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独特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即便是那么不起眼的。成长的经历使我们变得独特,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种独特具有多重贬义,比如自闭、胆小、懦弱等等,然而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并努力去生活,或许有一天,内心的力量足以形成突破自己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必轻视自己,正如电影里的男主角相信自己能战胜一切敌人,尽管别人对他一脸鄙夷,而事实上,我们是否真正拥有这样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内心,这种内心的力量或许真的能够颠倒乾坤。
”灿烂的樱花也会随着暴风雨的到来四散飘落,离开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生是未知而充满神秘的,我们不知道几年以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而正是这样的人生才是充满挑战的,只要内心拥有足够的力量,便足以面对任何形式的未来!
本来只是冲着仓科加奈去看的,但发现电影里的仓科加奈比写真集里逊色多了,反倒是这电影本身让我有一些惊喜。
2 ) 迈向新的人生
一开始看到大家再见的简介的时候,我不由得嘴角一撇,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家里蹲的苦涩人生的故事。略有不同的是主角的生活范围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叫团地的社区不是一个房间。当时虽然暂时不想看阴郁的日本电影, 但是看在朋友的推荐和童真风格的电影封面,倒是看了下来。
影片中当一个女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主角去上中学,而主角却回答“上中学什么的是浪费时间,阅读转换算数什么的我已经学会了会这三样过日子就没有不方便的地方了”我一瞬间失神了,心中想着难道有这破理由就不上学,真是有理有据呀。当老师继续说上中学可以有集体生活可以有新朋友主角回答说有106个小学同学的朋友就够了自己十六岁就要在团地的蛋糕店打工生活。我叹了一口气给主角打了个轴的标签,却又无比羡慕主角这明确的人生计划。老师呵斥“你的世界太狭窄了。”
在他人看来主角的世界确实太狭窄了,主角自顾自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这并不妨碍他和他人交流尽管他还是有点腼腆不过却有着热忱。说他有赤子之心并不为过。
影片中还有几个角色的故事丰富了这部电影,主角的邻居是他的小学女同学,她也随着主角的主线故事进展也有着人生的进展。一开始她是个普通的戴着眼镜的女学生和主角像好朋友一样在阳台聊天无所不谈,然后在阳台抽烟并嘲讽着主角的作为,邀请主角去她的房间亲吻随之进展到两人互相抚摸并仅限于此不越过底线,大学以后穿的花枝招展并摘下了眼镜结识了男朋友和主角撇清关系以后不在阳台聊天,不参加小学同学聚会,最终因为工作原因搬离了团地。
这样的过客,最让我难受。人与人的关系只因为是同学是邻居所以维系,随着时间的逝去友谊也淡漠最终消逝,即便现代有着快捷的交流途径,即便将来再次重逢终究往往还是会一闪而过,如果过于热情甚至可能会有阴暗的目的,毕竟物是人非了。影片中主角生活在团地却没有认识更多的朋友,生活在城市里的社区的许多现代人也是如此,每天生活在工作在各种大圈子里仿佛自己的世界多么广阔,但往往最终自己还是在一个稳固小圈子里才仅有长久的人际关系,即便是多么交友广泛的人也难免陷入这样的窘境。人的经历精力终究有限,每个人也有着各种现实的原因,主角这样的人能记住106个小学同学的相貌和名字小时候的梦想和外号,十几年过去了在团地的同学一个也没有了。也许之所以迈向广阔的世界并不是为了有更多朋友,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朋友不再更少。
影片中还有一个最悲惨角色,他还是主角的小学同学。两人的交好开始在一天他因被同学欺负逃学而遇到了主角。主角邀请他去家里做客消磨时间,两人从此以后经常聊天和夜间巡逻,俨然一副挚友的模样,也许对他来说主角是仅有的朋友,对主角来说他和106个同学一样。两人间总有一种隔阂,最后主角并没有拯救了他,尽管主角邀请他一起开蛋糕店,这是他自从高中毕业和人生以来第一个工作,但是他因为被顾客大妈调戏了几句抱头痛哭,裸体躺在蛋糕店里的桌子上,对主角说洛杉矶地震是因为他把筷子掉在地上了,最后他妈妈来到主角家说他已经被家人送去精神病院了,药物治疗已经无效了,在尝试电击治疗。
这么一个同样是家里蹲的角色有着最悲惨的结局,对这样一个人物我感到很苦涩也无法多对这个人物评价什么。一个站不起来的人,尽管他可能有着故事有着阴影。之所以苦涩是因为主角在影片中有个小本子上面有着107个小学同学每个人的名字外号画像和梦想,好像他了解每一个人一样,其实他并不真正了解他们。主角对小学同学和团地的执着来自于小学时的阴影,他在班级和同学聊着蛋黄酱番茄酱,一个中学生走了进来用刀刺死了同学并朝他走来,最后老师救了他,主角就此有了心理阴影得了癔症,只要走到团地的门口就会癔病发作倒地。这也是主角为什么每天夜间巡逻同学家,主角因为看到同学家门的报纸没人拿就担心的掀开门上的投递口看了进去因而被别人说是偷窥狂,可是最后他却没有拯救被同学欺负最后患精神病的朋友,拯救他人与自己的契机失去了,何时才能再有机会呢?
还有一个女人愿意拯救主角,她与主角在小学同学聚会上重逢,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情开始了交往然后订婚了。她曾真正的关心和想要了解主角的一切,她想拯救主角便带着主角想要走出团地,主角努力着却癔病发作倒地了。时间终究会考验一切,四年后她提出和主角分手了,理由是重要的不是你有多理解这个人而是想更了解这个人更体谅这个人而她却并不了解主角。这个理由和你是个好人一样令人恼怒。那理由不就是说她不了解主角并且不再想了解吗。终究她失去了耐心主角也无可能被她拯救了,这一次被动的主角依旧没有被拯救失败了。
两次机会都失去了。
被动的主角何时才能主动的拯救自己呢?
团地里的小学同学一个都没有了,主角一个朋友也没有了。老旧社区团地也末落了变得脏乱差了。孤身一人的主角看到一个外国女孩子在踢足球便上去搭话想要一起玩,“走开变态”,这个回答真是正常。毕竟主角是个好人,一点点磨总算和女孩成为了朋友也知道了她受到父亲的家庭虐待,主角主动地每天晚上去女孩家里借玩着游戏保护女孩。
最后我所期待的总算到来了,戏剧性的决斗场景出现了,女孩父亲及其恶党三人殴打着女孩,主角挺身而出跪了下来恳求放过女孩却被一脚踹翻,“就算我死也要把你们干掉”主角爆发了。影片剧情中伏笔了十几年的每日练习极真空手道总算有了用武之地。拯救他人与自己的机会再次来临了,主角念叨的“没有正义的力量不过是暴力,没有力量的正义是无能。”出手吧,打败那些坏人!拯救女孩与自己!走出心理阴影吧。一阵噼里啪啦坏人倒地了,主角拉起女孩就跑,两人躲了起来发现自己都尿裤子了······
令人欣慰的剧情进展,主角终于走出了心理阴影,好结局呼之欲出。这并不算多么突兀,毕竟,主角已经历尽磨难了。如果主角的性格恶劣无能懦弱那么迎来一个悲惨结局,倒是典型的一类现实题材的阴暗日本电影,那样的话倒是可以使人好好审视主角以此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对某些为人处事呈消极态度的一种人的批判,如果剧本巧妙妥当地话倒是也能让主角在剧情中历尽磨难获得一个不坏的结局,这也是可以的。大家再见里的主角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性格纯粹的好孩子,之所以走不出团地也是因为童年阴影,那么剧情是一条拯救自我的荆棘之路是必然的。如果主角最后和坏人决斗反而被一刀捅死了我绝对会痛苦不堪并且痛骂导演和编剧为他们的恶意而愤怒。索性这部电影很正常,然后影片中主角的母亲死了。
主角是单亲家庭,他的母亲体谅着他一切的选择,默默地守候着他。母亲的角色并没有多少出场的次数,当主角看到极真空手道创始人因癌症病逝的新闻后,母亲对主角说”人都会死,我也会死你某一天会死“留下了必然会发生的伏笔,唉。
当影片中主角听到了母亲病倒的电话,直接飞奔出了团地,就这样迎来了团地的结局影片的结局。母亲逝世了,主角回到家中看到了母亲的日记,日记中以母亲的视角和口吻重新回溯了主角的一生经历,一幕幕画面重新出现,一个个经历全部呈现。恰当的时机也让我仔细回忆了影片的剧情,情绪被影片的节奏引发出来,感慨的随着影片中的主角一同落下泪。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呀,通过影片摆在了我的面前,一切的人生经历并不多么传奇如果说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童年阴影的束缚吧,我还回忆到了主角和同学一起参加群架,打工求职的时候被别人拒绝,送蛋糕的时候遇到了小学时的女神,自己执着于关心每个小学同学安全的行为被误解为偷窥狂,被团地的邻居说世界每天会有几万人被杀害何必那么纠结虽然小时候朋友被当面杀害了但是毕竟过了这么多年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主角你真是个怪人。
主角走出了团地开始了新的人生境遇。影片也结束了,看着主角走向远方,我一阵失神,想着自己将走向何方,而我是否能走出团地迈向新的人生境遇呢。
影片主角经历的一切非常丰满,他在小小的团地同样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事与人,同样经历了人生。让我感慨万千,再次被日本电影细腻的剧情和人物所折服。看一部印象深刻情节贴切人物恰当的好电影,就好像经历了同样的故事一般,和主角一样仿佛我所在的地方也和小小的团地一样,同样人生的收获极其丰富,不管是一年还是十几年还是几十年,只要是正常的普通人,人生的进程总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速度和效率罢了。看了好电影总让我觉得获得的东西更多了同样不就是效率更大了吗。好电影,值得一看。
用影片中主角的师父离别后留下的一句话结尾吧。
盛开的樱花经过暴雨侵袭也会散落四方,离别才是真正的人生。
3 ) 离开才是真正的人生
《大家,再见》。中村义洋和滨田岳的组合,这一次没有以往那样聪慧的叙事技巧,可看性会稍不如《金色梦乡》、《洋芋片》等,把叙述步调放得更缓更慢。它将一种不可思议的、深情的、无奈的固守与念旧写到极端,也并不觉突兀。一瞬间起高楼,一瞬间楼塌了。电影说,”灿烂的樱花也会随着暴风雨的到来四散飘落,离开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总有痴儿参不透。这一类日影藏着一些静静的悲怆,中年况味。
4 ) 日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时代真是变得太快了,我爸曾经说过他们年轻时想像的共产主义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是这才三十年,他所说要已经是过去式了。而此片中的日本的氛围似乎也是如此。其实渡会悟不离开团地这一行为,放大些的话也不算什么,就以我来说,也基本没离开过久居的城市,除了出去旅游一生都在一地居住,想来死去也就在这了。
所以我还以为此片又是日式的温情作品,试图表现日本的专业细微的精神。可是看到中间便觉得不太对了。这会不会是对渡会悟的讽刺吧。或者是对整个日本社会变化的讽刺。渡会悟害怕离开这个团地主要原因可能是少年同学意外死亡之事。并且全作的氛围感觉是对他的批判性态度。他也算摊上了一个好妈妈,还有周围几个好人。但从整体来看,这企不是塞翁失马,要是没那么好,早就逼迫他出去了。换句话说,他就如同永远生活在子宫中的孩子,永远不敢出去面对残酷的社会,哪怕为此失去的朋友、爱人,也许是前途。而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这个曾经号称日本先进的社区的团地渐渐成为贫民区,成为边缘人外国人居住之地。这不就是日本岛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吧。
我想这是不是“温柔”地讽刺着日本的小确幸文化氛围,最终在妈妈去世后,渡会悟还是走出了团地,可是不管是本人还是社会都已经完全变了,他能够适应吗?
5 ) 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努力
影片结束的时候,主角的年龄其实还不算太大,但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已经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今后的生活,是另一个人生的开始。
人生不能算长,也没有前世和来生,这是事实,但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有的人可以有几段人生,有的人只有一段。还有的人,从来没有过人生。
看完了别人的人生,自然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仅管主角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人,走不出小小的生活区,随着大家的长大,朋友一个一个的离开,主角的生活渐渐显得寂寞,萧瑟,但是,我怎么觉得自己比他还要失败呢?至少,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
不过,失败与失败其实是不能互相比较的,谁能找出什么是最失败的呢?看见别人走出了失败,就觉得自己更失败,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其实你也在另一个人的眼中。只要坚持下去就行,最怕的是已经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了。也许现实真的没有奇迹,这是我觉得现实和电影最不同的地方,真的很让人沮丧,但是,就算真的没有奇迹,也不能没有对奇迹的渴望。其实,没有奇迹来拯救你,拯救你的是那份渴望。
宅都有在自己的空间无忧无虑生活一辈子的梦想,虽然这看上去有些难为情,甚至有些病态,但又有什么不好呢。人难道有时候不是因为欲求太多才会深陷烦恼的吗?
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就在从小长大的地方生活着,如果这个地方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儿时的朋友都留在这里生活,儿时憧憬的那个人也能陪在自己身边,这不是很幸福的事吗?如果小时候不接触太多怪力乱神的书,不接受太多复杂的思想,生活不因社会的压迫而扭曲变形,人是可以保持这样简单纯洁的心的。
不过,中国的80后是没有资格谈这种生活的,因为对赶上了城乡一体化的80后来说,是没有故乡可言的。我可以回到家乡,却看不见曾经生活过的小学,看不见熟悉的小河,看不见那些充满神秘气息的小巷,也看不见许多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
越是长大,就越像是没有长大。我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人生这回事了。小时候,容易被书本,或者家长,老师,朋友灌输一些人生道理,并对此深信不已,但随着渐渐长大,经历的多了,见识的多了,越发觉得那不是真相了。那些书本里描写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隐士,真的是人生的至高追求吗?上一代中国文人处处透出的近乎洁癖的高风亮节,真的能令生活更有情趣吗?
也许对,也许不对。这无法简而言之。也许对他而言,这些理念很适用,也许对你而言,却显得很别扭。我开始觉得,身体和心灵能告诉你的,比书本和他人能告诉你的更多,也更适合。人,说到底,是只能按照禀性来生活的。只有这样,才会由心地快乐。而快乐,与其说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不如说就是人生的本质。
所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就算和他人不一样,也不要在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从现在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努力,永远也不要放弃。
噢对了,这个男主叫 滨田岳吧,以前在好些地方也见过他,看了这部剧,记住他的名字了。
6 ) 没有力量的正义将无所成,没有正义的力量是为暴力。
我一直认为,把故事讲好了的才算是电影。这部片子做到了,讲好了故事就不算浪费人的时间。
片子开头沉闷,渡会悟的一切行为让人不解。
这家伙明显脑残,为什么他同学都不讨厌他呢?一辈子就该是魔法师,可为什么有女生对他有好感呢?
为什么大家都离开团地,而他却独自留下呢?
到了中篇给人以解答,噢,原来他年幼时有这么惨痛的回忆啊。
晚上巡查,坚持锻炼身体,学习大山倍达的空手道及其语录(精神)。是为了不让惨剧再次在自己眼前发生,能够保护自己身边的人。一直以来他背负的是愧疚,他痛恨自己没有力量。
同学、未婚妻一个个全都离他而去了,可他始终打破不了自己的心魔。
之后,玛利亚的遭遇给了他改变的契机。16年来的抑郁发泄一空,拯救了玛利亚,也拯救了一直深陷心魔的自己。两个人的人生自此都改变了。一直按照自己方式战斗的渡会悟终于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到这里我觉得,其实妨碍他离开团地的阻隔已经不存在了。渡会悟可以做到面对自己的过去了。只不过是他自小到大对团地的这块地方的感情让他留了下来。
最后,母亲日记中留给他的话(或者说是对他的期望)让她知道了母亲一直以来对他的爱。她背负了所有的压力默默支持儿子,等待他走出困境。
可以说为了不辜负母亲,也可以说为了自己的未来。
这些促使他下决心离开团地,闯荡出自己的未来。
最后引用渡会悟母亲的话来结尾:阿悟,你不管到哪里都行的。
一个人良好的品质会带给他光明的未来。励志般的结尾让全篇主题升华。
《机器人大爷》、《盗钥匙的方法》以及这部《大家,再见》,都折射出了日本社会中的某些现状,取材于现实。
外加魔法师也有春天,平凡中见真情,屌丝逆袭,母爱伟大这些主题融汇在一起。还是值得这120分钟的时间了。
能从12岁演到30岁的演员除了滨田岳没别人了吧。前半段有趣好笑,后半段温情忧伤,两者混搭毫无违和感,而且这么奇怪的人物奇怪的故事能拍的如此打动人,中村义洋了不起。
励志,但缺乏新意,结局更是烂俗煽情。
与你夜晚散步,很开心,谢谢,谢谢,布朗尼与摩卡,二人制足球,星星眼睛,手合手,正义是你赋予我的无上荣耀力量,谢谢,谢谢,大家,再见。
奇怪的导演,竟然让一个演员从小学演到30岁。结尾设计很中村,温馨一笔。
盛开的樱花经过暴雨侵袭也会散落四方,离别才是真正的人生..
滨田岳真是年龄跨度十几年毫无压力啊。从冷笑话到亲情感动,一点点的变化
这么一个题材沉重的故事,中村义洋拍出来还是像冷笑话。。。这种混合还蛮特别的,让电影有一种奇妙的吸引力。滨田岳从小六演到30岁。。。真是个奇特的演员。
伊坂幸太郎说,正义使者重要的不是从事哪一行或是什么头衔,而是自己做好准备了没,强健的身体与坚定的心。母亲真漂亮。
完整呈现了团地建筑、团地社群以及个人的起始发展与没落衰亡。渡会悟作为最后走出团地的人,代表着保守主义的消亡殆尽,即便是因为不可控力量(母亲病危的意外导致),但他仍旧走了出来。在大部分人看来走出去发展是更有希望的,呆在原地就是画地为牢等死。母亲的视角也非常重要,她并未将待在团地视为没有希望,他理解自己的儿子,看到他为此做出的努力,也许并不成功也不勇敢,但至少保留了希望。
滨田岳是特型演员嘛?片子有些恐怖,企图用童年创伤困住一个人,看似轻松的调调,细枝末节充满悲伤,最后大悟的离开也充满未知,而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也很矛盾。。
不喜欢这类电影,为结尾的煽情和片尾曲加一星
真的很难看,男主角侏儒加为猥琐,如果没有那些更加难看的性爱,这片子或许勉强忍受
恩拜拜,被困在团地里的人生。恩さようなら,卑怯懦弱假惺惺又想要变得厉害的自己。恩じゃねじゃね、陪伴着的带着山茶花笑容的大家。恩永远都不要说再见噢如雨后掉落在泥土里肮脏樱花瓣的あした。
阿悟终算是离开了团地,1900却下不了那艘船。但这份1900式的固守,竟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大最深情的成全。我最喜爱的还是电影的前一个小时,还是青涩的少年时段,满满的都是笨拙的温柔和可笑又可敬的坚持。后半段则是经典的中村义洋式的励志温情了,当然还是飙了我一脸泪。
很喜欢,悟这种不想离开某地的心情很能体谅,吐槽一下的话就是呆在团地这种一扣扣的小地方,还能顺利的交了两任女友,实在是不合理的幸运了啊
难得能沉下心看的好日影。滨田岳演活了一个又可爱又萎缩的小人物,千年配角的脸更有说服力。前半部用喜剧欢乐的手法让成年人演员从小学毕业演到工作,表达他的倔强和坚持,随着朋友的前进和女朋友的离别,电影的后半部寂寞得一塌糊涂。自己的改变很大时候都是别人在推着你改变,这是最寂寞的。
3.5 一个理想主义者极端冥顽不化的故事用最简单流畅、有起伏、有曲折、有高潮的手法被展现出来,坚持看完一定能被打动
作为外国人我只能住团地啊。。
小岳真是好演员。在狭小的世界里,长大也被延时了。
能够柳暗花明修成正果的孤单其实也算不得孤单,只是装傻罢了。其实编剧大可不必设置童年心理阴影半途互相救赎这样的桥段,现实中就是有这样的人,他们就那样毫无个性的孤独着,即使想改变,也根本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