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卧虎

动作片中国大陆2006

主演:曾志伟吴镇宇陈小春秦海璐余文乐

导演:王光利麦子善

剧照

卧虎 剧照 NO.1 卧虎 剧照 NO.2 卧虎 剧照 NO.3 卧虎 剧照 NO.4 卧虎 剧照 NO.5 卧虎 剧照 NO.6 卧虎 剧照 NO.13 卧虎 剧照 NO.14 卧虎 剧照 NO.15 卧虎 剧照 NO.16 卧虎 剧照 NO.17 卧虎 剧照 NO.18 卧虎 剧照 NO.19 卧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3

详细剧情

相传警方派驻了上千卧底深入黑帮,就等时机成熟把社团一网打尽。此时警方雄图大志,将潜伏已久终于爆发的行动命名为“百年孤寂”。洪兴社树大招风,社团里各个话事人开始草木皆兵。相反洪兴老大淡定自若,他的女人苏菲(秦海璐饰)替他周旋于各帮派期间,力稳局势。

长篇影评

1 ) 得道须大雅,幸福本大俗 ——《卧虎藏龙》的人物研究与价值取向分析

试图去理解《卧虎藏龙》这部影片的内核和价值取向,从分析人物的角度切入是比较合适的。 一、人物 李慕白和俞秀莲 李慕白和俞秀莲可以放在一起分析。影片的头五分钟里,通过此二人的对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物的背景和需求。 贝勒爷有云:“当今天下,论剑法,论武德,只有慕白配使用这把青冥剑。”这就定义了李慕白作为天下第一高手的身份地位。李慕白刚出场时,怀有三个层次的需求:一是报师仇,二是得道,三是他不知如何处置的与俞秀莲的爱情。在影片开头两人的对话直接揭示了前两个需求,但第三层关于爱的需求却只是暧昧地浮现。李慕白表示自己一度接近得道的境界。他说:“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但他认为自己没有得道,“因为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超过了我所能承受的极限。我出了定,没法再继续。”于是李慕白破戒提早出关,因为他“需要想想一些心里放不下的事”,其实他心中无非有两大放不下:师仇和对俞秀莲的爱。也就是说李慕白的三重需求彼此间是相互矛盾的,这使他挣扎不已,内心不得平静。于是这次闭关修炼宣告失败。 李慕白下山后,先是把青冥剑交给俞秀莲掌管的雄远镖局,让她带去给贝勒爷,以示退出江湖,离开恩怨。俞提议两人一同进京,并说“记得我们以前一直结伴去北京吗?”俞的脸上不经意间流露出幸福的微笑。李慕白却拒绝了,他说“这趟下山想先去给恩师扫墓:这么多年师仇未报,竟然萌生了退出江湖的念头,该去求他的原谅。”李俞相约在北京会和,俞说:“你来,我就等你。”面对这句小心翼翼的暧昧承诺,李慕白的回答同样暧昧:“也许吧。”此时的李慕白并无法逾越师仇,无法摆脱对师父的愧疚,这时他对“父”的情结比他的爱情拥有更强大的力量,阻挡着他面对现实的感情。 俞秀莲把青冥剑护送到北京,影片借路人的一句话交待了俞秀莲的背景:“雄远镖局的招牌,打俞师父起就从来没有砸过。您押了这几趟,您父亲在天之灵应该放心了。”俞秀莲继承父业,她的需求是好好工作无愧亡父,回归平静的生活,以及和李慕白的感情。 李慕白和俞秀莲二人都有一个沉重的“父”字压在头顶,这个“父”不仅是父亲,师父,更是以“父”为象征的伦理纲常。李慕白后来遇到玉娇龙以后欲罢不能,想把玄牝剑法传下去,也是出于对“父”的责任。当玉娇龙问俞秀莲在江湖上走来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秀莲的回答是:“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讲信,讲义,应下来的,就要做到,不讲信义,可就玩不长了。”俞秀莲的信义既是江湖人一诺千金的侠气,同时也是与道德和礼教挂钩的沉重枷锁,其实并不那么潇洒。当玉娇龙阐述了她追求自由的爱情观后,俞秀莲讲了孟思昭和他们的故事,并说:“我们都是坚持要对得起思昭和那一纸婚约,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我从来也没有尝过……我虽然不是出身在官宦人家,但是一个女人一生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教并不少于你们。”说得残酷点,李俞就是为了一个死人,一张纸,和这些东西代表的沉重伦理而浪费了自己的爱情。他们完全自愿地接受了伦理的束缚,长期对真实的爱情持逃避态度。贝勒爷一句话道出了他们的感情状态:“你们太小心翼翼,总是不敢向对方承认这份感情,白白地浪费了多年的光阴。”这份对自我的不真诚,这份浪费,就是影片最后李俞二人得出的教训。 当李慕白给师傅扫完墓遵守约定回北京和俞秀莲相会时,俞秀莲起初还以为李慕白是在意青冥剑,而慕白尴尬地说:“我以为我们……已经讲好了嘛。”慕白这时试图用比原先稍微明朗一些,但依旧缺乏勇气的做法来试探秀莲的感情,但短暂的私人对话立刻受到贝勒府上一位下人的打扰。相比于李慕白和玉娇龙数次单独在山水竹林间进行天人合一的舞蹈,丝毫不受打扰,慕白和秀莲却极少有两人的私人空间,这正像他们本身,总是活在别人的看法下,总是无法跳脱外界和心灵的双重枷锁来面对自己的感情与人生。 后来,俞秀莲和李慕白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私人空间”,李慕白在院子里练剑,无人打扰的安静的夜里,俞秀莲穿着睡衣,头发蓬乱,倚在廊柱旁向慕白说话。只可惜,在这样私人的环境下,他们的对话还是不甜蜜。因为这时的李慕白是遇到玉娇龙后的李慕白。他们的想法和追求有了出入。俞秀莲以为李慕白想让碧眼狐狸死在青冥剑下,李慕白却满嘴的“那女孩”,他的心已经完全在收玉娇龙为徒上了。至此李慕白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他重新拾起了青冥剑,收徒弟的愿望等于放弃了之前退出江湖的想法。他的心已经被玉娇龙扰乱。俞秀莲说:“她不是我们这种人。你会杀掉碧眼狐狸,她也会安安分分地去嫁人。”李慕白回答:“她不是那种人。”俞秀莲问:“武当山收女弟子吗?”李慕白说:“为她……也许破一次例。”不管李和俞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由于长期的遮掩逃避,他们已经失去了默契,而相反李慕白和玉娇龙竟心有灵犀。俞秀莲显然很失望,她对李慕白说:“我也想过平静的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帮你。” 李慕白和俞秀莲都是“静不下来”的人。但他们追求的“静”不一样。李慕白要的“静”是修道层面的,内心的静。而俞秀莲要的是平静的现实生活。一开始俞秀莲就说了:“山上清净。有时候我真羡慕你。我光忙着镖局的生意,静不下来。”包括她之后对慕白说“想过平静的日子”,责怪玉娇龙“我们祈求的一点平静,就这样被你毁了”,其实她要的都是现实的平静生活。李慕白和俞秀莲喝茶的一场戏集中体现了这两个人对“静”的理解是多么不同,李慕白握着俞秀莲的手,说:“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师父一再说,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俞秀莲说:“这世间,不是每一件事都是虚幻的。你握着我的手,难道感觉不到它的真实存在吗?”李慕白却说:“你的手冰冰凉凉的,那练刀练出来的硬茧,每次我看见都不敢触摸。”这份“不敢”触摸,也许也是追求神仙境界的李慕白对现实柴米油盐,对平凡生活的不敢触摸。他握着她的手,却不把她的手当做手,也不把她当做一个有吸引力的女人。他说:“我想跟你在一起,就像这样坐着,反而能感受到一种平静。”这时候的李慕白比一开始诚实一点了,他似乎也发现直面感情反而容易平静,而起初的逃避策略反而会堕入内心的纷扰。最可惜的是,俞秀莲要的是务实的“静”,李慕白要的是形而上的“静”,俞秀莲对李慕白的“静”缺乏理解,李慕白对俞秀莲的“静”缺乏勇气,这是此二人之间最大的分歧,也是为什么他们在生离死别前反而能直面感情的原因。因为死亡逼迫俞秀莲去了解道家修练的追求,而即将告别人世的李慕白面再也不会有庸俗尘世的纷扰,所以他们能够达到最后那短暂的坦诚相对。相比之下,李慕白和玉娇龙都是活在梦里的人。俞秀莲和李慕白最大的分歧竟是李慕白与玉娇龙最大的默契,这不得不说是俞秀莲的悲哀。 李俞的结局,其实是他们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不仅是爱情的失败,也是人生的失败。当李慕白还剩最后一口气时,俞秀莲说:“用这口气,练神还虚吧,解脱得到,圆寂永恒,一直是武当修练的愿望。提升这一口气,到达你这一生追求的境地,别放下,浪费在我身上。”李慕白说:“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一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李慕白放下了这口气,也是放下了大半生施加在自己心头的沉重枷锁。随后李慕白立即被雪莱或海涅灵魂附体,说了“游荡七天”“孤魂野鬼”之类的情话,两人深情相吻。如果李慕白在人生中早一些释放他的温柔,俞秀莲将会幸福很多。尽管他们最终承认自己的人生是一场愚蠢而并不绚烂的浪费,但值得安慰的是,到最后的时刻,他们终于真正抵达了对方的内心,俞秀莲愿意让位给得道境界,李慕白愿意放弃得道而向俞秀莲表白,他们最终消除了彼此间的隔膜。 玉娇龙 故事的一号主角其实是玉娇龙。她是故事矛盾的起点和终点,她激化了一切矛盾,扰乱了一切,毁灭了一切,也成就了一切。 相比于李俞二人复杂而沉重的需求,玉娇龙的需求非常简单粗暴,就是两个字:好玩。这也是她唯一的真正的需求。 玉娇龙有一个江湖的梦。这个梦最初是师娘碧眼狐狸给她的,但她和碧眼狐狸的关系并不融洽,任凭师娘再怎么以她为豪,再怎么疼爱她,她都对师娘态度冷淡。其实原因很简单,玉娇龙发现师娘不能满足她的江湖梦。她对师娘说:“我不会跟你去做江洋大盗!”因为她想做的是大侠。所以她后来拿着偷来的青冥剑,在酒馆里扮演了一位“沙漠飞来一条龙,神来无影去无踪”的大侠。而青冥剑、俞秀莲和李慕白的出现,对玉娇龙是巨大的刺激,激发了她无边的欲望和想象,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精彩,更“好玩”的梦。所以她看到青冥剑和李俞时都两眼放光。所以她故作清纯地问“在江湖上走来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所以她在酒馆门口对找她麻烦的小喽啰说:“哪好玩去哪。”她就想轰轰烈烈地玩一场,轰轰烈烈地玩掉这一生。 但是在玉娇龙的成长环境里,江湖梦是禁忌,是绝对受抑制的。贝勒爷和玉大人谈话的那场夜间戏其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详细介绍青冥剑和剑法思想,另一个就是借贝勒爷的话展示玉大人的处事特点。贝勒爷对玉大人说:“江湖上也要有所联络,九门提督才做得稳。”玉大人明显表现出不以为然。可见玉大人是正统的人,对江湖嗤之以鼻,更不会容许自己的女儿去闯江湖。而师娘也说过:“俞秀莲是道上的人,夫人不会让你跟那路人混。”可见玉娇龙的江湖梦受到父辈的严重压制,但环境的压抑只是激发了她的叛逆。相比于李慕白和俞秀莲把“父”供在头顶,她几乎丝毫不为“父”着想。父母为她挑选婚事的原因是“鲁老太爷是朝内的大官,又是三代翰林,如果能在鲁家联姻,对爹在北京大有好处。”但玉娇龙绝不会为了爹的前途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最后她离家出走弃父母不顾的做法也完全显示出父母在她眼中如无物。她遵循的不是道德伦理而是自由伦理。其实追求自由还不是玉娇龙的本质,她的本质是完全自我本位主义,把“我”看得最高,把“我要的”看得最高。人生是一场游戏,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没有信义,没有束缚,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好玩和不好玩。为了贯彻这样的逻辑,唯一的出路当然只有追求自由。所以她的说法是“我爱跟谁混就跟谁混”,“爱就爱了呗。”她向俞秀莲说起自己的感情观:“自由自在地生活,选择自己心爱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才是真正的幸福。”这句话里的重点其实不是爱,而是“自己”。她的爱是自私的,她爱的其实是自己,而只把恋爱对象当作一个客体,这从她对罗小虎的态度上可以完全看出来。 酒馆虐群雄的那场戏,玉娇龙虚幻的江湖梦达到了辉煌的顶点。此时的她手握青冥剑,娇纵任性像个爷,吃好喝好,以一敌众,吹牛吹到天上。还“任凭李俞江南鹤,都要低头求我怜”呢。她要当的不仅是大侠,还是天下第一的大侠,只是她要的是大侠的虚名,而不是真正的侠义。龙少侠享受着胜利带来的无限虚荣。 我惊异于这个故事对玉娇龙的青睐和偏袒。她是恶,却也最真。她搅乱了一切。本来青冥剑将被束之高阁,李慕白和俞秀莲有机会过上平静的生活,却因为她的出现,惹来了江湖上新的血雨腥风,她欺骗了俞秀莲的友情,又搅乱了李慕白的内心。李慕白本打算退出江湖,玉娇龙的出现却激发了他内心最隐秘的欲望——收一个徒弟,把武当的玄牝剑法传下去。显然李慕白也为玉娇龙的天分和炽烈而感到惊艳与疼惜,很难说清楚他是对“传剑法”兴趣比较大还是对玉娇龙这个人兴趣比较大。他显然还是把玉娇龙想象成清纯无知少女,对她太过松懈,还说“我相信碧眼狐狸未能泯灭你的良心。”他不知道玉娇龙比碧眼狐狸厉害多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江南鹤和李慕白师徒都是死于小看女人:江南鹤是性别歧视,是女权主义的敌人,出于规矩不把功夫传给碧眼狐狸,招来杀身之祸。李慕白是一厢情愿地跟玉娇龙性命相见,走上了拯救迷途少女的大叔路线,最后间接被拖累死,其实与其说是低估了玉娇龙,倒不如说是对玉娇龙的美好期待吧。也正是为了收玉娇龙为徒的这个危险的新愿望,李慕白以夺回青冥剑为契机,四处纠缠玉娇龙。我也知道不能把武侠片的故事平移到现实空间,但还是忍不住想翻译一下:设想一个大学老师就因为一个女同学偷了他一根教鞭,他就到食堂、寝室、教学楼等各个地方堵那个女学生,死气白赖地说,你来读我的研究生吧!来读我的研究生吧!我不认为是我过度敏感,影片确实在隐蔽处着力刻画玉娇龙与李慕白之间的性联系(当然只是在意识层面)。第一次这种信号的出现是李慕白初次向玉娇龙表白收徒心迹,玉娇龙说:“武当山是酒馆娼窑,我不稀罕!”她还在竹林打斗里说过“你们这些老江湖,怎么看得到本心?”这其实就暗示了多年来碧眼狐狸一直向玉娇龙灌输江南鹤是多么猥琐的挫大叔,不是诚心诚意传功夫,还要骗女人入房闱。于是在玉娇龙心里,老江湖,尤其是男老江湖就自动和潜规则挂钩了(她对俞秀莲还是有憧憬的,本来还一直姐姐长姐姐短)。这样李慕白提出要收徒的时候,玉娇龙自然很反感,自动想到江南鹤和碧眼狐狸的故事,自动想到房闱,所以才会说酒馆娼窑的话。这时候性的议题就悄悄地在意识层面浮现出来了。玉娇龙在潜意识里可能还觉得自己对李慕白有性吸引力,对慕白产生敌意的同时,更产生了征服欲,所以后来中了迷香后会说出“你要剑还是要我”这样的话。她还记得剑的事就说明脑子没有全晕。试想如果出现的不是李慕白而是贝勒府的刘师傅,娇龙大概不会撩开衣裳的吧……最可疑的还是这个迷香,碧眼狐狸想用迷香放倒玉娇龙,可是一个老妇给一个少女下迷香,不晓得下一个正常点的迷香啊?干吗下一个“你要剑还是要我”的迷香?这个编排只是为了展示玉娇龙的性吸引力,从而让玉娇龙有一次湿身激凸与李慕白坦诚相对的机会,并用牵强的方式在玉娇龙和李慕白之间提出性的议题。遥想李慕白看到俞秀莲手上的老茧都不想触碰,结果玉娇龙一说“你要剑还是要我”并倒向他时,李慕白哗的一下就抱住了。真心替俞秀莲女士感到不值,俞秀莲要是后来不出场问“怎么了”我还想问怎么了。这样精心刻画玉娇龙对男人的性吸引力和俞秀莲的黄脸婆,是为哪般……(顺便提一下,另一个细节处的问题同样出在碧眼狐狸身上。玉娇龙之前说:徒弟十岁起随师娘秘密习武……碧眼狐狸临死前又说:一个八岁的孩子就有这种心机,这就是毒……怎么一个说的是十岁,一个说的是八岁,到底是谁记错了……) 其实玉娇龙对李慕白未必没有想法。她曾对师娘说:“有一天我发现我可以击败你。你不知道我有多害怕。我看不到天地的边,不知道我可以往哪里去。”李慕白的出现正好把玉娇龙从迷茫惶惑中解救出来,李慕白成了玉娇龙的下一个目标和方向。 玉娇龙中了迷香后出来喝水,李慕白出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他必死无疑。因为李、俞、玉三人中至少要折损一人,否则将来李慕白既要娶老莲,又要收小龙,此三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到永远吗?谁知道李慕白和玉娇龙能不能弄出个李小龙…… 如此想来,李慕白在符合道德礼教完美定义的秀莲面前一直遮遮掩掩,在胡作非为的女娃娃玉娇龙面前反而有成熟男人的充分自信,不失为男人的一种困境。亏了他还苦心调教玉娇龙做人处事的道理:“勿助,勿长,不应,不辩,无知无欲,舍己从人,才能我顺人背。”结果他自己在追寻玉娇龙的问题上可谓是又助,又长,又应,又辩,有知有欲,舍己从人看似做到了其实也没做到,就更别提我顺人背了。结果反而搭了性命,还发现自己的人生是一场失败的浪费。 罗小虎 罗小虎这个人物的存在相当于一面镜子,他映照出了玉娇龙的形象,通过玉娇龙对待他的方式可以表现玉娇龙的内心和性格。就主线剧情来说,就算罗小虎不存在,故事也能进行下去。但是如果缺少了罗小虎,玉娇龙的形象就会单薄很多,甚至有所偏差。罗小虎也成就了影片中和李俞之恋相对比的另一种爱情。应该说罗小虎这个人物在故事中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为其他角色服务,为情节服务,就算他有不少的戏份,但由于他游离于主线剧情之外,加之在后半部分情节中的不作为,他确实被边缘化了,只是一个“他者”,一个玉娇龙作用的对象,就连他的种种反应也都是为了衬托玉娇龙。 有时候转换人物视角,就会发现故事的尴尬之处,比如我深深地以为如果用罗小虎的视角来看待剧情,无疑是一个狗血故事。一句话就是:罗小虎被坑了。 试想一个在沙漠上奔驰的少年,有名号,有梦想,有信仰,追流星,信奇迹。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来自外面世界的少女,深深地爱上人家,并且以为少女也深爱着自己。他为了少女的父母着想,劝说少女回了家,两人山盟海誓相约日后再见。此时的罗小虎天真率直,他相信自己只要做出一番事业,就能让玉娇龙的父母瞧得起,能光明正大地迎娶她。奔腾在伊犁天地的他根本想象不到皇城的秩序森严对他将是致命的阻挡。后来他等不了了,千里走单骑,历尽艰辛来贝勒府找到玉娇龙,小龙的第一反应是惊喜,然后两人激情拥吻,这份热情代表了罗小虎对玉娇龙依然有情欲的价值。但玉娇龙冷静下来后,立即拉下脸说:“你回去吧,永远永远不要回来。”想当初玉娇龙在新疆和罗小虎临别时,床榻之际,玉娇龙把梳子当作信物交给罗小虎,约定重新相聚时把梳子还给她,还说“如果不还我,我会追到你”。沙漠里如此炽烈的誓言,在京城里化为虚无。并不是玉娇龙受现实的父权压制而不敢承认和罗小虎的感情,事实证明她本事大得很。她就是真心不想要罗小虎了。犯不着怪玉娇龙背信弃义,她根本就没有信义可言。她做事只凭爷高兴和爷不高兴,万物对她来说只有爷喜欢和爷不喜欢。 玉娇龙为什么不要罗小虎了呢?当初遇到罗小虎的玉娇龙,千里迢迢来到新疆,第一次看到那么广阔的天地,她的天性得以释放,也许生来第一次感到那么自由舒展,彼时彼刻她一定深爱着罗小虎,那个罗小虎与其说是罗小虎,不如说是自由的象征,是新鲜的诱惑,她爱的与其说是罗小虎,倒不如说是那个自由自在又魅力无穷的自己,她爱的是被爱被追求的感觉,爱的是那个更像自己的自己。罗小虎和他所在的新疆符合了玉娇龙的需求:好玩。而当罗小虎到北京来找玉娇龙时,此时的玉娇龙早已不是当初那么简单,她有了青冥剑,有了李慕白,有成为大侠实现江湖梦的希望,有了更大的野心和全新的欲望。她曾经深深厌倦北京的秩序规整,爱恋新疆的广阔天地。但现在她发现自己有打破秩序的能力,在秩序下破坏不是更刺激吗?她正准备大展身手。这时小虎的出现是不合时宜的,对玉娇龙来说,罗小虎从自由的象征变成了新的束缚,她当然会把他甩掉。到后来玉娇龙甚至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俞秀莲一提到罗小虎,她脸一拉甩头就走。 新疆的日子像一场注定不可能长久,终将被现实侵蚀的梦,因为玉娇龙的性格终将对沙漠感到厌烦,罗小虎以为玉娇龙在新疆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她想做的在新疆都做不了,这样两个人的期待就产生了落差。罗小虎和新疆也从好玩变成了不好玩。 但是罗小虎表现出了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玉娇龙坐在花轿上了,他单枪匹马来抢亲,但在人手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的北京城里,他绝不再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半天云,也许李慕白抢亲还有机会,把人拉出来就飞走了,罗小虎抢亲就像农民工挤来挤去买火车票一样,最后哭哭嚷嚷地被拉走了。在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劝说下,罗小虎居然妥协了,决定等待观望,于是他被李慕白送去武当山上上武当暑期班。最后玉娇龙上武当山时看到罗小虎正和一位武当道人攀谈,想必那人就是暑期班的老师之一。我忍不住诧异,这样一个曾经叱咤风云,有信仰,有梦想,追流星的少年,不惜千里走单骑,不惜抢亲,就算京城里人生地不熟,他也曾潜入秩序森严的九门提督府保卫心爱的女人(玉娇龙和俞秀莲第一场飞屋檐追逐戏的最后,那个扔飞镖帮玉娇龙解围的一晃而过的身影就是罗小虎),这样的少年怎么能那么乖乖地蹲在武当山上暑期班而不作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后面的剧情和他没啥关系了。 当李慕白、俞秀莲和玉娇龙在外面轰轰烈烈的时候,罗小虎就一直蹲在武当山上暑期班,请注意,对于玉娇龙后来经历的一切,他什么也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然后有一天,玉娇龙爬上山,罗小虎大喜:“小龙!”立即迎上去。(不得不评说一句,张震走上前的样子,那种天真的神情,就和当年的牯岭街少年一模一样)。两人睡了一觉,好开心好开心。第二天醒来罗小虎发现情况不对劲,在悬崖边找到了少女。少女问罗小虎记得你说过的那个故事吗?小虎,许个愿吧。罗小虎认真地说:“一起去新疆。”他也许想骑马去的。结果话音刚落,旁边的少女哗的就飘下去了。罗小虎淡定地站在原地,悲伤地哭泣。到此罗小虎的悲情故事宣告结束。他注定是一个找不到流星的小男孩,小时候找不到,长大后以为找到了最亮的一颗,最后又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其实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也许是这部影片在剧情方面最值得探讨的问题:玉娇龙跳下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首先“从山上跳下去”的做法自然是来源于罗小虎讲的那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心诚则灵。 玉娇龙跳崖前让罗小虎许愿的意图是什么?她跳崖真的是希望实现罗小虎的愿望吗? 有一点可以肯定,站在悬崖边上的少男少女对他们的感情态度已经全然不同了。 我认为罗小虎的愿望就是朴实的字面意思:“一起回新疆。”这也是他来北京的最初目的和唯一目的,总不至于上了个武当暑期班,就突然什么想法都变了,更何况他对故事后面的发展一无所知,所以这个“新疆”也应该不是什么虚幻的含义。 玉娇龙最后让罗小虎许愿,是想听一听他的心声,给自己一份安慰,或许也施舍给他一份安慰。也许罗小虎说完愿望后,玉娇龙心里想的是:少年,你还是不懂…… 玉娇龙之跳崖和罗小虎故事里的跳崖并不相同。此山非彼山倒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心诚则灵,关键是此跳非彼跳。 在罗小虎的故事里,那个跳山的人是因为父母病了,无法医治,才从山上跳下去。父母的病是不以他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非奇迹不可挽回的。所以他才选择跳崖。但是“一起回新疆”对小龙小虎来说本来不该成为多么困难的愿望。两个人年轻又健康,武功高强,一路边走边杀,骑两匹马咯噔咯噔地就回新疆了。所以如果玉娇龙真想实现小虎的这个愿望,何必往下跳呢?她其实心意已决,不管小虎许的是什么愿,她都会跳的。也许玉娇龙和罗小虎心中都清楚,经历了这么多,他们再也回不到当初的那个新疆了。就算回了地理时空,也回不到心理时空。 我觉得玉娇龙跳崖的真正原因是,她觉得一切都不好玩了。俞秀莲到底说得对,在江湖上不讲信义,确实玩不长。她闯了大祸,连累死了李慕白,原本想象中的江湖梦变成沉重的现实。梦破碎了。当什么都玩过,什么都不好玩,她也就什么都不想玩了。她唯一的需求崩塌了。于是她选择一跳了之。这种简单粗暴的思维和任性的做法,其实是非常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的。 玉娇龙跳下去是生是死?是不是到了云的另一端?是不是一点伤都没有,还漂流到了远方再也没有回来?这都不重要了。因为她没有许愿,也没有诚心,她跳下去的时候什么也没想,她堕入的是虚空,就算故事里的奇迹真的实现了,她得到的也是无限的虚空,其实也就是死。如果导演的意图是展现玉娇龙最后达到了李慕白毕生未能实现的练神还虚,圆寂永恒的境界,我跪拜在导演编剧脚下…… 真不能怪罗小虎跟不上玉娇龙同学的思想境界。罗小虎上的是武当暑期班嘛,普通班同学。人家玉娇龙是由武当明星教师李慕白进行一对一贴身指导的,并且以牺牲李慕白作为一名大叔的身家性命和俞秀莲阿姨的终生幸福为代价才觉悟的,这个是状元速成班,教学效果肯定比较好。 说跟不上境界吧,也跟上了点,小龙跳下去的时候小虎有多淡定啊。武当暑期班还是有效果的。当然,这时候小虎如果有任何不淡定表现都会影响本段的诗意表达。其实很难理解,罗小虎这样一个没文化的野男孩,怎么就这么快被武当的玄妙给熏陶了呢? 结果,事件的本质就是白白坑坏了罗小虎。想想张震真适合演这个角色啊,张震十五岁在《牯岭街杀人事件》里演张震的时候,扮演的就是这种被自私少女深深坑害的苦逼角色,外形气质眼神面相都太适合了。 二、价值取向 漫长人物的分析到此为止。透过人物和剧情,影片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 经历一番生离死别,大彻大悟的俞秀莲终于得出一个毕生的教训和结论:“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其实这恰恰是玉娇龙一直以来的做法。影片对玉娇龙真的抱有深深的青睐和偏袒。着力用镜头表现这个人物的美感就不说了,玉娇龙真的想要啥有啥。想要青冥剑,两次得手;想要姐妹,俞秀莲阿姨待她比亲妈还好;想要绝世武功,天下第一高手李慕白叔叔死都要她当徒弟;想要男人,罗小虎像罗小狗一样地追随她到天涯海角,其实李慕白也有嫌疑……她从来都是想玩就玩得最痛快,最后不想玩了也就轻松地一跳了之,成功地退出了游戏,她在影片里似乎没有经历过“想玩不能玩”和“不想玩却不得不玩”这样的人生真正无奈境地。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天之娇女,真心无话可说。而且按照故事的大结局,应被视为榜样的李慕白和俞秀莲悲剧了,他们最后承认他们的人生是一场愚蠢而不绚烂的浪费。甚至最后得出来的教训几乎是玉娇龙一直贯彻的“真诚待己”(只是玉娇龙放纵得过了头,没了度,不过至少努力的方向貌似是没错的)。李慕白死得悲哀悔恨,俞秀莲悲苦不已。而玉娇龙从做贼到跳崖,都轻灵飘逸。这样一来我基本认为这部影片是玉娇龙的全面胜利,也怀疑创作者的价值取向是偏向玉娇龙这边。作为一个独享青睐的角色,也许玉娇龙还不够可爱(可爱不是说萌,就是说讨人喜欢)。 《卧虎藏龙》虽然有武侠的外壳,有名剑有大侠,有山水风景,有武功有恩怨有儿女之情,甚至引入了禅宗道学,但我认为这不是一部真正的中国武侠电影。影片讲的其实不是虚幻的江湖概念下的快意恩仇,其中的“面对爱情是否勇敢”,“人要真诚面对自己”,“争取幸福”等议题,都是现代人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也是人类共通的话题。李慕白“得道”的追求在故事半当中就彻底被弃置了。因为得道高人还能有什么故事呢?故事本就是给凡夫俗子看的。再说了,影片也只能落实到世俗的层面来提出主题,禅啊道啊只能作为一种包装,因为如此高深的问题创作者估计也研究不出来,就算研究出来了也发现编不出什么故事矛盾。都虚无了哪儿还有故事。 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武侠是给你一个江湖,让读者或观众有一个江湖梦,而《卧虎藏龙》是故事里的主角有一个江湖梦,故事人物的选择和挣扎都是和观众的现实生活相通的。把武侠梦从故事外挪到故事里,是《卧虎藏龙》把中国武侠推销到国外时做的最重要的改编。 影片探讨的另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就是爱情。 影片中明线暗线加在一起,大体有五组男女关系: 碧眼狐狸和江南鹤。一个居心叵测,一个抱有成见。最后落得不得善终。由于事件太过久远,当年是否有爱情已不得而知。 玉大人和福晋(玉娇龙父母)。影片虽然没有着力描绘,但两个人的关系很像现代婚姻的写照,冷漠和隔阂。 李慕白和俞秀莲。作茧自缚,浪费了人生和感情。 罗小虎和玉娇龙。有一个最美妙的开始。热烈地去爱,热烈地做爱,热烈地追寻(虽然最后感情不同步了)。(其实罗小虎绝对也符合真诚对待自己这个标准,又是好少年,真心被坑惨了,而且他的被坑可能还是由于编故事的人要凸显玉娇龙,所以就不为他着想了。) 陕甘捕头的女儿和贝勒府的刘师傅(打架时负责搞笑的那个)。这两个小人物很容易被忽视。但他们其实很重要。陕甘捕头死后,刘师傅跑到独居的女生门口站着,说“给你守个门。”女生说:“进来吧,两个人就不怕打不过碧眼狐狸了。”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就算两个人还是打不过,当初三个人都被草割,别说两个人了。但是他们要的是心中的温暖。刘师傅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进去了。存在于这两人之间的是并不轰轰烈烈的朴实感情。玉娇龙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她不仅要爱情,更要轰轰烈烈。而她又不是《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小燕子代表真之善,而玉娇龙代表的是真之恶。 纵观这五组人物关系,其实最接近俗世理解的幸福的是最后一组。所有的幸福都有一个平庸的结局。俗世的幸福在于敢于接受平凡,有能力在平凡琐碎日复一日的人生里创造浪漫。要做到这点,未必比当大侠容易。这是追求得道的李慕白不曾达到的境界。是渴望平静的俞秀莲未曾获得的日子。是血里有风的玉娇龙绝对不能接受的惨淡。却也是大多数人世痛苦的解药。如果说在影片的爱情观里能解读出什么的话,此段就是我的答案。 三、其他 影片如此受奥斯卡青睐,不仅在于它在西方观众面前展示了耳目一新的观感,更在于这是一部非常精致的影片。音乐画面极佳自不必说。我尤其想提的是,影片的武打部分非常出彩。飞来飞去固然好看,但重点是这部片子飞得有水平,在三分钟的屋顶戏里能打出人物性格特点,打出故事情节。 我个人非常喜欢玉娇龙第一次偷剑后与俞秀莲在屋檐上的追打戏。在三分钟长的动作段落里,充分地突出了两个人物各自的武功性格特点。玉娇龙的轻功比俞秀莲更胜一筹,而地面动作则不是俞秀莲的对手。所以俞秀莲努力要把玉娇龙拖到地上,她的策略就是:“给我下来!”玉娇龙优雅地不停向上飞,俞秀莲略显笨拙地追赶却又有力地对抗,恰恰表现了玉娇龙的轻灵飘逸,好高骛远,俞秀莲的朴实敦厚,脚踏实地。 玉娇龙和俞秀莲的对抗还有点杀气,但和李慕白的打戏则完全进入另一种境界。因为按照设定,和李慕白的打斗是没有悬念的,因而展示的目的不在于打斗的结果,而在于舞蹈般的动作,舒缓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禅意,以及发展在其中的人物关系。 《卧虎藏龙》拍出了最好看的轻功戏。应该没有疑问。 我也没想到自己一口气码了这么长,一万一千七百字。我怎么不去死呢。

***此处曾经是我的公众号广告***不过这几年忙,公众号很久没更新了哈哈

2 ) 须臾之间

距离第一次看《卧虎藏龙》已经不知道有多长时间了,每次都是片片段段七零八落地看一点点就看不下去了。今天终于沉下心来把这部电影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看到最后,有种浑然天成的孤独感,让我不能自抑地哭出声来。

李安的电影里面,孤独的主题总是很鲜明,而且男性主义的味道总是很浓烈。《卧虎藏龙》也不例外。看似一把青冥剑牵出了俞、李二人的矢志不渝的爱情,但是男性在整个剧情中隐隐的是主动的占主导地位的。不论是俞秀莲还是在我看来很可爱的玉娇龙,都是男性的牺牲品。李慕白以死亡告终,临终时终于对俞秀莲说出了多少年来没有说出的话——我一直深爱着你……在我听来,我恨不得把一个李慕白千刀万剐、碎尸万段。倘若当初早早放下江湖恩怨,愿意带着俞秀莲远走高飞避世隐居,也不至于让俞秀莲落得个亲眼看着爱人毒发惨死的凄凌下场。不懂事的玉娇龙最终带着愧疚和求死的绝望从倚着万丈悬崖而建的寺庙中直冲而下,脸上带着淡然超脱的表情,罗小虎却始终无法懂得,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感情凝在脸上,怔怔看着跳下悬崖的玉娇龙,欲哭无泪的悲戚。一个李慕白,搅乱了两个有无限本事的女人的世界,让两个女人都落得惨兮兮,一个已对生绝望,一个宁愿跳落悬崖来偿还欠下的人情。一个男人,成了一场腥风血雨的牺牲品,但是这个男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都远远在他牺牲这件事情之上。李安用这一个男人来诠释了男性世界的伟大,情的伟大,道义的伟大,可是这个男人独独不能伟大到为自己最爱的女人活下来。我始终觉得李慕白是能救回来的,如果当时导演能让俞秀莲给李慕白输些真气,封住血脉,说不定李慕白能活到与俞秀莲饮马傍蛟河日落倚黄昏的美丽时刻。

李安总是不喜欢喜剧,看过他的很多电影后我忽然发现这一点。无论是《卧虎藏龙》还是后来的《断背山》、《色戒》,就连漫画改编的《绿巨人》李安都要设计成悲剧的风格。难道悲剧就真的那么能够摄人心魄?能够让人失声痛哭之后懂得生之美好、爱之伟大?我是个喜欢看悲剧的人,但是活到现在,经历过很多风雨之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更喜欢的其实是灯火阑珊处的那一点投桃报李般的欣喜泪光。

活到现在,阅书无数,看电影无数,越来越困惑于生之目的。当有一天,终于开始明白人活一生总归不过归墟无境之地,忽然发现活着其实就是人活着的唯一目的,只要能活着,无论怎样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人生。活着应该是人生的唯一信仰。无论是《卧虎藏龙》里的俞秀莲,还是《断背山》里的杰克,最后看着爱人逝去,痛苦万状,却无法不活下去。终有希望尚存。是,我不能与你厮守,但是我可以守着那些往昔陷在回忆里强忍着念你的悲伤载着微薄的幸福淡然地活下去。

那么。我想你知道。

毋念我暮暮朝朝。须臾之间,爱恨已隔天人。

3 ) 谁杀了玉娇龙?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是我在豆瓣影评上看到的一句古文评论,同时看到有影评从情欲的角度去解剖电影,我觉得有些偏颇,走了歪路。

如果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便能大概的揣测出其武功套数。欲望、性情与礼教从来都是李安摆弄戏耍的好玩具。看李安的戏在于揣摩出其刻意布下的虚虚实实,却又要留一层纸窗户不再穿透。

所以,李安的戏,不要解,要悟。说穿了,大家都没意思。

那么“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话讲出来倒真有点雾里看花的力道和余地。

只是我受到的辩论训练太多,凡事喜欢从结构的立场下去结构。既然提出了是谁杀掉了玉蛟龙这样的问题,年轻人锋锐好胜的本性还是不得不展现一下。到底不是谁都能像老子那样,简单几句话道出真谛。

言归正传,卧虎藏龙最后一幕,玉娇龙在武当山顶坠入雾崖,以她的死交待出了全片的结局。从一般的认知角度而言,大家会揣摩玉娇龙因错害了李慕白一条性命,悔恨过深,终究走向了自决的死路。

而如此般解释,却不大不小有些许疑问。

性情刚烈,高傲自私的玉娇龙,连自己拜把子的姐姐(余秀莲)都可以刀刃相向,虽然经历了人生之大变故(碧眼狐狸,李慕白双双阵亡),但其本性之旺盛的生命力何以突然熄灭?用愧疚与悔恨来解释是不是过于单薄了一些?

那么如果不以常识角度切入,那么当以何立足呢?

我想,碧眼狐狸最后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我们,”一个八岁的孩子,竟有这样的心思。什么叫毒?这才是真正的毒”

碧眼狐狸死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她从小养大的孩子,在她眼里也不是具象的人,而是抽象的毒。

与其说是毒,不如玉娇龙是一种高传染度的疾病,名为欲望的疾病。

如果这篇文章的读者对于自我的欲望有过反省和内观,就可以理解,欲望的特性便在于,如果你不控制它,它便会控制你。大多数时候你们俩之间淡漠无形,可在最关键的时候欲望却总会跳出来作祟。你想把欲望关入心底的大牢笼里,它便一起带走你的喜怒哀乐,让你心底一片焦空。

李慕白在一出场与余秀莲谈修道的时候变说他进入了没用空间和时间,只有一片焦虚的境界,可却没有欢喜,只有死寂般的忧愁。而他在结局时,又入了那般境界,又可以道出不再害怕,全因为有爱的指引。(说实话,有点恶俗。)可见生死瞬间,李慕白以可以分得清情与欲,抛脱欲望回归真情。这显然是他一开始修道时,做不到到的地方,那时的他,只能深深的把欲望缩在心底。

那么,在谁这一始一终之间引出了他的欲望?

没有错,是玉娇龙。

剑,在佛洛依德的力比多世界里,显然是生殖器与欲望的最好象征。李慕白闭关修道不成,萌生了封剑归田的想法。虽然他的剑只杀坏人(把欲望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可自己还是深感脱离不了欲望的影响和控制,于是干脆把剑交到那个灰暗压抑的北京城里去,借助最严厉、最承重世俗的礼法来镇压心头的小野兽。这是他主动表现出来的向封建礼教归乡的态度。

于是,贝勒爷的话就说的巧妙,“他送给我,我就给他看着。”

可惜,造化弄人,他的欲望又正正的碰上了玉娇龙。

从象征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玉娇龙是一个完全被欲望控制了的人,欲望已经不是她的一部分,而是她的全部。所以她已经不能够独存与尘世了。她像是寄生虫一样必须寄托在某个主体之上,她唯一的目的就是变强以及蔓延,这可以算的上是生命最本源形态。

那么她是在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子的呢?还是碧眼狐狸的那句话:"一个八岁的孩子,竟有这样的心思。什么叫毒?这才是真正的毒。"

当身穿旗袍的她第一眼看到了那柄宝剑的时候,便已确认了下一个寄主,所以她抛弃碧眼狐狸的时候,可以做的那么冷静、洒脱。唯一露出的一点情感,都让人感到有些造作。这也皆因为她需要于寄住共生死,所以寄主越强大对她约有利和约有以吸引力。



玉娇龙寄附上了青冥剑,所以当李慕白弃剑的时候,她可以奋不顾身的去救。



可剑是李慕白的剑,余秀莲多次这么说。它是李慕白的一部分,最私密的一部分。(所以余秀莲不容许玉娇龙去摸。)寄附上了剑,就等于寄附上了李慕白。尽管玉娇龙不愿意承认,(宣称李慕白是她手下败将)但她还是不得不去与李慕白争夺对欲望的控制主权。



于是这种一来一回的争夺,也使得李慕白可以具象化的面对欲望,思考欲望,以及分离欲望,让自己变得纯洁和平静。



竹林小亭,他与余秀莲一番对话,可见他已经对欲望有了另外认识和把握。



“我也控制不了我的欲望,我想与你在一起。”此时的李慕白已经体悟到了,江湖规矩,封建是无法阻止欲望,反而会酿救欲望的泛滥。认识到爱与欲本为一体,能用大爱来化大欲望,才能换来平静。算是不小的进步,皆都是与玉娇龙交锋的主要成果。



而作为寄生体的玉娇龙当然不能满意对方渐渐的就欲望的主动控制,竹林的大战便是此番一系列的纠缠纠葛的爆发点。一般来说应当是劲道十足的去表现,李安却能做到举重若轻。武打尽头多在飘浮一种带过,其实也已经偷偷的暗示了此时李慕白已经快要步入空灵的境界。



有人把竹林大战,说成是两人之间的情欲纠葛,可能受到接下来在水帘洞中,玉娇龙的那句“你是要剑,还是要我”的启发。



但竹林的大战,并不只是情欲那么简单,全副的图景应该还包括了谁能成为欲望的主人,谁会变成欲望的俘虏的攻坚战。



而结局大家都清楚,李慕白手握剑诀,直指玉娇龙眉心的时候,便已经完成了主与仆的立项仪式。



而听说李安本来打算把水帘洞做成子宫的形状来暗示对母体的回归(联想到疯狂的石头了),在母体内,李慕白杀掉碧眼狐狸报了杀师之仇,可也身中毒箭。玉娇龙主动尽力去找解药,便已体现了仆人护主的意识。



其实碧眼狐狸要杀玉娇龙跟李慕白弃剑的原理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于欲望会毁灭自己的惧怕。只不过水帘洞中的李慕白已能清楚的区分情与欲。而碧眼狐狸却还沉浸在那副被欲望破坏掉了的残破躯体之中,让人扼腕,没有爱的长年饥渴妇女,真是惨。



李慕白的死,算是对李安既有的妥协哲学的突破。本来故事发展到老处女死的时候,可以安排他与余秀莲两人相亲相爱,而玉娇龙在他的指点下于武功心得有了更高的提升,然后仗剑走江湖弘扬正义的good ending。



但这次,李安也极端了一把。他要让李慕白去得道。去克服在虚无境界里面的大悲伤、大孤独。反正李慕白已经从欲海之中,提炼出了真爱,便应该去更高的境界圆满。



倒是可怜余秀莲倒是成为了他提示的踏脚石。她不杀玉娇龙,反而把自己的玉钗插到对方头上,这里不像是谅解,倒像是理解。



你我两人,其实都是属于李慕白的一部分。



只不过,能够永生的是真爱,所以某种意义上余秀莲又可以说是幸运。而失去了最强寄住的玉娇龙,只能走向自我毁灭。



这时我们可以清算一下她寄附的轨迹便是 碧眼狐狸----罗小虎(终于提到这个人物了!)---青冥剑-----李慕白。



她最后一场与罗小虎的性爱,表情呆滞,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死前对罗小虎说的那句心诚则灵,其实是欲望的另外一种特性: “执着” ,佛家称之为“我执” 。 (不知道为啥,大家都以为这词是梁文道发明的)



文思至此,到底谁杀了玉娇龙?



用武林外传里面秀才逼问姬无命的最后一句话:



我杀了我!



pia!

后话: 李安的语文能力真是不敢恭维,看见一代大侠讲什么没了时间没了空间这样的台词,我还以为是古希腊哲学家附体了呢?
这台词也太粗糙了点吧?

4 ) 碧眼狐狸

托马丁路德金的福,这个周末有三天假期。周六上午把卧虎藏龙又看了一遍,看过之后就想说点什么了。好电影不可能终结于散场的时间点,因为细节本身隐藏着故事,编织成另一个世界。
卧虎藏龙的诸多影评里,李慕白、玉娇龙和俞秀莲的关系已经被分析的极为透彻了,但是对于江南鹤、碧眼狐狸这一类角色却没有特别的讨论。而我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讲。

佛曰,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碧眼狐狸其实是电影中诸多线索的源头。玉娇龙因从碧眼狐狸处学得了功夫,而有能力盗剑;蔡九因内人被碧眼狐狸所杀,因而在玉府前贴告示;李慕白因碧眼狐狸暗杀了自己的师傅,而追杀多年,结果在最后一场决斗中中毒身亡。乍一看,正邪分明,恶因诞生了恶果,只能以善化之。但问题是,碧眼狐狸的恶从何而来?

有这么几句台词颇为耐人寻味

碧眼狐狸:

1. 他瞧不起女人,因此活该死。

2. 我和他入了房帷,但他却还是不肯把心经交给我。

3. (玉蛟龙)我唯一的亲,唯一的仇。

4. 你读字,我读图。

李慕白:

1. 武当派不收女弟子

蔡九:

1. 我那位也是武行里有名有姓的,但也遭了她(碧眼狐狸)暗算

从蔡九的话里,我们能体会到碧眼狐狸是有一定实力的。而李慕白的话,体现出了武当派大男子主义当道的现实。而碧眼狐狸“瞧不起女人”的说法,不仅与李慕白的话相合,而且也暗含自己的奋斗史中饱受男性歧视的悲惨命运。不仅如此,碧眼狐狸与玉娇龙的对话,透露出自己不识字的信息,暗示她童年家境不好,同时也是男尊女卑的牺牲品;化妆成尼姑,勾引江南鹤入房帷,暗示自己年轻时还是有姿色的,与此同时;碧眼狐狸这个称号,也是用来形容丹凤眼,尖下巴的女性形象,进一步佐证她年轻时的姣好容貌。化妆成尼姑盗取心经,潜伏玉家躲避追杀,以及最后在山洞里设局,种种迹象表明碧眼狐狸是个智商很高的女子,但是家庭环境与江湖现实,让她性格扭曲,心狠手辣。

虽是恶人,却终是善心未泯。碧眼狐狸在玉娇龙面前,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亦师亦母,倾囊相授,共同研讨心经之道。其实站在碧眼狐狸的角度想,传授小娇龙武功是一个很冒险的事。首先,碧眼狐狸混进玉府的时候必定以人畜无害的非江湖人士身份应聘,不然的话根本进不了面试,而传授小玉蛟龙武功的时候极有可能被人看到,暴露身份,这是风险1;其次,小玉蛟龙学会武功之后很有可能会到处炫耀,毕竟是孩子,被旁人问起武功的来源导致自己身份暴露,这是风险2。如此大的风险凭着碧眼狐狸的智商不可能想不到,但为什么她还要教玉娇龙武功?

因为她在蛟龙身上看到了自己。小蛟龙学习能力强,性格果断坚决,长相清秀,家庭环境好。同为女人,碧眼狐狸当年在智利和野心上也绝对不输蛟龙,偏偏是恶劣的家庭环境,让故事讲成了现在这样;而蛟龙却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一个集齐了四项条件,很有希望成为一代女神的“碧眼狐狸”,于是碧眼狐狸在情感空缺的巨大诱惑下,承担着风险教蛟龙武功。实际是在蛟龙身上延伸自己的梦想。

蛟龙那么多年一直保守自己会武功这个秘密,充分体现出了蛟龙天才少女智力早熟的一面。当然,同样的特质在一个地方是优势但在另一个地方很可能会变成劣势。这个少年老成的性格同样让蛟龙在发现自己强于碧眼狐狸的同时选择了隐瞒,最终却深深的伤害了碧眼狐狸的心;除此之外,智力上的早熟也同样以情感上的不成熟为代价,最终出现了盗取青冥剑,砍伤俞秀莲等一系列荒唐事。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感觉到碧眼狐狸身上的巨大悲剧色彩。一个早年心比天高的女子,在现实面前性格扭曲,泯灭天良;而小蛟龙的出现,重新燃起她的善意与希望,看到了梦想的延续,最终却不想被梦想本身背叛,彻底幻灭。她在死前说蛟龙是自己唯一的亲,唯一的仇。八个字可谓泣血惊心。

说到蛟龙与碧眼狐狸那一场对话,倒是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碧眼狐狸练不成武当心诀?我们想,论练武经验,碧眼狐狸绝对强于蛟龙,而在智利方面两者相差不大,但蛟龙却在小小年纪就能有一些领悟,碧眼狐狸一直停滞不前。在我看来,背后的原因在于“教育”二字。

在蛟龙与狐狸的对话中,狐狸提到了两个人的切磋思路是“你读字,我看图”。图上有招式,但字里却有思想。武当剑法终究不是街头杂耍,而是道家文化的外在体现。蛟龙说狐狸一辈子功夫就到这了,其实也不是夸大,因为狐狸早年的教育背景决定了她理解不到道家思想,自然功夫也上不去。后来李慕白对蛟龙说,你和狐狸对武当心诀的领悟思路不对,也印证了这一点。而感觉就像不懂线性代数就愣拼量子力学,不懂统计力学就硬看过渡态理论,并取名物理有机(这个有点黑)。。最终就是悲剧的节奏。

碧眼狐狸与江南鹤入房帷,其实也给我们传递了许多细节。江南鹤作为武当掌门,却与尼姑私通。可见他自己凡心未了,道貌岸然。而所谓有其师必有其徒,相同的经历极有可能产生相同的苦恼与困惑,李慕白为情欲所困也就不难理解。与此同时,碧眼狐狸与玉娇龙,刚好与 江南鹤与李慕白的关系对等。而碧眼狐狸与江南鹤之间的暧昧关系,刚好也暗示了李慕白与玉娇龙欲盖弥彰的情感纠葛。

最后,用红楼梦里的聪明累结束本篇。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5 ) 在玉娇珑和俞秀莲中间,我选择玉夫人

「卧虎藏龙」重看一遍,愈发的敬佩李安导演。对于中国文化的神韵西方化的解读,无人能出其右。中国古典文学,向来喜欢先交待结局,而真正要表现的是过程中的情绪和文学性。譬如封神榜,譬如红楼梦。 「卧」的开头一出来就交代了所有的结局,李的闭关失败了。其实失败的结果就是死,整部影片就是李的道,寂灭的过程,剑就是欲望的延伸,对剑的关系就是欲望之间的互动。而最终对俞的妥协,其实就是李身为道对儒文化的妥协,是仁的胜利。 李放不下对俞的感情,也放不下对师门恩怨的执着,李交了剑只是形式上的妥协,好似戒烟者说一天只抽一根一样,只是自欺欺人。所以,遇见玉娇珑,李立刻反悔了,因为玉自学武当武功,并且能领会武当心法,是道的种,李看到了希望,这种希望有对得道的追求,有对师门恩情的圆满,而玉所表现的懵憧也是李所羡慕的,事实上,李所追求的,就是玉所表现的,所谓得道的,自然的理想。 开篇李的对话,就已经揭示了这个主题:“没有时间空间…一切没有意义…似乎更深的…我需要想想…”他知道那不是他要的得道,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他迷失了,所以他“出关”来找“答案”,而他下意识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其实就是他的答案,他又不愿意承认,这个答案颠覆了他一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一生甚至于他师父一生付出,他负担不了,所以他拒绝承认,随着剧情的递进,他逐渐的预见自己的结局,他积压多年的隐忍习惯渐渐被即将破土而出的东西所打碎,所以他对俞的语言愈来愈大胆,愈来愈真诚。 有段对话,他说:我们能摸到的东西,没有永远,师父(注意不是师傅,这个父其实就是李一直背负的东西)一直说,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就拥有一切。 我们儒家的老妹儿,俞美人对李幕白这种文艺病很无奈,只能回复:这世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虚幻(形而上)的,你握住我的手,能感到真实吗? 李说:……我不知道,我现在只想跟你一起,这么坐着,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 可以想象,俞大姐想捶死李幕白的心情了,看懂这一层,也就明白后面奶妈子给俞上药,说李幕白肯定能杀玉娇珑,俞大姐那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了。 所以再联系最后一段李幕白跟俞的对话,其实就是一个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形神具灭的结局。 李说:…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俞说:…炼神还虚,去圆满一生追求… 李说:…我已经浪费一生,不想浪费了,最后一口气用来爱你… 这个结局其实非常讽刺,作为理想主义者出现的李幕白面对理想变节了,而务实的儒家代表俞大姐却面对生死大恐怖时却鼓励李幕白去追求理想,在面对“牺牲”的内核的把握上,儒家比道家做的更踏实,更笃信。所以从这里看,其实可以看出来这是曾子一派的学问。 而李幕白最终对儒家的妥协,对爱的妥协,其实对于俞大姐来说,却合了儒的道,即仁道,人与人之道。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部影片中,传达的两种意识形态的争执。而这种不绝对的,人的身上表现出来,人才显得如此复杂。 现代人总爱在形式上追求极端,尤其是环境主义者(马氏)引导下的新中国,对于批判的过度应用,至使意识之间的对抗比例压倒了融合,所以在李安的这部影片中,是可以看出来其作为传统中国人,所倡导的“和”的声音。 李安的浪漫在于,其虽然给予了所有人深刻的复杂的东西,却自然保留了对于美好的想象,罗小虎和玉娇珑,他们的情欲如此激烈,在镜头上,李安给他们肉体和呻吟,懂古典主义都懂。在世界观上,李安给他们同样的朴素的价值偏爱,只不过一个是消极的一个是积极的,罗小虎要回到新疆,回到驱马黄沙的戈壁,在形式中追求天人合一,而玉娇珑则要进入江湖,在酒馆中念“我是潇洒人间一剑仙”,追求意志上形而上的绝对自由。这里也是玉娇珑之所以愿意拜俞作大姐,也是俞作为儒家形象的“入”世态度所赐,对“入”的肯定,毕竟还是浅层的,因此当俞安抚她情绪时试图为她套上鞍辔,才会激发她的愤怒失控,引爆整部影片最大的情绪炸弹,直接造成了李幕白的死亡。 所以这也可以看出来,是儒家文化对道家思想控制势必激发的反弹,李安作为知识分子,对命运概念的解读的意思,其实也蕴含其中: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 李安对道家文化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他安排李幕白去追逐玉娇珑,在竹海的打斗中,李幕白给玉娇珑展示了更纯粹的技巧,更成熟的情绪,这里有形意之争的意思,这种浩瀚和高深才吸引玉娇珑停下来,跟他对峙,而李以指作剑清触玉娇珑眉心的意义,又有了外力的强行的(治标不治本)的意思了,所以玉娇珑反悔了,因为他认识到这种形式斗争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质,这里映射了李幕白闭关失败其实还是对道的解读出了问题,对形式太过看中,导致无法超然。这个情节在心理上这可以呼应李幕白后面救玉的剧情,李安在镜头上,对其添加了非常暧昧的性意味的解读,使这个原本枯燥的互动增加了更多层隐喻和娱乐性,表面上是玉面狐狸为报仇,其实是杀爱徒。深层次是李幕白和玉娇珑的自恋情绪的爆发,更深层是两个人一瞬间合道的意义,也正因为这个瞬间的结合,玉和李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即使玉的结局和李的结局是一样的,他们在肉体上都消灭了,但是他们的死亡意义却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 李安对动作的设计上,对服装的设计上,都极其用心,杨紫琼儒家代表,宽衣大袖,隐藏形体,极重规矩,招式大开大合,以力破巧,她说极擅双刀不假,攻守兼备。可是被玉娇珑激怒后,换双手剑击败玉娇珑,怒败玉娇珑。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克己意思中指出的情绪被压抑后爆发的破坏性。剑其实就是欲望的延伸,甚至于有性的隐喻,所以李安这部电影中,情欲是极其激烈的,因为最核心的对打都是用剑进行的,这也是为何俞大姐在看到玉娇珑抚摸兵锋如此愤怒的斥责她的原因,这相当于一个小三当着老婆的面摸老公的私处挑衅,这种源自伦理的失控,能引发毁灭性的后果。这也是李安厉害的原因,这部影片在文化道德展示这个层面,是拍给西方人看的,是真正的文化输出。 所以李安很务实,可以看出正统儒家门徒的意思。 他最后给予玉娇珑的结局,亦是对西方人最关注的,对于理想问题的一个交待:玉娇珑跳崖前,她最后问罗小虎,许一个愿,罗小虎说,一起回新疆,随后玉娇珑一跃而上,投怀云海,结局画面,玉娇珑逆光而飞,没有上升和下坠的辅助判断,算是隐晦的表达了道家:「与光同尘」的意思了。 这种理想交待,没有道与儒高低之分,门派之见,玉娇珑的死成全了所有人,创造了一个更高意识上的,圆满的结局。 谁说看电影学不到东西的?你看,有一种男人爱玉娇珑,单纯自然,性感尤物,有个性还是个小机灵鬼,被踢一脚趴在地上,屁股上的肉都能弹两下。 有一种男人,喜欢老婆作那俞大姐,端庄淑雅,落落大方,任劳任怨,最重要的是永远一幅随时为男人牺牲的模样。 所以我们可以依据这个人对角色的态度,投射出…许多不容易见到的东西。 而我,我就选玉夫人。

6 ) 《卧虎藏龙》: 我只看到了 男人对于女人的恐惧

李安也在四十几岁的时候拍摄了《卧虎藏龙》。

这部电影中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算是李安当时的同龄人。而我觉得李安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拍摄的电影都是在反思自己,这部电影尤为如此。

上篇:李慕白的心路

四十几岁往往是一个男人事业的巅峰时期,却也是中年危机的开始。相比对于未来的憧憬,人生的归途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李慕白一味的追求精神境界的上升,恰恰的说明他内心充满了这样的困惑。因为闭关中出现的困难李慕白提前下山。电影开始在他的言谈中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困难让他非常的苦恼,此行下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它,然后重新开始修行。直白的说,这个困难就是三个字:放不下。

“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地,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缠绕了我很久,使我无法再继续。”有些事……我需要想想”“什么事? ”“一些心里放不下的事。”

直白的说,让男人放不下的东西也就是权力和欲望了。李慕白把象征权威的青冥宝剑送人,说明了他放下权力的决心。可是另一方面,降服欲望的过程则是更为艰难的。

李慕白终生视欲望为仇敌,这应该与目睹了老师江南鹤的遭遇有关。他是如此的仇恨欲望,以至于对“女人”这个群体,也怀有一种深深的敌意。可欲望这个东西是不能压抑的,越发的压抑,它就越发的强大。降服欲望,更需要正确的方法。而非凭靠蛮力。

但是李慕白毕竟是一习武之人,想有所成就就要经历极为艰苦的训练。青冥宝剑杀人不沾血,却依然是夺人性命的不祥之物。手握宝剑的人亦是如此,若没有一颗杀心,又怎能练就高超的剑法?可以说,李慕白的前半生正是通过这份执着,这颗冷酷而坚硬的心成就了自己。

说的透彻一点,也还是这颗杀心,固化了他的世界观。看待人世间的事情唯有是非二字,待人处事一不留神就会走极端。在李慕白观念里,杀死碧眼狐狸,调服玉娇龙,就是杀死欲望,驯服欲望的象征。这种思维再次暴露出一介武夫的粗拙的本性,只会用蛮力解决问题,只会解决外面的问题,直到把事情搞的越来越麻烦。

人性就是这样,之所以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就是因为无法抗拒内心的非理性的力量。按照中医理论,心主定力。正如那句台词“紫阴针毒走心脉”,在电影的结尾,李慕白不幸中了毒针。随着心力的消耗殆尽,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他终于对俞秀莲说出了压抑了一生的话。

如果说悲剧就是通过人物的毁灭去描写真实的人性,那这一幕就是悲剧。在内心潜藏的最深处,我们看到了一个为情所苦的男人,在神坛上站了太久,麻木于众人敬畏的目光,却只感到微微的寒冷。在这个生死无常的江湖世界里,经历太多的刀光剑影,开始对人生有些失望。残酷无情的厮杀让他的心变得坚硬。可那坚硬的部分只是一层硬壳,里面毕竟是柔软而又温暖的。

情欲是让人沉沦的根源,是一种粘稠,滞重,放纵,催促人自暴自弃的力量。在道家思想里,人死时若沉溺于情欲,会落入鬼道,坠入地狱。在李慕白肆情放纵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一个愚痴的男人,他愿意做一个环绕自己爱人的孤魂野鬼,愿意永远陪伴在她的身边。这一点都不浪漫,一点都不美,这只是悲剧。

所以说,人不能活的过于纯粹,不能在还没有看清自己的本性时候,就去特立独行的生活。透彻的说,大侠李慕白的问题根源在于他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好的,必须打败坏的,正义必须战胜邪恶,光明必须照亮黑暗。不去看透欲望,放下欲望,而是压制欲望,杀死欲望。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终日感到紧张。

中篇: 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秀莲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师父一再说,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

“慕白,这世间不是每一件事都是虚幻的,刚才你握着我的手你。能感觉到它的真实吗?”

显然,李慕白的话说的有点大,有点空。这么有智慧的话,暴露出的却是他内心的迷茫与不切实际。俞秀莲实际上是在委婉的批评他。此时我们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变化:李慕白的眼神像是一个胆怯的小孩子,他看着桌面对俞秀莲说:

“你的手冰凉冰凉的,那些练刀练出来的硬茧,每一次我看见,都不敢触摸。”

这句话,是不是更像是一个孩子对母亲说出的?其实电影里从许多细节中我们都会发现,李慕白在俞秀莲的面前,更像是一个羞怯的男孩。这反映出他对于女人的心态是不成熟的。

首先,他厌恶女人,另一方面,在他与俞秀莲的相处中又能看出他对女人有一种母性的依恋。长久的相处,让李慕白对俞秀莲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她不仅考虑问题待人接物全面周到。而且更是一个非常敏锐、知性的女人,电影的一开始我们就会发现,她懂李慕白,能够很快觉察出李慕白在字里行间,言语之外的真实的想法。在他身心俱疲的时候,唯有俞秀莲能够帮助他放松下来,解除焦虑与紧张。还有一点就是,这句话表现出了李慕白的愧疚之情。作为武功高强的大侠不去赚钱养家,却跑到深山老林里搞什么闭关。所有的事情要俞秀莲一个女人来抗。此时看到挣钱养活自己的女人委婉地批评自己,哪怕语气再温柔,也难免戳到一个男人的痛处。从这点上来说,李慕白面露羞愧的神色也是难免的。

我倒觉得这段对话也掺杂着李安对于自己婚姻生活的反思,众所周知,他六年时间失业在家,其内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也许,在他感到苦闷,无所适从的时候,她的太太就是这样在开导、安慰他吧。

“秀莲,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我诚心诚意地把青冥剑交出来,却带给我更多的烦恼。”

这一点又回到了电影的开始讨论过的内容:权力与欲望。虎隐喻权力,龙隐喻欲望。李慕白直言人的心里卧虎藏龙,这正是他苦闷的情绪的自然流露。之所以苦闷,就是因为他放不下。他的语气中,倒还有几分无辜。仿佛“诚心诚意的”把宝剑上交,就真的以为可以一了百了了,就真的放下了权力。心是很复杂很深邃的,面对欲望执着,需要去觉察,看破,怎可能凭借一时的决心甚至冲动就可以一蹴而就?把宝剑送人,只是一个象征,人的执着,依然停留在那里没有改变。

俞秀莲看着桌面说,“压抑只会让感情更强烈。”这句话就足以看得出她的智慧,她是一个含蓄而又内敛,却能洞察问题关键的女人。

李慕白突然看着她的眼睛说:“我也阻止不了我的欲望,我想跟你在一起 (此时停顿了一会,接着目光一转)就像这样坐着,我反而能感觉到一种平静。” 俞秀莲的话触及了他的内心,他情不自禁的把心里话说了一半,却又话锋一转回到了一如既往的姿态里。人在社会上混迹久了,会懂得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浅尝辄止,不敢去成为一个真性情的人,并非因为缺乏自信,而是因为说出真情流露的话本身已经被视为一种可耻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李慕白自欺欺人的人生里,他是多么的想成为一种自己不熟悉的人,摆出自己并不擅长的姿态,展示自己并不具备的品质。在电影的结尾,当大侠终于撕去佩戴了几十年的虚伪的面具,面对心爱的女人展示出了一个真实的李慕白,我们也随之看清楚了:李慕白,原来只是一个孤独而痴情的男子。

俞秀莲作为一个行走在男权社会体系中的女人,许多事情她处理的比李慕白要好。而且考虑事情也更长远周到。在电影的开始,她已经认出了碧眼狐狸。正是因为俞秀莲考虑的东西比李慕白要多,所以没有揭穿。如果李慕白能早点听取她的意见,所有的人也会相安无事。碧眼狐狸会孤独终老。玉娇龙也会安安稳稳的嫁人,慢慢的走过那个情绪化的年纪,李慕白心里的结也会慢慢的打开。毕竟江南鹤与碧眼狐狸的恩怨,是男人与女人间的事情。这种事情连当事人都说不清楚,李慕白凭着一把剑就能做什么呢,无非是徒增更多的伤痛,更多的恩怨罢了。

下篇: 漂亮的小梳子

李慕白最根本的错误在于,他把女性气质与人的欲望混为一谈,视作女人的原罪。

这把玉石制作的小梳子是玉娇龙眼里的自己。她早已经看明白了,打扮的漂漂亮亮,身着昂贵的服装的意义就是为了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男人。在男人间的权力游戏中,自己只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在沙漠里,小梳子被一个放浪不羁的小伙子抢走,也正是从这个镜头开始,这个小饰品就成了推动剧情的重要的道具。玉娇龙的怨恨并不是因为丢失了梳子,而是看到了身为女人就要被左右,被决定,被夺走的人生。抢过一匹马,去追杀那个男人,更像是一个情绪宣泄的过程。只见她就像是一只被猎人俘虏小狮子,又撕又咬,直至精疲力竭。李安善于以眼神来描绘人物。电影开头,俞秀莲在管家的陪同下走入一间光线晦暗的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玉娇龙瘦削的背影。这位身着华丽丝绸服装服装的官员的女儿缓缓的转过身来,俨然就像是一个精心修饰的漂亮的布娃娃。她面无表情,眼神空洞,说起话来就像在背课文一样,以至于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她的漂亮的眼睛后面的心理活动。导演刻意让房间里寂然无声,我们也听不到她走路的声音。深色调的墙面,以及阳光在房间里投射的阴影,仿佛让这种寂静的空气增加了几分寒意。

你看这一部分拍的那么淡,那么冷。反而更加衬托的她在电影后半部分的放纵、癫狂的行为更加的真实可信。人物的舞台张力也就此形成。在与玉娇龙的初次交手中,李慕白感觉到了这个姑娘狂乱的内心世界,同时在他的观念里,女人就是一种狂乱的、充满欲气的存在。李慕白认为,只有剥离了这个姑娘的女性气质,才算得上是对她的拯救。执着送这个女徒弟去武当山那个没有女人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为了“打败”欲望,“消灭”这个姑娘身上的女性气质。

二元对立、正义战胜邪恶的武夫的思想又开始了。他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不明白一个女人在这个男权社会里承受的压力。他想降服、打败这种女性气质,却不去反思自己心动的根源所在。事实上,碧眼狐狸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的老女人,玉娇龙也不过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缺乏社会经验的、情窦初开的小女孩。一个小姑娘与一位老仆人之间的隐秘的师徒关系,也是这两个人在各自的人生中所能经历的为数不多的人性的温暖。很可惜,李慕白的成功,是碧眼狐狸的死亡,也是玉娇龙性格的毁灭。女性原罪的观念,伴随着李慕白在眉目间传授的心诀在她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武当山的一夜欢愉伴随着的却是强烈的悔恨。缠缠绵绵的爱意,只会让她对自己女人的身体徒增厌倦罢了。曾经被夺走的,象征自己女人身份的梳子,被遗弃在爱人的身边。然后带着前所未有的厌倦,从山上一跃而下。

影里的女人们活得率性而真实,男人们却略带虚弱或是猥琐不堪。在恋爱中罗小虎貌似强者,实则虚弱。别看他在马背上挥着小片刀很勇猛的样子,到了国都他真不算什么。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北京寻找心爱的女人。如同过街老鼠般被四处通缉。抢婚又被侍卫赶了出去。踉跄跄地爬上墙头,有很悲凉的声音喊着“小龙和我回新疆”说实话那个场景真是一个惨呀。

号称半天云的罗小虎初次出场的时候,那气场还真的有几分王者气概。之后的玉娇龙花费了好久的时间才慢慢的认清了现实,现实就是:自己深处一个讲究尊卑等级的世界。所以说罗小虎再次拜访的时候被拒绝也是个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应当首先明白电影的时代背景是一个社会等级森严的时代。人若要提高自己所处的等级,就要花费多年的时间,付出许多心血,通过学习,历练,考试、军功、荣誉等提高自己。显然罗小虎并没有处于这个体系之中,或者说是在这个体系的底层。往深里一点说,在那个年代男人的价值往往也是被这个封建社会体系赋予的。女性之所以被压制,被排斥在社会体系之外,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崇的尚自我压抑的生活方式里,男人对欲望的恐惧已经扭曲成为了对女人的恐惧。一个人的欲望再多也是自己的原因,把引人堕落的罪责推卸给女人这种观念本身就已经错了。李慕白也正是怀着这份偏执的信念走上歧途。从最初的逃避女人,慢慢开始怨恨女人,再后来为女人感到困惑,直到临死之前,他也没有搞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当然了,问题出在他的心里。

杜仲 室内设计师 爱好看电影读书

维信公众号:杜仲电影评论

7 ) 旧话重弹

我看电影有个坏习惯。只要片子是自书改编来,我总要先看原著。因为经年看小说,所以人物在我脑海里成型很快。而且我有自己的一套摄影师,音像师,甚至服装道具师。场景,镜头飞快落实,如果电影看起来很不相同,就被我一棍子打死。

所以,我觉得《卧虎藏龙》甚好。
说到底把王度庐“悲情侠剧”的氛围给拍出来。

那时候的北派几大家,武功没有金古温这么高,特别是宫白羽,郑证因,按照真正的拳谱和剑谱来,人物击技很真实。
聂云岚80年代改编的《玉娇龙》,登在大开本的《今古传奇》上,我也算是第一时间读到过了。至于80年代拍的《玉娇龙》,每集必看,虽然那时年纪小,又过了这么多年,人物面貌模糊了,但是感觉沉淀下来,反倒清晰了。玉娇龙就是这样的吧。像我一位膀大腰圆的师兄所说,“如皎皎白莲,我见尤怜”。不过,若再多些娇憨,便更好了。

竹林打斗那段,网上多少人呼天抢地,有人看到威亚,有人嫌轻功造作,总之与他们头脑中的导演不同了。在我看来,跟想象中的老派武侠,逼真度很高。既有传统武术技击的神髓,又兼古朴浪漫,也符合老式话书内页白描人物插画的意趣。

言情片起家的李安,手法细腻,跟张彻的刚猛肃杀是两端。他会借承胡金铨的古拙凝重,细节繁琐。又不会那么晦涩,禅学机锋十足。不像徐克跟老胡,硬要将来福枪跟青钢剑铸合在一起,结果龃龉收场。懂得量力而为,在这个浮躁死撑仓促上阵的年代,很难得。

8 ) 成长与命运

也许是被人骂得多了,所以才觉得有点话要说。
竟然还是关于成长。

章子怡演得不算好,这个我承认,但是这个角色让她演不算选错人,而章演得也不算不用心。
本来么,玉娇龙也就是一个长坏了的孩子,出身豪门,受压抑,等等这些发生学上的心理分析都省了吧。关键是既定如此了,怎么办呢。
我想这是一个死局。我跟母亲经常为一些事情激烈争辩,其激烈程度令偶尔见到的旁人会怪罪我不懂得体谅母亲。我该怎么对他解释呢?说我 其实很爱我的母亲么?恐怕无济于事。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予取予求,颐气指使。我想我只是不甘心,不甘心我就不能让母亲明白我自己。而正是这一点不甘心,令我在最亲的人面前始终是一个孩子。读中国古人的书有一个体会:做君子其实就是要领会何处该用力,何处不用力。说得容易,做起来难。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我也渐渐地知道不必去追求虚荣的东西,关于礼义,关于信守,我也能渐渐懂得它的界限。可是,我仍旧不明白君子该当如何爱一个人,不明白君子在何处可以介入另一个人的人生。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想我能体会,那是一种彼此心照的距离。可是倘若你爱上的不是君子(通常不是君子,而是女子或小人),那么该当何解?我想我同母亲争论,是因为我失却了我的平常心,关心则乱了。我想介入母亲成长的历程(这并非匪夷所思的事情),试图让她哪怕是在原先的基础上稍稍有一点点的改变。我寄望她改变并非寄望她更为迁就我一点,而是寄望她能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能够向我再现自己的成长。我渴望能够体会那一切,渴望交流的确发生,而非各行其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间的所谓交流均是如此)。别人不理解我,那没有关系,我并不为他背负什么,可是母亲,我希望我她能够尽可能地明白。那也许不是言辞可以解决的?我知道自己很可以说些令争辩停止的话儿,可是我看不破,就是看不破。

我想母亲是一个成人,尽管她有孩子气的一面,但是她的成长已经完成。这多少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我又想到了村上的那个“水泥桶”的比喻)。那么孩子呢?玉娇龙是一个孩子,而且是一个天分极高的孩子,这就尤其难办。我在这一点上很欣赏导演的设计。我最喜欢两段。

其一是杨紫琼在镖局和章子怡的对决。杨紫琼对章一再包容,可是章却说翻脸就翻脸。注意:这里不是谁的品质好坏问题,导演一上来就突出杨处事的成熟稳重之风,突出杨的能力,这都不是某种技能(比如武艺),这都是岁月历练的东西。显然杨在她的人生中修行得比较圆满,虽然她的天分可能远不如章。而章则相反,她不懂得杨为她所做的一切,她不是知恩不报,不是品质恶劣,而是根本不知道她领了别人的情。或者说,她觉得杨所做的固然是为她好(就像很多父母为孩子做的那样),可是那根本不值一提,是她自己只要技能完善(武功高强)就可以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所以,她固然性情乖张、心机歹毒,但是那都不是她最根本的问题,那些只不过是一个派生的问题。导演设计最终杨和章还是翻脸了,但是杨却发现她奈何不了面前这个孩子。杨换了诸种武器还是奈何不了手持宝剑的章。这个设计好。

我相信碧眼狐狸可以轻易要了玉娇龙的命,而不需要去试宝剑的锋芒,甚至那些看上去愚不可及的江湖武夫也可以。但是杨却奈何不了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杨对章的那份关联之情才是章手中无往不利的宝剑。想想父母奈何不了孩子就会明白。插一句,导演就算怕人看不明白杨和章的优劣,也该让一个血性武夫去问杨为何不下杀手,而导演却找了如此和蔼可亲的过来人吴妈来问“干吗不一剑杀了”!我。。。没想法了。

当然周润发是第一高手了,他也许可以在不动声色之间制服章,似乎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是问题其实只是开始了。
显然导演对此后的问题抱有迷惑。他显然知道章总有一天会行不通的,但是却对周能够改变章抱有怀疑。他想了一个办法挽救章,却让周送了命,似乎章的转变非发生点石破天惊的事情不可。关于这其中的道理,《卧虎藏龙》说的没有《暗花》透彻,但是,这固然可以因为李安拍这个片子不够真诚或者功力不深,但也可能是因为李安也有那么一点不甘心,或者说看不破。毕竟,看破比起看回来还是要容易,《暗花》的成功就表明做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虚无主义者总比做一个有所坚执的人要容易很多。当然,这个虚无是假的,不会彻底的,就像章什么也没有经历过就可以在翻脸时对杨说:“反正友情都是骗人的。”她看得好透,可是她懂什么呢?屁。

导演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最后要做出什么来,于是就弄了个不伦不类的结局。这也好。因为这样纵然比较偷懒,但是也比较诚实。可是我也看重那些拼却一试的努力,虽然用错了力,做不得君子,笑。
是的,担当一些什么需要勇气,存在的勇气,而不是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般的任性妄为。他李安怕站错了位置遭人耻笑,所以干脆不给答案,他的确没有勇气。人年纪大了,好像总会变得懦弱一些的,这不足为怪,所以我们需要年轻人出来闯天下,出来立新法,订新规则。可是看完《卧虎藏龙》却有种感觉,成年人的懦弱有时候的确好过孩子的任性妄为,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任性妄为的确太具有伤害性,而且伤害的往往是为他好的人。

江湖是要你死我活的,平常的生活里不是。成人若是被一个孩子笑话了,最多生点闷气而已,而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不至于就死。可是真的这样吗?也许,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还在延续,但是精神生命大概早已终结了。一个孩子长坏了,入门不正了,他的一生也许就会这样了,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是什么决定性格呢?命运?循环了。说到底,这不是要问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发生学问题,这就如同宇宙发生始终不是哲学问题一样,哲学家询问宇宙发生,不是这个意思。还是回到我自己的困境中来吧,若是我遇到一个孩子,若是能够参与他的成长,或多或少给予他帮助,那么倒也罢了。可是,如果要试图参与甚至改变,那是要付出我自己的时间为代价的,这不是在说耐心问题,而是说你要付出自己的人生或者说就是生命。正是因此,我开始让自己尽量不要同情心泛滥,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去关注那些与自己生命无关的人,可是,对我自己爱(不是专门在讨论爱情)的人呢?我回避得了么?

世间相爱的人们,很多时候他们毕竟不是为了对方而生的,若是我们不能接受对方身上那些长成的东西,那么他人就是我们过不去的关。我们将在其上耗费我们毕生的时间,当然,也许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自身这么耗着。想到这里,多少还是有点悲哀的。

我说我喜欢两段,还有一段我不是忘记了,而是我正要放在这里说。周在闭目之前杨对他说:你不是要追寻最高境界么?那么别为我浪费时间。周说:我已经浪费了我一生的时间,此刻我要用最后一点力气说我一直深爱着你。
最高境界。除此而外,除了我们所在其中生长的生活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别的最高境界呢。耗费了一生的时间并不是在追寻最高境界,而是一直在为自己的局限付出代价。那些界限有时候是在我们成长前被决定的,有时候是后来的遭际和自己对遭际的领会、领会后的选择等等所决定的,总之,一生耗费在自己这里,过不了自己的关,没有办法可以自我实现。周最后也许看到了什么,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外国人是不懂的,可能李安也难说懂了,不过他是中国人,生长在其中,虽然不懂,但是在无形中分享着。但是外国人一定会从理性主义根基处的虚无去理解的(至少还有《暗花》的领会),若是理解为“爱情至上”那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总而言之,虽然通篇是谄媚的,做作的和毫无必要的情色的(也就是色情的),但是为了那么一点体会,还是可以一看的。

短评

真心不喜欢,动作太假了。

4分钟前
  • 西门吹花
  • 很差

李慕白带她去武当规诫心性,俞秀莲带她回北京冰释前嫌,碧眼狐狸带她去宫外潇洒放纵,罗小虎带她回新疆天涯浪荡。玉娇龙没跟任何人走,她心里装着一块玉簪、一把宝剑、一抹情仇的血和一缕自由的风。恩怨尽,情事了。浪费这真气又何妨,为这恩义他已浪费一生;跳下这山谷又怎样,为这自由她早遁入江湖。

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李安就是有本事把任何类型片——不管多大的制作,不管是武侠还是美式漫画英雄——都拍成文艺片,而且都闷骚得一逼。十年前我还小的时候看这个只觉得闷得要睡,现在回头看真觉得出些不一样的意味。张震章子怡的线实在奇怪得紧,四星是给竹海、武场对打、马友友跟袁和平、和李安的闷骚情欲叙事的综合分。

9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非常文艺的武侠片,当年的章子怡虽然还带着稚气但已经非常惊艳了,那片竹海印象深刻。

13分钟前
  • 偏要勉强
  • 推荐

多少人梦想着做肆意的玉娇龙,结果一不小心做了忍了一辈子的俞秀莲。到死的时候像李慕白一样叹一句“这一辈子都浪费了”。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像罗小虎,即使拿掉,也不影响别人的故事。

17分钟前
  • 肖恩恩恩恩肖
  • 力荐

比起表面的刀光剑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表现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度翩翩、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19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获奥斯卡奖的李安导演又一部力作,蛮有意思的电影,身轻如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玉娇龙,玉娇龙的叛逆,任性,倔强和悔悟,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沉稳大气,包容,小虎的自由不羁洒脱,碧眼狐狸的阴险毒辣,竹林那场拍得很美,还有最后娇龙的纵身一跃。

23分钟前
  • 青山绿水
  • 推荐

才发现跟我小时候看过的不是一回事了。李安长得风神秀朗一身仙气的,电影里各种情欲啊。倒是王家卫大大一张每周大保健的脸,总是出乎意料地纯爱……

26分钟前
  • 手冲咖啡是骗局
  • 推荐

虎龙本在心中,潜伏已久,有的胎死腹中,有的虎啸龙吟。自古多情,英雄难免,你我凡人,遵照本心。

27分钟前
  • B&H™Chrome
  • 还行

这次才算仔细地看了。这句印象最深:压抑只会使感情更加强烈。青春与成熟就这么不可调和?没有成熟,这个世界不会稳定,没有青春这个世界失去活力

32分钟前
  • #烧光光#
  • 力荐

爱看电影而不喜欢这部的真是太遗憾。

3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卧虎藏龙]的唯一问题是剧本中的台词,这是一种尚未进化完全的、有缺憾的现代汉语,导致人物塑造有些不足。但指责它中国符号向西方兜售则毫无根由,这是一个纯粹中国的类型和故事,但"理智与情感"式的主题确是东西贯通的。真正的亮点显然在武打场面上,这是些诗意的、富有想象力的、充满个性的舞蹈。

38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为什么中国人反而会不喜欢? 整部电影的节奏控制非常出色 配乐和摄影也绝对称得上经典 从很多角度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遗憾是周润发和杨紫琼的国语很吃力 在台词上容易让人产生不适应甚至反感 但觉得从很多方面来说都是一部很棒很棒的影片

41分钟前
  • Bill
  • 力荐

姜大卫说得好::“武侠世界不一样的,除了李安那个《卧虎藏龙》还有武侠片的感觉,拍得蛮武侠片的,后边张导演也好,陈导演也好,冯导演也好,他们那个我不觉得是武侠片,只能是古装片。但是他们绝对有他们的才华。”奥斯卡最佳,当之无愧!

43分钟前
  • Mark解影
  • 力荐

真正有文化的动作电影,希望其他各位中国的大师级导演们能够放下架子好好学习

48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近年最棒的武侠片,当之无愧。|| 十年之后再重看,在意的竟然不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对打,而是片中略带生硬的对白。人至中年的苍凉心境,已经能慢慢体悟。雨夜,走心,留念。(2015.5.6)

4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章娘娘那个时候还有些稚气,但又有玉娇龙这个角色骄傲、逞强、自作聪明的特点,人物内心真的是演出来了。这是看的第一部李安的片子,知道有这么个有才华的导演。

54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西方人看得懂的中国片 我就看不懂

58分钟前
  • |
  • 还行

章子怡在这部电影里算是不错,瞧那小脸和身手,扮个样似个样。听着老周和老杨撇着腔的说那普通话真是别扭的要死,还有玉娇龙和小虎算是什么,一把梳子引发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么?

5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较差

心理变态的师娘教出一个心理变态的傻姑娘,俩人一通作死,弄得人家黄昏恋没搞成

1小时前
  • 百思不得畦解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