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死是活仔细看细节就知道了
主人公确实没有死亡!
首先最重要的是常识,如果主人公真的死了,那么Eliot多次给她注射根本站不住脚,人死了血液不再循环,根本不可能再进行静脉注射,再说,人死后细胞不再分裂生长,安娜头上的伤怎么会痊愈?追悼会那天面部没任何伤口,只能说明安娜没有死,她具备一个活人所应有的一切,她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是因为温度和长时间不进食。
姑且不去讨论安娜的行为,暂时认为安娜已经死了,解释一下作为殡葬师Eliot这个活人的举动吧!
1.安娜和Paul出车祸时(注意一开始时,跟在安娜后面的车其实是Eliot的车),Eliot都开车跟着,原因是趁警察到来之前给他们注射hydroninm bromide达到假死状态,让活着的人都知道他们是“死了”。
2.镜子! 如果安娜第一次照的镜子是普通的镜子,那么Eliot 就不用把这面镜子蒙住! 而最后一次,安娜突然要看镜子,Eliot没有准备,很本能的递给了她,所以那块镜子是正常的!并留下了安娜叹息时呼出的水气。 还有一次Eliot乘着安娜绝望低头时偷偷的擦去的窗户上的水气!如果安娜真的是尸体,她根本就没有"气"且Eliot 也不必心慌的擦去什么东西. 注意Eliot的表情。
3.Eliot每次让安娜的尸体面对活人的时候,总是很紧张,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这不该是一个殡葬师对一具真正尸体的表现吧,如果据他所说,能和尸体对话,只是上天给予他的Gift,他怎么会担心别人也能看到呢?
4.如果安娜已经死了,为什么Eliot发现钥匙没了的时候那么紧张急忙赶回去呢? 难道他害怕有具尸体自己跑出门了??? 并且安娜偷了Eliot的钥匙尝试开门后,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她把一把钥匙插进门孔,并且绊断了钥匙!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5.安娜开始是不能动弹的,当Eliot给她的头缝合伤口的时候她没有感觉;后来安娜能够走动了!这就说明了那段时间安娜还处于药物控制状态! 并且当她母亲来探望她前,周五进行葬礼前,安娜都被注射了药物! Paul来看尸体的时候,Eliot不让他见,是因为Paul没有预约,Elio来不及给安娜注射!
6.安娜问Eliot,她母亲和Paul知道她"死了"是什么反应,Eliot说的都是反话,他说他们都没有哭! 有的人理解Eliot是为了让安娜平静的走! 我的理解是,Eliot要让安娜知道她是没有活力的废物,不会有人为她难过,这样她就不会反抗,陷入绝望. 后面安娜也说了: 自己不敢去爱,认为去爱就会被伤害,最后Paul也不爱她了! 从影片上看,Paul很爱安娜的,从开始到最后.只所以她会这么说,也是受到Eliot的误导: Paul 没有难过!
7.Paul曾经跑去警署,说到验尸! 警查承认了他们只做了瞳孔和脉搏的捡查! 没有做脑电图! 这也映射了当地的警查工作很马虎! 对生命并不重视! 所以Eliot才有机会去安排死亡!
8.安娜的学生! 开始就有对那个小男孩的介绍,他被年纪大的同学欺负,并且不敢告诉老师! 这个说明这个小男孩经常被欺负,他的心理是有阴影的! 几乎所有变态杀手都有不幸的童年!特别是小男孩的母亲对他的漠视,是造成其心理变态的导火索。在美剧中,很多变态杀手都是因为不健康的家庭环境造成的,Eliot告诉小男孩,他第一个对话的死人是他的母亲,和小男孩恰巧类似。
一开始他接受了安娜的指导,认为小鸡是活的,所以他养了它;后来他接受了Eliot的引导,认为这个小鸡是病态的,是活死状态,所以他活埋了小鸡! 而影片中的小鸡明显是活着的。侧面反映出小男孩开始接受Eliot的"教育": 把你认为"活死" 状态的东西活埋了.
9.还有一个场景: Eliot站在坟墓地里(地下) 和小男孩说话,并且说服了他!这个就是映射了小男孩已经被Eliot拖下了地狱.
小男孩开始对Paul说: 我看到她了!那个时候他也认为安娜活着,希望paul 去救老师. 可是后来,葬礼后,Paul再次追问那个男孩,他的说法就变了,并且很冷漠.
最后小男孩受到Eliot暗示埋葬了一只活着的小鸡!
10.最后他出车祸了,这个纯属是Eliot的杀人灭口! 首先Paul喝了很多酒,属于酒后开车,本来就很危险! 其次,Eliot对Paul强调时间的紧迫性,"你快去看看,也许安娜还活着!" 这个就让Paul疯狂开车,导至车祸.
11.当警车停在Eliot的门口时,他很慌张! 立刻下去开门询问,而不是等别人按门铃! 一旦他得知这个警查只是来看弟弟的尸体的时候,他才如释重负!
当警查进入停尸房后,安娜并不是立即给注射过药品,所以她的头才转了过来! 在警查想侮辱安娜时,Eliot走了进来,这表示他在门缝里一直关注着安娜,以防万一.
12.有个警官说确实有种药可以让人瘫痪并且产生假死状态,那个药的名字是:hydroninm bromide! 最后Eliot准备给安娜注射,最终强行注射的就是: hydroninm bromide! 导演给了一个特写给这个注射药瓶!
13.Eliot,他的精神是有问题的,他把自己当成了死神,他控制了人的生死! 当然他不是去杀所有人,他迫害的是那些他觉得没有生机浪费生命的人! 他对生死的定义是"没有生机的人,就算能吃喝拉撒,也是死人,这些人不应该再浪费人类的资源!"
Eliot精神变态表现在他在一具尸体上乱画! 还表现在他给死人拍照留念并且和他们说话! (这也是他把自己当成死神来判定别人生死的证据点) 大家还可以看到他墙上的照片,有的是闭 着眼睛的,而有的和安娜一样是挣开眼睛的! 这就是说: 有的人是正常死亡,而有的人则被欺骗了.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点: Eliot有动过恻隐之心想放安娜回去的. 他听到安娜说: 我有很多很多遗憾,我想去爱一次! 大家注意Eliot的表情.
至于一些人说的安娜流鼻血和学校放学走廊诡异灯光,只是给大家造成一种暗示,让大家以为安娜确实要死了,而后来的种种只是生死边缘的人对生命的渴望,如果一开始不给大家造成这种错觉,那么安娜的的种种抗争就变成了一个年轻女孩和变态杀人狂纷争了,失去了电影的深度和内涵了,所以才埋下各种疑惑,却在真相大白之后依然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安娜有没有死并不重要,这部片子也不是单纯的变态杀人,它确实要探讨人生! 教人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去珍惜,去放手去爱!
至于安娜,当她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个就是让我们要常常去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和生活. 另外,如果安娜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她就不会死;在Paul在停尸间门口大叫她的时候她却没有回应! 如果她回应了Paul,那么她就能获救!是她自己放弃了! 所以说,安娜并没有死,Eliot给过安娜一个机会,让她出去,但是她发现活着比死了可怕,得出结论,还是死了好,于是她放弃了,是她放弃了生命,放弃了自己...
------以上来自 舍命不渝(本人复制- -)
2 ) 我想说,eliot没杀人
首先女主角没死,那个殡仪师eliot也没杀人。
其中的逻辑是变态的态逻辑……
从小男孩说起
剧中有一幕是那个小男孩说那只鸭子是死的。而那个女主角说它是活的,只是害怕。在我看来那只鸭子确实没死。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断定鸭子是normaly alive 。但小男孩不那么认为,他把动物行为中的某种表征看做死亡(女主角说那只鸭子害怕,在此猜测,他把害怕的鸭子当作死的鸭子)。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小男孩子在对生死的区分上有严重的障碍!
小男孩埋葬鸭子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害怕就是死,随后要被埋葬。于是最后他埋葬了它,然后就证明了害怕就是死。逻辑很乱?这个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我们经常用。比如概率的产生,数学家为什么研究概率?因为他们觉得物理学家会用到。物理学家为什么要用概率?因为他们觉得数学家研究它是有用的。在比如上学的问题,为什么要上学?因为别人都上,为什么别人都上?因为上学是有用的,为什么有用……
alive 和is live
有生命力的和活着的是两个概念。植物人也是活着的,但很明显不具有生命力。而小男孩的母亲显然不具备生命力……小男孩为了搞清什么是死(再次证明了我认为小男孩分不清生死的推论),特意去了殡仪馆,当看到被化了妆的死尸,他得到了,鸭子已死的结论(可能是不能说话,动作缓慢被他认作为死)。母亲在人类的成长中其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小男孩的认知性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小男孩和eliot
有人说小男孩这条线索没有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但我不这么认为。
eliot的成长过程我们不知道,但小男孩对死的认知过程我们是了解的,而小男孩和eliot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小男孩是对eliot了解的突破口。
从小男孩和eliot对话中我们知道,eliot杀的第一个人,是他的母亲,而小男孩的母亲是半死不活的。女主角死的过程中,被eliot使用各种方法呈现出一种半死的状态,我在此推断,eliot不杀鲜活的人(男猪脚由于女主角的死,生命也开始枯萎)。那么,eliot的母亲同小南孩的母亲是类似的……
小男孩的成长是对eliot的映射。
反正就是两者很相似(似乎同样是用那个荒谬的逻辑证明的)…………………………
eliot没有杀人
在他看来,他没有杀人。
eliot在葬礼上,第一次看到女主角的时候,女主角是没有生气的,Eliot认为女主角已经死了(后来他说什么能看到尸体走,也是这个原因),之后,当女主角出车祸后,eliot一直试图让女主角认为自己死了,从而通过女主角的表现(身体冰冷,心态等),断定女主角死了(还是那个看似荒谬的逻辑,但很遗憾,这个逻辑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最后再通过埋葬(被买的人对于eliot 和小男孩来说意味着死)证明,女主角之前就死了。Eliot还是给了女主角机会的,但女主角选择了放弃,某种程度上是认为自己死了,某种程度上不敢去面对。
对eliot 来说,他像小男孩一样,帮助了一个要死的人去死而已。或者说,杀死了一个死人。也就是说,他没杀人……
文章到此可以结束了,后面是些无聊的唠叨了
生和有生命力的,死和死气沉沉的
刺激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刺激,面对这种刺激人是不需要做出回应的。比如简单恐怖片(画面恐怖,声音恐怖,内容部恐怖的)。第二种是需要人们去回应的,比如欣赏诗歌,需要人的思考和参与。第一种刺激对人来讲是不变的,第二种是永远变化,永远不会让人感到疲倦的。比如当人们读真正好的诗歌,可以读很多很多遍,随着人阅历知识的增长会有不同的体会,古典音乐更是如此。这样刺激永远都是新鲜的。
习惯于第一种刺激的人,往往缺乏创造力(读诗歌,听音乐,需要自己的参与,需要动脑,第一种不用,比如感到疼痛)。他们必须要被人给他们司机,比如你看了一部恐怖片,你必须看新的才会让你感到刺激,但像肖恩克的救赎之类的你可以看很多遍。这种人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对生活产生厌倦(很难察觉)。深度的厌倦可能会导致,破坏性,虐待,被虐,恋尸癖等等严重的心理疾病……
但么就是说,死气沉沉和死,生命力和生产生了某种联系……
当然我不是证明eliot观点是正确的……
ps:我一直在考虑要把天天向上这类的节目归为哪种刺激。
3 ) 豆瓣高手去哪里了?
素我直言,豆瓣除了一大堆喜欢搞逻辑推理和细节挖掘的人外,鲜有大局观的高手。说明大部分豆友纯停留在娱乐阶层,而没有达到更高的层次。
我是个菜鸟,发表下我对这部电影的拙见:
1、这不是一部逻辑严密的悬疑片,你不能把他错以为是一步悬疑片,然后错上加错的找一堆细节和论证来贬低或者褒奖它。
2、这不是一步通灵的鬼片,你不能把它错以为是一步鬼片,然后错上加错的找一些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说法来贬低或者褒奖它。
3、有时候某个生命对于某个物体的认识是不同的,一千人一千哈姆雷特。就算你是对的,也只是你人为是对的,你没有必要要强加于其他人。
比如,你看到一块肉,觉得好吃。但有人看到却反胃。还有人看到是一个尸体的碎片。
4、导演的所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一种生死无关的境界,他就是要你看完电影后感到困惑。他给了很多的有力的镜头让智商正常的人都能通过正常逻辑判定女主角是活着的,但是期间又安排了一些让人迷惑的神秘元素,让你的意志不能仅仅依靠智商判断出的逻辑那么坚定,这是一种表现手法,让我们每一个在看电影的人都被导演的表现手法所影响,我们是一边呼吸一边看电影的活人,但是我们真的活着么,或者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我们每天上班下班洗澡上网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处于这种状态。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更多的表现为只是一具肉体,而精神却很少很少。个人人为导演的终极想法就是,这个物质的世界很是繁荣,而灵魂或者精神却太少太少,以至于大部分人都仅仅是以肉体的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
5、片里直接给出的情节有女主角说的上班下班洗澡睡觉,然后又上班下班洗澡睡觉这一段台词。还有男主角在墓地下面量大小时和小孩的那段对话,这是本片的核心所在。
4 ) 身后事,赐你三块板砖
恐怖片怎么可以拍的这么无聊。
悬疑片怎么可以拍的这么直白。
伦理片怎么可以拍的这么乏味。
好朋友强烈推荐的,说他看玩之后浑身发麻睡不着觉。为此我特意陪他聊天到一点半。看完这片之后我就开始鄙视他。草这么弱智的片能把他吓到,他应该是厦大的吧。
哎,都逼的我说脏话了,太不容易了,大家都不要浪费生命在这种电影上哈!生命应该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5 ) 烂片让人变话唠
这烂片,看到我都快睡着了。作为一个封面党海报党,我被红白黑色调的海报吸引了。事实证明,肤浅的看重表面,注定会悲剧收场……
首先谈剧情之烂。这片从一开始就支离破碎,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女猪貌似相信自己没死,但是行为却像是认定自己死了,没有挣扎也没有拼命求生。有多次可以逃离的机会,她都只是呆呆地望着远处,可以杀掉对方,她也下不了手。还有那些噩梦和幻觉,更是出现得非常之恶俗,想让观众害怕么?导演你未免想得太简单了~
再谈女猪之烂。女猪演技非常垃圾,完全看不出她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明明看到她口中吼叫着“我没死,我还活着”,但是你却看到她死一样的脸,一点表情都没有;明明她做了噩梦,看了可怕的东西,你却只看到她僵硬地退后两步,捂住胸口,拜托,您当您是西施?好多好多,烂死~
于是,我彻底出离愤怒了~~~~烂片~~~讨厌封面骗人~~~~封面党的时间就不是时间了么~~~TAT
6 ) 为了故弄玄虚而故弄玄虚
打三分是因为一些悬疑气氛烘托的不错,无论是殡仪馆的内饰装修,还是墓园的风格,抑或是影片体现出来的气质,都体现出一种浓浓的哥特风
而且男女主苍白的皮肤,轮廓分明的五官,也非常符合本片略有哥特风格的调性。而且女主的颜值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都很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片子毁就毁在了故弄玄虚上。主创好像故意要设置的让观众看不懂一样。我相信所有看完的观众都跟我有着一样的疑问:影片当中的那个殡仪馆员,到底有没有超级能力?
其实仔细看影片,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指向了殡仪馆员没有超能力,他就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但如果他是一个杀人狂,他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将“尸体”蒙混过关逃过警方和医院两大机构的检查的呢?而且影片中也没有明示,这里面有利益的勾结。
还有,殡仪馆员做这件事的主观驱动,到底是什么呢。他从骗人已经死去这件事情上,能得到什么快感呢?
如果说殡仪馆员有超能力,那么为什么女主还会在镜子中看到成为尸体的自己,而且女主还能哈出气体,并且有很多活人的特征?、
其实每一个猜测的路径,都被主创堵死了。。。
所以说,请告诉我,主创想表达什么呢?
再也没有比花了100多分钟看了一出莫名其妙的惊悚剧更加让人沮丧的体验了吧
7 ) 观后十五条疑惑,希望大神解答!
电影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疑惑,或者说这也是一部悬疑电影的成功之处!下面有些疑惑,希望有大神一一解答!(希望有一些新的回答,之前的很多影评我也看了,感觉不能让人信服)
1.小男孩杰克被两个同学欺负,为什么既不害怕,也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活着的小鸡,为什么要说它死了?
2.女主下班经过走廊,头顶的灯是一个接一个灭的,跑到门口,也打不开门,后来灯一下全亮了,小男孩出现,而灯的开关只有一个,他是怎么做到一个接一个灭灯的?并且他很轻松的打开了门!
3.女主洗澡时,鼻子流血,说明女主已经生病,并且在服药,情绪也开始有波动,但之后为什么没有再提过女主的病?这个伏笔有什么意义?
4.女主参加老师葬礼时,看到死者嘴巴张开,但眨眼之后就恢复了!这到底是老师没死,还是因为女主吃药引起的幻觉?
5.女主车祸到殡仪馆后,入殓师对她头部的伤口进行缝合,女主既没有痛觉,也没有流血!有人说是因为注射了镇定剂,但镇定剂即使能让人没有痛觉,也不至于让伤口不流血吧?并且腹部还有被钢管穿透的伤口,都没有流血的迹象?
6.女主在殡仪馆几天不吃不喝,不拉不撒,并没有不适!入殓师经常会调低温度,有人说是为了让女主的身体失去知觉,还有说让女主感觉身体冰冷,从而认定自己死亡,但事实让女主一直都没有表现出寒冷的感觉,即使穿的如此单薄也不会觉得冷?这也是镇定剂的作用?
7.小男孩杰克的妈妈是死是活?杰克的妈妈一看就不是正常人,究竟是杰克跟入殓师一样能看到鬼魂?还是杰克自己就是个鬼魂,因为杰克死了,杰克的妈妈才变成这样?如果不是,那么入殓师墙上的照片为什么会有杰克?
8.殡仪馆中出现过其他几具尸体,但是都没有像女主那样醒来和入殓师对话,入殓师对警察哥哥说的话,很像是故意在说给女主听的感觉,而且即使在警察哥哥的尸体脸上那样乱画侮辱,他依然没有像女主那样醒过来!
9.女主醒来,看到死去的老妇,接着进去一个类似地狱之门的门,然后又再次醒来,这究竟是女主的幻觉还是她灵魂的经历?
10.有的人说,女主头上的伤口,在葬礼之前已经愈合。从而证明女主活着!但这才短短几天就能愈合了?还有女主照镜子的样子,第一次入殓师没带她帮他化妆,她看到自己的样子时,已经开始接收自己死去的事实。第二次在葬礼开始前,入殓师帮她化好妆,就像片头说的,要让他们看上去像活着的人,结果女主再次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又开始产生怀疑!并且两次照镜子,呼吸留下的雾气,又证明女主活着!所以,这究竟是因为妆画得太逼真,还是其他原因?
11.女主的男友也多次有出现幻觉的镜头,其中看到女主穿着黑色的裙子,结果这条裙子,竟然就是女主葬礼的裙子!
12.女主葬礼,男友亲吻女主后,女主嘴巴也张开了,这是男友的幻觉,还是现现实?
13.女主下葬后在挣扎,镜头一转,男友正在痛苦的灌酒,这是想说明,这一切都是男友的幻想吗?毕竟男友一直没办法接收女主死去的事实!
14.男友在入殓师的引导下去救女主,打开棺材救女主,打开的一瞬间能看到女主双手还保持着挣扎的姿势,并且手指也有挣扎时受的伤,指甲也有脱落!但是这一切都是男友出了车祸之后才有的镜头,这究竟是男友最后的愿望还是现实?
15.男友车祸之前,小男孩曾经提醒要他一定要系安全带,而最后可以看到,男友开车出车祸并没有系安全带,所以小男孩为什么要刻意的提醒一句?是他能够提前预知人的死亡?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希望有大神解答!
8 ) 死亡的意义
本片是女导演阿格尼兹卡·沃特维兹-沃斯洛的长片处女作。导演讲故事的水平很高,在第一部长片作品就表现了如此高的水平实在难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正徘徊良在生死之间的年轻女人,她努力想活下来,不被活埋掉。而她的命运就掌控在主管葬礼的艾略特的手中……不管死亡是什么,也不管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也不论灵魂和肉体,人都是不想死的,但是正因为对于前面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出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所以人又都害怕死亡。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死亡最大的意义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
女主角很像一个同事啊,哈哈哈哈。好好活就是有意义。
年度看过的电影里面最经典的一句台词:请系安全带。这片子看得有点郁闷,因为真真假假两个都说得过去,始终没来个真相大白,但正是这点我觉得是这片子稍微不俗的地方。其他关于人生的说教和拍摄手法都太浅薄了。
你以为自己死了,却呼吸尚在;而当你以为自己还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恨这个结局
女主角一袭红裙让我想起来生化危机。但这里不会让人觉得性感,因为停尸房里那种冰冷绝望的气息已经侵袭了一切,除了恐怖之外不再留给观众关注其他东西的多余时间和精力。
主题和风格不错,但故事显然有点故弄玄虚。
我一直认为活理是最恐怖的死法了……。片子认真看下去的话会发现有好玩的地方
不管死没死,关键是没意思
有些人..或许早就死了..
失望,导演打算让片子更充满悬念,结果连自己都绕进去了。之后死与活的争论,很大程度来自于导演自己的暧昧态度和表述不清。
大爱!
【身后事】最大的有点在于故事的玄乎,最大的缺点就是导演不想把它拍成恐怖片,他没用恐怖片惯用招数,但他走的文艺路线还不如那些惯用招数。本该有不少看点的故事,就这么被导演悉数浪费了,导演所做的就是给你美好的期待,然后再让所有期待悉数落空。 ★★☆
我其实也觉得安娜没死.......然后老头觉得谁有威胁就活埋了谁....囧
真可惜没出现天使或者七个小矮人
Six Feet Under幻觉加强版,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了,也许是一个连环谋杀犯与他的新学徒的故事,或者是一个关于通灵之人的故事,一开始看上去是那么明确,泾渭分明,你可以任意选择其一,也不会遇上逻辑强加,甚至觉得普通至极的故事,但剧情越是发展到最后不确定性就越是成倍增加
如果女主角死了,那是一部很好的死亡教育片,可是女主角并没死,所以这是一部漏洞百出的悬疑片。
意味深长....
唯物主义多重要!
一个近乎裸体的克里斯蒂娜·里奇在银幕上是那么诱人,一个冷静、克制的连姆·尼森又是那么令人着迷
以这样的方式探讨人性虽然残酷,但是实在深刻!我们拥有生命时是那样随意的消耗,发现不再拥有时才发觉有那么多的遗憾,才发觉没有用心去爱!这个所谓杀手,只是想从另一个侧面让人更珍惜生命,不懂珍惜的就硬生生的夺走!注意很多的小细节,才能真正明白结局,让人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