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版的《灰姑娘》——呃,是《灰小伙》
这是一部87年的老片子了,上映的那会儿我还只是个念小学的小P孩,一边高唱着《社会主义好》和《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边在水田的秧沟里摸鱼,脑海中只有万恶的资本主义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外国友人——当然,那都是大人们告诉我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灰姑娘——呃,应该是灰小伙的童话故事。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卡车司机(灰小伙)跟叉叉财团的富家女(公主)相爱,可是遭到了老丈人(王后)的竭力阻挠。终于,灰小伙离开了公主和自己的王子,从此过上了悲惨的生活。可是公主却得了绝症(怎么那么像韩剧的情节呢),弥留之际把王子托孤给了灰小伙。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灰小伙和自己的儿子(王子)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打开了心扉。最后,灰小伙利用自己的一计之长,赢得了某某比赛的冠军,向儿子,也向王后证明了自己……多么典型的童话故事呀!
这次,猛男史泰龙难得不演动作片,改走亲情路线了。虽然他老人家面瘫,喜怒哀乐都是一个表情,不过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他的努力。结尾灰小伙和王子紧紧相拥的那一幕,还是挺感人的。
不过岁月不饶人啊。史泰龙还是老了,在今年即将上映的《敢死队》预告片中,明显看得出他那下垂的脸颊和隆起的肚子。其实,谁又能抵抗岁月的侵袭呢?不过欣慰的是,当年的对手——阿诺州长和光头老布——这次终于跟史泰龙携手走到了一起。当年动作片的三巨头破天荒的联手了,光凭这个,就让我对《敢死队》无比期待了。呃,离题了……咔!
2 ) 久违的温情 ---《飞跃颠峰》影评
一个没文化的货车司机父亲--豪克,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儿子--麦克。十年分离造成的心灵鸿沟能否跨越?两颗几无交集的心能否贴近?《飞跃颠峰》---一部关于父子修好的饱含温情的影片。
十年前,豪克抛弃妻儿四处流浪,十年沧桑,他意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回来了。妻子生病住院,委托他与麦克会面。当他开着大货车出现在麦克面前时,基于外公对父亲的妖魔化描述,他十分冷淡,满怀敌意。豪克深感歉疚,决心修复情感裂痕。妻子病情加重,豪克和外公展开麦克抚养权争夺战。在和麦克相处中,他训练麦克的臂力,让他体验开货车,让他晨练,让他和酒馆伙计比赛,两人感情好转。
为凑打官司的钱,豪克参加了扳手腕大赛。决赛中,面对五连冠的对手和观众对自己的消极态度,他信心不足,但是麦克逃离外公监控,出现了,叫他“爸爸”,为他加油,喊出他曾告诉自己的话:“没有人能靠得住,只要相信自己,一切都可以做得到”。豪克倍受鼓舞,赢了,父子相拥。
豪克慈爱、坚毅、自信,对麦克尊重鼓励,最终感动了他,得到接受与爱;麦克聪明善良、勇敢乖巧,虽十年不曾与父亲相处,接受的是贵族教育,并长期被外公灌输污蔑父亲的话,却能真诚与父亲相处,渐渐接受他、爱他。他们那样真诚、真实,他们的故事饱含温情。
父子亲情本是一个俗滥的题材,豪门与寒门的冲突也司空见惯,比赛遇挫然后化险为夷更是平淡无奇,这部电影似乎无可指摘,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温情。将父子修好的故事娓娓道来,情节平淡有味,父子对话幽默日常,演员表演真诚自然,配乐欢快适宜,一切恰到好处,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
我们不是豪门贵族的子弟,没有有权有势的外公,尽管父亲也许不是货车司机、不像豪克这样慈爱幽默,我们也许不曾离开父亲10年之久、不曾开货车旅行、不曾参与扳手腕比赛,但是从豪克身上,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麦克则唤醒我们童年的记忆。观看时,不知不觉回忆起我们与父亲的故事,我们之间也有过不屑、误解、摩擦、埋怨,也有过并肩作战、荣辱与共,那些欢声笑语,那些汗水泪水,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我们过着平淡的生活,于是天生的好奇心驱使我们追求刺激新奇,却对温情熟视无睹,“白水最长情”却最被忽视厌弃。
曾几何时我们为爸爸买的小人书感动,为妈妈送的童话书感动,为简单的动画片感动,为简易的玩具游戏感动,现在却沉浸在科幻片的惊奇、恐怖片惊悚、动作片的惊险、偶像剧的浪漫、宫斗剧的勾心斗角等中,只追求感官刺激,暴露出我们灵魂的空虚和心灵的荒芜。
《飞跃颠峰》演绎小人物平凡的生活。平淡的经历,却流露出脉脉温情。
久违了,温情。
3 ) 闺女居然也爱看
这个电影还是很早看过,最近因为疫情推迟开学,便开始和老婆闺女在家看电影,有幸又翻出来看,愿以为女孩子会不爱看,没想到她看的激动到不行。
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能超越年龄,还能超越性别。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再让孩子们读大部头的世界名著已经有些不合适宜了。
占时间精力不说,关键是很难读,孩子们大多读的昏昏欲睡。
我不想硬逼着她啃。而且硬啃也没有什么效果。
我便让她读精简版的,让她能了解名著里的人物和故事,然后再看一些书评即可。
毕竟我们生活的不是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了。我们现在的纸质媒体已经形将灭亡了。
人类社会的文化载体将越来越依靠图形和影像了。文字的艺术性审美,恐怕会越来越难以有人热爱体会揣摩了。说实话,我认为文字的美是在那个人类文化表达手段贫乏阶段的产物,未来将走向消亡。
我们现代社会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影视作品,完全可以让他们从这些里面积取营养。
所以,我愿意用影视来培养孩子的审美爱好和价值观。
飞越巅峰是部励志电影,充满阳刚气,又充满父子男人之间的温情,在这个小鲜肉横溢的年代太需要进入我们年轻人的欣赏视野了。
我很高兴,闺女会爱看。
我无意刻意影响她未来的伴侣取向,只是希望她能有一个积极的拼搏的勇气、毅力和志气。
我不敢断言所有中国孩子会未富先奢,但确实有很多孩子正走在这个路上,这对还需要拼搏奋斗的中国来说也许不是一件好事。
4 ) 飞越自己
最近看了一部老片子,由史泰龙主演的《超越巅峰》。看片名和主演,以为是个动作片,但却是个非常不错的温情片。那时的史泰龙还是非常年轻帅气的,饰演的是一位经济状况不佳的单身父亲。由于当初和一位家境优越的女人相恋,而遭到女方父亲的强烈反对,结果史泰龙主动放弃了婚事,独自离去,但他没想到那是他们已有了孩子。多年后,这个孩子有了一次机会与这位父亲单独相处,两人间的父子感情逐渐磨合,最终亲情使父子两人再也无法分开。
故事看到最后,片中的多处感动一幕一幕在我的脑中回闪。不仅是为这对父子最终的重拾血肉亲情而感动,更是因故事中几处父子间的交流道出的一些人生真谛而感叹。
“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想要就自己去争取。”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说的,在不同的情景出现了好几次。其实,这句话不仅是这位父亲用来教育儿子的,更折射了他自己。他曾因为没有继续坚持和他的爱人在一起,轻易放弃了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机会,导致了自己、爱人和儿子无法享受美满家庭生活的不幸。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为此而懊悔,因此想告诉他的儿子,不要重蹈覆辙。虽然他为之前没有努力争取而懊恼,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去改正自己,仅仅是不断以此借鉴来要求儿子,他在争取儿子抚养权的事情又再次差点选择放弃,在最后参加掰腕子比赛的时候,他又一次差点选择放弃。虽然最终赢得了胜利,但若不是儿子对他的几次激励,恐怕他仍有会放弃的可能。
通过这段有关于“争取”的情节,有几点总结:
1. 我们教育或劝诫别人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自己曾在此跌倒,我们希望别人不要再因此而跌倒。但也要意识到,自己已在此跌倒,但不要再次因此而跌倒,我们意识到了失败的原因,就不要让它过去,要去改正它,改正它成功就还来得及。
2. 我们可能需要长期、经常与这个问题做斗争,今天我们赢了,但下一次又有可能跌倒,要持续不断的与我们的顽疾做斗争,这样才能真正成功。
3. 任何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不要期待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是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甚至需要付出青春、汗水、泪水才会有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当我们做的时候未必能够忍受,因此,还要记得,我们“争取”成功是和自我“争取”,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输给了自己,是自己允许了失败。
5 ) 以前在电视上放过N遍
典型的励志影片~~
记得那时候有个邻居在中考前一个月跟同学掰腕子骨折,然后休学一年。不知道是不是有收到此片的影响。
6 ) 当转移压力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的时候,每到期中、期末和升学考试,我总是装作一副很认真学习的样子,有那么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这时候在一旁看着的妈妈总是怜悯地说:“现在的孩子学习真辛苦,儿啊,考试的时候,放轻松点,带着平常心去考就行了,考得好快没关系的。”多么贴心的一句话啊,当时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是感动得泪流满面(别怪我幼稚,其实当时我也是真情流露)。是啊,期中期末考试不就是为了分个重点班吗?只要妈妈跟老师说一下照样可以进重点班。至于升学考试嘛,考不到理想的学校可以多交一点择校费,照样可以入读,一切考试都是浮云,有“妈妈”做靠山什么压力都没有。
然而现在想想这句话,似乎有不妥之处。依赖着妈妈做靠山,把一切压力抛掷于九霄云外,似乎自己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摆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目标会越来越难以实现。就比如说高考、毕业找工作、封妻荫子、出人头地,你身边的那个“妈妈”还能一直罩着你吗?显然没有人可以随时随地在你身边帮你的,所以如果下次你身边的那个“妈妈”对你说“失败了还有我”之类的话,你要知道她只是想给你减减压而已,你真的失败了她也不一定还有“魔力”救你呢。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像“妈妈”这样的人,请不要把她善意的言语当真,否则你会陷入“压力转移”的陷阱中,直到有一天“妈妈”无能为力时,你独自面对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了。
电影《飞跃巅峰(over the top)》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没人可以永远帮你,记住,要做最好的自己。(The world meets nobody help you,do your best.)”你的梦想有多大,就得承受多大的压力,不要因为身边有个“好妈妈”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锻炼自己抗压能力的机会。作为“好妈妈”,即使你有心要帮自己的孩子一把,也不应该一开始说出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作为“好妈妈”要做的只是加油鼓励,而不是转移压力。若是孩子真的不幸失败了,让他自己反思,自己去承当责任。一百多年前的达尔文就已经知道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何况是当今社会的人类呢?
最后我想送在座的你我他五个字——“凡事靠自己”
7 ) 卑微的父爱
或许是初老了,所以喜欢回忆。也许是因为爸爸已经离开了,所以看到和父爱有关的电影总是想起他。五星是给父爱主题的。
影片开始林肯开着卡车去接迈克时,很多人都在笑他。就像小时候,父亲一些爱的表现总让我感到难堪,比如买了气球送到我教室。后来还是拿回家了,但丢到角落了一直没管。慢慢的里面的氢气跑光后才觉的可爱也可惜,现在想想那只气球还是很可爱的,蓝色的小马。
父爱总是把他们力所能及最好的给孩子,只不过略显笨拙,而孩子总是不懂事,太自我。当林肯只能承诺迈克永远和他在一起,而不能再给他更多时,他的困窘羞愧我想我在父亲眼里也看到过。但是,父爱如山,他们不允许自己脆弱,就像林肯只能鼓励儿子要自己去做到最好,依靠自己。就像父亲,无论多贫困,他都会很轻松的告诉我他会解决问题的,但我也要自己努力,未来只能由我自己改变。然而他背后的辛酸困难,我却从未试图了解过。
世界上所有的父子都差不多吧。影片里,迈克一直像个高高在上的国王,抬着高高的下巴和他卑微的父亲对话。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觉的爸爸很差劲,俨然自己已经高出了一个社会阶层。直到工作一两年,成熟了以后才明白爸爸的伟大。而爸爸却一直包容我,不管我是什么态度,都在努力靠近我,他从来没有家长的架子,一直都在努力做我的一个朋友,不管我的态度有多不屑一顾。其实,和林肯父子一样,我跟爸爸的性格差太多,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共同话题,但还是会很想他。我想这就是父子吧,就算我们是两个频率的人,我们也还是父子。而现在,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
本来想多写写影片的,说起父爱,好像就有很多回忆。总之,这部影片不是感人那种类型的,但却很温情。剧情也很简单,穿插了父子之间有趣的小细节。其实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当我回忆起来,总是那些琐碎的小事让我眼眶发热,泪流满面。
终于想起了那根粗胳膊
很久前看过的,都忘记了
扳手腕这个运动有点缺乏观赏性啊,不过去打拳击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怎么样。。父子亲情修复类电影太多了,不算特别好,但也过得去。
这种父子情深的电影有很多,模仿这个故事的套路的还有铁甲钢拳以及一些国产电影电视剧。这片子比我年纪还大(引进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大些了),饱含着我父辈们的一些青春记忆。温情和热血并济,可能也和有人总炒冷饭有点关系,现在看着也不觉得难看。
这片子的边角倒更有意思,孩子妈临死前把男人找回来托付儿子,身份落差导致两人不能在一起,但她知道他能做好,这是了解和爱;富有外公眼看掰手腕的卡车司机抢走女儿,10年后又抢走外孙,这个心痛真……痛。片尾的掰手腕大赛呈现的热闹,那些龙套选手都很投入(还像模像样的安排了采访环节),观众席的众路人也没出戏。反倒是主线比较弱,很明显史泰龙将和儿子修复感情,小演员的演技也不行,整体太外露太浮于表面,听闻生父曾寄来无数信以后这男孩从车上逃跑还横穿车流,这无厘头的反应和他小大人的风格完全不搭啊
故事类型数次切换,终要over the top. A predictably excellent family movie!史泰龙电影真的很少让我失望。
看到身為一個父親,為兒子而戰、為親情而戰,我在象徵男人力與美的腕力中看到其中的鐵漢柔情...
史泰龙能演戏,施瓦辛格就不一定了
事实证明史泰龙早年的演技还是很好的,监狱与儿子告别一段很让人动容。
小学时候看的了, 印象中父子情深,很感人, 隐隐约约史泰龙扳手劲鼻血都流出来了.
励志格斗类电影的男主角模式大多都是赢完奖金喜当爹!
迎着朝阳,携着强大的小宇宙,父子俩人驾车向意味着未来的洛杉矾奔去…… 整张OST原声谱写着力量与情感,融合演绎出了美国式的成功~
看完电影 感动之余 我还和老爸掰了下腕子
没有人能够永远帮你,要做到最好的自己
感觉钢甲铁拳和激战里都有很多这个片子中的元素。史泰龙这不只是年轻了简直可以说是青涩,但肌肉线条还是那么漂亮。前面和儿子的戏码也很温情,不过终归是有些俗套。掰手腕这个东西也没有真正打架给人那么强的视觉冲击力,尽管也很精彩,但片子的感觉还是有些撑不起来。最后那段戏史泰龙表情大赞~!
儿时的记忆……记得那个特殊的扳手腕的动作。
难怪入选了十大励志电影。人一定要靠自己,就输了,也要有胜者的姿态。
很小的时候看的。实在很不错。不知道为什么IMDB的评分那么低······
龙哥写给儿子的信肯定很肉麻
卡车很帅,史泰龙开着的时候总觉得他会“吱吱吱吱…汽车人!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