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2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3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4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5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6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3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4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5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6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7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8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19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4:58

详细剧情

  在奥内米斯王国里,有一支本应担任宇宙探险飞行的军队——王立宇宙军。但由于种种因素,他们始终只是一支无所作为的军队,甚至被其他军队视为废物。原本安于现状,只是在军队中混日子的年轻士官希洛兹(森本玲夫 配音),与美丽的少女莉库妮(弥生みつき 配音)邂逅,被她的单纯与虔诚所吸引,逐渐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成为第一个探索宇宙的人,让“王立宇宙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宇宙探索者。
  但现实是残酷的,奥内米斯王国内部的腐败使他们的信念一次次受挫,似乎人们都更关注于地面上丑陋的斗争,虽然王立宇宙军最后得到了飞行的机会,但那确是帝国内部的阴谋,企图牺牲希洛兹搭乘的火箭,以作为和邻国开战的借口。即便这样,希洛兹还是坐上了火箭,他能否看到太空中的日出呢……

长篇影评

1 ) 恢弘的画面,孱弱的情节

这部动画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作为宇宙军一员的男士并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荣誉感与使命感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而是一个浪荡子,天天混日子的人,对于同伴的牺牲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而最初改变他想法的也不是那些为之努力一生的科学家,而是街头偶遇的一位内心有着虔诚信仰的美丽少女,她在街头发着没有几个人接的传单,想要人们听从神的旨意,远离战争,和平共处,可惜吸引来的只是为色所迷的男主,抱着不纯的念头接近她,却也因为她的对宇宙纯真的向往开始对于航天事业有了想进一步了解的想法,认真了起来,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也不再漠不关心,认识到了航天工作者的决心与毅力,遭遇着各种势力的阻碍,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飞向宇宙的坎坷之路。

电影中的画面很古朴也很精致,服装设计很有风情,不过虽然因为男主最后不肯放弃从而使得火箭最后升上了太空,但我对于编剧所安排的男主试图强暴少女的情节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女主在事后的反应是对于自己为了自保用烛台击晕男主而道歉,这个情节的安排目的何在?是为了显示出男主性格中的暴力邪恶?抑或是少女信仰的纯粹?

这部电影以后可能会二刷,下次看之前我要先好好找找资料。

2 ) 向宇宙进发

航天到底是为了什么,宇宙飞船和食物哪个更加重要,就是男主最后说的,配合上历史的闪回,人类从地上到天空,不断寻求新的领地,天空以往是属于神的领地,现在也被人类征服,星辰就在那里,所以我们要去探索。
动画开始的节奏进行的是非常之缓慢,不过完美的呈现了架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的各个方面,使观众更能有代入感。特别是俯视远景镜头,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赞叹,这是30年前的作品!
个人不太喜欢杀手那一段,其实拿掉对于整体剧情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这杀手射击精度这么差,只能说是主角光环。这一块也拖累了故事推进的节奏。
最后二十分钟的火箭发射就是让人膜拜的。通过火箭发射场和战场的闪回,节奏的突然加快让人十分紧张,而且通过沙盘推演让观众看到战场离发射场越来越近,这个设计好评。最后火箭的发射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庵野在这又秀了一把。
科幻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大概就是让深空探测器带上我们的眼睛,飞出太阳系,向着无穷远的银河深处进发。

3 ) 为王立宇宙军写了篇又臭又长的评论

作为GAiNAX的开山之作《王立宇宙军》称得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她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实在是数不胜数,因此一直不敢贸然评论这部伟大而又微妙的动画。我本人是EVA的铁杆粉丝,对EVA的关注自然会超过作品本身延展至其幕后创作团队GAiNAX。《王立宇宙军》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是源于网上一些EVA深度宅们对GAiNAX黑历史的探讨。他们对《王立宇宙军》的评价不乏溢美之词,将动画从企划、制作到上映的过程描述得如同史诗一般令人感到热血沸腾。
出于对GAiNAX的信任以及SF动画的热爱,再加之受到那些深度宅们大肆渲染的影响,我观看了这部“烧钱无比的良心作”。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在一周内重复观看了四遍方才罢休,之后还不断调出其中场景加以回味——对我来说这就是“实在太了不起了”级别的作品吧。

关键词:真实

整部作品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实”。 作为一部彻头彻尾地建立在架空世界观上的作品《王立宇宙军》能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必须做到让观众轻易融入其中的世界观。这一切离不开精细的设定,以及导演切入故事的视角。从设定方面来说,用事无巨细来形容GAiNAX的工作毫不为过。细到硬币的形状、汤勺的样式甚至是语言文字,巨至战斗机、各式建筑乃至整套社会运行体系都被这帮热血技术宅们考虑在内。难能可贵的是,动画并没有沦为GAiNAX秀设定的舞台,任何元素的出现都是恰到好处的,观看这部作品既不会感到牵强附会,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几秒钟的镜头就必须专门做一个物件的设定,但片中的每一个设定出现的篇幅就像精确计算过一般——监督没有安排任何段落来解释作品中的设定。(唯一具备解释性的段落则是用于科普现实生活中利用“第一宇宙速度”发射火箭的原理,整个段落并置了三、四组画面,结合极为精炼的台词非常直观地解释了这一让中学物理老师讲解起来都头疼的概念。这也体现了制作人员对于影视视听语言叙事技巧的掌握之娴熟)实际上,整部作品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拍出来的”而非“做出来的”——就仿佛那神通广大的监督找到了时空之门,带着创作团队进入了故事所发生的平行世界中把一帮人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事情记录了下来——整个架空世界的设定是如此的天衣无缝,让人感觉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影片没有花费哪怕是一分钟来讲解这个架空世界的情况。从这一点来说《王立宇宙军》可以被视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了——恐怕这就是作品上映后票房惨败的缘故吧。
在获得BANDAI的三亿六千万日元投资后《王立宇宙军》的企划顺利开工,可是随着制作进度的深入,这帮愣头青发现这笔巨款很快就花光了,不得不一次次以借款的名义继续向投资方要钱。BANDAI方面也骑虎难下,为了防止先前的投资打水漂不得不继续投入——这似乎是日本影视业界的老传统,黑泽明就经常通过这种方式“讹诈”制片厂以保证其电影的大手笔投资。1987年3月,最终耗费八亿日元,历时十五个月制作的《王立宇宙军》终于完工,但与黑泽明电影大手笔能换高票房的特点不同,这部精雕细琢之作在上映后票房惨淡,据说令BANDAI巨亏了一亿。本是几个技术宅们为制作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动画而建立起来的“玩票”性质的制作公司GAiNAX,原计划做完《王立宇宙军》后便立即解散的,结果却由于欠下BANDAI一屁股债而不得不四处接单拉活以还债,糟糕的是愣头青们在之后的作品中依然死性不改,细腻的设定、精致的画面以及怎么烧钱怎么拍的原则令赞助商痛苦不堪。因此有人说GAiNAX早期的历史就是一部还债史,直到EVA之后才实现了逆袭。
不清楚GAiNAX内部有没有对《王立宇宙军》的惨败进行过总结,总之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该作品风格与八十年代末充斥着宇宙战舰、变身少女以及巨型机器人的动画荧幕格格不入的结果。的确,将架空世界观的设定从作品中剥离,就只剩下一个不那么天马行空的故事了。《王立宇宙军》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故事:一个由一帮懒散的家伙组成的不怎么受待见的团体(宇宙军),冲破重重阻力完成某个任务(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枚载人宇宙飞船)。从剧情架构上来看这是一部励志片,在影视特效成熟的年代,这样的动画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拍成真人电影。八十年代末期,动画观众群体和影迷圈子几乎没有太多交集,人们观赏电影和动画的出发点与期待值是不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画的地位确实低于电影;客观上而言,动画与电影艺术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动画片的拍摄是否应该如电影一般“真实”这个话题至今还存在着争议。《王立宇宙军》就是踩在了一条尴尬的中间线上——他的拍摄手法如言情片一般缺乏运动镜头,大都采用固定背景与场景切换相结合的拍摄模式(当然这和剧情的安排密不可分,战斗段落的确十分惊艳,但主要剧情大都集中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虽说GAiNAX在这部处女作中就展现出其对蒙太奇手法得心应手的掌握——他们经常在对话场景中并置很多相关镜头,从而使对话不再枯燥。(将对白和画面结合在一起,生动直观地讲述故事也是GAiNAX的一大特点,在EVA中很多玄妙的对话场景里讲话人的镜头所占比例很小。)但充分运用真人电影手法拍摄动画对于八十年代末的动画市场来说还是太超前了。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在荧屏上看到很多十分生活化的作品,所谓生活化指的是表现手法更接近真人电影,此类作品(除了一些日常向动画外)所刻画的主题往往是偏重于技术向的,其针对的观众群体都是资深动画迷和相关领域的深度爱好者——例如《宇宙兄弟》和《星空清理者》等太空题材作品,虽说可以归类为SF动画,但剧情中没有涉及外星人侵略、巨型机器人战斗等情节。这在八十年代是很难想象的,彼时的动画市场与现在相比还显得十分粗放,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团体缺乏照顾(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些技术向深度宅团体尚未成气候)。我们都知道如今的日本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日本的娱乐产业可以照顾到每一个顾客的口味,有专门针对猫迷狗粉的写真杂志,也有针对铁道迷的漫画。在这样一个市场背景下,令深度宅们喜闻乐见的偏技术向设定的动画作品自然深得人心。然而将时间向前推三十年,那时候的动画片在娱乐产业中尚未达到今天的高度,仅仅是动画迷小圈子中自娱自乐把戏,跨界爱好者尚属稀有品种,还有很多科幻迷是排斥动画的(Daicon4期间就有不少SF迷抱怨动画迷,甚至发出了“将动画迷从SF大会上逐出去”的声音)。真正的动画迷无法接受这种“平淡”的剧情,而纯粹的科幻迷则对动画这种表现手段嗤之以鼻,再加之动画情节略显枯燥,最终导致BANDAI的日元随着愣头青们的热情泥牛入海。

关键词:成长

1979年初代高达首播时反响平平,可刚播完没多久就好评如潮,次年便在电视台重播——看来真正了不起的作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王立宇宙军》也不例外,虽然没达到初代高达的现象级高度,但后来发售的录像带与LD却十分畅销。对于今天的深度宅来说《王立宇宙军》已经成为了一个寂寞的传奇——她的知名度依然不高,可但凡看过这部作品的人都对她十分推崇。如果动画本身不是高质量作品,恐怕也很难实现这一逆袭。
剧情展开方面《王立宇宙军》采用的是经典的好莱坞式叙事架构——影片前四分之一部分交代主要人物和故事背景;四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之间的部分则是各种线索在情节中的展开;最后四分之一处由先前展开的线索将剧情推向高潮。电影在前二十分钟通过各种对白和画面地穿插介绍了所有重要角色,向观众们暗示了宇宙军的社会地位以及成员们普遍抱有的混吃等死的人生态度,并顺带窥探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静(开篇的葬礼交代了宇宙军上一个任务的失败,主人公在训练场景懒散的表现反映了他的心态,士兵们下班后的娱乐活动刻画了这个架空世界的一角);发展到二十多分钟的时候第一个推动剧情前进的情节点出现——男主角希洛与女主角莉可妮的邂逅。与莉可妮的对话促成了希洛人生态度的转变,之后将军提出了载人航天飞行的计划,希洛主动请缨使人浮于事的同行们大跌眼镜。希洛的这个转变才使之后那可歌可泣的排除万难发射火箭的故事成为可能。实际上这个情节点是呈体系状的,一方面莉可妮促使希洛发生转变,另一方面将军提出了载人航天计划——二者叠加后才能促使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对于这帮初出茅庐的小子们来说编剧能达到这个水平实属不易。不得不吐槽的是希洛的这一转变其实是很突兀的,但如果在这个情节点处集中火力刻画希洛心态的变化会耽误太多时间使剧情显得无趣且拖沓,导演采取的办法是让希洛在后来情节里慢慢改变——一开始也许只是个冲动,但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希洛逐渐明确了目的并坚定了信念。这也是众多励志电影常用的桥段。
其实令观众感到困惑的人物心态变化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前段时间上映的《霍比特人》的主角比尔博从不愿冒险到决定出发这一转变就有点莫名其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影片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不到家,人们不了解角色的性格就只能靠带入自己的思维去解读角色心态的变化,这就造成了理解的困难。也就是说GAiNAX在制作《王立宇宙军》时并未能很好地刻画出主角的性格(倒是几个配角性格鲜明表现抢眼,毕竟戏份越少暴露性格的机会就越少)。
严格意义上说这部影片没有女主角,莉可妮的戏份不多并且很分散,电影主要情节段落都和女性关系不大。但莉可妮每次出现几乎都对剧情有一定地推动作用。希洛与她萍水相逢,按照商业片的逻辑一定会演化成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但是监督却在二人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观念上的鸿沟让他们始终无法踏入对方的生活,这让观众们感到不太舒服,却是推动故事前进的要素。
很多以时间为主线的影视作品都会将主角的成长和改变作为一个重要的线索,在《王立宇宙军》中希洛的成长便是推进情节的暗线之一。正是莉可妮的“敲打”达成了希洛的成长,在影片中间部分(剧情展开点到高潮开始处之间)莉可妮只出现过七次,每次时间都不长(其中一次是单独出现,并无台词,是监督为了强调她与男主角的联系而穿插的画面),有六次都是她与希洛的对手戏,每次出现几乎都对希洛造成了影响,从而改变希洛的心态。两人一开始就有很大差别,希洛生性随便,毫无信仰可言,虽然说不上是个人主义者但也绝不会胸怀世界,开篇他提到自己想驾驶喷气机必须加入海军的梦想由于成绩不好从而破灭并最终选择了进入宇宙军这个冷衙门就证明他的棱角早被磨圆,人未老心先衰。莉可妮则被刻画成一个在那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坚守着自己纯洁的宗教信仰的善良女性形象。影片通过莉可妮的行为和对白蜻蜓点水地提到她所信仰的宗教,由于篇幅有限宗教并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线索,从头到尾只涉及莉可妮一个教众,更没见什么教会与王权争权夺利的烂俗篇章。莉可妮孤独地散发传单被希洛注意到,前者痛恨一切纷争渴望和平,并希望通过宗感化世人。希洛接近她仅仅是出于爱慕,她与希洛接触却是想感化对方,两者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形成的这道屏障使他们无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还好编剧不是琼瑶,监督没有抓住两人之间的矛盾大做文章。第三次见面时,两人的矛盾才粉墨登场,莉可妮送了一本圣典给希洛,希洛却只想着亲热而无心阅读惹恼莉可妮。
当两人第四次见面时,莉可妮家已经被强拆了,之后希洛第一次陷入了迷茫——他开始试图站在莉可妮的角度看待世界,对于身处的社会他不再像过去那么冷漠,但这种对自己内心彻头彻尾地改造往往伴随着极大地破坏,正所谓破旧立新,迷茫就是破与立之间的斗争,是浪子回头的前奏。莉可妮家被强拆之后,希洛终于开始翻阅“圣典”,他希望从中找到答案以破除自己的迷茫,可是之后他却进一步深陷于自我斗争之中。这段情节很有趣,圣典的开头是一个杂糅了普罗米修斯盗火和巴别塔的传说,大意是人类的先祖从神明那偷学了驭火之术,神明降下诅咒使人类纷争不断。在紧接其后的剧情中,古农博士因为火箭引擎实验事故丧生,这与之前圣典的内容遥相呼应,但除此之外意义不大。
为了促进希洛觉醒,监督在之后的剧情中塞入了一些社会矛盾,出现了一些之前的剧情中没有出现过的民生问题(无家可归的人们雨天抗议载人航天计划,常驻宇宙总部门口的一帮要饭的,女记者的提问等等)。我们可以理解为,随着男主角希洛觉悟的提高,他的视野变得宽阔,开始注意到这个世界灰暗的一面。莉可妮家被强拆让希洛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不公平,当无家可归的家伙们在宇宙军总部门前示威时希洛似乎失去了自己的立场,他同情示威人群,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这里的台词安排很微妙,当希洛认同反战示威者观念并质疑火箭的制造时,一位同行指责说这一切都是希洛起得头,而希洛却矢口否认。同行的想法是如果没有希洛主动请缨载人航天计划就会因为没有志愿者而流产,此时希洛突然出来指责航天计划,令辛苦了大半天的同行十分窝火;可是希洛看到的却是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创伤——国家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宇宙军的载人航天计划却无法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问题,他否认的是战争的责任。从这时候开始希洛已经有所觉悟,监督设置了这段对白是为了让观众们感到希洛的眼光已经有别于同行们了——这就是他的成长。用这种方式交代成长是十分隐晦的,整部电影中希洛就是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成长。GAiNAX没有过多的渲染主人公的觉醒,剧情发展的逻辑性是很贴近现实的——对于成长的刻画方式就说明制作方其实是力图把《王立宇宙军》打造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

关键词:动力

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动力是支撑一个人行为的内在因素,动力的根源是内心的思考。很多动画作品都要向观众解释角色行为的动力,否则很难让观众接受剧情的推进。对于内在动力的刻画不易把握,火候太小会让观众莫名其妙,火候过猛则令人感到烂俗和虚伪。初代高达和《高达SEED》是对比极为鲜明的两个例子,两部作品对主人公驾驶高达参与战斗的动力解释截然不同。前者表现得十分暧昧,让人很难理解是什么原因使阿姆罗如此执着;而在SEED中基拉一口一个要保护自己的朋友的口号足以让人掉一地鸡皮疙瘩。
商业片的导演不会花费太多剧情刻画角色的行为动力,要做到一笔带过而又令人信服就必须采取一些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美国大片里就往往喜欢采用拯救世界、维护人类以及保卫国家等桥段。相对而言,日本的影视作品对于人物心理刻画更细腻一些,因此描写“动力”的篇章更多,在一些长线作品中角色行为的动因也不是固定的,会随着剧情发展而改变。动画制作方面,这样的刻画就更自由一些——可以说得很夸张,也能做得更真实。两者的区别只是在风格上,只要跟作品自身风格契合就不会让观众觉得矫揉造作。
《王立宇宙军》并未对希洛行为的动力给出太明确的解释,作为一部风格偏向于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希洛的这个形象被塑造得更加生活化,他一边神情肃穆地听着将军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一边用力点头的行为与身边打瞌睡的同行们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种反讽情境,监督无疑是想暗示人们希洛并不是为了什么心中的大义挺身而出的。前一天和莉可妮的邂逅肯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想法,说白了他只是想讨姑娘的欢心而无意识地去按照姑娘的价值观行事。希洛的动力随着他的成长不断地发生着细微地变化,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正如前面所说,希洛经历了一段持续很久的迷茫,其初衷只是为了把妹,可之后的觉悟令他矛盾——作为宇宙军的一员他必须贯彻执行这个计划,可面对女记者关于航天计划的投资挤占社会资源的质问使他良心备受煎熬。疲惫的他离开了宇宙军的总部,在大门口看见一帮要饭的后很不耐烦地掏出硬币撒到地上——这个段落很好地反映了希洛矛盾的心境。之后他的矛盾得以进一步爆发,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主动帮助莉可妮散发传单,浑浑噩噩数日后却又试图非礼莉可妮。
监督没有让希洛的纠结无休无止地穿插下去,紧接其后的暗杀情节让他无暇思考。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与将军的对话让希洛看到走出迷茫的曙光。将军告诉他,自己并不认为战争是正义的,但是人类的历史就是往复不断的纷争与杀戮,最重要事情是找到自己的立场做出正确的选择。年轻的希洛自然对老人的这一保守宣言不以为然,但已经从其中找到了值得参考的信息——关于正义与道德的争论是无意义的,因为他所纠结的一切一直在历史长河中循环出现。最后他去向莉可妮道别时三人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时的希洛依然没有坚定的信念,但他已经不再纠结和迟疑了。到达发射场后,出现了一段关于发射场位置的对话与之前将军谈到的历史议题遥相呼应——建设发射场的地块下面是一万年前生活在这原始人的垃圾场,两人也在设想一万年后的情况。也许监督想表达的就是,面对漫长的历史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希洛明白了这一点后终于不再迷茫了。

关键词:高质量

如果你在B站看过《宇宙兄弟》中发射火箭的镜头,那么一定会发现一些探讨《王立宇宙军》的弹幕。这些弹幕几乎都在感叹在二三十年前那个没有CG的时代GAiNAX居然可以逐帧画出火箭发射的运动过程而不走形。是的,画面质量是《王立宇宙军》最大的优势,很难想象这是1987年的作品,直到九十年代末动画片的作画质量也不见得能超过《越王立宇宙军》。先不说火箭发射时那一块块脱落的冰片,也不谈爆炸效果产生的大量碎渣。就连对整部影片中占主要部分的生活化场景的绘制也非常精细,所有角色的面部都显得立体并且十分灵活。每个画面都是精心绘制的,伴随着大量的物体和镜头的运动,刻画仔细且帧数充足。而一些场景也设计得纷繁复杂,GAiNAX这帮人完全能称得上怎么累就怎么画的典范。
这些细致无比的画面给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真实。这绝不是在夸他们,实际上GAiNAX这么干是吃力不讨好的。关于动画片画面是否应该追求实拍片式的真实效果的争论一直从未停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想象力才是动画的魅力源泉。看过《疯狂约会美丽都》后我发现法国人的动画在视觉方面都十分风格化,夸张的美术风格设定非常夺人眼球。法国人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动画片作为一种讲述故事的手段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立宇宙军》确实是因为丢失了属于动画自身的特色导致市场反响平平的。GAiNAX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之后的作品中他们兵分两路,一方面开始注重市场需求拍摄了一些十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动画;另一方面也强调作品本身的风格特色创作了不少十风格化的作品。
那么有着大量生活场景并过度追求画面真实的《王立宇宙军》只是一部沉闷无比的烂片吗?除了画面外,人物角色的刻画故事的走向也都紧贴现实,影片既没有讲述什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也没有塑造傻小子成长为大英雄的人物形象。为了避免故事过于沉闷监督在高潮部分之前加入了飞行训练和躲避暗杀的情节。两个段落都刻画得十分精彩,飞行训练的段落中我从来没有见过绘制得如此精细的仪表盘,飞机外壳上的螺丝和接缝清晰可见,起落架的造型结构也十分复杂,看到这我被GAiNAX的用心彻底打动了,其实《王立宇宙军》的作画质量是始终如一的,每一个道具的刻画都细致入微。可是这帮家伙中只有山贺博之、庵野秀明和制作人井上博明有动画制作经验,他们从来没有独立拍摄过商业动画。而在日本动画业界,很多人都是从原动画师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有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后才开始自己制作动画。连宫崎骏都是拍摄了多年TV动画后才组建了Ghibli的,这位老人家的儿子也是因为缺乏制作经验,没有对全局的掌控能力,所以他拍摄的两部作品都不太令人满意。而GAiNAX在这部处女作中却没有表现出一丁点业余,剧情的节奏和画面运动速度掌握得恰到好处,作为一部电影,无论是从叙事角度还是画面制作角度来说《王立宇宙军》的水准是非常高的。尽管票房不佳,GAiNAX还是把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精神延续了下来,后来eva里的设定和作画依然十分细腻(以至于做到最后几集没钱了OTL)。
剧情做了大量铺垫后终于发展到令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潮部分。短短十一分钟的战斗场面在网上被冠以“史上最强常规战争动画”之名。至于战斗场景绘制多么细致,那是老生常谈,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觉得很爽很过瘾。最重要的是GAiNAX在这个段落中能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进入发射场后影片节奏突然加快,双方围绕火箭展开的战斗令人紧张到窒息。做到这一点光靠精细的画面远远不够, GAiNAX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其对蒙太奇手法高超的驾驭能力。监督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把战斗场景和发射准备场景两条线索并置在一起,两段画面交替出现,伴随着急促的对白和严肃的配乐,影片将观众拉入一个极为紧张的状态,这种情绪最终在火箭顺利发射升空时得到释放。这段剪辑十分考究,每一个镜头的长度和场面的篇幅都是精心考量过的,高潮部分几乎每个镜头都不超过五秒。创作人员在安排镜头和场面的顺序上也很用心,一方面交代战斗的激烈程度,一方面描述火箭发射的准备情况,除此之外还时不时穿插了几个从火箭附近观察战斗的镜头让观众意识到战场离发射场越来越近了。其实故事中段就开始有所暗示,共和国方面的线索最初是在国防总省提出了诱导共和国抢夺火箭的计划时登场的,之后作为一道暗线随着剧情的发展戏份越来越多,终于在高潮部分的战斗段落成为一个平行线索。看得出GAiNAX虽是首次制作商业动画,但对影视视听语言的认识和掌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十分有趣的是这段场景的表现手法日后也被用在eva身上,那颇具传奇色彩的屋岛作战的表现手法就与《王立宇宙军》的高潮部分如出一辙。

火箭发射成功后,希洛对着广播感慨了一番,进行了第一次虔心祈祷,监督通过此举向观众们交代:他走出迷茫,迎来最终的成长。接下来的三分钟画面闪回了一些人类历史的进程,也许是为了表达某种内涵,但是意味不明完全没有必要。片尾曲部分由速写组成的画面交代了回收飞船的情节,至此影片终于结束了。这个收尾略显拖沓却也算得上利落。这部耗资八亿日元的巨作虽然未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广泛的认同,但GAiNAX内部对其的态度并未随大流,EVA诞生前山贺博之还曾提出过一个作为《王立宇宙军》续集的企划《蒼きウル》,但初步计算后发现其预算高达十五到二十亿日元,这时候的GAiNAX尚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况,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庵野秀明那份只写了六话剧情的EVA企划最终却成就了另一个传奇。最新的消息是尘封二十年的《蒼きウル》企划再次启动,山贺博之将再次担纲监督和脚本,人物设定由早已今非昔比的贞本义行负责,故事将会在《王立宇宙军》的基础上展开,计划于2015年上映。这一次GAiNAX又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传奇呢?

4 ) EVA之前的EVA

在APP翻找柯南和机器猫剧场版上映的安排,偶然看到了这部的4K修复版,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用去年剩下的最后一张电影票兑换了这场。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还是二十多年前还没有真嗣年纪大的时候看到的一本eva设定集,里面提到了这部,不过画面有点老旧,简介情节也是不知所云。

在电影院里花了两个小时,整体还是觉得值得。

小时候看人评论文章,电影,总是要先扯半天背景,那时候觉得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超越时代。近年来却变的对这些关注起来,毕竟做了事情就知道,世界上没什么是凭空出现的,创造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还是要每天吃饭聊天看新闻。

从开头开始,那些三十年后耳熟能详的名字,当时都还是二十岁才出头的年轻人,仅仅这点就值得尊敬,一群二十岁的年轻人的作品完成度能这么高已经很不容易。音乐部分还是教授负责。看了影评才知道,这是教授平生参与的唯一一部动画作品。

想想那个时代,是大友克洋制作《阿基拉》、押井守创造《攻壳机动队》的时代,在宫崎骏之后,那些年轻人们想把自己对这个世界和人生的想法,压缩到一百多分钟里展示出来,资本不过是实现梦想的工具。

看了这部电影,想想那些,也就明白为什么庵野秀明会说日本动画快死了。想想这两年爆火的鬼灭,五等分的新娘,精巧制作的动画演出,充分按照宅男们想象设计的女主和在制作过程中故意引发炒股争议的剧情设计,都可以写进mba的教科书,却越来越让人远离了当年那些和原始炽热的感动。当然这些也都是成年人才能看出来的。

许多地方都能感受到gainax的前后作品的影子,比如男主长的像加持,女主长的像蓝宝石之谜的纳蒂亚,在房间里给在驾驶舱的人做实验,驾驶员不高兴了就逃出去几天,还有编出本实际不存在的宗教经典,非要在两个人闲聊的时候插入关于人生和梦想的哲学性对话。甚至是最后的各种草稿和意识流画风(所以evaTV版最后两集你们早有预谋的吧?)

5 ) 以动画的名义

站在今天回望本片的票房成绩,不应该苛责什么,本片确实未达成一种娱乐性和深度的统一,说市场不成熟也好,观众太浅薄也罢,都没什么价值。从立意上讲,也不是朝着商业化制作的片子,动画人的理想主义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偏执和任性。

全片的表达非常克制,戏剧冲突并不明显,叙事当中透着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特别成人化。主线是探索宇宙,但实际上宇宙指代的不过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前方,是几万年来文明进化的目标,是人类对边界的探索。因而精细的机械设定和作画,不过是服务了一个表面上的主题。在这背后,腐败的社会机制,无休止的战争,还有虚伪的人道主义,都不过是“泛滥的恶”和“泛滥的伪善”的延伸,作为故事背景,此类现象是创作者对社会体制性败坏的不满。

而爱情线实际上最复杂,女主角所代表的不是什么邪教分子、反智主义,从反复出现的教义念白当中不断的向观众灌输着本片的另一端立意,即道德反思。在科技昌明的现代社会,我们仍旧不得不像某些东西去寻求道德的确定性,宗教被作为一种前提性的教谕支撑不起作品的反思性,这种方式实际上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观众仿佛在上课一样。在道德与发展的张力之下,男主角的彷徨表达的还不错,起码没怎么说话,都体现在行动里了。男主真的是被爱情激励了,还是想要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出口,看的不是很明白,总觉着爱情线不完整。

在火箭升空的镜头中,火箭飞跃了枪林弹雨、横尸遍野,越过了无数战斗,离开了地球。那一刻明知道有些过于刻意和象征化了,仍旧非常感动。本作的光影运用实在是绝美,看的人目不转睛,大量的配乐替代了独白,营造出了庄重肃穆的氛围,不过仔细想想也让人有点瞌睡。至于分镜演出和机械设计都表达的很有艺术感。

最让人无奈的是,我们不能谴责说片子无聊,毕竟这样有诚意。可也无法称赞它了不起,毕竟真的无聊。

6 ) 教科书等级的范例.这不只是日本的太空梦,也是一群造梦者的成长故事

有种对创作的迷思认为,无法驾驭写实风格的作者,自然会倾向架空世界的创作。 但事实上,如果没有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就无法建构一个生机蓬勃、有血有肉的异世界,更遑论让观众对剧中角色的处境有所共鸣。

从这点而言,1987 年的动画长片《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可称的上是教科书等级的范例。 编导山贺博之的创作底蕴是他熟悉的年少记忆,《王立宇宙军》中的平行世界同样有太空竞赛与冷战冲突,社会发展的刺激让生活弥漫躁动、兴奋又不安的气息。 年轻世代想做出惊天动地的革命,却同时以无所事事的消极态度,对抗外界的质疑与奚落。

被称为宇宙军的太空总署成员孜孜念念的太空船,最终也跟这部排除万难的作品一样射向天际,换得了叫好不叫座的评价,留给观众前途未知的结局。

在近四十年后的今日,当年受太空竞赛震撼而引发科幻热潮的日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太空计划。 而《王立宇宙军》里惊人的发射场面,与技术细节的细腻描绘,放在现今仍毫不逊色,也不由得令人感慨它的生不逢时。

不过,《王立宇宙军》迂回且压抑的叙事手法,的确让它少了许多商业作品打动人心的直爽魅力。

《王立宇宙军》以微小信息包裹壮阔主题,视角远大却纯粹。 它把各种情绪隐藏于宇宙军成员的日常生活里,并将焦点放在主角希洛的人生因太空计划而掀起的巨大波澜。 每位角色的行为看似随性且散漫,却鲜明地侧写他们的性格。

希洛在殉职同僚的告别式因迟到与未穿礼服遭到斥责,但前一个镜头的他必须躲在酒吧里沉淀整夜的情绪,才能隐藏嘻皮笑脸之下的哀伤。 而他在认清自身的责任后,最后反而成了唯一穿着礼服送行的成员,暗示他的改变及成长。 角色的生命力让我们仿佛能听到众人训练时的呼吸声,与齐心完成使命的怒吼。 而这些声音传达的,便是他们找到人生目标后为梦想而战的莽勇与热情。

这股热情并不代表《王立宇宙军》成为观众熟悉的励志作品。 相反的,它将重点放在圆梦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希洛自告奋勇成为太空人的当下,太空计划的雏形其实早已秘密地水到渠成,但当他搭上火箭后,视角的转换不只是从太空看城市,也让他看见一个不再纯粹的世界。

巨大火箭的背后是无数的委曲求全、政治协商与官商勾结所累积的资金。 他以身为不打仗的军人而自豪,却被迫杀死邻国派出的刺客,而看似与军事无关的火箭,不但成为高层试探对手底线的战争筹码,也验证将军语重心长的诤言「战争创造文明」,吹响未来新战场的号角。

另一方面,希洛既是国家包装宣传的英雄,也是舆论口中造成贫富不均的米虫。 「对穷人与富人生活皆一无所知」的他,开始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感到疑虑。

但最令希洛感到困惑与挫折的,或许是与《王立宇宙军》另一位主角莉可妮的邂逅。 莉可妮代表强烈的宗教情怀与理想主义。 希洛为了赢得她的好感而自愿成为航天员,却沮丧地发现莉可妮的「爱」是广义且毫不保留的爱着世人万物,而她与周遭保持距离的低姿态言行,就像镜子反映出世界的偏狭与暴戾,也映照出希洛的欲望丑恶的一面,在失去理智的一瞬间彻底粉碎观众对英雄主角的理想期待(这个部分至今仍让欧美观众不安且愤怒)。 两人在片中上下火车或处于地表与太空的画面对比,暗示了他们理解彼此却永远没有交集。

当希洛被迫直视自己的本质,他才能回归飞行梦想的初衷,并在目击科技为时代带来的动荡后,头一次体会莉可妮以一己之力试图守护的信念。

《王立宇宙军》是异世界版本的《太空先锋》(The Right Stuff),也代表一群积极想改写动画界生态的年轻创作者,所展现的热情自信与自我怀疑。 在这个矛盾的情绪下,回归初衷成了最后的结论。 无论发射火箭有任何意义,他们终究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

在山贺博之等人为日本科幻大会制作的开场短片里,一艘巨大的太空船在各路知名角色的围攻下成功航向宇宙,如果将这个一鸣惊人的短片与《王立宇宙军》的结尾彼此呼应,或许正是山贺对六年前自己的致意吧。

7 ) 错位、误认与重叠

单看这两张剧照,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它们联系起来——白继(男主)在刮胡子的时候弄伤了脸,因此敷上了纱布——这里确实存在着某种关联,不是简单的因果,而是一种「误认」。其实这是两处不同的伤口,一左一右。通过镜子的映射,两处「错位」的伤口产生了「重叠」。

之所以是「错位」,是因为它象征着主体间性的某种荒诞对称,并且总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变为「重叠」;之所以是「重叠」,是因为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距离(在这里可以是镜子内外的距离,也可以是影片时长的距离);之所以是「误认」,是因为它以一种镜像的、矛盾的、自反的方式抵达了真理(“真理源自误认”,拉康语)。

正是这种「误认」,让我们在二者之间建立起联系,换句话说,正因为我们希望在这里发现什么,把伤口误认为同一处,本不相干的两件事发生了关联,获得了某种意义。而这正是解读《王立宇宙军》的题眼——错位、误认与重叠。就让我们顺着这条线索,进入《王立宇宙军》的文本。

作为一支没有敌人、没有战争的军队,宇宙军的存在本就是荒诞的。白继的战友,或者说同伴,在这样无意义的环境中逐渐消磨,沦落为一群犬儒主义者,他们对载人航天的“事业”没有任何期待。直到一位同伴因“宇航服的尿袋漏电”而牺牲,宇宙军本身的荒诞性达到了极点。

一切的转折发生在宇宙军出游的夜晚。白继不合时宜地穿上了军服, 同伴们去寻欢作乐之时,他就成了彻底的异类,随后发现了与自己同为异类的莉库妮(女主),一个大街上无人问津的传教者。在莉库妮出于善意的鼓舞之下,白继竟重新建立了对宇宙军的认同感,自告奋勇成为志愿者。就这样,白继以近乎中二的方式,将自己和同伴,连同整个世界推上了通往宇宙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重力训练的一环,白继在空军基地体验了飞行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然而,正如影片所选择的表现手法那样——极力刻画飞机的细节,展示飞行时的壮观景象——飞向天空与飞向宇宙完全不同,火箭的发射,按照白继的理解,不是向上飞行,而是沿着地球的边缘坠落。

除了对航天技术本身的解构,在目睹这个世界上的种种荒诞之后,白继进一步对航天事业的正义性产生了怀疑。过去,他不了解穷人的苦难,现在,他明白斥资制造火箭是多么的奢侈和浪费;过去,他不了解富人的麻烦,现在,他发现火箭也不过是制造战争的政治工具。当载人航天这一“超越时代”的事业,失去其正当性之后,白继自然不再承认自己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他也因此失去了作为宇宙军的归属感,不可避免地分裂了。

这种分裂尤其体现在白继自我认同的错位之中。作为首个飞向宇宙的人类,白继不得不接受各种采访和代言,在一系列被客体化的进程中,被赋予了宇航员这个“伟大”身份。虚伪的名誉和头衔,以及随之而来的无穷追问,让白继陷入了彻底的迷茫,并最终选择了逃离。这样一来,白继的自我认知与被象征化的社会形象之间便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换句话说,白继与广告牌上的自己之间形成了一种「错位」。

在莉库妮身边的日子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加重了他的分裂。就在此时,来自敌国的刺客出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白继内心矛盾的极端体现,并直接威胁到白继自身的存在。在濒临崩溃的逃亡路上,白继直面了自己的“分身”。当他走向绝路,意外地穿越了广告牌,跌落人群之中,被人认出宇航员的身份,才暂时脱离了危险。在这里,本片以一种模糊的方式,或者说一种取巧的手段,解决了白继的身份危机,修复了他的分裂。也许是启发于朋友马蒂所言——“我为他者而存在”——白继通过破坏性的穿越行动,在被人指认的那一刻,“我的主体”与“被客体化的我”达成了「重叠」。

唯有达成这一点,白继的心态才有了真正的转变,接受了作为“宇航员”的身份,接下来主动反击、杀死刺客的动力也就成为了可能。至于后来火箭发射时,白继为什么一反常态肯定火箭的意义,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我们则需要从另一视角给出合理解释。

白继选择前往莉库妮所在的教堂,试图逃避现实。在这里,即使失去了曾经的花园,玛娜依旧沉默,莉库妮依然善良,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然而一瞬之间,莉库妮平日宗教般的虔诚微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窘迫。白继深知莉库妮此时的困境,却自身难保。

无意间,莉库妮藏在靴子里的铜币散落一地,白继或许是想起自己之前曾向穷人施舍银币,只能装作没看见。无论如何,金钱的出现破除了莉库妮身上的神圣光环——它维系着白继和莉库妮之间看似平等的关系。正是这一点,打破了二人之间微妙的平衡,让处在极度分裂之中的白继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和冲动(随后被莉库妮击晕)。

更为荒诞的是,当白继清醒过来向莉库妮道歉的时候,莉库妮却恢复了往日的微笑,反过来寻求白继的原谅——“我竟然打了您这样好的人”——面对反身性的失语,二者之间的「错位」得以凸显。

沉默的玛娜便是白继与莉库妮之间荒诞错位的具象体现(“人的呼唤和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间的对抗”,加缪语)。在影片后半,白继前来告别,由于莉库妮的不在场,他第一次真诚地向玛娜搭话。这一次,玛娜终于不再沉默,以模仿的方式作出了回应。这种互动的成立,预示着白继与莉库妮关系的修复——在最后的离别可以看出,二者早已达成了和解。在存在主义的视角中,白继始终以一种“世界系”的方式探寻飞向宇宙的意义,却在各种荒诞的遭遇中丧失了自身的存在感。当他终于直面世界的荒诞,不再追寻所谓意义,而是投注于现实本身的时候,世界便不再沉默,荒诞也自行消散。

正因如此,当宇宙军面临敌人的进攻,准备放弃发射任务的时候,白继又一次站了出来,歇斯底里地呐喊:即使飞向宇宙毫无意义,我也要坚持到底,因为这是我们的创造,是人类存在的证明——这便是漫长旅程带给白继的唯一教训。在点火的那一刻,无论成功与否,他都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西西弗神话”——“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加缪语)。

在影片的尾声,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台一片欢腾,驾驶舱中的白继却分外平静,这是最后的「错位」;莉库妮还是在街上发传单,当她抬头望向天空,镜头拉远,直到在俯瞰地球的飞船,这是最后的「重叠」。由此,这样一种二元的「错位」与「重叠」贯穿全片,形成了影片的基本结构。

当我们回到一切的起点,即白继为宇宙军赋予崇高价值的时刻,我们就会发现,正是这一关键的「误认」,使得以上所有「错位」与「重叠」之间产生了联系。 正是白继起初不切实际的幻想,将载人航天的实验推上了日程,才有了之后的曲折遭遇;正是这趟充满失败的无意义旅途,才让火箭发射的一刻诞生了那么点意义;正是来自宗教信仰的抽离视角,唯有冲出地球,白继才能在静谧的宇宙中,向着莉库妮和宇宙军,也向全人类,作出自己的回应。正是「错位-误认-重叠」这一充满矛盾的回溯性链条,构成了本片所呈现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之维。

谈及《王立宇宙军》,除了它在商业上惊人的失败之外,多被提及的便是最后火箭发射升空的场景。倒计时结束的那一刻,万籁俱寂,火箭上升,仿佛成为某种神圣庄严的象征,同时又极具破坏性,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让混乱的战场瞬间归于平静。这让我想起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齐泽克对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分析:

因此,泰坦尼克号残骸发挥着崇高客体的作用:一个被提升到不可能的原质之高度的、实证性的物质客体。 或许所有那些阐释泰坦尼克号的隐喻意义的努力,都在逃避原质的这一可怕的冲击力,都在驯服原质,而驯服原质的方式是把原质的实在界身份降为符号界身份,是赋予原质以意义。我们通常说,原质的诱人出场模糊了它的意义。其实,反过来说才是对的:意义模糊了原质出场带来的可怕的冲击力。[94-95]

在这里,声音的消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正如声音总是姗姗来迟,我们对火箭附加的诸多价值同样迟于火箭本身,在它缓缓升空的时候,任何解读都显得无力,因为它的冲击力早已征服了我们。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代表我们只需要关注这段惊人的作画场景,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明白:在此之前的文本,即使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它(作为作画)的冲击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我们不能直奔真理而去,真理也不能唾手可得”(齐泽克语),只有经历所有作为铺垫的错位与重叠,此刻的纯粹平静才得以成立。

正如高瀬司在《为〈EVA〉所做的准备》中提及的那样,《王立宇宙军》很容易被解读为一个有关动画制作本身的文本:

而和过去几部作品一样,《王立宇宙军》同样也存在非常重要的隐藏主题。关于这一主题已经有众多的动画爱好者进行了指出,这部作品同样也是描写GAINAX成员们自己的故事。作品中所刻画的载人火箭发射计划并非关乎国家威信的巨大项目,而是被描写成不受待见的无意义行为,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动画制作”本身的比喻。动画不过是一堆赛璐珞片,是环境污染的元凶,是石油资源的浪费,是除了慰藉御宅外一无是处的物事。然而同时对于GAINAX成员来说这又是值得倾注热情的有价值行为,对动画爱好者而言则是值得一看的作品。发射前男主角的台词正是这一象征,是从“历史”角度对自身行为进行肯定的宣言。扩大解释的话,这也正是制作团队用他们御宅第一世代的语言重新解读发声的“新世纪宣言”。

在我看来,更为具体地说,本片制作的动画作品,不是别的,正是 《新世纪福音战士》。在解释这一点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发现《王立宇宙军》影片内外共通的自反性:

如果将 GAINAX 成立之初创作者们的初心——通过动画这一载体表达自我的愿景——看作一次「误认」,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王立宇宙军》的失败是一次「错位」,是作为文化精英的御宅族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错位,《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成功是一次「重叠」,是 GAINAX 创作者心态与末世氛围下“时代空气”之间的重叠。正因如此,回顾 GAINAX 的创作史,《王立宇宙军》的意义需要被重新审视。它不仅是 GAINAX 的开山之作,是“为《EVA》所做的准备”,《王立宇宙军》本身就是一部杰作,是当之无愧的“宅社的灵魂”。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再次强调:重叠的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距离。《新世纪福音战士》与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识的不谋而合,始终是一次「重叠」,而二者之间存在着的距离,则在 GAINAX 另一部值得重读的作品《FLCL》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book.douban.com/subject/27098940

高濑司:《新世纪福音战士》论-为《EVA》所做的准备,Anitama,2017

http://www.anitama.cn/article/d718a1d79d4bc153


原文链接://yumerobo.github.io/2021/01/31/royal-space-force.html

8 ) 《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满天星光我在其中闪烁

手绘动画到这个程度大概也与巅峰不远了,硬科幻核心的故事让画笔下的机械带着冰冷的美感,仿佛要升空的卫星本身正是神的化身,每一个零件都是无言的使者,观赏人们前赴后继的苦难。这部糅杂了浓厚宗教意味和政治黑化的作品所体现的仅仅是少年成长的过程,他的身体和心灵早与火箭融为一体,人类与机械互生而赋予彼此存在的意义。

在遥远星球上的奥内米斯帝国,有一支专门为探索宇宙而设置的军队,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长时间不受重视,几乎成了这个国家笑话一般的存在。在这支队伍中一名无所事事的军官希洛兹古偶遇一名传教少女后,内心开始为信仰填充,希望活着可以充满意义。某日上级决定发射载人卫星上空,而希洛兹古主动请求完成任务,在刻苦锻炼和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希洛兹古终于到了发射的倒计时阶段,而此刻国家首脑却试图将火箭作为开战的理由利用......

影片一直试图构造一个完整的世界,包含国与国的政府阴谋论、宗教传播有圣经也有传教士、市井百态有小贩也有乞丐、有城市平地高楼起也有平原田野万里阔、有色彩鲜艳以眼睛为主的图腾、又有古今合璧的奇怪葬礼仪式,这个城市的饱满不亚于我们现在熟悉的任何城市,而越是什么都有,却又好像空无一物,一如军官希洛兹古的内心,一如看完这部动画的感受。它包含了太多,信仰、意义、成长、政治、历史、太空,可是却达不到尽兴的地步。

军官希洛兹古被少女的信仰拯救感觉处理的很轻易,或许因为如此而没有给这种宗教赋名,只用神话强调人类的罪恶和肮脏,于是希洛兹古的内心便被拯救了?于是希洛兹古突然拼命锻炼,要让自己几乎自内而外的“宇宙军”强大起来?所以片中的少女虽然被赋予了以信仰指引希洛兹古成长之路,但却不是主要的推力。

片中很长篇幅都在展现希洛兹古申请成为史上第一个升入太空的人后,媒体的关注和激进派的怨恨及将他送入云霄也将他踏进尘埃。他迷茫于光芒背后的真相,是否自己坚持的意义真的对全人类有益。口袋里的金钱从未如此不真实,它能带来幸福、也毁掉平静,那么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否只是为了给战争找更体面的理由?这段似笑非笑、顶着光环却有犯罪渴望的迷茫的情节才是全片的精髓所在,冲动的性欲、自我否定的过程、对救赎如溺死之人的渴望。拼命想去找到那颗星,等到了宇宙,却发现自己的光芒甚至不如那颗星。

我最喜欢本片的天空,不同于新海诚清新灿烂转瞬即逝的美,而是倾向于水彩的美,且有天空层次不同云彩多变的诡谲之美,如保护和桎梏的屏障,是来时的路也是要去的方向。而希洛兹古所追求的和平,也只是给人们象征奋斗目标的一个遥不可及的天空了,仿佛在,又永远触摸不到。

短评

吊儿郎当、得过且过、平凡的主角,为了一个女人,做了人类进步的先驱者。世界观设定非常细腻,如果结局能够更加深入的刻画一下主角的关系就好了,女主角的存在挺路人的

5分钟前
  • 90
  • 推荐

GANIAX用向星辰大海的启航宣告自己的启航。几十年后的今天,日本动画的野心似乎跟人类对宇宙的野心一样,消弭在沉闷的今代了。

6分钟前
  • wsqydld
  • 力荐

太闷了,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发射那场戏吧

7分钟前
  • Royly
  • 推荐

4.5,航天不过是政治的旗子罢了,但在上天的一瞬间,战争完全被伟大科技渺小踏在脚下。耗资8亿亏大了,原画精细staff吓人,故事其实不算厉害。

10分钟前
  • 腐花儿
  • 力荐

既励志又郁闷的感觉 中间一段超郁 结合这片票房更添悲壮效果 从学渣一下变成全民偶像 男猪一点也不高兴 死亡flag始终笼罩着他 本想装逼把妹 但妹子完全把他当空气--即使差点被硬上 最后支撑他的只剩经历过的种种辛苦 愚昧的阴霾依旧长久笼罩着 智慧的荣光只有一须臾的闪烁 然足矣照亮前路

13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前半部是中年危机;后半部是星辰大海。

16分钟前
  • tiiiiin
  • 力荐

那些年少時期的所有衝動幻想:摧枯拉朽的體制,若即若離的戀人,沉墮的心和冰冷抑鬱仿若苦琴酒般的現實,都不重要了。賽璐璐時代G社叛逆的掙扎,一代動畫製作人傾盡畢生的無比浪漫的賭注,都隨著火箭升空時手繪的千百雪塵碎屑般,燃進了巨大的光芒和華焰之中。到天空去——承載著所有夢想,到天空去。

18分钟前
  • Karuto
  • 还行

升空瞬间哭成傻逼

21分钟前
  • Poriomania
  • 力荐

7/10。认真看完才发现韵味,男主固然不讨人喜欢,他追逐的梦想被广告代言所利用、出征前夜袭爱人未遂,宇宙军实验设备来自贪腐利润,剧情充满了现实的庸碌。最后火箭腾空当然热血,人类历史总被看不清后果的决定推着走,那些呕心沥血的不眠夜与喜悦就像地面中点点灯光,照亮了理想主义者的过去与未来。

2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拖拖拉拉终于补完这部作品。或许是宅社世界观设计最完整的一部作品,作为处女作的野性大到用异世界来写完人类文明,相信通过前面的蓄力而爆发出高潮的战争、战争中的发射、第一次升天纵观人类历程,难以不震撼。

25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力荐

的确。。有点点闷。。所以虽然 是庵野的野心大作,,我没看完。。。

26分钟前
  • beborn
  • 还行

就感慨当年这几个二十几岁的宅男心气好高,出道作就离地两万五千英里俯视人类

28分钟前
  • LF
  • 推荐

制作精良,梦幻般的作品,中间一段略沉闷,我在半睡半醒间看完了中间一部分.

31分钟前
  • 尼亚
  • 力荐

伟大的动画电影。仅画面已经震撼得我五体投地了,试想今天还有人会愿意带有这样的热情去做动画吗?

36分钟前
  • 樹海Ryuu
  • 力荐

本作原创团队原打算制作完解散 可制作费高昂 票房却惨不忍睹 不得已专门成立 GAINAX 公司来偿还债务...这才有了后来 EVA 这一神作的诞生。开篇略沉闷 这种慢节奏的沉闷几乎一直持续到了后半段 但不得不感叹 最后 20 分钟的升华 壮丽非凡 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动人旋律 真是打动人啊。

37分钟前
  • Azeril
  • 力荐

不想谈什么人类探索宇宙的大道理,只说该懂事的年纪遇到gainax这样一个一直贩卖梦想的团体,是不是很让人鸡冻

4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青年神话,画风真是超时代……

41分钟前
  • ample
  • 力荐

总觉得那宇宙飞船是木头做的

44分钟前
  • xisaikaka
  • 推荐

情怀宏大却沉闷疲乏,观看完感觉除了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没啥别的收获

45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还行

一手包揽原作脚本监督的山贺博之如今监督过几部TVA,也担当了一些动画原作,但剧场向却发展不如意,这其中包括这部监督处女作,8亿日元成本(包括杂七杂八的宣传费用),票房只得3亿4700万,而后计划中的庵野秀明监督他担任原案脚本的蒼きウル制作中止,熱風海陸ブシロード同样是制作中止。

4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