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句话,“因为一个片段,看一部电影”。这部《吉鸿昌》可以说家喻户晓,而我最早知道是姚先生在片中配唱的四句诗,真正金嗓子的好花脸。“恨不抗日死”的曲调永远烙印在心。 有优点一定也有缺点。这片子年代感太深了,还是没有从之前的年代走出来,化妆生硬,人物刻板,伟光正的惯性思维还是一拍到底,达奇的塑造全片就一个字,假。 但凡是拍到空境,市区城楼、大山大水的时候,真是太美了,多伦、天津的几个镜头也好看。最华彩还就是最后被行刑的时候,不仅不跳戏,枪声响起,松雪震落映天红真是太绝了。 全片配乐一流!几个女声独唱真出彩。“恨”的配乐从头至尾都在不同配器的协奏下响起,但每次都符合剧情发展,弦乐、人声合唱,给电影增光添彩。 ——片中赵恒多的校长形象出现过两次,磕惜没倒口,不过瘾。 ——“要是我们前二十年是错的,现在改,还来得及!”79年这句话怎么听怎么内个劲儿
虽然不可避免的脸谱化时代特征,但在当时的制作和演员水平还是很高的。
小时候对这类骑大马的英雄崇拜的厉害。达奇的形象绝对为这部片子添彩。
另外就是记得片子里他的好兄弟是个颇有喜剧感的人,很好地对片子做了润滑。
最后就义的场景绝对经典,与当时一般的红色片不同,这片的结尾颇具悲剧色彩。
小时候看的,记得他是坐着牺牲的!
能看完80分钟我都服自己……这种片子拍三个小时简直是折磨。话都不是一个角色说给另一个角色听的,是我党站在背后提着线说给观众听的,浅显、幼稚、过时、甚至荒谬。
瞧瞧老电影的男主纯爷们!看看现在资本捧出的脂粉男,发面馒头,恶心!
记得最好的处决镜头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他还要过封神榜里的纣王
91、92年看的。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当如此,我何惜此头。
英雄。达奇演的吉鸿昌,看起来就像个英雄。
不错
作为小学生,在学校包电影院场时候去观看的,模糊回忆了。
小时候看过的。
看纪录片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这部,讲的是那个那要面对敌人被枪毙的哥们么?
歪曲历史之作,尤其是对“倒戈将军”冯玉祥的彻底歪曲,难道我们的立场,就是谁跟党走谁就一切都好么?
原声音乐不错
内战,虽然以对抗日本侵略为背景,但是整体还是讲述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对有心抗日将士的迫害,最后甚至屠杀将士的故事,深层也是讲述吉鸿昌的一个转变,接受革命召唤,被共产主义所熏陶最终成为一介爱国将士的伟大故事,内奸叙事最终导致英雄逝去(1.最后的刑场,不能倒下不能背后开枪的英雄2.开场的深入革命根据地,受到感化)
儿时记忆
一班长隐藏起睿智的笑容,改行当了马车夫,更突出忠厚的一面;三班长当上师长了,赤胆忠心有勇无谋的本色未变……
投机者只要押对了赌注就有回报 杀生注定“成仁”
这在当时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战争传记片,达奇主演的吉鸿昌非常有个性,有特点,一个国军将领为了抗日,转而加入中共,最后被国民党诱杀,这故事也非常吸引人。后来到天津,去过吉鸿昌被捕的国民饭店,常常想起这位临终前书写“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英雄好汉。
史诗,最后一幕临刑相当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