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春假 剧照 NO.1 春假 剧照 NO.2 春假 剧照 NO.3 春假 剧照 NO.4 春假 剧照 NO.5 春假 剧照 NO.6 春假 剧照 NO.13 春假 剧照 NO.14 春假 剧照 NO.15 春假 剧照 NO.16 春假 剧照 NO.17 春假 剧照 NO.18 春假 剧照 NO.19 春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苍白的青春

导演用不同的镜头语言,如黑白,彩色,混剪,表达出青春期少年那种特有的躁动,穿插女主角的一个人独白,和奶奶打电话,配上与这里的疯狂和快乐不符的忧伤背景音乐,对比十分强烈。

她们向她生动地展现怎样抢劫,那种狂热和狰狞,正是覆盖青春期的一种特有情绪,吓到她了,那表情就好像她们手上真的是枪,指的是她。

他们被抓时,一个晃动的,带情绪的主观镜头,表达了女主的一种茫然失措,并且暗含了导演的态度,对这种脆弱的青春期的浮躁的一种忧伤。

整个片的音响效果特别沉重,尤其是那个男人说的甜言蜜语以旁白的方式呈现出来时,配上刻意的慢镜头,压抑的情绪变上来了。

透过玻璃看到男人带着她们三个开着车走了,有几圈光晕在玻璃上,就像那三女孩自己的世界被蒙上了一层幻觉,被外面的精彩世界吸引,迷失了双目。

四个狂热分子抢劫,配上布兰妮的音乐(虽然有点违和- -),一种美妙眩晕的讽刺效果,后来女孩在车上被击中了,配上她的笑声做音响。

第二个女孩想回去,被击中,她洗澡的时候,水打在身上,像光线。

结尾那重复的呢喃,回荡在女孩不同的选择上。

带着两女孩走上这条路,光线,呢喃,色彩,一条紫色的桥,增强仪式感和忧伤感。

最后两女孩捅黑老大老窝的时候,配上给爸妈打的电话,悲凉无比。

全篇主要讲了青少年时期那种价值观松动,暗含着蠢蠢欲动的恶意和暴力倾向。一个悲伤的故事。

2 ) 春假:流光溢彩地“天地无伦”

要说《春假》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最让人意外的电影不为过,假如你熟悉导演哈莫尼-科林,你想象不到他如何用这群好莱坞正当红的年轻演员拍一部跟他以往作品同样古怪的电影,假如你不熟悉他,你更会被他纸醉金迷、饱含荷尔蒙气息、用青春的异色与世间的黑色大胆博弈的力量刷新三观。

以极为cult的《奇异小子》震惊影坛的哈莫尼出生于纪录片制作人家庭,虽然处女作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恶评,却得到了德国大师导演赫尔佐格的盛赞,甚至参演了哈莫尼后来的《寂寞先生》,可见大师对他的喜爱。《春假》中的青春期价值观更接近哈莫尼的编剧作品《天地无伦》,尽管当时由于意见不合与导演掰面儿而中途退出剧组,相隔近10年他终于延续了这一主题。

影片开场,霓虹灯般的字体昭示着整个故事的色彩,全片的配乐几乎都是极为劲爆的电子舞曲,阳光、沙滩、比基尼,大胸、臀部、可卡因,烟酒不离、毒品泛滥、肉体交欢,一派年轻人的“极乐天堂”之景,这种“乌托邦”式的故事背景也能让人想起被称为当年戛纳最古怪电影的《寂寞先生》,就像《寂》中那个无意中发现自己会飞的修女一样,《春假》里的几个女学生也似乎天生有抢劫与杀人的胆量,并在第一次尝试成功后,像为她们打开了另一道门,逐渐远离正常的学生状态,走入一个令他们兴奋的全新世界。

美国青少年的残酷青春是很多美国独立导演热衷的题材,哈莫尼此番请来赛琳娜-戈麦斯、瓦妮莎-哈金森这些时下人气最高的90前后女星来帮他反映当下美国青少年问题也可谓用心良苦。片中最有趣的两处是主角们一起唱起布兰妮-斯皮尔斯的经典歌曲,配以海景夕阳,姑娘们载歌载舞的全景,让人暂时跳脱开“残酷”,感到青春的纯真与美好。事实上,直至影片结尾,两个女孩一路潇洒火拼灭掉整个黑帮团体,也许她们的内心仍然如这些歌一样单纯,只是在追求冒险和刺激的途上走得太远,没有节制地挥霍掉手中的青春,而詹姆斯-弗兰科在片中的结局也许就是她们未来的代价。

影片没有交代任何这些误入歧途的少女们的家庭背景,仅仅用几通她们与家人的电话带过,说着“过得很好”“仿佛来到了新世界”“找到了全新的自己”“想做更好的人”,这些听上去是谎言的话,仔细想来又好像并不完全是。哈莫尼隐晦地指出了家庭引导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不够重视与关心使他们有更多的可能走上令人堪忧的成长道路。也许这样说有一点过度解读,毕竟该片最充满魅力的部分,还是其包裹在流光溢彩表象下无与伦比的黑色青春。

3 ) Spring Breakers 泛滥着遍地美好的真实生活与颓废

首先,对我个人来说力荐《Spring Breakers》这部电影.从每个主角鲜明的性格特点,眼花缭乱的服装和场景,到如海水般有激情有平坦的配乐,最后到这部电影的真实涵义,我觉得这部电影这的值得一看.
我想大家已经从简介里得知这部片的大概内容了.有人说这是一部乱七八糟的电影,的确,这部电影似乎衔接部分很少,镜头换来换去,这样会给人感觉丧失主题,也就不象大部分电影一样,按顺序的记录一大堆事情.或许大多数人从这一方面看就觉得不是什么好片子.但我认为并非如此,面多这样的电影,主要从导演 哈莫尼·科林说起,1973年出生于美国加州的他,经历过美国的繁荣时期的起步直到现在.不难发现他的影片都是描述美国人的青春,都是用不寻常的手法来将其放在荧幕上,《Spring Breakers》也不例外,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的人都感到不解,特别是中国人.但在大部分美国人眼里,一定可以理解,所以我想为什么在美国这部电影可以受到如此大的好评和大赞,而在中国却显得有些冰冷.也真是因为如此,他一直是美国独立电影(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和艺术界的一抹异色,我很欣赏他是把自己放在崭新位置的新一代电影人的清晰的声音,这才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抽象的反应了生活中的真实事物.说到《Spring Breakers》的描写手法,在本段的开头也大概的说明了,我想导演这样子来制作这部影片,也回归根本,抽象的反应了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大多数美国青少年也就象这部电影的结构那么混乱潦倒,没有正常的顺序,就像电影中的那四位美人带着颓废(Faith还好,有自己的信仰,但还是有点叛逆)还有Alien的那几句“springbreakforever...springbreak forever...”.感觉对生活的新鲜感已经丧失了自我,不合法的满足让他们无所事事,不再有追求,虽然拥有了自己想要的springbreak,但是不在象从前的不断追求,一切都变得空虚.我想导演的用心之处就在于此吧!所以说为什么美国人反而更懂呢?这样的制作就反应了美国目前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状态,无序无聊,没有追求的物质生活.
不仅仅乱在这里,还有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看起来更乱的,莫过于这部电影的大尺度和不良行为.一开头的大尺度一定会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吧,不过在美国人眼里再正常不过啦~还有什么吸毒的.乱搞的什么的,抢劫...其实在美国真的很真实.
这种没有追求的物质生活是美国人的另一番真实写照,导演的别出心裁和用心良苦我觉得真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的.同时表示对这种颓废现象的无奈吧...也为我们的年轻人留下不同的启示.
纯属本人看法,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欢迎大家沟通不同的看法啦啦啦~也很欢迎大家纠错的~

4 ) 颠覆全部的想象。

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临时起意 事先并没有了解导演 演员 剧情 类型等一切背景。
唯一的依据 是不记得从哪儿看来的好评 说这可以做美国派的姊妹篇了。
(一派胡言!)

首先要对豆瓣说的是

这绝对不是一部喜剧片 整部影片戳笑点不到两次。
至于【剧情】或者【冒险】么

四个小姑娘狂降下限想要寻找自我 抢劫到了Florida过春假 一通胡搞乱搞喝酒吸毒进了局子 被当地一个黑老大保释出来带着一起玩 基督教徒小姑娘A率先HIGH不下去回家了 然后黑老大的对头出场 姑娘B不幸中枪挺不住回家了 最后剩下的两个姑娘把一开始的狂暴本色一路发展到最后……

如果说风格

这部电影就像其海报一样 用玄幻的光影背景衬托几个青春洋溢的姑娘 导演试图把美国派拍成文艺片 最后不伦不类。影片中 各种视觉效果 灯光 闪回 几段台词数次重复。可是 基本上我和同去的朋友全程都在默默发表【她们到底要干嘛】【咦居然没死】【闹了半天不开枪啊】及类似感想。

其实要说 她们在本地遇见的那个黑老大可是个大好人 一开始我以为怎么也得是个坑蒙拐骗偷 吃喝嫖赌抽的混世大魔王 结果最后发现 这是个纯圣人啊 披着魔王皮的小清新啊 他会弹钢琴弹的还特别十分极其之好啊 弹唱起来自己作词自己作曲啊 他包吃住包花钱包地陪 我以为姑娘们怎么也得付出点儿代价呢 结果一个个说回家就回家啊车票钱都不用自己掏你受得了么?!

黑老大最后和昔日的好朋友如今的宿敌终于要决战了 领着最后留下的两个姑娘杀进宿敌的大宅 结了个果 门儿还没进就被爆头了 两个姑娘头都没回提着枪杀进去 横扫了一院子保镖 自己没中弹不说 保镖们死亡率100% 俩人最后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地把宿敌杀掉了 和黑老大躺在门口的尸体吻别 然后开着一辆兰博基尼冲进了夕阳里……

我本来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十分文艺的 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片
那你顺顺当当地让两个野蛮姑娘混成真正的老大一姐了是要闹哪样啊?! 她们一开始持枪抢劫也没所谓了是么 我真的以为那是个梗最后她们总得折在【错误的最开始和最开始的错误上】呢……



吐槽归吐槽 但是有的细节处理得还是很好的。只不过太过细碎 我现在想表扬都没法理顺一个思路。最先回家的女孩儿叫Faith 这个名字也算是个不错的折射和暗喻 Faith在出发前是个被严格要求的基督教徒 她心里有叛逆 但是最终还是最早回归了【最正常】的人生之路 延续了她一直以来的习惯和信仰。(我本来以为她最后会回去找那三个朋友 但是她就这么在最开始打了个酱油)在所有相对阴暗和叛逆的事件发生时 导演都给了昏暗的 混乱的环境和灯光 全片最阳光稳定的几个镜头 是春假出发 一开始程序正常的玩乐 和两个姑娘回家的路上。环境也好 光影也好 也都是对人物的经历和内心世界的一个辅助表达和反映。

这部片子 台词不多 几句中心思想一直在被重复 也都不是直接描述或者抒发 全都需要观众自己体味。【Spring Break, Spring Break Forever】是从头到尾出现的一句话 春假在美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文化里(主要是freshman和sophomore)的确是狂欢和放纵的代名词 美国学生对酒精 性和毒品的体验度以及认知度也的确是相对深刻和超前的。那么这句重复出现的 “主旨”台词 大概是用陈述方式的一种质询吧 对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和方式 对是非黑白的定义 在接触所谓的社会阴暗和不好的行为时 是刹车 还是半路回头 还是一条路走到底。

导演并没有教义地宣扬【那种充满了酒精 枪支 毒品 滥交的放纵生活是不好的】,世间的是非黑白 个人自有定义。黑老大在其中一次对姑娘们自我剖白时便说 “从小 当他们说我做了不好的事 我却觉得那是绝妙的” 价值观和行为 归根究底是一种个人选择。

我还是个三俗的人 对于片子没什么更多深刻的认识了 其他一些零星现在也说不出来 总的来说

以文艺片的角度看 两颗星
以剧情片的角度看 没有星
以冒险片的角度看 ……一颗吧 她们好歹试着发现自我来着。
以喜剧片的角度看 ……别逗了我一共十分虚弱地乐了两回。
以动作片的角度看 ……哎别闹。

我以为Faith会回去找姐妹儿 结果没有
我以为最后留下的两个姑娘不死也重伤 结果没有
我以为她们也或者回了学校疯狂完了继续当乖乖女 结果没有
我以为黑老大会继续不羁而文艺地独自横行在那一亩三分地 结果没有
我以为黑老大会非常曲折地受伤或者死去 结果没有 他死得太路人甲了
反正
我想到的都没有发生。

这部电影 你说它差也好 好也好 反正会颠覆你所有的预期。我是这么觉得的。
是费了心思的 所以一颗星嫌少 三颗星太多 就两颗吧。

最后一句
我是觉得 对一般的观影人
你如果【真的】是【闲】的【没事】 那就看看好了。

5 ) 迷幻茫然的夜店大麻香

之前只看过两部哈莫尼科林,当“奇异小子”遇上“孤独先生”,其中的异色和孤独便跃然于胶片之上。也许,他是脱衣舞男中电影做得最棒的,是电影人中先锋艺术玩得最好的,也是先锋艺术家中剧本写得最通俗的,总之不可否认,他用跨界证明了自己是这个泡沫时代最复杂的怪杰才子。
不再打酱油的弗兰科说着肮脏押韵的台词穿梭在四位找寻自我的女孩间,伴随着电音、火药味、酒精还有大麻烟,一切看似都迷失颓废了,但是,一首布兰妮的《everytime》在海边落日响起时又让这些像是理所当然,是时代的恩赐。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弗兰克那蹩脚的独白听来让我怀疑这是否是这怪鸡憋出的某首同样名为《春假》的杂诗。
科林用90年代黑人说唱MV式的画面描摹了当今灯红酒绿自我堕落的迷茫一代,谨慎暗示了它的危险与病态美。四位女孩脱离了校园步入了时代,希望在洪流之中淘得自己的价值,临行前的宗教体验课,好似天主的祝福,祈祷她们的探寻之路一切安好,希望天上的星尘,海边的余晖,甚至是膛口的枪火都能成为这四人漂泊航线上的灯塔。但是,没有人能左右时代,更多的灵魂还是随波逐流。所以,四人两两成组,分道扬镳。
不得不佩服科林对当下敏感一代的绝佳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似乎也只属于科林这种地下气息浓厚的艺术探索者。如果说之前的《奇异小子》与《孤独先生》等片只是在展现作者自己内心的孤独,那么在这部《春假》里,则轮到时代了,而且这次的描绘,较之从前,是空前清晰而触手可得的。
电影最后,两人选择了逃回自己的天地,两人选择了再闯出一片天地,孰对孰错,已经不言自明了,唯有那股大麻香,依然在夜色下飘荡,勾引并考验着下一波追寻者的肉体与灵魂。

6 ) 谁的梦境

春假这个片子是一部很奇特的影片,他算是当下米国年轻人中的话题电影。这片子包含了各种被夸张了的米国青年文化的元素,想必对于热衷于这一切的人来说一定是一部很“酷”的电影。与此同时,对于爱上豆瓣爱看文艺片的部分中国观众来说,这个电影既艳俗,剧情又无脑,无非一个加长版mv,简直就和美国人的形象一样蠢。

其实我一开始看到这个电影的剧情简介,也对这个电影提不起任何兴趣。作为80前半的人,我这代中国人毕竟还是在一个相对保守的环境中长大的,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的纸醉金迷以及青年人的堕落生活,从本能上有一种反感情绪。正因为如此,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学校里的老师会反复推荐大家去看这个电影,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俗不可耐的题材会入围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打个比方,《美国派》会去角逐艺术电影节大奖么?

不过疑问归疑问,在某一门课的要求下,我还是看了这部电影。因为课程要求必须对其进行讨论,所以我不得不放下文艺青年装逼的心态,去试图认真对待这部充斥着奶子和毒品的青年性爱犯罪冒险剧。

那么这个电影到底是不是一部青春性爱犯罪冒险剧呢?毫无疑问是的。因为这个故事非常典型:不甘平凡的大学女生追求刺激的生活,一步步堕落,最后深陷犯罪,毒品和乱交的深渊不能自拔。这样一个cliche的故事,任何一个对写剧本感兴趣的美国高中生都创作得出来。(但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本片的导演可是实验电影领域的明星级人物。)至于mv式的拍摄风格,不停地慢镜头回放和闪回,满眼白花花晃动的咪咪,疯狂的性交和性冒险,滥用毒品等等,则充斥于全片的每一分钟,就算是热衷于这类影片的人大概也会觉得这些青年文化的元素在这部电影中的使用得太“过”了。

慢着,太“过”了?——就是这种感觉,这种强烈的贯穿于整部影片的违和感,导致这部电影似乎和其他的青春性爱犯罪冒险剧不太一样。所有的这一切夸张放纵的情节,似乎都是基于米国人对于“春假”的约定俗成的臆想,而非出于对此现象的就事论事讨论。这就好比米国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必须承担起一个“帝国主义”的形象一样,无论真实的米国是怎么样的,必须先接受其为“帝国主义”的这一个前提,我们才愿意深入讨论关于米国的其他的问题。同样这个“春假”的“传说”在米国青年文化中也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也就是说,最典型的米国式春假必定是这样过的,但是其实大家谁都没有亲身体验过——而重要的是,某个朋友的朋友“确实”这样渡过了一个放纵的春假。所以这个传说永远是成立的。

当然不光是这部电影对这些青年文化的元素进行了夸张处理,所有的青春性爱喜剧都这样。那么到底这种与众不同的违和感是发自何处呢?重点在于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甚至都没有试图让观众们相信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意图。反之如果导演想要说服观众,那么就必须安排一些让普通人充满代入感的角色——通常在青年冒险影片中这种角色会是各种荒唐的屌丝或者一事无成的卢瑟,他们是我们绝大部分人的化身。但是这片子并不是这样的。四位女主角除了有交代那位名为faith的女孩的宗教信仰之外,其他所有人的背景都是一片空白,而且甚至终其全片,也无法找到任何可以将观者与角色联系起来的心理或者肖像式描写。这若非导演连最简单的叙事基本功都没有,就一定是他的主动策略:导演刻意要将观众排除在故事外面,他连说服你去代入的兴趣都没有。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整部影片瞬间豁然开朗成为了另外一部完全不同的作品。那些将人拽出故事之外的闪回,慢镜还有乳房,突然间从莫名其妙的业余等级的失误变成了一种特定的手法。导演就是要你出戏。事实上,就算你试图待在叙事的剧情主线上也得不到任何回报。难道看完了那个假到莫名其妙的枪战结尾你就可以满足地宣称自己看懂了整个故事并且有爽到?显然不是这样的。其实有很多线索都可以看出导演破坏这个故事的努力,反反复复重复的画外音,错乱的时空关系,无必要的肉体和性爱特写,莫名其妙的台词和额外的与主线无关的剧情,这些都不是粗糙的炫技,而是对整个电影叙事节奏的蓄意破坏,让人无法严肃对待这个故事。以至于整个故事本身令人发指的脑残程度和嘻哈mv的拍摄风格,也不外乎是为此目的服务。

那么,如果导演在这里并不是要认真的讲一个故事,他到底是要做什么?很难有人可以代替导演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就我而言,这样一个荒诞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更近似于一种臆想,一种潜意识行为,一种梦境。这种梦境的属性在贯穿全片的性爱派对的闪回和无意义的旁白当中不停地得到渲染。在最后超现实的枪战中达到高潮。但是很难简单地判断这个梦到底是美梦,春梦或者是噩梦,抑或三者都是。重要的是这个梦是一个无法醒来的陷阱。男主角alien喃喃自语般的旁白一次一次地重复着“永远的春假”这个暗示,这是自我催眠,这是象征。就好像twilight zone里一个接一个的灵异故事,就好像永远无法度过的土拨鼠日,就好像西绪弗斯的巨石,你唯有继续,但永远无法从中抽身。

于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是谁的梦?这是美少女们的春梦么?是,当她们带着粉红色独角兽的面罩起舞的时候,这毫无疑为是她们的梦。这个梦是不是也属于alien?他在家里向女孩们展示他所拥有的衣服,床,香水和枪支时,这个梦当然也属于他。那么是否这个梦也属于每一个渴望用春假解脱自我的米国大学生?必须承认,反复出现的性爱派对无疑是每一个荷尔蒙过盛的男女的终极YY。但是这个梦似乎比以上这些所包含的更多。会不会这个梦就是那个所谓的美国梦?那个充满了冒险,成功,财富,也充满了枪支,毒品,滥交的美国梦?那个美国梦里不是要求年轻人与众不同么忠于自我么?美国梦到底又是什么?他是美梦还是噩梦?人们是不是也无法从这个梦里醒来?

在这一点上,我想引入另一部影片作为参照。摄影大师william egglestone曾经在70年代的时候花了几年时间拍摄过一部纪录自己周围人生活的纪录片,全片直到2005年才最终剪辑完成并公映。名为“stranded in canton”。在这个几近于家庭录像的影片中,从头到尾弥漫着一股醉酒的气息。各怀理想的人被困在这个孟斐斯附近名叫canton的小镇上,无所事事,整夜地酗酒,放纵,吼叫,行无意义的事,说无意义的话,漫无目的地对天花板射击。全片俨然就是一个无法觉醒的噩梦,人们知道自己被地理所困,却不知其实为精神围城。影片最后的字幕里叙述片中人的现状,绝大部分人都就这样去世了,一生都没有逃离这座精神的囚城。这样的一部影片是我所见过的对美国核心文化和梦想的最严酷的批评之一。当我这次看完这部《春假》之后,我突然便意识到,这两部电影中的梦境其实是同一个梦境。就算相隔了几十年,相同的梦境还是将同样地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的人囚禁着。有趣的是,就在今天,我正好看一个本片导演的采访,他承认这部"stranded in canton"是他另一部实验电影的主要参考。所以我本能地将《春假》与之联系起来,大概也不是巧合吧。

最后顺便回应一下开始时说到中国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隔阂,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西方的一切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奇观,所以我们在观看此片的时候,往往会被其奇观的表征所围困,将其简单地归类进单纯的青春性爱冒险电影。但是一旦我们真的有机会全面理解西方的生活方式,所有的“传奇”和奇观都会常态化,我进而才能拥有进入另一个层面思考的钥匙,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线索和不和谐音才会显露出来。最后我们也许会发现他们所面对的困境,也会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抑或,我们已经置身其中却不自觉而已。

7 ) 相关影讯

一句话评论

即使对于演艺生涯总是剑走偏锋的弗兰科来说,他在《春假》中的表演仍然是诡异至极,而两位曾经的迪士尼‘乖乖女’戈麦斯和哈金斯则化身狂野女生。
——《好莱坞报道者》

影片是本届影节迄今最奇葩、最豪放的一部作品。
——《卫报》

这并不能算是一部反常规的影片,因为其中尚有一些常规的内容,但是影片的手法和题材又不是那么常规和类型化。所以,我们应该说,这是一部半常规影片。
——indieWIRE

一部大胆,令人晕眩,充满挑衅又很搞笑和感人的电影,它证明了哈莫尼·科林是他同时代当中最重要的电影人。
——Daniel Hickin @《卫报》

一部关于年轻人大脑的地形学,关于21世纪隐藏的欲望和变异的基点的藏宝地图。
——Johannes Lehnen @《卫报》

哈莫尼·科林的幽默感和对事物的体察,让影片很有看点。但是除掉这些,这部影片却又乏善可陈。尤其是在艺术性和社会意义上。
——《每日电讯报》

主创在本片中融入了追求幸福的美国精神,并且把它变成了一次狂欢,以致于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让观众适应本片其实更是一部恐怖片,而不是喜剧片。
——《纽约时报》

幕后制作

  音乐之上的电影

  在这么一部充满了饶舌、街头文化和青春荷尔蒙的电影中,我们很难说这是一部百分之一百的剧情片,因为音乐和那种街头文化的感觉已经凌驾于电影之上,成为了影片的主宰。而影片本身的剧情、情感等元素,退居二线,成为了几乎是可有可无的陪衬。对于此,导演哈莫尼·科林说:“其实,我很早就想拍摄这么一部像是邪典电影,但又和流行文化相得益彰的影片。影片从广告、短片和电子乐等等角度获得了灵感。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更像是电子乐,更像是一部建立在音乐上的影片而不是一部从剧情、人物、高潮等电影元素发展出来的影片。影片的情节,并不夸张,就好像是音乐的起承转合,而不是人们刻意安排的。我一直以来都想拍摄这么一部电影元素降到最低的影片。而音乐则在中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种叙事的方法,我一直想尝试一下,从最后的结果看,这部电影的叙事,就好像是醉酒的爵士风格一样随意。”

  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尤其是片中的女孩在实行抢劫和犯罪的时候,导演加上了小甜甜布兰妮的《Everytime》作为背景音乐。哈莫尼·科林说:“流行音乐、电影其实就像是暴力一样,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在夜晚绽放,喜欢的人钟爱、并且追随。可是呢,这种东西来得快去得快。我在这里使用这样的音乐的原因就是想表达出这种观点。我觉得这是恰如其分的。”

  性感的青春胴体

  如果站在普通影迷的角度上来说,《春假》最大的看点就是一大票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青年偶像,在片中颠覆性的演出了。满银幕的热裤比基尼,令人应接不暇。除此之外,迪士尼所力捧的瓦妮莎·哈金斯和赛琳娜·戈麦斯这两位甜美的偶像还在片中送上了抽烟,酗酒,嗑药,乱性……各类表现。足以令观众大跌眼睛、下颌脱臼。而英俊小生詹姆斯·弗兰科则在影片中扮演一位一头“脏辫儿”,满口金牙,爱玩说唱的黑帮头子,痞气十足,邋遢到瞠目结舌。这种颠覆性的表现,是导演哈莫尼·科林所精心设计的结果。他说:“我觉得我可以搞的定这样的内容和这种颠覆性的演出,这样的内容足以令人惊叹。我觉得这就是这一代人所能表现出的最真实的一种‘理想主义’概念。把迪士尼旗下的偶像演员颠覆成现在的样子,其实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我当时就说,如果戈麦斯能做出这样的表演,那绝对令人惊讶。她这么做了,我很感激她能这么牺牲自己。”

  对于自己的表演和角色,赛琳娜·戈麦斯到时表现得很坦然。她说:“一方面,这是角色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也想尝试一下一个不一样的角色。我之前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乖乖女,这次要表演一个坏女孩,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其实,在一整部电影里穿着比基尼这件事,一开始让我有些不自在。后来慢慢习惯了就好了,而且影片中的演员都是这么穿的,也就没什么了。但是有一段戏,就是我们穿着比基尼被捕的戏,还是让人有些不自在。和哈莫尼合作,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冒险活动,很刺激、很过瘾--其实,这种感觉也就是我所扮演的角色在片中所经历的,这更有助于我去塑造角色。”

花絮

·詹姆斯·弗兰科的角色是根据地下饶舌歌手Dangeruss的生平改编的。围绕在这个角色周围的猜测有很多,有很多人认为这个角色是根据另一个饶舌歌手Riff Raff的生平改编的。但是在一次GQ杂志的采访中,弗兰科自己澄清了角色来源的事实。

·瓦妮莎·哈金斯为了角色,漂白了自己的头发。

·赛琳娜·戈麦斯是受了自己母亲的影响,才来到剧组试镜的。

·在片中扮演四个女孩之一的蕾切尔·柯琳和导演哈莫尼·科林结了婚。

·影片中那些校园的镜头是在佛罗里达的新学院(New College)拍摄的。

·艾玛·罗伯茨原本是要出演本片的,但是因为档期冲突,所以只好放弃。

获奖记录

威尼斯电影节 Venice Film Festival
第69届 (2012)
提名
·金狮奖 哈莫尼·科林 Harmony Korine

8 ) 青春的甜,青春的苦

前面的二十分钟的确像是某个烂MV导演琢磨着要翻身的拼图游戏。直到一口金牙的兰兰满口黑人腔地进入了主场——故事真正开始的一刻。
关于迷茫与欲望,挣脱现实的疯狂青春,本片对我而言像是是暴力幻觉版的《救生员》。都是在讲青春那颗浮躁,愤怒却敏感异常,想要勇敢出逃然而被不安和怯懦蒙蔽的心。

导演全篇运用明艳抢眼的亮色,和重叠交错的剪辑手法,慢镜头下的快节奏,以及清澈动人的歌声中出现的浑浊糜烂生活......这一系列的有意安排使导演所要表现的意图突显——矛盾,或许这就是整个春假的开始和过程以及结果,也即其全部意义所在。

青春短促,可是春假可以永恒。兰兰的男主角虽然已与青春渐远,可是他却如自己所言保持着一股不可思议“外星人”般的年轻气息。詹姆斯整体表演饱满到位,创造出一个令人惊艳和惋惜的逼真人物,为全篇增强了寓言感和立体性。堪称他从影以来,唯一可以和《嚎叫》中的优异表现划等线的上佳表现。

在《春假》里原本可以单纯的欢乐,却总有无法逃脱的意外,因此有人选择中途退场,有人宁愿坚守不渝。可最后无论怎样青春的甜,青春的苦,都在不知不觉中输给了生活麻木的舌头。

短评

整个电影就像毒品一样麻痹了我的灵魂,酒池肉林,女人与枪,痛快过后的怅然若失。布兰妮几首歌出人意料却十分合适。James Franco是个好演员,可惜他真的口味太重!!

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浮夸

9分钟前
  • 较差

像是个一小时三十分钟的MV。色调、场面调度、剪辑等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明明做得惊为天人,这个故事怎么就能烂成这个样子,台词的质量也非常差,整部片子的台词基本上就那几句“spring break+脏话”。想逃离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于是发了疯似的想给自己找乐子,“春假”只不过是逃离的手段之一罢了。有人觉得离开了也没有更好过,重新回到毫无新意的生活中。有人领悟到了生活的“本质”,举起双枪开始真正的青春。就算拥有这些概念,也不妨碍整个故事的傻逼。整个春假,几乎没有脑子正常的,一窝傻逼在那儿搞事情。最后俩女生不穿衣服带着个丑得要命的面罩出去杀人都要把我笑死了。

13分钟前
  • 高詩遠
  • 很差

可惜没有认真看下去哇

16分钟前
  • chong
  • 较差

比较失望,应该可以拍得更好的,如果一个半小时就是为了最后那个冷幽默结尾的话,也太不值了。这片的节奏确实就是一个扩大的嘻哈mv的样子,一开始有不少大胸,后来老闪回也就没劲了,除了青春期的迷离 还有啥?给个三星算是高配。那段粉头套弹钢琴的段落是最大亮点吧,现在的小屁孩是不是都这操性?

19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两星给布兰妮的歌!

23分钟前
  • xiaoiou
  • 较差

与《孤独先生》相映成趣,哈莫尼科林用意识化的剪辑和象征隐喻把一个垃圾故事拍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寓言,并赋予了一种混杂迷幻疯狂极致却又悲哀的奇妙诗意。喃喃自语的旁白,布兰妮的歌,其实还是一部很纯粹的作者电影。付兰兰的角色是叛逆的化身,春假是青春,谁都想永驻于此,但不是谁都能轻易离开。

2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想过酒池肉林的生活,要有枪林弹雨的勇气。

2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除了卡司毫无亮点 其实导演只拍了半小时 演员也只有10句台词 剩余时间都在ctrl c ctrl v

32分钟前
  • 弄臣
  • 较差

小美女挺养眼,就是有些限制级

34分钟前
  • 晓东
  • 还行

Shit

39分钟前
  • 米斯特 爱欧
  • 很差

呢個時代實在不缺詩人

43分钟前
  • 冰山李
  • 很差

正品pop art (开场镜头让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想减肥的冲动,有木有!)

48分钟前
  • bayer04
  • 还行

3.5对于这样的电影,不谈蒙太奇奇,谈什么

53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这分都是谁打的?太没欣赏水平了,影片剪辑摄影都非常出色,带有极强的迷幻意味,大麻的味道肆意飘荡,青春片包裹的犯罪暴力题材电影,海边唱布兰妮歌和游泳池3P的场景性感到死,影片延续了导演反美国梦的一贯主题,在全世界都流行做梦的当下极具反思意义。

58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梦游式的拍摄方式。进两步退一步的穿插,绣花的时候这叫“回针”吧……故事很简单,快进1.1还能接受

60分钟前
  • 请尊敬王道长
  • 较差

红绿主色调不喜欢。喜欢的人就喜欢迷幻的青春风格。主题没问题,拍摄风格的问题。

1小时前
  • 宅拾叁
  • 很差

小甜甜的《Everytime》、片尾曲《Lights》这两首歌都选的很好,但是整部片子就是梦游的感觉了……

1小时前
  • 影志
  • 较差

豆瓣上最爱批的"MV风",必招恶评。此片在影院观看视听非常享受,把青春狂欢背后的落寞和绝望氛围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起码看的时候我是真难过了。弗兰兰真是神马奇怪演神马,而且好不容易演个异性恋了还要表演手枪口交,真是够了你!

1小时前
  • 弗朗索瓦张。
  • 推荐

兰兰你糟糕的口音 y'all..

1小时前
  • momo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