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臣 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1980

主演:保罗·爱丁顿奈杰尔·霍桑德里克·福德斯戴安娜·霍迪诺特约翰·内特尔顿

导演:彼得·惠特莫尔SydneyLotterby

剧照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2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3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4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5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6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3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4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5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6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7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8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19 是,大臣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8

详细剧情

本剧叙述在野党影子内阁成员Jim Hacker在帮助本党大选获胜之后得到行政事务部(DAA)部长的职务,从此开始面对以部秘书Sir Humphrey Appleby为首的公务员体系,而他的公派私人秘书、同属公务员的Bernard则夹在了当中。在Hacker所代表的政客以及Appleby所代表的公务员之间因施政而发生的种种冲突之中,两人的关系不停地发生变化,既有互相捂盖子,也有互相揭老底。与此同时,英国政治体制(包括政党体制和公务员体制)中的种种不为外人所知弊端和黑幕也展现在观众眼前。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大量喜剧情节和台词展开。在本系列后半部分的《Yes Prime Minister》中,Hacker通过党内角力当上了首相,而Appleby也已先他一步当上了首相秘书,两人的故事移到唐宁街10号继续展开。

长篇影评

1 ) 世界是灰色的---兼胡侃一下文官系统的出路

我一直觉得,看一个人对政经史是否有基本的了解,首先看他对某个人物,某个政权的评价是否还停留在单纯地好与坏,黑与白上。我以为,在政治上,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政治,都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可言,只有夹在中间的灰色。本片里的几个人物,是灰色的最好诠释。虽然无论是哈克大臣,汉弗莱还是伯纳,都略显自私与世故,时常将个人之利益置于国家之上。但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能说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哈克大臣在家中时的生活,与一般的丈夫,父亲并无两样。

事实上,哈克大臣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道德真空”。当他还不是大臣的时候,他是个敢说真话的记者。即使是被任命作大臣的时候,他也曾想过作一番事业,向政府透明化的承诺前进---虽然事实证明,承诺只是承诺而已。

哈克从一个仗义执言的记者变成只能不断妥协,无所作为的大臣,其中原因,自然不止是哈克先天在道德上有缺陷,或是被权力所腐化那么简单。大部份的因素,应该归咎于体制上,或者说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所织成的一张张网。加税?就等于在选票上自寻死路,党内也不可能通过。裁员?公务员们会一个劲地给你使坏。给烟草征税?已经发展成庞然大物,在政经界都有庞大影响力的烟草集团将永不停止的游说,方方面面给你施加压力。

这张庞大而让人寸步难行的巨网,是文官系统高度发展下的必然结果。文官系统从隋唐时期诞生到现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即使是从英国开始的现代文官系统,也有200年。文官系统发展成熟下,亢官,人浮于事等问题也随之而生。公务员本身并不会创造任何财富,过多的公务员必然会导致效率低下与财政上沉重的负担。我国历史上宋明末年都有这个问题。若说要改革,其可行性则不太高。对内,公务员之间互相维护,就如汉弗莱打死也不会让大臣裁员。对外,公务员又会与其他利益集团—如大公司等---有着利益上的联系。就如高级公务员都会在退休后在大公司,大学,基金会等地方谋求一个高待遇的闲职。而先不说改革,几乎所有意义的实事,都不免侵犯一些人的利益。因此,想做实事的人,比如刚开始的哈克,就避免不了各种阻力了,最后只有被迫妥协。当然,或许有些道德完人,能无视各种阻力,威胁与诱惑。只不过,这种人就不会干的长久。

就目前而言,中国在行政上可比英国高效的多。虽然也时常被骂官僚主义,但中国政府若真想做什么事,那是没有力量能阻止的了。其根本原因,我以为不是一党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之分,更不是什么工程师治国,而是中国政府建立地晚,公务员数目还没那么庞大,利益集团还没有增长到足够的力量,自然阻力也没那么凶猛---但即使如此,医改的艰难,也是有目共睹。

那么,文官系统有没有可能打破这个人浮于事,官商相互的困境呢?从历史上来看,无论中外,都很难找到先例。即使文官自己明白自己所处的困境,也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来改革怎个系统,而是继续寄生在整个系统上面,寄希望于它的寿命能至少比自己的长。即使偶尔有小小的政治改革,也只能稍稍延长下这个系统的生命罢了。而在内部改革不可行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与出路,只有从外部直接推翻了----那即是革命。

这么说,似乎有些悲观。但历史,便是这么的无情。或许,我们应该寄希望于某个更好的系统能被发明出来,取代现在的文官系统。就如从前文官系统取代贵族政治一样。

2 ) 英国政治讽刺喜剧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超级粉丝,甚至写了一集同人剧,可BBC却只能心领:剧本右倾了,这句台词还有那句还有那那那啥都向着保守党呢……我们不能说,我们得保持中立。一句句删下来就成了一分半钟的小品,铁娘子只好在颁奖礼上拉两位主演过一下戏瘾。 据说每逢播映时间英国下院就空了,大家都看电视去了。当然从逻辑上讲这不能证明英国官员喜欢这部戏,只说明他们工作的职责包括严密关注媒体。 所以我们会看到剧中的外交大臣在电视机坏了之后,就得请内务大臣看电视通知他国外的政变:) 民众不能怪情报部门不干活或者不会干活,因为“政府从来不承认那个在伦敦拥有十几层的办公高楼的情报部门的存在。” “英国500年来一贯的外交政策,就是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过去我们和荷兰联手打西班牙,和德国联手打法国,和法国意大利联手打德国,和法国联手打德国意大利。分而治之过去有效,现在也是如此。我们得分裂欧共体,在外面分裂不了,就加入欧共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可以挑德国反法国,挑法国反意大利,挑意大利反荷兰……外交部高兴坏了,老好日子又回来了” 编剧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无法高于生活。比如有一集编剧虚构出获得全国最佳卫生奖的医院有500名行政人员,却没有一个大夫和一个病人。结果播出后编剧才发现英国真有这样的医院,但不是一家而是六家! 这部戏首播已经25年了,今天看来仍然深刻,也许政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白宫群英》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政府,而现实更像《是,大臣!》。

3 ) 《是,大臣》(Yes, Minister)第一季 经典台词整理(英文)

这部剧不管对于想要娱乐一下,还是了解英国政治的“黑箱”,还是学习纯正英式英语的人来说,都简直堪称经典神作!刚开始只是出于消遣,从来没有兴趣认真通过台词提高英语水平的我,也终于忍不住要做笔记了,因为台词实在是太太太经典!!!

为了督促自己,也许也可以造福他人,整理其中的经典台词。(不定期更新)

简称:大臣 M;常务秘书汉弗瑞 H;私人秘书 B;私人顾问 W.

Ep05

M : The Think Tank asked us for our evidence on Civil Service overmanning; Three times I have briefed a group of civil servants in words of one syllable and each time they’ve sent back an unintelligible report, saying the exact opposite of what I asked them to say.
H : With respect Minister, how do you know it says the opposite if it’s totally unintelligible ?

M : Will you give me a straight answer to a straight question ?
H : Oh, well, Minister, as long as you are not asking me to resort to crude generalizations and vulgar over simplifications, such as a simple yes or no, I shall do my utmost to oblige.
M : Is that yes ?
H : Yes.

H : If you ask me for a straight answer, then I shall say that, as far as we can see, looking at it by and large, taking one time with another,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of departments, then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probably true to say that at the end of the day, in general terms, you would probably find that not to put too fine a point on it, there probably wasn’s very much in it one way or the other...as far as one can see...at the stage. (英语写作表示不确定的同义词替换,没有比小汉在这里的用法更花样繁多了)
M : ...Is that yes or no ?
H : Yes and no.

B : Can I ask you a hypthetical question ?
H : That’s always a good idea.
B : Well suppose a Minister, a purely hypothetical Minister, were to be unhappy with a department draft of evidence to a committee. And suppose that Minister were planning to replace it with his own draft worked out with his political adviser and his party... (suppose的虚拟语气用起来!)
H : I can’t believe it.
B : Oh, no, no. It’s purely hypothetical. And suppose that Minister were planning to bring in his own draft so close to the final date that there won’t be any...
H : Wouldn’t...(小汉居然还有心情给伯纳德指出动词语法错误)
B : Wouldn’t be any time for the department to redraft it for him. Suppose this hypothetical Minister’s 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 were to be aware of this hypothetical draft, in confidence of course, should he pass on this information to the Permanent Secretary of this hypothetical department ?

H: Have you redrafted the redraft of your draft ?
M: You don't want it yet, do you? Why ?
H: So that we can redraft it.
M: Drafting is not a Cival Service monopoly, you know ?
H: No, it's a highly specialised skill which few outside the Service can master.
M: Nonsense, it's easy. It's a game anyone can play.
H: Not without getting huffed.

H: When, Minister?
M: Later Humphrey.
H: Yes, but when ? On what day?
M: In due course, Humphrey. At the appropriate juncture.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When the moment is ripe. When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 have been completed. Nothing precipitate, of course. (大臣成功地以其人之道,还汉弗瑞其身,又是到了积累同义词变换的时候。)

H:You'll forgive me if I say this, but I am beginning to suspect that you are concealing something from me. I'm sorry but sometimes one is forced to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that affairs are being conducted in a way which all thins being considered, and making all possible allowances is, not to put too fine a point on it, perhaps not entirely straightforward.
M: Well you're the exper on straightforwardness.

M: Humphrey, you are supposed to enact my policies.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why you seem implacably opposed to me. I must know where you stand on all this.
H: Where one stands, Minister, depends upon where one sits. (屁股决定脑袋)

D(Daniel, PM's senior private adviser) : Jim Hacker (M) will win through with a self sacrificing policy. The PM will probably kick him upstairs. Lord Hacker of Kamikaze. This could be the PM's masterstroke in one fell swoop. Approbation, elevation and castrationl. You know PM's motto:" In defeat, malice. In victory, revenge."

H: Brussels is about to decree that there is to be a new European Identity Card to be carried by all citizens of the EEC. The Foreign Office is quite ready to go along with it as a quid pro quo (抵偿物,相等物)for a deal over the butter mountain, the wine lake, and the milk ocean, the lamb war and the cod stink.

M: When you've hot them by the balls, their hearts and minds will follow.

EP 06

H: The Minister has three fonctions. First, as an advocate, making the Department's actions seem plausible to Parliament and public. In fact, he is our public relation's man. Second, he is our man in Westminster, steering our legislation through Parliament. And third, he is our bread winner. He has to fight in Cabinet for the money we need to run our Department. But he is not here to review departmental procedures with Principals and Assistant Secretaries.

4 ) 《Yes,Minister》对话整理


转载自SC论坛andyhunter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4&Page=1&UserName=%B5%B0%B5%B0%B4%F3%DF%E4%DF%E4%D0%A1%B5%C4%B9%AB%D6%ED&TopicID=2861124


这几天《Yes,Minister》的讨论比较多,于是复习的时候整理了一些对话,把其中的英国式幽默、冷笑话之类整理在一起。除了笑话之外,还整理了一个公务版本,如何应付上司,应付下属,应付媒体,应付民众,哦,还有应付自己的良心——虽然用得着这个的人不多。不过这个暂时不能放出来,需要个别人拿一套全新的tcg套卡来跟我换。(我想他不会换的)

另外:绝对不要在我的帖子里愤,无论左右,否则我在此先行问候您的母亲身体康健了。

PS2: 如果这个东西有幸被转载(我想不会),请务必注明,本文内容来自破烂熊字母组制作的字幕,我只是做了整理和少量修改。

以下,J=James Hacker,行政大臣;B=Bernard,大臣的私人秘书;H=Sir.Humphrey,汉弗莱爵士是行政部常务次长。

J:“叫我Jim好了。”
B:“如果对您来说都一样的话,我还是更愿意叫你Minister.Minister。”(类似于22条军规中的Major.Major梅捷少校)


H:"简单地说,先生,我是常任国务次官,通常叫做常任秘书.这个伍利(B)是您的首席私人秘书.我也有一个首席私人秘书,他就是常任秘书的首席私人秘书.有十名秘书、八十七名副秘书以及二百十九名助理秘书直接向我负责.普通私人秘书则直接向首席私人秘书负责.首相将任命两名政务次官,你也将任命自己的议会私人秘书.'
J:"他们都会打字冯?"
H:"我们没有一个人会打字,大臣,麦凯太太会打字--她是您的秘书."


“我们总把最难处理的问题放在题目里,比放在文章里要无害多了。你越不想做什么事情,就会不断说这件事。”


B:“民主政府的公民们当然有权力了解政府的运作。”
H:“不,他们有无知的权力,知识代表着阴谋和罪行,无知到有一定的尊严。如果人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他们就不会知道你做错了什么。”
“看看我们以前的大臣吧,他们之所以没在上任后3个月之内出丑,是因为他们能够坚定不移的保守秘密。”
B:“那您有什么建议?”
H:“你能保守秘密吗?”
B:“当然。”
H:“我也能。”


J:“我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回复这些信件?”
B:“其实不用回,大臣。要是不想回就不用回,可以草拟一份官方答复。”
J:“官方答复是什么意思?”
B:“就是回复:‘大臣感谢您的来信’,再说些‘正在考虑当中’之类的话。当然您也可以说‘正在积极考虑当中’。”
J:“有什么不同?”
B:“‘在考虑当中’意思是文件已经丢了;‘正在积极考虑当中’意思是我们正在找。”


J:“当一个国家正在走下坡路时,要有人坐在驾驶座,把脚放在油门上。”
B:“我想您指的是刹车吧,大臣。”


电话接外交部
J:“马丁(外交大臣),布兰达这事怎么办?”
M:“怎么回事?”
J:“那里发生政变了。”
M:“你怎么知道?”
J:“都上电视了,你不知道?你可是外交大臣。”
M:“是啊,可我的电视机坏了。”
J:“电视?你不是有外交部电文么?”
M:“电文总是晚到,我都是从电视上看国际新闻的。”
……
……
J:“好吧,有进一步消息就告诉我。”
M:“不,还是你告诉我,你有电视。”


J:“马丁告诉我,布兰达的新总统已经宣布有意于下周访问英国,跟他前任的安排一致。”
B:“看来外交部总算得到消息了。”
J:“其实,不完全是。是马丁的司机从汽车收音机里听到的简讯。”


J:“布兰达航空公司,还真行啊。(指电视上大型飞机上的“布兰达航空公司”字样)他们有多少飞机?”
H:“一架都没有。”
J:“那这架呢?”
H:“这架是上周刚从弗雷迪.莱克租来的,特地重新刷过了。实际上,曾经有一架747在一个月内归属于9家不同的非洲航空公司,被誉为‘非洲之神’。”


H:“总体而言,我们有6种选择:
1,听之任之;
2,发表声明,对演说表示遗憾;
3,提出正式抗议;
4,停止援助;
5,断绝外交关系;
6,宣战。”
J:“该选哪个?”
H:“要是听之任之,就等于默认了演讲内容;第二,如果发表声明,我们就会出丑;第三,如果我们提出抗议,他们不会放在眼里;第四,我们没法停止援助,因为我们从来没援助过;第五,要是断绝外交关系,就谈不成钻井合同了;最后,如果向他们宣战,那就显得反应过火了。”


“您能不能把那段话省略掉?”“不。”
“总统阁下,我想是否有办法说服您改变一下措辞,将其重点从具体的事例转移到抽象的概念上去,当然了,无论如何,又不至于削弱演讲主题概念上的完整性。”


“下院议员只有630人,一个党派超过300个席位便组成内阁,这300人中,100人又老又蠢,还有100人又稚又嫩,剩下的大约100名下院议员便填上了政府席位,根本没的选择。”


J:“有没有报纸说过任何‘疲惫不堪,情绪失控’之外的话?”
B:“威廉.希基(我觉得大概不是那个美国演员)说您过度兴奋,大臣。”
J:“只是‘过度兴奋’?没有提到醉酒?”
B:“只有‘过度兴奋’。”
H:“原话其实是‘像个笨蛋一样过度兴奋’。”


H:“如果我们停止节约运动,关闭监察办公室,那就可以立即发布新闻通告,说您砍掉了800个职位。”
J:“但没人担任过这些职位,还没认命过谁呢。”
J:“这样节约就更为可观,我们还节省了800份裁员费用。”


J:“听着,我要取消明天的行程,明天是我妻子的结婚纪念日。”
J太太:“也是你的。”
J:“对,实际上也是我的,就这样。”
B:“同时?”
J:“别傻了。”


J:“我向他们一字一句的交待了三次,每次交来的报告都不知所云,和我要跟他们说的正好相反。”
H:“恕我直言,大臣。如果他们不知所云,您怎么知道刚好相反?”


J:“你去找组织秘书动员后座议员,趁它出世之前消灭掉。”
B:“恕我直言,大臣,可是没出世的东西消灭不着。”


J:“外交部应该亲欧洲吧?”
H:“是,也不是。外交部亲欧洲,实际上是为了反欧洲。我们团结在这一理念之下,保证共同市场不能形成。所以我们打进去。英国的外交目标500年来没有变过: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因此,我们联荷兰制西班牙,联德国制法国,联法国和意大利制德国,联法国制德国和意大利,分而制之。一贯效果很好,为什么要改变?”
J:“这都是老皇历了吧?”
H:“对,也是现行政策。我们得打进去,从内部攻破。我们施加过外力,没有成效。现在可以从里面把它搅成一锅粥了。挑德国反法国,挑法国反意大利,挑意大利反荷兰,外交部高兴坏了,光辉岁月又回来了。”
J:“但我们都忠于大欧州理念吧,不然为什么要增加成员国? ”
H:“一个道理,就像联合国,人越多,嘴越杂,就越发鸡毛蒜皮。”
J:“这也太世故了吧。”
H:“是的,不过我们一般称之为外交,大臣。”


W:“别的国家怎么看(指欧洲身份证)?”
H:“德国人正合意,法国人不在乎,意大利和爱尔兰乱成一团,根本执行不下去——只有英国人受罪。”


W:“拿破仑奖是什么?”
M:“北约颁的,五年一次……颁给对欧洲统一贡献最大的政治家。”
H:“从拿破仑算起,除了希特勒之外。”


环境保护主义者:“人类没有特权,先生,我们不能凌驾于自然至上,我们属于自然。别忘了,人类也是动物。”
H:“我知道,我刚去过下院。”


J:“汉弗莱,难道你们的工作就是帮大臣丢人现眼么。”
H:“大臣们还真用不着我们帮。”


J的女儿:“家里可不是白厅,‘是,大臣’,‘都听您的,大臣’,‘能舔您的靴子么,大臣’。”
J太太:“Lucy,这么说不公平,公务员对你爸挺恭敬的没错,不过可没把他放在眼里。”


有四个词能让大臣采纳提案,快捷,简单,时兴,便宜。
还有四个词能让提案被大臣否决,复杂,耗时,昂贵,争议。
要彻底排除被采纳的可能,就得说这决定“有魄力”。“争议”只表示“会失去部分选票”,“魄力”表示“会失掉整个大选”。


W:“你对我的提议怎么看?”
H:“很有独创性,富有想象力。”
W:“你支持?”
J:“这两个词是最严厉的批评。”


J:“幸好多数记者素质低下,大概连今天星期三都不知道。”
B:“今天星期四,大臣。”


“以他的智商能理解我们的状况吗?”
H:“可以吧。”
“这么简单的状况,连维尼熊都能理解……哈克的智商能比上维尼么?”
H:“哦,可以的——状态好的话。”


H:“事实上,大臣,贝利学院的确有过人之处。多年来,它使英国监狱人满为患。”
J:“监狱?”
H:“是的,你看字母JB代表英联邦最高荣誉。”
J:“JB?”
H:“‘英国犯人’。甘地(印度) 恩克鲁玛(加纳) 马卡李奥(塞浦路斯)本-古理安(以色列) 肯雅塔(肯尼亚)尼赫鲁(印度) 穆加贝(津巴布韦),各国领导人,无穷无尽,很有几名我们的校友。”(上文各领导人都曾经蹲过英国监狱。)


H:“监视是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必备武器。”
J:“你不是把政客归为有组织犯罪吧?”
H:“也打击无组织犯罪,当然。”


H:“跟公务员不一样,大臣是随机抽取而来,全凭首相一时兴致,报答他们莫须有的贡献,或者为避免任命真正的贤才。不是说您 大臣 您当然值得信赖,这么说吧 您几乎可以当公务员了。”
J:“是夸我吗?”
H:“是的,大臣,最高的赞赏。”


J:“我们的电话,私人对话,都被录了音转成文本。真丢人。”
J太太:“是有点丢人,军情五处有人知道,你在家也说外头那套话。”
J:“不是这些,是说我们私底下的谈话。”
J太太:“我怎么就没想到‘你带车钥匙了吗?’‘没,我以为你带了’真能让政府垮台。”
……
J:“他们能听到我们……在床上说的。”
J太太:“怎么,你打呼噜用密码吗?”


什么都可能被误解,耶稣的山上宝训也逃不过。确实,如果山上宝训是政府文件,绝对不宜发表。该文件非常不负责任,那套善有善报的说法,有可能严重降低国防预算。


典型欧共体官员什么样? 意大利人的组织能力,德国人的弹性,法国人的谦逊,再加比利时人的想象力,荷兰人的慷慨,还有爱尔兰人的智力水平。


J太太:“这个职位怎么样?”(指英国驻欧共体官员)
J:“惨透了。跟英国政治完全隔绝,比领爵位还惨,永世不得翻身,要想回来 除非自己建个党。”
J太太:“这工作具体干什么?”
J:“身处恐怖的欧共体官僚中心,进了保险箱,每年薪水5万磅,报销2万磅,香槟,龙虾,周游列国, 高级酒店,豪华轿车,私人飞机,午休时间,比利时海滩度周末。”
J太太:“我们去看看吧?”
J:“……好啊,偶尔失败一下也不错。”


H:“你读今早的金融时报了吗?”
银行家:“我从来不读。”
H:“你是银行家嘛,当然要读金融时报。”
银行家:“看也看不懂,全是经济理论。”
H:“那你买它干嘛?”
银行家:“唉,专业形象的一部分嘛。”


B:“太阳报特别询问,您能否站在驴子中间拍照。”
J:“驴子啊,你说呢,伯纳?即使太阳报动机纯良,侦探报也会大做文章,‘您和其他驴子’。”
B:“是,他们会这么说,大臣。”
J:“或者‘核心内阁会议’。”


J在质询中出卖了H,首相很满意并发来私人信件。
J:“看,还是手写的,你知道值多少钱吗?”
H:“现价好像是30枚银币(犹大出卖耶稣的价钱)。”


J:“再也不接受校报采访了,她问的问题太难了。”
J太太:“只是天真而已,她觉得你凭良心做事。”
J:“当然了。”
J太太:“别傻了。”


J:“我们有大约150位副秘书,多少女性?”
H:“这很难说。”
J:“为什么?”
H:“有很多男人婆婆妈妈的。”


J:“ 这就是公务员的问题,论资排辈,好的人才就要赶快提拔。”
H:“没错,只要轮到他们。”
J:“一派胡言,拿破仑30岁就统治欧洲了,亚历山大20岁征服世界。”
H:“他们做不了副秘书。”
J:“他们没有论资排辈 。”
H:“看看他们的下场。”


H:“您见过他们吗?(指地方政务委员会。)
J:“不得已的时候见过,一半人是好管闲事的自大狂,另一半只想捞点好处。”
H:“也许他们该进下院。”


J:“有时我怀疑我们要核武器干嘛?”
H:“大臣,您不是片面限武派吧?”
J:“这个……我也说不好。”
H:“那您得赶紧辞掉公职。”
J:“啊,没有,还没到那个地步。不过美国会替我们防备俄国的吧?”
H:“俄国?谁提俄国了?”
J:“独立核威慑。”
H:“那是防备法国的。”
J:“法国?真是骇人听闻,他们是盟国,是友邦啊。”
H:“眼下是,可过去900年,他们一直跟我们作对。他们有核弹,我们也得有。”


H:“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动自发撤掉它(指BBC某期不利于J的访谈),只要证明播出节目有悖公众利益。”
J:“当然,有悖我的利益……而我代表公众,所以就有悖公众利益。”
J:“Dr.Cartwright似乎想告诉我什么,我去问问他。”
B:“不不,还是别去吧,大臣。”
J:“为什么不?”
B:“一般大臣想知道什么,要叫人呈上来,要使他们自己去打听,没准会……”
J:“会真的打听出来?”
B:“呃……”


大臣去找Dr.Cartwright被伯纳私下告知Sir.汉弗莱
J:“伯纳,Sir.汉弗莱怎么知道我去找Dr.Cartwright的? ”
B:“神的行事高深莫测。”
J:“我们都知道Sir.汉弗莱不是神。”
B:“好吧,咱俩谁去告诉他?”


H:作出这件假定的疏忽被归置责任成为我们近来讨论对象的这名官员的身份,并为笼罩在密不透风的层层迷雾之中,大异您基于早先信息作出的推断,一言以蔽之,追根究底,可能会让您吃惊的是,我们讨论的这个人,在您目前的谈话对象提到他时,通常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

J:“我刚才发现一件很可怕的事,我们跟库郎签的合同是通过贿赂得来的。”
H:“库郎每份合同都是贿赂来的,人人都知道,没事,只要没人知道就行。”

不幸的是,公众对国民交通业的不满已经高调到让政府为难了,你知道,需要有个政策,不能年年秋冬季骂管理层,春夏骂工会。不幸的是,它们汇到了一起,现在一年四季都骂政府。

J:“我有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H:“是什么,大臣?”
J:“我得到一份新工作。”
H:“本部门对失去您十分惋惜。”
J:“不,我是说额外工作,要我制订国民综合交通政策,首相指派的。”
H:“知道了,那,好消息是什么?”


J:“公务员不是应该帮助政府施政吗?”
B:“这个,只有当政策可行的时候。”
J:“什么意思?”
B:“只有公务员认可的时候。”


记者:“报纸和政府可以不一样,我们发表了声明,总得证明它是真的。”


伯纳,你记得几个揪出泄密者的调查?一个都没有。瞧,他们从不报告,如果泄密的是公务员,就出来就不公平,政客会担责任;如果是政客,也不能公开,不然她会揭露其他同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数泄密都来自No.10,只有国家这条船是从顶上漏水的。


上校:“您要采取什么措施?”
J:“我会好好考虑你的消息,马上。”
上校:“然后呢?”
J:“然后会考虑许多对策,毫不含糊。“
上校:“您要毫不含糊的采取对策。”
J:“我要毫不含糊的开始考虑对策。”


关于武器出口
H:“官方绝对禁止,有严格安全措施,严密的检查手续,还有仔细的复查。”
J:“那是烟雾弹吧?”


J:“军火卖给恐怖分子是不对的,你不懂吗,汉弗莱?”
H:“不,大臣,军火要么卖要么不卖,卖的话总会落到出钱的人手里。”
J:“恐怖分子不行吧?”
H:“我想我们可以在枪托上贴政府健康警示,‘枪支严重损害健康’。”


J:“你不在乎?”
H:“职责不要求我在乎,那是政客的事,我是执行政策的。”
J:“就算你认为政策不对?”
H:“政府政策几乎都不对——不过执行圆满。”


B:“如果我们的工作是执行政策,我们不该相信它们吗?”
H:“真是异想天开,我过去30年服务了11届政府,如果我相信所有那些政策,我会强烈反对加入共同市场,又强烈同意加入共同市场;我会坚信钢铁应该国营,并且私营,并且收归国营;死刑呢,我会热烈支持保留,又强烈要求废止;我会追随凯恩斯主义,弗里曼的主义;主张保留并取消文法学校;狂热于国有化,醉心于私有化——不过总之,我会语无伦次,并且精神分裂。”


J太太:“白厅里出不了好东西,你已经尽力了。”
J:“我跟汉弗莱他们一回事”
J太太:“绝对不是,他已经没有是非观了,你还有,只是不常用罢了。——你就像个酒鬼牧师,犯错的时候至少明知是自己错了。”


H:“(特殊补助金)是给艺术的,给文化的,不是为了人们想要的东西,是为了人们不想要又非得有的东西——他们想要什么,自己会出钱的。”


B:“我的字典里定义过从政,煽动,阴谋,操纵,推托,贪赃枉法,蛊惑人心,还是留给各位lords & masters(主公)操心好了,我觉得我没有这些素质。”


B:“您的圣诞卡已经分好,只等您签名了,大臣。”
J:“要怎么签?”
B:“这些签Jim;这些签Jim Hacker;这些签Jim & Annie;这些签Annie & Jim Hacker;这些签爱你的Annie & Jim。而这些,是印好不用签的,只需要过目一下,检查有没有哪些需要亲笔签Jim或Jim Hacker或Jim & Annie或Annie & Jim Hacker或爱你的Annie & Jim。”


J:“这张能不签么?给欧共体的莫里斯,就是他硬要推行欧洲香肠标准化计划,明年咱们就得跟老英国香肠说再见,被迫引进那些外国垃圾,意大利蒜肠,德国泥肠之类。”
B:“他们不能不让我们吃英国香肠啊。”
J:“他们不让我们叫它香肠,该叫‘乳化高脂杂碎筒(emulsified high-fat offal tube)’。”
B:“那您就吞下去了?(And you swallowed it?)”


Jim Hacker因为酒后驾车被H叫去训斥。(此时H已经是内阁秘书。)
H:“恐怕内务部长没有您幸运,所以他今天没出席内阁。您也知道,他亲自发起圣诞勿酒后驾车运动,命令警方严惩肇事者,不幸的是,昨晚他也因酒后驾车在他自己的选区被捕,您看旗帜报的头版了吗?”
J:“他的护卫哪去了?”
H:“很显然被他甩掉了,您知道这些酒鬼有多狡猾。”
J:“难道这事用银章都掩饰不过去?”
H:“他的情况特殊,撞翻了一台卡车——里面装满核废料,反弹回来的时候,正中地方报纸编辑的车。”
J:“Oh,no.”
H:“所以,自然就泄露了。”
J:“核废料?”
H:“不,是消息。


首相突然宣布辞职
J:“首相说是便于接班人参选,所以一定不是这个原因。有各种神奇的留言,左翼说他是中情局的密探,右翼说他是KGB的密探。”
B:“大臣,我听到的完全不同,说有价值一百万的南非钻石藏在唐宁街的保险箱里。但这只是流言”
J:“真的假的?”
B:“是的。”
J:“这么说唐宁街真有钻石。”
B:“有吗?”
J:“你说有的。”
B:“我没说。”
J:“你说有流言,我问真的假的,你说是真的。”
B:“真的有这流言。”
J:“你听说是真的。”
B:“真的只是听说。”
J太太:“你真的相信?”
J:“我相信我听说过。钻石吗?不信?”
J太太:“不可能吗?”
J:“不是,不过官方从未否认过,政治定律第一条,只有官方否认的才可信。”


“新首相会是我们伟大的财长,还是卓越的外长呢?”
H:“我正想问你,你觉得应该是谁?”
“不好说,这就像选个疯子管理精神病院。”


B:“除非他们挤兑您去外交部,这个工作更惨。”
J:“国外赚不到选票?”
B:“正是。外交部善待外国人,国民却希望越狠越好。”
J:“可不是,从世界局势来看,外交部可有可无,我们(指英国)又没有实权,只不过是个美军导弹基地罢了。”


J:“我发现你们有个官员雇用农民生产过剩粮食,隔壁又有个官员雇人销毁它们。”
欧共体官员:“没那事。”
B:“没有?”
欧共体官员:“绝对不是隔壁,根本不在同一个楼层。”
B:“大臣觉得有内阁需要有人告诉英国民众。”
欧共体官员:“那怎么行,连意大利人都忍受不了!”
J:“意大利人又不用把自家香肠叫做乳化高脂杂碎筒。”


J:“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人都有优点。”
记者:“除了法国人?”
J:“除……不,甚至包括法国人。”


J:“紧急情况下我能接通苏联主席吗?”
国防部长:“理论上可以,我们跟记者是这么说的。确实接通过一次克林姆林宫,那边是个接线员。”
J:“他能转过去吗?”
国防部长:“不知道,他英语不好。”
J:“这条线多长时间测试一次?”
H:“尽量少测试,否则会给另一端带来不必要的恐慌。考虑到核武器,还是避免恐慌为好。”


B:“在德国的美军都嗑药,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边的。上次北约演习的时候,美国大兵在树林里解散了,然后和女性士兵一起去野餐。”
J:“那北约其他成员呢?”
B:“他们很好,至少在工作日的时候。”
J:“工作日?”
B:“对,荷兰,丹麦,比利时军队周末要回家的。”
J:“所以,假定俄国人真要侵略,我们希望他们在周一至周五之间发动进攻?好吧,有多少人知道这事。”
B:“既然我都知道了,俄国人肯定知道。克林姆林宫得到北约消息的速度通常比我们唐宁街10号快。”


B:“制造商们总在换,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一枚鱼雷击中了高尔夫球场。”
J:“高尔夫球场?我没在报纸上看到这事。”
B:“政府掩盖了事实,只是第二天早上球员们发现第七道旁边多了条沟。”
J:“所以(指之前B关于新式武器原作情况的汇报)鱼雷都不能正常工作了?”
B:“不,只是最新式的,其他的都可以,二战时期设计出来的那些。”


国防部长:“太神奇了,总算发现一位稍微有点理智的首相了。”
H:“是吗?哪里?那个幸运的国家?”


国防部长:“征兵?我们是世界级精锐部队,专业,勇敢,有纪律,我们可不要一堆小流氓、怪胎、瘾君子、神经病。25万足球流氓?在陆军基地削土豆皮?”
H:“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国防部长:“会成为普通军队的。”
H:“就像赢了2战那支?”
国防部长:“平等机会纯属胡闹,就像美国一样,士兵到达之前,他们都不知道是男是女。”
H:“有时候到了也不知道。”


H:“问题就在这里,首相。您与(美国)总统会面的议程必须事先议定,您总不能飘洋过海跑那里去东拉西扯。”
J:“为什么不?”
H:“呃……您……您也许会找不到话说。”


H:“如果您一定要提这个话题,原定计划可能会改变,您可能会不能跟总统会面,他们肯定会解释说,总统得了结膜炎,或弄伤了大拇指什么的——或者是睡过头了。”


B:“您和(美国)总统的私人会谈,没告诉我结果。”
J:“首先,我给他念了我的摘要,然后他给我念了他的,于是我们决定交换摘要自己读,可能会快点。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骂法国人。”


H:“我们国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B:“保卫英国。”
H:“不,是为了让人相信英国受到了保卫。”
B:“让俄国人?”
H:“不是俄国人,是英国人。俄国人知道没有。”


B:“但他是首相。”
H:“是,的确是,Bernard。他有公派车,有伦敦的漂亮房子,有乡间别墅,无尽的宣传,终身养老金,他还想要什么?”
B:“我想,他想要管理英国。”
H:“阻止他,Bernard.”


导演:“太棒了,首相,只有一点,您要戴眼镜吗?”
J:“你觉得呢?”
导演:“随您,戴上它,您看上去威严而果断;不戴它,您看上去真诚而坦率。”
J:“我想看上去威严又真诚。”
导演:“您只能选其一。”
J:“我可以先不戴,等开始演讲的时候再戴上。”
导演:“这只能显得您优柔寡断。”
B:“单片眼睛怎么样?”


“数据能证实任何事——甚至包括事实。”


J:“汉弗莱,我们在讨论每年10万人的死亡。”(指香烟造成)
B:“对,但是烟草税占了公共卫生资金的1/3,我们多挽救了这么多生命,因为烟民自愿为挽救同胞们牺牲自己。”
B:“烟民是我们国家的恩人。”
J:“如果他们还活着。”


B:“对,首相,但可以跟他说,这一规定的尊崇之道,更倾向于打破而不是照办。”
J:“天,你和汉弗莱说话,非要总是这么拐弯抹角吗?‘尊崇之道更倾向于打破而非照办’,你们非毁了莎士比亚的母语,这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吗?”
B:“这就是莎士比亚,首相。(哈姆雷特1.4)”


J:“我以为汉弗莱会警告我这个(指经济危机)。”
B:“我不认为他懂经济,首相,他念的是古典文学。”
J:“弗兰克爵士呢?他是财政部首脑。”
B:“恐怕他更不可能懂经济,他是个经济学家。”


H:“我们的招募已经有困难了,申请者的素质非常低下,很少人拿一等学位,大多数只有二级乙等。”
J:“我拿的三等。”
B:“这对首相足够了,汉弗莱爵士说的是公务员。”


B:“汉弗莱爵士,我能先说件事吗?”
H:“什么?”
B:“起了些变化。”
H:“哪方面?”
B:“公务员希望不起变化那方面。”
H:“公务员的总体愿望是,一切方面都不起变化。”


H:“那些(反对)建议是关于经济危机的?”
B:“不,汉弗莱爵士,更严重。”
H:“是他愚蠢的核武战略?”
B:“还要严重得多。”
H:“不会是公务员加薪吧?”


J:“如果真有利益冲突,公务员站那边?”
B:“赢的那边,首相。”


J:“白宫认为(英国)外交部都是些左倾分子和卖国贼。”
B:“不是,呃……至少不全是。”
J:“他们不想让红军得到圣乔治岛这样的战略基地,他说要对英国出口征收关税,以引起挤兑英镑的风潮……”
B:“您下午要会见外交部长,不能让他解决吗?毕竟他们在我们这边。”
J:“谁?”
B:“美国人。”
J:“我还以为你说外交部。”


J:“汉弗莱,难道英国不该支持法律和正义?”
H:“当然,首相,只要不影响外交政策。”
J:“我们应该锄强扶弱。”
H:“那派军队去阿富汗对付苏联阿。”
J:“俄国强过头了。”


B:“我来理清问题好吗?您问谁知道那些我不知道您也不知道但是外交部知道并且不让您知道——所以您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们瞒着我们,而我们需要知道,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的事,对吗?”
J:“还是我来理清吧。除了外交部,还有谁知道外交部的秘密?”
B:“很简单,只有苏联人。”


外交旨在存活到下世纪,而政客旨在存活到下周五。


“显然,外交部会给他三个选择,其中两个实际上完全一样,第三个则完全不能接受。比如轰炸华沙或者入侵法国。”


关于某岛内战中的平民
B:“我们怎么帮他们?”
H:“什么都不做。”
B:“要是他们请求我们呢?”
H:“我们给与他们一切支持,除了帮助。”


外交部应对危机标准处理策略,四阶战术:
第一阶段,我们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第二阶段,说也许有事发生,但是我们不该采取行动;
第三阶段,说也许应该行动,但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第四阶段,说也许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众所周知,在英国外交部,首相发出的指示,会被外交部长转成请求,国务大臣专程推荐,到大使那里就成了建议——如果它运气足够好能走那么远的话。


媒体的事我不用你教
报纸读者我最熟悉了
"镜报"的读者是
自以为在治理国家的人
"卫报"的读者是
自以为应该治理国家的人
"泰晤士报"的读者是
真的在治理国家的人
"每日邮报"的读者是
治理国家的人的夫人
"金融时报"的读者是
手里攥着国家的人
"晨星报"的读者是想把国家
交给别国治理的人
而"每日电讯报"的读者
觉得我们正被别国治理着
首相 那"太阳报"的读者呢?
"太阳报"的读者不在乎谁治理国家
只要她前凸后翘就行”

5 ) 神剧可以给六分

防疫期间真是高产似母猪。

能把命题作文做得这么好的剧,我第一次见。每一集结尾都要点题"yes, minister",却点得各不相同。果然是继承了莎翁衣钵国家,这实打实的戏剧做派实在是我的心头好。

政治讽刺意味自不用说,腐国的毒舌八分功力都用在了吐槽自己身上,此剧独占三分。人物塑造非常戏剧特色,Jim, Humphrey, 各自因立场背景不同采取截然不同的行事方式,每每交锋碰出火花,都是讽刺的暴击。在官僚体系下,这个剧就是日常办公室政治教材,其中第二季教你如何找理由的episode,择一择就可以代入同事的项目汇报。

演员的颜艺满分,只看脸Jim也能让人傻乐一天。

在影视剧从艺术品到工业品的转换时期,有一批这样美好的作品,我爱的一大部分作品都来自于这一时期。然而good old times不再,审美也一路变得先锋起来。可我还是喜欢这个有点温度,有点思考,又有点跃跃欲试的时期的作品,导演和观众的距离好似在炉边和在沙发,一个自在说,一个瘫着听。

这个剧打六分,但豆瓣装不下。

6 ) 《是,大臣》经典语录摘录

刚刚开始看这部经典英国政治喜剧,觉得非常有意思。英国的官场现形记。经典台词众多。没找到中文版剧本,于是自己照着字幕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算是不白看,一笔宝贵的财富。与大家分享

第一季第一集

——还有谁在这个部门?
——我是常务次长,也就是常任秘书。Wolley是你的首席私人秘书,而我也有一个首席私人秘书。而他是常任秘书的首席私人秘书。直接接受我管辖的有10个常任副秘书长,87个副秘书长和219个秘书助理。直接接受首席私人秘书管辖的是国会私人秘书,首相会给你指定两个国会私人秘书,然后你会指定你自己的国会私人秘书。
——他们都会打字吗?
——我们没一个会打字,大臣。麦肯夫人打字,她是秘书。

——好了,先生们!看来这个部门必须冲破紧绑的官僚体系的束缚。我们要打开窗子,换些新鲜空气,免去所有的繁文缛节。让这台嘎吱作响的旧官僚机器焕发新的活力。
——你是说一个大扫除?
——一个大扫除!太多的人就只是坐在桌子后面而已。(低头看自己面前的桌子……)

——你是说一切都……
——处理好了,大臣。
——谁做的这些?
——那些嘎吱作响的旧官僚机器。


——还有事?
——如果你能看看下周的行程表,大臣。
——我的行程表?你又不知道我会来。你甚至不知道谁会赢得选举。
——我们知道会有一个大臣,大臣。
——又来了……

(搬进大大的四个档案盒)如果你在周六晚之前完成前四个的话……你的司机就会收走它们并把剩下的两个带来。


我们总把困难的部分放在(政府白皮书)题目里,那比放在文章里要无害得多

你越不想做什么事,你越不停的说这件事


——民主国家的公民当然有权利了解(政策)
——不,他们有无知的权利。知识代表着阴谋和罪行,无知倒有一定的尊严。你不能知识让人们得其所愿,如果这对他们没有好处的话。你会给一个酒鬼白兰地吗?


如果人们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他们就不知道你做错了什么


——你有什么建议?
——你能保守秘密吗?
——当然。
——我也能。


——马丁,有没有拿到新的美国寻址机器的发票复印件?
——我以为您说那是个机密文件
——的确是这样,今天拿给他看吧。哦,还有,让他在一摞文件的底部看到它



——透明政府是我们宣言的主要纲领,首相也是这么认为的!
——透明,是的。不过不是裂了个大洞!搞政治就要学会怎样机智的说话!傻瓜!还有什么时候不该说话!你当大臣多长时间了?
—— 一周半
——我觉得你都能进吉尼斯纪录了!



=========================================
第一季第二集


——请允许我提醒您,大臣,还有15分钟您要接见劳工代表团,过半小时是全国工联代表,中午12点是企业局代表
——他们想要什么?
——都担心机器设备的事儿
——机器设备?
——是的,都担心通胀、紧缩,再通胀
——他们当我是什么?一个内阁大臣,还是自行车打气筒?


——我什么时候才有时间答复这些信件?
——您得知道,其实您不用回。
——不用吗?
——要是不想回就不用回。可以草拟一份官方答复
——官方答复是什么意思?
——就是回复“大臣感谢您的来信”再说些“正在考虑中”这样的话。要是您觉得一样,也可以说些“正在积极考虑中”这样的话
——有何不同?
——“正在考虑中”意思是文件已经丢了,“正在积极考虑中”的意思是我们正在找。


——当一个国家在走下坡路时,得有人坐在驾驶席上,往油门上踩一脚!
——我想您的意思是刹车


——你是否建议女王陛下和那位总统通过电话互致正式问候?
——不不不
——难道你是要他们互相大声喊?


——你觉得首相能做出这种事吗?
——能!
——是,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马丁!布兰达这事儿怎么办!
——那里怎么了?
——发生政变了!
——你怎么知道?
——都上电视了!你没看到吗?你不知道?你可是外交大臣!
——是啊,可是我的电视机坏了!
——你的电视机?你不是有外交部电文么?
——不。电文总是晚到,我都是在电视上看国际新闻的。
……
——一有进一步消息就告诉我
——不,还是你告诉我吧。你有电视!



——此外,布兰达是我们非洲政策不可缺的一部分。
——政府没有非洲政策
——那么,现在有了!


——(外交大臣给内阁大臣打电话)访问将如期进行。
——哇,太好了!(挂电话)布兰达的新总统有意下周访问英国,和他的前任安排一致!
——看来,外交部终于得到了确定的事实。
——额……其实,也不全是,是马丁的司机从汽车收音机里听到的简讯。


——你说这人很激进,是政治上吗?
——某种程度上是,跟查理在一起会让你迷失方向。他是那种跟着你进旋转门,出来的时候却在你前面的人


——汉弗莱,附你工资就是要你给我提建议!
——我可不喜欢在泰坦尼克撞冰山后再给船长您提建议、
——必须做点什么
——要不我们一起唱《上帝与我同在》如何?



===========================================
第一季第三集


——我们部门有多少人?
——我们部门?额……我们部门很小的
——很小?有多小?
——不知道,额……
——2000?3000?
——额……我想大概23000人吧!
——23000人?在行政部?这23000人都在管理其他行政人员?我们得研究一下体制和工作方法,看看哪些是冗员。
——去年我们研究过,大臣。
——额?
——结果表明我们还需要增加500人。


——这能让我们找到方法杜绝浪费政府资金
——但是公众对如何挥霍公家的财产可是一窍不通,我们才是专家!


——他们告诉你是3200万英镑?
——是的,汉弗莱
——太震惊了!
——我也是。我们居然不知道,太不可思议了
——我早就知道了。
——那你为什么震惊?
——我震惊是因为消息泄露了!明年财政部不会给我们那么多钱了。



伯纳德,你很清楚,政府部门必定要有某种衡量其成就的方法。英国利兰公司以他们的利润来衡量成就,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们是以自己的损失衡量失败。我们没有利润,也没有损失,我们的成就是靠雇员人数和预算多少来衡量的。


政治家乐意惊慌失措,他们需要活动,以此代替成就。


大概与其他的政府节约一样吧?三天的新闻发布,三周的内阁备忘录,中东发生危机,一切恢复正常?


——好吧,报纸说什么?
——节约大师香槟酒会后醉卧排水沟
——老天!
——这个好点:哈克在大使馆招待会后疲惫不堪,情绪失控
——这叫好点?
——至少有些不同。

==========================================
第一季第四集


——大臣阁下,我们正为一个极权国家添砖加瓦吗?
——You know……我很高兴你问了这个问题……
——那么,大臣阁下,我们能得到答复吗?
——当然可以……我正要回答……如果可以的话。额……正如我所说,我很高兴你问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多人在问。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都想知道。那我就不转弯抹角了。这个问题很明摆着的事实就是……它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民众有权知道。
——可是大臣阁下,我们还是没得到答案。
——不好意思,问题是什么?!



——如果部长是个女人你怎么称呼她?
——这的确有趣。1947年的时候,伊利丝博士被委任为大臣,我是首席私人秘书。我们想过解决办法,我不太愿意称她为我的“情人”
——哈,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们还在等待这事儿的解决。


——明天是我妻子的结婚周年纪念日。
——也是你的!
——哦对,也是我的!



——给汉弗莱打电话
——我明天一大早就会见他
——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现在可是凌晨两点!他都睡熟了。
——要的就是这效果!凭什么他安稳入睡而你还在工作?他害你白白忙活,现在轮到你整整他。
——我不能这么做……他电话多少?



——(凌晨2点吵醒汉弗莱后挂电话)啊,我还要跟他说在内阁会议前把对策告诉我!
——别现在打电话!
——啊,是啊,现在已经很晚了
——让他再睡10分钟!


==========================================
第一季第五集


——你给研究所的证词会不会支持我的观点说公务员严重超编?是或不是?!讲明白!
——大臣,您如果一定要我讲明白,我只能说,就目前情况,纵观全局,纵览古今,考虑各部门平均水平,分析总结,也许可以认为……综上所述,概括说来,您很可能发现……尽管也许不中听,无论如何……恐怕前景微妙!现阶段只能如此预期!
——你到底说“是”还是“不是”?
——“是”也是“不是”!


——能否请你把草案还给我?
——没问题,汉弗莱。
——什么时候,大臣?
——过一阵儿,汉弗莱。
——对,但具体是什么时候?
——你总说做事不能操之过急。
——大臣,我必须请您明确答复。哪天?明天?周一?周二?
——适当的时候,汉弗莱。等机会来临,万事俱备,条件成熟,所有必要程序都走完,当然不会贸然给你。
——大臣,这事儿很紧急
——紧急?汉弗莱,今天新词儿不少么!


——让英国人都带身份证?他们会说这是极权国家的做法!我们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就为这个!
——大臣,这跟驾驶证差不多。
——这是给我落井下石
——您可以改叫它“欧洲快车”?


——拿破仑奖是北约颁发的一个奖……颁给对欧洲统一贡献最大的政治家。
——(补充)拿破仑以来,如果不算希特勒的话。


你知道首相的座右铭:败则怀恨在心,胜则反攻倒算



——马丁,多少人知道拿破仑奖得主?
——这是最高机密。
——你是说人人都知道?
——不,这是最高最高机密。



==========================================
第一季第六集


——人类没有特权,哈克先生。我们不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属于自然。你知道,人也是动物。
——我知道,我刚去过下议院。


实际上,只有城市中产阶级操心保护乡村的事情,因为他们不用住那里。


没有财政预算,我们部门会缩小到连大臣都能管过来了。


(行政大臣的妻子:)露西,这么说并不公平!公务员对你爸挺恭敬的没错,不过可没把他放在眼里!

——伯纳,我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在于大臣从我们提供的方案中遴选决策,对吧?所以,如果他们掌握了事实,他们会看到其他可能性,甚至会自己提出方案来,而不从我们提供的两三个方案中选。


(提案里)有四个词能让大臣采纳提案:快捷、简单、时兴、便宜。还有四个词能让提案被大臣否决:复杂、耗时、昂贵、争议。要彻底排除大臣采纳的可能性,就得说这绝定“有魄力”。“有争议”只表示“会失去部分选票”,“有魄力”表示“会失去整个大选”!

===========================================
第一季第七集


——一个耗资7400万,占地9英亩,地处市中心的大工程,怎么捂得住?
——通过《官方保密法》
——怎么保密?这工程太大了。
——那它就是个大秘密
——但你怎能用《官方保密法》保密众所周知的事情?
——伯纳,《官方保密法》不是保护秘密的,是保护官方的。



——恐怕我对这些都不了解。
——老伙计,你到底懂什么?
——Nothing。我什么也不懂,真的。我是个银行家。



——这些您比我更了解,先生。我只是个司机。
——对,对……我只是个大臣……

===========================================
第二季第一集


——我提醒过您,司机消息网并不完全可靠。罗伊说错了
——谢天谢地!怎么查到的?
——私人秘书消息网。


——一家新医院,500名行政人员,没医生,没病人?
——有一名病人
——一名?
——副主管绊倒在脚手架上,摔断了腿。


——伯纳,幸好大多数记者素质低下,大概连今天是星期三都不知道。
——大臣,今天是星期四。


——卫生部正在官僚道路上高歌猛进。
——怎么能说高歌猛进?应该说稳步前进。


——牺牲仪式之后,没人会问祭品去了哪里。
——汉弗莱,你错了,公众确实反对滥用。
——恕我直言,他们反对公开滥用。
——才不是呢!看看那桩精神病院丑闻。
——正是如此,大臣。顺顺当当浪费了多少年?几十年。没人关心钱花到哪儿去了。他们只恨知道了真相。


===========================================
第二季第二集

——好主意啊!伯纳
——你想出来的,大臣
——不,是你想出来的!
——不不不,是你想出来的!求你了!


——非洲满是英国教授,拼命要把社会学课程塞给当地人。在印度和中东,也是你死我活。
——何不改招英国本国学生?
——这一点也不好笑,汉弗莱!
——我没说笑话!
——老伙计。怎么能招本国学生?
——为什么?
——一名英国学生只能收500英镑,400人才抵得上50个外国留学生。师生比例会从1:10变成1:34。教室和寝室会挤得像沃伍德监狱,或者是苏塞克斯大学。


——不如请大臣来出席贵宾晚宴?
——以他的智商能理解我们的状况吗?
——嗯……可以吧。这么简单的状况,连维尼熊都能理解。
——对。哈克的智商能比得上维尼熊?
——嗯……可以吧,状态好的时候~


——凡授勋都要提前五星期通知,以让他们有时间拒绝。
——几时有公务员拒绝授勋?
——应该是财政部那位,拒绝骑士头衔。
——天!哪年?
——似乎是1496年。
——为什么?
——他有一个了。


——大臣,女皇陛下的公务员们一辈子领取微薄薪水,最终默默无闻的退休。荣誉只能稍稍告慰他们为国家和女王忠贞不渝,鞠躬尽瘁的一生。
——你说“微薄薪水”?
——是的。
——汉弗莱,你一年的薪水超过三万镑,比我还多7000镑!
——对,可相比之下还算微薄
——和谁相比?
——额……像伊丽莎白·泰勒。


——大臣,贝利学院确实有过人之处。多年来,它使英国监狱人满为患。
——监狱?
——是的,您看,JB代表英联邦最高荣誉。
——JB?
——Jall by the British(英国犯人)。甘地、恩克鲁玛、马卡里奥、本·古里安、肯雅塔、尼赫鲁、穆加贝……各国领导人无穷无尽,很有几名我们的校友。
——“我们的校友”?汉弗莱,你上的是哪所学院?
——额……大臣,这是题外话。
——我就爱聊题外话!汉弗莱,你上哪所学院?该不会刚好是贝利学院吧?
——恰巧……我也是贝利人,但这绝对是两码事!!
——对!对!两码事!想什么呢!不害臊!(右手轻拍左手)


——下院分组表决。大臣
——伯纳,我该投赞成还是反对?
——投反对。反对党的第二修正案,说的是好……
——管他是什么,我只怕走错门而已~


——为什么有两条这么好的路直通牛津,却没有一条通南安普顿或多佛。或其他港口?
——几乎全体常任秘书都是出身牛津,大臣。牛津各学院都有很好的晚宴。
——内阁纵容他们?
——当然不,他们坚决反对。他们禁止修路让文官去牛津赴宴,除非先修路让大臣们去乡下打猎。所以五十年代的1号公路通往莱斯特乡下。
——哦,come on。。。。
——那刚完成的11号公路呢?剑桥大学各学院就不大宴宾客吗?
——当然有,大臣。不过交通部多年没有剑桥出身的常任秘书了。


——牛津赞助人数量稀少,年代久远。艾萨克·沃森只是有史以来第二个被牛津和剑桥拿来命名学院的人。
——谁是第一个?
——耶稣。


——这些赞助人做过什么?
——就说威廉·德维尔爵士。他的纹章和大名刻在教堂里。他在15世纪从贝利学院撤走了一支军队,转而驻扎到了圣乔治学院。
——我不知道还有圣乔治学院呢。
——没有了,从那以后就没有了。


——再说乔治·蒙克顿。蒙克顿学院就是以他命名的。他组织了克伦威尔融化全校银器来抵他新模范军的粮饷。
——他告诉他们,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的银器要好得多。


才不用给法官颁发法学博士呢!是政治家制定法律、实施法律。没有政治家,法官根本没法审判!无法可依!明白我的意思吧?他们会无事可做,失业的法官排成排。扣着可笑的假发。法官多好过!他们不用讨好电视制片人,对记者撒谎,也不用假装喜欢内阁那些同僚。不然呢,我跟你们说。如果法官得忍受我的那些内阁同僚,他们明天就会恢复死刑!

===========================================
第二季 第三集

——监视是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必备武器。
——你不会把政客也归为有组织犯罪吧?
——当然,也打击无组织犯罪。


大臣当然有许多杰出品质!比如……额……这个……高度的思想服从以及精神可操纵性!

——不像公务员,大臣是随机抽选而来,全凭首相一时兴致,报答他们莫须有的贡献。或者为避免任命真正的贤才……哦不是说您,大臣,您完全值得信赖!这么说吧,您几乎可以当公务员了!
——是夸我吗?
——是的,大臣,这是最高的赞赏!


政坛泄密第一法则——酒后吐真言!


真好笑,对吧?说某人(大臣)“消息灵通”,而他的常任秘书是汉弗莱博士!


——要把(民众签名请愿书)存档吗?
——存档?销毁了!别让人找到!!!
——既然这样,还是存档最好。

===========================================
第二季 第四集

查禁是独裁专政的手段,我们自由国家不讲这些。我们讲经民主程序不公布。


——什么都可能被误解,耶稣上上的宝训也逃不过。
——确实。如果山上宝训是政府文件,那绝对不宜发表。该文件非常不负责任,那套善有善报的说法有可能严重降低国防预算。


——你看,这是公众的意愿。我们提倡民主。人民并不同意。
——人民是愚昧而盲目的。
——汉弗莱,我就是人民选出的!


——一周对政治来说算长的。
——一年对政府来说算短的。


——怎么泰晤士报比我还先看到报告?
——有人泄露出去,大臣。
——我知道!这是机密文件!我昨晚才拿到档案!
——幸好不是内参文件。
——为什么?
——内参的话昨天就见报了。机密才拖到今天 。


===========================================
第二季第五集


(谈欧共体)
——大臣,我们客观的来看。这是各国利益的博弈场,我们为什么要加入?
——为了加强自由西方国家的联盟。
——大臣,是为了离间德法,从而压倒法国。
——那法国为何加入?
——为保护他们没用的农民免遭战争。
——德国不是吧?
——他们是为了清洗种族灭绝的罪名,请求重新加入人类社会!
——这也太尖酸刻薄了!那些小国总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吧!
——是吗?卢森堡是为了赏钱,作为欧共体首都,资金滚滚来。


典型欧共体官员什么样?意大利人的组织能力,德国人的“弹性”,法国人的“谦逊”,再加上比利时人的“想象力”,荷兰人的“慷慨”,还有爱尔兰人的“智慧”!而且还是个美差!喝香槟、吃鱼子酱、公家豪华轿车、私人飞机……个个都伸嘴在食槽里拱,大多数人连前蹄也伸了出去!


——每当想到科贝,我都替犹大喊冤!那个背信弃义,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小人!对不起,说得太难听了。
——正相反,大臣。比起他常任秘书的评价,您这算赞歌了!


——大臣,您不能总为改组提心吊胆。
——我才没有提心吊胆,我根本就不想它了。
——好!
——伯纳,6点到改组院……洗牌院……下院见我!!!


——首相对我的大臣评价怎样?
——首相似乎认为他干的不错,不过有个动向很有意思。
——嗯??
——嗯!!
——啊!!!……什么?


——伯纳,换个大臣你觉得怎样?
——当然,我会很遗憾的。
——……
——怎么了,你不会吗?
——当然不会!
——可他开始拿得起工作了啊!
——正是!拿得起工作的大臣都是祸害!他们会争论的!
——可大臣都争论
——拿得起工作才危险——他们可能是对的!


——(就业部大臣)弗雷德非撤职不可吗?
——对,他老在内阁会议上打瞌睡。
——我还以为他们都打瞌睡。
——对。不过总不至于在说话的时候。


——大臣,您走了我个人也会痛惜之至。
——是吗?汉弗莱,你说真的?
——千真万确,大臣,确实是肺腑之言。
——你真好,汉弗莱,我们之间确实在某些方面有所好感。
——某些方面,对。
——就像恐怖分子和他的人质。

===========================================
第二季第六集


——你读今早的金融时报了吗?
——我从来不读。
——你是银行家嘛!当然要读金融时报!
——看不懂,全是经济理论。
——哎,专业形象的一部分嘛!


政客们尽管有很多卓越的特质,讲理却不怎么被他们看重。至少一般大臣都是如此,而我们的大臣非常一般~


——你要反对他的决定?
——不不不,我们从坚决支持,热烈欢迎开始,然后让他交给我完成。


董事们没法跑到400码以外去吃午饭。吃完后他们就更走不回来了。


——哈克先生,你放过话的,你要食言吗?
——我会尽力……想办法……尽一切可能……
——就是不行喽?
——不……对……我不会……也就是会……绝对不会……对,我不会。


——你看,政府不能随便扼杀小企业吧?
——银行并不是小企业。
——扼杀以后就是了!

===========================================
第二季第七集

——伯纳,大臣出差一周,你很幸福吧?
——说不上,有些工作不太好开展。
——是吗?哦,伯纳,大臣不在根本就是天赐良机啊!终于可以好好工作了。没他那些傻问题,灵机一动,整天操心报纸。伯纳,我有时怀疑大臣不上报纸就感觉不到自己存在。我跟你打赌,他回到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华盛顿演讲有媒体报道吗?”
——赌多少?
——1英镑。
——赌了。他不会问的。他已经问过了。从机场回来的路上就问了。
——有进步,伯纳。


演讲之妙并不在于大臣说真话,而在于没人证明他说谎。


——请先牢记这份简报,大臣。有问题问我。
——又是简报?回来的飞机上我刚记住一份!
——是吗?讲什么的?
——额……记不住了。


保守秘密的人必须保守他有秘密的这个秘密


——转移焦点是大臣的基本技能之一。
——还有哪些?
——拖延决策,回避问题,玩弄数据,歪曲事实,掩盖错误
——我该做什么?
——做个样子。实际上什么也不做。就像您以前做的那样。


——浪费75000磅叫小错?那什么是大错?
——让人发现了就叫大错。
——放电线的棚子干嘛开暖气?
——您要听真话?
——如果不麻烦的话。
——员工利用这个棚养蘑菇。
——禁止掉!
——他们从1945年开始就这么做了。养蘑菇是这份无聊工作的唯一消遣。


政府应对指责的五个标准理由(借口)
1.这些事都有合理解释,但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公开。
2.由于降低了预算,监管力量削弱才有了这一疏忽。
3.该实验值得一做,并已经停止,得到了大量珍贵数据。还提供了就业。
4.有些重要信息,尘埃落定以后我们才能得知。下不为例。
5.由个人决策失误引起,已根据内部纪律条例予以处理。

===========================================
第三季第一集


——常任秘书有多少人?
——41个。
——有多少女性呢?
——额……基本上说……手上没有数据,不好说……
——大约呢?
——大约……没有。
——我们有大约150位副秘书,其中有多少女性?
——这很难说。
——为什么?
——有很多男人婆婆妈妈的。


公务员工作三原则:越拖延越高效,越费钱越便宜,越秘密越民主。


——不许拖延,要手持大锤,果断斩乱麻。
——大锤不能斩乱麻……
——你知道我的意思!!!

我不反对女权!我喜欢女人!我有很多好朋友就是女的!比如……我妻子。

===========================================
第三季第二集

——我手头的数据说您部门的员工数量上涨了10%。
——没那回事。
——那您的数据呢?
——我相信顶多是9.97%。

——眼下谈详细计划还为时过早,我刚从唐宁街10号过来。
——莫不是9.97号?


——我恳求您不要踏入地方政府的地雷阵,这是政治坟场!
——对不起,汉弗莱博士,地雷阵里不能建坟场,不然尸体会……轰~~~


——是你给我揽的权限,你说的。
——可我没指望您做什么实事,您一向不做实事啊!


——让比尔通知到所有媒体,告诉他们,我夜不能寐,为泰晤士沼居民的防卫而忧心。
——你有吗,大臣?
——现在有了!


——(大臣)自以为有了成就。
——太好了!大臣自以为有了成就,日子就好过多了!不闹腾,不发脾气。
——对,可他现在要实施第二项构想。
——一个大臣有两项构想?那还真是前无古人呢!


===========================================
第三季第三集


——如果地方政府都不按要求交报表,政府数据就纯属胡说了。
——怎么?
——不完整啊!
——政府数据本来就是胡说。
——大概汉弗莱爵士是想确认一下他们是纯的胡说。


——一般大臣想知道什么,要叫人呈报上来。要是他们自己去打听,没准会……没准会……
——打听出来?
——对……


——他住几号房?
——我提出严正反对,大臣。
——反对收到。
——4017号。往下一层,左手第二走廊。
——要是我48小时没回来,派搜索队来。


显然我没受过法律训练,不然不会派我管法务部门。


——我怎么跟邮报解释失踪的文件?
——这个嘛……我们有种惯用手段对付。这个。
——“该档案包含全部相关文件,除了极少数机密文件,少数隶属于其他未公开档案的文件,1967年洪灾中损毁的某些通信……”1967年冬天很恶劣吗?
——不,那个冬天很不错,我们丢失了无数棘手的文件。
——“……运往伦敦途中遗失的某些文件,战争部并入国防部期间遗失的记录,以及经正常程序抽出的报告,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侵害隐私或冒犯友邦政府不满等情形。”貌似情有可原嘛!一般还能给他们剩下多少?实际剩下多少?大约100份?……50份?……10份?……5?4?3?2?1?
——……
——0?!?!
——是,大臣!

===========================================
第三季第四集


——请您先看看这个。
——是什么?
——是最终公报
——最终公报?怎么能在会前写最终公报?
——正相反,大臣,不能留到会后写公报。我们得愈诸多部门达成共识。欧共体、华盛顿、库朗大使馆……在一片沙漠里根本忙不过来。
——这跟我们要讲的完全没关系。
——公报跟我们要讲的一向没关系。
——那为什么要写?
——好让媒体有东西报道。记者需要解释他们采访这件无用功的昂贵账单。
——无用功?
——哦,您会功勋显赫的,大臣。所以对媒体来说就是无用功了。
——他们巴不得我在招待会上耍酒疯。
——是啊,但这次没指望了,库朗很干燥。


——现在你说,是贿赂来的。
——不,大臣
——哦,不是贿赂来的。
——我没那么说。
——那你怎么说?
——我说我没告诉您那是贿赂来的。


新闻办总有一套有说服力的空话,这是他们的工作。

===========================================
第三季 第五集


——奉承一个政客?几时失败过?我们叫他“交通总管”怎样?
——不错,比“交通冤大头”强多了!


——我们提过政策。
——有吗?
——是啊,我们的政策就是没有政策!


——我有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是什么,大臣?
——我得到一份新工作。
——哦,本部门对失去您十分惋惜。
——不,我是说额外工作。要我制定国民综合交通政策,首相指派的!
——知道了。那好消息是什么?


报纸和政府不一样。如果我们发表了声明,我们得证明那是真的。

===========================================
第三季第六集


如果我有必要知道这件事,我会义无反顾的告诉我自己。


——可是你说你是私下告诉我
——对,可您私下知道了,就算没正式知道,您也可以用私人消息展开正式调查,以正式查证来打消私人疑虑。所以您私下,而不是正式知道的,届时就能正式知道,也私下知道了。
——你该不会是汉弗莱爵士家的亲戚吧?


——好,现在我知道了,私下的。
——太妙了,您会采取些措施吧?
——当然,绝对要采取,
——马上?
——马上!
——您要采取什么措施?
——我要好好考虑你的消息,马上。
——然后呢?
——然后会考虑许多对策,毫不含糊!
——你要毫不含糊的采取对策?
——我要毫不含糊的开始考虑对策!
——你不会是汉弗莱爵士家的亲戚吧?


——你能不能料到一艘英国航母在中非共和国出现?
——大臣,这我还真料不到。那里距海1000英里呢。



——昨晚,一个机密线人向我透露英国军火被卖给了意大利恐怖分子。
——这样啊,请问是哪位机密线人?
——汉弗莱,我说了是机密。
——抱歉,我习惯性的认为您这是要告诉我。


政府政策几乎都不对,不过执行非常圆满。


===========================================
第三季第七集


——规划调查员不是独立的吗?
——是的,大臣。当然,火车也是独立的,只要铺好轨道,他们照样跟着走~


——反正工业部长也整天做无用功。
——教育部长没教养。
——就业部长该失业。


===========================================
圣诞节特别篇


——他们不能不叫我们吃英国香肠啊。
——他们不让我们叫它香肠,改叫“乳化高脂杂碎筒”


——算了,我们只好绝不松口,反咬回去。
——如果您不松口的话就没办法咬回去……


——为什么这么突然呢?
——首相说是便于接班人参选,所以肯定不是因为这个。
——那为什么?
——有各种神奇的流言。左翼说他是中情局的密探,右翼说他是克格勃的密探。



——大臣,我听到的完全不同。说有价值一百万的南非钻石藏在唐宁街10号的保险箱里。但这只是流言。
——真的假的?
——真的。
——这么说唐宁街真的有钻石。
——有吗?
——你说有的。
——我没说。
——你说了!你说有流言,我问真的假的,你说是真的
——真的只是流言。
——你听说这是真的。
——真的只是听说。


政治第一定律:只有官方否认的才可信。


——信息自由运动进展如何?
——对不起,我不能说。


——许多人,尤其是总组织秘书,他担心谁当选都会清算对手的支持者,使党派分裂。
——所以要另找个折中的
——嗯,可塑性强的
——灵活的
——随和的
——立场不坚定
——观点不突出
——思维不敏锐
——没能力改变现状
——公认的好操纵,懂得接受引导……
——将国家大事留给专家处理……
(二人相视大笑)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伯纳?我们在做什么?有什么意义?
——我没学过神学,大臣。

7 ) 《Yes, Minister》的三个解读阶段

  《Yes, Minister》系列剧,自己看过很多遍了。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对《Yes, Minister》的解读,也在不断地变化。

  第一阶段:汉弗莱是坏人

  最初,自己看《Yes, Minister》时,对剧情的解读是,讽刺以汉弗莱爵士为代表的官僚体制。

  用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就是:哈克是好人,汉弗莱是坏人,伯纳德是两面派。

  第二阶段:哈克也是坏人

  之后,对《Yes, Minister》的解读是,政治讽刺剧。

  用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就是:汉弗莱是坏人,哈克也是坏人,伯纳德是小坏人。

  第三阶段:大家都不是坏人

  现在,自己对《Yes, Minister》的解读是:哈克是理想主义者,汉弗莱爵士是务实主义者,伯纳德是纠结在理想主义和务实主义之间的普通人。

  铁打的官僚,流水的政客。汉弗莱爵士代表,并致力于维护稳定的体制,即使它是低效率的;哈克代表,并致力于实现政客的政治理想,即使它是脱离现实的;伯纳德代表的,是人性的光辉之下,对现实的妥协,即使它是平庸的。

  实际上,《Yes, Minister》的故事,每天都在白厅之外上演。汉弗莱是一个公司或者行政机关的职员,来了一个新上司哈克。新上司表示,我要如何如何如何;职员表示,现有的规范、流程、预算、惯例,以及其它现实的条件不支持。新上司表示,有条件就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实习生伯纳德,既崇拜新上司的理想,作为具体干活的,也知道这理想实现的过程和代价,远超上司的想象和预期。

  在这里,汉弗莱爵士可能会被视为阻止改革的保守势力。汉弗莱爵士维护体制的动机,其中有维护个人利益的考量。同时,作为资深公务员,汉弗莱爵士也知道,体制很难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一旦出了问题,导致体制崩溃,整个体制中将无人幸免。所谓体制中人,并非仅仅是控制体制的公务员,更多的是受制于体制的英国国民。一个现实的例子是,英国脱欧。以史为鉴,还有很多上至世界秩序或一国体制,下到组织或个人的例子。

  那么,现有的体制就不能被打破了吗?

  实际上,体制的演变一般是一个循序渐进,短期内难以有所显现的过程。如果希望短期内对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就要有付出代价的觉悟。例如,《Yes, Minister》中很多哈克被迫妥协的例子,正是哈克难以承受通往自己理想之路上的代价。

  在当前左倾主义蔓延的时代,“体制”一词,在大众文化中,被赋予了一些负面的意义。

  《Yes, Minister》中,散落着很多汉弗莱爵士关于体制,非常精彩的论述。

  例如,第三季的第三集中。汉弗莱爵士为哈克解释,为什么大臣不能跳过常任秘书,直接和部里的其他职员进行沟通(大意)——

  1、常任秘书的职责,是为大臣提供建议。如果常任秘书不知道部里的其他人说了什么,无法为大臣提供合理的建议(决策链断了)。

  2、要做好记录,留下档案。大臣直接找部里的其他职员进行非正式的聊天,则不会留下记录。所有的事件当人,都不会永远留在部里。几年后,如果要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无法核实。

  哈克指出,汉弗莱行事只关注过程,不看结果。汉弗莱爵士回应,行政中没有结果。之后,被伯纳德的小恶作剧打断了。

  第三季的第六集中,汉弗莱爵士为伯纳德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行政中只有过程,不关注结果。这也是《Yes, Minister》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汉弗莱爵士表示:

  “我过去30年服务了11届政府。如果我相信所有那些政策,我会强烈反对加入共同市场,又强烈同意加入共同市场;我会坚信钢铁应该国营,并且私营,并且收归国营;死刑呢?我会热烈支持保留,又强烈要求废止;我会追随凯恩斯主义,以及弗里德曼主义;主张保留并取消文法学校;狂热于国有化,醉心于私有化。我会语无伦次,精神分裂。”

  最后,汉弗莱爵士勉励伯纳德:“你一定能成为道德真空的。”这里可以解读为,作为国家公器,在执行政策时,对政策本身不要有个人的判断。如果鼓励每个人自行判断是否将枪口抬高一厘米,其后果,可想而知。上帝的事归上帝,凯撒的事归凯撒。

  引发汉弗莱爵士上述感慨的,是和哈克关于政府与道德之间的一段对话——

  哈:英国军火卖给了意大利恐怖分子,你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汉:这种事不归我们管。

  哈:暴力抢劫也不归我们管,你也不在乎?

  汉:内政部的事。

  哈:无辜生命正受到恐怖分子英国武器的威胁!

  汉:意大利人的命,不是英国的。

  哈:也有英国游客!

  汉:游客?外交部的事。

  哈:真不敢相信!这是正义与邪恶的问题!

  汉:圣公会的事。

  哈:意大利分子用英国炸弹,你不在乎?

  汉:那是政客的事,我的职责不要求我在乎。我是执行政策的。

  哈:就算你认为政策不对?

  汉:政府的政策几乎都不对。不过执行非常圆满!

  哈:汉弗莱,我意识到了。你纯粹关注手段,而不关心结果。

  汉:对我和我的同僚们来说,手段和结果是一回事

  汉弗莱爵士称自己是一个“卑微的国家公器”。在剧中数次表示,公务员的职责是执行国家政策。评估公务员的标准,是政策执行的程度,而非政策本身的结果。后者是评估政客的标准。

  这种政策与执行分离的体制,是否是最优选择。取决于每个人的不同认知,是指望一个稳定但低效率的体制,还是指望一个盛世明君。以当前全球社会的政治实践来看,前者似乎是一个共识。

  实际上,人们对官僚体制的负面感知,并非源自于体制本身。而是在现实中,很多公务员在政策的执行上,距离汉弗莱爵士所说的圆满,还差很多。

8 ) 剧集中各种梗搜集科普帖(YM篇)

Humpy镇楼

关于剧中服装看到的一个论述:

服装设计是个性化塑造的一个重要元素,一个人的穿着在他人对于他的认知判断上总是有着重要影响,这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同等成立和重要。Yes Minister and Yes Prime Minister是验证这个理论的有趣的例子,因为剧中着装的设计非常巧妙。

Jim Hacker (Paul Eddington)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因为成立于19世纪,因此常受到毕业于古老的牛津大学的Appleby的鄙视。Hacker的穿着更倾向于不那么传统,或者说“更符合时代”的穿着方式。他更倾向于穿双排扣西装,可以给他带来一种传统政治家风度。通常Hacker打单结(活结)领带,。这种打结方式能给传统的西装领带搭配带来一点休闲的感觉,这看上去似乎没有打温莎节那么讲究,温莎结常常会与有钱人联系起来。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单结领带又重新受政治家欢迎,因为政治家力求营造出一种与选民更加一致的效果,Hacker的装饰方巾更倾向于松散的放在口袋里,而且多用明亮的色彩。关于Hacker的着装选择在一段情节中有一个暗示,“The Ministerial Broadcast”,在这一集中有人建议在电视广播上穿浅色、商业化的套装用以传述没有新鲜感的信息,或者深色的套装宣布重大的消息,以此来显示更加真诚。在他的基本着装元素中,Hacker打扮的更像一个平民出身的人,以此营造一个权威但是友好的形象。

这直接与Sir Humphrey Appleby (Nigel Hawthorne)形成对比,一个有着特殊教养的牛津人,Sir Humphrey经常穿单排扣西装,搭配浅色衬衫和方巾,他的领带种类很多,但是都打成完美的半温莎结(你可以通过领结的大小来判断),这个领结意味着Humphrey和Hacker的金钱价值观不同,这是一个每年至少赚3万英镑的人——参照yes minister——这比Hacker赚的要多。除了YPM中的一小段情节“THE Key”,Humphrey从来不会看起来衣冠不整,他的所有套装都是量身定制。

从他的行为上来看,Humphrey是一个固守传统的人,他的剧装设计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点。

Bernard (Derek Fowlds), 也是一个来自上层阶级的牛津人,与Humphrey相似,最标志的就是温莎结。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不同Woolley的服装变化是最多的,在Yes Minister中,Woolley正在摸索熟悉公务员系统,与富有经验的Sir Humphrey相比仍然年轻和稚嫩,也许是为了映射这一点,Bernard的剧中早期着装是十分时髦的,深蓝色单排扣西装——经常是三件套——他常常搭配粉色的衬衫,偶尔像银行家那样搭配领针和袖扣。

在YPM中,他的着装有了彻底的改变,几乎和Sir Humphrey传统打扮相同级别,放弃了色彩明亮的衬衫,取而代之的是跟Humphrey相同的白色或蓝色衬衫。这种风格的转变是很值得注意的,我的理解是他已经进入公务员的行列并逐渐变得成熟。

对于三个角色的风格鲜明对比,让观众能立刻洞察他们的个性,这种洞察可以给与角色在诠释剧情方面很好的支撑。

以上自己翻译的片段,英语好的人可以看原帖:

//movie.douban.com/review/7876394/

接下来剧情梗科普

收集自B站弹幕,百度,Google及豆瓣上相关帖子,第三刷才想到整理这个,遗漏的四刷慢慢补齐。每一集标题翻译来自破烂熊字幕组,好喜欢这种信达雅的翻译,所以每一集都列出来了。

-大致介绍一下英国政治制度,英国议会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下议院(the House of Commons),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s),君主(the monarch)。下议院有650名议员,代表英国各个选区,他们属于某个政党或者是独立的,通过他们要代表的选区选民选举产生

内阁首相不是选举直接产生,而是大选结束后,当选议员最多的政党的党魁成为首相,选择20名大臣负责政府各部门工作。

-影子内阁(Shadow Cabinet):指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不执政的政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也叫“预备内阁”、“在野内阁”。

-Hacker经常提到的边缘选区:指得票数相差极小,竞争十分激烈的选区。

第一季

S1E1 Open Goverment透明政府

S1E2 The Offical Visit 正式访问

-其中有一段Bernard提到担心通胀、紧缩及再通胀的问题:第一次通货膨胀会引发大规模高价购买资产,然后紧缩会导致第一次收购的资产迅速被贱卖抛售的狂潮,第二次通货膨胀时趁机收购了大量资产的资本家便会获得巨额利润。

-伊迪·阿明:乌干达前总统,1971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米尔顿·奥博特政权。1976年任终身总统。他将7万多名亚洲人赶出乌干达,声称上帝托梦给他,让他赶走亚洲的剥削者,将经济权利还给乌干达人民。1975年,在联合国大会上,他号召灭绝以色列民族。任职期间屠杀和迫害国内的阿乔利族、兰吉族和其他部族达10~30万人。

-加尔各答黑牢:1756年,孟加拉国王道拉为驱赶英国殖民者,攻占了加尔各答,一批英国生意人仓惶出逃,没来得及逃生的守军和英国人当了俘虏。道拉手下怀有强烈民族感的印度士兵将俘获的146名欧洲人,一股脑儿地关进一间黑房子里,待到翌晨6点钟房门被打开时,发现123人已窒息而死,仅23幸免。但是这个数字在后来的考察中又存在争议。

-Humpy调侃说大家都同意让这座大山去见默罕默德典故:《古兰经》中的经典故事《山不过来我过去》,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四十个门徒在山谷里讲经说道。穆罕默德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也就是说,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事情。这时,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对面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上吗?”穆罕默德望着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接着,穆罕默德对着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他的回声。大家都聚精汇神地望着那座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于是,穆罕默德带着他的弟子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穆罕默德说:“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过去”。

-洋泾浜:“洋泾浜英语”,因旧上海滩一处靠近租界的地名“洋泾浜”而得名。以前特指是华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在中国从事贸易的联系语言,现已泛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

S1E3 The Economy Drive 节约运动

经典吐槽

S1E4 Big Brother 老大哥(奥威尔的1984)

老大哥在看着你(我觉得1984应该很出名了,不写介绍了),监控问题在第二季里面也提到了。

S1E5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大白天下

-the writing on the wall有不祥之兆、注定的事的意思。可追溯到《旧约·但以理书》。 《旧约》中记载:古巴比伦国王Belshazar在宫殿里设宴纵饮时,忽然看到一个神秘的手指在王宫墙上写看不懂的文字,后来,国王叫到虏囚犹太预言家Daniel才明白,墙上的字表示“大难临头”。如预言所示,Belshazar当夜被杀,新国王由玛代人大利乌继任。正由于这个“身死国王”的典故,the finger on the wall(墙上的手指)或the writing on the wall(墙上的文字)常和动词see或read连用,用来形容“不祥之兆”。

-参孙(san sun) :由英文Samson音译而来,圣经士师记中的犹太人士师,生于前11世纪的以色列,凭借神所赐极大的力气,徒手击杀雄狮,并只身与以色列的外敌非利士人争战周旋。非利士让参孙的女人大利拉(也是非利士人)套出参孙神力的秘密,挖其双眼并囚于监狱中受尽折磨。后来,参孙向上帝悔改,上帝再次赐力量,参孙抱住神庙支柱,身体前倾,结果柱子及房子倒塌,压死了在庙中的敌人,但是自己也死了。

S1E6 The Right To Know 知情权

-托派:源于托洛茨基为了捍卫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反对斯大林独创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民族自利主义、主张国际革命战略,反对斯大林将革命人为地划分相互独立的阶段、主张不断革命论,反对官僚集团发明的跨阶级合作战略、主张始终捍卫无产阶级的独立立场,反对官僚专权、主张工人阶级民主(包括苏维埃多党制)和共产党党内民主。

trots又有拉肚子的意思,所以Hacker会问你没去看医生么。

S1E7 Jobs For The Boys 任人唯亲

第二季

S2E1 The Compassionate Society 仁爱社会

-ACAS -Advisory Conciliation and Application Service

英国劳资关系咨询和调节仲裁局。专门负责处理工厂、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并帮助工会创作和谐工作环境

NALGO-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Officers Association

是处理公务员的劳动仲裁相关事务的,所以在编制内的事业人员的事务不归ACAS管。

承接上文说的是要是工人(蓝领)罢工,公务员(白领)尽管不应该支持,但是也可以态度表示支持。 Humpy讽刺Harcker不知道自己属于的是NALGO(白领),而不属于ACAS(蓝领),不清楚站哪一边,更不用说支持不支持了。

经典

S2E2 Doing The Honours 无功受禄

-jailed by the british英国犯人

甘地Gandhi: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恩克鲁玛Nkrumah:加纳国父,黑非洲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外交家、国务活动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和非洲社会主义尝试的主要代表人物。

马卡里奥斯三世大主教Makarios:希腊正教领袖,塞浦路斯独立后第一任总统。

本-古里安 Ben-Gurion:以色列第一任总理,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犹太民族的领袖。他领导创建以色列国,是现代以色列当之无愧的国父。

肯亚塔Kenyatta:肯尼亚总统,领导反英斗争,促成肯尼亚独立。

尼赫鲁Nehru:印度开国总理,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穆加贝Mugabe:穆加贝早年积极参加津巴布韦独立解放斗争,曾任黑人解放组织领导人、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主席。现任津巴布韦总统。

以上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均在英国受过教育,但都领导了反英统治、独立运动。

-车上Bernard跟Hacker讨论的授勋:全称最卓越的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The Most Distinguished Order of Saint Michael and Saint George),简称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是英国荣誉制度中的一种骑士勋章,于1818年4月28日由威尔士亲王乔治设立。本勋章分为三等,依等第如下:

爵级大十字勋章/一等勋爵士(Knight/Dame Grand Cross)(GCMG)

爵级司令勋章/二等勋爵士(Knight/Dame Commander)(KCMG/DCMG)

三等勋章/三等勋爵士(Companion)(CMG)

本勋章一般授予对英联邦或外交事务作出贡献的人士。

嘉德勋章(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设立)

蓟花勋章(The 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设立)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都拥有各自的最高勋章,例如嘉德勋章是英格兰的最高勋章,蓟花勋章是苏格兰的最高勋章。

S2E3 The Death List 死亡名单

-伯吉斯 麦克林 菲尔比 剑桥五杰中的三个人。

剑桥五杰,五名深入英国政府高层的苏联间谍:

伊·弗朗西斯·伯吉斯,1910年出生,曾担任过英国BBC广播主持人,英国军情六处探员,英国外交部部长秘书等职。

唐纳德·麦克林,1915年出生。曾任英国驻法国、美国、埃及等国的外交官员。

哈罗德·鲁塞金·菲尔比,1912年1月1日出生在当时英属殖民地印度的安巴拉。

安东尼·布兰特,这个人是三一学院的艺术教授,英国艺术届的权威,同时兼任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顾问,但同时又是克格勃。

约翰·克恩克罗斯,1934年进入剑桥大学,目前人们对他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只知道比起其他四人,他打进了更多的政权核心、情报机构。1936年他进入英国外交部,先后在英国外交部、英国国库、政府部长私人办公室、政府通讯密码学校、秘密侦察机构任职。

他们都就读于著名的剑桥大学,因此二战期间他们以“剑桥五杰”著称。在“五杰”中最先暴露的是唐纳德·马克林和盖伊·伯吉斯。他们在1951年淘到了莫斯科。哈罗德·金·菲尔比在1963年逃往苏联后被英国报刊称为“第三人”,“第四人”是1979年暴露的安东尼·布兰特。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记者们寻遍蛛丝马迹想找“第五人”但始终未果。这神秘的第五人的名字,直到戈尔季耶夫斯基在筹写克格勃第一总局第三部的秘史时才被发现,并首次予以披露。

五人中的伯吉斯、布兰特都是同性恋,据说两个人还相处过一段时间,麦克林性向不定,菲尔比则是感情生活“丰富”,一共有过四任妻子。所以后面有一集Humpy被怀疑是间谍他辩解说“我可是有家室的人!”

参考://movie.douban.com/review/1831961/

-Bob’s your uncle 指事情很容易达成

没有看到都对此俚语来源的一个准确解释。任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的索尔兹伯里侯爵保守党人罗伯特-阿瑟-加斯科因-塞西尔(Robert Arthur Talbot Gascoyne Cecil)应该是这个词的源泉。他利用裙带关系把自己的亲戚指派到政府的各个岗位上。英语中的裙带关系(nepotism)一词源于拉丁语,是"侄子"(nephew)或"孙子"(grandson)的意思。如果按字面来解释,索尔兹伯里侯爵利用裙带关系最直接的受益者恰好是他的侄子阿瑟-詹姆斯-鲍尔夫伯爵莫属。鲍尔夫伯爵利用叔叔的裙带关系,在政界平步青云,在他叔叔首任首相的任期内,就成为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在第二届索尔兹伯里政府中,鲍尔夫出任苏格兰大臣,后又任爱尔兰首席大臣,还在内阁中占有一席之地。后来他还继任了他叔叔首相和外交大臣的职务。

-《白日美人》是由路易斯·布努埃尔执导,凯瑟琳·德纳芙、让·索里尔主演的剧情片,于1967年5月24日在法国上映。该片改编自约瑟夫·科塞尔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中产阶级女子为了寻求受虐的快感,竟自甘堕落沦为高级妓女的故事。1967年,该片获得第3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B站可以看

-影院前大概看的出是罗杰·摩尔版007《太空城》Moonraker的宣传海报。具体放映的是哪一部有待考察。

S2E4 The Greasy Pole 缘杆而上

-二噁英(Dioxin):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其毒性相当于人们熟知的剧毒物质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 对胎儿有毒性,导致胎儿发育异常,胎儿死亡。

-意大利萨维索事件:1976年7月9日,意大利萨维索的美达镇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之一的毒性化学物质二噁英外泄事件。当时有2kg的TCDD泄露,导致附近的土地遭受严重污染,居民发生各种病变。此次事件之后国际开始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化学安全问题的条例。

PS:变性二噁英/惰性二噁英没有找什么资料。估计是编出来的吧,不过看到有人在联想转基因,嗯,大家可以发挥一下。

-登山宝讯:登山宝训(亦作山上宝训)指的是《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里,由耶稣基督在山上所说的话。山上宝训当中最著名的是“ 八种福气 ” ,这一段话被认为是基督徒言行的准则。耶稣基督把天国里的法则说给他的门徒听,是为要叫每一个基督徒都作天国之子。

S2E5 The Devil You Know 两害相权

欧盟国家各种黑啊

S2E6 The Quality Of Life 生活质量

-凯恩斯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在面对1929一1933年危机,凯思斯主张要依靠国家的干预来刺激有效需求,保证整个社会充分就业状况的实现。战后,1945年英国政府发表的《就业白皮书》和1946年美国的“就业法案”都反映了凯思斯的这一思想。

货币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他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创立“货币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银行家老爷子把两个人的名字混成了米尔顿·凯恩斯,这个黑的可以。

-Hacker对Humpy说你到底侍奉上帝还是财神(Mammon)

玛门(Mammon):在新约圣经中使用,是钱的化身,是古叙利亚语“财富”之意。新约中耶稣用来指责门徒贪婪时的形容词。被形容是财富的邪神,诱使人为财富互相杀戮。《马太福音》六章24节的经文:“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人,热爱一方则必须憎恶另一方。如果你敬爱神,那么就不能执着于财富(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电视执照税(TV Licensing fee):BBC类很少播放广告,主要经济来源是靠观众交的Licensing fee、政府补贴,个人理解是电视执照税涨了,很可能要损失一批用户,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补贴弥补了。所以不能得罪Hacker。

圣方济各:天主教方济各会和方济女修会的创始人。方济会又称"小兄弟会"。他是动物、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很符合Hacker和兔子啊哈哈。

S2E7 A Question Of Loyalty 忠诚问题

这一集小Bernard和Humpy开头的打赌可爱死了。以及这一集真的是甩锅打岔的典范啊。

我也很好奇到底是不是那个“芝士就是力量”的培根说的,百度竟然有人说是

第三季

S3E1 Equal Opportunities 机会均等

-拿破仑:大家都知道他横扫欧洲有多厉害以及滑铁卢失败后的境遇了

亚历山大大帝:是历史上第一位征服欧亚大陆的著名帝王。亚历山大自幼聪颖过人,曾受教于亚里士多德,16岁代父统治马其顿,20岁被推举为马其顿国王,很快赢得了马其顿人民和军队的支持,消除了威胁马其顿的三大希腊势力中的底比斯及雅典(另一个是斯巴达),两年内稳固了他在希腊的地位,25岁征服了波斯帝国。但是不到33岁就病死了,之后的王位之争使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横遭杀身之祸,帝国迅速崩塌被瓜分。

两个人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和帝王,也有很多堪称典范的政治政策和举措,不过到的确是不适合当比较保守求稳的公务员。

-沙文主义: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如今的含义也指盲目热爱自己所处的团体,并经常对其他团体怀有恶意与仇恨,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传说对拿破仑狂热崇拜的手下——尼古拉·沙文是这一词的由来。

S3E2 The Challenge 迎难而上

-片面限武派(unilateralism):直接查没查到啥意思,百度了一下这个词也翻译成“单边主义”,这样好理解一些,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

S3E3 Th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家丑外扬

-蓝光导弹:20世纪中期为了维持自己的核威慑力量,英国跟进美苏,研发本土导弹“蓝光”,在花费了6500万英镑之后,基于后续还有投入大量资金等其他军事和政治问题取消该项目,转而从美国购买导弹。

TSR2轰炸机:英国单独研制的最后一代攻击机。1957年英国寻求开发一种兼具备低空高速突防能力和高空高速侦察性能的全天候远程攻击/侦察机。1959年1月1日,新机定名为TRS-2。1964年9月27日TSR-2原型机首飞。此时项目经费由1957年估算的3,500万英镑增长到了2 亿4000 万英镑,加上原本苛责的要求难以实现,英国政府在1965终止终止该计划。

三叉戟客机:“三叉戟”客机是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制的中短程三发喷气式民航客机,只生产了 117 架,后来败给了波音727,主要是因为整体设计考虑不周,太鸡肋,1970年代中国是“三叉戟”客机主要用户之一。林彪当年乘坐掉下来的那架飞机就是三叉戟。(三叉戟飞机貌似掉下来过很多架)

协和飞机:英法联合研发的超音速客机,1969年首飞,飞的很快,研制费用达上亿英镑,但是因为比其他飞机耗油,销量并不理想。英国在1964年曾想撤资,但是碍于条款,英国被迫继续投资,于是接连取消多个飞机研制项目。

英国利兰汽车:1975年利兰集团被收为国有, 1986年的赤字高达25.5亿英镑。1988年政府强迫英国航空公司买下了利兰集团。

上克莱德造船厂:由一个苏格兰造船协会创建于1968年,合并了克莱德河的五个主要的造船企业。建成之初英国政府以48.8%的少数占股提供了550万英镑的三年无息贷款,后期盈利效果并不理想。

原子能电站:英国是首个开展原子能电站的国家,但是安全问题一直是个无底洞。

公立综合中学:综合中学的产生是受到美国的影响,即将单一的普通中学改组为公立中学,承担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类似于我们的技校吧,投入和计划很多,但是效果一般。

埃塞克斯大学:B站弹幕说埃塞克斯大学本土学生太多,占全校的66%,而且又不是贵族学校。那么以本国学生学费低外国学生学费高的标准来看,埃塞克斯就需要政府补贴很大一部分资金了。

S3E4 The Moral Dimension 操守问题

公主之死:1977年,一位19岁的沙特公主与情人私奔在机场被抓获,被判定为通奸罪,与同她年龄相仿的情人一同被公开处死。一个在当地工作的英国人用相机偷偷拍下了行刑时的场面,并于回国后发表,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该事件被媒体冠之以Princess Executed for Love。沙特阿刺伯企图阻止播出未成,引起两国之间一场大风波。英国大使被逐出,四百名在英的沙国的皇亲国亲被招回,禁止英国货进口,并取消价值数百万英镑的沙国输英货物。

//movie.douban.com/review/7662792/

S3E5 The Bed Of Nails 坐如针毡

讲交通政策问题,小Bernard对于特洛伊木马“Timeo Danaos et dana ferentes”的执着简直萌炸天以及…蛇精病啊!

-马岛大捷:1982年4月2日~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领土归属问题而引起的战争。英国是获胜方。提到的加尔铁里将军,阿根廷总统,1982年为夺回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对英国宣战。战败后辞职下台。

S3E6 The Whisky Priest 知易行难

-1939(丙)进出口和海关权利法案第一条:外贸委员会可籍命令做出这样的规定,如委员会认为施以适当禁止或规管,在任何情况及特例下或沿岸运输或货物运输船舶的任何指定的商店,所有的货物或货物的任何制定描述,除此之外,英国及其指定国进口订单也属于法律范围之内,当上述所列举事项出现异常后,外贸委员会可根据本法及行政命令施以适当的禁止和规管,本法在任何情况下,包括特例下仍然有效。(法案全程:Import, Export and Customs Powers (Defence) Act 1939)来自B站弹幕大神,我去查了这个法案但是太特么绕了真的不会翻译啊!!!

莫名觉得有道理

S3E7 The Middle-Class Rip-Off 劫贫济富

终于所有的都写完了,刷了N遍的剧还是百看不厌,还会再刷,至于能更好的盘点梗的话估计还得自己再多看书了。为了观感好一点,现在两部剧分了两篇。

YPM链接://movie.douban.com/review/9165010/

短评

以大臣妻子为数不多的出场即高光来说,大臣换成她来做可能更佳

5分钟前
  • [•_•]
  • 力荐

这仨忒逗了,随便一凑都是戏。 要是把小寒每次冠冕堂皇的话拿下来倒背如流的话,估计口译press conference部分时简直可以鲜花辞(好听的废话)上再添花。

9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这种剧不能多看的,政客都是无脑的典范,公务员全是厚黑的精英,官僚主义的存在竟可以变得合理,体制再完善也无法让人从自身的邪恶中解救出来,英国人的讥诮尖刻让理想主义者无地自容

12分钟前
  • 梦多
  • 力荐

大臣妻子作为全剧唯一的女性角色,在少得可怜的出场时间内光彩四射

17分钟前
  • 征夷小将军茂茂
  • 力荐

Sir Humphrey和John Hacker如今都已不在人世,看着更加心酸。特别是Hacker,晚年患皮肤病的样子真的好让人难受。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对待给人带来欢乐的人呢?

20分钟前
  • 查克同志
  • 力荐

——政府不追求道德!——是吗?那追求什么?——稳定、社会正常运转、预防混乱、制止分裂、屹立不倒。——如果政府不行善,那它的目的是什么?——哦,大臣,政府不关乎善与恶,只关乎治与乱。

21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大嘤的达尔文防疫简直再现本剧,顺便把一些评论里人脸打肿

24分钟前
  • 大润发十年渔夫
  • 力荐

政治讽刺经典,但是貌似国内观众都显然忽视了它所展现的时代,英国病、70年代开始的经济衰退、官僚red tape以及其后的撒切尔上台与工人罢工运动......如果考虑到那些的话,这出剧无疑是给国家主义者敲响的警钟......当然,它本质上还是以犀利的搞笑为主的......

25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吉姆和汉弗莱分明处处在掐,为什么剧名却叫作,“是,大臣”?第一集台词给出了解答,“我们总是把难的部分放到题目里,放在那里要比放到文章里无害的多。”

30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史上最佳政治剧,没有之一。我觉得所有对现实有关注的人都该看看这个剧,尤其对于国内许多幼稚的右派自由主义者,给他们看看民主政治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但是反过来说,只有在民主制的国家里,才能有这样的作品,以及对自己的政体毫不留情的讽刺

33分钟前
  • 飘赣
  • 力荐

以《生活大爆炸》相似的叙事方式探讨《白宫群英》一类的严肃话题,揭示英国政党体制与文官制度的微妙联系。

38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这季主线是大臣Jim Hacker从一名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到成熟政客的成长。Jim带领顾问Frank出任行政大臣时坚信透明政府干劲十足,但在被常任秘书Humphrey数次调教和阻挠之后,最后一集Jim同意掩盖索里赫尔事件真相,原本正直的Frank也被轻易收买,由此可见体制的强大及该剧的现实意义。

41分钟前
  • Columbo
  • 力荐

年纪小的时候看不进去,现在重看发现,Yes系列不是那种会让你因为某个场景某句话而哈哈大笑的喜剧,而是不知不觉就让你心里开始嘿嘿嘿个没完

46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四大天王:appalling;very droll;yes and no;courageous

48分钟前
  • 巳注销
  • 力荐

领导一思考,秘书就发笑

50分钟前
  • 丁一
  • 力荐

一遍又一遍地看这个系列,每次看都有一种“他的机智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的感觉,真是一个又一个机智的故事啊。以至于我感觉普通人聊政治的时候有两种,一种是看过这部剧的,一种是没看过的

54分钟前
  • BastardSword
  • 力荐

英国人民的政治观念和英国人民关于政治的观念:)

57分钟前
  • SWX
  • 力荐

为什么说美剧是垃圾呢,因为看过英剧之后会让人觉得看美剧很可耻。。

59分钟前
  • 西渚
  • 力荐

这是少数人的游戏,政客与官僚上演着年复一年相爱相杀的戏码,没有平民的份——只不过在有些国家,平民的自我感觉更良好。

1小时前
  • 苜蓿
  • 力荐

原来考试专用的口音是上流社会的口音啊

1小时前
  • 喜洋洋与步步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