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HD

尼罗河女儿1987

剧情片台湾1987

主演:杨林杨帆高捷李天禄崔福生辛树芬吴念真 Nien-Jen Wu

导演:侯孝贤

剧照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2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3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4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5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6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3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4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5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6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7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8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19 尼罗河女儿198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0:02

详细剧情

  少女林晓阳(杨林 饰)爱看漫画,常幻想自己是细川智荣子少女漫画《尼罗河女儿》主角。她生活在繁华的台北,白天在肯德基当店员,晚上在夜校读书。晓阳与家人住在一座简陋的平房里,祖父(李天禄 饰)是个风趣的老头。父亲(崔福生 饰)在嘉义当员警,常年在外执勤。母亲去世后,晓阳肩负起母亲的职责,照顾上了年纪的父亲及上学的妹妹,并整天为哥哥担心。
  哥哥(高捷 饰)与朋友合开一家餐厅,白天工作,晚上当小偷,却能照顾到家人。父亲和哥哥爆发冲突时,晓阳总是站在哥哥一边。她暗恋上哥哥的朋友阿三,却不知阿三爱着别人。种种事实让她感到气愤、悲伤和绝望,并在遭受打击后成熟清醒。

长篇影评

1 ) 惟一一次美丽的杨林

如果不是看了《尼罗河女儿》,杨林在我的心目中无非只是那个化着浓妆对着镜子扮演怨妇的女人而已,我讨厌她的长相讨厌她的声音讨厌她的音乐风格
可是,突然之间看到《尼罗河的女儿》,才突然发现,原来她也可以清汤挂面,她也可以穿T恤短裤,她也可以幼稚平静……

2 ) 曾经,纯白

侯孝贤在回忆《尼罗河女儿》时说,杨林当时(22岁)已经大于影片人物的实际年龄(15岁)。想了想,难怪我会觉得她翻漫画书那么怪。15岁的少女渴望恋爱,22岁的就勇敢去爱。综合在影片中就是一个左右摇摆的人物。

当时一个原因可能是想商业(杨林是歌星,有点不太可以想象会跟侯孝贤产生联系),一个是片方压力(尝试么,管她是否太成熟了,抓来一用),其实都可以理解。

《尼罗河女儿》是一部被忽略而不是忽视的侯孝贤作品,可能挑10个人举办HHH回顾展有9个也不一定会选择放映它。1987年的《尼罗河女儿》,因其登峰造极的长镜头和不入流的都市情绪,早早被打上失败的标签。再者它之前、之后作品风格几乎就是一体,无可挑剔,于是更反衬出它的失败和怪异——它似乎根本不应该出现。

《尼罗河女儿》有高架桥上的车流、入夜后映照得城市如白昼的灯光,里面西装革履出入休闲场所、悠闲喝着咖啡的都市青年怎么看都不像是出自前作《恋恋风尘》到《悲情城市》之间的侯孝贤之手。不过他们似乎还是都市中的边缘人群,会在火光中畅吐心声,有家庭的牵挂,有情感的困惑,而不是杨德昌那里纯粹的现代知识女性、白领青年或者中产阶级,说着“我们”和“你们”。

焦雄屏说侯孝贤一直喊着要拍商业商业,拍出来给大家一看,哇,这就叫商业?当然这还不是最辛辣的讽刺,蔡明亮直接被她定义为只会拍“现在这种片子”,给几亿让他拍商业片他还是会拍成一个相同的故事。如此,焦雄屏大概是从头到尾把台湾新电影和后浪们完全看得剔透。但是除了他们,台湾还有人么?

是的,侯孝贤失败了,当80年代台北某个舞厅里上下晃动的五彩霓虹灯光忽明忽暗,许久不曾如此仔细地边听边想,轻吟细量,耳朵微微发痒。

人们尽情摇头晃身、尽情骚动时,立即条件反射般记起的是十几年后的《千禧曼波》,里面也有类似的世纪末迪厅场景,如出一辙,害怕男友会和雪人一样在天明后融化的Vicky,只凭由印象,一模一样。

侯孝贤的走进都市依然没能够彻底,并且,在遭遇失败后就远远地躲开不敢再轻易触及。1987年之后如此,2001年后是如此。

然而,真退回到1987年的《尼罗河女儿》,牵挂的其实还是台湾新电影,还有最亲切的侯孝贤。

本不奢望《尼罗河女儿》精彩无限,也不冲它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名声。所以能够完全放松的欣赏它,慢慢的细品每一个段落,也许这的确是带着感情去看待一部电影的幸福,作为一个HHH微小而琐碎的满足。

首先印证的一点是果然跟日本少女漫画细川知荣子《尼罗河女儿》有关,至今未完结的它埋葬了多少情窦初开的少女到嫁为人妇、带着孩子中间的青春岁月。10多年过去了,比90年代纤弱得令人不由怜爱起来的少女青春更早的,少女漫画开始崛起渗入港台的70年代到台湾流行音乐走红飘至大陆的80年代,1985年唱响“把玻璃心留住”的杨林在1987年正是大红之际翻起了《尼罗河女儿》的漫画书——侯孝贤很自然地把商业转型和偶像歌手结合在了一起,或许是不甘于不卖座之批评罢。

往后跳,10年后,杨林在34届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再唱起《尼罗河女儿》,妆已经涂抹得有些浓烈。再跳过10年,杨林也终于青春不再,美女最恐迟暮,徐娘半老地卖弄着残余的点点风骚,除非忠实歌迷,已经没有人能清晰记起她的名字。

杨林,从未如此美丽的甚至有点纯洁的杨林,以往只是看过她成熟性感、风骚入骨的写真照片,赶不上听她唱歌或者演肥皂剧的年代。唯有电影,唯有与《尼罗河女儿》的一切切,漫画到电影,电影到主角,当20年前粗糙的画面中,《尼罗河女儿》里的杨林翻着漫画本,画外音独白念着漫画故事的由来:在距今遥远遥远的3000年前,我被诅咒带回3000年前的古代世界……找寻失踪的凯罗尔,断断续续的道出某种思绪,完整地道出了主题。

如此地道的“侯氏都市作品”内心独白,又一次轻声细语,又一次喋喋不休,和舒淇在《千禧曼波》中的喃语一模一样。可见,侯孝贤还是有其挣不脱的无形框界。

如果,如果现实就是把自己带到2000年前的埃及尼罗河,杨林后来继续说着: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凯罗尔,离开20世纪的哥哥、爸爸、同学们,在古埃及曼菲士的世界里,快乐又孤独……埃及王,真的没有太多概念,就电影说电影,就以前见过一篇写《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名为《天是红河岸》一篇,特意去搜了下由来,发觉后者和《尼罗河女儿》常被并提比较。始终不甚满意这种无关事物的连结,而后来潜意识里慢吞吞码出的叫板之作感觉也还尚可。

说远了,要强调的大概则是未看影片之前,《尼罗河女儿》是一片纯白,所以才会引得如此多的时空跳跃。然而,注定着它的出现只能是在多年前的纯白处境,把所有人想象得如同曾经美丽的杨林一样纯白,能够得到宽容、善待。只是,后来,它失败了。

3 ) 动漫 尼罗河女儿

今天上的是很无聊的选修课,但是老师却是个很古板的人。他要求我们在课上认证听讲,于是我们在他的严格教育下认真听了一节课。虽说是听了一节课,但是我除了听到拉美西斯,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这些琐碎的我感兴趣的东西外,真的什么都没有收获到。
回到寝室后,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于是就偶然同时也必然的看到了一部经典动——王家的印章,又名尼罗河女儿。刚看到我就震撼的不得了,这么好的一部动漫为什么我现在才看到呢?虽然画面的质量和美感没有现在的好,但是我很喜欢,我喜欢它的故事,喜欢那种画风,喜欢那种感觉。
动漫的作者是日本的惜春知荣子和芙美子两姐妹,并且这部作品是自1976年开始连载的,据说是日本连载最长时间的漫画之一。这让我更加好奇,再加上动漫本身的故事,我对这部动漫相当期待。

4 ) 尼罗河女儿

少女林晓阳爱看漫画,常幻想自己是细川智荣子少女漫画《尼罗河女儿》主角。她生活在繁华的台北,白天在肯德基当店员,晚上在夜校读书。晓阳与家人住在一座简陋的平房里,祖父是个风趣的老头。父亲在嘉义当员警,常年在外执勤。母亲去世后,晓阳肩负起母亲的职责,照顾上了年纪的父亲及上学的妹妹,并整天为哥哥担心。 哥哥与朋友合开一家餐厅,白天工作,晚上当小偷,却能照顾到家人。父亲和哥哥爆发冲突时,晓阳总是站在哥哥一边。她暗恋上哥哥的朋友阿三,却不知阿三爱着别人。种种事实让她感到气愤、悲伤和绝望,并在遭受打击后成熟清醒。

5 ) 成长的阵痛

侯孝贤作品,1987年,正好是三十年前。

女主角本来要找一个更年轻的女孩,不过这个女主角是投资要求用的,为此修改了人物背景。怎么才能让她喜欢上尼罗河女儿这本漫画呢?二十来岁已经不太合适,因为很幼稚。

病逝的母亲,晚上做小偷白天开餐厅的哥哥,上面还有祖父,下面还有妹妹在上学。父亲又常年在外,很少回家。每个人都与她有直接关系。她要把心思用在每个人身上,照顾妹妹,担心哥哥。年纪轻轻就有了重担。

这样一来,喜欢漫画就可以理解了,人要有一个可以逃避世俗生活的地方。这样才不会被生活压垮。电影几乎没有配乐,只是把生活展现给你看,让你看生活的无奈,让你旁观生活的无聊无趣。因此电影显得沉闷,这也是生活的样子。

侯孝贤受到沈从文很大的影响,看过一点沈从文的散文,写的非常美,写生活的艰难和痛苦,如此明净的呈现在太阳底下,还是有一点距离的观看。有距离可以看的更清楚,这就是他的电影和很多人不同的地方。没有那么多代入感,只是让你看,让你去想。

看的时候有条弹幕很好玩,那一幕有城市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于是说万恶的资本主义,八十年代就车水马龙。这可以引起我们的会心一笑。

后期父亲又受了枪伤,把生活表现的非常真实,她喜欢哥哥的朋友死了,轻描淡写,听说这件事之后也没有太多的反应,这反而比悲伤流泪有更强大的力量。一个人的死亡,在没有关系的人眼中是如此轻松平常。希区柯克的电影里,还有很多电影里,死亡都是一件大事,死亡都能触动人心。在这里,就是不会让你产生那种认同感,反而觉得人命如蝼蚁,实在是侯导所说的苍凉。

你无可奈何,不是说如果不那样,如果早走的话,等等假设可以说服的。

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青春就是连接着无奈。

电影公众号

6 ) 速记:尼罗河的女儿

纽约电影节我的第一部电影:尼罗河女儿。

喜欢吴念真饰演的高中老师,他和学生说起古文“选贤与能”,如今不时兴,讲究系统,要把学生教得乖而傻;学生吵闹起来,他顺着学生谈四种放屁声,闷头板书不说一字;薪水今日到期,声称为了钱上最后一课,其实顶顶认真。他愤怒可不得不苟活,看着年轻人懵懵懂懂地浪费生命。

喜欢阿公,话痨,他无法理解小辈的忧虑,自顾自地,维系日常生活的底色。

喜欢背景音乐,没来由地放了起来,有时候落到女主的walkman上,好像是女主的心情渲染了整个荧幕,她的哀愁笼罩了台湾的天。可是天还是很平静,日子照旧要过,她抱着妹妹的小兔子,走出了纱门去。

7 ) 侯导创作风格第一次大变动

从1980年《就是溜溜的她》看到1987年《尼罗河女儿》。编剧无外乎吴念真、朱天文、侯导。但直到《尼罗河女儿》,其创作风格才第一次看出不同。空间与故事离开了乡村来到了大城市台北,讲述与乡村毫无关联的都市下层生活。色彩基调也从象征自然乡村的绿色冷色调变成了大城市的红色暖色调,即欲望与危险。之所以这么说是片中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被多次利用,如阿三被杀时的红色光、得知爸爸中枪的红色电话、一直用作前景的鱼缸红色金鱼……影片序幕与结尾是蓝青色为主的冷色调,开头像是女儿在哥哥尸体前回忆二哥,然后是二哥上夜班归来给病重的妈妈打止痛针;继而便是出片名;结尾是得知哥哥偷盗致死的场景。与之相对,中间的影片以红色暖色调为基调,象征流连于大都市的欲望与热烈享受。另外女儿学校以冷色调,二哥夜盗冷色调。这次可能是柯达胶卷,对比度强,更浓郁,没有暗部细节。

当然,侯导还是侯导。不变的还是毫无铺垫的叙事,通过事件之后的涟漪让你明白情节,却不怎么铺垫。片中大段情节讲阿三作死,阿三死后,哥哥为什么就消沉滥赌偷窃关店不要女友,放弃趋好的家庭生活,几乎没交代。主人公是女儿,倒叙,用女儿的视角回忆妈妈死后一直到二哥死后的生活。可事实上,女儿这个人物并没有多少弧光,花大力气描绘一个与家庭无关的阿三之死,同时又夹带着说家庭,我没太懂……

有一个小细节,侯导电影里凡是乡村人或者老辈人都抽的黄盒子的烟。在这一部里,高捷饰演的二哥抽万宝路。在之前的电影里,主人公到城市打工都是些作坊一类的,这一部里,女儿去的是肯德基。另外,教师医生等人喝茶的茶杯是透明玻璃竖高带盖的,往后也是。

一个抽黄盒烟,一个抽万宝路

短评

北影节映后交流:1. 商业合作,唱片公司请侯导拍片捧杨林(难以想象真拍了) 2. 侯不满选角和艺术成就 3. 因同时多处侯展要这片+日本修复公司拓展台湾业务获修复机会 4. 摄影师提供修复难点:侯专门挑了很多magic hour 5. 修复效果惊人,摄影师:比原胶片还有胶片质感

7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MOC修复得不错,画质舒服多了,还是喜欢的,都会感、空间感很出挑,摄影、灯光、布景、色彩很好看,红男绿女们范很正,辛树芬演小配角,可惜。

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观感比前一部的《恋恋风尘》要好很多,性格演员的恰当使用,寥寥数笔就能把人物形象带出来。镜头拉近一些,能清楚感受到表情神态传递的细微之处。从大女儿的视角去切入,不安分的哥哥、疏远的父亲、唠叨的爷爷、安静做功课的小妹,完整亲切地呈现出八十年代末台北的家庭和城市风貌。家庭关系、黑社会争斗、夜校学习、肯德基打工多条线索交织,叙事细节可看性更足。

11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油头粉面的高捷,昙花一现的辛树芬,语文老师吴念真。不可捉摸变幻莫测的人生,生活逼着你成长,看完后多少有点压抑。(如果让侯导来选角色,女一估计还是辛树芬吧,也没杨林啥事了应该)3.7

12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为毛高捷大哥说“事”的时候永远说成“事儿”?他这口半生不熟的北京腔儿化音是哪儿来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奇了怪了。

16分钟前
  • 水水
  • 推荐

侯孝贤的都市戏里全都是不合时宜和土气。

18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青春懵懂,伴随不安的情感,在残酷现实中跌跌撞撞,感受到痛时,突然就完成了成长。当年在学校标放看的,因每周一放映国产片,周二周三外国片,所以例行前往做功课,并无更多期待。但片中音乐响起,场景的熟悉感扑面而来,很快就被故事抓住……多年后,每当想起这部电影,那段旋律和景致依然撞击内心。

23分钟前
  • Olivia
  • 力荐

看侯孝贤的电影,总像在阅读关于台湾的散文。留白太多,字里行间给足了你充足的韵味。侯导镜头下的台湾很像日本小城,干净市井,却有被困住的人们。

26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还行

(7.5/10)侯孝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晃晃悠悠的?这个少女(虽然看起来要比少女老一些)的成长故事写的挺无聊的,至少前面那里,不知道对后面一波接一波的打击有什么铺垫。有乐趣的地方是固定机位、极少的镜头摇移,每场戏又不是很依赖剪辑来叙事,那么在纵深调度上的发挥就很明显了。另外不断地用门框等切割画幅所以实际上多数时候拍的是个学院比例。八十年代的台湾电影看着真舒服,可惜都有结束的时候。

31分钟前
  • cliosong
  • 推荐

如果不是因为高捷说出了和《千禧曼波》里一样的台词。真难以相信高捷还有粉面小生的时代,也多少难以相信。。。侯孝贤拍出了这么不死不活的东西。

3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捷哥第一次上镜,就是在侯导的这部影片中,无奈始终觉得女一号杨林不符合朱天文的小说里主角的真正样子。侯导将触觉伸向城市,开始转型。那些凝固不动的日子,其实只是人生的一瞬间。我有三个无奈,最后一个无奈是现实总是逼着我们得不停向前走。

4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还行

ACT Writing去年的某道真题,可以用吴念真在里面客串老师的段落说一说~

42分钟前
  • 冯凝
  • 推荐

原来是那个漫画还真有就是没看过,歌星女主也不熟悉,高捷的第一部也很青涩,阿公还是那么可爱,还有就要回家吃自己的绿党吴念真老师,侯孝贤的都市题材差点意思,一直感觉导演天赋不是太够,但贵在坚持和足够勤奋才有了现在的地位。北影节资料馆修复版。

46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4K修复版。当年“要吃饭”的侯孝贤拍了部商业片,但依旧保持自己的风格,并未妥协太多。拍片为了捧杨林,结果杨林未红,高捷却横空出世,成为侯孝贤御用演员之一。让人感慨。相比主角,吴念真和李天禄演的角色更出彩,妙语连珠,成为影片亮点所在。三星半

4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支离破碎的联系,是尼罗河女儿穿越了?还是她一直都在,只是消失的是身边的人。

5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那餐厅其实是……牛郎店吧。布袋戏大师李天禄在侯的电影真是一脉相承的闽南话唠啊。

5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修复版画质精美,终于看清了吴念真年轻时候的模样。高捷则永远一副黑道样。忧愁的情绪,侯孝贤的都市和杨德昌的果然不一样。多次重复停留于客厅的那个镜头,给空间注入了一种延续的时间性,到那无人的空景让人觉察不到一丝生命力,于是枯燥沉默则将其投向了虚无。青春不是一味超酷模样,它更接近彷徨。

59分钟前
  • 西西
  • 推荐

这才是侯孝贤的电影。“我们总不能永远停留在年青的日子里”,其实可以的,有电影。捷叔好清秀,李天禄、辛树芬、游安顺,都是打酱油的角色,熟悉而亲切。87年到现在都14年了,《尼罗河女儿》仍是个坑。这是一部用长镜头的黑帮片啊!有了朱天文,侯孝贤终成一代大师。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吳念真先生聽到學生為放屁大吵立馬就在黑板大書放屁的四種響法,乃人體之最精華也雲雲,佩服佩服…一向俗人們總以為屎尿屁只有王晶導演才拍得出來, 實際上侯孝賢大師一樣拍過一樣拍得很好笑, 還由他最愛將李天祿老爺子完美示范一次, 小津安二郎導演也好此道,無怪侯導總被認為是小津弟子……哈哈哈

1小时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侯孝贤拍都市戏简直灾难,除了《千禧曼波》

1小时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