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剧情片大陆2022

主演:辛巴  徐承华  王冰  奚志农  程滟云  徐岚  

导演:徐承华

 剧照

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剧照 NO.1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剧照 NO.2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剧照 NO.3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剧照 NO.4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剧照 NO.5陪你在全世界长大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12-17 04:38

详细剧情

  在“疯狂老爸”的爱与陪伴下,小男孩辛巴从3岁起就先后途经20国到达南北极,留下企鹅作伴、北极熊共舞的美好回忆……年仅8岁时,他又有了去西藏攀登雪山、漂流大河、拍摄珍稀雪豹的梦想,爸爸也希望他“读万卷书”同时去“行万里路”,成长为勇敢善良的男子汉。父子俩从大理启程,踏上了世界第三极的越野之路,可长达8700公里的天路上,无数意料之外的探险挑战,也正等待着他们去经历……

 长篇影评

 1 ) 陪你过最美的日子,看最美的风景

如何算作是好的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成长?这是我们做爸爸妈妈以来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我曾为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而焦虑不安,看到“别人家孩子”的知识容量而紧张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起步晚了;也曾感慨“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只要让孩子自由和快乐生活就好,其他无足轻重。就在这时急时缓、跌跌撞撞的养育之路上,我有幸看到了《陪你在全世界长大》,让我再次感悟到了养育的核心:爱,尊重,陪伴。

我们总想着教给孩子什么,教会他认识世界万物,教会他感知世间情感,而老极一家,更多的是平等与尊重孩子,陪伴他去体验。让孩子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生命中的一切,让孩子自己去定义每一项品质,逐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没有谁一定是对的或是错的,作为父母,只是我们比孩子提前走过了一段路程。

父母和孩子可以是彼此成就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为人父母成长的过程。无论家庭是贫穷或是富有,是稳定或是波动,过的生活是平淡无奇还是轰轰烈烈,都是一段别样的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父母不用因为孩子而放弃自己所爱,孩子亦不用屈于父母而隐匿自己所想,只要彼此尊重,陪伴,在爱的浸润下度过每一天,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美丽人生。

 2 ) 旅行 是为了回来更好的生活

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有的人看的兴致盎然,有的人看的中途离场。对于我这种身有体验的人来说,当然是非常有共鸣的了。感同身受的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有很多话想说。

我不会忘记,当我第一次出省,登上了那一座两千多米山时,出现在眼前的场景。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的长途旅行。我并不觉得人的生命耗费在每日都点的外卖,每天都穿的衣服,每天都要上的班里,才有意义。同样的,一张好看的脸和一张昂贵的机票,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只是觉得生命中,有太多比外貌重要的事了。所以当我在游泳和保持光滑的皮肤中选择时,我选择了游泳。我不光游泳,我在今年夏天,去了很多地方。是当时觉得还行,但回来很久还是会想念的旅行,深入其中,很久还在回味。

其实桂林并不是我的终点站,是我顺路过去的。在热闹的音乐节里结束了在武汉的最后一天,我踏上了去桂林的火车,那是一趟人不多的火车,到处是空位,可以随意走动。我在火车上遇到了几个去长沙旅游的女孩,我们一起讨论起长沙有哪些好玩的地儿,火车晃荡晃荡的,我们一会儿睡一会儿聊天的,强烈的冷空调加上外边呼啸而过的明亮的景色,感觉是有点那么在旅行了。我想,这一切都是在提醒我:我的夏日旅行要开始啦。

我在桂林的第一站,是在一个网友家,我在这个从未谋面的素不相识的网友家住了一星期。去之前,我有点担心,因为也不认识,突然就说去她家,怕有点不太合适。但她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带我上天入地,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看好看的。像是很努力的把这个城市介绍给我。前几天我只是在她的店里,跟着她一块儿卖衣服,自己也买了几套特夏天特暴露的衣服,那是在父母面前不太敢穿的衣服。后面等她有时间了,我们规划了几场旅行,为我,也为了他们自己,一年一度的夏日深度旅行。

刚到她家,她亲自下厨弄了很好吃的排骨和牛肉给我,还有凉拌豆腐。她家在顶楼,可以透过窗户清晰看见外面桂林很有特色的山,他们可能已经见烦了,但我却是非常激动,不知道为什么对山充满了敬意。吃完饭我们去楼上看电影,选了好几个,后面我们看了我点的我很喜欢的电影。他家的猫猫狗狗还很听话,没有乱爬。对于桂林的感知是从味觉开始的,第一天她带我去吃了当地的特色--油茶,后来她带我去吃了桂林米粉,还有她从小到大会去吃的小吃。前几天陪她卖完衣服都已经是晚上九点十点,然后她骑电车载我回家,路上可以穿过一座座山,也不知道是象鼻山还有七星山,远远的,就那样路过,打着光,有点像人为的艺术品,加上大树绿光的点缀,非常好看。

没过多久,我们就策划去漂流和登山,漂流完已经是下午了,我们开车到了兴坪,随便找了个餐馆吃了饭,就开始像山出发,其实漂流完人有点累,坐在开着冷气的车里,睡着了。出来爬山的时候,是真的很不情愿,因为走几步就感觉走不动了,还很热,感觉要中暑。刚开始我们还有争吵,因为哪条路上山还不确定,中间也真的想不爬了。但是大概爬了半小时,登顶之后,山顶的景色,真的让我很震撼。就像片中辛巴父子登上哈巴雪山一样,我想,无论是雪山还是哪座山,登上顶之后,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骄傲感一下充上心头,一下就扫除了疲倦。我们在山顶上躺着看星星,拍星星。很晚才下山。有时候人生的价值会在这样的事情中体现,是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勇于面对一个个危险的困境,并坚持下去。

我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吧,不是贪图享乐,不是毫无目的的攀比。是征服你心目中那一座座不可能的山峰,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生来就是要去征服,征服对于自己而言,那些些不可能。去完成伟大的目标,目标就在那,山就在那,如果完成不了,没关系,下次完成就好了。这就是人性的光辉,我们懂得尊重大自然,我们与世界打交道,我们昨天踏过的路,已变成了昨天。今天和明天,又会有无尽的山和路,等着我们征服。我们从动物进化而来,我们读得懂来自荒原的野性。可以上山下海,与大自然同在。我们也利用发达的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去记录野性,记录生活,唤醒别人心目中的美。从而可以再次回到家,盘旋于厨房和家人之间,好好生活。

所以,人应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吧,我们可以登过那么高的山,还可以游那么远的泳,可以在格子间坐上个三十年,也可以吃那么多不同样的食物。所以,人生还是有很多可能性啊!

 3 ) 难得有深度和价值的家庭教育纪录片

没想到一部纪录片式电影会给我带来这么大触动,领悟到了探险在我们生命中的真谛和意义。辛巴“自然学校”里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和历练,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塑造了坚韧的品质和真勇敢,女儿在看电影过程中一直说自己可不敢这样做,让我多少有些惭愧。奚老师对探险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一探险并不是要挑战极限战胜自然,而是在探险中找到自己极限之后重新去领悟生活中的美。这部电影很适合带着小朋友一一起看,给到大人的感触,其实会更深。

 4 ) 关于特种兵式旅行想到的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喜欢特种兵式旅行?自己是真的没有想到会在这部片子里找到答案。

被推荐的时候,没有太多想法,既然是写着全世界,不出去旅行,看看世界纪录片也好啊。打开的时候发现,是一对父母陪着孩子在世界旅行,在自然的大学里成长的记录,真好,有这样子的父母真好,一路上,都没有去抱怨,一直在鼓励孩子。

有用的要学,那没有用的呢?

传统的中式教育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尽整些有用没用的。就像自己,很喜欢很多东西,然后就会被说,你这个学了有什么用,你这个考了有什么用。那我喜欢不行么,我觉得我要去学习,算不算是个理由,学习东西,难道还要理由么,为什么不能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就因为没有用么?!

记得苏格拉底曾经被人嘲笑过说,你们这些哲学家,眼睛都长天上,除了每天思考,还创造什么价值了!苏格拉底笑着对那个嘲笑他的人说,对,因为有了思考,整个人类才会进步。其实哲学家,特别是会思考的哲学家真的非常的重要。

世界并不是全部都是物质的,父母这么说的,也许是因为金字塔的顶端的资源才会很丰裕吧,可是,为什么要非要认为底端的资源就不丰腴呢,那不是要看在什么赛道拼蛮。少有人走的路,收获的概率才是最大的吧。

有用,没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知道那些没用的在以后就用不上呢?谁也不是上帝视觉是不是!

实名羡慕,哪怕是特种兵式旅游

挺羡慕这个辛巴小朋友的,他走过了很多普通人都没有走过的国家。3岁开始跨国旅行,北极圈看熊、土耳其的热气球,有部电影,讲气象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坐热气球测量高空的温湿度还有气候变化的;去了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红茶喝过,真的好好喝的,非常的滑润;来到南极看企鹅;穿过亚马逊的河流,抓鱼钓鱼,在丛林里学习丛林法则;马丘比丘、马斯怀亚,讲真,地球仪有,还没找到在哪里;坐上了南极探险船,坐南极探险船自己知道需要预约好久好久的;去了老挝,格鲁吉亚,爬了雪山,踏了青藏高原,撸过可可西里。真的实名羡慕的不得了。

自然的大学里,学到了什么?

登山中学会坚持

喜欢自然,喜欢自然的大学。在片子里,辛巴爬雪山,几次想放弃,爸爸把选择权给了辛巴自己,要么我们可以很舒服的回头,要么我们就坚持到底,登顶以后,和妈妈妹妹一起视频。辛巴选择了坚持登顶,半路又想放弃了,爸爸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啊。你自己选的就要坚持下去,哪怕打碎了牙齿也要坚持和着血吞下去。因为是自己选的路,曾经选择过,就不要后悔。

人生没有什么后悔药可以吃,每个NPC在一瞬间都有选择,即便是随机的选择,也是你自己选的,既然选了,就要吃了选择的果,这大概就是因果,起念之间皆为人愿,不管你是小孩还是大人。走过绝望谷,哭就哭吧,哭不可耻。

登顶结束后,爸爸问辛巴,你觉得什么是坚持?

辛巴说,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完成你的那个目标,你要是突然间放弃的话,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了。

拍摄野生动物学会耐心

辛巴去了青藏高原,去找师父拍藏狐。师父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其实有时候觉得,小时候看蚂蚁也能看一天,也挺有意思的。在野外,没有耐心,几乎拍不到小动物,要预判小动物的预判,像一个猎人一样追踪它们的踪迹。不是一丁点的耐心就可以做到的,也可能你会空手而归,蹲了几天毫无收获,还能坚持么,会放弃么。拍摄藏狐也需要翻山越岭,更加需要耐心,也要有接受什么也没有得到的失落和现实。

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耐心。

在生死漂流间,找寻生命的意义

在漂流的时候,发现几个有意义的地方。对于漂流印象还是很深刻,因为看到过有的地方因为汛期漂流,然后看着视频里的人,明明有十几秒的时间,可以跑回岸上,却原地不动了,他们太轻视大自然的力量了,滚滚的泥水就冲了下来,把人卷了进去,做人一定要有常识,在大自然的面前。

辛巴为了真实的漂流,和老爸一起做了很多次的演练。在漂流的过程中,发生翻船的概率很高,父母为了让孩子实际模拟演练,在不同的天气,各种情况下,尽可能的去准备练习,以防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不会慌,有心理准备。这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不管是有孩子还是没有孩子的。未来是不确定性的,但是可以抓住确定性的东西,比如要去漂流,至少要掌握需要看下天气吧,要会游泳吧,如果自己翻船了,要怎么做,辛巴老爸就给辛巴倒计时,8秒钟,辛巴就自己从水里爬上了船上,要掌握下划桨的力度和角度,同时,对水流流向要注意吧,体能训练要有吧,身体的抵抗能力要强吧。

在不断反复练习中,掌握了救生自己的技能。而不是把孩子保护的好好的,什么事情都不让做,恩,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说,你小孩,别想七个八个的,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巴拉拉。再对比下,辛巴的父母呢,知道自己不会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尽可能的教会他自己处理一切的本领。遇到翻船没有关系,我们会游泳,我们可以自己从水里爬上船,我们可以根据水流的力道来顺水而行,我们练习过很多次。

所以即便在真实的场景中,辛巴真的落水了,老爸看着哦说他跟上来了,都远远的喊着,老爸马就去救你,其实面部表情出卖了自己,很担心,但是对辛巴又有信心。看着辛巴自己先克服困难,能到什么程度,然后去救。其实,很多父母缺乏一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做好的心理素质,也许这可能是一种你做不好就依赖父母的反向依赖心理,但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好的能力,这种相信,可能会更重要些,这些都是一个一个能够收到人生经验的点,这些点,一旦跨越,就会在人生的试卷上,踩点拿分,这比试卷上的冰冷的分数,更加的重要。

爸爸又问辛巴,你觉得什么是勇敢?

辛巴说,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知道害怕,仍然坚持去做那件事情的人。

漂流叔叔和辛巴唠嗑,说,其实生活真的很简单,探险的目的,不是去征服某个雪山,也不是去征服某个河流,而是在这么多次不断探险中,知道自己内心的成长,通过这些探险活动,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丰富。

别说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了,很多人,连出门探险的勇气都没有。

从漂流回来以后,辛巴看着妹妹、妈妈哭了。他思念家人了。探险,会让你知道有那些事情是最有意义的,这大概就是探险的意义。

旅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旅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回到原来的生活中。

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现在 “特种兵式旅行”,那么受欢迎的原因。在旅行中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体验去的那座城市的风格和烟火气息,也是为了让自己回来的时候,能够变得更好。

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记录片,但是自己也收获很多。

谢谢推荐,学到耐心、坚持和生命的意义。虽然只是几个字,却要用一生去践行、书写。

人生有耐心、坚持、深知自己生命的意义,足以。

 5 ) 陪你全世界长大

三年疫情,我丢掉了看电影的习惯……

起先是影院各种关门不允许开放,后来票价暗涨,再到后面不再关注影片排片,到最后的几个月不再关注上新电影……

以前几乎是每周一部的节奏,小区门口就是影院很是方便,夏天喝着冰奶茶,冬天有时候我会拿着剥好的栗子进去,边吃边看。

现在,各种扫码测温,最关键是不准饮食,干巴巴瞪眼看俩小时,这体验应该怎么都不是那么愉快。

最近看的一场电影还是信用卡抢到了一张优惠券,一张影票只要十块钱,那不看白不看啊。抢到之后立马搜影片,嗬,好家伙,凄凄惨惨戚戚……就那么几部中还参杂着国庆档延档的,实在是没什么看的欲望,但手握优惠券不看好像又错失几个亿,勉强选了部最新上映的。

《陪你全世界长大》严格来说应该不算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纪录片。不出意外我包场了,出来的时候,我问工作人员,今天人怎么那么少,整个厅就我一个。

工作人员说:“不是整个厅,是整个影院”……

好家伙,咱也豪气一把,承包整个影院。

别说,整个厅一个人看电影的感觉还挺好。然后这部片子也是那种温情舒缓风,亲子之间的互动陪伴又是那么温馨,带动的我整个人也很放松,嘴角也一直带笑。

影片主要讲述一位疯狂旅游达人老爸带着刚满三岁儿子辛巴去北极看熊,南极看企鹅。然后在辛巴八岁的时候又带着他去西藏登雪山,漂流大河。

三岁,在大多数人看来,还是一个小娃娃,但辛巴已经能够帮助爸爸妈妈拍照,能够发现美,能够陪爸爸妈妈淋雨,能够和大人一样经历旅途的各种突发意外。八岁时更是在爸爸的鼓励下勇敢攀登五千多米的雪山。一个八岁的娃娃,半夜三点起床爬山,半山腰还风雨交加,更是多次崩溃大哭,但毅然决然攀上顶峰。这不得不说孩子很有毅力,侧面也说明家长引导教育的很好。

还有自己一个人勇敢的在大江里漂流,虽然浪大船翻,但是能自己从水里爬出来。

“水好冷啊,能穿着羽绒服在船上晒太阳可能幸福”

这是辛巴到船上之后说的。

爸爸告诉他,旅行冒险的意义或许就是告诉我们那些是值得我们追求和珍惜的。

陪你全世界长大,想的爸爸妈妈很多,能够做到的应该很少很少。

就算不能陪孩子在全世界长大,也让我们尽量陪孩子健康快乐长大。

 6 ) 关于特种兵式旅行想到的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喜欢特种兵式旅行?自己是真的没有想到会在这部片子里找到答案。

被推荐的时候,没有太多想法,既然是写着全世界,不出去旅行,看看世界纪录片也好啊。打开的时候发现,是一对父母陪着孩子在世界旅行,在自然的大学里成长的记录,真好,有这样子的父母真好,一路上,都没有去抱怨,一直在鼓励孩子。

有用的要学,那没有用的呢?

传统的中式教育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尽整些有用没用的。就像自己,很喜欢很多东西,然后就会被说,你这个学了有什么用,你这个考了有什么用。那我喜欢不行么,我觉得我要去学习,算不算是个理由,学习东西,难道还要理由么,为什么不能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就因为没有用么?!

记得苏格拉底曾经被人嘲笑过说,你们这些哲学家,眼睛都长天上,除了每天思考,还创造什么价值了!苏格拉底笑着对那个嘲笑他的人说,对,因为有了思考,整个人类才会进步。其实哲学家,特别是会思考的哲学家真的非常的重要。

世界并不是全部都是物质的,父母这么说的,也许是因为金字塔的顶端的资源才会很丰裕吧,可是,为什么要非要认为底端的资源就不丰腴呢,那不是要看在什么赛道拼蛮。少有人走的路,收获的概率才是最大的吧。

有用,没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知道那些没用的在以后就用不上呢?谁也不是上帝视觉是不是!

实名羡慕,哪怕是特种兵式旅游

挺羡慕这个辛巴小朋友的,他走过了很多普通人都没有走过的国家。3岁开始跨国旅行,北极圈看熊、土耳其的热气球,有部电影,讲气象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坐热气球测量高空的温湿度还有气候变化的;去了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红茶喝过,真的好好喝的,非常的滑润;来到南极看企鹅;穿过亚马逊的河流,抓鱼钓鱼,在丛林里学习丛林法则;马丘比丘、马斯怀亚,讲真,地球仪有,还没找到在哪里;坐上了南极探险船,坐南极探险船自己知道需要预约好久好久的;去了老挝,格鲁吉亚,爬了雪山,踏了青藏高原,撸过可可西里。真的实名羡慕的不得了。

自然的大学里,学到了什么?

登山中学会坚持

喜欢自然,喜欢自然的大学。在片子里,辛巴爬雪山,几次想放弃,爸爸把选择权给了辛巴自己,要么我们可以很舒服的回头,要么我们就坚持到底,登顶以后,和妈妈妹妹一起视频。辛巴选择了坚持登顶,半路又想放弃了,爸爸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啊。你自己选的就要坚持下去,哪怕打碎了牙齿也要坚持和着血吞下去。因为是自己选的路,曾经选择过,就不要后悔。

人生没有什么后悔药可以吃,每个NPC在一瞬间都有选择,即便是随机的选择,也是你自己选的,既然选了,就要吃了选择的果,这大概就是因果,起念之间皆为人愿,不管你是小孩还是大人。走过绝望谷,哭就哭吧,哭不可耻。

登顶结束后,爸爸问辛巴,你觉得什么是坚持?

辛巴说,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完成你的那个目标,你要是突然间放弃的话,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了。

拍摄野生动物学会耐心

辛巴去了青藏高原,去找师父拍藏狐。师父是野生动物摄影师。其实有时候觉得,小时候看蚂蚁也能看一天,也挺有意思的。在野外,没有耐心,几乎拍不到小动物,要预判小动物的预判,像一个猎人一样追踪它们的踪迹。不是一丁点的耐心就可以做到的,也可能你会空手而归,蹲了几天毫无收获,还能坚持么,会放弃么。拍摄藏狐也需要翻山越岭,更加需要耐心,也要有接受什么也没有得到的失落和现实。

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耐心。

在生死漂流间,找寻生命的意义

在漂流的时候,发现几个有意义的地方。对于漂流印象还是很深刻,因为看到过有的地方因为汛期漂流,然后看着视频里的人,明明有十几秒的时间,可以跑回岸上,却原地不动了,他们太轻视大自然的力量了,滚滚的泥水就冲了下来,把人卷了进去,做人一定要有常识,在大自然的面前。

辛巴为了真实的漂流,和老爸一起做了很多次的演练。在漂流的过程中,发生翻船的概率很高,父母为了让孩子实际模拟演练,在不同的天气,各种情况下,尽可能的去准备练习,以防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不会慌,有心理准备。这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不管是有孩子还是没有孩子的。未来是不确定性的,但是可以抓住确定性的东西,比如要去漂流,至少要掌握需要看下天气吧,要会游泳吧,如果自己翻船了,要怎么做,辛巴老爸就给辛巴倒计时,8秒钟,辛巴就自己从水里爬上了船上,要掌握下划桨的力度和角度,同时,对水流流向要注意吧,体能训练要有吧,身体的抵抗能力要强吧。

在不断反复练习中,掌握了救生自己的技能。而不是把孩子保护的好好的,什么事情都不让做,恩,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说,你小孩,别想七个八个的,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就是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巴拉拉。再对比下,辛巴的父母呢,知道自己不会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尽可能的教会他自己处理一切的本领。遇到翻船没有关系,我们会游泳,我们可以自己从水里爬上船,我们可以根据水流的力道来顺水而行,我们练习过很多次。

所以即便在真实的场景中,辛巴真的落水了,老爸看着哦说他跟上来了,都远远的喊着,老爸马就去救你,其实面部表情出卖了自己,很担心,但是对辛巴又有信心。看着辛巴自己先克服困难,能到什么程度,然后去救。其实,很多父母缺乏一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做好的心理素质,也许这可能是一种你做不好就依赖父母的反向依赖心理,但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好的能力,这种相信,可能会更重要些,这些都是一个一个能够收到人生经验的点,这些点,一旦跨越,就会在人生的试卷上,踩点拿分,这比试卷上的冰冷的分数,更加的重要。

爸爸又问辛巴,你觉得什么是勇敢?

辛巴说,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知道害怕,仍然坚持去做那件事情的人。

漂流叔叔和辛巴唠嗑,说,其实生活真的很简单,探险的目的,不是去征服某个雪山,也不是去征服某个河流,而是在这么多次不断探险中,知道自己内心的成长,通过这些探险活动,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丰富。

别说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了,很多人,连出门探险的勇气都没有。

从漂流回来以后,辛巴看着妹妹、妈妈哭了。他思念家人了。探险,会让你知道有那些事情是最有意义的,这大概就是探险的意义。

旅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旅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回到原来的生活中。

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现在 “特种兵式旅行”,那么受欢迎的原因。在旅行中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体验去的那座城市的风格和烟火气息,也是为了让自己回来的时候,能够变得更好。

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记录片,但是自己也收获很多。

谢谢推荐,学到耐心、坚持和生命的意义。虽然只是几个字,却要用一生去践行、书写。

人生有耐心、坚持、深知自己生命的意义,足以。

 短评

见到冰川和海豹的时候,爸爸对小辛巴说:你很幸福,也很幸运!虽然辛巴爬过的山淌过的河拥有过的奇特童年,这一生我都难有机会去体验,但至少今天选择坐在电影院里,意外地看到这部选无可选的纪录片居然如此壮阔、美好、窝心,也算是因此而拥有了幸运与幸福的时间。也许在这样的日子里,任何珍贵的家庭影像,也都不再是纯私人的爱与记录了。

5分钟前
  • Endurance
  • 推荐

自由永远在别处。

9分钟前
  • skyandstar
  • 还行

这小孩真的中头奖了

11分钟前
  • 一罐胡萝卜汁
  • 力荐

羡慕小小辛巴去过那么多地方,拥有勇敢、坚持、善良等美好品质,父母的培养真的很重要!

15分钟前
  • 你找不到我的
  • 推荐

享受自然,而非消费野生动植物

19分钟前
  • 爱影
  • 推荐

进阶版环球旅游vlog+很棒的家庭录像存档。

22分钟前
  • 楚天舒
  • 还行

这是一部关于爱,坚持,勇气的电影。小朋友从3岁,5岁,到8岁。前半部分琐碎但有趣,导演说希望小朋友们能喜欢,其实大朋友也很喜欢。登哈巴雪山和力丘河漂流拍摄的专业但冗长,前后的割裂感也比较明显。仍然是中国电影至暗时刻的一缕光吧。

27分钟前
  • 我是小狗
  • 推荐

可以剪的更好,看完这么多风光和可爱的辛巴已经很治愈了。

30分钟前
  • 尖儿~脆
  • 推荐

比起纪录片,感觉更像一部vlog很受感动,感受到了勇气,热爱,与爱。关于这类父母从小待孩子旅行世界,我一直讨厌网络上的论调“啊他们不就是有钱吗?”“小孩从小脱离学校,以后学习就学不下去了。”事实上,哪怕是旅游,很多人都会因为遇到突发情况而无所适从,更别提探险了。不是因为物质好才去探险,这种时候大家总喜欢谈到关于饭都吃不上,一身房贷车贷的情况。现在不能去,不代表将来不能去。去不了那么远,不代表近处的不能去。有想法不代表一定要当下实现,会等待,也要不去熄灭心中之苦。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监狱,但是监狱的门从来没有锁上过。我以后一定会走出去的。

33分钟前
  • 弗里达之诗
  • 推荐

就电影本身来说完成度其实并不算高,割裂感还是比较强的,前半段是家庭旅行vlog,很散但却真挚,后半段明显加入了专业团队,多机位,摆拍的痕迹很明显,虽然爬了雪山,看了动物,漂了江流,但却显得过于公式化,那些眼泪和鼓励也变得不那么戳人。但这样的育儿方式在教育高度统一的大陆实属不易,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是需要勇气的。

35分钟前
  • august
  • 推荐

护目镜背面,疲于奔波的摄制组格外显眼。“今天的中国,没有谁,需要吃一口野生动物的肉才不会被饿死;更没有谁,一定要穿一件野生动物皮子做的衣服才不会被冻死。”奚志农摄影师的一番话,直接抬高了纪录片的主旨层次。从一掷千金的育儿观上升到可可西里的反盗猎,既彰显了“自然学校”在信息时代的教育价值,又呼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普世理念,最后归功于旅行的意义——找到最珍贵的东西,更好地回归现实生活。

36分钟前
  • 大浩Colen
  • 还行

旅行的意义是回来后更好地与家人沟通

38分钟前
  • 殺死金毛玲
  • 推荐

后期找了专门的团队拍出来西藏之行,还不如前面一家三口全世界玩的粗糙自拍有趣。西藏之行就像个铁锅大乱炖,啥都往里面放,一下野生动物保护,一下户外装备带货,孩子的成长反而是最微乎其微的部分。

42分钟前
  • lanniba
  • 还行

跨过世界的山川河流,体味过南极和北极的美妙,跟着镜头来了一次云旅游。有点羡慕辛巴,因为他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到了那么多地方。攀登上哈巴雪山那块虽说有一些商业旅游的味道了,但是还是被爸爸的那一股劲头感动到了。纪录片是用时间的累积看丈量生命的意义。

45分钟前
  • 音樂精靈小m
  • 推荐

高阶版家庭录影。环游世界、感受自然的人生真是让人羡慕。

46分钟前
  • 歹喜虎
  • 还行

我很想搞清楚这种居无定所究竟是孩子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大人想要并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寒冷的北极与炎热的东南亚,不满五岁的男孩经历的心酸与煎熬又有谁能真正的感同身受?我除了能想到这一路一家人的幸福与收获,却更看得到没有被剪辑进影片的、孩子精疲力尽时的呐喊、哭闹与委屈,以及由男权与父权主导下的「夫唱妇随」和「父唱子随」。不否认旅行的意义却不能代表此刻不明所以的认同,它可以是闲暇时送给孩子的礼物却不该让流浪成为常态,辛巴「喜悦的笑脸」亦不过是摄影机下大人想要呈现出的效果罢了。而这种几乎任性到不负责任的游走显然由具备独立行为与思考能力的成年人自己去完成更为妥当。当孩子真的想要走遍全世界时,那么请在他长大后确定想要走的时候自己去走便好。作为父母自己想玩,却把主题强行升华到孩子身上,就没意思了!

48分钟前
  • 周宇勋
  • 较差

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有希望感。这部片子看完,会有。要带着孩子去,他会知道这个世界真的很大,而不是只有核酸。企鹅会摇头晃脑,食人鱼也有小巧可爱的。“走得慢一点没关系,只要不要停下来” “勇敢是什么?是心里很害怕,但还是会去做。” “探险的意义是让我们更好的回到生活中 ” “没关系,今年爬不上去不要紧,明年再来,反正山一直在那儿”

53分钟前
  • CC
  • 力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机会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56分钟前
  • 温暖的橙子
  • 推荐

2023.02.07:此豆瓣条目的类型: 剧情 / 冒险,评分: 7.5 → 去年国内上映时就知道此片,还以为是部剧情片,原来是部纪录片。—— 2023.02.13:啥?父母亲带儿子大老远去到北极看北极熊,结果最后看到的北极熊却是爸爸假扮的。& 像是观看超长亲子旅行Vlog的感觉。

5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激励,大爱,经典作品

58分钟前
  • 適時詩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