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确认将拍摄《亢奋》“新冠特别篇”,为两季之间搭桥HBO剧集《亢奋》(Euphoria)斩获了今年的三项艾美奖,包括赞达亚(Zendaya)获得的剧情类最佳女主角,使她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
亢奋特别篇真的很值得令人品味
没有什么酷炫的镜头,仅仅是两人之间的交谈,不过却借这这两个年龄性别身份经历都不同的角色来探讨了当下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革命啊我们的罪过啊日常的思考啊。
没有特别深奥的语言,不过却是能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点明当下年轻人真实的问题和想法,Z世代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可他们又害怕无尽的变革导致自己思想懒惰无所事事,每天就是干一些烂事然后过度思考过度内耗无尽地指责自己,恶性循环。但其实Z世代充满潜力,他们思考的力量足以改天换地,但就是现实的束缚阻止他们罢了。所以他们一味逃避,借网络世界抑或是文艺作品。
惊叹于文本想要借这短短一集来传达给观众的思考,同时也真正意识到了亢奋的内核,不是专注于青少年高中生混乱的生活,drug sex or drama,而是探讨几乎当下所有的Z世代们的困境。我想这才是这篇特别篇存在的意义。
就像Ail对Rue说的那句“戒毒是我们最大的武器”也可以引申为“保持清醒抑或保持思考是我们最大的武器”
所以我们要相信诗歌,相信艺术与美,相信我们有无限潜能。
Rue为什么会对毒品上瘾?一般人很难理解,但我理解。
我也曾经历过对网络的上瘾,那种想干活却迟迟不愿开始,浪费一天刷手机,等到太阳落山时又充满了负罪感和自我厌恶感的的糟糕经历。
每一天早晨,你都发誓要做个积极上进、干劲满满的自己,但每一天都是浑浑噩噩的渡过。现实有太多无奈、挣扎和不如意,只有在虚拟世界里,你才能什么都不想。
Rue从小就是一个躁郁症患者,有着自杀倾向,毒品反而能给她带来片刻宁静,但毒品也可见地正在毁了她,把她身上那些美好的东西一点点夺走。
观众在看剧的时候,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为什么她就是管不住自己呢?为什么她一有烦恼就要诉诸毒品?
Rue想要倾诉,找到了人到中年的Ali。一个17岁,一个50多岁。他们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上瘾背后的本质,也看到了人生的本质。
Rue的自杀倾向、吸毒,都是与生命的本质背道而驰的。有生理性的原因,还有家庭的原因,她自己也说了,她吸毒与父亲的去世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
吸毒让她觉得人生有意义。但事实是这样吗?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苦。像Maddy、Kat、Jules,各有各的苦,但你能看到他们在挣扎,在反抗,用各种行动来释放或者改变,尽管最后的结果不尽如意。
Rue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作为,是逃避,是被动。她第一眼看到Jules的时候,就被她那种生命力所感染。那种不管什么时候,脸上都挂着甜甜的微笑,努力热爱生活,努力打扮自己的生命力。
Rue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生命力,这种对生活的热爱。
她跟Ali的一段对话就能证明(我只记得大概意思)
Rue:我天生就是一个混蛋
Ali: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你是天生就混蛋,还是毒品让你变成一个混蛋
Rue:我对家人、朋友做了不可理喻的事情
Ali:你讨厌并谴责自己的混蛋吗?
Rue:是的,我讨厌。
Ali:那说明你不是天生就混蛋,毒品扰乱了你的理智,让你变成一个骗子、冷漠无情的人。你只是在肤浅的思考问题,每次做错了事情,不是想着去改变,只是试图用“好吧,我天生就是一个混蛋”来逃避自己的问题。然后第二天,你又会继续混蛋,因为你的借口是“自己没救了”。
这段话就像一段心理剖析,惊醒了我,原来上瘾的背后,不是执着,而是逃避。
Ali曾经也是一个瘾君子,但是有一天他决定要改变,因为毒品让他变成了一个让自己都讨厌的人——家暴男。之后的20多年,他再也没有碰过毒品。
我们是否可以想象Rue之后的人生,她还没有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如果她戒了瘾,等她经历了这漫长的一段人生之后,她会发现,人生不只有青春时候的苦,还有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无数的苦。
每个活着的人,谁不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活着,恐惧、压力与痛苦会如影随形,上瘾固然可以让你无忧无虑,但那不是生活,那只是在逃避而已。
脆弱的人,总有想要变强的一天,也许等到Rue哪天想要真正拥抱生活了,她的瘾也就自然可以戒掉。
刚后知后觉看完第一季,看到最后两个人独白的特别篇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那么能共情Rue,以及为什么喜欢Jules。
Rue:(不已吸毒者的前提看待,毕竟我的确没法感同身受)她的自我审视,更像是自我脱罪。为什么他们要这样,他们什么要背叛,为什么要抛下我之类的,然后开始摆烂。
「摆烂」这个举动太吸引人了,不用改变不用努力,就能让人心安理得接受当下的自己「我就是个烂人,没办法」,毕竟谁改变谁痛苦。
另外,Rue对于需求,他所认为的「背叛」也好、「抛弃」也好、「欺骗」也好(她妈妈说父亲不会有事),都是他内心的自我想我,她从来没有说出过自己的不适,和真正的需求。比如跟Jules说,我们在恋爱为什么要跟其他人亲热,比如你能不能别走,比如跟妈妈坦诚的谈一谈父亲的死。
他都压抑在心里,要求别人理所当然的理解他,满足他。
别人没有猜到或者意识到,就是对他的「背叛」「欺骗」,没有想过大家的认知、想法是不是统一的(也就是Ali问的,你有跟jules明确确认过恋爱关系吗)。
这样的做法,一是没有给爱的人,一点靠近、解释的机会,就默默的给人上了标签和骂名;二是他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痛苦」,困在痛苦里「自我摆烂」,然后怪罪于别人心安理得的「吸毒」,并且还自怨自艾的认为是自己的「报复心」。
虽然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人设与情绪动机,但作为旁观者来讲,实在对这个角色很难产生好感。
Jules:反之Jules则坦荡客观许多,他会辩证地审视,自己的女性化特征是否是为了服务于男性,并尝试做出改变(当然,的确对自己过于苛刻)。
最难能可贵的是,当他说出自己的美好体验与感知,能够坦诚地说,那些之所以是美好的,maybe是因为那些是不存在,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以及坦诚说出来「我好像很容易爱上别人,因为那些是自己幻想的」。Jules 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情感以及情绪,能够正视它对于Rue的感觉、纠结点,而不是不沟通的默认怪罪。
要知道,当你沉溺于奇幻美妙的感受时,能够理性的看待它,明白它是虚幻的,自己臆想的,以及分得清楚与现实的差别,是有多的难能可贵。(可能这就是jules不会吸毒的原因吧。。)
只能说jules,既有强大的感情,又有辩证的理性,坚韧又相对清醒(不要杠劈腿,他能跟rue说,就说明恋爱这个事情,可能当下她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想想我为什么一把年纪了还爱看青春剧,大概是喜欢回溯那些特别原生的困惑和痛苦,很多人回顾这段时期的时候用一句矫情带过(再也不想花时间较真的中年人如是说)。但是如果可以再经历一遍,这些迷惘应该是还是这么真切。
Rue和Jules,一个根深蒂固的自毁倾向,一个拼了命想好好活一次,神奇的是都不得如愿。更神奇的是她们相遇,相爱,却并没有互补,反而激烈的伤害对方,欺骗,憎恨,狠狠推开,然后在幻想里继续相爱。
最好的恋爱都是幻想,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Jules来说,不管是Tyler还是幻想里的Rue,无非是刚好一个我爱的人也爱我,我们爱得刚刚好,我炙热的时候他也炙热,我冷却的时候他也冷却,我受伤的时候他紧紧抱着我,他难过的时候也第一个想起我。他的身体也刚好是我喜欢,他的五官,性格,口味,品味,我说的他都懂,没有背叛,欺骗,并且永远不分开。
啊,爱情,在我们荷尔蒙激增的青春期心心念念的唯一救赎,终于在我们经历磕磕绊绊后变成一个只能想想的传说。我们偶尔怀念下被内啡肽支配的快乐,然后低头着手于眼前的生活。
跟生活比起来,爱情确实小巫见大巫了。生活基于什么呢,我以为是欲望。像Jules想变成女孩,像Cal想自由,像Nate想有个正常的父亲和取向,像Maddy想一直做公主,像Lexi想被看到被认可,像Kate受够了陪衬想做主角,像Cassi想坚定得被爱,也像Rue想什么都不做,想不存在。
无非想快乐。
但实在是太难。
有好多牵绊,有道德,有良知,有俗世,有以爱为名希望你改变的家人朋友,有贪嗔痴的本能,有万有引力,有失去,有伤害,有贫穷,有疾病。
很难的,快乐很难的。
有的人一边跌倒一边爬起来,迅速摸清游戏规则,总结攻略,宠辱不惊,一路打怪升级,挤入排行前列。
有的人遍体鳞伤以后轻易被单纯的生理快乐征服。比如食物,性,酒精,Drug。
还有的人像被逼下场的角斗士,打又打不过,不打又不行,偷偷装死,被发现了还要被拎起来继续血战到底。
所以幸福可能是个伪命题,可能是默认降智的歪辫子少女,任你们变性打胎撕逼吸毒滥交,咱兀自嘴一撅头一歪,我不叫喂,我叫楚!雨!寻!然后就跟王子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了。
凑活活吧。
如果说,第一季用无比绚烂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么特别篇便用了最朴实无华的方式给出了解答。
我仍然记得当时看完第一季结尾时的心情:期待着Rue即将得到的救赎,眼看着她马上就要从烂泥一样的自我中挣脱出来(就像期待自己被救赎一样),可是导演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从头到尾的挣扎都是徒劳,一切都回到了原点,甚至更糟。我的确感受到了绝望,因为我对Rue的经历和感受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我期待着从她的故事里找到希望和答案。但是这部剧却只是将伤口撕开,将这些痛苦放大,并没有列出任何将其治愈的良方,甚至在最后告诉患者:你治不好了,坠入深渊吧。就如同我跟着这部剧中做了一个五光十色,浪漫至极的梦,却在最后被告诉:“别做梦了,梦都会醒的,现实还是这样绝望。”
所以看完了第一季,我一面钦佩着导演能拍出这样美的一部剧,一面也对其充满了埋怨与不满。但在近乎虔诚地细细看完特别篇后,我只剩下对导演和编剧的敬意与感激。
特别篇充满了新冠的的味道——极少的场景,极少的人物,指向生活最本质的思考,通往思想最深处的对话,这仿佛就是一场发生在疫情隔离在家的编剧脑中的对话:讨论生命,讨论生活,讨论价值,讨论救赎,讨论人,讨论神……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晦涩,越深究越发现底下是无解的矛盾,一切思绪都成了乱麻……但重要的是——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不用强迫自己找到一切的答案,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解答就足够了,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的信仰。长时间的对话却始终没让我感到无聊,就像豆瓣评论所说:“免费得到了一次质量较高的心理治疗。”我有时是Ali,在脑中能无缝接上Rue的对话,但更多时候,我是Rue,在心中问出和她一样的问题,期待着Ali的回答。好在这次,Ali给出了解答。
现在看来,这一老一小,来来回回反复拉锯近五十分钟的交谈,一点一点暴露自己的不堪与脆弱,再一层一层看清自己的逃避与推责,可最后得出的结论好像与老式旧鸡汤文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不知道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的鸡汤与信念会不会是理所当然的,但的确对于一类人来说,真正接受并理解这样的观点与信念是一件需要为之努力的事。而在这过程中有太多的自我怀疑和对世界的质疑与不信任,从而导致这个过程是痛苦而迷茫的,常常看不见方向,更看不见出路。而这部剧,向我们指了一条路。
因此,我是如此感谢Sam Levinson将这样的作品带给世界。撇开作品拍摄手法的艺术魅力,Sam直视了青少年生活的不堪和绝望,这需要勇气与智慧。成瘾,“有毒”的亲子关系,不健康的恋爱关系,性,放纵…这些大尺度、丧到极致的“上不了台面”的元素,也许就是我们需要直视的现实。我们大可以打着“不能树立不好的榜样”的名号将这些元素全部禁掉,为青少年打造一个“童话般”脑残的影视环境——不告诉他们生活的真面目,让他们只能无知地感受,然后逐渐成为加害者亦是受害者。比如禁掉du pin这一敏感话题,也许可以防止一部分人模仿影片中的行为,但现实中,成瘾的现象少吗?电视剧成瘾、短视频成瘾、综艺成瘾、追星成瘾、磕cp成瘾…逐渐麻木的精神,失去自我的生活,这些“成瘾剂”和da ma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作为一个屈辱的“瘾君子”,我却被这部剧拯救了。
直视问题,再解决它, that’s some real shit.
第一集,Ali和rue的对话包含了太多内容,心理咨询估计都不会很容易做到这种效果,是我努力的方向。是个很不错的禁毒宣传片。物质滥用成瘾可能是生活需要止痛。药物作用和戒断反应之下的为人处世并不是由意志的强大与否所掌控的。对待成瘾者也不改一味唾弃羞辱和惩罚,成瘾背后的深层内涵才更值得反思。黑人权益和消费主义。小的泛滥的革命和精神上观念上的大革命。荒诞恶臭的现实世界和对诗歌里面美好的世界信仰。一味允许放纵自己背离信仰还是看清自己坚定改变。会有一步步无意中变成自己所痛恨的那种人的可能,重要的是及时止损吧。行为本身所代表的东西几乎没有,重要的是再问一句为什么。临死前想给自己爱的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不过是为什么不自杀。陪伴支持和信仰,可以给一个人莫大的安全。
第二集是jules的心理咨询,她的自我认同不止在性别方面。心理咨询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来访者?原生家庭的影响到底改如何处理?幻想给人带来的纯粹的感受毕竟只是自我陶醉。幻想中也始终担心着rue对自己的看法。
算了。
本来以为Jules过于自我、随心所欲,想法飘忽不定,现阶段趁着自己年轻想到什么就去做。没想到的是Jules竟然这么爱Rue,彻底打消了我之前的看法,现在我看到的Jules是一个曾受过创伤有点破碎正尝试摸索着找回自我的善良、坚强的孩子。一面内心世界受创不想轻易相信他人,另一面却又因为幻想自己想象中的恋爱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一次次的轻易爱上他人。终于遇到了如此特别的Rue,可以透过层层伪装看到并喜欢上自己真实的灵魂,却又因为来自外界的因素以及自己内心的恐惧导致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份感情,也导致Rue误解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希望这两位能在第二季消除误会(坐下来认真谈谈心)好好的在一起。
美国青少年are literally,like,离了literally、like、basically就说不出话了吗。抱歉,作为一个公共演讲能做到不重复用词,不吸毒不抽烟不酗酒,雷打不动每天5:40起床跑步,天天坚持健身,生理心理素质保持极佳状态,30岁之前从高翻做到了驻外高管,随时随地还保持有可以呼之即来一群炮友的积极向上有目标有动力的年轻人(算吧),这种颓烂人生在我看来就是无病呻吟,庸人自扰。不是说剧本和表演差,纯粹三观不合,还搞了个深度对话,觉得非常看不下去。
you know what我要每天看一遍直到把这一集的台词背下来
pure conversation.考验编剧台本的一集。两个相似的人隔着几十年的时光对谈。真正救赎性的话才不会是什么鸡汤,而是把自己的所有伤口都血淋淋地掀开,忍着痛细细地看它们,在其中发现曾经的扭曲和绝望,也发现不管其他人,这个世界烂成什么样子,自己却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那么无可救药,于是重新开始思考,开始在意,而不是如流水般随波逐流地度过一生。
一集封神。敏感,内省,且活在当下的创作者。rue那微撇的嘴角和装饰性的语言已然使她成为如今青少年的图腾。
第二集比第一集显得有点混乱和仓促,感觉更多是为了回溯和解释第一季最后几集Jules的心理活动,但是性幻想那场戏拍得太棒啦(Nate和Jules的床戏!!!!!
印象最深的是Rue躺在床上两天活生生把自己憋出尿毒症。太理解这种感受了。抗拒成为一种忧郁的本能。抗拒一切。抗拒起床,抗拒思考也抗拒各种动作。抗拒呼吸抗拒活着也抗拒自杀和死亡。抗拒快乐也抗拒痛苦,抗拒有所感受。于是躺在床上看毫无意义的电视节目并且绝不起床,成为仅有的一种“最小化抗拒”的方法。很多时候我自己都不明白这种本能从何而来。而这部特别篇似乎就是在剖析这点。比起传递出的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我觉得更可贵的,是捕捉到了一个年轻人认识到问题又想不出解决方案,有所思考却又始终无法健全,这种情况下,她的努力、迷茫与厌世。我们的状态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拼命地想要说,其实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对于那些只能看到戒毒宣传片的人,不怪你们,这一集有门槛的,这一集不仅仅是那么肤浅,两个人的聊天中涉及的当代肤色问题,宗教问题,社会更迭问题,当代人的价值观方式,生与死,如何进行自我救赎,与自我和解,这一集应该是给剧里后面他们提到的真正在乎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大事的人看的。并且这一集选的两个角色太棒了,剧里其他任意两个人都撑不起这样的一场对话,这一集水平真的赛高。
免费得到了一次质量较高的心理治疗。
jules好漂亮
救命…我以为会看到第一部的那些演员,结果Jules出场两分钟就出门了,紧接着整整一小时关于addiction的一对一深度访谈…我晕了
其实应该三星 但由于我期望太高有种拉下神坛的感觉 最开始我喜欢你们而不是性教育就是因为你们没有大段鸡汤台词啊西吧! 好累啊看得我 大道理太长又太tedious了 观念与理想我认为是不应该用这样谆谆教诲的方式来呈现的 每一句话都值得截图出来发去社交网站教大家做人 但全片构成你还不如让我去买一本理智书籍精读5遍 每一句话打磨的太精致了就会让人失去兴趣啊
把两场戏拎出来拓展出两集,这种对话的力量,甚至比第一季的后劲还足。尤其第二集讲trans的部份可太真切,Hunter已经与Jules合二为一了,她和Zendaya单凭这两集都值得一座艾美。Sam Levinson真是个天才。
文学视觉化
碎碎念的60分钟我都看进去了 说得太好了 感觉编剧是一群很温暖且有力量的成年人 给困惑的年轻人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且不用说教的方式 感觉自己也被鼓励到了
记住我想要成为一个人无法成为的人.
疫情当下你还想要多少剧情? 还想全员出镜?给你整个特别篇都不错了,要啥自行车啊 这集是我以后的精神食粮
我是假的rules都不可能是假的
这样简单的对白更能体现一部剧的水平
有人高潮了,有人睡着了。
不止是戒毒宣传片啊,也不能只看人谈恋爱不思考一下吧,谈话过程可以代入思考很多情况啊,服了这也能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