,却不能或不敢仔细展开。

角色:单一片面的受害者形象&缺乏解释的动机

《小丑》是一部严格封闭叙事的角色电影,所有或明或暗的灯光都照向Arthur Fleck,卑微的街头小丑,失败的喜剧演员,控制不住笑的精神病人。他经历了被街头混混和华尔街精英殴打,被同事陷害,被富人阶层无视,被政府抛弃,被自己最喜欢的喜剧主持人Murray嘲笑,最终选择了用暴力反击。在他的视线之外,他无心插柳的犯罪激发了整个城市针对富人和政府的暴乱,而小丑形象升华成为用暴力赢得存在感的精神符号。

Arthur Fleck的人设借鉴了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然而《小丑》在角色塑造方面和这两部作品是存在差距的。这种差距体现在创作者对角色的态度上,换句话说,马丁看待两部作品主角的方式,与这两个角色如何看待自己完全不同。观众能看到Travis是个偏执疯狂的社会边缘人,但Travis觉得自己是拯救女性消灭肮脏的英雄;Rupert觉得自己是所作所为正当无比的喜剧天才,银幕外的观众才会感受到不安和尴尬。正是这种角色与观众之间认知的差异,真正激发了同理心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然而《小丑》看待Arthur Fleck的方式,与他看待自己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悲惨的受害者。Arthur是无过错的,错的是这个世界,而只要简单地把社会放在对立面,Arthur所有的痛苦都有了粗暴的发泄方向。这种过于简化的自怜是危险的,《小丑》直爽地打开大门邀请观众走进来共情,共情成功的观众能毫无顾虑地投身于Arthur的世界观中,但剩下的人却无所适从,失去了应有的落脚点,像是喜剧节目台下没听懂笑话的观众。

Arthur这样的受害者,在影片前三分之二中所关心的一切事物都很私人。不同于漫画中的小丑作为一个混沌的无政府主义形象存在,Arthur这个人物是去政治化去理念化的。所以当他坐上脱口秀的嘉宾沙发,开始作为一个代表替自己身处的阶级发言和指责时,中间感觉缺失了重要的一环。一个小丑枪杀三个富家公子哥就激发了整座城市的暴乱,这件事本身就是仿佛只会发生在漫画语境下的暴力事件,而Arthur在镜头面前的强行升华更是感觉没有根基。在Arthur的一次次杀人和一场场舞蹈之间,观众充分感受到他情绪的变化,却无法接收到他的想法。

或许存在感,是Arthur将自身行为与社会挂钩的动机。存在感是《小丑》若有似无的一个主题,Arthur所向往的是真正被人听见被人看见,所以Arthur才会指责社工不认真倾听,所以他才会憧憬舞台,幻想着自己在聚光灯下被Murray点名,才会为媒体的报道而兴奋,最终站上警车顶起舞。但这个主题并不十分明朗,导演似乎将笔墨更多用在了最浅显最吸睛的段落,重视情绪多过于理性。当然,他也可以说,疯子的行为不需要过多解释。社会的错是万能解药,精神问题也是。


社会:脸谱化的阶级对立&模糊不清的立场

《小丑》里的哥谭市是混乱版的1981年纽约,垃圾和巨型老鼠满街,失业和贫富差距问题愈演愈烈。虽然《小丑》里城市的视觉设计非常精细而风格化,它对这个社会的描绘,是及其简化初级的,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要素的细节。所有的富人阶层都被设计成虚伪自负不关心底层人民死活的混蛋,罪有应得。还能有比安排一群穿礼服的富豪混蛋观看《摩登时代》更直白更浅显的表达方式吗?

《小丑》这样简单粗暴的阶级讨论,让人想回去给《寄生虫》多加半颗星。《寄生虫》比《小丑》更高明的点在于,富人阶级从始至终没有做过明显的恶,却仍然被暴力惩罚。“朴社长一家明明什么也没做错”的疑问就是在刺激观众思考阶级对立背后真正的原罪。

但《小丑》就非常轻松地让上流社会当了真正意义上的靶子。在《小丑》的一套逻辑里,主持人Murray被描绘成十足的混蛋,死不足惜,邀请Arthur上节目只是为了嘲讽他,但别忘了《喜剧之王》里相似人设的那位主持人冷漠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精神压力。Thomas Wayne,如果抛开他是我们敬爱的蝙蝠侠的父亲这一层关系,在《小丑》里就是个不知民间疾苦的政治家,会非常没水平地说出“在我们这些人眼里你们这些啥也没有的就是一群小丑”。《小丑》为所有这些血腥找好了理由,但却忽视了那群所谓的华尔街精英小子,被枪杀的时候也是和小丑们一样坐着肮脏的地铁。

别说《小丑》是超英漫改blockbuster不能跟作者导演的作品比,这两部作品可都是三大电影节的获奖者。

《小丑》拧巴的点不只在于这场暴乱面对的对象,还在于这场暴乱的参与者。戴着小丑面具的他们面目模糊,不知道面具背后是真正绝望的底层人民,还是那些曾经在街头殴打Arthur的暴徒。Arthur在整部片子中,被各个阶层各个社会群体甚至各种肤色的人欺凌过,他本该谁的立场也不站,却在最后被简单地推崇为了仇富代言人。如果小丑的形象在他不知情或不情愿的情况下被暴徒们强行借用成了精神领袖,而他自己其实是只为自身利益犯罪不代表任何群体的个体,剧情可能还会更讽刺和有趣。

另一种模糊不清的处理还体现在对有色人种的态度。观众不可能不注意到这部电影中黑人女性角色,在公交车上对Arthur充满敌意的黑人母亲,公寓里忽视了他的温柔女邻居,从不认真倾听的社工,乃至最后可能被进了阿卡姆的小丑杀死了的工作人员,这些黑人女性都以对Arthur不够好的负面形象出现。这样的刻意设计背后,角色想传达的信息却模糊不清。《出租车司机》敢大胆展现主角的种族歧视,但《小丑》只浅尝辄止地放了一个微弱信号,转头去嘲笑侏儒。


除开以上这些,《小丑》还是一部既视感过重的影片。前文说过的《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的既视感已经铺满影像风格和故事线,主演里还非要再来一个演过这两部片的德尼罗,再加一些以手指做枪的标志性场景。观看小丑的过程中,华金·菲尼克斯主演的《你从未在此》也频频跳出来干扰,两部影片中都有华金和年迈母亲生活的片段,甚至有构图都非常相似的地铁从面前呼啸而过的场景。这些既视感,一方面削弱了《小丑》的独立性和原创性,一方面又不断提醒观众,《小丑》是如何地不如这几部作品。

当然,以上抒发的这些负面评价其实只是来源于超高期待下的失望,就当做是狂热迷妹不理智的脱粉回踩。《小丑》的超高评分也不是毫无来由的,华金·菲尼克斯的演技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他身上每一块凸出的骨头都会演戏。在他的演绎下,Joker的大笑到最后变成了窒息的嘶嘶声,他在台阶上每一次的扭动,每一个舞步,都成为情绪和叙事的一部分。背景中的大提琴声,带着一种能漫入头骨的深沉的凉意,摄影和布景超高水准地呈现了一场梦幻的色彩体验。

我承认《小丑》制作水准的精良,认可华金值得一座小金人的表演,也赞同《小丑》作为漫改电影开创性的意义。我更是无法想象《小丑》的主创们花了怎样的精力去说服华纳同意在当今充斥着重拍和系列电影的保守好莱坞投资这样一部令人有些不安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之外,《小丑》正一路笑着领跑票房,奔向颁奖季。导演托德·菲利普斯讲着大环境下他如何无法拍喜剧的故事,将电影中的自怜气质带到戏外,社交网络也将持续地讨论这部电影和它背后的一切。

但我还是无法像我预期的那样喜欢《小丑》。正如那句著名台词,“我以为我的人生是个悲剧,其实是个喜剧”,主创眼中的《小丑》是部像《出租车司机》一样可以激发现实犯罪的社会议题电影,但最后的成品,却是一个有些空洞无聊的旧故事。

作为占少数的没被这个笑话逗笑的观众,我非常乐于听取更多的解释。只是不要像小丑一样对我说,"you can't get it"。

8 ) 《小丑》超万字终极解析,一个精神病患者从受害者到恶魔的自白

心心念念期待已久的《小丑》,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你们知道《小丑》上映疯狂到什么程度吗,在美国部分院线因为担心重演当初《黑暗骑士》的枪击事件,因此选择不放映这部电影。

在全球很多上映的国家和城市,上映《小丑》的时候加强了安保,甚至院线附近还增派了警察巡逻。

我所在的电影院,其中有一个人带着小丑面具去观影,就被检票员和保安反复问话,最后同意他带着面具进场,但不能戴在脸上。

所以你们知道《小丑》的邪恶魅力的深渊有多深了吗。

咱们先聊聊观感吧,放心观看还没到剧透。

我得承认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电影,太压抑太黑暗太堕落,确定这只是N16的电影吗?!

不过我这里指的不喜欢,就像我不喜欢恐怖类型电影一样(因为害怕),但不代表我对这类型的电影有任何的偏见,相反,我非常认可《小丑》这部作品。

所以我也得承认不管从导演风格,摄影镜头语言,演员表演,剧本故事编织上,《小丑》都是一部艺术品,值得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我喜欢影片所塑造的小丑角色,正如导演之前说过的,这是一部角色研究方向的电影,带有实验性,如今威尼斯电影节颁给《小丑》最佳影片,证明了影片小丑角色实验的成功,也证明了电影的品质。

不过,目前随着影片的公映,争议也越来越大,这种争议并不是单纯的审美隔离,因为大家都承认《小丑》影片本身的艺术质感,只是在价值观上,《小丑》给出了非常模糊的界定。

这正如影片中亚瑟的一句台词:“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

这句话对应真实而现实世界,影射我们现在的所谓的价值观,只是一种定义而已,什么是值得推崇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都是我们文明社会说了算,但价值观这种东西,它真的存在吗?!

所以《小丑》用极为负面的价值观挑战现今社会,那就是如果一部电影能真的影响现实,那么文明社会该有多脆弱。

这也正是《小丑》让很多人都觉得危险的地方,因为影片充满暴力艺术的魅力,小丑角色又被杰昆菲尼克斯演得丝丝入扣,别说他本人入戏太深了,就连作为观众的我全程看着他的表演,都被他的邪恶吓得倒吸冷气。

关于表演,杰昆.菲尼克斯这次融入“体验派”表演方式,但又巧妙渗透进一些自我创造的“表现派”演技,让人看得十分上瘾。

体验派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菲尼克斯把自己虐成病态的皮包骨头,眼窝深深凹下去的无光神态,走起路来就像脚上拷了沉重的铅球,都能时时让观众体验到亚瑟沉重挣扎的宿命。

而在强调模仿的“表现派”上,菲尼克斯在表演失常或疯癫状态时,又渗透进对卓别林一些夸张舞姿的致敬,更能让人体会喜剧和悲剧之间互相穿透的张力。因为卓别林大师的很多代表作品,内核其实就是悲剧。

杰昆.菲尼克斯入魔级的表演,伴随着低沉呻吟般的大提琴电影原声配乐,在好几场残忍的暴力戏中,真实到我都不忍直视,甚至让人造成有些反胃和反感,当然在这里完全是对菲尼克斯表演的褒义赞美,他完全把灵魂交给了角色,给观众体验了什么叫病入骨髓的精神病患者。

在此也先解答大家最好奇的问题之一,杰昆.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的小丑,到底哪个更出色。

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苏菲的选择,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为了演好小丑,都以非正常人的苦难方式进入角色的精神世界。

菲尼克斯更多展现了亚瑟成为小丑之前的挣扎和压抑,而希斯莱杰版本因为小丑已是完成时,所以更多展现了小丑对世界的宣泄和对抗。

从观赏性娱乐的角度来说,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复仇之火已经在心中燃烧已久,

所以希斯莱杰的表演会更直接和狂躁,带来的冲击力也会更强。

从角色丰富层面上来看,毕竟菲尼克斯是绝对主角,所以小丑角色看起来更细腻立体,也有更多角度的表演空间。

应该这么说,《小丑》和《黑暗骑士》的小丑,处在两个不同表演的舞台,《小丑》舞台更广也更有下沉空间,而《黑暗骑士》舞台虽小,但希斯莱杰的舞姿更为剧烈。

在DC漫改道路上,《黑暗骑士》虽然是属于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但还是比较基于漫画的故事原版去改编的。

而《小丑》可以说是DC影业的第一次如此脱离漫画,等于在大荧幕重新定义了小丑的起源,如果你是DC漫画的忠实读者,放心,你看《小丑》时,依然还是能有巨大惊喜感的。

而且因为DC漫画的小丑几乎都是完成时,所以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和漫画版更为接近,而菲尼克斯版本的,则更具实验性和独立性,也和漫画版本基本不沾边。

《小丑》在蝙蝠侠的身世和小丑的关系上,都做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改编,让人为之一叹,又让人浮想联翩,影片中很多谜团留在了电影之外,给到观众很多的解读空间。

《小丑》的故事非常饱满,前三分之一虽然有些套路和刻板,但中间开始反转发力,后面三分之一开始走向无界的黑暗,暴力,血腥,价值观天平的失衡,都在最后压向观众,我们通过2个多小时的电影,清晰赤裸的看着急需社会救助的亚瑟,彻底沦为精神疯癫毫无人性的小丑。

观影感受聊完,我们分章节来上正菜,深度解析影片亚瑟变成小丑的各个层面,所以接下来会涉及剧透。

但我想说的是,《小丑》是一部即使知道了剧情,依然能让人沉迷的作品,甚至,看完我的解析,你再去看电影,你可能更能体会这部作品的能量。


小丑初次登场

影片开始于亚瑟怀揣着单口喜剧人的丰满梦想,但现实却是亚瑟在简陋的集体扮演小丑的化妆间,准备街头卖艺赚取微薄的收入。

广播中放着民风淳朴的哥谭市,正处在混乱的边缘,人们无心工作。

在化妆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小丑,把自己的悲伤掩盖在白色粉末小丑妆背后。

相比于其他人,亚瑟此时面容更为憔悴,他用手强行扯开自己的嘴巴,狰狞的让自己强行欢笑,此时亚瑟一滴眼泪交织着眼妆流了下来。

在街头,亚瑟扮演着小丑,为一个快倒闭的琴行拉生意,结果却被一群未成年的小混混戏弄殴打。

亚瑟有病,他正在接受着心理咨询治疗,还吃着7种混合药剂,来稳定着自己的情绪。

甚至他还得了一种不自觉的颠笑症,随时随地就能放声大笑,在公车上,亚瑟逗笑一个小孩,却被小孩母亲排挤,结果颠笑症发作,即使小孩母亲通过小卡片知道亚瑟病情,却依然像看到怪胎一样避之不及。

在家中,亚瑟还有一个精神状态同样病态的母亲潘妮要照顾。

这就是亚瑟所处的现状,让我们回到影片一开始的疑问,亚瑟在梳妆台为何哭泣,为何看起来心力憔悴,或许在影片开始之前,亚瑟遭遇了类似小混混的殴打遭遇吗,可能这些遭遇对于亚瑟来说,已经都是家常便饭了。

又或许,亚瑟正在遭受着精神的折磨,但影片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电影开始之前,亚瑟怎么了。

咱们先说结论好了,《小丑》的解读空间和角度有很多也很广,影片充斥着幻觉和现实,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交错,这些就像电影开始亚瑟的眼泪一样,我们找不到答案,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

所以在这里,我选择相信影片所比喻的,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丑,这个小丑代表着压抑,无序,暴力,傲慢,混乱,癫狂,仇恨等等所有人性的负面和恶。

而亚瑟的精神状况和周遭的经历,正在让亚瑟心中的小丑慢慢苏醒。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小丑》最早的第一支根本不算预告的先行片段吗,只有短短几十秒,亚瑟站在黑暗中,期间一层层光影飘过,光影中是小丑的投影,最后亚瑟变成了小丑。

这似乎也在暗示着亚瑟是一位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而分裂出来的,正是小丑,当然,这里探讨的人格分裂是隐形的,就像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中的角色,白天鹅与黑天鹅互相纠缠和成就。

在《小丑》中,亚瑟和内心的小丑也有着对抗,共生,分裂的关系。

影片开始的亚瑟,还算正常,他极力想争取社会的认同,想制造欢乐去换取别人的微笑。这时候的亚瑟一直相信母亲潘妮的一句话:“要始终摆出一张笑脸,你有一个使命,让世界充满欢笑。”

而亚瑟心中渐渐被唤醒的小丑,却每天都在试着争夺亚瑟的精神控制权,这让亚瑟倍感煎熬。

影片一开始亚瑟的那滴泪,就是亚瑟强压心中小丑所流下的痛苦之泪,所以当亚瑟把双手放进嘴巴,扯出夸张狰狞的笑脸,也是亚瑟在和内心小丑互相拉扯的外露表现。

我们也能看到,亚瑟不仅精神受到折磨,他身体也在受着小丑的摧残,亚瑟瘦成僵尸一般的身体,在平时走路时,都像吃力的背着一个人,而背着那个假想的人,正是小丑。

但让亚瑟精神舒缓和轻松的,就是当亚瑟看莫瑞的喜剧脱口秀时。

甚至亚瑟还幻想他和莫瑞有着亲密的互动和交流,影片也正是这样呈现的,在亚瑟看着莫瑞的节目时,亚瑟陷入了幻想,亚瑟幻想自己去做了莫瑞节目的嘉宾并被翻牌,莫瑞邀请他上舞台,并鼓励和支持亚瑟,两人拥抱,形同父子。

之所以说这是亚瑟的幻想,是后来亚瑟和莫瑞真正见面时,莫瑞表现出并没有见过亚瑟,而且亚瑟幻想被莫瑞点名时,亚瑟提起和自己母亲住在一起,结果莫瑞说他曾经也和母亲住一起,有过一段艰难日子。

两人如此相似的经历联结,都印证了这些只是亚瑟对莫瑞美好形象的塑造。从小缺少父爱的亚瑟,也同时把莫瑞当成自己的父亲一般,亚瑟幻想着莫瑞从精神和行动上,都在支持和鼓励着自己成为喜剧人的梦想。

但这种幻想并没能成为亚瑟走向光明人生的灯塔,在现实中亚瑟因为琴行的广告牌被杂碎,而被老板不近人情扣了工资。

之后亚瑟为了发泄,在街角的垃圾堆一顿狂踢,可能他踢的是垃圾,也可能踢的是一只野猫或老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这是亚瑟第一次展现了暴力,亚瑟心中的小丑逐渐被唤醒了。

就如亚瑟在被老板数落时,亚瑟露出令人发寒的诡异笑容,这个笑容或许就是亚瑟心中的小丑所表现出来的。

而此时一直和亚瑟称兄道弟的蓝道,给了一把枪亚瑟来护身。

晚上在家时,亚瑟就把玩起了枪,不小心还走火打穿了墙壁。

值得注意的是,亚瑟此时开枪用的手,是左手,而亚瑟抽烟化妆写字,用的都是右手,一个右撇子用左手开枪,显然是不正常的,这也象征着左手代表了小丑,右手代表了亚瑟。

之后影片只要亚瑟用到枪时,用的都是左手,当然你可以理解为亚瑟两手共用,但真的是这样吗。

影片中有一段是亚瑟在写着日记,这一段的影射非常明显了,代表亚瑟的右手,写了一段话:“患上精神疾病最糟糕的是...”

这时亚瑟突然换成了代表小丑的左手,歪歪扭扭写下:“人们莫过于想让你表现得像个正常人。”

而且在英文字母O上,还有一个小丑的笑脸符号,暗示人格分裂小丑在找存在感。

那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是如果不幸患上精神疾病,那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要表现得像正常人,而不能完全释放自己精神疾病的自由。

亚瑟用代表小丑的左手写下:“人们莫过于想让你表现得像个正常人”。正是小丑苏醒和挣扎的信号,因为小丑不需要表现得像个正常人,要不然他怎么会叫小丑呢。

让我们再深入一点,影片开始亚瑟和心理咨询师聊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看到亚瑟的日记中,有重复印记粗体写到:“我的死能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

从字体来看,是亚瑟用右手写的,这是亚瑟一种悲观的宿命论,写给自己,也是写给心中的小丑。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亚瑟可以通过死来解脱,解脱对于亚瑟来说就是有价值的。

第二层意思是小丑可以通过死,来获得重生,从而实现小丑自己的价值。

这句话可以说贯穿整部电影,到最后亚瑟和小丑之间,通过这句话做出,了了结,别着急,后面会继续聊到这句话更深的含义。

亚瑟有了枪后,结果在一次去做儿童医院小丑表演时,不小心把枪露出,一直和亚瑟称兄道弟的蓝道,在关键时刻摆了亚瑟一刀,蓝道向老板告密,亚瑟被炒了鱿鱼。

这个举动又把亚瑟往小丑的深渊往前推了一大步。

而正式让亚瑟内心的小丑初次登场的,则是亚瑟在地铁上,遇到了三个金融烂人,此时亚瑟的颠笑病再次不合时宜的发作,三个金融男唱着格莱尼斯.琼斯的《小丑入场》send in the clowns,缓缓靠近亚瑟。

《小丑入场》这首歌的选用,也明显暗示了亚瑟内心小丑的初次登场。

于是,亚瑟终于拔枪,快速干掉了这三个人,此时亚瑟开枪的是代表小丑的左手,这也暗示了此时开枪的人,是亚瑟心中的小丑。

当亚瑟跑到厕所时,跳起了一段极为艺术的舞蹈,在舞蹈的过程中,亚瑟极为镇定和从容,或者说,此时厕所的亚瑟,是内心的小丑,小丑在完成一个杀人后的仪式。最后亚瑟(小丑)对着镜子,展开双手,完成了小丑的初次登场仪式。

这时影片镜头巧妙对着镜子中的亚瑟,暗示着小丑虽然初次登场,但还只是镜子里的小丑,还没有完成对现实亚瑟的全面吞噬。


小丑的吞噬

亚瑟的第一次杀人,让亚瑟更有自信,从而让亚瑟有勇气跑去亲吻暗恋已久的同楼道邻居苏菲。

是的,亚瑟和苏菲的相识到相恋,同样也是亚瑟彻头彻尾意淫出来的谎言与幻想。

如果说亚瑟对莫瑞的幻想是对理想和父爱的渴望,那么亚瑟对苏菲的幻想,则是亚瑟渴望被正常人认可的需求。

苏菲作为正常人,在银行上班,有着年幼的女儿,但在母女俩的生活中,都缺少一位叫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此时暗恋苏菲已久的亚瑟,正好用他自己的幻想,填补了苏菲母女俩丈夫和父亲的缺席,而自己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认可满足感。

影片第一次呈现亚瑟和苏菲在电梯见面,亚瑟看到苏菲带着女儿进电梯,电梯途中中断,这正是亚瑟对苏菲产生幻觉的开始。

苏菲因为电梯中断而抱怨,然后和亚瑟互动,苏菲用手比作枪自杀,其实这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这些都是亚瑟自己幻想出来的。

因为后来亚瑟进入苏菲家中时,亚瑟做了同样用枪自杀的手势,苏菲惊恐万分,这说明这个动作根本不是亚瑟从苏菲身上学来的。

再者,不要忘了亚瑟日记本的那句座右铭:“我的死能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句话的本身,就有自杀的意味。

之后亚瑟还幻想了苏菲去俱乐部支持他的脱口秀,苏菲陪他逛街,两人在甜甜圈欢快聊天,苏菲在医院陪伴亚瑟中风的母亲等等。

这些都暗示了亚瑟在陪伴和感情上,想要被正常人认可的极度渴望。

在苏菲幻想谎言的包裹下,亚瑟短暂的出现了对生活充满希望时刻,影片中有一段是亚瑟约会回来后,和母亲在客厅飘飘舞蹈,电视中莫瑞节目放着片尾曲,是弗兰克.西纳特拉的《这就是人生》(that's life)。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表达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其中歌词有一段大概翻译是:“五月份被击落,但我知道我会改变这种音调,当我回到最顶端时,那会是六月。”

这首歌要表达的是困难只是暂时的,人生就是会起起伏伏跌跌撞撞,这就是人生。

但反过来,亚瑟多次对苏菲的幻想,也是精神分裂严重化的表现,这也预示了小丑正在慢慢吞噬着亚瑟,因为当苏菲幻想谎言被捅破时,对亚瑟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且,亚瑟不光对苏菲产生了幻想,在俱乐部的脱口秀表演中,亚瑟一上台颠笑症就发作,显然这是已经失败的表演,却随着一首背景音乐《Smile》(微笑)响起,亚瑟的表演起死回生,引得观众阵阵欢笑。

当《smile》歌声响起时,也正是亚瑟的幻觉启动了,按照现实情况,亚瑟上台颠笑症发作,再加上他本身并不好笑的段子,必定这场表演是以失败收场,而亚瑟这时则选择了自我蒙蔽,幻想除了苏菲的到场支持外,还幻想了自己演出的成功。

《Smile》这首歌,出自卓别林《摩登时代》,歌词的第一句是:“当你的心在疼,但还是要微笑”。

可以看出,这首歌非常应景此时亚瑟在俱乐部的成功演出,只是一场自我安慰的假象。

关于亚瑟想象出来的幻觉,我一度怀疑亚瑟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亚瑟的假想对象。

首先我们来看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是代表着积极和正面的心态,是亚瑟内心渴望倾诉的出口,这样的出口在什么时候被关闭了?

是在小丑初次登场,也就是亚瑟杀了三个金融男后。

亚瑟第二次去找心理咨询师,结果心理咨询师告知亚瑟,由于预算削减,心理咨询会被中断。

而亚瑟也第一次和心理咨询师摊牌,说他现在脑子里全是负面情绪,这也比喻了小丑正不断吞噬亚瑟仅存的正面积极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亚瑟咨询时,办公室挂在墙上的钟,显示的时间是11点10分。

当心理咨询师问亚瑟待在哪比较好时,亚瑟说在精神医院比较好,这时画面转到精神病院,出现了亚瑟撞击病房的门,此时病房墙上也挂着一个钟,时间也是11点10分。

而亚瑟的穿着,正好和结尾亚瑟在医院时是一致的。这样时间的巧合,暗示着心理咨询师的场景是假的。

更重要的是,亚瑟第一次和心理咨询师会面时,亚瑟颠笑症发作狂笑,心理咨询师虽然面露难色,但可以看出她清楚亚瑟的病情。

但在结尾亚瑟和心理咨询师见面时,亚瑟由于颠笑症发作狂笑,心理咨询师居然问,有什么事情那么好笑,似乎心理咨询师和亚瑟,是第一次见面。

所以很多疑点都能感觉到,心理咨询师是亚瑟幻想积极面的镜子,但当亚瑟内心小丑不断壮大时,这面镜子就破碎了,于是就成了影片中呈现的,亚瑟被中断了咨询辅导和停药。

以上说的这些,是亚瑟内心的小丑对亚瑟的内部精神进行吞噬,而现实部分的冲击,则从外部把亚瑟压垮。

亚瑟母亲潘妮年轻时,是托马斯韦恩的佣人,如今母子俩落魄,潘妮想通过写信来获得托马斯韦恩的救助。

而其中的一封,被亚瑟拆开偷看,亚瑟得知一个惊天秘密,蝙蝠侠的父亲,哥谭市最富有,最有权力的男人托马斯韦恩,居然是亚瑟的父亲,亚瑟居然是托马斯韦恩的私生子,一开始亚瑟对此事信以为真。

这个秘密对于亚瑟来说是复杂的,一方面亚瑟兴奋终于知道了亲生父亲,另一方面他又对托马斯韦恩并没有好感。

光是托马斯韦恩对他们母子的求助不闻不问,就让亚瑟不爽,再加上之前亚瑟地铁枪杀的三个金融男,全民把小丑当成英雄,市民仇富心态高涨,导致哥谭市陷落。

而此时正在竞选市长的托马斯韦恩,发表小丑是懦夫和混乱的祸端言论,这些都让亚瑟对托马斯韦恩的无知和傲慢嗤之以鼻,同时亚瑟也有诸多疑问需要和韦恩对峙。

于是亚瑟去到韦恩豪宅,亚瑟也终于和布鲁斯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可以看到,亚瑟见到布鲁斯后,给布鲁斯变魔术,表现都还算正常,但之后亚瑟把可爱的布鲁斯扯出一张笑脸。

因为此时亚瑟已经假定自己是韦恩家族成员,他对生活和未来又似乎燃起了些许希望,当亚瑟看到自己”同父异母“的布鲁斯时,自然用变魔术扮小丑表达了善意,就像在公车上,亚瑟给前排小孩扮鬼脸一样。

而亚瑟把布鲁斯嘴巴扯成笑脸,是因为他认为有着同样血亲的弟弟布鲁斯,应该要了解自己的遭遇,亚瑟他自己就是经常扯出笑脸的痛苦人,所以他觉得布鲁斯应该要感受到哥哥的痛苦。

此时阿福管家前来阻止亚瑟,而且阿福居然知道潘妮这个人,但阿福告诉亚瑟他母亲患有精神妄想症,托马斯韦恩和潘妮并没有热恋,也并没生下亚瑟,这些都是潘妮自己幻想出来的,在亚瑟小时候,潘妮还被送往过阿卡姆精神疗养院。

这一打击对原本找到火种的亚瑟,再次被无情的现实重重反扑。

而此时亚瑟的母亲因中风住院,在医院里的电视中,莫瑞节目还拿此前亚瑟在俱乐部出糗的脱口秀嘲讽,亚瑟内心的莫瑞父亲形象,也就此坍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院时,有两位警探调查到了亚瑟,最后警探质疑亚瑟的颠笑症,是真的还是装的,亚瑟回答,你觉得呢。

亚瑟的回答看起来不耐烦,但其实很意味深长和有解读空间,前面我们说了亚瑟内心一直有小丑,而且在不断试着吞噬和控制亚瑟。

我们都知道DC小丑的标志性特征,除了嘴上的笑脸,还有就是小丑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而亚瑟的颠笑症,同样听了让人十分不安。

来让我们复盘一下亚瑟出现颠笑症的时刻,都正好是在亚瑟想要得到社会和人们认可的时候。

比如在公车上,亚瑟给小孩扮鬼脸,当亚瑟正试着和小孩母亲解释时,颠笑症发作,这可以理解为亚瑟内心的小丑,想让公车所有人都反感亚瑟。

比如在心理咨询的时候,亚瑟颠笑症发作,仿佛内心的小丑在阻止亚瑟治疗。

比如在地铁里,亚瑟突然颠笑症发作,招惹了三个金融男,这也可以理解为小丑在试着挑事,从而突破亚瑟的忍耐,激发亚瑟的愤怒,从而枪杀了三个金融男。

再比如后来亚瑟和托马斯韦恩见面,正当亚瑟试着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告诉托马斯的时候,颠笑症发作了,亚瑟内心的小丑想要阻止亚瑟和托马斯两人的交流。

亚瑟这些种种的颠笑症表现,都一一对应了是亚瑟内心小丑所为,所以,亚瑟是装的吗?或许不是。但颠笑症是一种单纯物理性疾病吗,或许也不是。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亚瑟的这个颠笑症的寓意,正是亚瑟内心小丑发出的笑声。

潘妮的中风,让亚瑟再次试着找到托马斯韦恩,而正好托马斯在自家的韦恩大厦,举行了一次慈善晚宴,里面都是权贵和上流人士。

讽刺的是,晚宴的外场,是一群带着小丑面具的市民,在抗争着富人对哥谭市的不作为,对贫穷和疾苦的无视。

亚瑟穿过其中的人群,也跟着挥舞自己的双手,但我们能看到,亚瑟对这些充满浓厚政治的活动,根本提不起兴趣,只是觉得好玩和有趣,毕竟这整件事情是由他而起。(亚瑟和小丑信徒之间的关系,后面会详聊)

之后亚瑟换上侍从的衣服混进内场,外场有讽刺,内场的讽刺更深,一群上流人士不顾外场的市民的呼声,在内场看起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是1936年喜剧大师卓别林主演的一部默片电影,也是卓别林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讲述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卓别林饰演的工人查理不停歇的干活,最后做到发疯进了精神病院,在这过程中,又阴差阳错成了好多社会大事件的主角。

当年影片上映后颇受争议,其实一直到今天,《摩登时代》依然有很高的前瞻性,大家在现今也依然对《摩登时代》里的讽刺和寓意众说风云。

在《小丑》里不光配乐用了《摩登时代》的smile,在慈善晚宴这场戏更是选用这部电影。

《摩登时代》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对底层工人的同情,还有对资本所有者形象的丑化,而这部默片此时正在被哥谭市一群资本家观看着,笑着。

这样荒诞和讽刺的场面,传递了《摩登时代》和《小丑》两者想要共同探讨的议题,那就是救助者(富人)对求助者(底层人)的要求,采取了直接的无视和冷漠。

这些上流之人,无视着外场底层人们的痛苦,而且还冷漠看着同样是有着底层人悲剧的《摩登时代》,甚至这群上流之人,似乎真的把《摩登时代》当成一部纯喜剧在看。

亚瑟在电影中有句台词是:“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它是一出喜剧”。这句话无形中对应了《摩登时代》故事核心是一出悲剧,却被这群上流之人看成了喜剧。

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从中影响着亚瑟对于内心小丑的投靠,因为从人设来说,失败者亚瑟一无是处,而小丑则万人膜拜,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人设呢。

亚瑟之后在厕所找到了托马斯韦恩,托马斯说要签名可以就直说我可以给。呵呵,我相信只有自大自负自恋的人才能说出这句话吧。

从这句话我们也能感受到,影片一改之前漫画和影视作品中托马斯正直善良人设,加入了更多阴暗和更多想象的空间。

而最后亚瑟非但没有证实托马斯是他父亲,反而从托马斯口中得知亚瑟居然是被潘妮领养的。

这一晴天霹雳的消息让亚瑟内心的小丑近乎完全笼罩了亚瑟,亚瑟回到家后,有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把冰箱所有东西搬出来,自己躲进了冰箱。

这个行为艺术我理解为是亚瑟要把自己冰封起来,又或者,是亚瑟内心的小丑正在结茧孵化,等待蜕变的寓意,那个白色冰冷的冰箱,正是小丑结的茧。

亚瑟为了找到真相,他去到阿卡姆精神疗养院,查询当年母亲潘妮的精神病历史,经过一番抢夺,亚瑟终于看到了当年的病例。

原来潘妮确实患有妄想症,还有虐待倾向,并且是看着自己的男友虐待小时候的亚瑟,而资料也显示,亚瑟确实是领养的。

当然基于影片解读的多角度,这份资料的真实程度我们先放一边,就当这是真实的亚瑟被领养的证据。

这证据直接让亚瑟对人生仅存的一点点星火,都灰飞烟灭了,此时的亚瑟颠笑症再次发作,但这次亚瑟却在医院楼梯口放声大笑,没有制止自己。

就像我前面分析的,颠笑症是小丑出现的象征,这次小丑的再次显现,代表着小丑完全吞噬掉了亚瑟的精神。


小丑诞生

自从亚瑟从阿卡姆得知自己真正身世之后,亚瑟的心智和行为,也正式以小丑人格为主导,也正因为如此,亚瑟的言行举止更为夸张,说话方式更加自信和怪异。

而相比较于亚瑟一开始如同行尸走肉的移动身体,此时亚瑟的行动变得更为轻盈,尤其是亚瑟化完小丑妆,在每天行走的城市楼梯狂舞那段,感觉亚瑟(小丑)就是天生的舞蹈家。

不过虽然疯癫小丑的人格取得了亚瑟身体的控制权,但小丑的诞生,还需要完成最后几件事情,才能真正毁掉亚瑟。

为此亚瑟(小丑)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亚瑟杀了自己的母亲潘妮。

很多人都惊讶于亚瑟的举动,但是如果大家一路按着我对亚瑟精神问题的分析,就会知道此时的亚瑟,已经不是原来为母亲处处着想的亚瑟了,更不是潘妮口中的那个happy。

如果说亚瑟可以承受世间所有对他的冷漠和不公,对他的谎言和排斥,那么压死亚瑟最后一根稻草的,则是亚瑟母亲潘妮的谎言,原来亚瑟一生都活在潘妮编织的谎言中,亚瑟的童年并不快乐还受尽虐待,而托马斯韦恩,也根本不是自己的父亲。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研究个体心理创伤中指出:“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亚瑟的不幸童年,他同样试着用一生去治愈,但亚瑟最后选择的治愈,是彻底疯癫和复仇。

亚瑟在弑母前说道:“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它是一出喜剧”。

这句话除了前面说的那个含义,更重要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在解释亚瑟最后选择的治愈童年的方式,就是用绝望永不原谅的方式,结束掉母亲的生命,从而让自己的悲剧人生,变成一出小丑式的荒诞喜剧。

著名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也提到过一个论点:“你和你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这句话怎么理解,潘妮的一生一直包裹在自己编织的美好幻象中,潘妮幻想着托马斯韦恩和她爱的死去活来,还生下亚瑟。

而一直包裹在身世谎言下的亚瑟,也幻想着冷漠的哥谭市和某些人,对他报以好感,比如邻居苏菲,蓝道,莫瑞等等。

但其实母子两人都是现实生活中被践踏得体无完肤的失败者。

所以当亚瑟结束掉潘妮的生命时,他也不需要对世界报以任何的幻想和希望,亚瑟内心的小丑需要断掉和母亲的关系(弑母),才能更完全的释放小丑本身。

第二,亚瑟杀了苏菲

这里在影片中没有明说,但当亚瑟去到苏菲家中时,显然苏菲被吓得不轻。

而亚瑟回到家中时,外面明显有救护车的声音,而且救护车的急救灯还照进了亚瑟的家,这些暗示都在表明,亚瑟从苏菲家中出来时,苏菲凶多吉少。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亚瑟离开苏菲家,受惊的苏菲八成会选择报警,而警察也会因为私闯民宅的罪名逮捕亚瑟,而这些都没有发生,原因就是有可能亚瑟杀了苏菲。

第三,亚瑟杀了蓝道

这是亚瑟暴力的宣泄,对背叛的处决,这也是全片我觉得最血腥的一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亚瑟为何放走侏儒盖瑞的原因,因为在哥谭弱肉强食的社会,盖瑞因为身体缺陷(侏儒),天生就是社会的失败者。

而侏儒用自己矮小身体特征来演小丑,制造一些喜剧效果,其实内核依然是悲剧的。

对应我这句话的,是影片中盖瑞在逃离亚瑟家时,结果逃到门口却被比自己身高更高的门连锁阻挡了,这一幕我所看的影院很多观众都笑了,包括我,因为这场戏确实这有一种让人唏嘘的喜剧效果。

这一段戏同样也表达了亚瑟说的:“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它是一出喜剧”。

所以在亚瑟眼里,盖瑞和亚瑟都是社会终究被淘汰的人,盖瑞是天生失败者,而亚瑟则是天然的失败者,天生和天然,此时就像一对难兄难弟,亚瑟自然就会放盖瑞一条生路。

第四,亚瑟自杀

亚瑟在被邀请莫瑞节目前,在家中反复练习登场,亚瑟想要在节目上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生命,表面上是吸引眼球,实则是想要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

很多人会质疑,亚瑟自杀,那么内心的邪恶小丑不也不复存在了么。

在这大家首先要确立一个大前提,我前面一直强调亚瑟日记中写的:”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句话,是亚瑟和小丑两个模糊的人格定义出来的人生目标。

所以亚瑟想用自杀去获得生命的释放,而小丑则想用自杀来获得绝对的自由。

不管是亚瑟和小丑,两人对于死亡的理解都是疯癫和崇拜的,所以亚瑟(小丑)想要在莫瑞节目中自杀的念头,也是符合小丑诞生的条件的。

只不过在最后,亚瑟(小丑)在节目上改变了主意,把目光转移到了莫瑞身上。

第五,亚瑟杀了莫瑞

所以,亚瑟在上莫瑞的节目时,对着直播的摄像机,控诉了这个无情无法救药的哥谭市,控诉着在场的每一个冷漠排斥他的人,控诉莫瑞邀请他上节目,只是为了再次嘲讽他。

最后,亚瑟把他心中的理想的丰碑莫瑞给枪杀了,如果亚瑟一直把莫瑞当成是父亲一样的角色,那么此次亚瑟就是弑父。

弑母和弑父亚瑟(小丑)都做了,那亚瑟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此时的亚瑟还能有什么世间的道德规则秩序感呢。

这就像亚瑟在莫瑞的节目中说的,大概意思是,笑话的定义都是由你们这群人来定义,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今天就要我来做主,我才是喜剧。

这句话就在表明亚瑟(小丑)已经无视文明世界的运转规则,同时也在破坏或推翻这种规则和秩序,亚瑟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那就是没有秩序,混乱不堪。

所以亚瑟(小丑)把众人都认同的喜剧之王莫瑞杀掉,他用这种方式来向众人强行证明,自己才是喜剧之王。

亚瑟彻底疯了,疯成了无恶不作的小丑。

亚瑟之后被警方押送,在途中遭遇了车祸,受伤严重昏迷的亚瑟,被两位小丑信徒抬出,这个场景和画面如梦如幻,亚瑟在小丑信徒的欢呼声中,渐渐醒来,亚瑟站到车顶上,手舞足蹈,并用自己嘴上的血迹,在脸上画出一张笑脸,这也意味着小丑正式登场了。

亚瑟(小丑)在车顶上跳的舞,和之前杀了三个金融男后,亚瑟逃到厕所跳的舞风格很相似,甚至可以说就是同一支舞蹈体系里的,所以这也可以理解为,当时在厕所初次登场的小丑(亚瑟),是在预演和排练着正式登场的舞蹈。

当时亚瑟(小丑)杀金融男后还无人欢呼,而如今亚瑟(小丑)干掉莫瑞,则演变成全哥谭在燃烧,万人膜拜。

在这场车祸中,以前那位懦弱,有着童年悲惨遭遇,背负着人生悲剧的亚瑟,已经在车祸中死了,此时站在车顶的亚瑟,重生成了完全癫狂残忍混乱的小丑。

更意味深长的是,几乎与此同时,布鲁斯韦恩一家从戏院逃出来,布鲁斯的父母在阴暗的小巷被扮演成小丑的无名人士杀害,一位悲情超级英雄正在小丑的对岸冉冉升起。


小丑真相

不管是漫画还是影视作品,包括如今探讨的这部《小丑》,都指出小丑是混乱的根源,或者说小丑就是混乱本身。

但事实真的如表面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吗。

影片最后亚瑟杀了莫瑞被警方带走后,哥谭市陷入混乱,亚瑟(小丑)在警车放声大笑,此时的亚瑟或许颠笑症发作,或许是发自内心的颠笑,但到底是哪一种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此时亚瑟就是小丑,小丑就是亚瑟。

当时警察有愤怒回应亚瑟的颠笑,警察说整座城市的混乱,都是因为亚瑟你引起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亚瑟(小丑)是混乱的祸根,可真相并非如此,影片一开始描绘哥谭市的背景,是垃圾工人不工作,整座城市就连富人区都是垃圾臭气冲天,鼠患严重,底层的民众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影片镜头下的哥谭市,不管是在街道上,还是在地铁,没有看到哥谭市的一丝干净,到处都是涂鸦和萧条,人们过度自我保护渐渐变成互相冷漠,过度冷漠形成互相排斥,排斥的极端则是无止境的暴力和混乱。

我前面研究亚瑟的人格心理的剧情分析,一直没怎么提到亚瑟和哥谭市之间的关系。

其实在哥谭市这样的环境下看来,亚瑟是真的混乱根源吗,亚瑟其实也只是一个受害者而已。

如果当初亚瑟扮小丑没有被抢广告牌,就算被抢了广告牌后也有路人相助。

如果公车上小孩妈妈对亚瑟能友好些。

如果心理咨询师再能和亚瑟交流再深入些,次数再多一些。

如果邻居苏菲真的能和亚瑟做朋友。

如果蓝道不出卖亚瑟。

如果莫瑞不去嘲讽亚瑟。

如果托马斯韦恩能对亚瑟再耐心一些,甚至还能资助亚瑟,甚至托马斯代表的城市管理者,对哥谭市的管理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选择无视和无知。

如果亚瑟母亲潘妮能早些和亚瑟坦诚他的身世。

太多如果了,这又让我再次想起那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或许哥谭市的贫富差距,民众的仇富心态,富人阶级的歧视和剥削,管理者的视而不见和冷漠,才是混乱真正的根源。

亚瑟一开始是混乱的受害者,后来变成了混乱的帮凶,再到最后亚瑟成为制造混乱的元凶,但至始至终,亚瑟都没有也不会是混乱的根源。

亚瑟在最后精神病院里,年老的心理咨询师再次出现,从最后亚瑟从病房出来时的血脚印看出,心理咨询师估计也被亚瑟杀害了。

这时候亚瑟成了混乱的化身,撒旦的象征,可能这个时候,亚瑟对于哥谭市的未来,才是混乱的根源。

此外,影片还要一个真相值得我们讨论,那就是亚瑟的母亲潘妮,她的精神幻想症是真的吗,托马斯韦恩真的没有碰过潘妮吗?亚瑟真的不是潘妮和托马斯的亲生儿子吗?

在影片中有一段是亚瑟在化小丑妆准备去莫瑞节目,他拿起潘妮年轻时一张照片,照片后面写着托马斯韦恩署名的情话。

这真的是托马斯写的吗?还是潘妮自己意淫写在上去的?影片对此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给了一个极为开放的结局。

如果这句情话真的是托马斯所为,那整部电影的方向将会更加暗黑。

因为那就证明了潘妮当初没有说谎,托马斯和潘妮确实有一腿,而亚瑟可能真的就是他们的儿子,托马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声,把潘妮逼成了精神病,也就是说,亚瑟从精神病院看到的资料证据,都是托马斯只手遮天伪造的。

当然,影片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让大家去猜想,并不是真的真相,其实《小丑》很多场景,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也并不十分明确什么场景是在幻觉中,什么场景是真实发生过的。

或许,这一切,都是小丑在精神病院幻想出来的。

这就像影片中的很多角色,充满了虚伪和谎言,而最后亚瑟,则变成了影片所有消极和负面的产物。


小丑警示

最后我们再探讨电影之外的话题,《小丑》这部电影是真的负面到极致的电影吗,影片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非常具有煽动性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我解析到现在,我才第一次提到“煽动性”三个字。

我觉得影片并没有带给社会煽动性,因为真正的现实,会比《小丑》要复杂得多,真正的社会正面和负面的能量,都不是一部电影能承载和解释的。

相反我觉得《小丑》的警示作用很强,影片甚至能看成是一个寓言性的实验方向,让人们去展开讨论和研究,这也是《小丑》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

影片虽然有不少充满极端暴力和血腥的画面,但正如昆汀的暴力美学逻辑一样,当我们直面暴力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暴力,因为影片暴力的背后,是让人们看到真正的残忍和反感。

而且影片并没有把社会描绘成万恶的地狱,也没有让亚瑟和观众有共情或共鸣联结,亚瑟虽然遭遇很惨,但他本身也疯得让人可恨。

亚瑟每次杀人时,他自己都是极度痛苦和扭曲的,这就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亚瑟的疯癫无序狂妄,而不是亚瑟复仇的快感。

影片这样的表现目的,就是让观众清楚影片的价值目的态度:不是煽动,而是中立。

《小丑》一直都试着保持克制冷静的价值态度,影片并没有偏袒任何正面和负面,而是静默观望。

或许吧,这样的没有态度也是一种态度,但我解读到更多的,是影片用压抑负面的暴力情绪,去让观众体会到现今文明社会的来之不易,绝对的自由就像影片中燃烧的哥谭市,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文明大厦有时候是很脆弱的,在文化沙漠中建起一座文明大厦可能需要几百年上千年,但是想要毁灭它,可能只需要一瞬间。

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都住着一个小丑,这个小丑代表着暴力,无序,混乱,嫉妒,贪婪等等负面价值,但我们自己,同样可以选择去感化他,认可他,同情他,改变他。而不是像电影中被小丑控制了自己。

人性这个东西,就是人在神和魔鬼之间签下的契约。这或许正是《小丑》对于我们的警示。

终于絮絮叨叨聊完了,如果能看到这里的,那一定都是真爱,那也希望大家能真正的多多点赞转发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大聪原创最强的动力。


以下是电影未上映前的万字预告解析:

如果要排名影史最吸引人的反派,DC的小丑,一定也能挤进前三。小丑甚至是漫画史上第一超级反派,没有之一。

今年,DC全新打造的独立电影《小丑》,未映先火,目前官方已经发布了2支预告片,而且第二支被定为最终预告片。

今天我们就来解析这两支让人着魔的预告片,还有深度解构DC小丑这个角色。


《小丑》电影源起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真正认识小丑这个角色,是在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由希斯莱杰扮演的疯癫小丑。

希斯莱杰入木三分的痴狂演技,再加上影片对小丑角色性格的塑造,让这个版本的小丑成为迄今影史上,最暗黑,最神秘,最高智商,最吸粉的小丑。

希斯莱杰也因此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可惜斯人已去。这也同时让《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小丑,成为影史众多小丑最成功的形象,至今无人能超越。

但,华纳和DC偏偏想要试着超越自己,于是有了这部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小丑》,导演是托德.菲利普斯。而且配角还有罗伯特.德尼罗,制片人则有马丁.斯科赛斯,布莱德利.库泊等。

我们一个个来说,主演杰昆.菲尼克斯,3次提名奥斯卡,戛纳和威尼斯影帝,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以张力十足,气场嚣张,加上他本人就是一个怪咖,所以他接演的角色,大部分也都是性格怪异独行的角色。

早在2014年,杰昆.菲尼克斯就自己提出,想参与一部关于“角色研究”类型的电影,比如DC小丑这样的。

正因为如此,漫威和DC都曾经给他抛出橄榄枝,想让杰昆.菲尼克斯加入漫威宇宙或DC扩展宇宙,其中包括漫威的绿巨人和奇异博士,还有DC扩展宇宙的小丑,但都被杰昆.菲尼克斯婉拒了。

2016年的《自杀小队》中的小丑,由杰瑞德莱托饰演,当然这个版本的小丑也算可圈可点,但因为影片本身的品质,以及小丑角色配角的位置,让此小丑最终没显得太突出。

同年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有了萌生拍摄独立小丑的想法,并和华纳DC一拍即合。

托德.菲利普斯曾经执导过《宿醉》系列,《预产期》,他的改编剧本《波拉特》也拿到过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

据说最初他们想通过马丁.斯科赛斯和小李的关系,力邀小李主演小丑角色。

短评

分几次终于看完了它,男主表演太出色了,一定会包揽许多表演奖项。虽然用喜剧小丑演员做主角,但故事是太沉重和复杂了,让人压抑,喘不过气,回不了神。是寓言?是控诉?很费人心思琢磨。其实编导自己也没有完全想透彻,最佳影片欠火候,最佳演员没问题。

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Venezia 12“希斯·莱杰之后无小丑“这个论述终于是被打破了。这是当代电影史的光荣日。

5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这才叫DC,谢谢。

9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电影语言是精致和饱满的,但内核是空洞和混乱的,it’s just a fucked-up white dude creepily stalking a black woman, killing people, and blaming everything on vague, void, and incoherent “social” problems so that it is intriguing but won’t actually offend the target audience. 那些经过精心计算的愤怒和挑衅都成为了商业价值的一部分。Yet it says absolutely nothing.

13分钟前
  • 小油飞
  • 还行

正式与Rorschach, V成为DC反压迫三人组。

16分钟前
  • C
  • 力荐

4.5 在《黑暗骑士》公映的十一年后,终于有一部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同类电影了。扭曲,震撼,一次进入深渊本体的角色研究,一场庆祝疯狂和悲剧的黑暗大狂欢。凤凰的表演是碾压式的,奖项根本hold不住。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华金演绎的小丑固然精彩,但从导演不相信小丑可以从化学池里诞生这件事中,大概能看出他并不是很相信影像,所以只好大搞心理现实主义的mumbo jumbo,然而最终还是只能用大量堆砌的刻板印象制造冲突来推动故事发生。

18分钟前
  • TWY
  • 还行

9分,菲尼克斯值得一座奥斯卡,表演太带情绪了,以无法抑制的狂笑表达痛苦,竟然笑到让人难过。影片与之前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截然不同,没有特效、没有奇观、甚至没太多动作场面。而是以略复古的方式,讲小丑为什么会成为那个小丑。其实是挺严肃的一部片子,包括去关注社会问题。片子还挺邪恶的,会让你有些同情这个小丑。另外,这片应该是无法续集和衍生,因为还是太实了,如果这个角色重新漫画化,也就不再是他了。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漫威:制造一个大坏蛋,首先要给他超高的智慧,强大的肉体,绝顶的战斗技能,对了,还有无限宝石 DC: 给他一个糟糕的人生吧

25分钟前
  • 小小明月几时有
  • 力荐

語拙的《V字特攻隊》、主旨(仇富)延續卻說服力更低的《黑暗騎士崛起》、社經背景缺席的《計程車司機》、墮落的《喜劇之王》、超齡的《天氣之子》……擔憂這樣一部電影能引發民亂未免杞人憂天,如果厭世者能被這個輕薄到近乎世界系的故事給騷動,那七年前的諾蘭恐怕能推翻美國。瓦昆的演出無懈可擊──畢竟當代還有幾個演員能同時演繹耶穌和小丑?然而全劇最神來之筆的一幕卻不屬於他,而是給了一個侏儒。

26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Life is a tragedy when seen in close-up, but a comedy in long-shot.-- Charlie Chaplin人生近看是场悲剧,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场喜剧。——查理卓别林

29分钟前
  • Fly you fool!
  • 力荐

究竟谁是反派?是漫画里先入为主道德沦丧的小丑?是被煽动杀光富人颠覆权力的无政府主义?是居高临下何不食肉糜的精英权贵?还是以阶级分化为轮轴带动社会高速运转的系统本身?表面上是意识形态的尖锐对抗,是小丑不堪的灵魂被一片片撕碎,是将病症视为解药的以毒攻毒;内核却是政治立场的颠倒混淆,是小丑破碎的人格被一点点重塑,是漫长的以疗愈为名的禁锢终获正名。你认为谁是反派决定了你身在何处,而千千万万我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这个严丝合缝又千疮百孔的世界将迈向何方。《小丑》发出的质问振聋发聩,但对于所有问题,它无力解答。

3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变成职业精神病后果然精神好多了

34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完全不是超英片,就是一个以普通底层小市民为主角的犯罪片,大概也是这些年漫威DC所有电影里人性剖析最深刻的一部。影片对哥谭市有着出色的氛围营造,阴暗潮湿的道路,满目垃圾的街头,一触即发的暴动气息,这样的环境,再加上悲惨的身世、糟糕的一天,足以把一个老实的可怜人逼向深渊,从理性善良一点点变得麻木和疯癫,每一步转变都真实可信。杰昆·菲尼克斯瘦骨嶙峋的样子让人心疼,毫无疑问,影帝级的表演,“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的话可以收回了。

3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摩登家庭》试镜落选之后

3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再也不要有人跳出来把DC和漫威比了,这已经是金狮体系了。

43分钟前
  • 保卫胡萝卜
  • 推荐

社会的疯狂带来反社会的集体疯狂,只需要糟糕的一天,人人皆可成为小丑。坦白说,“因为压迫、所以作恶”的命题已经不算新鲜了,但杰昆·菲尼克斯一步登天的方法派表演升华了整部电影!他的肢体和表情,完美告诉了世人什么是密不透风的绝对黑暗~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看看社会都把搞喜剧的逼成啥样了!大家善良一点,听到不好笑的笑话多多包容,少疯一个对大噶都有好处

51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一个生活中的loser,人们眼中的笑话,永远被忽略,永远没有存在感。路人欺负他,同事出卖他,主持人嘲笑他……所有人都不在乎他,把他当成空气。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过,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他的死比他的人生更值得。他不是小丑,人们却说他是没用的小丑;他真正有病,人们又希望他假装没病。于是,他决定再也不要做他人生命中的过客,他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你说我是小丑,我就做小丑给你看。谁出卖我,我就让他知道出卖我的下场;谁把我当做笑话,我就让他再也笑不出来。曾经他戴上面具,总想为他人带来欢笑;如今他卸下伪装,只想活出自己的人生。他是人们眼中的失败者,也成了另外一群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在世界舞台翩翩起舞,宛如一名艺术家。以前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是一出悲剧,现在他意识到,它是喜剧。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看完世界首映激动的打卡!剧情节奏感满分,内涵思考张力满分,艺术戏剧性满分,人物塑造满分。所有奥斯卡大奖给它都不过分,因为此片足够划时代的宣布,超级英雄的时代结束了。

57分钟前
  • 长颈鹿饲养员
  • 力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