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世界之间

剧情片德国2014

主演: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MohsinAhmadySaidaBarmaki

导演:菲奥·阿拉达戈

剧照

世界之间 剧照 NO.1 世界之间 剧照 NO.2 世界之间 剧照 NO.3 世界之间 剧照 NO.4 世界之间 剧照 NO.5 世界之间 剧照 NO.6 世界之间 剧照 NO.13 世界之间 剧照 NO.14 世界之间 剧照 NO.15 世界之间 剧照 NO.16 世界之间 剧照 NO.17 世界之间 剧照 NO.18 世界之间 剧照 NO.19 世界之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8-23 16:38

详细剧情

一个卡车司机偶遇一位单身母亲,她声称自己能灵魂出窍,并想通过这方式来召唤出车祸昏迷的女儿的灵魂。卡车司机帮助单身母亲完成了召唤,但奇怪的事却接踵而来。

长篇影评

1 ) 玛丽安的残忍

感受到玛丽安的残忍和傲慢不是在她戴着项链出现在克里斯汀面前的时候,也不是在她微笑着给别人签售的时候,是在聚会结束后的夜晚,她和克里斯汀、马莉露三人靠在车上抽烟,克里斯汀说马莉露还年轻,可以有很多浪漫想法,可是她和玛丽安不是了,只能这样一辈子。那一刻要强的克里斯汀在观众眼里显得那样可怜,即使她在别人面前永远强硬、嚣张跋扈,但是这一刻她已经将自己的命运和玛丽安放在一起,她对她展示自己的脆弱和温柔,她以为两人是同流的船,一起朝海里漂荡。但玛丽安从没这么想过,她有无数的后路,以怜悯以欺骗的目光来看待克里斯汀马莉露这样的人。

最后为什么大家都对玛丽安笑脸相待,反而羁绊最深的克里斯汀和马莉露对她冷眼旁观,是因为无论玛丽安是什么身份,于那些人而言都只是过客,但对克里斯汀和马莉露来说,她们真的共享过一瓶香槟,真的以为彼此之间赤诚以待。

玛丽安作为一个职业作家无疑是敬业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她这种做法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她的观察对象有知情权和同意权。用这种隐瞒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研究,绝对不是真正的调查。

2 ) 阶层的隔阂应该如何打破?

作家伪装成清洁工人去体验他们的真实生活,从而写出更加真实和动人的底层人故事。作家这种选择说真的其实无可厚非,且更应该佩服作家的勇气和专业程度。这样真实的作品一旦得到更多社会群体的关注,对于清洁工们而言绝对是有益,所以最早发现真相的那个人并没有拆穿,反而帮助她,其他大部分工友最后也依然把她当成朋友。

克莉丝汀知道那个曾经和自己一起打扫卫生的普通女人摇身一变就成了高大上的上层阶级,她无法释怀,更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一样,于是最后她也想羞辱一次作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表现出了克莉丝汀的无知和狭隘,但可悲的是这就是普遍的人性,人性就存在着一种对不平等的仇恨。但导致不平等的不是作家,而和整个社会体制以及个人的综合结果。所以克莉丝汀的不满对象其实指向错了。

这让我想起来了历史上戊戌七君子在菜市口殉难时遭到了周围的百姓在向他们扔鸡蛋的场景。七君子所做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百姓都得到更好的生活吗?可以他们无法被底下的他们理解,反而被误解了。

阶层的隔阂如何破?至少肯定不是通过两个阶层之间的孤立和仇恨。

3 ) 《乌斯特雷姆》:一个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另一个人

一个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另一个人?

一个阶层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另一个阶层?

电影《乌斯特雷姆》通过一个作家的尝试做了回答。

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作家想要写有关失业者的书,为了体验不稳定生活的不安感,她伪装成被丈夫抛弃、二十多年没有工作过的失业者,谋得一份清洁工工作,开始体验底层生活。

高压,底薪,快节奏,机械劳动,日复一日,所谓底层生活,身体的疲乏只是一方面,更沉重的是对未来不抱希望。

作家的真实身份很快就被帮她找工作的工作人员发现,并提出质疑。

为了写作,可以伪装?为了体验生活,可以占用别人求之不得的珍贵工作机会?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看到的意义是什么,除了同情、可怜、感动,对被观察的人有什么实际帮助?

被看见比需要被看见的人更重要吗?

作家每天和其他人一样,深夜被拉到游轮上,换被褥,收房间,擦马桶,拖地板,她很快适应了工作,也在工作间隙的聊天中逐渐与大家打成一片,并交到了两个好朋友。

朋友邀请她走进她的家庭,和她一起庆祝生日,生活的交融让她们不只是朋友,甚至像患难与共的家人。作家说“借”了辆车方便上下班,两人共同使用,朋友还会和作家平摊油钱,生活不易,必须“锱铢必较”。这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朋友在匆忙地精细地计算着需要付的钱,精确到小数点,作家一直看着朋友,眼神里有一些茫然,不理解、不必要或者不知道该不该拒绝。对于作家,这是一笔小小的可以忽略的支出,对于朋友这是血汗、是重压下苦苦经营的生活。

这里是电影的遗憾之处。电影对底层的生活和工作的展示比较简略,一些清洁卫生的场景,几句酒酣耳热后的闲聊,信息量比较低,生活的重负感没有很绵实地传达出来,甚至有一种其实作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底层生活的感觉。

知名作家隐瞒身份深入底层社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贫富差距、社会保障、阶级矛盾等等社会议题的思考和批判,电影对此没有过多染指,甚至无意深入,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隐约简化为对不同阶层女性友谊的探讨。

一次意外,作家和清洁工朋友偶然留在游轮上,苦中作乐,她们度过了欢快的夜晚。作家在船上偶遇旧友,身份被揭露,朋友大发雷霆。朋友生气不是因为她不穷装穷,是因为她一直在欺骗,她讲的一切都是谎言。

一切戛然而止。

作家的作品终究写了出来,她在发布会感谢曾经遇到的人,大部分之前被她蒙在鼓里的人都带着恍然大悟的感觉参加了发布会,平静地略带惊喜地接受了事实,送上了祝福。

两个最好的朋友都没有来。

电影的结尾很出色。

清洁工朋友给了作家一个和好的机会——她们邀请她重新换上工服、拿起拖把,上船工作一晚,证明我们还是曾经的我们。

作家摇摇头拒绝了,表情苦涩而痛苦,朱丽叶·比诺什的表演非常动人,她艰难而坚定地拒绝了她们的提议,我们已经不是曾经的我们了,假装没有意义。

跨越阶层的友谊没能存活下来。一边隐忍度日但维持着自己的尊严,一边在远远观望后希图保持虚假基础上的真情。她们曾经真实过,当她们喝完香槟躺在游轮的床上,相约明年此时再欢度。她们现在依然真实,不迁就,不妥协,跟随自己的内心,山盟海誓抵不过一时一世。

清洁工朋友们坐上班车,在夜色中,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作家目送着车子远去,接受了无可奈何。

车上的人面无表情,继续着似曾相识。

电影里有两次离开,上一次离开是电影最动人的一幕。

清洁工团队里一个高个子身材好容貌好的女孩,找到了另一个工作,即将离开这里,大家都为她感到开心,即使只是好了一点点。欢送会寒酸但情真意切,大家畅所欲言后,坐班车离开,高个儿女孩不再同乘,她一个人在路中央翩翩起舞,送别朋友,送别曾经的生活,镜头跟着班车渐行渐远,女孩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才会懂得星光的珍贵。这个长镜头是电影对她们最温情的凝视和祝福。

看见和祝福,远远不够,但作家和电影能做的仅此而已。

4 ) 乌斯特雷姆|还在埋怨996,带你见识一下老外的人间地狱

故事的开始,女二就急匆匆的闯进了某机构。

办事人员很有礼貌的说了一句——第一,要先问好,第二,请别插队。

潜台词大概就是,你礼貌不?

说实话,个人也很反对粗暴的插队。

但莫名其妙,对办事人员的“礼貌”,也感觉不太舒服。

接下来的另一位办事员,更加有礼貌。

没预约,你来什么来啊。

这相当官方的说法,让人无言以对。

或者,在办事员的眼里,懂礼貌,排队,预约,这些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啊,难道这都不懂?

是啊,这有什么问题。

可是,如果你耐心看完(不,你大概只要坚持半小时),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不懂礼貌”,“乱插队”,“不预约”。

女二的遭遇,其实大概都发生在每一个弱势群体的身上。

你说要交材料,好,没问题,我交。

可是一转眼你说交哪儿了,我也不知道保留个证据,委屈不委屈?

你说要排队,好没问题。你们朝九晚五,自然可以保持绅士风度,我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上厕所都是急匆匆,哪里来的时间?

你们周末上班不?

你说要预约,好,没问题,我们不约。

这事儿都火烧眉毛了,你说等预约,预约完了,房子都烧没了,还有意义?

女二就是这么个粗俗又不讲道理的人。

这一切都落在女主的眼里。

但女主也没打算做什么,她也正自身难保。

看女主的简历,相当的不错,当年的法学院高材生,如今再就业,遭遇到的尴尬,真的是尴了个尬。

这位典型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儿,想成为白领是不太可能了,保洁行业了解一下,而且,即便是你愿意,也要看人家要不要用你。

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办事员,说得比较直白。

工资啥的就别谈了,996什么的也别计较了,007可是必须的。

女主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来到了人才市场。

如果说,办事员的说法还是比较温婉的话,到了人才市场,这才是刺刀见红的开始。

工作不仅要做好,还得准时。

马儿既得跑,还得不吃草。

女主的第一份工,就在甲方爸爸和老板的无理取闹下,无疾而终。

其实女主很委屈,早前我大小也是个白领,要不是老公找了小三,何至于沦落至此。

可是,现实容不得你卖惨。

可是,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啊,只要细心一点,就能发现女主的气质,完全和她编造的故事不搭。

真相很快就败露了。

得知女主真实身份的,是开始的办事员。

之后女主结交的一些朋友里头,没有一个能发现真相,奇不奇怪?

一点也不奇怪吧。

办事员属于“有闲”阶级,看书或许也是一种标配,知名作家,多少也得知道几个。

而女主的“朋友们”,每天被生活压榨得渣都不剩,没有时间,没有心情,阅读,对他们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事儿。

女主结交的第一个朋友,来自人才市场。

这哥们有点意思,买了一辆车,因为一些相关费用问题,被拖走了,想赎回车,把费用交上来啊。

女主觉得很纳闷,有了车,工作起来也方便很多啊。

况且费用又不是很多,实在不行,找朋友借一下也行。

若是有有钱的朋友,可以啊。

这……,活生生的不想话题继续是不?

女一和女二,虽然在开场就有了交集,但结识还是保洁培训的过程中。

等到两人成为朋友,还要在很久以后。

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半,那些抱怨996的,可以收声了。

而且,女二没有车,每天通勤时间一小时,那个时候还没公交车,咋办?走路。

此时的女一,已经搞了一辆车,可以顺便载女二上下班,一路上,走路上班的,不在少数。

而且,这些“不在少数”,在凌晨五点半,就得遭受盘剥。

这是一个女一在“体验生活”时,绝对没有想到的境况。

女主的第二份工,是在轮渡上保洁。

部门主管直言不讳,这里“和地狱一样”,一分半钟,必须搞定一个床铺的清洁、换床单、叠被等工作。

或许,你可以在一分半内搞定一个,但230个,你能保证全程不停歇的搞定?

相比之下,女主更愿意打扫厕所,哪怕是厕所里头更加乌烟瘴气。

不过,即便是这样,女主只是“新来的”,想选择打扫厕所的自由也没有。

如此繁重的工作,女主还有心情,回家的路上到海边放个风,游个泳。

作为一个作家的浪漫,这完全可以理解,无论工作怎样,对她而言,不过是一种采风,现在的艰苦,都是将来的话题,新书的销量。

而在生活中慢慢习惯的女二,一脸的懵逼。

在俩人的交往中,女一发现女二背地里翻她的包包。

为什么?

女一开始纠结,出于作家的浪漫情怀,女一构建了无数的版本。

但,没有一个版本和事实搭边。

整个故事,如作家所说,她知道了弱势群体的糟糕现状,所以想亲自体会一下。

在她的“实地采风”的过程中,发现的是“令她无法想象”的真相。

这个群体,无论是从年龄,还是从身份,还是从种族,都无法划出一个明显的界限。

每一个人,都在被“失业”压榨。

其实,相关的社会问题,在《全职》中也有体现。

然而,《全职》给了女主一个温柔的善意。

而本故事是结结实实的冰凉。

女主在没能及时下船时,选择躲进头等舱逍遥,对她而言,不是什么压力,即便被发现,貌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陪她一起疯的女二和小姑娘,如果被发现,大概就没这么好运。

三个人相约以后每年的这天,都要如此折腾一番,到最后,大概也只是一个笑话。

女主完成了她的书,她感谢很多人,她戴着女二送她的生日礼物。

然而,又有什么改变呢?

她的书说不定能引发一些共鸣,能引发一些思考,但生活还是如此继续。

女二想着和女主再打扫一次卫生,这“没有意义”。

她们注定是女主“突发奇想”的一时灵感罢了。

后台回复“913”,看完就舒服了。

5 )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圣母不冷吗?

人们喜欢感动,媒体喜欢展示人们的感动,但是更多的时候,感动是需要特定的人群的,媒体展示的感动并不是感动的根本,而是为了营造出来这种氛围所选取的针对特定人群的一种投喂,在描述者眼中,某一些事情存在的意义在于被他们汲取素材,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因此,当我们为了某一件事情感动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感动的本身是什么?是针对这件事情,还是针对我们的无处安放的情感自身?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乌斯特雷姆》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感动的故事,女作家需要写一本关于清洁工的书,于是,作为体验派的她决心自己当一个清洁工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来帮助自己完成书籍的顺利成章。当作家来到这个地方之后,她本着一颗深入虎穴的心,最终交到了一些朋友,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作家找到了创作的灵感,最终,这本书成功的出版,而某一天,当清洁工给这位昔日的朋友带来一些弥补友谊创伤的消息之后,这个作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乌斯特雷姆》的故事告诉给我们,所谓的共情不过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力量的导引,上层社会的人们为了给自己营造出来某一种形象,他们喜欢与下层社会的人们产生某种共情,但是这种共情在下层社会的人们看来是虚假的,因为这并非他们的生活,而是被描绘出来的他们的生活。说到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例子,李睿君导演的《隐入尘烟》,这是一部刻画农村现状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农民不爱看,爱看的是城市里的中产白领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荒诞的效果展现出来,原因就很简单,因为创作者想要展现的,并非是事物的本身。
《乌斯特雷姆》描绘的故事,就是如同《隐入尘烟》所展现出来的那样的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创作者需要深入到底层去看一看,然后根据自己看到的来想一想。另一方面,创作者需要用一种自己的受众能看得懂的语言去描绘一些事情或者是客观现象,但是当自己的受众与被描述的的个体本身有着巨大的沟通鸿沟的时候,你觉得创作者会选择牺牲谁的利益?
答案不言自明,创作者在乎的是那些可以说话的人们的利益,而对于那些不能说话的人们,创作者并不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想要的,他们期待看到的,创作者一般并不会在意。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创作者自以为自己创作出来了某一个传世经典,实际上他所创造出来的无非是自我感动的一部分,被拍的人不爱看,爱看的人并不是自己拍摄的人。
《乌斯特雷姆》中的女作家何尝不是“李睿君”,他们自以为走进了真实的生活,实际上,他们走进生活并不是为了对于这个生活有任何的感触,更多的是为了这样的生活从中汲取一些有利于自己的部分,至于其他的部分,谁关心呢?谁在乎呢?无所谓存在与否。
当作家完成了自己的书籍的出版之后,昔日的朋友再来找她想要带她重新回到友谊破裂之前,但是何其困难。作家并没有任何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更没有任何的期待再去回到那个之前的生活,之前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更像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有加成的。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底层民众的生活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就会被创作者隐入到了尘烟里,这或许是人们痛恨这类人的根本原因。
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本身并不奇怪,但是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会将这些故事变得奇怪,女作家自己直到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却不惜通过破坏别人的生活来给自己增添一些绿色,当事情本身暴露了之后,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就会被浮出水面,这个时候,我们期待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描述痛苦,我们描述的还仅仅是痛苦吗?并不,我们描述的是我们所认为的痛苦,或者说我们所认为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人的痛苦。我们将痛苦包装成为观众们喜欢的那样,但却从来不考虑痛苦人群中那些真实的人的人,他们的作品还可信不可信?
李睿君导演映后所言,自己的片中有着太多太多自己的亲戚朋友,但是《隐入尘烟》这部影片究竟是不是他们所喜欢的电影,这一点一试便知。然而创作者不会去做这样的尝试的,因为他们的作品并不是为了这些人拍摄的,他们的创作更多的是为了取悦部分人对于电影的一种窥探欲往,除了这种欲望本身之外,这些作品没有太大的意义。
为什么有些人就喜欢从高处往下看呢?因为这样会被感动,可能你的精神内耗并不源于二舅本身,而是源于你自己俯瞰众生。
……你好,再见

6 ) 看不见的底层,不愿被看见

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其一:女作家写不出书,为求生存,沦落为清洁女工,这段意外经历重新赋予她写作灵感,让她重获名声。其二:女作家为写书,扮演“卧底”,潜入清洁女工群体内部,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了一本新书。哪种方案更好呢?前一个方案可以真实展现作家“高风险”的处境,突然间身份落差甚至有助于电影拍成喜剧,但真正值得刻画的清洁女工群体却被隐没在女作家身影后方。相反,第二个方案凸显出清洁女工们的生活境况,女作家以亲身经历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发出他们的声音。

《乌斯特雷姆》一方面刻画了当下欧洲社会看不见的清洁女工群像,另一方面也反思了艺术创作可能招致的伦理困境。这比单方面以第三人称视角白描底层人民的生活,更能显出创作者的真诚。或者也可以说,通过介入一位外来者视角(女作家),创作者在为底层人民发声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是否真诚的质疑。这可以说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将具有暧昧色彩的人道主义观点置于对艺术创作实质的探讨背后,可谓一举两得。

我们总说,艺术源自生活。作家要写出好作品,一定要实地考察,收集素材,也即所谓的套话“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似乎潜意识里便认定,体验(“田野调查”)就是好的,从而摒除了其他可能或反思。那么对于普通民众?作为表现对象,他们在现实生活里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默默无闻,需要作家代替他们发声。由此而来一个严肃的问题,作家为他们发出的声音,是他们真正想发出的吗?作家发出的声音是否仅仅是作家自己的声音?

斯皮瓦克的经典疑问——“底层人民能发声吗?”,原意是指责学者为底层人民发声的时候,底层人民往往成为学者学术观念的傀儡,满足的无非是学者自身的目的。它其实指向了一个悖论:底层人民需要有人替他们发声,作家/学者也愿意为他们发声,但这两种声音会对等吗?且不说,作家/学者能否完全理解底层人民的需求,从而如实把需求表达出来,这个问题本质上便设定了底层人民需要发声。但有时候,他们其实不需要。

《乌斯特雷姆》探讨了这个话题。比诺什扮演的女作家打入清洁女工群体内部,以这段亲身经历写出了一本书,她看似让公众“看见”了这个隐藏在社会暗面的弱势群体,但真的如此吗?一方面,女作家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进入清洁女工生活的世界,目的是找写作素材,这些素材建立在女工与她的真情交往上。女作家的举动欺骗了清洁女工们的感情。另一方面,清洁女工对于女作家为她们写书,似乎也不领情,她们不愿被看见。

联想到近段时间《隐入尘烟》引发的热议。有人认为电影消费了农民苦难,也有人认为电影对苦难进行了美化——电影没有真实反映农民的生活境况,导演为了自己的艺术目的消费了这个边缘群体。对于这些责难,我们想问导演照实拍摄农民的生活,不是更加容易?为何要大费周章进行“美化”呢?作为自小在农村长大,年年回家乡探亲的导演不是比我们更清楚西北农村的现状,站在道德制高点妄加评议的又是谁?

艺术与现实的差别在于,艺术需要虚构,而虚构是为了抵达更高的真实。虚构对现实进行艺术加工,帮助我们看见那些视而不见的东西,让我们对现实世界有更加深刻的感触。《隐入尘烟》如果照搬现实,和纪录片有何区别?我们又为何要去看电影呢?正是立足现实,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虚构,才让我们对今天的中国农村、今天的中国农民有更深入的认知。

《乌斯特雷姆》同样如此,女作家以卧底身份潜入清洁女工群体,自然是虚构的情节,但这个设定却比简单刻画女工生活的同类型电影更能折射出深沉的意味。如果说一者只是“代为发声”,让弱势群体被看见(像在肯·洛奇的电影里那般);那么另一者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了这类“代为发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引发的道德难题。结尾清洁女工们的集体反应告诉了我们实情:他们其实不需要被看见。

7 ) 不同背景的人真的没有办法做朋友吗?

答案是,真的很困难。

就像Marianne和Chrystèle一样,因为Marianne需要找到一个工作,而Chrystèle需要车来接送自己回家,她们决定互相帮助,后来也有了很多共同话题,也渐渐成为了关系很好的朋友,但是这样的关系其实真的只能称为萍水相逢,而绝非真正的友谊。真正友谊必须建立在两个人对时间,生活方式和金钱观念的理解上。

影片中,即使工作非常忙碌,Marianne依然能够坚持记录和写作,因为她希望更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笔去了解这些生活的非常困难的人,依然会随性的绕路去欣赏两棵像是在交流的树木,觉得他们非常艺术,她依然会在冬天下海游泳,Chrystèle虽然能够做到陪伴,但是她本身是并不能明白这种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他们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的。只有多年积累,通过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自我要求不断培养,才能够让人获得这种感受美,把生活变成艺术的能力。

而且两个人对于金钱的观念也不同,这是必然的,因为Marianne来体验生活,她对工作的需求是为了了解底层人民,体验他们的不易与艰辛,虽然身无分文,但是目标和自己坚定的毅力会帮助她度过难关,而Chrystèle更多是一种没有选择,为了孩子,为了生活,努力活下去的状态。

她们还有太多太多不一样了,Marianne在影片中大多数时间都穿着修身得体的羊绒毛衣,剪裁合适的深色外套,象征着她知识分子的身份,作品中虽然没有说明,但是我们可以猜测,Marianne的未来依然会去写自己关心的社会现象,去进行下一段探索,去实现自己对社会的担当,而Chrystèle则可能真的在这个像地狱一样的船舱里度过一生,变成像船上老人那样,因为长久的疲劳和随意的饮食,变得肥胖臃肿,肌肉随意的下垂着。

在未来的某一天,Marianne和Chrystèle可能会在船上再次遇见,她们会像老朋友重逢一样,开心的打招呼,这段友谊很美好,但是也仅仅如此,她们注定没有办法成为彼此依靠,支持,相互理解的那一种人。

更多影评,请关注公众号:毛茸茸的小陈同学

短评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冷漠地社会歧视。虽然生活在冰冷的世界中,但她们内心更多的是善良和温暖。

6分钟前
  • babudo
  • 还行

这其实比拍照者是否要帮受害人好多了一个层次,患难之中的友谊是否更牢固?大概不会打破阶级的隔阂。其实友谊也是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吧,体验结束便很难寻回。很有意思的切入点,法国社会底层生活真的很苦,可能每个地方都一样吧

10分钟前
  • 理易封
  • 推荐

穷人自尊太过强大,富人感情太过廉价。本是不同世界的人,谁也别对谁有期望,相识一场,好好过自己余生!

12分钟前
  • 山水
  • 推荐

3.5。一场女作家对于缺乏保障的劳动雇佣模式的短期体验,也是一次放下知识分子身份、感知社会真实困境的生存实践。当那个法国电影里常见的漂亮法国完全失去踪影,没有矫饰的底层生活浮现在银幕之上,作为观众,其实会感到意外,同时也会被影片的谦和姿态以及落地务实的叙事节奏所打动。

15分钟前
  • 2miao
  • 还行

纪实是残忍的,希望挖掘,希望有所刺激,但那归根到底都是一场「人祭」,也许可以点燃一些所谓的尊敬,但为了那一点可能的另眼相看,永远会有道德困局在。与低阶层的友情可以伴随自我降格的某种感动,但本质的脆弱甚至虚伪,注定在褫夺过后千疮百孔。很难过的,但是曾经的卷烟、海滩、幸运草项链、头等舱香槟,有过多么洁白的快乐呢?快乐到一辈子都不忍触碰了。

18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去年就很期待的电影。会被他们之间的amitié 感动,悄悄准备生日蛋糕,偷偷在一等舱里喝酒,约定着以后每年都这样聚在一起,但是最后的戛然而止一点也不意外,就算还带着你送的四叶草项链,也不会再上船用4min收拾一个船舱了,毕竟是不同的阶级。

20分钟前
  • Q
  • 力荐

比诺什医美级别的演技!看她打扫卫生好入迷啊有点想求她直播给她刷火箭!有一瞬间差点以为比诺什和单亲妈妈会是两个在田野中相认的社会学家……

21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比诺什的“清洁女工手册”。知识分子为创作而体验底层生活,最怕的其实是谎言被揭穿的那刻。女主既收获了友谊也背叛了友谊,社会写生最终输给了阶级鸿沟,哪怕共情又如何?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哈哈哈哈,法国人的电影就是这样,虽然拍的是清洁工,但视角依然很中产,就像《巴黎夜旅人》设定同样是(真)离婚家庭主妇,但依然不失浪漫情怀,和肯·洛奇的小确幸比起来还是有点居高临下,虽然最后讽刺了一波,就像是子女交换《变形记》,她们永远不会是一个世界的人,片子也不是拍给劳工看的,又是一场中产自嗨。

24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船舱内的连结抵不过现实身份的鸿沟,在那个时刻,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褪去价值武装的中产短暂解放了世俗的情感壁垒,她和观众同时意识到了自己关怀的虚伪和真正物质机理的匮乏——所以电影才建立了一个如此脆弱闪耀的乌托邦,比诺什于美好中窥见真实世界之可怖之后流下的眼泪反证了两段生命无法真正交错融合的挫败,可以说,作家体验生活叙写故事的动机与沉浸光影片段的我们别无二致,同「活在当下」,观众对情景的自由迷恋胜过了言说论证的表达,这种打破了目的性、强大的、保守秘密的视线复活了角色千言万语的告白,人物就此被创造发生。正如生活的魔力并不在于奇遇的瞬间,而在于幻象的破灭,它打消了现代人溃缩在符号内的孤独,让传统法式情节剧的创作基调早早在中途偏离轨道,驶向那虚无,其剥离关怀直视虚伪的姿态足以让当代大部分现实主义观察蒙羞。

27分钟前
  • 低级趣味
  • 推荐

#LFF Juliette Binoche 素顏洗廁所還是那麼有魅力,難怪pizza man 第一眼便看中她,後來向她告解不忠也是老實得可愛。直線抽擊中產虛偽以及對下層的獵奇剝削,去戲院看法國電影的是中產,影評人更是不善生產、中產之中的中產,註定無法討好,卻異常有力的文本。電影並非完美,但其創作動機已值五星。她生活勞碌累得連看海放空的時間都沒有,她累極卻仍能吐出incapacitated 的高級詞彙。她偷看她銀包是一份單純關懷,她卻心底懷疑窮人只會偷錢還故意裝大方只收她油錢23歐元。中產階級的小恩小惠,在勞動階級眼中比一切來得更羞辱。兩個世界之間,只有對立,沒有磨合。

28分钟前
  • DullBoy
  • 力荐

3.5分。

29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眼泪流量和年龄成反比,共情浓度和年龄成正比眼泪和共情的比例,呈人性比

3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7.5。最后比诺什那一句:“这没有意义”是非常清醒绝望的,人注定只能是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自己生活的亲历者,尽管她会在零下的海水游泳,会在喝酒后渴望某种永久。人性和阶层属性不会完全对焦,但愿也牵扯不清,她的知识分子身份又加剧了这中间的各种牵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在当时是真实的,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34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好看,简短有力,有对社会议题的冷静窥探,也有对人情羁绊的深入体察,结尾也不拖泥带水,反而非常有力道,进一步展现出“两个世界”的贯穿主题。这个导演的技巧挺好的,比诺什演的也好,感觉片子质量入围去年戛纳主竞赛也不掉链子的。一些喃喃自语的旁白看似多余,其实更是一种社会学报告式的提炼,兼具主观和旁观性,偶有温情,但时刻都残酷。

3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电影一开始没多久,我的眼泪就开始忍不住,是这部片子多么好吧?我不知道。友谊能经历阶层的考验吗?didier eribon在《回归故里》里讲述道,很难。能理解她们发现女主竟然是“体验生活的作家”时感受到的背叛,对于她们来说,作家所谓的写出作品“让更多人知道”简直是个笑话,因为人们一直都知道这个系统对于底层的压榨,只是选择视而不见罢了,而这样的“体验生活”后,她便可以回归自己原本中产阶级的生活了,她们之后的生活像无法相遇的平行线一样,不再有任何交集。

42分钟前
  • 七日狐狸
  • 推荐

法国版Nickel and Dimed :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

46分钟前
  • Sofie
  • 还行

就想知道一件事,中国有拍清洁工的电影吗?结尾大好

49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关于田野调查的道德考量,揭穿身份后收尾有些太急了,还可以多展开一下。比诺什的演技真的没话说了

52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oh 結局不錯⋯兩個世界就是兩個世界

54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