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团圆是必须的
这部电影对于好莱坞的意义可能是开创了一种分账模式。从此,大明星不拿工资拿分成了。
很多评论都提到导演在西部片中注入了细腻的情感表现。对这点,因为不够了解西部片电影史,也就无从评价。对于今天来说,情感表现显然差得很远。
我觉得这片子的剧作真正精彩,用一把枪串起了西部的各种人,都是绝对少不了的角色。中间对女人的描写挺有意思。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原因,女人当然是附属于男人,也就有了那种被掳走的淡定。掳走女人的次级强盗几次变脸看着想笑:一次是要从女人男朋友那抢枪,一次被顶级强盗又把枪抢走……导演都给了正面表情的变化。心思变化都写在了脸上。那个时代的演员要求这样夸张的表演吧。
导演处理这个剧本最漂亮的地方就是把人放在了旷野中,强调了烟尘。还有在天地线上强有力的人影。大量的穿越前景仙人掌的纵深快速运动的起码镜头。非常有力量。
最后在山巅的一场觉得稍稍弱了一点。可能也是条件所限。没有开阔的视野,总觉得场面显得局促。虽然最终被杀死的人掉下了悬崖。
大团圆的结尾是必须的。
2 ) 斯图尔特和曼的西部世界
导演和演员间的黄金组合常常为我们津津乐道,确实,导演的构思需要演员来呈现,而导演的潜力常常需要导演来激发。提到詹姆斯•斯图尔特,这位好莱坞20世纪50、60年代的明星,人们对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希区柯克的合作了,特别那部经典的《后窗》。然而,在詹姆斯•斯图尔特的演员生涯中,在更早的时候,他曾经与另一位导演安东尼•曼在20世纪50年代一口气合作了《百战宝枪》、《怒河》、《血泪飞车》、《遥远的国度》、《从拉莱米来的人》5部西部片,它们质量不俗,造就了两人职业生涯中一段值得一提西部电影岁月。
相较于斯图尔特,安东尼•曼的声名显然弱了不少,而其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也是他和斯图尔特合作的西部五连击中的首部《百战宝枪》(Winchester '73)。这部拍摄于1950年的电影在电影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当时西部片已经进入一个小低潮,而正是本片热卖,带动了西部片的票房回升,另外,本片还首次尝试采用票房利润分成的方式支付演员薪酬,而斯图尔特也成为了第一个从这种方式尝到甜头的演员,这就如企业的股权激励一般,改变了好莱坞的商业模式。而就影片本身而言,也是质量上乘,整个影片围绕一把1873年造温彻斯特步枪展开。斯图尔特在片中携同伴来到一个小镇,参加射击比赛,试图赢得神枪,而在获胜后,枪又被恶徒夺去,接下来又有印第安人,残忍暴徒等窥视神枪,引得江湖上一片腥风血雨。整部影片颇有中国武侠电影之风,为了一本武功秘籍大家打的你死我活,影片开始射击比赛,那种氛围被渲染的非常紧张,同时充满了高手对决惺惺相惜之感。而接下来,面对各方势力,斯图尔特时而同巡警们与印第安人恶战,时而围攻暴徒,最后一幕单挑更是荡气回肠。可以说,这部影片汇聚了西部片的各种经典模式,同时又剧情安排得当,在整个西部电影史上也算重要的作品之一。
如果说《百战宝枪》重在动作和氛围,那么《怒河》就更深入到心理层面了,斯图尔特扮演的角色带着一对人马远行拓荒,不想路上救起的兄弟将他背叛,夺去补给品,于是斯图尔特与之展开一场战斗。《怒河》延续了《百战宝枪》的一丝脉络,都是一种失去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进而去夺回的过程,拓荒队伍中各个角色相互的紧张关系考验着观众的神经,也表现着安东尼•曼在人物心理表现上的细腻。而提到安东尼•曼在人物诠释的出色之处,代表作还是接下来的《血泊飞车》,这部影片深入阐释了人性恶的一面,与另一部经典西部片《碧血金沙》有异曲同工之妙。片中,斯图尔特的角色为了生活,充当赏金猎人,前去捉拿大盗,一路上遇上了一位老矿工和一位退伍军人,还有与大盗同行的少妇,两位男人得知斯图尔特有赏金后,也想分一杯羹,而大盗也不断借机挑拨分化他们的关系,伺机逃跑。本片对四个男人之间勾心斗角的心理表现可谓入木三分,而其中一个少妇牵扯其中,更是碰撞不断,充满了抓心的戏剧张力。斯图尔特的角色也不再像之前两部正义光鲜,因为片中没有一个绝对正面的人物,大家各自琢磨自己的利益,相互结成利益同盟,有可能转身相互厮杀,西部蛮荒的环境更加深了这种原始争斗的悲剧感。影片的结尾更是充满了讽刺感,为了一具可以换的赏金的大盗的尸体,还有人不顾一切的跳入河中而丧命,而少妇在目睹这一残酷的争斗后,愤愤的表现出对最终生还的斯图尔特一阵震惊和鄙夷后,还是说了句“我要嫁给你”,是的,在这个世界,生存是第一位的,胜者为王,获得一切。
在《遥远的国度》中,斯图尔特的角色又有了变化,他不再是个英雄,但是也不再为了生活卑微的不择手段。他就是一个强悍的人,一个追求个人美好生活的人,一个一根筋往下走的人,但是却不得已触怒当地势力,被迫卷入了一场争斗,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的小人物抗争故事。不过在两人合作的西部五片中,这部算是剧情相对较为薄弱的一部,不过片末的决斗场面依然精彩。最后的《从拉莱米来的人》继续着表面看小人物奋斗的路线,但是实质却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这就又是西部电影中一个比较容易上戏的角度了。本片戏剧冲突上,有了《百战宝枪》一般的水准,男主和当地大庄园主、当地庄园主与印第安阿帕奇部落、庄园主家族内部的争斗,以及男主与潜在仇人间的冲突让整部影片始终涌起高潮,节奏安排的非常到位。而影片令人感到遗憾的在于,安排了一条可有可无的感情线索,只见斯图尔特突然间就与一女子感情爆发,让人猝不及防,不过整体看,安东尼•曼善于把故事圆满的讲完,并细腻刻画个体性格的优势依然充分发挥。
从1950年到1955年,五年间,五部西部电影,安东尼•曼与斯图尔特给西部电影片库留下的质量上乘的作品。而纵观这五部作品,可谓风格各异,有天降大任式的英雄气概,又有卑微猥琐的生存挣扎;有荡气回肠的枪战对决,又有勾心斗角的心理对抗;有大气磅礴的西部气势,又有细腻微妙的个人情感。两人将西部片的各种元素都充分的展示了一遍,几乎可以看做西部类型片的一个小小的总结。不过,五部影片又有两人不变的地方,如斯图尔特始终的风度翩翩,丰富表现内心活动的面部表情这样的细节,而安东尼•曼更是在这五部影片中表现了个人在个体性格塑造和大场面调度上极强的平衡能力。感谢这两位各自领域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的默契配合,我们也有幸有了西部电影一段值得咀嚼的佳话。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f2f269599e03a6332934f044.html
3 ) 《温彻斯特73》:西部神话的断面
在安东尼·曼(Anthony Mann)的《温彻斯特73》(Winchester '73)中,第一个镜头是特写的枪,一把被放置在橱窗中的M73温彻斯特连珠枪,这是那个年代里西部最好的枪。而枪,则是所有西部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西部神话来说,符号化了的枪也就是被神化了的人,更准确一点说,是男人。紧接着,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饰演林和他的同伴出现在镜头中。从对话中我们知道,他们是为了追寻一个人第一次来到道奇镇,线索就是这把温彻斯特连珠枪,每一个枪手无论善恶都梦寐以求的利器。某种意义上,它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男人欲望的另一个对象——女人。
尽管重要性逊于枪,但作为西部片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女人还是立刻出现在《温彻斯特73》接下来的镜头里。当一辆驿马车停靠在街上时,林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正强行将一个漂亮女人赶上去,于是他上前英雄救美。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女人微笑着嘉许这个英俊男人但乖乖的上了车。接着中年男人让两人交出佩枪,林不解,中年男人在口袋中翻出一枚警徽,说自己是怀特警长。于是林放下欲拔枪的手,将佩枪交给对方保管。由怀疑到信服,不是因为对方是警长,也不是因为道奇镇的规矩,而是因为这个名字:怀特·厄普(Wyatt Earp),西部神话里最广为人知的传奇人物之一。
《温彻斯特73》于1950年公映,那时正是西部片鼎盛的年代,也是西部片经典模式最完善的阶段。在开篇的这些情节中,没有打斗,没有枪战,甚至没有悬念,但对于一个西部片影迷来说,一切都令人兴奋:偏远但繁华的小镇、过路人、未知的追寻、最好的枪、最漂亮的女人、最传奇的警长……但接下来的情节却慢慢偏离预期。在一场各显其能的射击大赛之后,林以冠绝群伦的枪法得到了那把万中选一的温彻斯特连珠枪,但立刻被斯蒂芬·麦克纳利(Stephen McNally)饰演的荷兰人布朗抢走。于是林和他的同伴离开小镇,开始了漫长的追寻之路。
故事因此又由群居的小镇转移到莽原之上,传奇的怀特警长依然停留在秩序井然的文明世界,而林则怀着他不为人知的仇,还有夺枪的恨,踏上单纯却又凶险的征途。很难说这是对传统的沿袭或者颠覆,安东尼·曼并不纠缠于秩序与不法的对立,也不在意个人与群体的冲突,于他来说,最好的西部神话或许就是一人一马,在茫茫草原或者沙漠中无止境的追寻。善恶人性、文明与蛮荒、法律与正义等等西部片所包含的一切,在这个故事中被物化并投射到欲望的最大象征——温彻斯特连珠枪之上。相对于这把被物化的枪,与其说是林带领我们经历一个西部神话,不如说是枪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西部世界,诠释种种西部神话何以在这块土地上一再上演。
藉着枪支在不同人物间的流转,形形色色的西部人物在情节中一一登场:神枪手、盗匪、赌徒、军火贩子、印第安部落、命运多桀的女人等等……在这些人物以及尔虞我诈的生死争斗之间,安东尼·曼向我们展示出一个残酷而现实的真实西部。在这里,人与人的争斗,已经不再局限于正邪之间的争斗。英雄的复仇行为背后,其实包含着一个辛酸的伦理悲剧;而印第人的死亡攻击,也不仅仅是蛮荒与文明的对决,而是对生存权利的不懈追寻;枪及女人的辗转遭遇,证明人与人之间不但不存在道义,也没有道德,有的只是疯狂的占有欲。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安东尼·曼悄然开始了对神话的解构,由此直指美国社会冷酷的丛林法则。
马丁·斯科塞斯曾说《温彻斯特73》是一部强硬的西部片,事实却有些不太一样。单就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饰演的主角林·麦克亚当而言,他虽然有着百步穿杨的枪法,却不是那种强有力的男人形象,与西部片中的传统英雄比较,他有些温和甚至虚弱。在故事开始后不久,他就被荷兰人和他的同伙徒手夺去了枪,虽然是被埋伏,但这种细节在西部片的主角身上极为少见。最能体现他性格的,是荷兰人亨利·布朗对他的印象,由最后的情节我们知道,他其实是林的兄长。两人第一次在道奇屋里遭遇,因为怀特·厄普在场所以没有发生打斗,但荷兰人叫了一杯羊奶而不是牛奶给他的弟弟,充分说明了他对弟弟以及他的复仇的轻蔑。林·麦克亚当锲而不舍的寻找,显然也包含了自我洗礼的意味,他的同伴自始至终都不参与两兄弟之间的对决就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看来,给马丁·斯科塞斯记忆留下强硬印象的,一部分可能源于丛林法则的冷酷无情,主角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强烈反差;另外一部分应该是来自于《温彻斯特73》中的强有力影像,即广角镜头与深焦距的运用,马丁·斯科塞斯认为这种风格来自于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公民凯恩》)。在《温彻斯特73》中,这种技巧为故事带来更丰富的内涵。当人物处于自然环境之中时,人物之渺小与空间之广袤,构成强烈夸张的对比,这是西部片视觉图谱的重要特征;当场景处于街区包括众多人物时,这种镜头运用与构图强调了内部调度,为故事赋予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当场景位于封闭空间时,这种用法丰富了画面信息,同时也加强了人物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但与威尔斯较多的长镜头比较,安东尼·曼的镜头剪接显然更频繁一些,经典的连贯剪辑、对话剪辑也带来一定的硬调感觉。
与这种含混且不明显的感觉比较,《温彻斯特73》中的平静气质显然更加突出。这得益于安东尼·曼极少移动摄影机,更多的借助于内部调度,在故事中有效的把握住情节的进度与节奏。与这种风格对应的,故事减少了人物枪战、追逐等动作场面的表现,而是增强了对人物内心活动与冲突的表现,这与经典西部片拉开了距离。在动作场景中,安东尼·曼强调气氛的营造,善于利用动与静的对比来突出紧张的局势。在众人集合在山谷中,对抗印第安人的一场戏中尤其明显。情节在追逐、对峙后转入黑夜的休憩;在第二天清晨战斗即将打响,众人紧张的等待时,安东尼·曼并没有交待对方的任何信息,而是突然插入了两个空镜头,有效的扩展银幕时间并延缓高潮的到来,在第二个镜头的末尾,镜头平移才对准了整装待发的印第安战士。在这一节里,安东尼·曼并没有采用通常的交叉剪辑,而是通过静与动的对比来加强高潮的冲击力。
《温彻斯特73》的结构也极其精妙。故事包含了两条主线,暗线是贯穿全片的复仇,明线则是枪的辗转。后者在故事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结合了女人命运这条辅线。在故事的第二幕结尾部分,这几条线索完全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戏剧所追求的最大三一律场景。第三幕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对决,结局解决了故事的所有问题,林成功的复仇,找回了曾经被丢失的温彻斯特73,掳获美女芳心,连可能存在的情敌都在第二幕中消失,避开了可能面对的道德疑难。注意这两条线索各有型态,复仇主线是直线发展,它确定了故事的起止时间;枪的辗转这一线索则是一个对称的弧形结构,起先由林所得,然后辗转在不同人物之间,中间与另一主线有交错,最后重回他手。对于一部西部片而言,这无疑是完美的。
4 ) 瑕不掩瑜的西部经典
在电影世界中,西部神枪手,与拳王、剑客和大侠等冷兵器时代的英雄角色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用的是:枪。这一本质差别决定了,西部片导演在处理枪战戏(特别是高手对决)时切不可照搬其他类型片的动作模式,而必须要在如何表现枪手的“快、准”上多下功夫。道理很简单,当阿里、黄飞鸿、佐罗与势均力敌的对手大战三百回合,酣斗二十多分钟时,观众不会厌倦,而只会越来越亢奋。可如果西部神枪手也如法炮制,却只能适得其反。他们一定会嘀咕:搞什么搞?浪费了无数子弹,耗这么长时间才搞定?你也好意思叫神枪手?!……但遗憾的是,很多传统的美国导演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他们过分将西部片仅仅当作一种角色性格和心理刻画的工具,却忽视了对于其内在特征的研究。这些人里甚至包括了广受推崇的霍华德·霍克斯,和安东尼·曼。
安东尼·曼的《无敌连环枪》结尾处的石崖生死对决本来属于官方预期的段落,导演也有意借助仙人掌、山岩等自然景物加以烘托和渲染,但枪战场面却依然显得冗长乏味。特别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双方的头部躯干屡次暴露给对方,子弹却只能不断问候周边的岩石。不过必须要说,结尾或许是本片唯一值得诟病的地方,除此之外都堪称完美。其中,开场部分的“射击大赛”,更是因为以最准确方式呈现了枪手的“快、准”特征,而成为本片真正意义的高潮!
斯图尔特与好友骑马来到某西部小镇。该镇正在举办射击大赛,冠军奖品将是一把千里挑一的“温斯特73”步枪。酒吧内,斯图尔特突遇仇家。但因双方进镇后都向警方交出佩枪,冲突没有爆发。相互仇视的两个人在警长的游说下参加了比赛。经过两轮比拼不出所料只有他们俩三枪皆中靶心。靶位后撤二十五米后的依旧是平手。只能改打“飞碟”决胜。一美元硬币,双方都未射失。换成直径更小的铁环时,才终于分出高下……文字简述不足以充分描绘的其中的精彩。张弛有度的镜头剪接、细腻入微的角色刻画(斯图尔特和仇家之间的那极具攻击性的目光和对白,警长的沉稳老练和风趣幽默),以及巧妙的悬念设置(如何判断射中铁环),只有坐到屏幕前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引人入胜。
赛后,心有不甘的仇家一伙人偷袭打伤了刚刚获胜的斯图尔特,抢走73。没有取回警察局的装备便仓惶逃跑。在某地小酒馆三人巧遇已卖枪的游商。一边是急于重新武装却又囊中羞涩的匪徒,另一边是价钱上毫不让步的个性商人。双方开始讨价还价。本来从结构上这是一出不太重要的过场戏。但在导演的精心编排下,却变得张力十足。特别是扮演行商的那个龙套演员,表演极为出色。甚至可以说他抢了整场戏。当然。这或许也和导演使用了长镜、深焦大景深,并让此人一直坐在前景有关。
而说道龙套或者小配角抢镜头,不得不感叹一番。好莱坞的老电影到底比现在的强在哪里?按照影评家罗杰·艾伯特的说法,至少其中有一条是“不单纯依仗一两个大牌的明星光芒四射,而是所有演员都极具魅力”(大意)。的确如此,《欲海惊魂》中不断勒索钱财的眼镜女佣,《南街奇遇》中边扒着叉烧饭边指路的胖子,《双虎屠龙》中胆小怕事的警长,以及那个不愿意当议员的小镇报人。哪个不是形象生动性格鲜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反观新版的《决战尤马镇》。通篇都是克罗、贝尔哥俩在煞有介事地地大飑演技。而他们旁边那个最后一刻临阵脱逃的押送警官,却是要长相没长相(不是指帅)要性格没性格。视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行。
影片对白具有古典好莱坞影片的气质:细腻、含蓄而又不失风趣幽默。其中有一段给人留下很深印象。斯图尔特在与印第安人大战来临前交给雪梨一把手枪。提醒她最后留一颗子弹给自己,以免被抓受辱。退敌后二人作别,女人留下一颗子弹作为纪念。影片自此以雪梨为主线展开,后来几经辗转,她被快枪手所挟持,并随其与仇家一行人会面计划抢劫银行。女人无意间发现斯图尔特与仇家的合影而触景生情,掏出子弹把玩。仇家见后随口问道:
- 这是谁给你的?
- 就是你照片上的人。
- 你认识他?
- 是的。
- 那咱们俩有共同之处。
- 哦?
- 他也一直想给我一颗……
与霍克斯式的执着和冷酷和福特式的黑暗面的揭示相比,曼的的主人公除了西部英雄的基本特征之外,更多的呈现出一种普通人的多情善感。他们通常不会刻意掩盖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怒常行于色。本片结尾,急于发现仇人下落的的斯图尔特,在吧台前用用尽全力扭住快枪手的手臂进行逼问。面部扭曲近于狰狞。而在曼的另一部西部经典《裸刺》的结尾,同样是斯图尔特扮演的主人公甚至在詹妮特李面前突然失声痛哭(是否影史上唯一痛哭的西部片男主角)。同时,他们对待女性温文尔雅、呵护备至,则堪称绅士典范。本片一开始,看到警长(当时不知道)扭送名声不好的舞女雪梨上车,斯图尔特立刻上前制止,并因此获得了女人的好感。后面当两人在山谷营地重逢。为了女人夜里睡的安稳,斯图尔特十分周到铺好马鞍。而《裸刺》中,押送赏金逃犯回程的队伍遭遇印第安人突袭时,第一时间选择身体掩护队伍中唯一的女性詹妮特·李的也是斯图尔特。
这种性格特征,不仅让自身角色变得丰满,同时也使得通常西部片中属于花瓶地位的女性角色有更大的可塑空间。她们一改单线条的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模式,常常也要和男主人公一样经历各种的残酷的考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尽管,男人完善的是自身的性格弱点,而她们完善的是对男人的认识。两部影片中,雪梨和詹妮特李一开始并不是斯图尔特的女友。前者只是在一面之交后对其略有好感;而后者甚至还是他的死对头赏金通缉犯罗伯特·雷恩的女友。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与印第安人生死搏斗之后,她们越发感受到了这个男人身上所具有的可贵品质。而这些品质又在她们的男友那逐渐暴露出的懦弱自私、阴险狡诈的对比下显得愈加闪光。于是爱的天平开始不经意间发生了倾斜……
复杂的感情纠葛为的戏剧冲突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影片并未因此违背“美女爱英雄”的观众心理预期。毕竟,当主人公扮演者是詹姆斯·斯图尔特这样有魅力的男人时,任何标新立异的尝试都是不明智的。相比之下,霍华德·霍克斯在《赤胆屠龙》中让长腿大美女爱上年龄够当她叔叔的韦恩,则多少显得思虑不周。虽然必须承认约翰·韦恩也是个很有魅力男人,但他的魅力似乎不应表现在对年轻异形的吸引上吧?至少不能算是强项。当然,也许有人会为说,男女间的事儿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有一定之规。对此,本人无需反驳。因为另一位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早已在他的《双虎屠龙》中出手对银狐的错误做出了修正:本应很有希望成为约翰韦恩妻子的米尔斯,在英俊潇洒的斯图尔特(老帅哥了。不过三个演员当时都有点老)来到小镇之后马上被其吸引,并最终嫁给他。
5 ) 实力的不统一
前面很精彩,本想给四星,但结尾一役颇叫我失望,只能给三星半了。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的,在开头的比武场中还枪法如神的主角,到了结尾决战时,子弹大都招呼到了岩石上,显得像是为了照顾到剧情必须有一个时间上相对长的高潮戏,才刻意设计,十分拙劣。
当然,不同意见者会说,射击场上主角的表现,是在可控环境下,自身又不需要遮遮掩掩来躲避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使出的优异枪法;而结尾决战,两人在怪石嶙峋的自然条件下,一边艰难攀爬,一边互相躲闪对方子弹,枪法不如射击场上出奇,也是正常。
我并不懂枪械与射击的知识,但仅从电影本身给人的观感来看,这种辩词站不住脚。
因为作为一个观众,他对于片中人物能力的定位,是完全从电影本身给予的信息获得的。在大部分并不熟谙枪械知识的观众眼里,一开头击中金属环的枪法,显然神乎其神,而结尾两人屡屡对射不中,却显得枪法一般。这种定位,恰恰和电影本身对于人物的设定产生了矛盾(主角一直枪法一流,结尾并未生疏),这不应该怪罪于观众的知识不够,而是导演必须负责。导演应当可以透过画面,把这两种情形下表现的主角枪法做一个统一(比如开头不那么夸张,或者结尾增加射击的难度),那么观众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想到另一部动作片,主角一开始出场威风凛凛,赤手空拳干倒了几个大汉,但后来为了情节需要,却被一个小个子一棍子打晕。这样的情节我们不能说不符合现实,但放在电影中,就会造成观众对于角色定位的困惑,同样的,如果能处理的合适一点(偷袭主角的是个格斗高手,或者主角因各种原因分了心),绝对能令影片更讨喜。
文/方聿南
宝刀配美人,侠客味儿里还透着些许黑色。然而女人是和神兵一样的物件,峰回路转之后全都回到主角的怀抱。什么兄弟情仇西部蛮荒,强者才能夺得生存权都是假的啊。最莫名是那帮印第安NPC,跟荒漠里的野狗没什么两样。所以导演啊,绝世硬鸡巴是要把精子洒满大地吧。
意识到主角不是斯图尔特而是温彻斯特之后,电影脉络就顺畅多了。
安东尼曼电影中的女主总是让我感到困惑,这部片子的问题在于人物关系过于混杂,前面塑造的很好的神枪手的形象,又在结尾焦灼的对射中显得无力。相比而言,我觉得爱情戏也有些拖沓,没有遥远的国度要深刻(6.8/10)
实在是让我有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啊。影史上是留了一笔,但电影本身真是一流水帐——斯皮尔伯格的《战马》和它差不多是一个路数的……
还算精彩的故事,兄弟俩通过一把枪而展开的宿命般的决斗。女主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被演绎好,被分割的有点乱。
一对夺枪的宿敌各自绕了一圈之后又碰在了一起,最后争个你死我活。剧情的焦点始终放在那把名为Winchester '73的枪上,而作为主角的斯图尔特在电影中段却缺席太久。这些都导致影片虽然故事线完整,但却严重缺乏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主题。
一把枪引发的连环血案。后世如金庸小说、姜文电影多见其梗。这不是一把枪,是仇恨,是诅咒,是暴力,是欲望,是图腾,是象征。其中最大的正派或许就是最大的反派,他们虽名为兄弟,却有如亚伯和该隐,小鱼儿和花满楼,狗杂种和石中玉,杨康和郭靖。
5射击比赛完之后一小时感觉看了另外一部片。。一部非常无聊的片神枪换手片。。枪的频繁换手和复仇没关系。。。
50年代久负盛名的西部片,在65年后的今天看来,剧情单薄地讲两个兄弟之间的仇怨与一把枪的不断流转,所有的打斗戏、枪战戏、骑马追逐戏都有一种时代久远而造成的古朴的萌萌的幼稚感。黑白片看起来是有点乏味,也不认识里面的演员,吸引力自然有点低,勉强三颗星。
西部版寻枪,景观 戈壁 高大的仙人掌林,目前看了两部安东尼曼的西部片,都很一般
还以为中间跑题了呢,没有预期精彩,也不是寻枪.....虽然剧情以 枪 的转手为线索,却不是以主角 的寻枪 为线索
温彻斯特73这把枪就如西部世界的屠龙宝刀,除了命定的主人外谁碰谁倒霉。用一把枪串起人物,兜兜转转的追逐中又再次相遇,整个构架设想很好,但情节设置比较想当然,人物行事动机有时会让人感觉很突兀。导演运镜非常流畅,几场枪战动作戏都很好看,还有Jimmy和同伴说俏皮话拌嘴还有看着姑娘微微笑的样子是真帅啊!三星半
四星半。winchester 73枪就像屠龙刀,或者九阴真经,有它出现的地方就引发一连串血案,为试图占有它的人带来噩运,直到它真正的主人拥有它。Jimmy第一次和Mann电影合作,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西部片,彻底突破银幕形象。
安东尼·曼的电影就是这样,里面有很多让人难忘的场景,但又有一些非常幼稚的剧情设计,但正是这种颇为另类的风格,让这部电影在西部片中独竖一帜,一个男人和一支枪的神话,一个关于复仇和找到真爱的故事
最后兄弟两个对峙的情景立刻让人联想到了太阳浴血记。这个故事由一把来复枪来串联,但是中间部分情节觉得有点突兀,比如女主角罗拉和他的男友怎么就会那么巧的遇到了要和男主角的坏蛋兄弟接头的匪徒了呢?斯图尔特扮演的牛仔男主角和人打斗的时候真是蛮好笑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似地。
故事围绕着一把连环枪展开,期间集合了西部片中枪,荒漠,牛仔,美女,马车,印第安人,警长,退伍军人等一系列应有的经典元素,以兄弟情仇开始,以兄弟情仇结束,虽然中间段落过于拼凑,但是不影响总体节奏,此片仍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PS:只要有JS主演的电影,其中不管女孩一开始属于谁,但最终总是
重看中。美国人的西部片,枪可以代表很多东西,不过这片里的枪,拍的跟屠龙宝刀似的,哈哈。摄影屌的一匹,各种超越时代的先锋构图与光影运用把蛮荒之地拍出了奇诡感,让人赞叹不已。剧本也是极佳,忽略金钱利益,转嫁到江湖风波,一股类似于黑帮争斗一样的暗黑气质与冒险精神贯穿全片,看得让人直呼过瘾。
女孩你真贱。
那枝枪当之无愧是经典之作,也比影片好看。
三星半 我其实不太喜欢James Stewart的西部片 但这部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