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花木兰 剧照 NO.1花木兰 剧照 NO.2花木兰 剧照 NO.3花木兰 剧照 NO.4花木兰 剧照 NO.5花木兰 剧照 NO.6花木兰 剧照 NO.13花木兰 剧照 NO.14花木兰 剧照 NO.15花木兰 剧照 NO.16花木兰 剧照 NO.17花木兰 剧照 NO.18花木兰 剧照 NO.19花木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9

详细剧情

本剧分为上下两部。

 长篇影评

 1 ) 鸡贼的迪士尼,失败的《花木兰》

真人版《花木兰》的口碑呈现明显的中西方差异。西方影评人多数予以正面评价,该片在烂番茄的新鲜度为75%(平均分6.85/10),Metacritic评分为67,虽然不算出彩,但在迪士尼近年的真人改编电影中排名靠前。至于代表西方观众口碑的IMDb和爆米花指数,由于掺杂了太多与电影无关的政治因素,暂时无法作为参考。而在中国,无论豆瓣(4.9)、猫眼(7.6)、淘票票(7.6)观众评分还有微博大V推荐度(50%),当然也包括该片目前的票房形势,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它的口碑已经扑街。 一部电影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口碑差异实属正常,但差异大到出现争议的也并不多见。我的一贯主张是,一部电影的主体反映的是什么文化,则该文化中的影评人和观众的整体意见更值得参考。比如,对于李安的《双子杀手》、全亚裔美国人阵容的《摘金奇缘》的评价,我就跟美国人站一头;对于张艺谋的《十面埋伏》还有本片的评价,我就跟中国人站一头。 怀着对西方影评人到底觉得它好在哪里的好奇,我认真浏览了Metacritic上的十多篇影评,大致的总结是:第一,认为较之于以往迪士尼的真人改编电影对动画片的忠实复刻,本片对动画片进行了大胆改编,值得赞美;第二,认为本片的风光优美,可以做屏保,认为武打动作精彩,战争场面壮观,史诗气质十足,而不再是动画片那样的小儿科;第三,认为新增的女巫角色(巩俐)加分,造型也不错,两位女主的互动提升了故事内涵。我倒是也读到一篇跟我的看法颇为相近的差评,来自《好莱坞报道者》的Inkoo Kang,这是一位韩裔美国影评人,由此可见,对于本片切实存在的种种问题,西方影评人还是可以抓住的,但前提可能是要先去掉东方主义的滤镜和对中国文化多一点了解。

在我看来,真人版《花木兰》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剧情上的荒腔走板,把原本动画版合情合理的一个故事结构改得漏洞百出。在主线剧情上,动画版的木兰本是一名性格活泼的弱女子,是从军之后通过严格训练才逐渐变得强大,这个过程构成了人物成长的弧度。真人版却改成她是从小天赋异禀拥有“气”的奇女子,宛如蕴含原力的天行者。于是她不需要成长,天选之子迟早要发光,她只需要克服自己的心魔,向同袍承认自己的性别身份,为此一天到晚纠结于求“真”,整个一工具人。

新增的女巫角色也是个反复向观众宣讲价值观的工具人,同样拥有“气”的她跟花木兰其实是一体两面。明明身怀神奇的“黑魔法”,却被精神控制而听命于可汗,明明具备强大的超能力,最后却被一箭射死,这样的剧情实在离谱。而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人设上,女巫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下的产物,放在一个中国故事里非常违和,可谓败笔中的败笔。

副线剧情同样问题山大。在动画版中,故事背景设定为国与国的战争,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雪崩大战之前有个场景特写了村庄尽毁),皇帝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子民而战,花木兰们则是在保家卫国,最后的决斗也发生在皇城百姓的围观之中,于是保家卫国、保护百姓与保护皇帝的目标是三位一体的。到了真人版,国与国的战争仿佛降格为两个君主之间的私人恩怨(杀父之仇),最后整个皇城更是空无一人,只剩下几个主角决斗,这样视觉上与剧情上皆空洞的戏码连家国情怀都谈不上,花木兰们的英勇不过是为了保护一个皇帝,而与天下苍生无关。

第二,是价值观的腐朽不堪,迪士尼显然是为了迎合中国观众而大量植入忠、勇、真、孝、气这些中国传统价值观或概念。不客气地说,迪士尼就是为了赚钱而不耻于向第三世界传播腐朽价值观,典型后殖民主义的骚操作。当年动画版主要面向的是美国观众,并未贩卖过上述价值观,全是真人版主动加进来的。你贩卖也就罢了,可一向讲究润物细无声地输送价值观的迪士尼(乃至好莱坞)啥时候学得跟中国某些主旋律电影一样,靠在讲故事过程中直白地反复宣传这些价值观来做戏了?那几个大词无数次地出现在台词中,就差直接拿个大喇叭冲观众喊了;又生怕中国观众被台词教育得不够,还要通过在道具上刻出汉字、在结尾字幕里写成大字来加强学习,这几个斗大汉字显然不是给美国观众看的啊。这样的谄媚令我不适。

我尤其反感的“孝”,动画版几乎感受不到,在真人版中竟然升格为了主题。动画版除了见媒人之前那首Honor to Us All中提到“obediant”(这首歌只是对古时“好妻子”价值观的客观描述,不反映主创立场),台词从未出现过“孝”或与之相近的中英文表述,剧情对父女感情着墨也不多。当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赶出军队后,她给木须龙说道:“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这么做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这一句台词,就把《木兰辞》替父从军的核心动机“孝”转换成了个体的自我实现。反观真人版,除了大量增加父女感情戏份,全程台词多次提及“devotion to family”,还通过故事开头父亲的玉佩刻“孝”和故事结尾皇帝的宝剑刻“孝”来首尾呼应地灌输,从现代中国人的角度看,这是隐喻父权加皇权两座忠孝大山压着木兰不得翻身啊!

同样地,如之前已经分析过的,原本在动画版中并非剧情重点的“保皇”,被真人版去掉剧情枝蔓之后加以凸显。动画版里设定的宏观意义上的“保家卫国”,到真人版里只剩下“保皇”这样一个狭隘符号。真人版一心“保皇”也就罢了,竟然还宣扬“忠君”。《木兰辞》的结局众所周知,木兰解甲归田,动画版也遵循了这个结局,到了真人版里她居然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去给皇帝当侍卫(又是字面意义的“保皇”)!不仅如此,动画版里皇帝有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向木兰鞠躬答谢救命之恩,接着木兰还跟皇帝来了一次拥抱,这些处理都在有意消解所谓的君臣关系。到了真人版,皇帝从始至终都高高在上,君君臣臣的界线分明。这种关系上的区别,从两版皇帝的造型也可看出,前者和蔼可亲,后者威严阴郁。

无论是从西方影评还是媒体报道中,都无人提及和讨论本片的“忠孝”价值观,也不关心“保皇”的设定。没有经历过几千年君主专制的美国人大概完全意识不到“保皇”这样的设定何其腐朽,当年张艺谋的《英雄》,在国内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它宣扬的保皇主义,但到了美国都是好评,反正这样的价值观又没有压迫过他们。在这一点上,需要成长进步的是美国人,不然,就赶紧让川普登个基吧!

第三,是审美上的东方主义。这一点跟价值观问题类似,美国主创和美国观众在英语文化和语境里不觉得本片的价值观有什么问题,但我作为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荼毒的中国人,对此是敏感的。同样地,片中那些美国人喜欢的奇观美景和华美服饰,中国人未必受用。

所谓东方主义,最早是西方艺术史在19世纪出现的一种风格,一群法国学院派艺术家到中东和西亚旅行之后,通过绘画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实际上是刻板印象的大杂烩,主顾自然是喜欢猎奇的法国贵族,无论是这种创作还是观赏,都带着浓浓的殖民主义味道(下图是其代表画家Jean-Léon Gérôme的一幅作品)。如果说本片中西域小城五颜六色的布景多少还符合点实际,到了福建土楼还把当时中国百姓穿的粗布衣服搞出大红大绿,这就完全是强加的东方主义审美了,是穿给西方观众看的。

本片置景方面最大的一处槽点甚至不是东方主义,而是比它更早的“中国风”。在西方艺术史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正值启蒙运动,那时西方知识分子不满于欧洲政治现状,对遥远东方的中华帝国充满了美好的臆想,由此诞生了艺术上的“中国风”,以各种道听途说的中国风土人情入画,创作了许多不中不西的画作。本片中一群后宫嫔妃在金銮殿前大摇大摆散步的场景,像极了洛可可时期的中国风画作,径直把凡尔赛宫花园里的景象移植到了中国庙堂。何以18世纪欧洲人的臆造,还会出现在21世纪美国人的电影中?难道艺术指导的家里还没通网吗?需要何等的无知或轻慢,才会造就这样的贻笑大方?

除了服饰,风景也不遑多让。本片在中国大江南北取景,杂糅到一块儿带给中国观众的是地理上的错位感,不仅如此,本片集邮式地展现了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地貌景观(包括在新西兰取景),这种猎奇思路反而造成了审美疲劳,其实中国人对于意境美的追求并不需要过多实景的渲染。张艺谋在《十面埋伏》里已经犯过同样的错误,但老外就是吃写实主义这一套。

本来我对真人版这三方面的批评,完全不涉及对演员的评价,连巩俐都成了被导演和编剧操纵的工具人,还谈啥演技啊。没曾想,有些刘亦菲的粉丝,或是认为我说这部电影不好就等同于说刘亦菲不行,或是觉得自己爱豆主演的电影就容不得说不好,他们纷纷告诉我,本片是改编自动画版,它如果有问题也该算到动画片头上。我这才特地找来动画片看了,看完发现动画片剧情没硬伤,价值观没灌汤,审美也没偏方向,我感觉还颇爽。反过来愈发坐实真人版的荒唐,如此走样变形迂腐过时的“中国文化”,真要是走向了世界,非但不会带来骄傲,反倒可能徒增误解。

总结陈词,动画版《花木兰》是一次成功的文化挪用。从片头采用了文人画的写意笔法,就折射出它研习和尊重中国文化的诚意。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设定,都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而没有任何猎奇心态。除去形式上大量运用中国元素,动画版的精神内核仍然是个西方故事,豆瓣上的高赞短评浪漫化地表达了这一点:“想象一个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古典中华,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梦。”它把中式的表与西式的里来了个有机嫁接,可谓“西体中用”,让中国观众与西方观众都能欣然接受。

真人版《花木兰》则是一次失败的文化杂交。它想让西方观众接受的同时还特别想迎合中国观众,不仅引入天南地北的中国视觉奇观,还塞进腐朽没落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结果,偏向传统价值观的中国观众会不满于它的不伦不类不地道,偏向现代价值观的中国观众会不满于它宣扬忠孝。从动画版到真人版的改编,该保留的没保留,不该改的却瞎改,这样的畸形怪物,应该扔进张艺谋的《长城》里,被中西联军活活打死才好呢。

 2 ) 《花木兰》到底有多烂?

省点钱吧

其实没多烂,就看你以什么眼光审视这个片子了。

假如我们从完全完全的第三方角度看来《花木兰》,这就是个一般片,很单纯的超级英雄电影。

没错,在真人版里,我们的木兰有特异功能,所以她替父从军,不但隐瞒了自己的性别,还隐瞒了自己的超能力,扮作普通士兵,这是与原版动画在人设上最大的区别,取消了人物成长和历练,让木兰一出场就是满级绝地武士,导致最初还不得不抑制自己的绝地原力。

要问为什么这样改,大概是时代进步(ZZZQ)吧,只有天选之女才够正。

但是,因为这是描述中国的故事,所以导致我们无法从中抽离,不能完全做到第三方角度,那就怪不得我们喷这道非常正宗的“左宗棠鸡”了。

你要说老外高高在上不屑于深入调查东方,我不太苟同的,外国人再高傲,他们也明白不会跟钱作对,《花木兰》海外最大的票仓在哪里,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老外拍中国文化的时候,总会莫名其妙的创造出一个“空想”的中国。虽然我们能看出他们已经非常努力了,非常想讨好东方的观众(的市场),但浑身透着一股别扭,就算是深入了解过中国文化的一流学者也无法克服这种局限。没办法,因为思维方式的问题从根儿上就不一样,对比一下东方的国画和西方油画之间差异的明白了。

用河森堡的那句调侃来举例:爱新觉罗·弘历陛下正是用这种方式向他的子民们展现了他的慷慨与仁慈。”这句话虽然没错,但从语境到感觉,都不是那么回事,真正的中国人不会这么说话,也不这么思考问题。但外国人就理解不了,所以才会出现左宗棠鸡这种东西。(对比来说,我们拍外国历史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回到这部电影,《花木兰》没有各位想象的那么不堪,但实在是“后劲儿”太大了。跟《信条》用复杂的时间线绕晕观众一样,映后回味无穷,但区别是,《花木兰》这种后劲儿是负面的,越琢磨越难受的存在。所以豆瓣目前4.7分,怨不得别人。

这不是吹毛求疵。因为文化这种东西,马虎不得。


与动画片的区别

有人说了,《花木兰》改编自同名动画电影,但为什么那部动画片口碑就不错啊,豆瓣评分7.8分,中国观众为什么能接受那部动画,却无法接受根据其改编的真人电影?

问得好。这里只是简单说下二者区别,就是昔日动画与今日电影的定位问题。

1998年的动画电影是完全的好莱坞电影,虽然聘请了中国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作为顾问,而且动作设计也参考中国武术,也有不少存在争议的地方,小时候记得历史老师上课还特意说过这个片子,我大致记得几点争议之处:

比如木兰与李翔的情感线索,让木兰跟上司谈恋爱就有很多人觉得离谱,还有就是木须龙的形象问题,以及大反派单于从北方战场秒入皇宫刺杀皇帝的桥段,这些原创剧情被一些史学家和文化学者认为完全不合逻辑。

最大的争议在一处,最早在试映的时候,木兰临行前偷偷亲了熟睡中父亲脸颊,但中方人员看了之后表示不可理喻,然后这个镜头最终被删了。

但是,动画《花木兰》最终口碑不错,虽然在国内票房一般,但观众对此大部分偏于正面评价,为什么?

很简单,动画版首先加大娱乐效果,刻意虚化时代特色,要知道动画直接搞出了“隋朝大战匈奴”的故事背景。其次在奇幻属性和童话风格上大做文章,从各种祖先神灵,到木须龙、小蟋蟀等奇幻生物,再加上迪士尼式歌舞桥段。

动画《花木兰》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就是一个奇幻色彩很重的童话故事,就是假的。

基于此,虽然动画《花木兰》有很多不符合我们观念的东西,但你跟童话故事较真的人毕竟是少数,就跟没人指责《阿拉丁》不符合当代文化色彩一样(原著里的背景是就是波斯式的“东方”),因为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嘛!

此外,人家原创剧情编排也够合理,人设有趣,在雪崩时木兰策马扬鞭营救李翔的场面,简直是迪士尼公主最高光的时刻。

所以动画《花木兰》的定位,就是一部童话公主片,主要市场还是西方,而对于东方中国观众来说,虽然怪味,但娱乐性还在,且骨子里面我们会将其当做一部迪士尼动画片来看,不会过于较真。这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我们稍后再说。

动画《花木兰》虽然当年内地票房一般,但得益于盗版影碟市场的繁荣,这部电影在观众群体里流传范围还是很高的,我们对该片好感还是居多。

所以,当真人版《花木兰》消息传出的时候,多数中国观众是很高兴哦,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信可以翻看当年新闻底下的评论。

而且真人版还是一部合拍片,有着中方团队的参与制作,就是出品过《卧虎藏龙》《捉妖记》,并且把《英雄》等华语片成功推广到西方的安乐影业,江志强老板与西方迪士尼合作中国故事,再合适不过了。中美合作的《花木兰》,想想都让人激动。

但谁也没想到,是这个样子,定位出了问题。

首先,真人版《花木兰》对原动画最大的改动就是历史背景,刻意让背景写实化,把动画版反派的匈奴,变成了历史上的柔然,一看就是北魏的故事。而且,片中李连杰饰演的皇帝与大反派之间的恩怨(杀父之仇),也暗示了北魏鲜卑与柔然手足相残的特色,这倒是很考究。

其次,与写实化对应的,就是趣味元素的剔除,删了木须龙等有趣的角色,删除了歌舞,却增加了另一个原创角色——女巫。

把上述东西组合在一起,就四个字:不伦不类。

从开场的福建土楼,到嫔妃到处走的皇宫,再到阴森的宫殿,说就不说使用黑魔法的女巫了,这是中国的故事???

文字说服力不强,我们上图,对比一下当年动画版,和今日真人版的区别:

首先就是场景,木兰的家,从园林式的景墙到圆形的土楼,各位考虑一下这个地理跨度。

然后就是皇帝的形象,谁能告我北魏皇帝盔甲胸前为什么挂着十字架??

老版动画《花木兰》,虽然有争议,但之所以被大部分观众所接受,除了动画虚构色彩的主观原因之外,动画版在服化道以及场景设定上,是很顺眼的。

看看当年美国出品的好莱坞动画版幕后是怎么做的:

“迪斯尼公司为了使影片具有鲜明的东方风情,特别派出一组创作人员赴中国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他们的足迹遍布北京、大同、西安、洛阳、敦煌等文化名城,参观各地博物馆、美术馆,还曾亲临嘉峪关感受长城的壮美,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此外,几百名迪斯尼动画师不惜耗费时间,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所讲究的凝练传神的艺术风格和平衡和谐的艺术哲学,琢磨模仿中国国画的画风和手法。”

如今,真人版这可是合拍片哦?!就合作成这样???


骨子里的骑士片

简单而言,当年动画版很成功,至少让西方观众喜欢,东方观众虽不适应但也能接受。本片所要做的很简单,直接照搬就行,但真人版偏不,非得给你魔改成这样

您知道为何吗?

真人版《花木兰》骨子里面就是一个西方古装骑士电影。您把中国背景换成维京人、换成凯尔特人、换成其他欧洲骑士,那这部电影就成立了。

比如巩俐饰演的角色,其实是最值得被吐槽的人设。

暂且不说黑魔法、女巫等西式名词设定(理解为会法术就行了,这点无所谓),就单说这个角色的特征,在我国文化体系下就不成立的。很简单,我国历史文献和民俗典故里,但凡有点特殊本领或者有宗教底蕴的,那是很吃香的,都是大咖。

我国不是没有女巫,中国古代有大量从事占卜的巫女、沟通天地的萨满(Shamans)和灵媒,她们或能以舞降神、与神沟通,或能驱邪、医病、祈雨、祝祷风调雨顺,这种人的地位都很尊贵的。 更不要说文献记载里各种会“法术”的老道或术士,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的原因,祈福、炼丹、修仙什么都有,在士大夫阶层也有相当的市场,符咒方术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比如我们看《水浒传》里的公孙胜,《妖猫传》里的黄鹤大师,都是一等一的人物,《西游记》各种妖怪假扮大仙当国师的,就连《三国演义》里会九宫八卦阵的诸葛亮都是“近妖”般的人设。

所以巩俐这个角色按理说是超级大boss才对,未看片之前我以为她最后是要篡夺王位的邪恶法师,跟《阿拉丁》里的贾方一样。没想到片中的竟然委身于反派身边,成了其鹰犬,最后还在女主角的影响下找回自我,就因为她是个女巫????

拜托,女巫鄙视链这种只有欧洲才有啊,在东方文化下,从中国的天师,到日本的阴阳师,先不论正邪,但最起码也是“台柱”级别的存在,结果您给来一个这样的定位?能想象一位会法术的角色生活在底层吗?哪怕是个妖怪,也会兴风作浪啊!斩妖除魔,方显英雄本色,结果。。。


2亿美金的结果

再退一步,呈现出来的质感也让人挠头。

动画版花木兰里对武术很有研究,还专门请了武术指导,李翔唱歌那段一看就是传统武术套路的风格,甚至有点黄飞鸿的影子。

今日真人版,除了甄子丹外,其余场面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打斗效果实则一般,这让看惯了武侠片的中国观众,很不习惯。

别说中国观众不习惯,老外也不爽,用IMDB上老外观众的评价吧“lame fighting styles”。

动作场面的槽点我就不说了。我们看下动画版是什么场面,再看看今日什么效果。

这片据说耗资2亿?就这?

真人版《花木兰》 让我想起了那部《长城》 ,不考虑源头单从模式上来看,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描述中国古代的故事,却是西方主要操盘的项目,虽然演员大多数是黄皮肤,但编剧则是清一色的老外,如今这俩片子在豆瓣的评分都跌破了5分。

《长城》的概念来自于传奇影业的老板,2011年就开始筹备了,是公司在中国成立“传奇东方”后的第一个项目,最早定的导演是《血钻》《最后的武士》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该项目已经到了剧本阶段。但后来合作终止,导演换成了张艺谋,但爱德华·兹威克和他的团队打造的剧本留了下来,并且他还担任了制片人之一。

张艺谋接手后,以中影为首的中方团队加入,但在幕后最大牌的中方人员也就是喇培康挂名的监制,与《花木兰》里安乐影业的江志强担任执行制片性质差不多,话语权不算高,整体还是外国出品,外国人掌控,连张艺谋也没啥话语权。所以就是中西文化水土不服的原因,我们看得都特别别扭。

不过两部电影的区别,如今《花木兰》分数已经跌得比《长城》还低了,原因很简单,《花木兰》耗资两亿美元,《长城》耗资1.5亿美元,比《花木兰》成本还小,但《长城》拍出来各位看看是什么效果。

您再看看《花木兰》什么效果。攻城场面就一小队人马,柔然阵营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投石车。。。

不夸张的说,日本战国时期的战斗规模都比这个大。

终究而言,导演在这个项目里虽然话语权不高,但还是有分量的,最起码能够掌控风格,《长城》在内地票房11.73亿人民币,我们等着看下《花木兰》在内地最终票房是多少。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剧情和人设。

真人版《花木兰》有个很奇怪的改动,就是把动画版乃至《木兰辞》都非常重要的“乔装出征”戏份给删了。

《木兰辞》里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动画版里,变成了木兰雨夜,向祖先祷告后,割断长发,穿上战甲,策马扬鞭飞驰而去。可以说,原版出征前的准备戏份是非常提气的。

但真人版完全没有展示,她就那么悄无声息的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这个有意境的戏份,为什么删除?

而且真人版把动画中的李翔一分为二,变成了甄子丹和安柚鑫两个人,导致错位感很强。

原版李翔就是木兰的上司,发现对方真实身份后,面对花木兰的救命之恩和“友情”,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内心,但真人版里,花木兰和甄子丹这层关系就很弱了,木兰暴露身份后,甄子丹刚刚将其驱逐,转眼就让米兰领队了?而安柚鑫在一旁全程华丽酱油,然而最后大战甄子丹反而就消失不见了,也是邪祟。。。

还有巩俐这个角色出场孔武有力,到了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帮助主角指路的NPC,啥功能也没有。

看看动画版结尾木兰在大庭广众下如何力挽狂澜,拯救皇帝,百姓高呼万岁,既振奋人心又zz正确,照搬过来有什么难的?现在连故事都讲不通,还指望啥呢。

就靠着ZZZQ?看看西方媒体一个劲的吹捧,再看看大众评分。


对与错

话又说回来,真人版《花木兰》要真的朝着真人版《阿拉丁》《美女与野兽》等风格发展,就是强化奇幻和童话色彩,没准上述问题或多或少都会淡化。还是那句话,很少有观众会跟童话故事太较真。

比如成龙与李连杰那部《功夫之王》,虽然口碑也不咋地,对中国文化也是拿来主义的运用,大家吐槽归吐槽,但却是抱着哈哈一乐的心态来看的:“卧槽,他们把玉皇大帝拍成宙斯了”、“哈哈,孙悟空和八仙一块打二郎神”。。。充其量就是恶搞式的娱乐。

但如今真人版《花木兰》从各方面的定位来看,骨子里面就要拍成古装大片的,片中从历史背景,到角色南北朝时期的额黄妆、兵器盔甲等方面能看出也是做了文章的他们就想着完全史诗化,但有时候不得章法。(下图其实挺考究)

比如,花木兰去军营报名那段,这个大门就能看出问题。

大门口摆俩神像,仔细看造型,这二位是佛教四大天王的造型,不是门神,而是按照佛教镇殿护卫传统来的。只不过佛教天王是唐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

再看门匾——“折冲府”。这是我国唐代府兵制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好吧,果真是唐朝的军营大门。。。

这种感觉就很别扭。《花木兰》这部电影里你可以挑出各种各样不符合我们传统的地方,但反而在这种“无关痛痒”的地方搞的很有仪式感,虽然朝代错了吧,但一看就是剧组人员做了研究的。

说白了,就是西式思维拍中式文化,而且拒绝走童话风,非要搞严肃史诗范儿,自然会把一些问题放大。

但既然你严肃起来了,也就别怪我们严肃对待了。


彩蛋,凤翼天翔

《花木兰》里关于凤凰的说辞,再次犯了西方文化主观的错误,因为把中国的凤凰与“凤凰涅槃”里的凤凰,搞混了。但这个错误其实挺“无辜”的,因为别说老外,就连我们也会搞混。

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凤凰,就是百鸟之王,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而“凤凰涅槃”是西方的凤凰,就是不死鸟phoenix,浴火重生。只不过当年西学东渐的时候,这种神鸟也被学者翻译成了凤凰,或者是我们的凤凰被引入西方之后,也用了phoenix这个英文名,反正二者的名字叫着叫着就一样了。

在我国古代灵物崇拜里“百鸟朝凤”里的凤凰,从来没有在火里永生的意思,这就跟把希腊神话里守护宝藏的龙,与中国神话中的龙混为一谈一样。

但话又说了回来,这种区别估计我们自己都很少知道,因为这本应是常识性的东西,却没人教,也很少有传承。。。相反,我们在各种流行文化中,却见了太多烈火中复活的“凤凰”,《圣斗士星矢》里的凤凰座一辉,到《哈利波特》里的凤凰,再到如今《花木兰》里的凤凰,这些都是西方的不死鸟,反而我们五彩斑斓的凤凰形象,其代表了什么含义,却很少有人记得。

想起了当年俺在《哥斯拉2》观影做嘉宾的时候,一位观众说,片中大反派王者基多拉的三头龙形象,是在影射中国。我当时非常无语,中国龙和西方龙,难道也分不清了吗?基多拉是日本产的,霓虹国再腹黑,也不会把东方灵物,变成反派,人家“东方龍”跟“西方竜”,在文字上就不一样。

说起来,真的挺无奈的。

说一千道一万,文化这种东西,马虎不得。


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3 ) 花木兰,你知不知道我最恨你像个木头一样!

天赋“气”能奇女子,复联在逃公主花木兰,武打巨星甄子丹没有能力教她习武,功夫巨星李连杰等着她来拯救,能飞天会巫术的巩俐在她面前也只配被一箭射死,吴亦凡看了这部电影都想立刻从《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里穿越出来对她咆哮:花木兰,你知不知道我最恨你像个木头一样!

不知道刘亦菲的演技是怎么做到十年如一日的木,把花木兰换成匹诺曹主演可能都比刘亦菲演得好,至少匹诺曹的鼻子还是会动的,而刘亦菲连眼珠子都不会转。《美女与野兽》里的著名花瓶屈成氏小姐看了刘亦菲的表演,都恨不得立马自诩演技派。把刘亦菲的在《花木兰》里的表情截下来,玩个连连看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剧情我就不吐槽了,迪士尼真人公主片一向没有什么剧情,看个服化道和唱跳就好。很可惜花木兰没有唱跳,服化道更是槽点无数,特效和打斗也一言难尽。可能看个木偶剧都比这精彩

 4 ) 仅从预告片预感国内口碑票房要扑街(附票房预测)

预告片出好几版了,从最开始的女性意识觉醒到现在终于开始替父从军,但是一部电影拍完了就是拍完了,预告片怎么改电影总体内容是不会大改的,或许是几个月前反响不好让迪士尼重新补拍了一些内容,但是我相信内在核心依旧不变,依旧是女权主义搭配个人英雄主义的惯有路子!

可是问题来了,这个路子用在花木兰上,国内会吃这一套吗?

我们想说一下迪士尼过往的动画改编电影,国内票房一般但是口碑还不错,这其中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文化的好奇心!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无论是美女野兽还是阿拉丁,无论是欧美童话还是中东阿拉伯故事,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正如同白人和黑人在我们眼里都是外国人,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于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其他文化都有好奇心但是都不熟悉,

可是花木兰不同!

即便改编于迪士尼动画片,那也不能改变花木兰来自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事实!

我们对其他文化可以不熟悉,但是对自己文化难道还不熟悉?

你拍了一部花木兰,内里的核心价值观完全欧美化,替父从军的孝道成了逃婚从军的女性意识觉醒,你还想告诉大家:看,这才是你应该赞扬的花木兰精神!你这是在侮辱谁呢?

这种极其背离原著和国内观众的既往认知的电影口碑会好?我不敢相信!

当然,如果迪士尼完全理解并尊重花木兰原本的精神那就另当别论!不过,这么多年了,我不认为迪士尼会改变风格!

因此,我认为花木兰的国内票房和口碑真的有极大扑街可能!

另外说一下主演刘亦菲,她是真的不抗票房的,虽然社交软件她的粉丝声音很大,但是绝对数量真的没有那么多,否则她的电影也不可能部部扑街了,论粉丝战斗力很厉害,但是票房是需要用钱投票的,是看电影口碑的,鹿晗大流量,上海堡垒又怎样了呢?

2020年9月3日,提前猜票房,总票房2.5亿到3亿上下,首日票房8000万到1.2亿!如果口碑极差,首日票房5000万上下,总票房不过2亿!

2020年9月4号,我看完了全片,我决定改一下票房预测,首日票房5000万,全部票房1.2亿!

2020年9月6号,没想到口碑蹦么这么快,11号是周五,花木兰首日票房很难超过信条了,预测首日收3500万,次日2500万,首周票房7000万到8000万,总票房过不了一亿……

接下来公关的整体思路:大力抨击看盗版的行为,将看盗版和电影质量挂钩并模糊重点,宣传不看正版没资格评价电影!进一步刺激粉丝护主的心态,争取在上映之日能多圈一点是一点!

声明一下,我没有看过正版,所以没资格评价正版花木兰,也不清楚质量怎么样!我只是看过了盗版,盗版是真的烂!

另外,刘亦菲本人不讨厌,但是她的部分粉丝和她背后的公关团队是真的讨厌!

粉丝群体一定要多动脑,反击要打对要点,你们要分清楚合理分析预测和黑之间的区别,盲目骂别人黑,恰好给自己树立了更多对立目标,对电影对刘亦菲都不是好事!pg one和肖战的前车之鉴如同昨日呀!

9月7号,最后更新:从公关思路来看,口碑已经彻底没希望了,那么接下来重点就在首映票房了,团队很清楚这是一部后继乏力的电影,首映和次日票房几乎就是全部票房,那么目前营销的重点就是如何引诱或者忽悠更多观众去看,所以接下来就是重点抨击盗版,宣扬看盗版道德有问题,道德有问题的人评分自然不公正,争取尽量蒙蔽更多观众,通过好奇心驱使观众走进影院一探究竟,口碑不要了,票房不能放弃!

其实对于一个明星来说,演技呀人设呀口碑呀,重要但是并不是最重要!一个明星存在的价值是她的商业价值,电影明星商业价值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电影票房号召力,所以明星背后的营销团队可以不要口碑,但是票房不敢放弃,一个明星一旦商业价值被质疑了,那她离被市场抛弃也很近了!

刚开始我们会疑问,营销团队为什么不让刘亦菲跟迪士尼切割呢?现在从这个角度考虑,你会发现,不是不切割,而是不能切割,想保人就必须保电影!

粉丝或许只是想单纯为爱豆发生,而明星背后的团队却深知利害关系!

想明白了这些,自然就理解了公关团队所做的努力!都是生意呀!

 5 ) 请大家谨慎带孩子观看迪士尼的花木兰

请大家谨慎带孩子观看迪士尼的花木兰,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电影 我看到了国外的傲慢和对我们中国满满的恶意

既然翻拍中国的故事,为什么不找一个中国的编剧,中国的明星

而不是清一色的外国人

又把老外喜欢的女巫情节和所谓的气放了进去

浓浓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

剧情离谱,投石机打士兵百发百中的敌人打木兰竟然偏了好几十米

雪崩人都躲都没地躲,木兰可以骑着马在雪中任意穿梭救人

再加上所有人都说外语

特别是报告将军竟然是yes commander

特别这句话从木兰嘴里说出来后

我的思绪一下跳到了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战钢锯岭上了

好多人说这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说英文没问题,好我接受,但你9.11在中国上映,今天9.6号了你如果真有国语版你出个国语预告片不过分吧???我们出去的片子哪吒什么的早早的就发布了英文预告片,这是诚意是重视!

我只想说一句迪士尼想翻拍没问题,请你有点诚意

这种片子我带着孩子去看完怎么解释

或者你拍出来就是给国外看的我也没意见

但是请你不要来中国的院线上映坑过人的钱

还有一众水军

一个劲的刷好评是没有用的

群众的眼睛是明亮的

这片子撑死就4,5分

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避免入坑,避免看到满满的恶意

 6 ) 看完花木兰感觉这回迪士尼欠我一张电影票

期待了很久这个电影的,因为期待,所以看的时候真的是心情很复杂。声明一下,我是怀着极大的包容心来看电影的,因为我知道外国导演拍中国背景的电影极少有成功的案例,更何况是这种有着民族情感的题材,所以看之前已经做好了这方面心理准备:只要迪士尼有诚意、好好拍,一些小bug我可以忽略。没想到,还是被剧方的不用心恶心到了。

首先说总体感受,总体感受就是很平。不知道导演在赶什么,电影整个没有情绪起伏:看到好几个点感觉导演是不是要煽情了,结果感动的地方情绪根本上不去;某个点感觉导演要在这里幽默了,然而又笑不起来。因为花木兰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所以这个片放弃了故事上的起承转合,两小时都在充满深情地讲述了花木兰一生的感人故事。刚开始她有多么多么不容易,小时候家里不受待见,因为自身的女性身份受了不少歧视和打压,后来就业后进了一个男性行业后又吃了许多苦头,但是呢,花木兰充分发挥了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终于在男人的行业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其实电影刚开始一直到木兰进军营之前都还不错,木头美人刘亦菲在小细节上也难得地表情丰富了起来。没想到30分钟之后开始影片开始逐渐放弃讲故事,后面一直在抒情,巨多慢镜头,木兰冲锋了给一个慢镜头,木兰马上炫技了给一个慢镜头,木兰摔跤了给一个慢镜头,木兰射箭了给一个慢镜头,木兰卸甲给了十个慢镜头……然后宏大叙事加上恢弘的背景音,总让人跳戏感觉下一秒就要开始开表彰大会,给花木兰同志颁发巾帼奖章并评选她为年度三八红旗手。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只觉得哇好厉害好强,但是内心并没有被打动。

这个木兰很强,但是很奇怪的是,她身上没有那种感染人的能量,没办法让人感同身受。

我想了一下原因,跟原作动画相比,真人化电影变得如此空洞失去人味的原因还是在木兰这个角色的设计上。你就感觉电影里的花木兰很努力,很奋斗,很强大,从一开始就是武术高手,刚进军营就是最强士兵,没有缺点,就算有一点点小缺点也能马上克服。简直了,这是在干嘛,写人还是造神呢?感觉普通人对木兰只能远观不能近看,近看就是亵渎,这个人物在电影里失去了动画中的那种既是可爱小女孩也是强大女英雄的人物复杂性,也没有逐渐成长的过程,感觉木兰应该是刚出生就有八块腹肌吧。

普通西方人没怎么见过中国功夫,我们从小还看得不多吗?飞檐走壁,漂亮的武打姿势在中国人眼里见惯不怪了,花木兰电影里拍的这些动作实在是很平庸,任何有小学三年级的武侠片储备看到花木兰里的动作镜头都提不起来兴趣。除去这些花架子之外的人情味实在是很欠缺,让人不禁疑问:东方人的情感虽然很内敛含蓄,但是也没有到完全感情不外露的程度吧,木兰姐姐在她功成回家之后相见时那30秒的能量都比木兰整部戏在情感上投入得多。

其他方面最想吐槽巩俐这个角色。就很尬。开头特地在一堆紧急军情里介绍“柔然可汗有女巫相助”,还花大堆镜头表现她的魔法多么地厉害时我还以为是大boss,结果戏份半尴不尬,突然就死了。而且让人很想吐槽:如果你是因为女性身份不受尊重而帮助柔然人,但是到了柔然阵营还不是不受尊重,难道看不出来人家只是在利用你吗?然后后面转变也非常突然,突然到我把自己代入到木兰的立场来接受这个角色的转变都尬得我满头黑线,好比虐待你多年的后妈在你考了一百分回家后突然开始献殷勤给你下饺子吃,有一点点懵,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感觉没有这个必要。

然后,李连杰为什么眼神能这么木?他要是不说话我还以为剧组照着李连杰的样子给扎了一个稻草人摆在那里供排练用,结果拍戏的时候忘记换回真人了。

好兄弟宏辉……我真的是一直到电影最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条感情线……不仅让人仰天长叹这个感情线也太含蓄了,原来冲锋前他俩那个“兄弟保重”一般的对视是在眉目传情啊。据说电影里原本有一条唯美的吻戏被中方要求删除了,我之前还骂保守来着,现在看来真的是错怪人了。这俩毫无情愫的人拍什么吻戏,喝酒拜把子还差不多!

有一个人物角色跟动画里某个很抢眼的小角色同名,听到的时候我就很期待,以为是个包袱,满心期待这个角色会给沉闷的电影带来一点喜剧笑果。结果呢!就是一个很平的角色。到底为什么要给期待啊,给了期待又不塑造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其他演员方面,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在西方人眼里可能都是亚洲人,但是其实细分下来,有越南的有日本的有韩国的有蒙古的,华人有的讲粤语有的讲普通话,有的可能根本不会汉语。演戏之外呢,大家之间由于各自巨大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互相之间都不交流,所以电影里也是全体角色都在那里各演各的,角色之间没有那种磁场的碰撞。不仅军营里大家平时相处时感受不到生死兄弟情谊,甚至最后大家在发现木兰是女孩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就都冷静地接受了……冷静地……接受了……这简直像是被迫上班打卡,演完就各回各家互不打扰了。

我一直认为好的电影会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欢,动画原作就是如此,小时候的我看得很开心,长大之后重温也觉得很温暖。然而电影里硬伤多到一篇不够吐槽,其他很多豆瓣博主都写了很多了,不想再说了,感觉被侮辱了智商。

迪士尼世界里只有这么一个中国公主,期待太高,片子不太行让我觉得很遗憾。也许只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可能会看得开心吧。(此处更新:问了一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朋友,她们的反馈也是不好,看来外国人也没那么好忽悠。)

最后想问一下迪士尼,这种只想挣快钱没有诚意的作品卖这么贵,可不可以退钱?

----------------------------------------------------

为了防止一些人无理取闹,我在此贴出自己的Disney+的页面和花木兰电影的购买证据(坐标日本)。

花木兰电影主页

购买凭证

 7 ) 从西方视角重看《花木兰》

申明(为避免双方心情不好):

1. 我并没看过原动画作品,下面一切讨论基于记忆里对《花木兰》故事的解读。这也是我相较于其他观众有更低的心理预期的原因。

2. 我从未赞扬过西方电影曲解中国文化这种现象,只是想表达我们有自己的花木兰,我们的文化足够坚毅,不需为这件事气急败坏。

3. 我给这部片高分的最主要原因是巩俐饰演的巫师,这个角色的加入让我看到了女性之间的扶持。

4. 我把这部片当童话看,不当历史剧看,不赞同这个观点的请绕道。

5. 致那些说我收了钱的人:是不是世界上只要有人和你的想法不一样,就是收了钱?我就不一一回复你们了,我只回复讲道理的人。

————————————

截图一段发条张在电影最Top公号里的话。

这就是我的态度,扭曲了我们的文化,是他们无知,不是他们傲慢。所以,大家乐呵乐呵,不用为这个事儿着急上火。

打低分的情理之中,觉得不错的朋友也不需要藏着掖着。每次我都看各种相关评论里会有人“怯生生”地问,“为啥我觉得还行?”

我就想问,为啥不能觉得还行呢?各有各的想法不是吗?

———————————

一. 故事

这部电影的改编,起承转合完成得很好。

从被排挤,到逐渐成长,再到初试牛刀,拯救王朝,最终衣锦还乡。可以看出整部电影的节奏掌握得挺好,她的成长史伴随着迭起的高潮。

期间,有许多点都足以打动人心。

这里重点提两个木兰心理上的转折点,而这两个转折点都与巩俐饰演的巫师有关。

巫师与木兰其实是同类,她们都天赋异禀而不被人理解。木兰选择了隐藏自我,巫师选择了释放却被流放。而当巫师找到了同类,她想带木兰找到归宿。这里,我甚至愿意把巫师的引诱当成对木兰的保护,她不止是希望木兰归顺于她,也希望木兰免受流放之苦。

第一次巫师与木兰相见,巫师希望她不要隐藏自我。而木兰了悟,于是选择了“真”,勇于面对自己身为女人的事实,最终选择用女人的身份去战斗。

第二次,是在木兰被驱逐之后。巫师看到了她的痛苦,真诚之人反遭背叛,于是巫师更进一步希望她们站在一起。可木兰还是选择了——“忠真勇”,冒死回到了军营。

所以,木兰的两次心灵上的转变都因为巫师。而巫师最终也被木兰征服,已经坐上龙椅的她,看到自己木兰走上了自己曾经渴望的道路,于是选择走下神坛,引领木兰到达终点。

不得不说,这是这部电影很符合现代女性的一次改编。男主被抛在一边,而巫师——另一名女性,成为了木兰真正的领路人。同时,伴随着贯穿全篇的“忠真勇”三个字,花木兰也成为了一名勇于面对自我的女性,而非以男性的身份取得胜利。

另外,男主的戏份也处理得当,不多不少,最终留给大家一点意犹未尽的暧昧。

这也是我给了这部电影高分的原因,作为女性,我更希望在看到故事里的女性能有自强自立的,互相扶持的一面。

二. 场景动作

这里要夸刘亦菲!可以说不仅外貌气质完美符合,可美可帅,而且全程演技、动作无一掉链子。男性时,脸部线条便俊朗起来;女性时,脸部便柔和起来。真真难得!

电影也适当地表现了一下木兰被放逐后柔弱的一面;以及,面对爱情时,试探着碰触了一下对方的手。不是牵不是握,更不是像兄弟一样击掌。只是轻轻搭上他的掌心,浅笑着收回,然后决然上马离去。

另外,大制作的场景值得大吹特吹,咱大中国的壮美也值得大书特书(虽然好像是在新西兰取景哈哈哈)。但重点是,整个画面很有中国的留白意境,颇有山水画的味道,令整个电影的中国气质更盛。

但战争场面还是太小家子气,一两百人的械斗根本无法彰显我们中国古代的战争了。以迪士尼的资本,完全可以做出更恢宏的气势来。

三. 西方视角

这个部分来谈谈,这部外国人制作的中国电影哪些部分是通过西方视角构成的。

首先,“气”的设定明显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武术武侠的误解。我们的那些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超能力”都是哪里来的呢?于是,这里把它归结为“气”。同时,把它作为天赋异禀的存在,有气的人,可正义可妖魔。

服化道方面也值得吐槽!为啥中国的场景里永远有日本元素的存在???从将士头上的羽毛,到丞相的衣服,乍一看都是日本风格。分不清中日文化的毛病,外国人算是落下了。

另外,不断出现的“忠真勇”三个字,更像是导演为了强调中国文化而故意放大的。可以想象,当我们在拍摄一部关于忠孝勇敢的电影时,很少会反复强调我们心照不宣的文化积淀。但这终究是一部拍给全球同胞的电影,这样的处理必不可少。

同时,电影对皇帝的刻画也颇为奇怪。他的龙椅是在一捧金光里,常常看不清面容。当敌人来临时,他毅然选择亲自与对手决斗。瞬间有西部牛仔决斗的味道了!

而事实上,在我们的故事里,皇帝怎么会和谁单独决斗呢?太离谱了。而此时,花木兰也被刻画成超级英雄电影里,那个只身上阵的英雄,解救了只身的皇帝,杀死了只身的部落首领。其实哪一点,都不太符合我们的传统。

这一段高潮,满满的西方文化味道,藏在了东方美学的表皮之下。

但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失有趣,毕竟这就是一部妥妥地通过西方滤镜看到的东方电影。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毫不血腥,适合小女生看完后振奋人心的童话电影。但如果你要把它当历史剧看,实在有失水准。

 短评

30美金的超前点播...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 优缺点都很明显的一版花木兰 优点当然是武术编排和画面 雪崩那场戏尤为突出 缺点则是我没有看到木兰的成长 她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过程太潦草了 我完全无法和她共情 最后被剪掉的动画版桥段的确对剧情有影响 7/10

6分钟前
  • kunlee
  • 还行

【C+】比较失望,看得出野心很大,想做出一种有别于此前迪士尼风格的历史史诗感,但受限于童话风格,战争场面看起来像儿戏(也和导演动作戏调度水准不佳有关)。其次,花木兰的人物刻画也不够好,这个角色明明塑造空间很大,但无论是花木兰选择面对自己的动机,还是军队们接纳花木兰女性身份的过程,都处理的太过于简单潦草,使得影片核心情感浓度大大减弱。最后,刘亦菲也不行,她太柔了,身上缺少战士的狠劲儿和不屈,面对复杂情绪的场景,其单薄的演技也无法撑住人物,以至于我看完全片,竟都觉得花木兰全无魅力。

11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多了一个星给神仙姐姐!!!这电影很迪士尼童话风格了,符合我的预期,当时不能用普通电影的尺度来衡量!记住这是迪士尼童话系列就完事儿

13分钟前
  • 聿千。
  • 力荐

我的电影票钱

18分钟前
  • ZZZZZZ娜瑞
  • 较差

仙女姐姐好美,歌好听

23分钟前
  • 新酱
  • 还行

2.5 果不其然地滑入儿戏式的东方学想象、“成为一种生意”式的伪女性主义表达。之前始终没怎么关心过这个片的新闻,看正片才发现竟然是没有歌舞片段的。其实高水平的欢脱歌舞、油腻但活灵活现的表演方式(比如去年的《阿拉丁》),几乎是解除迪士尼如同僵尸般叙事模板的唯一出路了。而这部电影却做着把僵尸进一步僵化的努力,创作地越认真,效果越可怕,直叫人怀念动画版的一场场歌舞秀。迪士尼“公主真人版”电影一贯的问题都是故步自封、毫无想象力,但至少在高投资、正向创作心态的保证下,能做好“花瓶电影”的本分,这部同样差不多如此。

28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对剧情和设定感到hmmm的朋友可以把气理解为原力,木兰理解为天资聪慧的原力少女蕾娅,巩皇理解为堕入黑暗面被放逐的黑武士,这样一来故事就通顺多了

31分钟前
  • Hablonothing
  • 较差

水土不服+演员表演形如枯槁

32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垮得蛮彻底的。。所有人物都很脸谱化,包括反派,剧情不出意外地乏善可陈,没有谁演技在线

34分钟前
  • WildestDream
  • 较差

1.皇帝要让花木兰做将领的时候,花木兰却拒绝了,因为她要回家向家人赔罪。父母没有因为对她催婚而向她道歉,她为什么要因为展示了自己的“气”而道歉?花木兰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不应该觉得女性有“气”是一种罪,她应该觉得这是她的天赋。她也不应该觉得女性不能带兵打仗,她应该觉得男性能做的事,女性也能做。2.本以为电影最后人们不会再觉得有“气”的女性是女巫,结果电影压根就没提这件事。似乎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只要电影最后花木兰取得成功了就行了,其它女性过得好不好不重要。但是花木兰一个人不再受到歧视,并不代表所有女性都不会受到歧视。3.中国的故事被美国人拍成电影,演员都是中国人,说的却是英文,这让我感觉很魔幻。假如中国的电影公司把美国的故事拍成电影,演员都是美国人,说的却是中文,估计会喷死吧。

35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今天Disney+首发,198大洋线上看,伴随着English cc字幕,别提有多爽了。3分献给我的198块!

39分钟前
  • MogulKahn
  • 还行

又有凤又有龙,真可谓龙凤呈祥,花木兰在这里向全世界人民拜个早年。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是很一般,但分低了。看迪士尼就像看童话故事,不能太较真细节,童话故事若较真细节,都是假,但小孩子们就是会信会喜欢。同样道理,花木兰这类故事,如果真的去较真的话,你说一个女人,长期女扮男装混迹在一帮男人当中,却能不被认出,难道周围人都瞎吗?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该女子长得五大三粗、肤黑貌丑,所以,意淫花木兰、祝英台这些能够女扮男装,却又长得很漂亮的人,可以休矣。最后,啥叫文化输出,这就叫文化输出,能让别的民族,去拍你民族的故事。这方面,我们常年输入,偶尔输出,值得鼓励。

4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西方人误读东方文化集大成之作

47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很差

……o.k.(钱德勒初见莫妮卡式ok)

48分钟前
  • Joeb
  • 较差

1.0 全方位的烂,不必苛责人尽皆知的刘亦菲的差演技,她真不是最差的那个,导演比刘亦菲差得多,调度根本是胡来,镜头设计,分镜,剪辑全部都有很多莫名其妙,越轴胡乱用,摄影机旋转胡乱用,剧本沿袭迪士尼动改真的一贯套路,几乎没改,如果说动画我还能以给小孩子看为借口去接受剧情的逻辑问题,那么真人电影还那么胡来,我绝对接受不了,到处都是bug,更不要谈人物了,最后我也不知道这片的投资花在哪了,真的用在了特效上?完全的网大质感,游戏质感。我真的没有在这部电影身上找到哪怕一丝的优点

50分钟前
  • 【龍】在我心
  • 很差

刘亦菲怎么做到一个表情演完整部电影的 巩俐的角色完全没必要 我最喜欢的木须也没有 小时候最震撼的全京城百姓下跪感谢木兰也没有 迪士尼擅长的电影配乐也没有 难看至极

53分钟前
  • Joe
  • 很差

真香失败……剧情涣散,表演僵硬,打戏还是十几年前国产古装剧的水平,巩俐这个女巫的角色加得实在是太失败了,最后那个射大雕差点把我笑死……

56分钟前
  • Han
  • 较差

前面部分总感觉在看亚洲地区的电影,不过在说别人为什么说英语的同时也得想想自己的IP为什么不能自己拍。迪士尼还是牛,自家的风格仍然保留也没有太严重的水土不服。

59分钟前
  • 安德鲁加菲猫
  • 还行

突出了女性独立自主的想法,不能用美貌来定义女性,应该用品格来定义。

1小时前
  • Frederick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