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箭士柳白猿

剧情片中国大陆2012

主演:宋洋于承惠李呈媛王燕妮赵峥

导演:徐浩峰

剧照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2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3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4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5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6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3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4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5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6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7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8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19 箭士柳白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42

详细剧情

因为年少时目睹姐姐遭害,双喜(宋洋 饰)内心巨大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但他意外继承高超箭术成为了一名武林仲裁人柳白猿。混血美女二冬(王燕妮 饰)和绝世名伶月牙红(李呈媛 饰)出于不同的目的接近柳白猿,柳白猿在两个女人之间为爱纠葛不清。当所有的阴谋真相大白之后,柳白猿与匡一民(于承惠 饰)两位武林高手上演生死对决,最终柳白猿成为武林的一代传奇。

长篇影评

1 ) 【刺客】变成【箭士】,柳白猿变了个人

来自订阅号【野评人】
《箭士柳白猿》,改编自徐浩峰自己的小说《柳白猿别传》。他还有一篇《民国刺客柳白猿》,《道士下山》里也提到了一点柳白猿的事情。书里的柳白猿是一个刺客,白猿是一个刺杀组织,荆轲刺秦那会儿就存在,两千多年来,这个组织刺杀了不少帝王将相。满清入关之前曾依仗他们剿灭了不少异己力量,后来努尔哈赤觉得他们太可怕,于是放火烧山,余党流窜民间,零星作案,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彻底断绝。主人公柳白猿,并非该派系的嫡传,只是段祺瑞身边的一名侍从,因缘际会学会了刺杀技巧,但这门技巧并没有让他飞黄腾达,而是在乱世之中为军阀利用,落下伤残,辗转流离,最终在一个女人身边找到了安定,跟随她流落到了香港。小说链接在这儿,两篇一共两万字,很快就能读完。
民国刺客柳白猿: //movie.douban.com/subject/7564989/discussion/51484688/
柳白猿别传: //movie.douban.com/subject/7564989/discussion/51484558/
到了电影里,柳白猿摇身一变成了比武踢馆的仲裁人,这在英文片名judge archer里也有体现,只不过我不懂这个仲裁人是怎么出现的,书里没说,徐浩峰另一部讲述民国武林的电影《师父》里也没提。把刺客这个背景抽离掉,难道是本朝不让拍?不应该啊,聂隐娘不也是刺客吗?
柳白猿不是刺客了,白猿组织也就不提了,书里的时空坐标也就弱化了,电影变得轻飘起来。从【刺客柳白猿】变成【箭士柳白猿】,比较失败。
徐浩峰的书,就我读过的几本,《道士下山》最好。你别管电影跟坨屎似的,小说跟它根本不一回事儿。《柳白猿别传》和《民国刺客柳白猿》居其次。他的书语句简洁,行文凌厉,多断句、短句,电报式文体,少修饰、抒情,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速度感和力量感,跟他拍的电影里的武功差不多一种感觉。
但拍电影跟写书终究两码事儿。他的第一部电影,《倭寇的踪迹》,就感觉是在写书,内行看看还行,不懂功夫的就看得哈欠连天,脾气差点还会骂娘。第三部,《师父》(2015年上映),就比较电影化了,故事丰润,人物立体,经过《一代宗师》剧本的磨炼以后,徐浩峰的台词也诗意了起来,虽然角色们照样不爱说话,但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了一定的回味余地。这部《箭士柳白猿》(2012年拍好,2016年上映),是徐浩峰的第二部电影,因为《师父》赚钱了,制作公司才愿意发行。看得出他在努力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主线依然不明朗,人物的转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一点在书里可以让读者自行联想,电影里就要有一定量的铺垫了,但他没有,比如最后女主角跟于承惠老爷子走了,就很突然,跟神经病似的。

若说电影有什么比书强的,那便是:
1、武功。
书里没有武功,只有刺杀技巧,太抽象,电光石火间的事儿,刺杀嘛,越快越直接越好,不可能那么花哨。
电影里射箭变成了一门武功,有了细节可以展示,观赏性便强了起来。
2、女人。
徐浩峰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这在他的小说里看得出来,女人普遍坚强、温柔,能干成男人所不能的事情。电影《柳白猿》里也有展示,不过没有《师父》把宋佳塑造得那么好,角色形象上不如原著小说。但和《师父》一样,这个电影把女人也拍得很美,李呈媛现实中相貌一般,但在徐浩峰的镜头里别有风韵,世道不堪,她一个弱女子仍有自己的主见和选择。比起那种楚楚可怜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我更喜欢。
女人是视觉系动物,得用画面展示才更有感觉,光告诉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八个字,不如电影里给你五秒钟的画面。这一点是电影先天的优势,而徐浩峰找个两个女人都不差,刚中带柔,和角色挺配。


3、氛围。
看得出这部电影成本很低,场景很少,而且都不怎么需要搭建,野外、干草垛、破房子,扛个摄影机过去就能拍了。但是徐浩峰能在这些场景里拍出韵味来,这一点我很佩服他,比如于承惠和徒弟在断壁残垣间交手,风过无痕,而高下已分,很有古龙小说的味道。
宋洋被挑断手筋,书里发生在上海,扔到了黄浦江里,电影里直接扔到了一条野河里,简陋了许多,但是高山大河随波漂流,显得宋洋更无依无靠,我觉得不比书里差。

简单概括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我愿意称它为一部像极了字典的小说,凝练简洁,内容很多,一板一眼,略显枯燥。抛开票房的顾虑,影片本身的质量的确也只能说属于中上水准。和《师父》对观赏性和实验性的良好平衡相比,本片还是略偏实验性了。
但就算这样,我也觉得它比绝大多数的土产电影要好,因为徐浩峰在追求一种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他在努力构建自己的逻辑,这套逻辑承接自祖辈,他们对规矩有着虔诚的信仰,等于是规矩的信徒,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混的不是武林,而是宗教。
在这个宗教里,他们头面干净,眼神锐利,言行利索,重信然诺,而这些东西,过了那个年代就没了。于承惠在和徒弟交手的时候叱骂他“老祖宗的东西,看明白了吗”,骂的就是丢失这些传统和尊严的一辈人。
我在写《师父》的时候也间接提到了这一点,那时候我管它叫【风骨】。

总而言之,如果你不喜欢《师父》,看了上面链接所给的小说文本你也没感觉,那么你就不要去看《柳白猿》了。

2 ) 其实这才是逝去的武林

主持公道的柳白猿不在了,并非柳白猿放弃了主持公道,而是武林已经不在了。新生代龙精虎猛的娃们都去投靠军阀了,追求的是早早地建功立业;而株守在陈旧阴暗武馆之中的所谓武行实际上是苟延残喘。这个世道已经不需要主持公道的柳白猿了。

武林规矩已经不在了,匡一民赢了徒弟,徒弟却并未兑现承诺,归根结底,火枪赢了功夫。

武术中真正的功夫不见了,代之以投机取巧,也是因为世道变了。很少有人还愿意付诸一生以求绝学,而短平快的高效上位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音。

但武林真的不在了吗?

1. 匡一民老了,但他没死。

2. 柳白猿残了,但他没死。

3. 只要匡一民不死,月牙红就会一直追随下去。

4. 只要柳白猿没死,二冬就会一直注视和保护他。

这些不过是电影语言,是意象、是象征。

什么是武林

一、柳白猿所守护的武林——“弓道”=“公道”

1. 柳白猿是一种使命,负责维护武林的“公道”。四只箭一个正方,一般深浅,这是一个符号——公道的符号。

2. 射箭之人,比的是气势,浩然之气,正义之气,公道之气。维护武林公道,就是得罪所有人,永远要过朝不保夕的日子,夜里不能睡在床上,只能睡床底下,但这是命,柳白猿的命。电影中的二喜年轻,心态还不稳定,压力很大,那就买醉。但命就是命,理解这一点才能看懂电影后面的发展脉络。

3. 射箭之人,比的是心正,心不正则气衰。每一次他见到月牙红,箭就射不出去,因为心乱了。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已。这里讲的是修身。做柳白猿就是做真君子,不亏心、不违心。二喜第一次和二冬同床,他在意的是二冬是否拿那种事来要挟,二冬不屑(二冬是真喜欢二喜,后面再说),二喜要的就是“不亏心、不违心”,所以他可以答应帮忙,但绝不接受胁迫。

4. 学射箭之人,先要学会做箭。做好箭,就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心稳,手才能稳,手稳,刀才能稳,刀稳,箭才能直,轻重平衡才能达到极致。任何细节都做到完美,才能有必胜的信心。没有信心,气势就会输掉。输掉了气势,也就没有了柳白猿。电影之中,二喜用刀削水果的画面也是符号,每一次削水果都是二喜心态的反映。

5. 学射箭之人,每次出门前要对着箭士像进行自省,要对到耳朵才是平衡的,而对到鼻子就是歪的。讲的还是正心。

6. 学射箭之人,拉弓不能看弓,看弓身体一定歪曲。这既是箭理,也是人心。看弓,便会有得失之心,有得失之心,心便不稳,所以身体便会歪曲。

7. 学射箭之人,左脚要正对目标。抛开不同流派的箭理,这也是一个符号,那就是直面目标,不要怕、不要躲。二喜在与匡一民初次接触之后,认为自己的气势被压倒了,所以回来找二冬讲这个忙帮不了。但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二喜说我再去行刺为的是自己,因为柳白猿不能被人压倒了气势,不能怕,怕一次,就会怕一辈子,二喜就再也做不成柳白猿了。

8. 学射箭的人,不仅要学会射出去的箭,还要学会射回来的箭。这句很费解,其实就是“回家”。“箭已射出,便不能回。但人可以,我还有家乡”,射回来的箭,是师傅教不了的,只能自己去找。也就是所谓“心安理得”。“此心安处即吾乡”,回家,就是找到心灵的归宿。

9. 为什么二喜能够成为柳白猿?因为姐姐。这是少年二喜心中最大的痛,他要的是公道,而不是复仇,公道就是二喜的命,也是最终二喜找回的“家”。

10. 二喜为何不杀恶霸地主?因为他要的是公道,而不是报仇。恶霸地主,罪过是侮辱了二喜的姐姐;但若论对姐姐的伤害,二喜自问良心,他亏欠姐姐更多。杀人虽易,但对柳白猿来说,却永远过不了公道那个坎,二喜若因仇恨之心杀了地主,他便再也做不成柳白猿。

11. 柳白猿为何不杀匡一民?公道与强道可以并存,这是古典思维,也是对现代文化的解构。在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的现实面前,公道和强道反而惺惺相惜。

12. 加一句:做君子其实挺无趣的,正如做柳白猿也其实很无趣。但这是命,事实原本如此,心甘情愿就好。

二、匡一民所追求的武林——“枪”之道=“强”之道

1. 匡一民,十年前(1910年)祸害武林,也就是电影最开头的一段。那时的月牙红还是英姿飒爽的踢馆少女,匡一民已经54岁,还没有遇到杨乃兴。月牙红是她新娶的夫人,但在他心中月牙红不过是帮忙的。帮什么忙?成为一方霸主的忙。

2. 匡一民,枪,百兵之王,权力意志的化身。色情、性欲永远是权力意志的附属品。正如月牙红永远是匡一民的附属品。

3. 匡一民,十年后为了找出二喜,再次祸害武林,甚至比十年前还要嚣张。由此反推,21岁艺成之时(1877年前后),34岁开始辅佐他人成就功业(1890年前后),这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的血雨腥风。十年前(辛亥前后)那次祸害武林也不过是在天下大乱之时,借机奋起、待价而沽。

4. 强道,和公道一样,也有自己的仪式。抽烟斗是为了闻闻自己的味道,若是有了恐惧之心,味道就会变坏,也就是气势上输给了对手。年纪大了,换成每天一个梨,闻闻梨的味道,便是定气安神,与出门照一照箭士像是一个意思。

5. 强道,和公道一样,也追求极致,就是要做一流人物。大背头徒弟讲:“乱世里,哪有一流人物?”,其实这就是自贱自轻了。匡一民始终自认是一流人物。但在徒弟心中,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徒弟未必说错,但自贱自轻终归会落入急功近利的下流路数,这就是徒弟输给匡一民的原因。“老祖宗的东西看明白了吗?”投机取巧至多是二流货色。武学上如是,人事上亦如是。同样都是强道,一流强道追求“自胜者强”,等而下之则是“胜人者力”、“欺软怕硬”而已,大背头徒弟处处贼眉鼠眼,地主王老爷就已经是下三滥了。

6. 强道,和公道一样,也有自己的规矩。比的是枪法,用的是长棍,取“兵者,凶器”之意;换枪头,便是性命相搏,再无师生情分。“我的东西在你身上变了味道。”,讲的不仅仅是功夫,也是做人的底线。事后徒弟背信弃义,枪杀杨乃兴,便是例证。

7. 但在公道面前,强道会心虚。匡一民面对要带走月牙红的柳白猿,居然拿出了手枪,枪还是枪,但此枪已不是彼枪。事后所谓70%云云,不过心虚的托辞而已。

8. “公”道丢了,就只能是“强”道。二喜与匡一民初次交手(那箱梨)之后,气势没了(真正的原因是月牙红)。二喜便射不出公道之箭,只能靠武力去武馆平息纷争,这就不是“公道”,而是“强道”。

9. 加一句:做强道其实没那么拉风。一流人物又如何?一方霸主又如何?不过都是无家可归的游子而已。公道讲射回来的箭,这层道理是强道所没有的。

柳白猿到底更爱谁?

一、月牙红——本我之爱

月牙红是一个符号,色情的符号,性欲的符号。二喜一碰到月牙红,就心慌意乱,这是本能。这种爱来的纯粹,来的感性,来的近乎非理性,几乎无法抗拒。事实上月牙红的妩媚与月牙红的决绝都被演绎到了极致,她是一位心理大师,专治年轻力壮的直男。但她绝不弱小,她才是柳白猿最大的敌人。柳白猿会因为月牙红而放弃自我,变回二喜,但终究发现自己不过是被月牙红骗了,其中的象征意味不言而喻。

月牙红也爱正义的化身——柳白猿,但她更爱强权的化身——匡一民。匡一民不死,月牙红便无法回头。

二、二冬——自我之爱

二冬,混血,父亲是同盟会元老但被杨乃兴出卖而死;也是一身好武艺,但更多的是舶来品,无论是匕首还是绒绳,功夫都是西式的;会讲汉语,但却是西化思维;面容姣好,但更为阳刚。以她对孤儿院的熟悉和信任,出身于此的可能性也很大。她对柳白猿的了解,是匡一民的那个败类徒弟告诉她的。上述这些符号,实在是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了。

二冬爱柳白猿,爱的很西化,但爱的也很古典;倒是柳白猿总是将她作为危险的象征,若即若离。

1. 二冬与大背头,算是平级同事,但不是一路,这在电影开头,大背头想借传授箭道为名搞暧昧,二冬就已经挑明:走开。

2. 二冬也是刘大帅的手下,但替父报仇应该也算不上谎言,大致是相互利用。

3. 二冬与柳白猿同床,确实是美人计。但旋即被柳白猿识破,当柳白猿说出“交换不可以,但帮忙可以”的时候,二冬便生出爱慕之心。同时,柳白猿也对二冬的坦诚多了一分另眼相待。电影里多数情节,柳白猿和二冬除了打架,大都是躺着说话,实在不能过度解读了。

4. 二冬与柳白猿交手,几乎都是用刀背,而遍布砍痕的那支箭,则是二冬和柳白猿的纪念。

5. 二冬救柳白猿,二冬留柳白猿,泼辣坦诚,柳白猿是知道的,也是信任的、感激的。甚至可以说柳白猿也是爱二冬的,但这种爱太冷静、太理性,太有仪式感和责任压力,以至于看上去都不像是爱情。

6. 柳白猿推开二冬,从孤儿院离开,也可以看作心愿未了,无以为家。柳白猿相信二冬是真心爱自己的,而自己说出这个爱就会变得异常沉重。

7. 电影中最后的决斗结束,二冬出现,淡淡的一句“看一眼”,绝了。换来的是柳白猿起身回眸的一瞬。

三、姐姐——超我之爱

姐姐是一个符号,家的符号,道义的符号,伦理的符号,使命的符号。每次姐姐的画面出现在二喜心中,永远是刻骨铭心的。找到姐姐,回家,这是二喜在经历了本我的欺骗、自我的放逐之后最强烈的内在冲动。而电影之中,姐姐似乎与二喜具有心灵感应,在二喜遭遇炸弹袭击的时候,茫然心动、四处寻觅,这种画面与其说是真实的情景,不如说是二喜在生死一线之间,最强烈的生存意志。超我,并非外在的规矩牢笼,而是那个更真实地自由意志:我想成为谁?

3 ) 妄想狂的世界

今天上映《箭士柳白猿》,电影院人不多,看完站起来,左右都在说:“看不懂啊”“最后什么意思”,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隐隐就很担心,要是这样会不会票房很差?虽然明知道这么一部电影一定不会大卖,可还是希望不要变成票房毒药,搞得以后就没有徐浩峰的电影可看了。

因为徐浩峰的电影,是如此独特的东西。在这个观众的每个笑点和G点都被精心研究、流水线生产电影的年代,他的电影,是那么与众不同,给人的回味,又是那么绵长。回家以后,我拉拉杂杂写了一些感想。(后来才知道,这是他2012年的电影,他在这部电影之后还写了《一代宗师》《道士下山》剧本,导演了《师父》。即使这部《箭士柳白猿》上座率低也没关系的了!我多虑了!)


一,美和悲剧

就像小津安二郎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东西可以代表日本式的美”,金基德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东西可以代表韩国式的美”,徐浩峰肯定也很认真地思考过“什么东西可以代表中国式的美”。(这纯属我个人感觉,估计别的导演也思考过,不过他们对待这些东西的态度更多是对待道具,比较功利而无感情。)徐浩峰的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是精心的。他写过自己对那些独特形象的珍爱:

“一个导演,最宝贵的便是发现独特的形象。我也有这种体会,每从生活里有所发现,便觉得是将来的秘密武器,绝不会说出去,而看到别的导演先一步把这个形象拍了,顿觉天昏地暗。”

徐浩峰喜欢把背景放在民国早期,然而对于一部武打片来说,这是非常尴尬的时代,因为已经有枪了。首先是,有了枪,就不能神化武功——《东方不败》那种一针钉死一个人的内功,就不能有;其次,更重要的是,有枪的时代,习武就变得没有实际价值,而只有审美价值,而一个坚持武林“规矩”的人,就变得尴尬,与世界、与自己的理想,都格格不入。当然,坚守是一种美。悲剧的美,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坚守也是一种悲剧性的滑稽,就像唐吉可德大战风车,就像民间科学家声称自己发现引力波。

然而民国早期所有的,不仅仅是枪。这还是一个因各种剧变,而非常驳杂、奇特、包罗万象的时代,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容得下,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塞得进去。徐浩峰对这个时代背景的利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习武者在大时代之下的人生,有一个大的感伤的底子;另一方面,则是时代赋予的灵活和有趣。比如《师父》里面有个失败的老头子,他把武馆一关,就带着在红房子里跳舞的白俄美女,跑到巴西种咖啡去了!这是一个你可以给他任意结局而不显得太突兀的年代。电影里有和尚,有道士,有短打,有长衫,有穿旗袍的婀娜女子,也有穿西装和长靴的帅女人。五花八门,煞是好看。(现在这个时代就单调得多了,说起来扫兴。)

二,妄想狂的世界

我家S,他比我更喜欢徐浩峰的电影,他说,徐浩峰是个妄想狂!哈哈哈。——你可以想想,他造的那个世界,位于民国的大千世界的一个折角处,里面有些奇怪的武林规则,有些逻辑很奇怪、又很坚持自我设定的男男女女……你就会觉得他是多么地爱妄想,而且任性。

他懂得习武的那些规矩章法,但是自己还臆造了些。比如箭士柳白猿,这是一个武行之中,为人主持公道者的名字。一代代用箭主持这个公道的人,都叫柳白猿。他站在门外连射四箭,镇住争执的双方。

徐浩峰所造的世界都似乎有章有法,又让人觉得不知所以。他笔下和电影里的武者们,执着于自己的修炼,而并不在乎国家大义民族存亡,也不太在乎金钱和性。他们在乎的点你很难get到!《师父》里面的耿良辰,宁死不肯离开天津,理由是,天津是好地方,死也不能离开。《箭士柳白猿》里,老头子匡一民回顾一生,梦想都破灭了,人生失败了,自己唯一擅长的,就是武术。到了这里,我们以为他真的要退出江湖啦,结果他要求和柳白猿再打一架!

要进入徐浩峰的电影世界,首先得放下架子,进入他的奇怪设定。那感觉真像脱了衣服,进到一个雾气氤氲的水池子里去一样。深吸一口气,脱吧!

三,濒死体验,宋洋,女性

以前读过徐浩峰的好几本书,实在是一言难尽。好看吗?徐浩峰的语言之好,常常可用惊艳来形容;研究的东西之广、之深,也可以给人一种“学到好多东西”的营养感;他的评论,往往一语中的,令人击节赞叹;然而他的小说看到后面几十页,总是看不下去,小说里人物是疯的,我也看疯了。“意识流武侠小说”派唯一代表人物啊,这是!

说到我的最深刻的个人印象,是他写濒死体验的。“肋骨里多了一样滚烫的东西,为何刀刺入身体,不是凉的?”“郝未真晕厥前的最后一念是:‘我没有中刀。’”“死亡,是比女人更好的感觉。”(《大日坛城》)令人直觉地感到,他写生死一线间的那些体会,是在其中,而不在外。这和古龙的“迎风一刀斩”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啊。他是一个习武的人!然后他才是一个小说家,一个编剧,一个导演。

关于宋洋:御用演员宋洋,帅,长得也正派,他演过一个电视剧,演霸道总裁,气质也确实蛮霸道的。可是他还有一个南京话叫“无所diao谓”的气质,显得疏离,满不在乎,但是又不可侵犯。这是他和一般演“正人君子武术家”的演员,很不一样的地方。也许徐浩峰找这样一个灵魂演员,找了好久吧。

关于女人:徐浩峰欣赏有过往、有风情的女人,他书里的女人,以及挑的女演员,都是眼波横流、杨柳腰轻摆、大长腿。身世不明,眼睛里有杀气,一旦爱起来,就是倾倒一整个大海的那种爱。

晚上我们回家路上,还比较了一下《道士下山》里的志玲姐姐和《箭士柳白猿》里的李呈媛。李呈媛当然没有志玲姐姐那么美,却是风情得多,因为志玲姐姐有闺秀气,放不下架子。那种乱世里有情有义的婊子,李呈媛就演得很好。

四 武戏

徐浩峰电影的武打戏很精彩,就像他的“意识流武侠小说”一样,是自成一派的。不是成龙和袁和平那种香港路数,也不是电视剧里那种花拳绣腿。网上说,这部电影辅以长镜头展现真实的打斗过程,无替身,无威亚,无特技。对于懂行的人来说,看这样的武戏,是莫大的享受吧。在看完《师父》以后,我看到有篇非常懂行的影评,写廖凡在深巷中那一场恶战,是如何用到十八般兵器。《箭士柳白猿》里面的“划勒巴子”,虚虚实实,刚柔相济,非常有意思,就不剧透了。

五 什么是好电影

“电影从来不是物质现实的复现,而是心灵的复现--否则许多电影技巧便无法解释。
出了电影院,能有一个镜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电影往往是好电影。……这一个镜头能总括全片,是一切情节的标杆,直接决定着影片的档次,名为导演意象。 ”——以上引用自徐浩峰自己的文章。虽然《箭士柳白猿》挺晦涩的,但是我想,以他这样的看法,他的这部电影,基本上可以算是好电影。

4 ) 武功与侠义:武林人士的内心禅悟之道

乱世无公道,坚持公道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比坚持公道更难的是,你要有一颗超然而外的心。这是我对影片的理解,也是我对导演本人的理解,更是对导演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另辟蹊径徜徉于中国影坛乱世的一种肯定。

最近《泰囧》很火,更火的是它那超过11亿的票房记录,更有人叫嚣超越《阿凡达》指日可待。我不否定《泰囧》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是成功的,但究其艺术成就而言,并没有说超过《人在囧途》多少,换而言之,它也只不过是一部打打闹闹的都市喜剧而言,但它最大的特点我觉的是导演显露出来的诚意,就像《疯狂的石头》一样,当一个导演还没有被巨额的投资,票房所束缚的时候,他是极有可能拿出诚意之作的。

说那么多,因为我想说的是《箭士柳白猿》,它依然是徐浩峰导演的一部诚意之作。如果你看过电影之后,觉得不屑,那不奇怪。因为从商业电影的叙事角度而言,这部片子相比第一部《倭寇的踪迹》而言,叙事能力并没有直线的提高,甚至还有一些滑坡。我不确定导演是讲故事的能力有限,还是刻意这么做的,还或许是主题太过深刻,要把故事讲好又主题突出对导演而言现在显的还很困难,更或许是导演改编自己的原作比较爱惜,为了把内容都装进去而导致叙事的不够流畅?诸多元素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状,但我不能去一一猜测,只能根据导演的前两部电影说,导演的叙事功力还有待提高,但让人欢喜的是,影片讲述的主题依然是有价值的,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而言,那是有比10亿票房更让人欣慰的价值的。

柳白猿是百年来武馆间主持公道的仲裁人,要主持公道就会得罪人,因为武林从来不是一个轻易会讲公道的地方,胜者王侯败者贼,冤冤相报何时了才是真正的武林法则。你要主持公道,就要有高人一等武艺,才能让大家畏惧,从而信服。但这种以武力建立起来的信服毕竟是暂时的,花无百日红,当年岁已高,武力不济的时候,柳白猿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所以,百年来,柳白猿只是个名号,要代代相传的。

柳白猿的新一代传人,是个悲惨的人,目睹姐姐被地主恶霸强暴之后,精神备受打击,只好在庙里买个替身,自己翻墙跳入人世重新做人。可惜的是,这次他的遭遇了更加悲惨的人生。由于偶然间救了上一代的柳白猿,不仅习得了高强的武艺,还成为了新一代的武林仲裁人。如果按照传统武侠片的套路,那接下来的情节肯定是,主人公下山找到仇家,一刀劈死他还得灭人家九族外加看门的狗。可惜为了维护柳白猿的名号,影片的主人公不得不继续去做武林仲裁人的事情。

但其实在他的内心,一直是有强烈的复仇意愿的。由于这种复仇的意愿与柳白猿名号所代表的,不偏不倚的武林公道产生强烈的冲突,束缚了他报私仇的愿望,才使得这一代的柳白猿产生了强烈的内心矛盾以至于出现了外在的人格分裂。柳白猿的名号促使他做事永远以武林公道为根本,不能产生任何的私欲,所以导演特别安排了一段主人公出庙找名字的情节。从此,柳白猿这个名号就成为了他背负的宿命,是不可抗拒的。当军阀的女下属(那个外国女人)刻意救了他之后,要求柳白猿帮他杀一个敌对的军阀来报恩时候,开始他并不愿意,但柳白猿的名号要求他做人不能欠私情,所以柳白猿只好以武林公道来帮助她做这件事。

但维持公道并不能完全压抑人性,柳白猿的内心终于开始向着私欲的一面扩张。由于没有成功暗杀那个对方的军阀,女特务和柳白猿在一家旅馆又见面了,因为只定了一间房一张床,女特务暗示合体,高风亮节的武林仲裁人自然不会答应这么龌龊的事情。但他内心不想么?真的不想么?面对这么大的诱惑,柳白猿进行了强烈的内心挣扎,甚至不惜和女特务打了一架,最后无奈还是答应再帮女特务一次。临走时,女特务问到,你这次是为了我,那上一次是又为了什么呢?一句话,点出了柳白猿本人和柳白猿名号之间的巨大冲突,所谓的公道和私欲,哪个才真是?

这种对立让柳白猿内心无比挣扎,为了维持武林公道卧底水果店,却早就被人看穿,更纠结于两个女人之间,不清不楚,自以为能主持公道,却始终被强权玩弄。很快,柳白猿开始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下,陷入癫狂,在主持一宗武林纠葛时,连一开始展示自己“无比公道”和武艺超群的四只箭都不敢了射了,竟然以双拳来暴力解决武林争端。可见真正要做侠之大者,维护正义,对于个人而言,是极其残酷的命运。这一点真的很像美国的英雄电影,拥有强大力量的英雄们,并不是自由的,他们要对自己的力量负担更多的责任,即所谓的力量越大,责任也越大。

值得欢喜的是,主人公最终也悟到了这点,知道了所谓武力真正的价值,也就是侠之大义。真正的强者,不是一定要将对方置于死地,而是有能力这么做却给予对方宽容。当柳白猿面对强暴自己姐姐的恶霸,手出三箭,即给予对方严惩,又没有夺人性命。表现出他的内心已经不再纠结,真正的领会了公道的含义。

人活的都很累,不仅主人公这样,分别保护两个军阀的师徒两人也是这样,一个空有高强本领却无法辅佐明主,一个辅佐强权,却渴望武功超越师傅。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两人的一场对决,师傅的武功虽然胜了徒弟,却无法掩饰武功早已走下了历史的舞台的现状,最后自己保护的军阀轻易的被派来的士兵枪杀了。两人最可悲的都是,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武艺的奥秘,却完全忘记了武艺所负有的侠义精神,最终智能落的个悲惨下场。

当冷兵器的时代结束之后,武术开始退出闪亮的历史舞台,也很大程度上带走和中国人的侠义精神。我们开始热衷看武侠电影,开始幻想自己是大侠,仗剑走天涯,可谁又曾想过,做大侠是有责任的,是不自由的,是可能会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精神崩溃的。我们崇尚中庸,却做事极端,我们渴望事半功倍,却常常一事无成,如果我们不能领会自我文化的精髓,做事只能图表面,那我们的内心之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人公众号:爆裂电影 blmovie

5 ) 我便要揭露嘴把式徐浩峰和他的妄口巴舌

徐浩峰,以一种顾影自怜,看透武术 武林的姿态火了,以至于那些捧场的评论家都要摆出一副我们内行看门道,你们看看热闹就好的架势。滴水观音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贴了个芋头的标签,那可就要毒害人了。那么今天我就作为一个晚辈,得罪一下大家,说几句实话,也是为观众,为武术圈好。
我说话直,徐浩峰就是个故弄玄虚的嘴把式,喜欢结交各路花法武术家,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自己却不愿动动手实验一下自己的臆想,也不愿翻翻书看看自己的荒谬。
从倭寇的踪迹说起,他所谓的戚家刀还有刀法,戚继光在《练兵实纪》《纪效新书》里都清楚地写明了来龙去脉,其是个中国装具风格的日本刀,刀法是在战场上缴获的爱洲移香斋门下的《阴流刀法目录》,这本刀谱的日文原档戚继光原封不动放在《辛酉刀法》里了,后来和石敬岩 刘云峰等人从日本人那学来的太刀术融合,被马氏通背门继承,现在传到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明达手里,叫做苗刀或双手刀,马明达先生自己也在《说剑丛稿》“中、日、朝剑刀武艺交流考”中如实记载了这段历史。有关戚家刀 辛酉刀法 抗倭战争这段历史的这几本书,在网上随便就能搜到,甚至某些书店里都能买到,而这个不学无术徐浩峰却在电影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什么刀尖开刃,用枪法,专克倭刀,戚继光本人听到了非得气的坟头冒烟。
再说这部箭士柳白猿,硬生生的通过慢言慢语慢动作,强行的把四十分钟的故事拉长到九十分钟,为了掩盖思想的空虚,只能通过故作深沉来增强神秘感,格斗动作退步到第一代香港武侠片的你来一拳我接一掌,一板一眼一拍一动,被打的人就像是卡壳了一样,出去的拳头不收回来,等着对方做出一系列动作反击。里面武师通过莫名其妙的划拉巴子决斗,他真该多看看明清正经的武书,看看什么叫“游场武艺”,看看戚继光 俞大猷 程冲斗 吴殳这些大师们是怎么比武的。本片最无稽的地方在于那句一本正经的“箭士射箭前要用脚尖对准目标”,中国传统射术集大成者高颖的《武经射学正宗》开篇就开门见山的强调了 射箭最忌脚尖对的,要丁不成,八不就,自然战力才是最稳固的下盘。在影片结尾,徐浩峰说传统射法失传,只剩工艺流传,后半句显然是给欺世盗名的杨福喜打广告,前半句则是自己挥出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了自己脸上,传统射法的典籍,算上高颖的《武经射学总要》,算上清代典籍汇总 唐豪的《清代射艺丛书》,算上日本弓道收录的大量明清射书,算上英国人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谢肃方(中文名)先生整理的《射书十四卷》,传统射艺文献随便一说就有几十篇,民国 新中国著名传统射艺大师 传统射箭比赛纪录保持者佟佩云女士,去年三月才扶杖西行,影片拍摄时大师尚在世,古籍唾手可得,徐浩峰竟然敢说技艺早已失传,他的不学无术和信口雌黄,是这个水浅王八多的时代的缩影,武术早就被这些神棍武侠作家毁了,他还要在坟头上踏一万次脚让它万劫不复。

6 ) 无能的力量

也许有人要纳闷,为何评徐浩峰的电影要以崔健的歌命名,崔健的第四张专辑《无能的力量》英文名是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可以理解为弱者的力量,在这里我想理解为有力量却无能。《箭士柳白猿》里的人,都是有力量的算不得传统意义上的弱者,无论武功还是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力量。这些有力量的人,在时代面前也是弱者,就像冷兵器遇到火枪那样无能为力,就像小农经济遇到移动互联网那样无能为力。
<图片1>

电影改编自导演徐浩峰自己的小说《柳白猿别传》,原著小说的格局更开阔,借由匡一民之口说出“中国老百姓不需要英雄豪杰,需要一个合理的制度”,这是真正的侠之大者。电影可能囿于审查,不得不将民主之探讨略去缩小格局,只留下武林和兵器。柳白猿和匡一民,都是时代的弃儿,《箭士柳白猿》是徐浩峰导演为传统武人唱响的挽歌。

武林仲裁人凭一手弓箭断武行公义人人敬畏,看似强大的柳白猿其实内心极其柔弱,甚至经常摇摆不定。柳白猿第一次出手平息武馆是非,张弓搭箭四箭齐整无半分凹凸,两家武馆心服口服握手言和。待到遇上月牙红,心神不定气势不足,弓弦拉开却射不出公义之箭,转而用了更直接更原始的武器——拳头。这第二次仲裁,拳打脚踢肘击肩撞以一敌四十,打得过瘾却露怯只好仓皇离去,他自知已经失去了柳白猿的资格。第三次,是在爆炸之后射死匡一民的徒弟,也是自己的雇主。这一次他有能力论断但已经于事无补,一张弓箭抵不过一包炸药和四条火枪,他无力挽救杨乃兴。这是冷兵器面对火枪的无能。

匡一民二十一岁认为自己有霸才,乱世之中能有一省一地,三十四岁成就武功,知道自己不能成诸侯转而辅佐军阀。所谓造化弄人,匡一民一生,所遇之主不是无才便是无福,这不是巧合,而是武人天命。直到杨乃兴被政敌刺杀,匡一民才认清自己才是那个无才无福之人。之前一直神采奕奕的匡一民,此时已显龙钟疲态。雄心已死才求比武,以达到身死的目的。匡一民流离一生终不得志,师徒反目、明主亡故。这是江湖武人面对朝堂政客的无能。

点化柳白猿的佛菩萨有两个,一个是姐姐,一个是月牙红。姐姐的不幸让柳白猿厌恶自己痛恨肉欲,而月牙红的温柔让柳白猿明白“女人的肉体不是痛苦与罪恶,那是天堂在俗世上唯一的显现”。月牙红是风尘苦命人,跟了匡一民十年,以为自己是夫人,却被告知是个帮忙的。她被利用,被交易,她的人生永远是被动的。她勾起了柳白猿作为男人的本心,也被柳白猿的真心所动,但终究是不得不背叛柳白猿。月牙红面对真心所爱却迈不出脚步,仅仅因为十年前就跟了匡一民,跟随生命的惯性。这是传统女人面对自己命运的无能。

徐浩峰的三部电影都会有洋妞的身影,《箭士柳白猿》里洋妞变成了混血儿,这个混血女人是电影唯一的胜利者。她身上综合太多元素,性格有男人的阳刚,女人的柔媚;武器有中国的短刀绳索,外国的手枪;理念有东方的人情,西方的契约。混血儿让人看不到她的内心,无法看出她对柳白猿是不是爱,她是目的和结果导向,不是随心而动。所以,博采众长没有漏洞的混血儿是胜利者,她代表的是即将到来的时代。徐浩峰把被强暴的姐姐比作一百年来中国自毁长城的文化批判,我一厢情愿的认为,混血儿是当下中国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不古不今不伦不类的文化现实。

徐浩峰面对每一年都创造新纪录的中国电影市场也是一个弱者,他可以开宗立派自成一格,可以硬派武侠再造江湖,他是有力量有信念的导演,但面对狂飙的商业喜剧和糟糕的大众审美,他无能为力。但是,徐浩峰导演,为自己、为观众,为中国武侠电影挣得了体面。最后,用老崔的歌词作结:

我白日做的梦,是想改变这时代

我现在还无能,你还要再等待

……

刮起了风,感到了希望

风象是我,你象是浪

你在我的身下,我在你的身上

你是否能感到这,无能的力量

7 ) 画虎不成,类乎蛇也,不酸不甜不辣不咸

好吧,作为一个弓箭爱好者,就不指出里面关于弓箭的错误了。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被枪手深深的骗了,才看了这部所谓的电影,这也能叫电影?浪费了多少钱,拍出来这样一部不中不西,不洋不土,不知所云的东西来。里面好像讲的是中国话,可惜就是不想让人懂。

一星给里面的演员。优点,里面2位女子长得还行身材还行,演技由于导演的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但起码没有明显失误。
武术呢动作也还可以。
主演和配角都没有很大问题。

要说缺点其实就一个,8流的编剧,9流的导演。
难得各位影评人有心,大家竟然有空详细分析了一堆屁的组成成份,以及为什么屁是由这些成份组成的。也算是科学精神吧。
所谓的导演明显想学古龙之风,小李飞刀有木有?三少爷的剑有木有?都木有学到,连皮毛都没有学到。
画虎不成,连犬都不像。。。画虎不成,类乎蛇也。
可惜心中有古龙,手中却整出一大窟窿。

西洋管风琴的乐曲配上中国功夫,不酸不甜不辣不咸。开始让人错觉,以为里面有古龙之风,谁知道整个一个大窟窿。开始看到是杨贵妃的影子出来了,谁知道出自一个韩国整容室,而且主体整容失败。

所谓的“导演”同志,一边打着手枪,一边暗自叫爽。
好比一个没拿过菜刀的厨子,拎着一个景德镇的仿元青花磁碗,冒充古董。里面装了一盆子意大利面条,面上浇了一层蕃茄酱做臊子,配菜是没洗过的一整根原味山东大葱。最后,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故意的,里面没有放盐。

老不宜少不宜,文艺青年更不宜。
中不宜西不宜,只宜导演打手枪。

不过还是有价值的,看影评,毕竟比电影有价值,起码能逗得一乐。

你浪费我90分钟,我不在意多浪费一点,让大家省点时间,大家少浪费时间。



请微信扫描 公众订阅号 心源学说 视频节目/


请微信扫描 公众号 心源学说,视频节目/文章/影评视频评论

短评

儒侠义士,文人风骨,长枪短弓,浩峰射雕。承“倭寇”之风,柳白猿更兼内在意境,“虚”气质犹胜“冷”兵器,“冷幽默”的现代性与“长枪短炮”的传统性有机结合,奠定作者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同时也间接影响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雨夜黑衣叶问战白衣群雄)。文有郑大圣,武有徐浩峰,皆得之有幸。

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李呈媛真美!徐老师挑女演员的眼光是直男的榜样!

9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还行

徐浩峰的这片子里,连剪辑都是在练功夫。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和混血姑娘的互动还挺挑逗的 抖M快看哭了 讲了一个理客中 武功高强 追求政治正确 缺乏判断能力 多愁善感心太软 战胜不了上脑精虫 自以为主持公道 其实什么也做不成 乱世中再厉害的个体也是无奈 不知该跟上哪支队伍 秉公正和尽人情都是痴心妄想 开一枪说他是我的 比师父好看很多

16分钟前
  • 柴斯卡
  • 力荐

三颗星,不能再少了

18分钟前
  • 潜行
  • 还行

徐老师在票房不足50万的倭寇时期就预言要连拍七部为武学正名,现在小说集子影像化的工作真的一部部排上日程了令人欣慰,或者说这简直是个奇迹,我本以为《师父》影像归因于曾与王家卫搭伙且砸钱了,但看完紧挨着倭寇拍的柳白猿我才意识到,这种改变是徐自己琢磨的,牛逼

23分钟前
  • 苏乏
  • 力荐

王家卫的武侠是伪装色情的性冷淡,徐皓峰的武侠是伪装性冷淡的色情,颜色再寡淡都拦不住导演对大洋马和大白腿的趣味,甚污我喜

2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人物角色一板一眼的做,电影比兵器还冷冰冰。只是觉得,中国还是需要更多这样不飞来飞去的武侠电影...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倭踪》牛刀初试,生涩稚嫩。到了《师父》则圆熟甚多,进步显而易见。拍摄在两者之间的《箭柳》,好看程度也介于两者之间,火候恰好不生不过。但三部的问题是一以贯之的,就是太“装”,一方面这是导演做人做事的态度问题,另一方面也跟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关,不“装”,不“端着”,自然就没有存在感。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觉得田壮壮说的很对,不管怎么样,首先真诚的去做个东西至少是值得尊重的。。。

32分钟前
  • iceman
  • 推荐

好看,镜语、影调,活动空间布设,动作分寸拿捏,都好,男人有气,女人有韵,眼神交汇有电。倭寇是草创,柳白猿是精进,师傅是野心,所以这部最好。徐浩峰的预算,倭寇Low,气不足,师傅太贵,秤不住,柳白猿刚好;卡司也是,有宋洋这种新丁入毂,于承惠这种老将压阵,足矣,无须太大。

3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想了想还是打了五星,后半段太出彩了。主要是表达的武侠观念太好了,一个不造作的江湖,可以让我原谅它其他扭捏(或者说不成熟)的缺陷。世界观很棒,音乐很棒,可惜了叙事很烂。好在后来「师父」很好看。看的时候觉得像聂隐娘,让人想活在镜头里的真实世界。

36分钟前
  • 波澄酒
  • 力荐

怪里怪气的电影,很好看,观影过程中没出戏

39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电影应该三年前的吧,依然写意,风格大于内容,这不是江湖不是武侠,就如男主说的“我是武行”,武行二字才是徐浩峰的武侠世界。分的话,我还是愿意给个四星的。

42分钟前
  • 电影学徒
  • 推荐

电影便如张弓搭箭,比武那段,拳弓相抵,电光火石间,突然转向古寺一角,檐瓦间古钟回荡,张弛只在一瞬间,爽利干脆,荡气回肠。开场的荒草地,古刹间的对决,仪式感十足。台词动作充满刻意的断点,爆发得突然而彻底,收束时毫不拖泥带水,动静之间,韵律非常,今年看过的最佳。

46分钟前
  • 北极熊
  • 力荐

“有事吗?”“看一眼。”美

48分钟前
  • 琦殿
  • 还行

不如《倭寇的踪迹》惊艳,不似《师父》圆熟,但依然要为徐皓峰极具才华与个性的表达给予好评。结局“长枪”与“弓箭”的对决加分!

51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横移武打长镜头,固定机位摆拍快切动作,电声乐器加管风琴营造仪式感……也许徐皓峰存在的价值就是开拓类型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吧……同样的题材,李小龙拍的是功夫,徐克、侯孝贤拍的是侠客,李安、胡金铨拍的是江湖,成龙、甄子丹拍的是动作,徐皓峰拍的则武行、是规矩、是逝去武林的生存方法论。

52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还行

“15个苹果,不能再多了。” 三部徐浩峰,竟然更爱这部。

5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三颗星,不能再多了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