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在于电影台词是用书面化的语言写成。由此便指责“不说人话”,得为导演喊一声冤。因为这句批评暗中隐含了一种约定俗成实则走入误区的观点:电影应该是对现实的如实反映。这样也就要求电影里的角色其言其行需得符合现实世界的约束。“不说人话”的指责便由此而来,一旦角色讲起过度文学化的书面语言,普通观众便招架不住了。
事实上,没有哪条规矩事先定下电影要符合现实。现实主义创作理念自古有之,或许因此才让这种观念变成教条。尤其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引入这片大地后,教条甚至变成了颠簸不破的真理,让创作者和观众都深受其害。如果电影仅仅反映现实,那么电影还有存在必要吗?我们只要在现实世界里多看多体验就行了,作为副本的电影失去观看价值。
现实主义仅仅是一种创作理念,为呈现现实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还可以采用其他创作理念,动用其他创作技巧。不然所谓的浪漫、荒诞、魔幻、超现实等等就没有其存在意义了。正是有后面这些手段,对现实主义做了补充,我们才能创造出远比现实世界更加精彩、更加迷人的艺术世界。在其中,我们获得意外的体验,从而对现实产生进一步的认知。
《妈妈!》的台词确实是过度文学化的,它更加适合一个虚拟的舞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但因为这部电影刻画一个有着知识分子背景的家庭:考古学家、物理教师等,人物日常也多浸染文艺作品,养成书面化的表达习惯,似乎也能理解。就像民国时代现代文学作品或当时的电影作品,文辞也多留有古文的韵味,并非完全彻底的日常白话口语表达。
另外,电影的重心也没有放在对现实肌理的还原上。母亲与女儿之间,更加像文学作品里可能出现的人物,通过反转母女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来探讨女性间的亲情。我们甚至很难发现故事背景在杭州,空间环境被抽离了,单独凸出的住宅像一个舞台,两位角色在其上展开“相爱相杀”的情感戏码。《妈妈!》更偏向戏剧,反日常的对白并不特别显得尴尬。
当然更加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饰演母女俩的是两位经验老道、演技精湛的资深演员。即便在台词过度书面化的情况下,她们也能很好地控制不让念白往朗诵的方向发展。不然的话,确乎就变成类似戏剧舞台上为念台词而念台词的表演了,失去生活的味道。如若换成其他一般的演员,这部电影很大可能要崩坏。导演实在应该感谢这两位出色的女演员。
第一次从影院里逃跑,我没有看完最后的结尾。
我觉得哭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哭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晃晃悠悠的出了影院,很奇怪的脑海中浮现另一部电影的画面。
这是另一个带着无尽悔恨过后半生的女性,负罪感彻底压死了她。
这何尝不是另一个女儿?失魂落魄试图赎罪之人?
在母女身上发生过什么,有可能是《天长地久》也许是《陆犯焉识》
——————————————————————————————
先不提阿尔氏海默症和帕金森病,因为这部电影不是中国版《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光看海报和电影名称,是有一点点烦躁的。恐怕又是一部没有男人的电影。
电影开场几分钟从布景可看出这可不是一般家庭,母女皆是高级知识分子。
有屋住有花草有书墙,夕阳照射下蓬荜生辉,但看的出女儿的沉闷。
六十五岁的女儿和八十五的妈妈,这个即将凋零的家庭,只有母女二人。
一天中维系母女二人的唯一一件事,是故去的爸爸和爸爸的三门峡考古笔记。
妈妈对女儿严格要求,笔记不能有半点差池,父亲在她心中分量非常重。
女儿在自己的小书房勤勤恳恳记录所有细节,她的房间里贴满和爸爸的一切。
这些都是后面的伏笔。
———————————————————————————————-
前几天一则新闻中,91岁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离世。
他专程去瑞士结束了他认为已经疲惫不堪的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疲惫不堪,在《妈妈》整部电影中缓慢展开着。
电影开场时母女关系是僵硬的,是稳定且一尘不变的。
她们二人合力在紧紧攥着某个秘密,本打算永远如此。
可突如其来的病,让女儿这一方失控了,这秘密才开始松动。
她赶在她病重之前处理了财产等事宜,她努力维系脆弱的现状。
可是回忆不受控的像潮水一样向她涌来,她记忆里的爸爸一次次的出现。
————————————————————————————————-
我们曾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目睹了一桩惨剧。
所以可以充分的厌恶他,可怜他,同情他,并随着他一起绝望。
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接受的故事早开场了几十年,我们只能看见细微烟尘。
妈妈处处怀念着的爸爸,女儿心心念念回想的爸爸,原来死在妻女冷漠的门外。
时代的光荣不属于个人,时代落下的尘土,却砸在具体的人头上。
所以我不想一开始由“病症”展开说,是因为,没有心结,哪儿来的病症呢?
没见过一个男人误杀了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明白悔恨比大海还无边无际呢?
女儿告诉“好人”妈妈,我杀过人,我关上了门。我让爸爸死在了外面。“
这种痛,果然是无法说说不得更不可解的。不是这一场病。就要烂在肚子里了。
——————————————————————————————————————-
电影最后意在关注阿尔氏海默症,这当然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但是我以为,关注女性关注身边中老年女性才是更重要的。
不要在母亲节给妈妈叠卡片,不要在重阳节去敬老院,不要在生日那天送祝福。
平日里的关爱,一点一滴真情,妈妈每天都在默默爱着~
最后推荐一本书,更真实的多,关于中老年女性面临的困境
关于时代大浪下的她们·她们和我们,该如何自处
非常值得一读
我自问是一个在母女关系题材的作品上十分心硬的观众,因为我自己在少年时代和母亲积累了许多爱怨交织的私人历史,所以我第一次北影节看的时候,完全没想到我在看《妈妈!》这部片子的时候会看到落泪,心头一时间翻涌起很多百感交集的况味。
我在看之前以为这部片子又会走煽情路线,但恰恰相反,电影在抒情上非常克制,但有几个瞬间非常动人心魄。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在很多个层面都有击中我。老、病、女、单身,是多重意义上的边缘身份,创作者能够去关注和呈现这个群体的生活日常,本身就非常难得。以阿兹海默症为引子,展开的是对母女关系、老年生活、女性处境这一系列议题的铺陈。而且我注意到这部电影是全女性的班底,从导演、到制片人、到摄影指导(是余静萍,卢凯彤的遗孀),再到三位主演吴彦姝、奚美娟、文淇,让影片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视角,非常有静水流深的况味。
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个年近三十的女性,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心头有一些明显的情绪变化。首先是隐隐地害怕,看到片子里奚美娟饰演的高知女性,在刚刚退休、不算很老的年纪就得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而且这种病目前既没法治愈、也没有什么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看到的时候难免会联想到自身和自己的家人,有一些无力的隐忧。
但随着叙事的展开,我看着片中两个女演员,一个六十岁,一个八十岁,都在努力去坦然面对、接受疾病,并努力学着和疾病共存。生老病死自天,不敢复言;但去爱自己、爱身边最亲近的人、担荷起自己的生活、沉静面对自己的命运,则是我们可以日复一日践行的人生功课。
我好喜欢电影的结尾啊,一对步入老年的、相依为命的母女,母亲推着轮椅上的女儿,站在海天之际,望向无边无垠的大海,仿佛望向神秘的命运,那样渺小,又那样有力量,坦然面对、坦然接纳、坦然担荷,令银幕外的我看到潸然,但一边落泪的同时,又一边获得了一点精神力量,似乎对未来的老之将至都没那么害怕了。——有什么好怕的呢?面对、接纳、担荷,就是答案。
在北影节第一次看《妈妈!》的时候,也是这部片子的首映,当天奚美娟和吴彦姝两位老师也来到了现场,那天站在台上的,全是女性,导演、纸片、三位女主演,听她们讲拍摄时的一些故事,都能感受到一种非常真实的女性力量,不抽象、不书面,就流动在她们彼此之间。吴彦姝老师凭借这个片子拿了北影节的最佳女主角,真的是实至名归。她今年八十四岁了,还在创造、在工作、在力所能及地尝试新事物,毫不夸张地说,至少我自己,非常需要这样的女性榜样,她让我清楚地看到,老了以后的未来也依然值得期待。
非常非常希望这部片子能被更多人看到,有更好的票房,这个对于整个行业都非常非常有意义,我自己作为观众,并不希望只能在银幕上看到年轻漂亮光鲜的故事,我想看老人的故事、弱势群体的故事,看到更多元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想看到更多形态的女性视角。我相信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希望看到这些。
中秋节啦,有机会的话,带妈妈一起去看《妈妈!》吧。最后祝大家中秋快乐,不必千里之遥,也能共赏婵娟。
但愿人长久,岁岁常相见。
在中秋节档期登陆院线,《妈妈!》在国产文艺片领域算是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豆瓣7.5分)和票房(上映8天票房突破5000万)。上映之前,就有很多影迷关注这部电影,原因是导演杨荔钠的前作、由郝蕾主演的《春潮》。这部电影在当年上映时,因为对母女关系残酷而现实的刻画,获得一定关注。
同样聚焦母女关系,并都由女性制作班底打造,《妈妈!》和《春潮》对母女关系提供了看似背道而驰的描述。不同于《春潮》的刀光剑影,《妈妈!》提供了一个温情满满的故事。超人般的母亲形象(吴彦姝饰)不遗余力地拯救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奚美娟饰)。然而,仔细对比之后,《春潮》和《妈妈!》之间或许并不存在那么大的距离。当两部电影叠加在一起,我们反而能看见东亚式母女关系的一种真相:爱和伤害、付出与控制,就是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
此外,影片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描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福柯关于“疯癫”的论述。疾病夺走了女儿的理性与记忆。但恰恰是透过“疯癫”的幻觉,她得以直面充满创伤的历史,释放被压抑的痛苦与欲望,完成了忏悔与和解。杨荔钠延续性地使用水体作为这种不受规训的女性意识的象征。然而“疯癫”之后,女性还能向何处去?本文作者认为,杨荔钠通过《妈妈!》的结尾,给了一个隐晦而苍凉的回答。
撰文 | 雁城
早在《妈妈!》上映之前,它就已经成为我的九月必看。原因在于导演杨荔钠的前作《春潮》。虽然豆瓣评分只有7.1分,且口碑褒贬不一,但《春潮》以其对母女关系残酷而现实的刻画,仍成为了当年我的院线十佳。
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春潮》的主题,《妈妈!》继续聚焦一对母女和她们之间微妙而汹涌的情感关系——实际上《妈妈!》(原名《春歌》)本来就和导演的前作《春梦》《春潮》一起组成她的“女性三部曲”。作为三部曲的终章,《妈妈!》帮助杨荔钠获得了更好的票房成绩(上映8天票房突破5000万)和更高的豆瓣评分(7.5分)。
拥有类似的关切,并都由女性制作班底打造,《妈妈!》和《春潮》却对母女关系提供了看似背道而驰的描述。
首先说说《春潮》。郝蕾饰演的郭建波和母亲与女儿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比起天伦之乐,影片描述的更是“战争”。冲突总是在三个女性角色之间排列组合式地上演。爱裹挟控制,付出激发不甘,自由煽动背叛,悲伤转折成指责。影片被人诟病“没有高潮”,但实际上处处是高潮。汽油味蛰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一划火柴就要熊熊燃烧。
《妈妈!》是气质上完全不同的作品。比起《春潮》里三代寓居而略显逼仄陈旧的沈阳老商品房,《妈妈!》中奚美娟与吴彦姝扮演的高级知识分子母女住在一间阳光充裕的杭州独栋别墅里。别墅前还有一方小小的花园。空间在剧情发生之前就暗示了主人公的阶层和教育背景。
母女之间亦有潜藏的龃龉,但都被书面化的台词收敛。《春潮》里母亲为女儿不嫁人而屡屡口出恶言,彼此遍体鳞伤,而《妈妈!》前半段出现的最明显的矛盾,可能也不过是“今天周二,该煎牛排,但你准备错了食物”。对此,杨荔钠的解释是:“母亲出生在民国,是文科教授,女儿1949年后出生,是理科老师,她们的教育程度决定日常对话不会像《春潮》中的母女偏世俗。”
这样轻微的龃龉甚至没有持续太久。在女儿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后,矛盾就更进一步转移为母亲对女儿的拯救。母亲知道女儿病情的第一句话尤为动人:“对不起,我真希望这个病是我得。”大概也让很多观众流下了观影时第一滴泪。母亲的爱过于宽宏。
在这种“为母则刚”的共识之外,已经在近年贡献过多个优雅老年女性形象的吴彦姝,又额外拟造了超越现实的特色。她劈腿下腰做瑜伽,丝毫不像八旬老人。这是用轻盈得夸张的方式告诉女儿:退休的二十年来都是你照顾我,如今,我可以为你兜底。
有了这份母性的“超能力”,虽然阿尔茨海默症是《妈妈!》主要刻画对象,但你并不会产生观看哈内克的《爱》时对疾病与衰老的终极恐惧。记忆与能力退行,即便在病理上无法被逆转,其伴生的焦虑感,却逐渐被无往不胜的母爱所攻克。疾病甚至成为一种母女关系的弥合工具。观众不会在任何一刻产生多余的揣测,担心失去耐心的母亲会把枕头蒙在女儿的脸上直至窒息,如同《爱》中的老年夫妻。因为大众认知内的母女关系就是这样。《妈妈!》展示了一场意料之内的、稳定的单向奔赴。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感到一点遗憾。《妈妈!》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母亲形象,完美的地方有些脱离实际,而从根本定位上来说,又惊人地传统。它几乎只是把《世上只有妈妈好》又歌颂了一遍——实际上影片中也真让演员唱了几遍。当然,不是说母爱不伟大,也不是说不应该拍一个作为母亲的女人,只是这样的角色在生活中、银幕上、理念里,出现得实在是太多了。曾几何时,乃至今时今日,她都几乎是女性应该成为的唯一模板。这就不得不让我有点怀念杨荔钠的前作《春梦》和《春潮》里,那些有欲求、有缺憾、有棱角、敢冒犯的女性角色。
《春潮》辛辣,《妈妈!》温暖。喜欢《春潮》的影迷会觉得《妈妈!》矫情虚假,而喜欢《妈妈!》的影迷会认为《春潮》偏激刻薄。如果不了解前情,观众可能都很难想到这两部电影出自杨荔钠一人之手。然而观影之后,我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两部电影的差距或许并没有那么大。
换句话说,我毫不怀疑《春潮》和《妈妈!》中的故事,可以发生在同一对母女身上。正如爱和伤害、付出与控制,原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在过于灿烂的阳光下,也落满了阴翳。尽管不惜破坏三部曲完整性也改了片名的《妈妈!》,大概率出于妥协市场的考虑,对这片阴翳轻描淡写,它还是能在秋毫之末流露出来:
影片前半段,母女之间刻板而疏离的沟通方式,来来回回只绕着生活的细枝末节以及一个遥远的父亲形象打转。而这位博闻强记、回顾过往事件永远要带上精确时间点的母亲,无疑是上野千鹤子在新书《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中所描述的那种角色:因为过于聪明,时常会让女儿在无所逃遁的理解与控制中窒息。
有一个非常真实的细节:当女儿在彻夜未归后到家——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病情,她忘记了家的方向——母亲看到女儿进家门后,一言不发地走开。既没有指责,也没有关心。明明担心到要彻夜守候,体面却约束了质询,距离感则堵塞了关爱。
后半段借由病情,向来压抑自我的女儿开始暴露出相当残忍的一面。在一些时刻,恫吓到母亲的似乎不再是疾病本身,而被疾病解放“本性”的女儿。印象深刻的一场戏里,在外人走开之后,刚刚还面目天真的女儿突然变了神色,威胁性地靠近母亲说:“我打了你,你为什么要和外人说?”一直处于权力结构上位的母亲露出恐惧的神情。比起《春潮》铺天盖地见刀见血的战争,《妈妈!》展示的虽仅是一瞬,却是只属于亲子关系的精神恐怖片。
当我回看《春潮》时,发现了一处更妙的互文。在《妈妈!》的开头,女儿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在《春潮》的结尾,是母亲不幸中风。这两场病都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母女之间的相处方式,甚至几乎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
《妈妈!》中,母亲因为女儿的病情像是终于找到了退休后的人生使命。而当《春潮》里郝蕾饰演的女儿凝望曾经滔滔不绝而如今再也不能说话的母亲,她说出了全片中最多的台词。那是先前在和母亲的沟通中从没有机会说出的:“……你安静了世界就安静了。”她感到一种迟来的“报复”、悲哀的解脱。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中提到佐野洋子的《静子》。其描述与影片的表达惊人相似:
“在‘用钱把母亲扔掉了’的老人公寓里,母亲渐渐患上了痴呆症。那么要强、那么粗疏、从没表扬过女儿、从没说过‘对不起、谢谢’的母亲在痴呆了以后,‘变得像个菩萨’。自从小时候牵着母亲的手被推开以后就再也没牵过的母亲的手,佐野第一次去牵了。去抚摸一直不愿接触的母亲的身体、钻进母亲的被窝去陪睡,这些都是母亲痴呆以前不可能的事。
佐野说:‘神智清醒的母亲我一次也没喜欢过。’在母亲不再是母亲之后,她才与母亲和解。听到痴呆的母亲说出‘对不起,谢谢’的时候,佐野放声痛哭:‘终于从折磨我五十多年的自责中解放出来了。’‘活到今天,真好。’她的表达是‘我被原谅了’,而不是‘我原谅了母亲’。她的自责意识当真强到了那个程度吧。”
在上野的理论里,母亲和女儿共同生活在家庭,这一男权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中。她们本应是结构性的同盟,但因为普遍性的厌女文化,都沉沦在潜在的厌恶和竞争之中,找不到自我价值和对彼此角色的认知。这种在血浓于水中刀光剑影的母女关系,我们在今年上映的《青春变形记》与《瞬息全宇宙》中见过,在更早以前哈内克的《钢琴教师》里也见过。
然而,杨荔钠的描绘,又比上述这三部电影更带有“东亚性”。如上野千鹤子说,在东亚社会中,女儿对母亲的怨恨是不能被原谅的。因为母亲“既是压迫者,又是牺牲者”。在社会谴责之前,女儿就会因自己对母亲的不满,而自困于负罪之中。
所以《春潮》里的郭建波和母亲发生冲突后,在黑暗中恶狠狠地捏坏了母亲的仙人球。这形成了与《青春变形记》与《瞬息全宇宙》中母女相搏场景的最根本不同:东亚的场景里父辈和子辈之间的根本矛盾甚至是不可言说、无法对峙的。子女只能通过自虐来完成对父母的惩罚。
在这种宿命性的痛楚与耻感中,什么是解决方法?上野说:“当母亲不再做母亲了,女儿才终于从女儿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这解释了为什么《妈妈!》里在日常中相处冷淡的母女,反而在疾病发生时完成和解。因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女儿比母亲更快地老去,逼迫二十年前便已进入休养期的母亲回到照顾者的位置。时光逆转回童稚时,彼时女儿的自我还未形成、家庭尚未破碎、罪愆尚未发生。
当《春潮》和《妈妈!》叠加在一起,我们或许刚好能瞥见东亚式母女关系的一种真相:没有比这更深的爱了,也没有比这更深的痛。痛不能掩饰爱,爱也不能麻痹痛。
当我们更贴近地看《妈妈!》,会发现它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展现很有意思。患病后,女儿的视角时常被一种非理性的力量篡夺。这让她看见被放大扭曲的情绪(如公交车上乘客恶意的指指点点)以及虚构的场景。
在女儿的幻觉中盘桓的核心,是早已故去的父亲。父亲在她的幻觉中,永远是慈爱、博学、温情的存在。影片的前半程,很多观众可能都会陷入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一部所谓的“女性电影”的中心,有一个屹立不倒的男性身影?到后段,我们才终于在女儿的忏悔中揣测出原委:
原来父亲是自杀。因为他遭遇批斗,又没有获得女儿的支持。所以女儿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都处于自我封闭之中,以她与母相伴的禁欲生活和规整的发型作为象征。疾病袭来时,她的悔恨才在幻觉与崩溃中浮出水面。她在病榻上以“我杀过一个人”为开场白向母亲忏悔,而母亲早在她忏悔之前就选择了原谅。
在《疯癫与文明》里,福柯这样描述“疯癫”:
“(疯癫)所产生的怪异图像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表面的现象。那种从最奇特的谵妄状态所产生的东西,就像一个秘密、一个无法接近的真理,早已隐藏在地表下面。这是一个奇特的悖论。当人放纵其疯癫的专横时,他就与世界的隐秘的必然性面对面了;出没于他的噩梦之中的,困扰着他的孤独之夜的动物就是他自己的本性,它将揭示出地狱的无情真理……”
在福柯的理论中,“疯癫”并不是一种残疾。相反,“疯癫”就是知识。愚人拥有着“完整无缺的知识领域”。他在一个智慧、理性的人看来透明无物的水晶球中,发现了隐形的知识。我认为,在《妈妈!》中,女儿所经历的病征就近乎于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疯癫。疾病夺走了她的理性与记忆。但恰恰是透过疯癫,她一再重返父亲健在时的圆满家庭,释放了被压抑的痛苦与欲望。
在杨荔钠“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春梦》里,我们也能发现疯癫。《妈妈!》中的疯癫是阿尔茨海默症引发的幻觉,《春梦》中的疯癫则是春梦。影片中,主妇方蕾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包括一个(除了性生活不积极外)很可靠的丈夫和听话的女儿。她平淡生活中出现的唯一怪事就是频繁的春梦。其主角永远是一个面目不清的长发男子。
和《妈妈!》中的幻觉一样,春梦亦不受控。梦是浸润着情欲的、愉悦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具有攻击性的。她会梦见自己突然被扇耳光,衣服被撕扯下。和普通梦境不同,《春梦》使用跳切回避记录入睡的过程,凸显梦境腐蚀现实的来势汹汹。此外,杨荔钠在《春梦》中使用了格外多的女性裸体镜头,通过视觉对观众的直接刺激,突出梦的禁忌与冒犯。
和女性欲求及身体紧密相关,方蕾的春梦是一种更专属于女性的疯癫,同时也更容易遭遇打压。然而相似的是,两部电影都利用无法被权威(科学或者宗教)定论或拯救的病征,展示了女性被压抑的欲望向非理性空间的恣意逃窜。
从疯癫与女性的关系延伸开来,我们会发现一组看似矛盾的事实:如今,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阁楼上的疯女人”实际上是男权叙事对女性的污名与禁锢;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近年来一些优秀的女性作品把“疯癫”作为一种建构性的力量,去解放被压抑固化的女性形象。
比如今年早先的文章《〈瞬息全宇宙〉:一首中年妇女的失败者之歌》中所说,围绕着亚裔妇女伊芙琳(杨紫琼 饰)延展的“多元宇宙”实际上近似一场“精神分裂”。正是借由这场外人看来癫狂的奇异冒险,她探索着先前被压抑的可能性,完成了对于自我和女儿的拯救。正如加塔利在《混沌互渗》中所说,精神分裂把主体性向多样性充分展开。疯癫可以是打压的工具,也可以是解放的武器,取决于它掌握在谁的手中。
在杨荔钠的电影中,不受理性控制的女性意识往往和流动的水体相关。《春梦》里有无边的水色见证旖旎的梦境,尔后冰冷的湖水企图吞噬女儿的生命,则象征自我意识的危险;《春潮》结束在流淌的潮水间;在《妈妈!》中,女儿的首次发病导致彻夜未归时,机位下沉,地上的积水映出她的摇晃的倒影,昭示着被冲击扭曲的自我。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在大海边,母亲悠悠地推着女儿的轮椅走在沙滩上,而女儿在画外音里说:“妈妈是海,我是一滴水,爸爸是一条不会游泳的鲸鱼。”母亲和女儿是水的传承和延续,父亲则游离于母女关系之外。水域再一次成为女性的专属象征,和女性代际间的纽带,见证半世疏离后的和解。杨荔钠在《关于〈妈妈!〉,我有这些话想说》中也解释道:“大海是她们的精神家园,海浪象征母爱的力量也代表人生的浪潮,女儿奔着妈妈学走路回到了人刚出生的样子,生命本来就是轮回重来,反之大海也同样以她的胸怀拥抱世间所有热爱她的生灵。”
这个大海边的镜头时不时被海水淹没,仿佛水体对母女俩投来主观的凝视。很多人在这个场景里揣测出死亡的意味。这对走向大海的伶仃母女,也许是在拥抱所能获得的最体面的结局里。这也让影片淹没在无边的苍凉之中。
和《春梦》《春潮》一样,杨荔钠在看似温情的《妈妈!》里也拒绝提供一个圆满的结局。尽管上文中说“疯癫”也可以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但它并不是一个安全的乌托邦,而是女性在无路可逃的沉闷生活中杀出的一条血路。
疯癫了,然后呢?福柯观察到,尘世中的愚人面临着两条路,河流与医院。前者代表遗弃,后者代表规训。这也恰是杨荔钠影片中“疯癫”的女性角色所面临的仅有的两种归宿。
其实,在《妈妈!》的官方宣推及影评讨论中,“女性视角”或“女性主义电影”都是核心词。很多人自然地认为这是一部“女性电影”,聚焦了平时被大银幕驱逐的、不够年轻漂亮的女性形象与其困窘。但同时也不是没有争议。豆瓣短评区一个名为momo的网友就认为:“主创团队过于强调女性团队,但是电影呈现出的效果明明做得没有那么好,但好像就因为是女性团队只能夸不能批评一样。”这条评论获得了265个赞。
“没有那么好”,是很多人的共识,包括我。《妈妈!》在表达上多有保留,出现明显的节奏混乱、逻辑断裂和自相矛盾。比如这篇影评完全没有提到文淇饰演的周夏,因为她的片段实在太突兀,即使经过我的主动脑补;影片更遭人诟病的一点是极为书面化的台词和悬浮的场景。对于许多人而言,角色设定与大众的距离决定了共情的限度;如前文中所说,我个人也特别遗憾影片展现的女性角色都太传统。虽然声明了“不是所有女人都是母亲,但所有女人都是女儿”,结尾处还是借由抱着孩子的周夏,给影片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贴上了一个名为“母亲”的身份标签。
但是《妈妈!》是不是一部女性电影?我认为是的。在框架的掣肘下,杨荔钠拍出了一些仅属于此地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女性经历和女性关系。在显而易见的“为母则刚”之外,我们还能品尝到酸涩、羞耻、眩晕、悔恨……
《妈妈!》(《春歌》)连同《春梦》《春潮》一起,汇成了一片丰富的水域。当梦境潜入潮水,水声就化作歌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雁城;编辑:青青子;校对:贾宁。未经新京报书评周刊授权不得转载。
65岁的女儿独自照顾着85岁的母亲,然后,前者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一夜间,后者从被照顾者变成了照顾者。
女儿是很典型的那一代女儿,有主见有独立性,但长在新社会的教育里,过于朴素又过于收敛,远不及母亲那辈启蒙年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能自带洒脱浪漫乃至任性的神采。
母亲是很典型的那一代母亲,有文化有修养有分寸,却也会在护犊时无视优雅、丢开教条,秒变超人和母狼。
它的设定其实非常好:强势与弱势、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在一场猝不及防的不可抗力间逆转倒置,自己已经是老人,自己的老人却还健在。这是那批人正在背负的命运。 如果,衰退在作为子女的老人身上变成了一种加速度、有可能会对作为父母的老人实现弯道超车,该怎么办?
但它,有温度,却显得精度和完整度不足。
有时它看起来像李连杰和文章的《海洋天堂》,都在讲一个“在我的倒计时里,帮那个最在乎的人准备好没有我的日子”,区别只不过一个是爸爸对儿子,一个是女儿对妈妈。
有时它看起来像张艺谋的《归来》,同样是被摧残揉捏过的父亲,同样是选择过冷血然后懊悔终生的女儿,只不过,在那部片子里,丢失记忆的是母亲。
有时它看起来像反向版的《美丽人生》,当妈妈陪着女儿玩打仗游戏一样躲进床下,只不过一个是父亲在创造儿子的游戏幻觉、一个是母亲在迎合女儿的游戏幻觉。
它想要表达的几乎比它“看起来像”的还要多,它在这零零总总的表达里见筐就是菜,它一路忙于收纳与拼合,它找到了很多细腻入微的小确幸、小喜悦和小忧愁,但它并没有织成伟大的戏剧奇观,它催出了你许多眼泪,但它没有砸入你的心脏。
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它对室内空间调度的使用相当极致,两个人在老宅屋宇和阳光的若干特定角度里移形换影,看着又像双人舞,又像敌进我退的博弈。
摄像机常常带着种“鬼视点”的味道,也许是看客已对父亲的逝去心知肚明、对二人的思念公约数心知肚明,这才起了“房中本该有第三方”的错觉。
它试着装进了太多东西:老龄化、女性、过去和现在、对抗与和解、知识分子、问题少年、甚至还有荒诞政治年代的人道灾难,再贯穿进一份日记遗稿的整理——一场抢救记忆的工程。
所以它会选择一对高知母女(她们的文化阶层和杨荔钠的上一部电影《春潮》截然相反),只有这种身份才能顺理成章地带出历史的创痕,以及,才有书写、言说的本能—代价就是许多观众会代入不了她们彼此间匠气爆表的语言和腔调,好像自始至终都活在舞台上。
它一直在讲的是家人和爱,可它在片尾字幕和短视频里,又斩钉截铁地把主题拉回到特别具象的地方,落定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群体的关怀上。
它在亲情伦理中走了那么久,却在末端挂上了医学伦理。
它的标题是母亲,可它却一直在牵挂和愧疚于父亲。
因为它缺乏一种稳定的内在锚点,女儿的臆想,有时是安全感缺失,有时是童年复现,有时是渴望被认可,但她灵魂深处那个呼之欲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很明显“老年痴呆”只是一层外包装,导演用它包住的是心魔。
那心魔的内核为何物?我们看到的,只仿佛精神分析学派收集的创伤案例汇总。
所以文淇的出现和反哺,会显得那么诡谲、突兀、忽至忽离、像个内心善念所编织的幻觉般不可信。
冯老师自始至终没表现出关于“孩子”的隐痛,“下一代”的缺失在她这里依旧归入对父亲的亏欠集群(等他回来我再出嫁),那她保护和救济文淇的心理动机来自哪里,何况这保护与救济的烈度,已经大到“替她顶下犯罪行为并被留案底”的程度,它绝不是一时的良心触发就能解释齐备。
更不说朱时茂的知心邻家大叔角色,有多么功能化、多么想当然了。
好在,细节依旧是动人的——这总归是世界上唯一的那个,当你尿湿了裤子时,会对你柔声说“不怕”、再把你搂入怀中的人——宿命在血缘至亲间,既是对赌协议,也是周而复始。
好在有两位老师化腐朽为神奇的演技。
好在有那么多,属于杭州的景观:西湖、西溪路、拱宸桥、茅家埠的通利古桥。相比这些景观,结尾的大海,开始完全不加克制地把隐喻变成了明喻,就像《春潮》的最后的意象镜头里,春潮溢出缝隙、漫过城市每一寸的实地。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
电影上映了这么久,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写心里话。
我的姥爷就是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去世的,因此在看到《妈妈!》这部电影之后,我无法完全客观地用“好”或者“不好”来评价这部电影。
准确说来,它足够细腻、温暖,在电影的层面算是勉强及格了,但从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的视角来说,它的致命缺陷在于叙事过于浪漫、松散,以至于这样一个极佳的题材、极优的演员配置、极具代表性的角色设定,都呈现不出这个片子该有的力度、态度与深度。
印象中,从姥姥去世开始,姥爷的脾气就越来越差了。
1997年2月25日,那天下着雨,刚过完九岁生日的我早早起了床,加入了追悼会送丧的队伍。队伍很长很长,妈妈牵着我走在最前面,每走几步就停下来,跪下,再站起来,继续走。
我们在冷冷的细雨中一路跪了又起、起了再跪。那天特别冷,地上到处都是雨和雪的混合物,为了保护我的膝盖不受伤害,妈妈提前在我的腿上结结实实绑上了几层塑料袋。
很魔幻的一点是,那天刚好也是邓小平的追悼会,街上的广播一直在反复播放邓小平追悼大会的致悼词,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忧伤。
从殡仪馆回到姥姥家,大人们都在张罗午饭的事情,但我一直都找不到姥爷。最后在二楼的主卧,我找到了他。他一个人静静呆坐着看向窗外,天晴了,虽然天气很冷,但阳台上他种的花花草草都还是郁郁葱葱的。房间里很暗,我几乎看不清他的脸,但我觉得他应该在哭吧。
我走过去安慰他,才确认他是真的哭了。
吃了一块前一天没吃完的生日蛋糕,我下午赶回了学校,教室的电视机都还在反复播放邓小平的追悼会,同学们依旧打打闹闹就像这个世界没有人死亡过一样。
现在每次回想起来依旧会觉得,那一天对我来说实在是过于魔幻了。
从那之后姥爷的脾气就不是太好了。他总是不停找茬,不停埋怨儿女们。即便爸爸妈妈、舅伯们、舅妈们都在加倍用心照顾他,但他依旧坚定认为,在老伴儿去世之后,自己就成了儿女眼里的巨大的累赘。
再后来,病情一点一点恶化,我才知道原来姥爷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当时还并不太清楚“老年痴呆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只知道姥爷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坏、记性也一天不如一天了,后来他已经没有了行动能力,卧病在床。某次我去探望他,他把我认成了二表姐,拉着我说悄悄话,还吵着要我拿糖给他吃(因为他有糖尿病,妈妈和舅伯舅妈都不让他吃糖)。
那段时间,几个子女轮流照看他。到后来,姥爷谁也不认识了,见谁都骂,妈妈经常红着眼睛回家,又委屈又沮丧。
妈妈后来跟我说,姥爷那几年过得很艰难,但在临走前突然什么都记起来了,可能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吧。
也不知道是不幸还是幸运,姥爷糊涂了好些年,但最后是清醒着走的。
1995 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美国艺术家威廉·尤特莫伦(William Utermohlen)在 1995 年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从那时起他坚持给自己画了 5 年自画像。
自画像从清楚到模糊,正好呈现了他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之后意识瓦解的全过程。
像他这样有才华的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才华消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活慢慢被盲点吞噬,实在是极其残酷的一件事。
同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还有当代著名的作家特里·普拉切特,他在知道自己患病之后经历了愤怒、孤独、恐惧与荒凉种种复杂的情绪。在描述自己患病感受的时候,他说,“就像你一个人站在海边,海浪不见了,所有的人也不见了”。
后来他参与了纪录片《Terry Pratchett:Choosing to Die》的拍摄,逐渐失去写作能力、感觉自己毫无生存价值的他,甚至开始在纪录片中考虑是否要自行解决自己的生命。
就在前段时间,我很喜欢的作家韩松也在微博公开了自己被确诊为“认知异常”的残酷事实。
他提到,“老年痴呆并不等同于阿尔茨海默症,‘痴呆’、‘变傻’、‘老糊涂’只是对失智症或认知障碍的一种通俗说法,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阿尔茨海默仅是其中一种。在我国,六十岁以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有近四千万,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是一千万左右。”
即便简单的阅读、组织语言对他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了很难的事情,他几乎每天都会坚持更新微博,坚持读书,坚持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虽然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沮丧与失落,但看得出来他在努力控制自己,他会在所有图片左下方加上“我们的目的就是活下去”这句话。
说回《妈妈!》。
这样说可能会显得自己很冷漠,但整个电影里最打动我的,只有最后母女俩(可能选择了自杀)的开放式结局,以及片尾真实患者的影像彩蛋。
作为女性,在观影过程中让我感觉最沮丧的一点是,片中吴彦姝老师饰演的老母亲蒋玉芝、奚美娟老师饰演的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女儿冯济真、文淇饰演的问题少女周夏,到最后这三位女性的角色都变成了“母亲”。
因为冯济真的病,蒋玉芝不得不在85岁高龄重新回归到了母亲的角色,对女儿给予细致照顾;
而冯济真,虽然终生未婚,但也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后,不求回报的一次次原谅、一次次拯救问题少女周夏;
周夏呢?这个唯一原本还带点自由色彩的年轻女孩,抱着自己那个(不知道亲爹在哪里的)婴儿出现在蒋玉芝、冯济真家里。
这是导演所谓的“相互救赎”吗?抱歉,我真的没看出来。
我只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女性的宿命,看到代际关系里的绝望和无奈,看到被困在“母亲”这个角色里的巨大的死循环。
一想到这个作品还出自一个“全女性视角”的团队,我就更觉得费解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一生过得很糟糕、很失败,那请你想清楚,生一个新的孩子出来,你的人生并不会得到所谓的“救赎”。
大人物的一个喷嚏就足矣让这个时代倒退十年甚至百年,而我们都是小人物。如果你觉得人生很操蛋,那孩子的出现、血脉的延续,都改变不了你的人生。
所谓的“温情延续”也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最后实实在在倒霉的只有那个无辜的小生命。
再说回结局。
海水渐渐涨起,优雅的知识分子老母亲穿着旗袍,推着轮椅,带着病情越来越严重的女儿,平静又快乐地走向海里。海浪汹涌,母女俩在海中相拥而泣,迎接死亡。
如果这是生命的尽头,也没什么不好。人生不过就是短短几十年,女儿早就该放下对父亲之死的愧疚与执念了。
你说这个片子算不算一个好电影呢?在技术层面上,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精神层面上,导演未免过于执着于自己的个人感受了。尤其是周夏这个角色突如其来的怀孕、莫名其妙的消失,更加稀释了这个片子原本应该具备的力度。
真实生活中的阿尔茨海默病,会将一个原本优雅温和的人彻底击碎,将原本规整体面的生活变得混乱无序。这种病带来的那种真切的无力和绝望,在某种程度上与这种诗意的、浪漫的、一厢情愿的表达是相悖的。
太可惜了。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在于,完成了一场爱的教育。
我家祖宗三代都不认识任何大学教授——更不用说浙大这种985教授,也没有任何这个层级的人的来往,考古学家,三甲医院主治医师等等,毫无看书、看话剧、体育运动的习惯。是直到我这辈才有城市生活的经验,才有了广阔的街道,了解义工,了解被维护得很好的风景。整面墙的书架,一人一张大书桌,并不是为了装点。
通过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双方都好好说话是个什么样的氛围,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担心被责怪,也可以直接表达不满。有矛盾,不一定代表会起冲突,场面很难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表达,说话的出发点都是“我”,我希望你好,我希望你不要成为我的负担,对对方的期望也是落在“我”的需求上,至于你如何回应那也给你思考的空间,绝不是命令、威胁、哭诉。平静的对话,情感浓度一点都不低,不必声嘶力竭,不必苦口婆心,不必大哭大笑,只要表现出一个人内心独立的想法,一点点行为表现出来,就会有巨大的力量,是生命力,是生而为人的坚韧。
确诊疾病后,整理好保单,转移好存款,给家里细致贴上纸条,甄选养老院,这一件件事情办得,真熨帖。也很符合现在正流行的一个词:“松弛感”。问题来了,那就解决问题,需要花钱的,那就花钱,需要找人的,那就找人,需要再了解下的,那就自己找书看。这看起来真的很体面,也是我理想中的状态。
看这家里的装修,绿格子窗帘,蕾丝窗纱,小花砖,以及两人经常穿着的小碎花连衣裙,这些都属于我以往非常厌恶的“日系小清新”风格。但很奇异的,在这部电影里,我仿佛突然认识到这种风格的美,它和老年女性那种温柔,无攻击性,亲和,温情的感觉相得益彰。想来我以前讨厌这种风格,其实也是在抵触一种毫无攻击性、软绵绵的性格,我自认绝不是软绵绵、贩卖甜美可爱的日系妹子,也就无形中拿掉了身上这一部分特质。我不应该否认自己身上女性化的这一部分,女性的温柔同样也是值得骄傲的伟大特质,没必要去硬拗假装坚硬,女性力量,也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强大。
看这部电影,我老是代入想象自己的晚年。我会有一个体面有尊严的老年生活吗?不久前才在一席看到英国养老院的一些惊人现状,而这种并不好的待遇还需要花费一个老年人一辈子体面生活代表——整栋美丽的房子才能换取。这种消息多了,难免会有种种担忧。当今我们并无现成的养老院基建,也无任何成系统的养老经验,更可怕的还有生育率暴降,既有财政上的困难,也不会有合理价格的劳动力,还有更多七七八八的问题,不忍细想。但如何保持自己的体面,已经可以从本片中学到很多。
电影《妈妈!》简历
出生地:中国杭州
性别:女
出生日期:2022年9月10日,处女座。
家庭关系:成员众多,慢慢介绍。
监制:尹露
30年前,在同一个考场上,我考试考得慌张,忍不住哭了,旁边有女孩递来一张纸巾也没能安抚我的心情,但从此,我和那个女孩儿认识了,她19岁,我20岁。她送来的是善意,我感受的是温暖,是不是有点像电影里的冯济真和周夏?
年轻的时候我们吃过一碗泡面,啃过一个鸡腿,也搭过一辆卡车,我清楚地记得没有蓬布的车斗呼啸在西三环的北路上,风刮得脸疼,她蹲坐在车厢里摇摆不定,她说,杨荔钠,跟你啥事都做了。到站时我们拉着手跳下大卡车,也跳过青春美好年华,那会儿我们都没想到30年后有部电影等着我们,她从妹妹变成了监制,从忧郁女生扛起了制片重担。这一次她带我飞。
她是信念感、执行力、直觉力、判断力俱足的电影人,我说她头顶有根天线,连接天线的密码只有她自己知道。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观察她好多次,只要有问题,她总是让自己站在前排首位,身体是诚实的,暴露了她的承担天性,和守护职责,但在媒体和聚光灯下,她会躲闪、回避。剧组里因为她平衡关照,我才能安心创作。影片的前期、后期,包括拍摄43天时间里,她一直在,她在我就安心,她在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日常里她把温柔给了猫咪,工作中她把精力留给了作品,她游刃有余地切换双子的角色互换,也一直探索艺术与商业的平衡,30年后,她会有很多作品写在她的个人简历上。那是她用自己的脚步和双手一步一步走出来,一点点做出来的。
她说感谢时间,我说感谢生活,她说电影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我的第一部院线电影,和每位观众的交流中已感受到深意。《妈妈!》里蒋玉芝和冯济真说要做对的事情,我和尹露人到中年时也做对了一件事情。但不等于我们熟悉我就不用对她说谢谢。
摄影指导:余静萍
余老师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我见面的第一位主创,她在台北隔离,我们视频聊天,她说故事令她感动,那会剧本是初稿,也说期待再进展,对于手持还是固定,是单机还是双机我们讨论过。她是我见过最帅的摄影师,带领一群男生,一会出现在电线杆子上,一会在三轮车上,一会把自己藏在隐秘的角落,她是捕捉光影的精灵。我的目光除了盯着演员就是盯着她,每一场每一条过后我们都会交流默认,我在她的目光中获得支持鼓励。
我记得拍桥下面妈妈追着女儿跑,余老师提醒我这场戏要小心,要考虑两位老师的体力和承受度。拍摄过后我才明白她的提示多重要。中场休息的时候,余老师也会把毯子轻轻盖在吴老师身上,奚老师的重场戏过后她会赞赏,她对演员的关注和爱护不比我少。
我很怕她抽烟,她很少抽烟,只要抽烟我知道一定是出问题了,这个时候我也要去理解她的焦虑和想法并及时沟通。工作的时候她定期看剪辑的素材,及时和后期剪辑沟通,不希望前期拍摄留下遗憾。
有一场戏母女坐在各自的窗口,没有对白,没有对手戏,她的镜头那么温柔那么美,时光岁月从她的指间流过,包括湖面上一家人的水面肖像,都令我感动。她跟我工作应该不轻松,快杀青的时候嗓音发哑说不出话,我会记得她对《妈妈!》的好,对我的好。和她一起工作我长了很多经验,于我是很好的学习。如果说母亲不离不弃照顾生病中的女儿是本能伟大的话,那余静萍也用双手和眼睛,用她擅长的镜头语言深情抚慰了这一家人的冷暖人生。
美术指导:翟韬
每当大家说《妈妈!》主创都是女性时我会说美术指导翟韬是男生,是对女生好的男生,第一次见翟老师时我就知道他是好人,好到可以欺负的那种,他目光和善五官也帅。有一天看景后吃饭,酒后他说,导演的工作就是把所有人的爱凝聚起来,再提取一颗舍利子,他还用手比划了舍利子的大小,那会儿天色幽暗,翟老师在我眼前也像舍利子一样闪着光。
看过《妈妈!》的观众对美术场景印象深刻,一草一木,一花一虫,包括在院子里重新搭建的室内主场景都是翟韬老师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反复研讨绘制草图建构出来的,它也像一个老灵魂为这一家人遮风挡雨,诉说他们的悲欢喜乐。
我也喜欢房屋里的所有道具,床单桌布,窗帘台灯,桌子椅子,碟子筷子,杀青时侯我顺走了母女吃饭的桌布和床前的闹钟,它们摆在我家的餐桌上,那么近,那么好。美术组办公室的照片都存在手机里,翟韬,我不会欺负你,只会祝福你。
造型总监:吴里璐
吴老师是资深电影人,有幸与她合作,她的创造力惊人,我说您会得终身成就奖,她说她还年轻。是的,她非常年轻,像少年一样灵动。她会和美术组去看景,在一家人团聚的山洞里路不好走,我们连滚带爬找寻路线,里面突然飞过的蝙蝠会让吴老师紧张,但见到路边的小狗小猫,她总会露出怜爱的笑容。
每次看到发布海报或片段,我先想到的都是吴老师和她的工作,她的造型不仅帮助观众理解人物也能帮助演员帮助我。有很多套衣服我百看不厌,很想穿在身上过把瘾,那些颜色和款式,那些发丝和妆容,包括女儿发病前后的层次渐变都能精准入微地引领观众进入上一代知识份子的生活世界。
吴老师在剧组里,我总能看到她在最不引人瞩目的角落检查工作细节,但她赋予角色的艺术魅力是最直接,最初始建立观众对影片的信任和好感,吴老师的工作和她为人一样谦逊、温和,举重若轻。
剪辑指导:朱琳
很早就听尹露赞赏介绍过朱琳,她的工作室很多张电影海报,都是她近些年的工作成果,扫描海报只需要几秒钟,她坐在剪辑台的时间却不可量化。拍摄中间她带着幼小的女儿来现场工作,我们讨论现有素材,她也对未拍摄的部分做了预判和提醒,我虽然对素材有信心,也想希望从剪辑师的角度再确认,她都会以她的经验笃定精准地回馈我答案。剪辑是电影再创造的过程,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她没停止工作,她的身体当时不是很舒服,但她的坚韧个性和对电影的爱没有让《妈妈!》中断,正如我看到她作为年轻母亲的职责,她用心力守护的除了自己的女儿也包括一位位从她键盘上被重新建立并获得新生的人物。
声音指导:刘晓莎
电影行业内女性录音师不多,她是其中一位。女儿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先后出现的幻觉幻听,梦境与现实,恐惧与迷失,日复一日的时钟催命等复杂情绪在音效层面都做了大量细化并注入母女情感的深度创作。包括对音乐的调整,后期配音补录,总之每次看到她笑容有多甜,就知道她实际工作有多拼。第一次坐在她公司的影院大银幕上看成片时我感叹影片再次被她赋予新的生命,《妈妈!》接近属于她自己的完美,每过一道技术层面,影片就会毫不遮掩地让我们看到她的好。她就是被很多双爱护她的巧手精心打扮过的小孩,当她呈现自己的生命时才显得自信从容。
音乐作曲:沈必昂
他97年出生,华裔。尹露说这部影片的音乐不需要像剧中人一样成熟,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我同意。入冬以后,和沈必昂虽然过着美国时差,却没有被时差限制,我惊讶他年纪轻轻能够精准同体剧中人的命运。这就是音乐的穿透力吧,音乐也是母女的言说,沈必昂一直倾听一直安抚,不断用音乐的温柔和美好轻轻架起观众通往母女内心世界的桥梁,包括结尾,尹露喜欢,我也喜欢,但更欢喜的应该是蒋玉芝和冯济真吧。她们在海边舞蹈,在海边拥抱,回到人之初的模样,她们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过往会有人看到,也从没想过有段乐章会为自己谱写。而那位谱写乐章的年轻人和她们从未谋面,年龄也相差半个世纪,就像坐在影院眼里闪着泪光的年轻人,也许有种见面不需要介绍,他们老早就认识。
选角导演:周正飞
和他工作很久我才知道他已经有很多部作品的经验,工作之外他是不会聊其它话题的导演,除了主要演员,其它角色的选择和判断上我们也有默契度,我重视他的推荐和建议,他也一直在现场陪伴演员。他和演员之间有信任,不是完全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剧组散后我们看戏剧,聊表演,他一直专注自己的专业,对电影保持敬畏心,令我尊敬。
执行制片:薛李
我们习惯叫她沐子,沐子是我在组里见到最早也是最后离开的人,她带领制片组一票女生为影片制作保驾护航,女孩们的魅力和魄力我都看到。印象里她不是跑就是在跑步的路上,她是消化了很多困难、最大化呈现结果的执行制片人,每一部作品都会褪去一层皮,再长出来就是盔甲,这点我和她是一样的。
外联制片:南瓜和刘烨
他们是《妈妈!》剧组的绿色通行证,没有搞不定的景,下次我向你们要月亮。
统筹:沈豫
每天发送精准通告,她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助拍摄进度调整周期。谢谢豫姐,她比我小,其实。
制片主任:金融
雨天里,我看见她的泪珠比雨滴大,天没放晴,她的身影已经奔向下一个场景中。望着她瘦小背影,我想女孩们哭不都是委屈,有时也是对自己的严苛。
生活制片:胡锐
杀青后最不适应的是接不到他传送的领饭信息。谢谢一日三餐的照顾,余静萍老师说《妈妈!》剧组厨余垃圾处理得好,那是你做得好。
执行导演:JK
导演组的工作全靠他分担,我经常跟他说辛苦了,他总回应不辛苦。我喜欢他对人对事的原则性,那是宝贵的品质。不知他此刻能否听得到。他的团队也曾是我的团队,斌斌,奇奇,小宇,俊同,你们的笑和焦虑我都记得,协力合作的日子都是好时光。也祝福导演助理小睿学业有成。
灯光师:赵瑞平
无论是月光、日光,还是最不显眼的台灯光,母女的日日夜夜很多艰难时刻也是靠他照应照亮的。她们不知道我知道。
摄影组长:安铜
那朵昙花在电影里只开放了一秒钟,你为它开放守护了大半夜,所有特效都没你抓拍得好。你的笑容比昙花灿烂。
执行美术:胡骁
湖面的书,院里的花,窗框上缓慢爬行的蜗牛,是他临时找来的小演员。杀青后朋友圈他说《妈妈!》剧组体验了很多次第一次,《妈妈!》也会记得他和每一位家庭成员。还有现场美术小涵,谢谢你给我拍的现场照片,算是家庭相册。现场道具小白,你手里的猫和七彩泡沫都是梦幻,在我眼里。
造型设计:吴萌
我称她樱桃小丸子,从没见她慌乱过,都是做足了功课吧。包括服装高妹和化妆嘉玲,我每次在家刮眉都会想嘉玲要在就好了。高妹希望你都好。
现场制片:老四
人称四哥,四哥带领兄弟们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总之哪里需要哪里就能看到四哥身影。李医生也兼顾茶水,水温不冷不热正好。和李医生没有微信,希望她在其它剧组开心。
现场录音:王晓会 王晓强
他们是兄弟,长得像,不太说话,我想他们是习惯听别人说话并把说话机会留给别人并收在录音机里了吧。宾馆里他们住在我对门,每天听到他们背上设备关门时,脑子会闪过今天第一场该怎样走位。
剧照:Rita 余意 陈琢
每一张剧照都是妈妈的宣言,每一张剧照都看到母女情深,相机后面是美丽女孩的眼睛,她们的凝视妈妈看得见,女儿听得到。
海报设计:黄海
谢谢黄海的作品,非常动人。写剧本的时候,忍不住标注母女洗澡、牵手奔跑、海边舞蹈,知道她们有一天会定格在时间年轮里。
DIT:阿信
印象中他总是独来独往,都没好好说过话,他的工作也重要我从没轻视过。
调色师:Ivy 胡旭阳
影片有了色彩也就有了气质,观众喜欢《妈妈!》的气质和模样也是调色的功劳。
致谢演员
媒体采访时我都会说托吴老师和奚老师的福,因为她们演得太好,很多时候我会分不清谁是蒋玉芝谁是吴彦姝,谁是冯济真谁是奚美娟。感恩她们成全电影。
关于文淇,经常会跟观众聊起她扮演的周夏,争议和肯定都有,每次聊完也能得到观众的理解。我还想找时间跟文淇说,周夏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你一直都好,好得不可替代。
扮演医生的朱时茂老师,扮演父亲的任洛敏,扮演警察的李晓川,扮演男失主的东靖川,还有被删减的刘洋,以及年轻妈妈冯家妹,年轻父亲王斌,幼年女儿徐艺瑄,谢谢你们的停留和演出,因为你们电影才完整。
有太多的人员和职能部门没有依次介绍,我记性不好,也脸盲,甚至叫不上大家的名字,但我对每一位给剧组添砖加瓦的成员充满感谢。多年以后,如果我像冯济真一样万一忘了,想不起,只要你告诉我曾经参加过《妈妈!》剧组的拍摄并对我打三下响指,也许我能被唤醒,我要牢记那是“我爱你”的意思。包括那些参加演出或是住在附近来探班觅食的猫咪们,虽然一面之缘,难再重逢,它们的出现让很多双手臂张开、面露欢愉,比如尹露,吴里璐,余静萍,奚老师,吴老师,还有我,有照片为证。
昨天因为弹窗,我留在杭州又看了眼主场景蒋玉芝和冯济真的家,院落宁静细雨,树和鱼都在,被主人照顾漂亮的拉布拉多怎么也不会想到,它被带走的43天里,他们家的屋檐下有这么多人来过,曾有另一家人和它在同一院落里已活过百年。这是命运的交错,时光轮转,要离开时它冲我叫了一声像是催我快走,背对它我没回头,心想属于电影的留给电影,属于生活的还给生活。
最后我要致谢的是影片结尾养老院里站在门口递给母女马克西姆巧克力一直等待丈夫的唐婉茹,她望着母女的背影招手说再见,她为自己和角色,为我们大家都提前做了告别。路演过程中,很多人问起她,打听她,我说我们是好朋友。电影有始有终,人生有聚有散,我希望还有机会在没有约好的某个场景和她相遇,到时候她能告诉我,她是否等到她的丈夫,他们过得好不好。
再见,《妈妈!》剧组的所有演职人员,疫情时代各自珍重,对我来说写出来才算真正告别,都说一部电影的好是所有人的好,不好一定是导演不好,我同意。好在《妈妈!》没有辜负大家努力,她是所有人的智慧结晶!
导演杨荔钠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杭州
完全可以当成另一个版本的《归来》。冯婉瑜没得阿兹海默症,丹丹六十多岁时得了这个病,她用最后清醒的时间编校完了父亲的考古日记。后来,在记忆错乱、神志不清中,她忏悔对父亲陆焉识犯下的错误,如果我当年给爸爸开门了他就不会死。一直对抗的母女,在暮年和解。最后一代留有伤痕的人即将逝去,而她们的记忆似乎不约而同受到了干扰、破坏。冯婉瑜是这样,冯济真(奚美娟饰演的女儿)也是这样。真巧,她们都姓冯。陆焉识拿着勺子去给吓坏的婉瑜复仇,济真拉着老母亲躲到床底下,说别害怕我有猎枪。故事之所以格外催人泪下,不仅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因为他们被车轮碾过,留下了令人心痛的伤痕。
12th北影节No.20。首映。65岁的女儿,活得严谨、板正、一丝不苟,每天做义工帮助别人,用一生的压抑克制清心寡欲去赎心底对爸爸的愧疚,去惩罚少年时的错误。她始终对周遭保持疏离,包括与她的妈妈。85岁的妈妈,讲究、精致,也活泼鬼马。母女俩较着劲地活着,直到生活失控。生命碎裂,女儿终于有更多缝隙,去释放情绪,表达不满,发泄愤怒。|不复杂很真挚,人物设定有巧思,但没有从“女性”角度走太深,也没有对知识分子的真正思考。美丽、精致、优雅并不是女性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是悬浮的、加了柔光的女性想象。如果所有人都会衰老得病,那她们已经是其中活得最轻松的人。粗粝底下的无奈、倔犟和坚韧体面,或许会更耐人寻味。最感动时刻其实是映后活动看吴彦姝老师走上台。是一出成年人爱的童话,是定调子下结论,不是对关系的探讨。
文淇这个角色出现的太巧妙了,这个角色才是为女儿的完整做的最后一笔完善。对女儿来说,那件事(看了电影就知道)对女儿来说,是非常深的藏在心里的秘密,甚至其实女儿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其实跟这种莫大的心里压力都是有关系的。
阿尔兹海默不可怕,贫穷的阿尔兹海默才可怕。
#BJIFF22 数不清哭了多少次,两位老师教科书式的碾压级演出真让人动容。但是单从电影角度来看真的过于碎片化,尽管使用了互文来强化整体性,可仍然很凌乱,且周夏这个角色的处理很是潦草,可惜了。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想把掌声和赞美送给两位戏骨,相辅相成的表演,我的眼泪不值钱(btw小文淇坐我前头擦泪好几次,小哭包不要哭了以后多演电影好吗
6.8/10剧本有问题,拍的太闷太散,刚酝酿好的情绪还没等发泄就被打断了,以至于到了后边很难再被感动。甚至说影片结束后的真人视频更为感人。导演加入了太多情绪化的东西,反而削弱了真实感,限制了两位演员的表演,当然吴彦姝和奚美娟的表演是无可挑剔的,为影片加分不少。
谁家里这么说话啊
中间文淇来看两个老人那段太突兀了,搞得跟公益广告一样。其他都还挺好的,台词虽然太文绉绉了,但也符合俩人身份。看完我最大的感想是,要是我以后也一个人患了这个病,可能也会选择往海里走去…不能让我妈那么辛苦照顾我
【别担心,等这些句子长大,它们会自己走出来。】
中国大陆难得的关注女性中年、老年生活和讨论“爱”的电影。隐晦地表达了知识分子在特殊时期受到的迫害以及对他家人的一生影响。两位演员的表演无懈可击,尤其是吴彦姝老师克制内敛的感情表达。感谢女制片、女导演、两位女演员们。
“不是每个女人都是妈妈,但所有女人都是女儿。”患上帕金森的85岁母亲和阿尔茨海默症的65岁女儿组成了特殊的人物关系,在极其精炼、高度诗化的台词表达之下,《妈妈!》更像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演出。
当疾病一点一点剥离她厚重的壳,我们才发现,冯济真是从饥饿和文革走来的人物,她说口号式的台词,像小将一般表演,藏匿一份口粮,撕碎父女照片。影片用少量惊悚元素,将她“恋父”背后的种种缘由含蓄地讲出来,讲她的忏悔、愧疚,讲她作为记忆的背负者的不堪重负。历史作为隐性的主题,犹如鬼魅幽魂,和阿兹海默这个显性主题并行推进,以一种过分抒情的方式,以不断摇摆、模棱两可的方式,与审查周旋。阿兹海默便成一种社会现实,成了苏珊·桑塔格式的隐喻。在显性的光影中,她们走向大海,而在隐性的悲伤里,她们走向凋零。
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天。春天是你的生命,秋天是我的生命。你那绯红的面孔,像春天盛开的玫瑰,我这疲倦的眼睛,像秋日暗淡的光辉。
有点儿失望。两个老师的表演没得说,奚美娟老师牛了。但表达上有点儿晦涩,剧情也不够流畅,文琪那段太没必要了。是两个高知女性的困境,但台词太文了,甚至于矫情。而且我不觉得这个是母爱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每个女人都是女儿,但不是每个女人都是妈妈,我们不要聊妈妈了,妈妈死了”之后就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类似台词 以及我能理解女儿对父亲的愧疚但理解不了对父亲的崇拜。在一个几乎全女性的故事里一直笼罩着一个男性的身影。
全程难以代入,主要在于,选择女性知识分子的家庭,会跟普通观众还是有点距离的,就会让人觉得,谁家母女会这么说话啊……但这个人物背景,又是为了带出更深的历史创伤的东西,杨荔钠显然还是不想只做一个关于女性的亲情的表达,但个人感觉并没有编织的特别妥帖,节奏也有点问题,整体还是有点沉溺了。总之,细腻有了,温度也有了,但共情没太感受到,甚至结尾那几个短视频一出,前100多分钟黯然褪色。
镜头语言有点刻意,配乐没有做到为电影增色的效果,确实有很多细节镜头,整体质感不太好。文淇的部分都要怀疑是不是给耳机做广告,太生硬了,剧情对于父亲的遭遇留白了,可以想象,也许是历史原因。也许有的孩子真的就永远追不上父母吧,但是为了这个题材可以加一颗星。以及主创团队过于强调女性团队,但是电影呈现出的效果明明做得没有那么好,但好像就因为是女性团队只能夸不能批评一样。同样是女导演这位的功力一般。
不能说现在大家直接请好演员就不需要导演调度和手法了吧,能拍的如此无趣这锅真的是导演背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片在尝试去触及中老年女性的生活,在男性缺席的语境下,探讨女性之间的互相扶持。导演选择以一种散文诗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题材本身已具有切肤之痛。人的身体是一台日渐损坏的机器,记忆只会一遍遍让你重温最不堪回首的选择。在此层面上,追求体面就是在对抗痛苦,是为了在满目疮痍的生活里重新建构秩序和意义,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力量。“每个人都比你想象得更坚强”。
在无数个可以结局的地方错过了结局。
这么平的本子能完成到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全靠两位老师逆天神演技打底,这么匠气书卷不说人话的台词,落在她们身上竟然合理且可信!阿尔茨海默病题材真心是这世上最恐怖的惊悚片,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