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宝的书评下一路吐槽亦舒三观不正的朋友们,电影这次还你们一个感动中国的喜宝了!
这个喜宝洗尽了身上的颓败,虽然是一个图钱的开头,但却是一个真爱的结尾。哪里像小说,虽然也是玛丽苏,但处处都是计算,真没有多少看不见就相信的有福。要整这样一个主旋律喜宝,最重要的不是逻辑,而是小时代的气质,然而这部剧让原本想吐槽郭采洁神似顾里的心都软了,毕竟她是长得比勖家所有富二代都洋气的赤贫啊,毕竟她在乡村爱情故事中奋力杀出一条真爱血路啊,毕竟她最终还将财物双手奉还,三观正到原著里的喜宝都要去找宋家明忏悔的地步。
还有些许的平权也是时代的烙印。小说里勖先生怒儿子不争,但内心是记挂着要接班的。到了这,儿子神经病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开塑料跑车只为了成为被老爸扇巴掌的工具人。
全片还穿插着两个事业女性的对话,不停的转场PPT石锤,而且喜宝和聪慧两个人宣讲女性觉醒还不忘变化造型,怎么说?就都是上价值的一把好手,可惜谈及的女性觉醒却是那么古老、呆板的想象。喜宝完全忘了把的士开回去的眼泪,整日在大草坪上写信收礼物,一时纯情一时妖艳,但骨子里只有真爱至上,要钱就婊这八个字;聪慧就更迷了,杀马特宋家明被自己老爸杀了,以自己每天哭晕几次的深爱程度还能在日后对父亲的财富帝国歌功颂德!这都是什么样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女性啊。2020年了各位,在聊真爱的时候,女方还是不能染指金钱,这就很奇怪了有没有,片中喜宝没做任何背弃勖先生的事,是哪里燃起的自觉要在勖先生死后清清白白重启人生的?
所以该片最土的还不是演员,还不是在苏式园林里在一毛一样的红磨坊舞台上演出的外国乐队,还不是富二代们穿得像淘宝价格升序排列的模特,也不是那颗从头到尾都悬于指上的玻璃丑戒指和书架上的空心道具书,而是那种真正乡土味的女性联想,要美要忠贞也要随时愿意扛起生活的大旗。说亦舒的价值观恶臭的,我理解,但喜宝作为一本言情,喜宝作为一个个人,她是选择笼子还是天空都是私人视角,她挥霍自己还是保留自己都不足为奇,我原本以为小说里的喜宝已经算是善终,毕竟爱本来就稀少又珍贵,得到了很多很多钱也算求仁得仁,但电影里的顾里站上运气巅峰,真爱无敌。
槽多无口,简单概括就是别看,浪费时间也就算了,只是非把这些人说成普世价值里的人中龙凤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幻想。如果很多很多钱能看见的只是这些垃圾,那龙潭虎穴都还是要去找爱。
ps:我都忘记说了,原著里多次提及喜宝的白胸脯,电影非常叛逆的全然不顾,硬气!
一分为了郭采洁的颜值和穿搭,0.5分为了漂亮的古董道具车,0.5分为了我70块电影票价格和浪费的两个小时。
下面说这部片子的问题。 1.剧组请问是请不起人吗?为什么要把汉斯和宋家明的角色合成一个人。人物立不住不说吧,还让人看不懂前因后果。
2.一个香港富商背景的片子,愣是拍出了江浙沪暴发户的气质。拍有钱人的生活最起码也要有小时代的水准吧?这简直是淘宝级别的审美+暴发户式的有钱。
3.勖家祖籍北京这种。。。我无力吐槽。聪慧在北京给人996做秘书离谱,但胡同寻找"祖宅"就更离谱。
4.为了正能量直接把勖先生的夫人写死这我委实有些哭笑不得。合着情人翻身成女主人了呗?
5.很多戏剧矛盾强行安在不对的角色身上,愣是把一个佳作拍出了狗血伦理剧的风格。
6.想拍出复古的戏剧叙事,却画虎不成反类犬。一会儿曲解原著的台词胡编乱造,一会儿原著台词不看场景乱搬。
7.台词被魔改到完全没品,勖先生会掐着喜宝的脖子说你是我的女人?我特么写小说这么写都会被人骂吧。
8.没有看到喜宝的最初傲骨和后期的沉沦。只看到了一个"假清高"的贪婪女人。甚至有那么些情节让我质疑这真的是圣三一学院的高材生喜宝还是没读过书的土包子。
9.违背原著的叙事时间线和视角,将故事生拉硬扯随意剪裁拼接,以至于没读过原著的观众可能压根看不懂讲了什么。
10.时代感错乱。整个故事叙事背景游离在70年代,90年代,和现在。让本就支离破碎的叙事更加混乱。还原不了原著的七八十年代就干脆拍现代,这么四不像有什么意义?
11.喜宝原著是拿着支票去珠宝店买戒指,不是在珠宝店被勖先生牵着手堂而皇之的拉出来。勖先生是因为生意忙而经常不在喜宝身边,不是生病!诸如此类的魔改数不胜数。
最后,感谢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让我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原著党的噩梦。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你想象过财富吗?
你想象过从200平米的大床上醒来吗?
如果你想象过,那么今天这部电影,就来告诉你,你想象的还不够。
本周刚刚上映的:
喜宝
电影一开场,郭采洁饰演的女主喜宝,就从一堆美元现钞堆成的方块大床上醒来。
要什么200平米席梦思,我直接用美元堆。
实打实的开屏暴击,你连做梦都做不过人家。
按照豆瓣的介绍来看。
这部电影讲述了家境贫寒的姜喜宝,突逢生活巨变。
偶遇了富家千金勖聪慧,并结识了她的富商父亲勖存姿。
走投无路的喜宝最终和勖存姿相爱……
进了电影院之后才发现,这电影……绝。
短短一百多分钟,竟然一口气重新定义了“家境贫寒”“生活巨变”“富家千金”和“走投无路”……
对了,还有重新定义了“相爱”。
剧情上,充满着女性的自我矮化和对资产阶级的意淫。
富家千金在飞机上偶遇喜宝。
因为喜宝念了两句徐志摩的诗,就惊叹她是名校学生。
一共没聊三句,就把喜宝列为自己的“好朋友”,还强行邀请喜宝去自己订婚宴。
好家伙,我以为得念的什么诗呢: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但凡上个初中就会吧,念诗水平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订婚宴,更离谱。
喜宝随随便便涂了个口红,就把勖家上下迷得神魂颠倒。
从勖老爷子到勖少爷,勖家只要是个雄性哺乳动物,都想追求她。
就连这个富家千金的未婚夫,婚都订了,还是天天追喜宝。
这什么?女版种马爽文吗?
少年阿bin和房东太太的故事都不敢这么编…
追求的过程更是一个比一个辣眼睛。
勖老爷子自知是个命不久矣的老头子,直接拿钱要买喜宝的爱。
上首饰店,出手就是十克拉的大钻戒。
十克拉,戴在手上,像块砖一样。
这么说吧,我上次见到这样的画面,是看《猫和老鼠》。
喜宝戴得还挺爽,张口就是“谁送你最大的钻戒,谁就是最爱你”。
啊?我当场地铁老头看手机,这什么三观啊?
来接着说,喜宝这边。
她答应勖姥爷追求的原因,是自己没钱了,走投无路了。
啊?咋就走投无路了?
你国外名校念书,有胳膊有腿。
妈妈虽然生病,但出场就直接自杀,没进ICU,也没让你巨额医疗费续命。
虽然有个混蛋老爸,但也不至于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吧?
同样是宝字辈,你看看隔壁《摩天大楼》的美宝。
也是妈妈去世,老爸比你爸变态多了。
人家还是中学辍学呢,也能找个咖啡店打工学做咖啡,自己后来开个咖啡店。
你喜宝少啥啊?
这就走投无路了?你最多只是生活普通好吧。
唯一的解释就是,可能编剧导演中产生活过惯了。
普通生活对她们来说,那等于是走投无路。
最逗的是,看起来为母亲病重,跨越半个地球飞回来的喜宝。
答应入住豪门之后,回家整理行李。
先是把家里几件衣服和妈妈的遗照放到了箱子里。
下楼一见到劳斯莱斯,连遗照带行李,直接砰的一下把箱子扔垃圾桶了。
为了钱,你妈都不要了?
真就当场带孝子。
收到资助出国上学之后,更是继续“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意淫。
女主坐在这片子人均一个的豪车里,在布达佩斯,望着窗外。
露出了一个满脸惊叹喜悦的表情。
我还以为她看到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了呢,结果镜头一个反打:
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河水和河旁边的绿树。
你惊叹啥呢?咋?多瑙河自带BGM啊?
到了老富商给她安排的住处,管家仆人门口迎接,恨不得说中文都带伦敦腔。
上楼坐下,打开抽屉。
所有你能看到的抽屉里,都是码放整齐的、满满登登的美元新钞。
真的,拍这个电影的人,你要是对富人有什么偏见,就去找他们。
如果我做错了什么,法律也会惩罚我。
求求了,别再用这样的镜头折磨我。
喜宝从抽屉里拿出美钞,转着圈地撒向空中。
一边撒一边喊,终于有钱啦!我姜喜宝终于再不用露宿街头啦!
我在电影院看得直接一个战术后仰,心里只有一个声音:
大撒币。
连电影里一些只露一面的旁观者视角,一些一闪而过的小配角。
都处处透露着对女性的偏见和矮化。
喜宝的邻居看见喜宝离开小巷。
第一反应是:“看样子,是飞上枝头当凤凰啦”
喜宝去国外名校补交学费,一打现钞甩出来的俗气感就不说了。
旁边的女老师看到,在不了解任何事的情况下,立即提醒收钱的男老师: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好看的年轻女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她明天会找到一个什么样男人。”
更恶心的是,还安排了一个勖老先生曾经的情人找上门,一脸卑微地遇上了家里的喜宝。
旧情人唯唯诺诺地提出要钱。
要300块。
对你没听错,要300块,被喜宝又直接掏出一打美金打发。
整部电影,把女性拍的像狗一样。
仿佛只有摇尾乞怜,只有依靠男人才能勉强度日。
在导演和编剧眼里,年轻女孩好像有且只能有三种生存状态:
给有钱人当女儿,给有钱人当情人,上街要饭。
唯一稍稍主动工作的女性角色,像打开了什么不得了的新世界一样新鲜好奇。
台词甚至直接明摆着甩出一句:
“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张名校文凭,谁还会真指望它吃饭呢?”
我真想替女性拿着名校文凭扇在你脸上。
让你知道知道女生不仅能靠它吃饭,还能靠它防身。
防你这种脑子瘫痪的人近身。
再说豪门富商的描绘。
创作者除了不太会想象穷人,似乎也不太会想象富豪。
勖家的宅子,大门装修的像是墓园。
富家千金的裙子,好像拼夕夕版关晓彤同款。
豪门家的人,只要出场,手里必拿一个饭碗一样大的酒杯。
两次订婚宴,都是做作的一起跳交际舞。
我一时间不知道该跳戏《龙王赘婿》还是艾利斯顿商学院。
郭采洁还要硬着头说有钱真好。
哭了,我顾里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
女人永远都在颐指气使地争斗和自杀,男人永远被下了降头一样跪在地上追女主。
似乎只有这么拍才能满足大家对富人的想象。
那就是,有钱人必定又傻又惨又不快乐。
而穷人就像电影里女婿的台词一样:“被怀疑,是应该的。”
接着,来说说这部电影主打的“感情线”。
富家老爷和喜宝的结识,又是后花园相遇。
女主不知富豪身份,畅所欲言。
富豪微微一笑,喜欢她天真放肆。
老师!这集我看过,当年御花园,嬛嬛就是这么泡到的四郎!
感情戏就是甄嬛传香港分传。
有钱人不是有钱人,直接就是皇上。
勖老爷子发现女婿宋家明喜欢自己的女人喜宝。
先扇女人一个耳光,后一枪打死宋佳明。
喜宝追过去躺在宋佳明尸体身旁,画面简直一比一复刻甄嬛和果郡王。
我知道,有钱确实请得起好律师,确实能在司法上有些优势。
但……你这太随意了点吧……
这是杀人啊,大清亡了知道吗?
女主的感情也莫名其妙。
前一秒还说“我就是妓女,他是嫖客”。
后一秒,就为勖老爷子的心脏病痛哭流涕,仿佛真爱至深。
贯穿全片并被拿来当slogan的话:
“我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爱,有很多很多钱也好。”
说得前后衔接不知所云,台词对白都带着话剧腔像飘在天上。
一会要钱,一会要爱。一会不要钱,一会又不想爱。
似乎拍片的时候也没想明白,到底什么时候当,什么时候立。
最后,想说一下这个片子的彩蛋。
电影的结尾,专门做了一个剪辑,介绍全片出现的豪车。
女婿开的,是1957年凯迪拉克第四代埃尔多拉多敞篷。
男主勖老爷子的,是雪佛兰Belair四门硬顶跑车。
勖公子的,保时捷917定制款镭射蓝跑。
连喜宝随便坐的出租车,都是汤姆·克鲁斯拍《借刀杀人》时的原车。
不知道放这个东西,是为了展现片子制作成本燃烧,道具用心。
还是价值观使然。
从什么时候开始,女人成了豪车的一绑一固定搭配?
不止电影,抖音等平台的短视频,也很爱拍这样的段子。
女生跟男人约会开始一脸不屑。
男人一亮豪车,立马变脸问“去你家还是去我家”
这种东西拍多了,挺恶心的,说实话。
男人开始意淫,只要我买了豪车,现在看不起我的女人,就该在车门上像蘑菇一样自己长出来。
女人开始幻想,只要我长得好看,随便涂个口红,所有富豪都对我俯首称臣。
但凡这种东西少拍一点,少洗脑一些。
也不会有那么多年轻女孩,削尖了脑袋当上海名媛,开始省吃俭用拼丝袜穿。
男人也不会拿着工资,去上什么PUA训练班,逼北大女生自杀。
我知道,原著是七十年代的小说,背景也是那时动荡的香港。可能当时从作者的内心出发,女性就是时代里无力的浮萍。
原著本身也是借喜宝这个形象,对于当时那个年代的思想,进行的批判和讨论。
喜宝的游戏人生,是当时女性突破从一而终思想束缚的时代进步。
但你电影完全没拍出来好吧?
电影的时代背景,全程模糊。
你是直接在演七十年代香港的故事,还是像剧版《我的前半生》一样,用一个旧社会的故事讲现代的生活?
电影里,人物打着拨盘电话,用着牛皮信纸,看起来很旧时代。
但人物妆发,布景装修,却又都是现代的风格。
从飞机机舱到珠宝店,处处让人感觉这是剧情发生在现代。
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在原著里合理的剧情和台词,照搬到这个电影,变得诡异又莫名其妙。
真正做到了“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这次的电影放在现代,已经看不出一点原著的思辨。
彻底变成了一个稍高配版的《逐梦演艺圈》
有些事情在七十年代的香港,确实有它特有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性。
但现在0202年了,别拿这些东西再出来洗脑了好吗?
这个时代,早就有了很多活得精彩的女性,也有很多感情上正直的男生。
大可不必在喜宝这个角色上,找什么自我认同。
开始抱怨为什么有的人一出生就是什么都有,而我却是草芥浮萍。
从而推导出一套价值观:
只要我是不是富人家的公主,只要没有人为我铺好所有道路。
我就是“命运多舛”,我就是“走投无路”。
你没走投无路,你只是普通。
公主的剧本看多了,平凡竟然变得等同于“生活所迫”。
这不应该吧?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从导演到编剧,都是女性。
竟然拍出了浓重恶臭的中年男人油腻感。
我一个男生看了,都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先开始呕吐。
看了一下资料,发现导演目前只拍过一部电影。
《喜宝》就是处女作。
建议及时止损,找个班儿上。
你自己丑陋就算了,少代表女性发言。
女性不这样。
哦对了,片子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郭采洁的哭戏,值郭敬明的一张S卡。
别的……没了。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洛
从文学创作来讲,亦舒是成功的。因为人们只要说起她的名字,就像大家说张爱玲一样,名字同时也是一个符号了。
电影拍的中规中矩,没有矫揉造作。不过还是很惊讶,在豆瓣上,目前评分会这么低。不过,大多数人打完3分以后,多半又回到自己3分的生活。这不是我说的哈,民政局统计的数据不会骗你,离婚率节节攀升,反正50%肯定是超过了。如果幸福,为什么要离婚?
亦舒所讲的应当不是发生在这个时代的事情。所以在我眼里,这不是一部什么爱情片,我反而觉得是一部历史片。当然怎么把电影分类是我的发明,因为我并不专业。首先,至少从这个富人家里,可以看到他的富并不是今天这种暴富。再者,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移动电话的年代,大家大多数人没有丢掉写信。我们会经常说起木心的“以前的车马很慢”,不过我们应该很难感同身受。
亦舒小说里,很自然站在女性角度来思考吧。因为好像没有比女人更懂男权社会下的女人了。更何况再往前推几十年。当然我一个糙汉子是不懂。但是我可以明显从电影里看到亦舒可能是自觉不自觉想说的。
大姐说,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学历文凭,这句话,放在今天,大概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事。但是这是多少女孩子从小被潜移默化被影响的观念,找个好老公嫁了。并不是所有女孩子都读大学了,并不是所有女孩子都在一线,也并不是所有一线的父母都不传统。所以可以说,亦舒是局限的。她笔下的女人大多数都生活在城市里,当然可能以她的经验只能写城市里的女人,不过这至少有点精英阶层的味道,打开的窗户至少可以望向天空的。
喜宝的人生境遇当然是作者安排的,不管是改编的还是原著,没有必要为了喜宝的人设和情节安排做对抗。因为,更重要的是亦舒笔下的女人面对了什么,她怎么做的,后来又怎么样?亦舒跟张爱玲有一个共同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贯穿女人一生的描写。我看过一部亦舒的小说,看完以后就有现在抖音快手下面的段子评论,“代入感很强”。是的,所以作者的风格很强烈。
电影只有2个小时左右,这可能更凸显了“一生”的观感,也是亦舒想说的。年龄这方面,男孩子是越看越吃香,女孩子完全相反。一生也好,半生也好,可能多看几部原著,就知道,什么情啊,爱啊,女人一生很快就过去了。当然到底快不快,这我不知道,女人知道。亦舒不仅说快,还有满满的沧桑无力感。喜宝说,他不喜欢公主遇上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的这个故事。王子有没有,肯定有,但是比男孩子成熟早的女生肯定不期待。女人似水,女人从生物角度来说就比男人更感性,喜宝的妈就等了半辈子,这说起来好像在看一部民国时期旧社会女人的故事,但是这种事何尝没有发生在今天呢?
亦舒笔下的男人都是杜十娘面对的李甲。或者说,这些男人都是符号化的。富豪,豪赌成性欠债不还的丈夫。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好像也不快乐,但是这不是亦舒的重点。女人在男人面前,在社会面前没有任何空间。这在以前,不可想象。女人再早一点时候,是可以买来卖去的。不过这不像吃饭,什么都要吃,亦舒如果侧重男人,那也就不是亦舒了。
喜宝一生很快就过去了,她爱的富翁也走了。
我不知道电影院里为什么还有带孩子来看的。回想喜宝躺在床上叫老头子跟她一起睡的时候,大家都心领神会的笑了。一个绽放的花朵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这就是喜宝,一个女人。如果喜宝最后卷走所有留下来的钱呢?一个女人的一生,好像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亦舒当然也是个凡人,现实也必然比电影复杂。
最后,还是回到那个把钱堆成小山一样的房子,富翁的女儿坐在巨幅天使油画的一边,喜宝坐在另一边。富翁的女儿问她,你当初想要的,都得到了,你为什么还这么不开心呢?问题抛给观众,你们打完3分以后,回到为什么还是不开心的3分生活?
其实《喜宝》这个故事,放在2020年的当下,无论用什么样的导演、什么样的演员,几乎都没有被拍好的可能……这个故事要搬上银幕,注定不可能得到完整的阐述,也更谈不上完好的理解。
一来原著虽然不算太长,但信息点其实是非常密集、环环相扣、起伏巨大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喜宝》是亦舒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彼时她不过二十出头,远未修得师太的资历,手头是有些作品,却被前辈诟病还是写的不够给力。然后她老人家的脾气你们也知道……一气之下就写了个长篇要打对方的脸。
这个长篇就是《喜宝》。
按她自己的说法,这里面有人死了,有人疯了,有人被杀了,有人失踪了,有人当和尚了……总之把她能想到的种种戏剧冲突,都尽可能地浓缩写进去了。
所以你会看到喜宝一生跌宕起伏,转场比翻书还快:从香港破烂小公寓到逼格吓死人的古堡;从唐人街油腻餐馆到剑桥圣三一学院;从纸醉金迷的豪宅酒会到森林深处的凶杀现场……
也会看到围绕她的一系列角色——都不用提勖家那一大串活宝——剩下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年老色衰有故事的妈,带着妈移民澳洲的白人后爸,翻脸不认人后来又跑来要钱的亲爸,又矜持又怂包的英国老阿姨管家,高学历一表人才的的德国情人,被废了的艺术系美女情敌,上蹿下跳到处找存在感的炮友……
这里面既有暴发户的气焰嚣张,又有读书人的扪心自问。既有鹤发红颜的真情流露,又有杀人诛心的阴谋算计。每一个环节都自有其存在价值,少了谁好像都缺点意思,这个故事,这个女主角,都丰满不起来(非要说谁多余的话我选择那个莫名其妙的炮友)。而亦舒笔法又自有精炼之处,很多地方只作简练白描;你要让晋江起点那帮人来写,全文字数估计翻十倍也没问题。
这个作为通俗小说读起来非常爽。但要改编成一个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电影,就很难搞……信息量太大,压缩太狠了。所以别看现阶段好像大家都很怀念黎燕珊演的喜宝,完全是个假象……各位有兴趣去搜搜豆瓣评分,就知道三十几年前的改编一样是不受待见的。
但这个其实不是重点。
更重要的,也即第二个原因,是它根本找不到对口的受众。《喜宝》所讲述的一切,离现阶段的,我国主流的审美趣味、道德观念、生活现状,都差太远了。
前面很多剖析原著的答案都提到,《喜宝》从头到尾都贯穿一种自甘堕落的意思。
这是大实话。读过书的人都能看出来。
而所谓堕落,必然是本身站在高处,才好堕落。真正生活在底层的人,没得选择的人,压根不存在堕落的资格。(何况喜宝最后的结局真的算堕落成功么?)
喜宝惨吧?没了爸,没了妈,没了爱人,到最后众叛亲离,但何尝不是另一个版本的甄嬛——要胸有胸,要脸有脸,要学历有学历,年纪不算太大,还富可敌国。
勖存姿惨吧?一生夫妻貌合神离,有儿有女却后继无人,也没活到太大年纪就悄无声息死于心脏病。但人家……人家是真的富可敌国啊。
周围一圈男女配角就更不用说了。都很秀。都堪称人生赢家(亦舒早年特别喜欢写这种,《玫瑰的故事》其实也是)。就没有谁是真的被彻底压榨,被命运全盘抛弃的。
在当下语境里,大众是无法对这样的一群人产生共情的。
所以,好,那我们不谈客观条件,我们谈感情。但感情观也不对……美女高材生明明除了钱啥都有,只要奋斗没什么不可能,但非要去抱有钱人的大腿当第三者……哪怕你把前因后果所有设定都讲清楚,这样的情感走线又有多少人能喜欢得起来?
事实上别说2020,时光倒流二十年,新时代女性们就已经对《喜宝》所传递的价值观感到不适。豆瓣原著页面下,许多高赞书评都是在抨击这本书的三观扭曲,「怎么可以靠男人」「怎么可以这么得了便宜还卖乖」……从那时起,关于这个故事的解读就已经存在巨大争议,更不用说对女权和躺赢都如此敏感的今天了。
(当然,在我看来原著并不是那么回事——毕竟在原著里,亦舒从一开始就通过大量的回忆、对白、梦境描述,反复在强调喜宝本身的扭曲,以及她对自身扭曲的清醒认识却又饮鸩止渴的无奈与绝望。可以说,这个女主角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正面角色存在的。相比之下一个典型的反例是《甄嬛传》——同样是第一人称描述,也同样在最后被定义为「千古伤心人」,但流潋紫在前面漫长的叙述中对于甄嬛的种种所作所为却并未做足负面铺垫,甚至很多地方还隐约流露出赞许与肯定。《甄嬛传》原著中,有很长的篇幅,读来会让人觉得扬眉吐气、志在必得;而《喜宝》,读来一直是破碎的、纠结的、阴暗的、绝望的。)
so,这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豪门恩怨,一群人生赢家的求不得,一个喜怒哀乐都太远离群众的故事——又或者说原著中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喜乐」可言,「哀」与「怒」倒是此起彼伏,而这些「哀」「怒」「惨」是几乎找不到主流人群共鸣之落脚点的。相比之下同样是女性电影,同样是盛名在外的小说改编,《七月与安生》好歹有青涩酸楚的少年情意,而《第一炉香》更是一个隔着纱帘,如陈年月光那般秾丽迷惑的时代叙述——无论改编水平怎样,至少底子都是很好的。
而《喜宝》的底子,从一开始就是不合适的。
这也是为什么2020版的《喜宝》会出现这些叫人膈应的改动——男主角不可以有老婆,否则这段感情更加难以成立,更难为主流道德观所容;情人(汉斯)、炮友(丹尼斯)、女婿(家明)必须合而为一,因为这个年代如果还存在「所有男人都围着女主角转」,那只可能是玛丽苏中最低级的一种;女主角不可以坐在钞票堆上无所事事地终老,因为在我们这些穷人看来,她已经拥有太多人穷极一生都无法获得的好东西,要比惨,她比我们更缺乏资格。
拿掉这些东西,还剩什么?大约就只有爷孙恋和小时代了。然后考虑到资金啊周期啊之类的客观条件限制,就更糟……古人说「肯爱千金轻一笑」,其实就是喜宝传奇的最佳诠释;关键是现在「千金」的铺垫也很不足,遂就连「一笑」的分量,看上去也很轻佻了。
但能怎么办呢?一如姜喜宝的风华正茂只属于那个勖家,《喜宝》这个故事,也只能属于那个一去不复返的香港黄金年代,属于一群手中握满东西,内心却依旧苦闷怅惘的人。放到现今的大众媒体,已不存在可提供这种理解的出路,它注定要被修改,误读,重定义,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是原来那个故事了。
P.S. 我个人觉得郭采洁其实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糟……她从顾里身上沿袭的精明、尖锐、外强中干,很大程度确实也是存在于喜宝身上的。但喜宝的欲,喜宝的忍,喜宝的书卷气,喜宝的既认命又不认命……她是搞不定的。
土不土洋不洋古不古今不今不知道什么东西 看到十分钟我还想认真批判剧情 看到后面我发现我错了 我实在批判不过来 我就想发泄 凭什么 我的钱不是自己赚的吗 我不加班的周五不宝贵吗 我为什么要折磨我自己
勖小姐自杀了 我也想自杀 重金求一双没看过喜宝的眼睛
剧组为了给新人演员机会真是煞费苦心
剧情是三流抖音小视频拍成连续剧
配音是路边拉人配的 叽里咕噜南腔北调 看着风景在苏州 邻里街坊一股东北味
台词顾问是郭敬明
导演有一个舞台剧梦或者莎士比亚梦 拍出了一个演艺圈逐梦
写到这里我又看到了更加突破想象的剧情 我想哭
我不配欣赏这样的电影 我不配
看的首映……竟然拍出了电视剧的感觉
❶ 年代感错乱。转场叠黑淡出,一言难尽⋯⋯❷“顾里”竟会落魄至此?我不信,郭采洁也没信。此外,她的声音太有标志性,总在一句话末尾透着慵懒的、转瞬即逝的沙哑。全看各人喜好,毕竟,“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允许它存在”嘛;❸想说的都在台词里,直白浅显——·女人最好的嫁妆是一张名牌大学文凭,谁还真指望拿它吃饭?·她有条件可爱:有一个有钱的爸爸、长在宫殿一样的宅子里。·爱(越多越好)+钱(够用就行)+健康。·你不可以这么快买下一个女人。·谁让你父亲不叫勖存姿。·你生来衣食无忧,才有时间审判命运。❹故事呈现一个缺爱的男人和一个更缺爱的女人,用于展现一个闯入者。一反传统的粗暴是非观,是有必要的视角;❺章无佳句,平淡收场;❻聪恕演过《摩天大楼》,难怪眼熟。表演依旧灾难。
我妈看了,大失所望,因为她没有账号评不了分,所以强烈要求我替她打个一分。中华孝女我本人
郭采洁被顾里上身了
太太太小资了,说是改编自自贡郭老师的自信魔幻作品我都信。所有女生都有一种唯唯诺诺的劲,没有一丢香港大富豪的坚定和干练。整部戏除了张国柱老师是在扮演角色,剩下的由情绪不大稳定的顾里和一众话剧演员倾情演绎。 郭小姐咬字听两个小时真的会不太ok,那几句‘你害死我了*N’我直接梦回蚂蚁竞走。最后的舞会又带给了我<白衣校花与大长腿>的震撼。整部剧巴掌和枪声非!常!洪!亮!看完整场没有啥感动,只觉得唐突。看在郭小姐的美貌和珍父亲的份上,三颗星8
郭敬明在导演历程中最大的成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改变了郭采洁的口音……看到喜宝拍成这样,把我对第一炉香的期待值已经拉满了。还有请郭采洁把刘海儿留回来好吗?
看完在想,我究竟是羡慕她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得到钱还是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得到爱。我只是一个懒人,讨厌用尽全力赚钱,并且讨厌用尽全力去爱别人。电影感觉是一个编剧的自我幻想,很像一部失败的戏剧。不是好电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打动了我。
顾里家道中落忍辱负重结识中年富商企图东山再起的故事。
电视剧质感,像是在顺义样板房和婚纱基地取景,怀疑剧组的上一个客户是百岁山或者红酒广告。整部片子观众进入不了情绪就不说了,演员之间也是客客气气,早点弄完这条早收工。
如果我做错了什么,法律会惩罚我,不必让喜宝这样的烂片来折磨我!!
在电影院里我精神恍惚,不明白为什么要花165块钱看这么一个东西?请两个妹子看的,但从影院出来,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泡妞了…
这是姜顾里吧
我也想被有钱人保养,他让我开条件,我梗起我骄傲的脖子,眼睛里闪着泪光,呜咽着说:“给哈佛捐栋楼让我去读博”
豆瓣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增加零分选项?
原作魔改ooc同人。母亲扑通自杀、英国小哥合并到宋佳明被枪杀、富豪亲爹不认女主变成了亲爹地痞流氓?制片人你摸着良心说剪完你自己看过一眼吗?你看得下去?坐下看这个电影的每一刻、每一刻我都觉得度日如年,我甚至开始清算我人生到底还有什么心愿没有完成,趁早去做吧,不然过被这种消遣用都垃圾的片子填满的人生不过也罢!虽然原作玛丽苏,可是喜宝作为女性所有的尊严、爱情、抉择都直指人性根本,才有得提精彩。跪下来捡钱、钱爱健康那么精彩的两句话给我塞进这什么几把剧情里,作为喜宝这个人的核心瞬间掉价。衷心希望制片方大赔特赔,不要再出来骗钱了!女主他爸跟她说“我是你爸爸”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指着staff里每一个人一人一耳光一边扇一边说“我是你爸爸”!!!我要是再为了看国产电影进电影院!我就把我头拧下来喂蟑螂!
原著里勖先生有夫人,电影里说他夫人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这种修饰性的改动,整个故事就崩塌了,后期矛盾都不成立了。本来是一个毫无道德,贪图钱财做小的故事,但里面有爱,有欲望和爱的矛盾与张力。一改都没冲突了。原著里他夫人的角色很重要,姜喜宝会知道不是做情人才会废掉,即使做他夫人,也一样被废掉,男主太强了,周围的人不自觉的就被奴役了。他想要不被他奴役又爱他的人。
顾里:“吵什么吵,今天我们大家之所以欢聚在这里,是为我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喜宝,庆祝她的生日.... 所以今天,我要敬我的好姐妹,感谢她,分享我的悲惨人生。我也发自内心地祝愿她,从此以后,和我的人生一样,开始发烂,发臭!”【然后一杯红酒倒在了喜宝的头上】
剧组太穷了,当我看着郭采洁端着顾里不屑的语调对着一个还没她家厕所大的院子感叹有钱真好的时候,忍不住笑出声。你从她眼中看不出傲气和窘迫、疏离又沉迷的矛盾,这只是一个故作刻薄人见人爱的傻白甜。
2020.10.16 一坨屎 从穷人到富人到npc,从花园假山到门牌到钻戒到手套,每样都假到极限。这导演是刚从天上下凡来人间吧?
老头好,老头有低保,老头话又少,死了还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