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陈三元,率真的可爱的女孩子,勇敢的认真的女警察。作为一个女生,真是不得不喜欢她身上的那种自然流淌出来的可爱。不得不说这部童年看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港剧,对我的影响便是,在我叛逆的中学生涯,一直努力做着一个像三元一样帅的女孩子。
没想过要重新温习电视剧,只是舍友突然下载了来看,看到三元娥姐那么认真拼命地训练,突然想起来那个帅气可爱的滕丽名已经好久没有像样的作品了。
90年代末,女权风潮逐渐影响亚洲,作为经济发展走在亚洲前端的香港当然对这一氛围感受颇深,女警开始配枪,并且跟男警同工同酬,这作为一部电视剧的亮点所在,无疑是很能吸引家庭主妇的视线的。
曾经的TVB几乎每部剧都是经典,都有亮点,可是现在的TVB鲜有佳作,即使是每年的台庆大戏也往往流于形式,拾前人牙慧。以至于后来的234都让人没有继续看下去的热情。三元经历悲惨遭遇,变得沉默严肃,娥姐和小生被小三介入再和好……只有第一部不经心的刻画,反而有让人不能不喜欢的简单真实。
很多人感叹滕丽名和魏俊杰之间的假戏情真到最后不了了之,九年,我们长大了,戏还在,人非昨。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家庭,有唠唠叨叨的二妹姐,和睦的姐妹,一个可爱的叔叔和贤惠的婶婶,一个率真的大姐和稳重的姐夫,就这么一直生活下去,有起起落落,却不会经历罕见的灾难,这样多好?
其实戏就是戏,不该太执着不该太认真,可是我们对号入座,也只是珍惜这部戏的美好,希望这美好永存,不要就这么被编剧毁了。
最近总是听到这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其实认真不一定会输,不认真却什么都不会有,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不敢投入精力认真的对待,那这个混乱的世界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留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女性力量PowerOn【womanpoweron】
最近沉迷于刘敏涛老师的“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云淡风轻”,刷了好多她以前的视频和各种节目来看,越来越觉得欣喜。
你看,其实人到中年,也不见得都被生活拖垮了腰,既可以穿着红裙艳光四射,也可以穿着卫衣牛仔裤用hi-pop打着招呼。
这么一想,中年也没那么可怕是不是?
电视剧《陀枪师姐》中的朱素娥不是骗人的,你看,现实中有人就可以活出她的样子。
《陀枪师姐1》中的朱素娥,实在是无数人心中的精神偶像。十几岁时初遇只能看得到两位女警的帅气和果敢,然而迈入中年之后,才能体会到朱素娥从家庭的庇护中破茧而出的痛苦和心酸。
朱素娥实在是太接地气的一位女子了。 当初选择成为一名警员,不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或者其它机缘,纯粹是因为公务员赚钱多,休假多,这是现在许多人选择一份工作的真实心情,然而1998年的《陀枪师姐》可以很自然地表达出这种心声。
不晓得她是如何通过警察学校的训练,总之成功毕业之后,就一直跟着一位上司做文职。
因为做文职可以朝九晚五。 但即使是做文职,她也做得兢兢业业。
她可以记住分局每一位警员的警号,在电脑当机的时候从大脑读取出数据,以便快速处理工作。她也可以记住每一位警员日常生活,A的结婚纪念日,B周几至周几在读夜校所以不能上晚班,实现在排班的时候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她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开开心心地上班,开开心心地赚钱。
一开始,她对这份工作不见得多热爱,但仍然以100%的态度去完成。 这真的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职场态度了。
朱素娥没有把工作当做人生的意义,对她来说,工作只是赚钱的工具,因为丈夫赚取的工资不足以让家庭过的比较富足,所以朱素娥即使面对从文职变成巡街警察的时候,咬咬牙也坚持了下去。
对她来说,家庭才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虽然自己不会做饭,也不太会做家务,但是丈夫很包容,也会和他一起陪儿子玩儿,给儿子辅导家庭作业。除了丈夫因为做贸易,经常需要大陆香港两头跑,有时候不在家外,这样的家庭简直就是完美的存在。
家中善解人意的丈夫,可爱的儿子,是朱素娥人生的意义所在。
然而,把人生意义寄托在他人身上,是有翻车的风险的。
因为不可控。
所以朱素娥的前半生美好的人生,翻车了。
从来不会做饭的朱素娥,正在尝试为老公做他最喜欢吃的咕噜肉,尝试了十几次后终于成功了,终于等来了晚归的老公。
然而“善解人意”的丈夫醉醺醺地一回到家里就提出要离婚,把自己签好的离婚协议一甩。
“我一直觉得自己作为人家的丈夫、儿子,应该负起责任,但是我不想娶了妻子却一直像带女儿一样,我太累了,我们离婚吧。”
朱素娥满心委屈:“谈判也有几个来回的,你都没有问过我,怎么可以一个人做决定呢?”
我可以改的呀,你看,从来不会做饭的我,现在已经能够做出非常好吃的咕咾肉了,你看,你看,我哪里还做得不够好,我都可以改的呀。素娥怀着这样的心情,从厨房端出了刚做好的咕咾肉。
丈夫已经不在了。
朱素娥一半的人生意义,也不在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丈夫没了,但是和丈夫一起买的房子还需要房贷要还,菲佣的费用仍然要给,儿子的学费要交,一家人的生活费,都压在了这个女子身上。
现实没给朱素娥多少消沉的机会,她只能很快回过神来,及时适应巡逻的新工作,适应经常加班的新生活,来赚钱养家。
甚至因为成为佩枪女警可以提升工资,从警校毕业后就做了10多年文秘的她,愿意进行 “魔鬼训练”。开枪时手臂会抖,就抡榴莲来锻炼手臂力量;扳不动扳机,就用喷壶来锻炼指尖力量;身体素质太差,就利用家里的空间进行身体训练。
用坚强的毅力和惊人的行动力,取得了配枪资格。
然而这一位陀枪师姐,同时也是一位孩子七八岁的中年妇女,自己的父母都远在国外,没有多余的预算来雇佣佣人,经常遇到不能接孩子放学,不能给孩子做晚饭,甚至有时候通宵熬夜都没办法第二天送孩子上学的情况。
更有甚至,接收的任务越来越凶险,有时候竟然有生命危险。
朱素娥已经丢掉了自己的一半的人生意义,这一半的,自己怎么样都想守住。
尽管长官已经尽量把安全的任务安排给她,已经尽量考虑过她的需求,但是这远远不够。
朱素娥一方面觉得拖工作伙伴的后腿,一方面又觉得对不起儿子。思来想去决定辞职。
然而,把人生意义寄托在他人身上,是有翻车的风险的。
儿子是一个有自己喜怒哀乐的生物,他会把父亲离家的怨气发到自己身上,会翘掉当初自己选错了的芭蕾课,会和陌生的叔叔玩得特别开心,甚至会在和自己吵架后离家出走。
虽然儿子最终还是和自己和解,回到了自己身边。但是朱素娥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并不在这里。
是从来没有开过枪的自己击开锁链,救出全组人的时候;是一次又一次地和组员完成非常艰难的任务的时候。
她是真心爱上了这份工作,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意义。
当然,作为一个中年妇女,作为一个有娃还没人照顾的中年妇女,在面临上司说“取消休假,24小时待命“的时候,她会在内心无奈地叹口气;在面对紧急案件,全组人通宵加班的时候,她会偷偷地丢个盹。
她一直很努力地在出色地完成工作之后,留下时间给自己的家庭。
好不容易有了休假,朱素娥想着赶快带着孩子去海洋公园,然而由于实在太累了,她睡醒来天都黑了,正在懊恼怎么和孩子交代的时候,看到刚从海洋公园玩回来的陈小生和孩子回来。
“对不起啊,妈妈虽然不能陪你去海洋公园,但是我们去吃海鲜大餐好不好。“
在电视剧中,正当朱素娥为工作和家庭焦头烂额的时候,陈小生出现了,真心地把她儿子当朋友,会在她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来陪着他儿子。后来自己的父母从国外回来,把放暑假的儿子带走照顾,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然而我曾经在帮师兄一次同学聚会中,看到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中年妇女,丈夫因故去世,在这座城市没有房子,自己育有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而父母也无法前来照顾。隔着饭桌,你明显看到师兄和其它同辈之间的踌躇壮志,然而这位中年妇女身上却有驱不散的乌云。
所以当年《我的前半生》虽然喊出来“女性独立“的口号,但是在看完许多狗血情节后,许多网友纷纷回去重温了《陀枪师姐》第一部。
因为你能很清晰地看到一个丧失掉自己生存意义的普通女子,如何一步步地,重新爬起来,重新发现自我。
人物有血有肉,充满了财迷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与其说《陀枪师姐》第一部是刑侦剧,不如说是个人角色成长剧,因此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也因此很多人只重温完这一部就不会再找后面三部来看了。
《陀枪师姐》第一部中陈三元的塑造也非常有趣,下一篇来写写她吧。
一共有四部,因为第一部实在太好看,所以忍受痛苦把后面三部基本都看了一遍,不过,第四部已经实在受不了拖沓的剧情,直接跳过程峰蒙冤和失踪那一块的剧集,看到结尾,蒙嘉慧扮演的方晴没有和小生走在一起,我虽然知道这是套路,但还是更喜欢方晴,更觉得卫英姿和小生在一起是很诡异的情侣档……
我是忠实的荷姐VS欧阳饭~~~
这部剧很短,案子都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港产警匪片的样子,不过本来就是一部简单的轻喜剧,有娥姐和小生的斗嘴到突破一切走到一起就足够精彩了~~~
刚看了一篇评论说,荷姐是唯一一个没有演过家庭商战剧的当家花旦了,恩恩,荷姐就是这么一个人吧,师奶一样的,笑起来两只弯眼美的特别亲切和可爱~很难想象当年的苗翠花变成了腹黑大姐,这世界不就残酷了么……
至于陈小生,其实四部剧里面他演的始终如一都很像港式安居乐业小男人一枚,只是后面的女主角换来换去,感情线都很狗血……说他是永远的陈小生不为过~相比于法证先锋里面的太酷的高sir,我还是更爱这个小生~~~
偶然在微博看到评价《我的前半生》的文章提到了这部1998年的剧,说这才是真正的女性独立,真正的大女人,就找来看看。
看完再回头想那篇文章,没错,这才是真正的女性独立,很喜欢TVB的设定。
发现老公背叛家庭之前,娥姐有自己的工作,做了警察局十年文职,虽然啰嗦得像个大婶,但对同事都是热心肠。之于家庭,当时34岁的关咏荷的表演中,看到了小女孩的神态,依赖老公,笨手笨脚,有点无法跟警局的大婶对上号。
当时的关咏荷34岁,警局头发梳上去显老,披散着就好美
发现老公在大陆养了小三之后,她尝试挽回,做老公爱吃的咕咾肉,说以后自己可以改,学着做事儿,不再依赖他。被拒绝之后,有焦头烂额,有不知所措,但一步步熬过来。等老公再回来想骗她钱的时候,她学会保护自己,拆穿了一切。
最重要的是从被抛弃的低谷到重新振作,娥姐凭借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等人拯救的傻白甜和玛丽苏。其实,娥姐从来没有丧失独立吧,即使有老公可以依赖,那份工作就是让她能进能退的资本啊。从始至终,她有自己的姿态。
如果说娥姐是从是师奶到独立女性的转变,三块钱就是独立女性也有自己的万丈柔情的证据吧。从特别拼的女警、假小子、女汉子到因为喜欢的人打耳洞,穿裙子,擦口红。女性的姿态从来不是一种啊,我愿意柔情便柔情,我被迫独立哭完了也就大胆往前走。
还很欣赏的是颖恩这个角色,他不甘心结婚生孩子,想去巴黎留学。回来后想挽回前男友,学做菜,说再也不想离开香港,却发现他早有了新的爱人。这要放在国内的都市剧,跟新欢的勾心斗角就会拍十集吧。但这个90年代的香港新女性没有玩心机。
只是大方祝福,这样的女孩子也终究会遇到自己的所爱的。
抚养三个女孩子长大的二妹姐,甘愿做妓女养家的内地姑娘,为给爱人报仇跟警察抢占的女嫌疑犯,蜕变为地产老板的越南难民……每一个身份背后都可以独立拍成一部剧吧。而她们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女性独立的内涵也很广:可以是男性眼中的洗衣服做饭生孩子,也可以是配枪跟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跟男人同工同酬。
总之,独立的女人知道为自己坚持的相信的东西付出真心和努力。
娥姐刚遭背叛的时候,三块钱跟娥姐说,我们是90年代的新女性啊,balabala。这话是不是很熟悉,对啊,有时候,我们也会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如何如何。
TVB老片最令我惊讶的是,明明是将近20年前的剧本了,可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到现在看仍然不过时。也许是内地发展了20年才赶上香港,也许是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没有什么进步,也许是关于人,包括女人,走走转转不过是那些问题。
当然,世界还是有变化的,这部剧里对同性恋和人妖还是妖魔化的看法吧,三元说过同性恋是恶心的关系,发现一具尸体是人妖,娥姐也表达了厌恶。如今,至少我们对同性恋话题能公开讨论了,虽然前不久那个文件……
因为是变化的,所以类似遭遇的子君和娥姐在背叛前后的精神面貌差距那么大,大概跟整个时代也分不开吧。再20年后的,当后人像我们这样回头从电视剧里窥探时代的模样,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体验。
PS喜欢郑秀文的歌曲《女人本色》:
不必装蠢
做女人不应甘心去作花樽
把握青春 齐踢走保守理论
定以实力
做到A级水准不会靠姿色
娇娇滴滴 男仕会睇低这角色
请抛开 小姐的娇态
决意抗拒 把姿色拍卖
告诉你 女人永不说败 WOO
不修饰 显真的本性
不必虚惊 先生请冷静
告诉你
女人已起革命 LET'S DO IT
说起来,这个假期在电视剧方面最大的收获就是《陀枪师姐》的1-3部(第4部实在看不下去,剧情真的太烂了,编剧找了n多个人来考验英姿和小生,最后程峰还失踪无果…无语了)。
前3部呢,虽说也各有瑕疵,但总体上亮点很多,终究瑕不掩瑜。衔接上都有一些漏洞。显然,拍Ⅰ的时候没想到要拍Ⅱ,拍Ⅱ的时候没想到要拍Ⅲ,所以前后有点不搭。第1部两对情侣终成眷属,已是完满结局;第2部却硬改成是小生的幻想,还加了个沈翘;而且三元在看婚纱照时很明显不是第1部原版那件。第3部咏荷不拍了,设计她去加拿大,而第2部结尾明明暗示两人会复合嘛!为了蔡少芬又编出个卫英姿。三部里的其他人好说,三元性格的变化的确不合情理。Ⅰ里她留着近乎男孩子一样的小平头,勇敢、率真、自然,拼命里带着一点点冲动;Ⅱ里头发略长,蓬蓬的像个小蘑菇,脾气有点直,做事更加冲动,尤其时开头与程峰处处不合,对白显得很生硬;Ⅲ里的半长发让她的个性也变了,不再与同事嘻嘻哈哈、称兄道弟,是个严肃的上司,人际关系上颇有问题;Ⅳ就更不用说了,长发飘飘同时富有母性。总之,我还是最喜欢第1部里面的她的扮相,那才是真正的三元嘛。顺便说一句,像许多人一样,我也为滕丽名与魏骏杰相恋九年又分开而倍感倍感惋惜。
再说说剧里特别可爱的地方吧。Ⅰ第2集,程峰歪头看看三元的号码,突然漾出一个又好气又好笑的表情:“PC20447,我心里有许多问题想要请教你,你知不知道…”还有第2部结尾,娥姐走进来,小生在树后面吃香蕉,眼光虽未直射她却是一副小孩子对着美食垂涎三尺的表情,实在令人忍俊不禁。编剧总是为程峰和三元设计T恤外套着马甲的搭配,有灰色、黑色、白色等多种,颇有情侣风。几位主角的表演自不必说,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们的演绎也很精彩。爱凑热闹、爱说闲话的莲蓬,老成持重、戴着眼镜的包大人(顶爷),文质彬彬、最疼老婆的阿兵哥、还有第2部的超人(《十月初五的月光》里的金胜)、小龙女,人很帅气、个子有点矮的神童(邓一君),总是用手绢不停擦汗的梁sir,都很让人喜欢。
一部部的拍下去,警局的装潢越来越好,警员桌上的电脑从笨重的台式到液晶屏再到第4部桌面上还有了隔板,看资料从用投影仪到直接连笔记本,警员的着装从绿色到蓝色越来越光鲜……尽管每部都有漏洞,这个变化和成长的过程是值得陀枪迷们纪念的。
不多废话了,尽在回味吧!
没来由地想重温这部剧,或许是突如其来的怀旧情绪。这个故事永远和当年的那个夏天联系在一起,熄灯前的围观,水房里的讨论,还有二妹姐每次出场都令偶像开心地大笑。而很久很久以后,我也一直记得程峰的帅,小生的逗,三元的青春,娥姐的温柔。
原来这部剧并不长,只有20集的容量,里面的案子也不多,抓的坏人一只手都可以数出来,可是当年为什么会觉得这个故事很长很复杂呢?
原来故事里的反派并没那么坏,他们每人都有可怜之处,虽违法乱纪却也重情重义,可是当年为什么会觉得他们一个个心狠手辣看得人心惊肉跳呢?
原来重案组督察程sir并不厉害,每到关键时刻就被人踢倒昏迷,可是为什么当年会觉得他那么英勇神武呢?
原来娥姐长得挺漂亮,浓密长发很有女人味,可是为什么当年会觉得她人老珠黄一副大妈相呢?
不过也有很多感觉没有变,二妹姐还是那么搞笑,陈小生还是那么可爱,当年的程峰的确清俊挺拔,眼神坚毅又温柔,当年的陈三元的确粉嫩青春,充满少女的灵动羞涩,车场里的一吻定情依然让我心动,只是对比如今的陌路,这份爱意让人忍不住唏嘘,那句“傻丫头,将来的事哪里说得准呢。”似乎一语成讖地应照了热恋过后的分离。
重看十多年前的老剧,如同翻看往日的相片,既温暖又残忍。过往历历在目,却逝不再来。
1是可以翻来覆去看很多遍的那种经典,后面3部快进看个一遍就可以了。
滕丽名和魏骏杰演的那么多对CP里最喜欢这一对!真想完整看一遍,可是想看的剧有那么多啊。
都是老演员,老搭档,默契太好了
鲜活的女性荧幕形象令人过目不忘,对角色的塑造有独特的见地。女性不是被凝视的花瓶,而是双手握住命运、打破意识牢笼、对抗黑暗势力的天使。系列剧总会在适当的时间、地点给女性观众打上一筒热鸡血。
大爱的一部,看了好多遍,电视上演就会跟着看。两对情侣都演得很讨好,陈三元、蛾姐、小生、程峰,第一部真的很经典。
那个英姿飒爽的女警呦,哈哈
第一部最好
肥仔配娥姐 三元配榴莲 续集都是多余
滕丽名这一对戏里欢喜戏外唏嘘
好看哪,超喜欢小生和娥姐
鲍国平!
TVB最爱的两个花旦
补标经典,当时很喜欢娥姐和三块钱,都是英姿飒爽的魅力女警!
魏俊杰和滕丽名的定情之作,回头看看真是唏嘘不已,那时候的无敌年轻。
那些年播过的港剧,欧阳震华当年好火,总能看见他
陀枪师姐,,唉..
欧阳震华虽然不是帅哥型,但演技真的很棒,很喜欢他拍的剧。
荷姐BOB~~三元跟她老公,戏里戏外的经典配对,一去不复返了。
鹅姐!!小生。完美配对!
经典家长里短港剧……魏骏杰&滕丽名曾经美好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