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周渔的火车

爱情片中国大陆2002

主演:巩俐梁家辉孙红雷李志雄孙周

导演:孙周

剧照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2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3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4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5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6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3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4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5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6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7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8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9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43

详细剧情

周渔(巩俐 饰)在小镇上从事陶艺工作,美丽善良的她遇上诗人陈清(梁家辉 饰)后,对他的眷恋油然而生。尽管陈清在另一镇上做图书管理员,生活清贫,爱情的力量还是让周渔甘心劳苦,来往于两地只为照顾陈清。慢慢地,她变得有点疲倦。

长篇影评

1 ) 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



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
仙湖陶醉的青瓷
在我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
它溢出了我的心湖
由你完全充满 由你完全充满...

你为什么要说这些
你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

张强站在桥上大声朗诵陈清的诗
这一段我看了好几遍,连同他和周渔在床上那一段
很打动我
其实诗写得不怎样
可是那份爱被湖水渲染得格外深沉
诗人的忧郁与现实的无奈

"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
这个女人想要的是什么
是浪漫的爱情还是实在的生活
我想,她要的是全部吧
她想要的是一个有着浪漫气质的生活勇士
或者还有一些关于爱情的淡淡忧愁 散不去

2 ) 真实和幻象的交叠

2002年,周渔的火车上映,我还在上初中。我的好朋友跟她爸妈去影院看了这部片子,回来跟我说,没看懂,挺色的。于是我是抱着一种看晦涩情色片的心情来看的。但是实际上,它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天马行空不知所云,也没有过多香艳的镜头。但是如果是十年前观看,我可能会有跟我好朋友得出一样的结论。谁能要求初中生对故事和对情色尺度的有多高的理解呢?

言归正传,影片的人物设定十分巧妙,两男两女(巩俐演的算两个角色),周渔和张强生活在三明,陈清和阿秀生活在重阳,而四个人的联系是通过往返于这两地的周渔的火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三角恋或者四角恋的故事。两个男人通过周渔这个女性角色产生了间接的联系,而两个女人则是通过陈清这个男性角色产生间接联系。互为间接关系的两对角色之间未曾谋面(暂不提阿秀对陈清声称她见过周渔)。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张强对陈清的认识是通过周渔的描述,而阿秀对周渔的认识是通过陈清写的诗。而陈清和周渔,一个是诗人,一个是画家,从事这两种极富浪漫气质和想象力的职业的人,你怎么会知道他们对一个故事的描述有几分真实的成分,又或许根本就是他们自己臆想出来的故事?

这部影片虚实交错互为映射的手法并不是我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后体会出来的,而是从影片一开始就被点明了。影片有三个时间轴,一个是当下陈清和阿秀故事的时间轴,一个是过去周渔和陈清故事的时间轴,还有一个是过去周渔和张强故事的时间轴。这两个过去的时间轴在后面交叠在一起不容易分辨,但是在最开始切入故事的时候是明显的两个时间点。

影片第一个镜头给阿秀手里拿着陈清的诗集,第二个镜头阿秀躲在暗处窥探周渔的背影,然后阿秀跟过去喊了一声周渔,周渔回头。随着陈清念诗的声音响起,周渔曼妙的身影出现了。影片从阿秀的视角切入以后,并没有急着描写周渔和陈清的故事,而是转而又从张强的视角切入故事。张强第一次对周渔有印象是周渔在火车上借烟,他开始留意这个女人。紧接着切入周渔视角,她第一次对张强有印象是在上火车的时候,这个鲁莽的男人不小心磕坏了她的瓷碗。在真实时间上对于周渔和张强的彼此“发现”,周渔的切入点要略早于张强的切入点,但是影片里却把它安排在张强视角之后,这样时空错乱的表现使观影者自身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切换,这就有了不同的主客虚实的体验。这之后甚至又切入了一个列车员的视角,看到周渔在火车上抽烟。然后是张强和周渔第一次的一个长接触,张强想买她的瓶子,她不肯卖,一怒之下把瓶子砸了。观众一头雾水,正如一头雾水的张强。这时候观众是站在张强的视角上看神秘女人周渔。(后面再交代周渔的生气是因为陈清叫她以后不要两边跑,就存在于周渔的叙事视角了。)然后另起一条线,交代周渔死后,阿秀跟成名后的陈清认识的过程,接着由阿秀的口开始叙述陈清和周渔认识的过程。这就又回到了过去。陈清第一次遇到周渔,是被周渔的舞姿迷倒。他写了一首诗,“我在梦中看见你,犹如一团流动的水气,你不经意的舞蹈。。。”。这里很难让人分辨这究竟是两人现实的相遇,还是陈清梦里的相遇,又或者是阿秀在读诗的时候想象出来的二人相遇。即便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故事,影片的叙事手法也不是简单的倒叙,因为在以阿秀的口吻(也可以理解是陈清的口吻)倒叙周渔和陈清的故事之前,就先后有张强和周渔两个口吻来给周渔和张强的故事起头,而张强和周渔的故事从时间上开始于周渔和陈清故事之后,这样一来,先写讲张强和周渔再讲陈清和周渔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倒叙。如果分析地更细致,最开始阿秀已经处在寻找周渔的旅途,后面再介绍她与陈清的相识,也是倒叙。这几段倒叙夹杂在一起,同样让人产生虚实主客互换交错的观影体验。

电影里两句关键台词。“爱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她会让你更加清楚地看清自己。”“心里有就是有,心里没有就没有。”这两句台词更进一步点明了影片里虚实交错又互为一体的表现手法。

这故事最让人着迷的是可以把其中几个人当做真实存在,而另一部分人当成是真实人想象出的幻象(在镜子里),无论你把真实安排在谁的身上都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从张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他和周渔之间的故事看成真实,而陈清和周渔的故事是他的想象。他想象中的陈清是一副躲在图书馆里的穷酸书生样,不能接纳现实,只会消极逃避。而被张强做了镜像的周渔则有张强身上敢于担当敢于直面现实解决问题的性格,而这个性格必定会与陈清产生矛盾。

从阿秀的角度分析,她对周渔这个死掉的女人则有更夸张的想象。在她想象的世界里,周渔背着陈清有了别的男人,而且那个男人俗不可耐,就像并不清高的周渔一样。情敌之间又怎能有什么美好的想象呢?

从陈清的角度分析,周渔死后,回忆里的周渔美得不像话,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他找了一个长得跟周渔一模一样的女人谈恋爱。而这个女人却无中生有地污蔑周渔,居然还说见到了她,陈清一定认为这个女人疯了。

从周渔的角度分析,两个男人是她的两面镜子。对诗人陈清的迷恋让她可以做一些像诗人一般浪漫得过分的事情。周渔的火车象征着周渔对诗人爱情的追逐,她不能满足于跟她同住三明的张强给她现世的安稳,她的爱情是在别处的,她执着地每周两次坐火车去重阳,连列车员都说这怎么受得了,她为他画瓶子画碗,甚至当他躲去了西藏她也要坐车去看他。而在兽医张强那里,她却能像一个普通村妇一样给他的朋友烧一大桌子菜,但是她绝对不能接受张强跟她玩浪漫。张强像个傻子一样想讨好她,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她是喜欢浪漫,她喜欢的是陈清的浪漫,不是张强的,她想借助张强去拥抱一种真实的世俗的生活。周渔是矛盾的,她既有浪漫的气质,又有世俗的观念。当她的世俗观念在浪漫的陈清那里受到打击的时候,她要在世俗的张强那里寻找安慰。而张强又满足不了她对浪漫的想象,所以她又一遍一遍地坐车去找陈清。这样被两种生活撕扯着,最终她也顺理成章地毁灭了。

四个人可以是四面镜子,究竟哪些人是真实存在的,哪些人是镜子里的虚像,取决于镜子摆放的位置。可以确定的是,这电影的画面和镜头下的巩俐真是美到超脱于真实了。

3 ) 《周渔的火车》触不到的真实——真或假真得有那么重要么?

我昨晚看完了,睡前又想了一下,想到了一个词“四度空间”。我觉得这部片子描写了四个时空,第一个时空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周渔和陈清以及和张强的故事;第二个时空是陈清诗集里所描绘的他对周渔的情感;第三个时空是读者秀通过诗集感知到的周渔的形象;第四个时空是秀想象当中周渔的形象和周渔的感情经历。这四个时空交错层叠地展现,如梦如影,亦真亦幻,有如开篇的仙湖一般可以想象得到但却触摸不到,导致观者分不哪些镜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哪些又是片中角色主观意识中的想象。张强跟周渔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么?陈清知道么?他在诗集里隐晦地表现出来了?秀通过诗集触到了这段故事?或者诗集里没写,秀通过旁人的讲述得知的,比如阿香,比如列车长?又或者周渔跟张强这一段完全是秀自己想象出来的?她想象着如果自己是周渔的话那么就会遇上张强这一样一个男人展开这样一段故事?周渔最后真的死了?还是陈清为了获得自己心灵上的解脱而把她“写死”了?秀其实就是劫后余生的周渔么?导演是从读者秀的视角,带领我们去触摸周渔的故事的,秀是通过陈清的诗集来感知周渔的形象的,那如果周渔本就不存在呢?就象陈清写的那首关于仙湖的诗一样,仙湖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呢?用这样子的思路来解读的话,就颇有梦中梦,戏中戏的味道了。张强这个糙人时不时地蹦出一两句禅语式的台词很有意思:千万别当真啊……心里有就有,心里没有就真得没有。那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张强说,我看见陈清了。秀说,我看见周渔了。也许,正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陈清和张强是同一个男人,而周渔和秀也是同一个女人。真或假真得那么重要么?其实导演在飘渺朦胧的镜头下,要表达的是对爱情的追问, 对男女关系的探讨,如果我们观者对此有所感悟,也就是触到了电影的意图吧,我想。顺便说一下,看豆瓣上的剧照截图,发现有不少镜头被删掉了?我一直觉得巩利的五官比张曼玉好看多了,在孙周导演镜头下展现出各式各样的美,这种美感迥异于之前老谋子镜头下所展现过的,她的确是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在孙导的影片里开掘出她以前不为观众熟悉的另一面,令人耳目一新。

4 ) 诗人、粗人与女人

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
有时候变得纤细
微风吹起鳝鱼的冰裂
仙湖
陶醉的青瓷
在我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
她溢出了我的仙湖
由你完全充满
完全充满

——陈清《我的仙湖》

文艺青年往往是浪漫的代言人,他们在普通人里眼里是富于浪漫气息且才气逼人的。尤其是会写诗的文艺男青年,往往更容易获得漂亮女孩的青睐。爱让女人变得坚强,却让男人变得软弱,尤其是诗人。正经的诗人们通常都是比较胆小的,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去追求女孩,他们喜欢被女孩追。因为女追男隔层纱,所以这些外表体面内在风骚的男人似乎从来不缺少美女的眷顾。

而另一种男人则需要耍耍手段才能泡到姑娘,这种男人大概是没有所谓的浪漫气质的。相对于感情细腻的诗人,可怜他们只能被统称为粗人。男追女隔层山说的就是这种粗人获得爱情的方式。虽然粗人没有诗人那么会写诗,但是粗人也会想出别的办法来获得女孩的好奇,进而夺得芳心。再说了,浪漫这东西是人人都玩得起的,不像周渔,一般的男人要不起她。

当然,无论怎么看,美女周渔都是更爱诗人的。因为诗人有理想,诗人会为她写诗,诗人的身上还有一种忧郁的迷人气质。可遗憾的是诗人最后还是放弃了理想,并离开了她。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逃避方式,尤其是对待一个可以每周两次坐火车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为他着迷的女人。

女人似乎是不需要分门别类的,因为无论怎么分,女人都还是女人。聪明和愚蠢经常可以同时体现在一个女人身上,而坚守与放弃的决定也通常会在一念之间被选择。享受爱情或渴望爱情的女人会有一种特别的光彩,这种光彩很容易就会被看出来。它比诗人的忧郁气质要强烈的多,于是,这个世上大多数被追逐的,还是女人。

真正的爷们儿,更容易由粗人演变而来。如果期盼着某位诗人有朝一日可以顶天立地,这将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儿。可尽管如此,女人们的心里还是会常常为诗人留出更多的位置,就因为他浪漫。可上面说过,浪漫是谁都玩得起的东西,只是各有各的玩法。

比如接吻,粗人往往比诗人要有趣的多,因为诗人时时刻刻都不愿意撕下那层害羞的面具。当害羞的人突然发狂的像暴风雨一样吻时,十有八九是他的心开始慌了,他希望用这种幼稚的方式来取悦或安抚女人,可惜这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女人在遇到麻烦时应该是没有那种心思的吧。而粗人更喜欢守株待兔,至少很快会让像蛇一样的调皮女人顺从,而在大家遇到麻烦的时候,也不会用愚蠢的方式去安抚。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话,“爱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会让你更加清楚的看清自己。”

诗人和粗人之间是没有平衡点的,于是影片的最后只好为周渔安排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何必把女人逼上绝路呢。

5 ) 你的火车开向哪里

很久就想看的片子。分两次,今天终于看完了。

周渔:在火车上就像在家一样,跑来跑去,总觉得会发生些什么。

陈清:陶醉的青瓷,在我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

张强:你心里有就有,要是没有就真没有了。

记得以前就对朋友说过,我很喜欢坐火车,喜欢哪种在路上的感觉。整部片子贯穿着这样游动的绿皮火车,飞快流动的铁轨,还有妩媚的女人飘逸的长发。只是周渔这样的执着的奔跑,直到后来包括陈清走了,她还是坚持去恋人的地方,每周两次火车,她说,习惯了。突然让我想起《千年女优》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她们的爱都已经和男人无关。藤原千代说,原来那时喜欢的,是不断寻找的自己。徐静蕾说,我爱你和你无关。周渔说,爱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她会让你更加清楚的看清自己。你的火车开向哪里,是虚无缥缈的仙湖,还是永远都到达不了的天水。

后话,发觉自己恋上了孙红雷的声音,啊啊啊啊囧

6 ) 火车去哪儿?你又是谁?

2002年,我23岁。
那是多么年轻的时候我不记得了,记忆里有很多浓烈的忧伤,这份飘忽的忧伤很多时候带着不入世的孤单跟对于这个世界毫无招架之力的卑微,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贫穷。
年轻时的贫穷就像一种残缺,让你在很多时候变得不自信,显得怯懦并且可笑。甚至到了年老,贫穷也会像生命的一块瑕疵,总是那么的不完美,总是那么的苍凉。而这,注定是大多数人的机遇。对于女人,遇到好的男人,可以平安平静的相互包容接纳对方的美好与丑恶,可以没有对于未来的不安,那就很好了。额外的财富,有时候交易到的是对于安全感的获取。这些都是我很年轻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因为我以为,我是个富翁的女儿,我也以为我会用一种阔绰的方式活下去。
我已经记不清这部电影跟这部小说的差别。
我只记得我在兰州,一个人穿过校园的时候,网球场有人在砰砰的打球,路边停着小车,我看着那斑驳的铁网,忽然就停下来。我想起了,陈清,想起周渔,想起他飞腾起来拍的照片,跟他的死,很不和谐。
有时候,下雨。
我也会想起陈清。
当然有时候我会跟汉正街的那个陶虹搞混。生活的泥泞总是有类似的地方总会让人似是而非。
梁家辉问巩俐,你喜欢我,还是喜欢诗人。
周渔不知道的是,陈清还有别的女人。
这个世界,总是有另一面,我们看不见。
隐藏有时候是为了更美好。然后却最残忍。
以前觉得爱是必须非常明确的,爱你,还是爱诗人,一定要分得清。
后来发现,你或者诗人,又有什么关系。不管你是谁,感受就在那里,无论你在意或者不在意。所以,仓央嘉措在这个层面走的非常高远,才被21实际的人们蜂拥追赶。那不是佛,那是悟。
有时候,我会怀念曾经的穷。
穷的义无反顾,穷的顶天立地。绿皮车或者大排档从来都不会觉得那会怎样。当人在极度贫穷的时候,所有的标准都会成为没有标准。同样,那份贫穷会变得理所应当一般的去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爱也是这样的。爱一个人的时候,可耻的或者是卑劣的也都没什么可怕,爱的冲动会让一切都变形成为自己想要接受的那副样子,也是理所应当。比如周渔爱陈清,比如阿秀,比如张强。比如我,或者你。
2014年,我35岁。
12年里面,我走过一些城市,遇到过各宗各样的人跟生活方式。也有一些不那么赤裸裸的生离死别,也有一些不那么血淋淋的颠沛流离。生命或者说老天对我很好,给予我很多,即便是那些黑暗的时间,即便是暂时的被抽筋扒皮,他们不是为了杀了我,相反,他们是要我活得更好。也许没有了陈清的周渔成为一个俗世的女人后会活的有滋有味,会变得圆满丰润。
但是,总是更爱那头走失的狗。
看马克吐温的礼物,也会觉得遗憾,倒不是彼此给予或者失去,只是觉得如果当初那又会怎样?
当时如果留在这里
你头发已经有多长
当时如果没有告别
这大门会不会变成一道墙
……
通常人们放不下的不是错误而是如果没有错误的可能性。
于是爱变成了,如果当时。
如果当时陈清没有死。
周渔跟他会不会继续彼此纠结的相处下去。一个滚烫,一个黏稠。
如果当时我们没有选择离开。
眼前的一切又会成为什么景象?
如果当时梦想统统都成为现实。
我们是不是会快乐的没有忧愁?
如果当时,一切都看得见结果。
还会发生什么呢?

人生就在一次一次的岔道口变成了自己的样子。陈清的样子,周渔的样子,张强的样子。这些样子的背影都被拉长后投进了无尽的黑暗。你再也不是昨天的你,或者今天的你,甚至此刻的你。
有人爱慕你横空出世的骄傲,同样,你会死在这里,带着那闪烁金光的东西。
有时候美是那么的不可理喻,越是不堪越是凌乱越是挣扎,越是动人心神。有时候,你的美,是刺向你的利刃划开肌肤的绽放,你的美,是从肮脏爬起时惊恐的眼神。
然后美好并不是美本身。
美是决绝无情的。
美好,总是让人感觉更加舒适。
因此在我们变得更美好的同时,可能我们再也不会美。灵魂的凋零,肉体的乏味。
美好总是相似的,温暖的,柔软的,有各种各样逻辑跟善良的。
然后美,总是那么的不可知。
所以,爱,就是美。
美,就是爱。
瞬间出生,瞬间死去。
我们挥别往事,挥别生死,挥别那些生命里的滥葬货。也挥别了一个鲜血淋漓的自己。
我不再是我。
周渔也不是周渔。
陈清也不是陈清。
当我们遇到另一个人,进入另一个关系。
一切都变成了另外的存在。
因此,珍惜缘分,也可以说是慎重遇到。所有的遇到都是一条线索,那线索里埋着宿命埋着因果埋着轮回埋着我们的未来。
你也许爱的是昨天那个还是诗人的我。
也许爱的是今天这个还会流着热泪的我。
但那一切,都已经死去了。
所以请你继续爱我。
爱这个变得美好以后温吞无味的我。
爱这个失去勇气贪图享乐的我。
爱这个被生活揉碎了又重新拼装的我。
爱这个,你可能不爱的我。
诗人已经死了。
爱情也不会回来。
请你,永恒不变的,继续爱我。
哪怕我也已经死去。

“它溢出了我的仙湖,
  由你完全充满,
  完全充满。”

短评

耽于唯美,这样没出路的啊。把一个逼仄的爱情故事用一种自怜自爱的方式来表达,视听很美,但也很造作。

2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我的仙湖 用尽世界所有语言,也不够弥补我们分离的忧伤。 把泪水留给自己,如果我消失,你也将寂静无声音可听。 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有时候变的纤细,微风吹起鳝鱼的冰裂, 仙湖,陶醉的青瓷,在我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

5分钟前
  • 海 盗 砰 恰 恰
  • 推荐

巩俐在这部戏里散发出柔软的光芒,豆瓣评价不高,我却很喜欢这部电影,那种火车声贯穿全剧的氛围,被感情溢满之时,痛苦却无法分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东西,绵绵柔情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吗?生活里爱情是次等的,即使开局的时候无限的甜蜜与美好,磨合之后的粉尘也会让你灰头土脸,一切要看你怎么收拾

7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张元的《绿茶》,徐静蕾的《陌生女人的来信》,娄烨的《苏州河》,孙周的《周渔的火车》,大陆华语文青必点之四大。这样的低角度中近景、暖色调、微醺晃动感,张淑平拍情色片会有多好。6.5

12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昏瘦。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周渔的火车》上,真是乱成了一团麻。我们随着这台时光机边走边看,最终看到的是一个沉醉在昔日世界里,不愿前行的男人。大概是受了王家卫的影响,从当下穿回过去,飞蛾扑火般的「周渔」似乎又走到了《漂亮妈妈》的反面。你喜欢我的诗,还是我的人?周渔答得完美而认真。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位诗人,犹如那件刚烈而又柔软的青瓷,亦如画在泥坯上经由炽热的爱情淬炼而溢出的仙湖。然而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文青性格也着实将自己推向了历史的潮水当中。这是一个被过去填满内心的男人,他的世界再也容不下将来。幸好,周渔不是「周渔」的替身,倘若这辆小火车呆腻了,那就搬进豪华的《2046》去住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5分钟前
  • Muto
  • 推荐

再次承认我不适合看文艺片,除了色彩流动的小镇,几乎什么都没记住。小镇故事多,仅仅一个暖黄调的镜头就可以衍生出许多情节和遐想来。瓷器,清画,红色旋转的裙摆,火车,这些元素糅杂得太乱。片中写诗的男人太虚,不如给猪配种的男人来得有味儿。影片的每一段都太突兀,像一个来不及收场的成人游戏。

17分钟前
  • 苢蘩
  • 较差

绿皮火车是一种很魔幻的存在,它用最廉价的方式打破了不同时空的壁垒,一个个站台之间,时间仍在,而你我不停飞逝

18分钟前
  • 尘埃眠于光年
  • 还行

它溢出了我的仙湖, 由你完全充满, 完全充满。

20分钟前
  • 西决
  • 还行

巩俐太太太太太太美了!!!!!!这俩男人谁都配不上她!!!诗人只爱自己 医生爱她但是又hold不住她 拍得气氛很好 湿润朦胧 但是后半段太散了 节奏不好 看着闷又没闷到位。。导演火候还不够啊 但是演员都很棒~还有那首什么仙湖的诗 其实写得很俗啊。。没觉得哪儿好

21分钟前
  • 小M
  • 还行

把巩俐阿姨拍得这么美绝对是比老谋子还成功的!+1星。

24分钟前
  • M.
  • 推荐

这些诗是大面积抄袭聂鲁达的吧

26分钟前
  • watly
  • 还行

有时候女人为了让自己信以为真,便故作姿态的做些特别情绪化的事情,这种偏执的追逐被扣上了文艺的帽子后,所有的不切实际都变得容易理解。女人最后只剩下映照在脸上明媚却冰冷的阳光,清脆又单薄的虫鸣。电影的结局是死,生活的结局是认命罢了。电影里环境氛围烘托的很好,但过于文艺,有点做作了。

29分钟前
  • MUSHROoM
  • 还行

铁轨是来来回回的眼泪,纵横交错,编织着你我之间不可言说的梦。你给我沾满露水的鲜花,给我纯净而热烈的湖,却也给我如影相随的寂寞与不安。我是爱情里的流浪者,漂泊不定才是我的归宿,在陌生的车厢里寻找熟悉的脸,还未出发,就已经望见归途。爱人如镜,爱意如梦,恍然间看见你,原来却是自己。完全被低估的神作,看孙周审美水准这一部就够了。房屋里错落的光影,一如漂泊无依的心,周渔之所以往返于三明和重阳,是因为诗意是流动的,绝非一潭死水,她的救赎起源于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流浪意识,这种不确定的求索,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淹没属性,足以击溃(干扰)任何一种生活状态。无论张强或陈清,在周渔面前都有点怯,火车在此处象征一种永不休止的汹涌爱意,二人互为终点和起点,如此反复。剪辑上故意做的杂乱,如同交错的轨道,绝美的超时空质感。

33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在从爱丁堡到诺丁汉的火车上看的 身临其境地听着那一串串迷人的轰隆隆 就忽然特别能体会这片子想要表达的流动意象 女人像是火车一样 永远在开往不同的站点 不停歇。周渔不爱陈清 爱的是她作为一个女人诗意的转变 因为爱人有时候真的像是一面镜子。

36分钟前
  • 四月姑娘
  • 力荐

不是跟诗人有关的电影就一定非得文艺至上,素材被胡乱的剪辑,看着令人思绪凌乱,感到莫名其妙。为你写诗却又不给你承诺的男人,大多就是渣男,写诗的真不如养猪的。以及,巩俐真的不适合周渔这个角色。

3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在一个小城市,总有一些向往温情向往文艺的青年,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另一个是瓷器厂的画工,都是和文艺搭边的工种,碰巧一个人会写诗,另一个人还画的不错,这样的两个人只要看上一看,就会象磁石一样互相吸引

39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忘记了结尾,最后巩俐有没有跟了梁家辉?印象最深的是巩俐去看望梁家辉,带着吃的。梁在家穿着松垮的背心,用手提着两大摞书,巩俐被他狼狈的模样逗笑,问他这是要干嘛,梁说,要锻炼身体。

44分钟前
  • 有些话不必问。
  • 推荐

喜欢巩神穿裙子时,裙摆拍打小腿的画面……

48分钟前
  • 露娜peace
  • 还行

巩俐:坐火车上瘾,徘徊在两男之间,抽烟,做爱,迷茫,追求幸福又一无所获,这就是那在瓷器上作画小资得不行的周渔。

53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要我就选孙红雷。跟文艺青年除了自虐找抽添堵之外还能干啥。找个土鳖多欢乐啊。

56分钟前
  • 黑色七月半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