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上海伦巴

剧情片中国大陆2006

主演:袁泉  夏雨  管艺  崔杰  李学通  

导演:彭小莲

 剧照

上海伦巴 剧照 NO.1上海伦巴 剧照 NO.2上海伦巴 剧照 NO.3上海伦巴 剧照 NO.4上海伦巴 剧照 NO.5上海伦巴 剧照 NO.6上海伦巴 剧照 NO.13上海伦巴 剧照 NO.14上海伦巴 剧照 NO.15上海伦巴 剧照 NO.16上海伦巴 剧照 NO.17上海伦巴 剧照 NO.18上海伦巴 剧照 NO.19上海伦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44

详细剧情

1947年上海,圣诞夜。女主人公婉玉(袁泉饰)偶遇男主人公阿川(夏雨饰)。一部《乱世佳人》唤醒了婉玉内心中演员梦的渴望,她自作主张的报名参加了《乌鸦与麻雀》的电影试镜。几经周折,婉玉终于如愿以偿。再次在昆仑影业公司遇见阿川时,婉玉并没有认出阿川,可她对阿川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在慢慢的接触下,两人由相识到相爱。可身处在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对着难以选择的矛盾,两人再一次擦肩而过。

 长篇影评

 1 ) 伦巴上海

后来
一部叫《上海伦巴》的电影在桥边渐渐绵长
暗黄色的灯光
暗黄色的暖意
暗黄色的朦胧
暗黄色的暧昧
暗黄色的吻
一首忧郁的外文歌曲,谢幕了伦巴。

 2 ) 刚刚及格……

因为喜欢夏雨,所以才对此片期待很高;
也因为喜欢夏雨,所以虽然片子不咋地,但也不恨它。
我才不管它到底是以谁为原型,反正就讲了一男一女因电影而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
其他我实在无话可说……

 3 ) 上海伦巴,旧上海里盛开的花

很文艺的一部爱情片,旧上海的旧故事,让人想起张爱玲苏青的小说。虽不比老酒酽茶来得厚来得沉,但却如一件做工精美细致的首饰,在时间的摩挲下更显风情无限韵味十足。每一颗珠子每一处镂花每一截线头都在讲述着它们的故事,伴着唱机徐徐荡开的柔情缓调,伴着夕阳无限好的熏风袅袅。

我喜欢这个故事,感情在不急不慢的步调里逐渐涨满,促使着人物前进前进,从而挑出矛盾质问生活,亦或挖掘自我追求本真。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关于进步与更新,反省与认识的故事。然而我们都知道,新思想从来都要遭到腐朽卫道士的钳制与镇压,所以这部片子里理所当然有冲突,有迷茫,有徘徊,有挣扎,有不屈,当然最后也终于有突破。

婉玉到底还是出轨了,翰庭到底是不明白自己哪点输给了阿川。我只能说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
谁也没有错,只是因为不懂得。

其实蛮可怜翰庭这个角色,他很好,只是少了点个性少了点自我,太听话就显得苍白软懦了。我不能说他不对,我只能说他不够幸运不够通透,一没投好胎二没娶对妻——出身不由己,道路也选错。他和婉玉压根都不配。
说到婉玉这个角色,我觉得袁泉把握得不错。演出了这个人物对于新事物与大世界的渴求与热爱。她那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里仿佛盛满了明亮的星星,眼波流转处,温柔里闪耀着刚强。她是自我的,是上进的,是可爱的,是勇敢的,是真性情的,是一个棱角分明的可人儿。我觉得袁泉很适合这个角色,她说不上十分漂亮,却有十分独特的气质,扣住你,让你觉得她就是婉玉。她很适合演老电影,黑白电影或者是话剧,不复杂的背景,不专门的渲染,就单单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去制胜。
最后说到阿川,一个很真很好很负责很执著的人。他虽不富裕,可他懂怎样才是爱婉玉,怎么才是懂婉玉,什么才是婉玉真正喜欢的热爱的。但他并不莽撞,他理智,他不横刀夺爱他开导婉玉。可是,对于这样一群真性情的电影人,真爱这种东西,哪里又是理智束缚得住的?

总体来说,比较喜欢这部电影,电影里面拍电影,戏中戏里悟人生。有二重空间的感觉,影片自然也增了不少趣味。况且,你还可以从这部片子里看到早期电影人的执著与艰辛——地上本没有路,路都是先驱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4 ) 色彩的魅力

虽然故事情节过于老套,但是色彩和表演我觉得不错,电影就是模仿,模仿谁都无所谓,关键能够给人留下点影响.

 5 ) 一直在努力走出来的婉玉,惊艳了我的袁泉

从这部电影里其实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主线就是婉玉,这个人物的一个成长。她努力的走出别人诋毁她的环境,努力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努力的走出金丝牢笼,慢慢了解外界的变化。在她拍电影的这个事件下,我们看到了当时为了拍出一部好电影而坚持的导演,男主及整个剧组。也看到了当时大背景下的混乱。最后重点就是袁泉的演技是真的好。

 6 ) 鱼骨:非常十三,没有靠的《上海伦巴》

题记:
上海,已经被再次出卖了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www.archives.sh.cn/shcbq/kjwt/200401200016_1111.jpg[/img]
解放前兰心大戏院真实外貌

《上海伦巴》里出现的兰心大戏院场景是不符合历史的想当然,在解放前兰心大戏院的正立面上根本不是5个中文字而是大写的Lyceum,见题图(“兰心”为英文“Lyceum”的音译。)而且解放前这里是话剧场子,一般有身价的上海人看电影都去大光明和国泰这样的首轮影院,而且当时的同声传译根本不是彭小莲在星光看原版片的情形,当时外文片有两种手段一是原版打中文字幕,而是通过装在座椅上的意译风,48年左右兰心根本无此设备。
台词是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夏雨在开头的念白,太为刻意,在戏中戏的部分袁泉刻意模仿黄宗英的声音,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作为角色的声音的间离,还有她在镜子面前那段郝思嘉的念白怎么拿的出手。
袁泉第一段街景的戏笑得非常十三点,就像一个三毛见到大上海的表情,非常的乡下。
在当代关于老上海电影里,车墩那些有限场景已经视觉疲劳,为了成本或者方便,这些导演连我们城市依旧存在的旧街道实景都不肯利用,看看当年的《太阳帝国》,我觉得资金是原因,心态更是原因。
现在阿狗阿猫都可以称自己的几部影片为三步曲,真是莫名其妙
红肠称为香肠可谓滑稽。
全上海的流行歌曲似乎永远只有玫瑰、玫瑰我爱你,现在的编剧真的不愿去下功夫拿捏时代的特征。
影片竟然有一段苏青和张爱玲的访谈以显示婉玉的心事可谓滑稽,袁泉缺乏那个时代人物的特征,特别是情绪把握上非常硬,除了咧开嘴傻笑外在戏外几乎没有别的表情,导演又缺乏基本大家庭的常识,殷实之家都有娘姨,吃饭哇啦哇啦叫得是弄堂里的小市民。规矩是一个时代的礼数决定的。大户人家还私拆自己家儿媳的信件似乎不够体面,导演大概已经忘了对于这个家庭的设计,那是民国四十六年,不是阮小姐屈死的年代,这些对于历史常识的谬误正在让真正的上海在而今人们的视野里死去,没有认真精神怎会做得好中国电影。
导演在陈翰庭家的场景里故意放大了钟的滴答声,她大概把客厅当成周家的了。而这样一个家庭竟然让儿媳穿着旗袍踏着脚踏车上班,可能吗?当年小姐出门,这样的家庭不是汽车就是包月的黄包车,这是掌法和规矩,这是上海人特别是租界里的上海人都遵守的法则。导演的想当然完全不顾历史真相,上海正在他们的眼界里默默死去。
夏雨的上海话非常夹生,搁在其中非常不舒服,而且音调过于尖和赵丹根本无法比。在南京路体验生活的一段戏,那些口白令人作呕,要么好好说国语,要么好好学会赵丹的口音,没有生活不会有好的作品。
还有雨中交谈一段戏竟然出现了桥段这样的国语,非常可笑。夏雨的台词很差。还有上海人不讲稀饭讲泡饭
现在的导演啊,一股脑儿拿来就能拼凑在一起,编剧的力量是在太弱,这部影片的剪辑(包括剧本)都有些无轨电车。按照电影设计婉玉在有钱人家丈夫又爱她,她有必要拿着金圆卷去黑市吗,编剧在婉玉和真实世界的黄宗英上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同样在陈翰庭和婉玉关系上同样如此,有些乱,而设计这段戏是为阿川监狱戏做准备的,可是不合礼,甚至我觉得导演有讨好哈哈的嫌疑,在外白度桥上那段关于当局害怕揭露现实生活的对白,简直是空口瞎话,在当年有多少反映民生的电影,现在倒是少了!还有最后的游哈戏,可笑。
关于《乌鸦与麻雀》的拍摄过程,其实只要翻翻程季华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就可以清晰看到,而《上海伦巴》里市党部查禁一段简直可笑,甚至还想出把胶片放到红房子西菜社的桥段,简直可笑,还有一个职员那段莫名其妙的做叛徒理由,那个市党部官员的色咪咪,这些细节都是十足败笔,关于《乌鸦与麻雀》和国民党的斗争请查阅《中国电影发展史2》P251页。
中国女演员要学会收敛,眼神不要直勾勾,就算四马路还有婉约派呢,伦巴在那场分开戏里非常主要,然而无论人物情绪和舞技都是差极了,和阿关的《阮玲玉》以及中国大陆的革命电影《英雄虎胆》纵向一比立马明白那是什么玩意。
编导并没有注重人物的塑造,而是把两位演员的恋爱当成卖点设计剧情,从舞厅牵手出来到黑夜对视,以及钻戒的桥段过于刻意。而两人的表情青涩中学生的感觉,而当年的赵丹是这样的吗?那段阿川关于前妻的表白皱眉凝神硬要挤出一些深沉,可惜演技太糟了,长大的夏雨只能演演混混类的时装剧,其他的免了吧!
网易《我爱电影》上有朋友说我对《上海伦巴》过于刻薄对于《购物狂》之类的港片过于宽容,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商业电影即便是闹剧也是乐子,然而对于前辈的文化人需要的是敬重,这是文化的底线。就像我对他们强奸《鲁迅》的愤怒是一样的,我敬重焦晃先生的退出,这是知识分子应该的立场。
阿川说舞女一段完全是今人的理解,去看看杜先生的选秀,当年的上海完全不是现在这些人臆想的。
那段卖儿卖女的凄惨话语为什么说我异常明白,整场戏就像在开忆苦的批斗会,可是我也知道一点上海人家一个人上班可以养活一大家子(难民不算),历史,啊,历史!
《乌鸦与麻雀》因为国共内战,战祸逼近上海而于1949年4月停拍,中共地下党在昆仑影业的渗透使得它早在左翼时期就是亲左的电影公司,而当时的审查制度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真的不让拍揭露现实的电影,民国政府已经回答,今人的说法不是历史。
1950初。《乌鸦与麻雀》在上海首映,获得好评。
历史在影像里留着,真相不仅是官方说法,它更是明知的口传史。
闭嘴,老卡,言多必失,就此打住,关于内战真相和上海市民对于内战的真实想法,请咨询80岁以上的原石库门住户,难民不算。

【附录:影片资料】
《上海伦巴》2006中国
英语片名;Shanghai Rumba
导演:彭小莲
摄影:林良忠
演员:夏雨、袁泉、管艺、崔杰
片长:115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0,欣赏性0(不要浪费生命看垃圾电影)


2006年2月20日 星期一 下午18时32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无关版权,可以任意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7 ) 大城小爱

“上海伦巴”,传说中的“上海三步曲”最后一部(很遗憾,前面两部偶么听说过)。中国电影百年献礼的片子,情侣档主演的片子,情人节档期的片子。
开始的时候差点以为是喜剧片,夏雨那句“我们中华民族是打不倒的(di)”实在是太搞了。影片逐渐铺开,男女主人公渐渐产生爱意,中间有少许波折,最后终于结合,一个“乱世佳人”式的故事,基本上本片的情节发展没有出乎我的意料。这也没办法,情人节谁愿意去看一部最后男女主人公挂了或分手的片子呀,这不是找骂嘛。而作为中国电影百年献礼的片子,本片只是在某些情节中反应了电影人的敬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但是还是太单薄了,毕竟主题是爱情。本片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爱情小品式电影,至于献礼片,我想,去年和今年的国片都会有这个名头吧。要说中国电影百年,我还是更期待“定军山”,看看我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
夏雨和袁泉,我很喜欢的两个演员,不为别的,是因为他们的纯粹。从来没有听说他们在演戏之外的事情,综艺节目也很少见他们上,更没有绯闻之类的炒作,他们只是演员。我对夏雨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么小的年纪就得了影帝,很容易想起“伤仲永”这篇课文,起点太高,不一定是好事。他们二人在本片中的表演稍显有点过,北方人演旧上海的人物,太刻意了,抓不住精髓。那是一种味道,很难说清楚,不是穿件旗袍,说两句上海俚语就能表现的。同样是反映旧中国电影人的片子,由于背景是京城,夏雨在“西洋镜”中的表现就强过本片许多。不过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能看出两人的功底。不管怎么说,作为一部情人节档期的片子,让一对现实生活中的情人出演,还是很合适的。

 短评

D5

6分钟前
  • 风之影
  • 还行

这种偏僻的电影我也看过@@

10分钟前
  • 鑫鑫鑫❤
  • 还行

为了夏雨 我看了··

15分钟前
  • ivy
  • 还行

矯揉造作。没有你的日子,才是我生命的耽误。

19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不仔细品还行,经不起推敲

22分钟前
  • 半个半
  • 较差

结婚快乐 哈

24分钟前
  • Parachute
  • 还行

冲着那对情侣去的,没达到我期望的,但也算不上失望。

27分钟前
  • 豆婷
  • 还行

向比我之前的所有前辈们致敬

30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推荐

不喜欢

32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还行

情侣档

33分钟前
  • 还行

沒有你的日子,才是我生命最大的耽誤

34分钟前
  • 桑离
  • 还行

情侣档

35分钟前
  • vii07
  • 推荐

李里面那段戏中戏是《麻雀与凤凰》~夏雨模仿的还不错

38分钟前
  • Amelia
  • 还行

有点罗嗦。我看完怎么觉得跟学上影史似的。

39分钟前
  • 一只小锦李
  • 还行

又是浪费了一个美好时代和一张漂亮的脸

41分钟前
  • bayer04
  • 较差

看在夏雨的份上多给一星

42分钟前
  • 一人吃瓜难
  • 还行

喜欢这对情侣~没办法~~HOHO~好早以前看过的~~

43分钟前
  • 北冰洋的海豹
  • 还行

我觉得老电影那个念头和光都很不错

44分钟前
  • 南south
  • 还行

喜欢这样的结局。

48分钟前
  • 周三
  • 力荐

在旅途中,那家青旅里看的,觉得夏雨的表演有进步,一点点,只是一点点

51分钟前
  • 放把火烧了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