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杀人回忆》的隐喻——当历史毁灭真相
一、蒙眼的正义女神
在希腊神话的“青铜时代”中,世界不再祥和美好,而是充满谎言、暴力、血腥,人们一步步走向罗网和罪孽。正义女神狄刻手中那衡量正义与邪恶的天平不堪重负,她的同伴“羞耻”和“敬畏”两位女神甚至无法忍受这样的景象,终于抛弃了人类,回到奥利匹斯山上加入永生神灵的行列,只留下她身披云雾愤怒地在城市上空飞行。从此,人类将自食恶果,陷入“黑铁时代”,用谎言欺骗狄刻女神的人将不仅给自己也给自己的城市带来灾祸。时至今日,每当遇见不平,人们仍旧会想起那个主持正义的女神:在狄刻那里,贿赂和求饶不起任何作用,她蒙起双眼,以示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受感情的蒙蔽;她左手持天平,掩饰再好的罪恶放在上面都昭然若揭;她右手持利剑,任何逍遥作恶的人或事都会成为剑下的祭品。
在西方电影中,一直遵从着“善恶终有报”(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的原则,不论多么强大的势力和狡猾的手段,终究逃不出法律公正的制裁。在弗朗西斯•科波拉导演的“造雨人”(The Rainmaker)中,马特•达蒙扮演了初出茅庐的律师鲁迪•贝勒,他年轻气盛,正义感十足,凭着良知和主持公道的精神,揭露了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的阴谋,为一直无法索赔的受害者讨还了一份公道。在电影中,青涩且学识尚浅的鲁迪•贝勒面对制定当今法律的那些律师界泰斗人物的威逼利诱,仍旧不敢初衷,难怪在很多人眼里他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自讨没趣。但是正义总是站在手持真理的少数人这边的,你说这是美好的愿望也好,奇迹也罢,鲁迪打赢了官司。不过,他打赢的也只是一场官司,那些左右判决和玩弄权势的人仍旧存在且不可撼动。好在电影留给人希望:只要去争取,坚持信念,少数弱者也会赢得胜利。这种坚信隐藏再好的罪恶总会如影随形的精神,在“灵数23”(The Nember23)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虽然人们都说时间可以抹去一切,记忆可以选择性的把不好的回忆埋葬,沃尔特•斯派格在13年前犯下的罪行仍旧再次找上了他,有些血债总是要偿还的。
除却这些正统沿袭以上精神的电影,还有一些是反其道行之的。“杀人回忆”就是典型一例让人陷入无底哀伤和前所未有般无助的作品。电影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国民主化前夕的骚动和暴乱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乡下的一起连环奸杀案件。
故事从麦浪翻滚、一望无际的田地开始,顽皮的孩子蹑手蹑脚地捕捉着麦尖的蚂蚱,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存活在回忆中最鲜明美好的年代。镜头眯着眼睛,画面呈现一种遥远似梦境的美感。孩子们嬉笑、跳跃的追逐着吭吱作响的拖拉机,坐在车上的朴多曼警官若有所思,不耐烦地回应着孩子们的嘲笑。在麦田一旁的沟渠中,朴警官必须使劲弯下身才能看到全身赤裸、双手反绑的女尸,女尸身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黑色的虫子,感觉到有光照过来,它们就哗啦一声四散而去。朴警官站起身,心情很差,咒骂着远处吵闹的孩子。他还不知道这个日子将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986年10月23日,他的生命从此改变。
追溯到几百年前,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多数倚赖于对嫌疑犯的严刑逼供,炮烙、宫刑、刖刑、黥刑、车裂等许多血腥暴力的刑罚也应运而生,一些无辜的人轻则终身残废重则被推上了绞刑架。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无法再忍受这样泯灭人性的血影寒光,提出了“无罪推定”的构想,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这一人性化的原则被运用到了现代国际上的审讯中,以此避免了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警官显然对维护个人权利这一说法并不在乎,每次揪来嫌疑人都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审讯,不给对方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就破口大骂,指责对方无耻的杀人罪行,并引诱嫌疑人展露对受害者越轨的情欲需求。朴多曼把嫌疑人的照片贴了满满几页纸,自信满满地跟别人说自己有一双能读懂人的眼睛,可以看出谁是罪犯。于是,在搜集了一些所谓线索后,他断定喜欢跟踪受害者的白光昊就是头等嫌疑人,或者说白光昊就是罪犯更准确。朴多曼剩下的工作就是逼光昊承认自己的罪行。在普通人眼里,光昊只是个可怜的弱智儿,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脸上还有一块被火烫伤的伤疤。人们都知道,他双手萎缩得连绑绳子的力气都没有,怎么可能是精心策划不留一丝痕迹的杀人犯呢?可我们的警察先生可看不到这些,脾气暴躁的乔勇谷警官上来就是一个利落的飞踹,把光昊放倒在地,一边狠狠地踹着光昊还一边嘟囔着“你的脸恶心死了”。
每当雾气蒙蒙,雨天来临,村子里就人心惶惶,没人敢穿红色衬衣出门,空气中弥漫着阴气森森的死亡。来自汉城的高级警官徐太允,被惊弓之鸟的女人指为强奸犯,白白挨了朴多曼的一顿胖揍。对此,徐太允只能认倒霉的撇撇嘴,嘲弄朴多曼,哪里见过像他这么辨不清黑白的警察?徐太允是高材生,脑子十分灵光。他有着侦探小说中传奇警探的头脑,一切按照证据,顺藤摸瓜,从失踪人名单中就能发现谁是下一个受害者,并阻止了朴多曼对两个嫌疑人的屈打成招。有这样的警察无懈可击地理智办案,案件的侦破仿佛指日可待。
随着雨季的来临,降雨的频繁,受害者也逐渐增多,犯人的手法也愈加地嚣张残忍,一点也不将警察的追捕放在眼里。朴多曼和徐太允因为办案理念不同,两人之间频频摩擦,以致大打出手。犯罪的猖狂让每个人都坐如针毡,失去耐性,变得躁狂、绝望。当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工厂技工朴兴圭,每个警察都兴奋起来,迫不及待的要定他的罪。的确,朴兴圭具有一切他们所掌握的犯人的特点,但是他们仍旧缺乏证据。就在他们无奈放走朴兴圭的当晚,又一起犯罪事件发生了,发生得如此迅速,仿若只用了战栗的瞬间。而这次的受害者,还只是个孩子。就在前一日徐太允还和这个孩子谈笑风生。他失去了理智,找出了朴兴圭,怒吼着对他拳打脚踢,逼迫对方露出真面目。就在这时,朴多曼拿来了嫌疑人的DNA检验报告,结果显示朴兴圭并非罪犯。徐太允的世界崩塌了,一切按部就班的推理竟然换来了如此的结局,他不肯相信这个结果,举枪射向了朴兴圭。
朴多曼在亲眼目睹光昊因为对警察惧怕而被火车撞死的惨状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辞去了警官的职务,去汉城当了推销员,过上了平静富足的生活。
2003年,他因为工作路过当年的村庄。一切似乎都未改变过,一样金黄翻涌的麦田,一样宁静的午后,不同的是当他使劲弯下腰看向沟渠深处时,再未看到女尸。朴多曼摘下了眼镜,仿佛在穿越时间望向回忆的深处。一个学生路过这里,好奇地询问朴多曼在看什么,她说前几天也有一个男人也蹲在这里看,说是想起以前在这里做过的事情。
微风吹过麦田,这个声音一直在朴多曼的记忆中沙沙作响,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他忍住了眼泪,小心翼翼地询问那个男人的长相,眼神中再次掺杂了某种希望。而女孩只能告诉他,那个人就是普通的样子。
仿佛有颗石子沉重的落入朴多曼的心中,他无助地四下张望。那垂死的希望,呻吟了两声再次被践踏蹂躏直至无声哽咽。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在金基德的影片中,主角多半是哑巴或者不愿说话的人。无论是“坏小子”(BadGuy)中暗恋女大学生的哑巴,还是“空房间”中那个一语不发喜欢潜入陌生人房间的青年,抑或是“弓”(TheBow)中几乎一片空白的台词。这样的设置都让金基德的影片有种压抑中蓄势待发的无言力量,导演在平静中寻求呐喊,就像吴宇森在静止的画面中表现速度一般精妙。正如只有白昼才能衬托黑暗的力量,只有磨难才能衬托美德的光辉,他们都用极致的对比手法展现更加强大的镜头语言。
“杀人回忆”的导演奉俊昊让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变成“盲人”,让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永远看不见凶手。警官找到的每条线索都看似有理,却总会在关键时刻将他们引入歧途,白忙一场。那些见过凶手的人,要不就是弱智,要不就是孩子,没人能告诉他们罪犯的相貌。那张脸就像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张脸,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无从找寻。导演运用这样无所适从的设置手法,让观众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带着永不可及的绝望哀号、哭泣。这样的感觉正贴合了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国人的心理,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电影一经上映便蝉联数周票房冠军,并获得多项大奖。那时候,韩国民众还在民主制的初期挣扎,在压抑中充满绝望地反抗着,看不到未来的曙光。电影中随处可见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民众在军队统治压迫下的恐惧。
导演让蒙眼的正义女神变成了瞎眼的正义女神。好人一次次倒在死亡的镰刀下,坏人却可以逍遥作案,甚至在多年后重游故地,悠然欣赏自己当年的“杰作”。
那么,是不是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正义可言了?我只能说,正义不是像好莱坞电影中好人最终取得胜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毕竟,正义女神没有火眼金睛,她只负责衡量和判决,捉拿罪犯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在影片中,并没有任何一个无辜的嫌疑人冤死。就在电影末尾,徐太允警官崩溃的举枪要射杀朴兴圭的那一刻,想必很多观众不管朴兴圭是否有罪,也希望徐太允将他先杀而后快了,毕竟许久的压抑,谁都希望有个人来承担这份罪行。但是,正义女神没有让他的子弹偏差失准,每一枪都命中墙壁,也没有让飞驰的火车轧过朴兴圭的身体,他最终只是踉踉跄跄的隐入隧道的深处。
正义女神不负责追捕,只负责审判。她不能撒下天网,却清楚地知道面对嫌疑人,正义的剑该何时砍下,何时归入剑鞘。
[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二、奉俊昊的政治隐喻
奉俊昊之所以只拍了三部电影就可以跻身一线导演的行列,名利双收,不仅在于他纯熟的镜头语言,也因为他影片中的政治隐喻,道出了广大韩国民众的呼声。
虽然韩国已经实现了民主制,但是在他们的民族性格中,很多东西早已根深蒂固,不可扭转。例如等级分明,崇尚权威。在“不可不信缘”中,高一个年级的师兄就可以命令、呵斥甚至抡起木棍毒打学弟,无论谁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都要用敬语。在“杀人回忆”中,警官问话审讯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质疑反抗,都是老老实实地挨骂受训。这是韩国人民族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东西,也是造成他们压抑痛苦的根源。这种矛盾的痛苦在奉俊昊的电影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白光昊被拷打的间歇,和朴多曼、乔勇谷警官一起吃饭,观看颂扬警察神勇破案的电视剧。白光昊兴奋的大叫,说这个电视节目是自己最喜欢看的,要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乔勇谷好脾气的劝他不要那么多话,好好吃饭。三个人之间的气氛简直可以用诡异的其乐融融来形容,谁能想象刚才其中一个人还在遭受毒打?警察这个角色在“杀人回忆”中代表的正是一种强权,这种强权的压力往往来自韩国政府。民众一方面觉得政府像警察对罪犯私刑拷打一样剥夺民众的人权,另一方面又景仰这种强权,感觉受到保护,就像白光昊喜欢看那个有关警察的电视剧一样。不光是韩国人,很多人都有这种对强权的依赖,也许这是人们的惰性和奴性使然,中国人不是有句古话么,“背靠大树好乘凉”,正是应证了这一说法。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总希望依靠强大的力量寻求保护。
在故事中,警官对案件的查询仿佛总会受到来自群众的阻挠。比如,徐太允打电话询问电台点歌者的地址,他们却认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挂断了电话;朴多曼依照自己的断定,去澡堂查询男子的下体,遭到了澡堂老板的嘲笑;警官在勘查犯罪现场的时候,经常会被破坏现场的群众打乱阵脚。警察抓罪犯是为了民众的出行安全,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反而可以看到每次抓到一个嫌疑人,都会有大批的群众在警察局门口示威游行,抗议警察铐打嫌疑人或者咒骂他们低能的抓错了人。这充分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怀疑,有些怀疑是有根有据的,有些怀疑却是毫无来由的。正是这种互相的不信任,导致了罪犯最终逍遥法外,使得受害人死不瞑目。
高级警察徐太允的出现仿佛和当地保守落后的气氛不符合,他就像一剂强心针,给警队注入了全新的思考模式和活力。他和朴多曼,分别代表着韩国想要革新的一派和仍旧落后守旧的一派。他们一个相信理智断案,一个相信感觉。但随着事情的发展,两人的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朴多曼亲眼见到白光昊因为惧怕警察而惨死,开始反思自己的断案方式,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心安理得奉行的原则是否正确?而徐太允从一开始的志得意满,到后来发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熟识的女孩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地上冰冷的女尸。他的世界观全盘崩溃,他发现与其一步步照章办事,有理有据,不如一枪崩了那个坏蛋来得简单解恨,如果早就这么办,女孩也许就不会死了。就算当证据又一次告诉他,他的推测是错误的,他宁愿相信DNA的检验结果是错的,也不愿意再相信这个疯狂的世界有什么理智可言了。徐太允和朴多曼两人的遭遇和感情变迁,也从某方面影射了韩国当时两派势力的斗争。他们都坚信自己可以让国家更加和谐繁荣,而在斗争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又都变得迷茫,不再坚持初衷,对现实妥协。
除了朴多曼和徐太允警官,电影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警察乔勇谷。他擅长各种飞踹和拷打罪犯方式,每当朴多曼不想问下去了,就挥一挥手示意,乔勇谷就会义无反顾地扑上去把对方踢倒,一顿暴打。这个人物虽然暴力,但也有他正直的一面,比如他对工作兢兢业业,追逐疑犯的时候锲而不舍,受伤的时候也不大呼小叫,只是冷静的把钉子从腿上拔出来。这些其实都是值得赞许的军人精神,也是当时军政府统治值得称赞的一面。但是,事态的演变就好比那段因扎上生锈钉子而需要截肢的右腿,当他的做法不再符合现实世界的发展,就要忍痛割去,才能继续存活。这就是韩国需要废除军人统治才能继续更好发展的最终结果。
电影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伫立在稻田边那个穿红衣的稻草人。稻草人本来是用来吓唬偷食谷稻的小鸟的,人们让它穿上罪犯喜欢的红色衬衣,正是想借此转移罪犯的注意力。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掩耳盗铃的做法,毫无用处,只能给自己几分心理安慰。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无力改变这一切,只好把希望托付给一个毫无用处的稻草人。
[奉俊昊的电影充满隐喻]
三、祈祷还是反抗?
“杀人回忆”中那个残暴聪明的杀人犯就像一种不可预知的强大力量,每个人面对他最终都会手足失措,毫无还击的余地。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躲在墓地的后面,偷偷窃笑。这是人们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恐惧,对那种浓郁浑浊的黑暗充满恐惧。
在奈特•沙马兰导演的“天兆”(Signs)中,当麦田圈大面积的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时,人们只能瞪着眼睛,守着电视,看着外星人的飞船一片片占据了天空,尖叫着四处奔逃。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景象,人们纷纷聚集在教会、教堂、寺庙,电视上的主持人也只能祈祷“愿上帝与我们同在”。
而在另一部韩国影片“奥罗拉公主”中,导演则持有不同的态度。严贞花扮演的郑顺贞看似是一名敬业努力的汽车销售员,实际上是为死去的女儿复仇的战士,她心中的痛苦像条毒蛇每天啃噬她的心,让她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郑顺贞的女儿一年前被一个恋童癖男人奸杀之后,当作垃圾一样丢到了垃圾场。而那个该千刀万剐的男人竟然在律师的庇护下,辩解自己神经失常,逃离了法律的制裁。郑顺贞的丈夫吴警官虽然身为警察,却只能坐视罪犯玩弄法律于股掌。面对无法挽回的事实,他选择平静祈祷,立志去做一个牧师。
郑顺贞精心策划,让每一个造成女儿悲惨下场的人都不得好死。而那几个人都代表了平日社会里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郑顺贞就以复仇女神的名义将他们一个个铲平。眼见妻子豁出性命为女儿奋不顾身,血流成河,撕心裂肺的哀号,吴警官就像一个醉酒的人挨了一闷棍猛醒过来,辞去了警察的工作,继续妻子未完成的复仇。
前共和党发言人纽特•格林威治在评价“星球大战”的时候,曾说过,“站在正确一方的弱者打败了站在错误一方的强者,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国神话”,换言之就是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想象自己是那个击败大人物的英雄,毕竟那些都是小说和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而诞生的英雄数量在历史中,肯定要远远少于死于邪恶魔爪下的人,更多冲锋陷阵的人都是充当了寂寂无名炮灰。所以,绝对的说,面对危机我们该祈祷还是反抗都是缺乏说服力的。
我不能说“奥罗拉公主”中郑顺贞的做法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值得人尊敬敬畏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她没有权利决定他人的生死,更何况她杀的一些人实际上罪不至死。我想,导演更多的还是想表现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能被大多数人理解并接受的观念,还是“世界大战”(Warof the Worlds)中那个汤姆•克鲁斯所饰演的码头工人雷•费瑞尔形象。费瑞尔年纪轻轻就有了两个孩子,离过一次婚,但这并没有增加他责任心,他仍旧整天游手好闲,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当外星人来袭,他只得抱着女儿,领着儿子开始他们的逃亡生涯。在这中间,他们经历了争吵和信任危机,儿子离开了他去反抗外星人,他则孤注一掷的守着女儿,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关头,费瑞尔心中对女儿的责任感被唤醒。为了女儿,他杀死了那个精神失常险些暴露他们的人;在外星人抓走女儿后,急中生智的捡起地上的手榴弹塞进外星人的内核。在外人看来,这是英雄事迹,而对他来说,他只是为了保护女儿。
战胜邪恶这个信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固然理想远大但是遥不可及,但是守护家人是很多人都会去做,而且常常会因此创造奇迹。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夸耀自己的眼光犀利,能分辨出罪犯时,局长曾经问他,有一个强奸未遂的男人和受害者的哥哥都在写笔供,让他看到底哪个人是罪犯。导演并未让朴多曼作出判断,就像那个无法结案的连环杀人案件。
有些真相会被时间的车轮碾过,被历史的风沙掩埋,人们能做的不是去追究无谓的结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就像“天兆”中,儿子的哮喘、女孩的洁癖还有母亲的去世都预示着未来发生的事情,很多结果不是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的。我们能做的,就像那个保护女儿的父亲那样尽力而为,看看生活给我们怎样的答复。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88982/
2 ) 过度解读真恶心。
如果不知道背景,是很难产生共鸣的。 为什么被评为韩国电影top1?这部片子是要结合背景来看。 《杀人回忆》取材20世纪于80年代中后期令韩国社会陷入一片恐慌的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所以电影上映时,电影院里的韩国人和现在坐在电脑前的我们,心情完全不一样。 电脑前的我们,本着悬疑破案片的期待,盼着的可能是最后凶手的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但是,坐在电影院里的韩国人民,经历了真实事件发生的恐惧时期,而且,他们完全知道,这桩案件至今未破。这部片子,给他们带回那段混乱的历史,同时,对依然逍遥法外的凶手,帮他做“杀人回忆”,最后的对视也是一种警告。最后的一段也告诉大家,凶手,就是你们身边的普普通通人。 以上,就是这部影片的全部亮点。 在这个前提下,这部片子成为他们的NO.1,我是丝毫没有异议的。 但是我看了豆瓣,却对这部片子产生了深深的厌恶。 我看到了某些影迷是那么的生怕自己没有存在感,卑贱地跟风跪舔,做根本不存在的过度解读。 人家这个NO.1,是在人家的国情下对观众产生的触动,你去凑合什么? 这辈子最讨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评论态度。
2019年9月18日更新:
今天看到新闻,凶手抓到了,最后的注视留下的悬念终于可以落地了哈,为韩国人民松了一口气~
3 ) 五年之后重看杀人回忆
首先围绕电影,谈谈谁是凶手?
韩国这起未破的系列杀人案,究竟真相和证据如何、是否有朴兴奎这么个类似的嫌疑人,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希望哪位豆友有这方面知识和途径可以获悉),能讨论的仅仅是依靠影片给出的线索。
正因如此,影片在排除了傻子白光昊、手淫者乔秉淳后,嫌疑最大、着墨也最多的就是退役青年朴兴奎了,可即便这条线索,也让导演在最后一起案件中排除了嫌疑,不是靠精子DNA鉴定,而是朴兴奎的衣服。请注意,徐警官在车内监视朴兴奎时,朴在乘上公交车时是灰色的工装上衣和黑色裤子,而随后雨中处理被害少女的凶手是黑色上衣和灰色裤子,这里有两个疑问:第一、是否还是原来那套,仅是影片中雨夜光线问题导致出现色差?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次日徐警官从朴家中揪出朴时,朴仍然是上公交车时那套黑上衣和灰裤子,经过雨夜作案回家仍穿着湿衣裤睡觉,不可能。第二、有没有可能是朴脱离监控后赶紧回家换上新的衣服、穿上雨衣再出来作案,作完案后再回家换上原来那套?这也不符合逻辑。因为凶手并不知道有观众在看,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何况朴怎么会知道徐在关键时刻发不了车不能继续跟踪。
很多网友批判韩国当时对美国DNA鉴定技术的迷信,但我理解,影片这一处理正是导演对这种尊崇的反思和否定,正是导演对这一结果的不愿或不敢全盘接受,所以特地设计了衣服变化这一细节以说明根本就不是朴在作案。换句话说,在导演和其所代表的韩国人看来,当时的DNA鉴定也只是参考消息,而非破案关键。
这样的处理在刑事侦查来看,也是合理的。首先,1986年当时DNA技术鉴定的权威性是否充分确实值得商榷。我在最近一次听李昌钰授课时,李提及美国警方已发现不止一起DNA鉴定的失误,现在在清查不少已前靠DNA认定凶手的定案。其次,从证据学上排除合理怀疑的角度来讲,警方在一名死者衣服上发现的一滴精液,还应调查死者生前有无与任何男子发生过性关系,如果不能排除这一可能性,也就不能将该精液就定为必然是嫌疑人所留,所以法医所言“那会是相当有利的证据”还算谨慎,只能说到如此了,徐警官在雨中看着公文时的绝望和在绝望中举枪,更多的是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心理表现,而非一贯理性的行为。
至于网上各种观点里,说刑房内修锅炉的中年人、说学校后山上哭泣的女子、光昊店里吃火锅的学生,都是没有什么依据的胡乱猜测。当然,为什么女子能逃脱凶手的魔掌没死,我没看明白,哪位豆友告诉我一下。
此外,白光昊的话是不是线索?光昊应该是个目击者,这里且不论其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状况是否有作证能力,至少是本案一个非常要紧的突破口。光昊对于朴兴奎那张脸没有正视,而是转头喃喃起自己小时被扔进火堆的场面,影片这样的处理感觉有点意义。应该是个与把小时光昊烧伤的事件有关联的人。对于光昊避而不谈的问题,是否是一种选择性遗忘,电影给的线索不够,我无从评断。
曾经我也想过:如果朴兴奎不是凶手,为什么他不能回答警官电台的最后一首歌曲是什么?为什么会在脱离监视两小时内没有回家?我设想了两种可能:一、反感警察,所以不愿配合。但这要结合其经历、交际范围和生活习惯等来分析,影片除了些只言片语,好像没有交代更多的线索,我记得他在受审时说“小孩都知道你们严刑拷打嫌疑人”,还有在雨中被胖警官捏着对视双眼时骂了句“杂种”,略略看出其心理倾向。二、警察的审讯是否有诱供或骗供的嫌疑?比如明明没有这一情节,编出主持人读过名字等假象来促使嫌疑人自我心理防线崩溃,要知道这样的方式在侦查实务中并不鲜见,换着是之前的徐警官也许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审讯,但此刻他已经和胖警官有了思路的互换,自己也快要疯了。
五年之后重看这本电影,仍然让我嗟叹不已。电影并未有志于探讨证据的效力等等,所以观众们也大可不必执着于此,如今再看,不禁想起我国几十年来的刑侦现状,尽管在不断进步,但有些地方或者深层次里还是那么相像:每逢领导人(包括别国的)驾临,警察和军队就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地去维持秩序;每逢大案发生,警方一边对着媒体做着高压姿态一边对着所谓的嫌疑人刑讯逼供,如果不是被害人重回人间,赵作海这样的冤案何时能翻身?还有多少赵作海期待着翻身?我不知道,也不敢想。想多了,回想起《杀人回忆》,想起乔勇古那标志性的飞踹和被截肢的残局,一如这个社会。
真心真心地希望,我们的民主与法制进步的快一些,再快一些。
如果说,宋康昊最后带着一丝惊愕、一丝茫然和一丝愤怒的眼神,是在望镜头彼端的杀人凶手的话,我想说,他代表的不仅是他自己,那眼神里除了无奈的警方,还有无辜的被害人,因为他站立的地方,就在她们第一个被害的地方。
4 ) 真正的凶手其实是“那个时代”
(实在受不了那么些乱七八遭的影评了,于是自己抽空写了一篇最客观的)
首先,凶手绝对不是一个人,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作案手法是有变化的,我们可以先来梳理梳理六个受害者:
1.第一个受害者:朴宝姬——臭水沟(红衣服 丝袜勒死 手绑在后面 嘴里没东西 内衣被小孩拿去玩耍)
2.第二个受害者:李香淑——谷堆旁(红衣服 丝袜勒死 手绑在后面 嘴是用袜子装石头从脑后绑的 内裤套在头上)
3.第三个受害者:董和苏——腐烂的(红衣服 丝袜勒死 手绑在前面 嘴只是被塞住 内裤套在头上)
4.第四个受害者:朴明子——工厂边(脱掉红衣服 胸罩勒死 手绑在后面 嘴是用袜子装石头从脑后绑的)
5.第五个幸存者:疯女人——去年9月(内裤套在头上、嘴是用袜子装石头从脑后绑的)
6.第六个受害者:安美善——稻田里(阴道里面有9片桃子、内裤不在头上、胸罩也在一边)
7.第七个受害者:女学生——树林里(阴道里面有原子笔、汤匙、内衣完整、腿部被绑)
通过总结以上受害者的情况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作案手法是有变化的,而且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模仿地有些拙劣甚至开始走样,前两个相似度较高,但到第三个,手绑在前面、嘴也没有用袜子装石头来绕头绑住,仅是被衣物塞住,捆绑手法发生了流变;第四个受害者专门脱掉了红衣服仍然被杀害,而且从后面的审讯可知,她是被胸罩勒死的,不是丝袜,作案目标和作案工具都发生了流变;第五个幸存者其实是最早的一个,所以与前两个相似;第六个受害者内裤不在头上,胸罩也在一边,阴道里面还有9片桃子,其嫌疑人性别都值得怀疑,同时也开启了塞物品进去的先河;第七个受害女学生,阴道里面有原子笔、汤匙便是对上一个的模仿,更值得的怀疑的是,她的内衣完整,腿部被绑,有可能根本没有被强奸,纯粹只是为了进行报复性的杀害。
以上种种,以最直接的证据否定了凶手是同一人所为,真相是模仿作案,其实在片头导演就刻意安排了一个小男孩,莫名其妙地一直模仿警察,不仅模仿他说话,还模仿他的语气及动作,“模仿”早就被暗示出来。那么凶手都是谁呢?很多观众其实被影片最后小女孩的话所迷惑,以为凶手是某一具体的人,且仍然逍遥法外。
其实,凶手是谁并不重要,小女孩在描述那个人的外貌时,用到的词语是“平凡”,而当警察再次追问时,小女孩说:“就是很普通的那种”,形容一个特定的人的外貌总能找到适合的词汇,然而小女孩描述这个人时用到的都是“普通”,为什么一定是“普通”?
因为凶手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谁都可能是......
他可能是锅炉修理工(因为他修理时听到了审讯室里的所有作案细节)
也可能是森林里的警卫(因为他在岗哨的墙上画了张开腿的女人下体、并色眯眯地看女警察的屁股)
还可能是傻子的父亲(因为他是采花大盗、警察烤肉时他在门外紧张的偷听、傻子看到其实就是他父亲,而且还有三次)
而被当做头号嫌疑人的朴贤奎,起先可能真的是无辜的,唯一的幸存者说他手嫩就以此确认,简直荒谬,我都忍不住替他说一句“手嫩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我?”,而且在下雨天向电台点首歌又怎么了,现实生活中可能你反而会觉得他浪漫,但即便如此,我觉得最后一个女学生就是他杀的,但是不为强奸,而是为报复,被警察这么一闹,全镇都觉得他是变态,他坐在小饭馆里喝酒,路人皆投以议论的目光,换做任何人,都会为这个事而愤怒,更何况还是在那个愤怒的年代,于是他决定报复,四个点佐证:
1、他有十分吻合的作案时间,帅警察刚跟丢就案发,就像他自己说的,怎么可能这么巧;
2、选择目标时摇摆不定,且最终挑女学生下手,我猜啊,他作为一个柔弱的男人,单挑成年女性可能心里还是有些没底,万一对方反抗过猛没打赢就尴尬了,还是女学生胜算比较大;
3、他作案时将文具、汤匙整齐摆放,这与他整齐的房间摆设形成性格上的呼应,而且那双手的相似度很高;
4、女学生内衣完整,腿部被绑,那种体位下强奸还是有难度的,而他只是将原子笔、汤匙塞进去,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强奸,这种做法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报复性,符合他的动机,另一方面他可能是同性恋,胖警察翻看他房间相册时,里面很多两个男生的合影,有穿军装的,还有半裸的,要知道导演安排道具的时候不会平白无故。 所以他杀害最后一个女学生的可能性很大。
我会永远记得宋康昊最后的那张脸,那张脸告诉我凶手远不止一个,影片当时在韩国上映的时候凶手可能就坐在电影院看着这部电影,宋康昊盯着的就是观众,而凶手可能就在观众之中...(影片的上映时间是2003、影片最后的时间点也是2003)
其实,这个片子最值得品味的,并不在于真相的悬而未决,而在于人性的挖掘(那个原本冷静理性的正义警官终究变成了暴戾愤怒的私刑者),更在于个体命运的悲剧和动荡不安的时局所共构的社会图景,案件背景正值韩国由军事独裁走向民主政治的转型期,社会动荡,人心惶惶,而警察作为镇压示威游行的帮凶,本身就引起民众的不满,再加上办案无能、暴力执法,警察的公信力丧失,沦入了塔西佗陷阱,再加上媒体新闻的过度报道、作案手法的众人皆知,最初的个案终究演变成了连环案、谜案......
所以,真正的凶手其实是“那个时代”吧。
5 ) 阳光满溢的那天
1.
当初只看影片名字和内容简介就归为烧杀抢掠的类型片,下完没时间观看便Delete掉。想来实在太对不起这部电影。
《杀人回忆》,《看电影》杂志列出的100部最好韩国电影排名第一。对于类似Top排名,不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伪精品。庆幸的是,《杀人回忆》对得起网络上如出一辙的好评,虽然零缺点的美誉还是略显夸张。
结尾再回到10多年后的金黄色稻田,还是湛蓝的晴空,还是那条水沟。朴探员和小女孩对话后,镜头对着他顿有所悟却茫然的脸。
黑幕。音乐。阴晴幻化的天空。
2.
此刻翻涌在观众心间的又不仅仅是愤闷那么简单,显然导演奉俊昊不会只是想重现或者描述当年轰动一时的悬案。所以,《杀人回忆》安排了一个模糊不清却耐人寻味的结局:一些人在琢磨凶手到底会是谁,一些人还沉浸在压抑无助中,还有一些人多少看出凶手其实一直被导演有意遮掩着。
奉俊昊本意也并非指出谁是凶手,更不会为了制造结局打自己一记耳光。《杀人回忆》是依据一起真实的连环杀人命案改编,而且至今依然是遗留多年的悬案。生活的真实得到了还原,而影片又受限于真实本身。
错综复杂的巧合意外,警方一再错失侦察线索;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局,影片前后承载着无言的伤痛。
如果现实社会真如电影一样每每都能历经险阻、最后一刻侦破悬案,估计铤而走险的罪犯得要销声匿迹。试想如果影片最后揭示凶手,来个大快人心,那《杀人回忆》仅是一部模仿好莱坞惊悚犯罪片比较到位的电影。而因为充足的社会现实和信息元素,例如80年代动荡的韩国时局以及真实案件的受关注程度,《杀人回忆》最终摆脱惊悚类型片的束缚并且上升到国民集体记忆层次,足够资格被列在韩国电影百佳榜首。
3.
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要在最后揭晓答案,即使你百般追问、寻思闪回也不得其解。正如《杀人回忆》没有把更多细节投入在高智商罪犯如何与几个警察较量上,因为罪犯的作案手段早早就被说是完美无暇了。故事进展是如此从容不迫,甚至最后几次警察们都能预见命案发生,但是造化弄人,凶手始终逍遥法外。
无助的疼痛,真实的无力。
个体命运的悲剧和动荡不安的时局完整结合在一起,《杀人回忆》更像是沉重的阴影。在冰冷的雨夜,每个人能亲眼目睹悲剧的发生,又伸手不可触及。当最后所有矛头都指向一个人时,希望又瞬间破灭,沮丧之至,连苏探员都几近崩溃。
百感交集并非如同走进电影院多达500多万人次韩国观众的触动,毕竟一个民族的群体回忆不是轻易可以融入替代。游行示威、空袭演戏,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名词符号,到处可以闻见的乡土气息。一切都像是冥冥中注定,在影片里可以清楚听到无奈的叹息,感受着压抑直至最后愤怒的爆发。
4.
韩国80年代农田的景色风貌,骚动不安的县城近郊,一切历历在目。
晴空,大朵浮云。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金黄色稻田竟然掩藏着惊人的罪恶,甚至惊讶于如此温暖的开场竟然直接过渡到了触目惊心的凶杀现场,突然得令人反胃。
影片最揪心的一幕是朴探员的妻子和年轻女学生在夜色里的小道上擦肩而过。罪犯的视线一直在两个无辜柔弱的女人间来回游走,显然他也在权衡对谁下手更合适。
可,可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
终于,他选好了猎物,迅速跟上。……,当勺子、小刀、圆珠笔一样样被翻出来,轻放在地上,手电光下慌恐又绝望的眼神,让人心碎……。
5.
影片首尾呈现发黄的暖色调,前后呼应,其他部分色调灰冷凝重。游离在剧情之外的配乐也非常之少,相当符合情境。这种配乐和色调造成了阴冷压抑的氛围,尤其是夜幕下附近的田间小道以及离凶杀现场不远的工厂,都有种令人发寒的阴深恐怖。
人不可貌相,这句话用在宋康昊身上实在再合适不过。这位长着一张韩国大叔脸的中年男子并没有因为形象限制难以发挥,影片中他的真实表演简直就是一个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韩国县城的小探员,没有任何做作姿态。尤其是和苏探员不打不相识那段,话音未落、飞身踹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他和金相庆两人都可以用敬业来形容。
对比于2005年《外出》里照顾形象、难以入戏的裴勇俊,联系及宋康昊在《JSA》、《我要复仇》里的精湛演技,发现媒体喜欢搬用“如火纯青般的演技”并非吹嘘唬人。不过2003年的青龙奖,他依然没有得到最佳男演员,因为他的对手是演技更为彪悍疯狂的崔岷植(《老男孩》)。但实力相当,无论谁胜出都是可以接受。
6.
而熬过前面二三十分钟,案情发展让人欲罢不能。奉俊昊在商业和艺术上表现出了莫大野心,两者之间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协调。影片既能划分到惊悚侦探片吸引观众获取票房,又能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穿透时空的厚重感令人回味再三。《杀人回忆》没有类型片里警匪的针锋相对、斗勇斗志却依然有着清晰合理的脉络主线和跌宕起伏的内心波动。
影片除紧凑的剧情推进之外有着为数不少的黑色幽默,尤其是朴探员和曹探员屈打成招的逼供作风还有第六感推断,既粗暴可笑又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探员们的尽心尽力(曹探员还失去了一条腿)并没有换来案件的最后告破,作为合作伙伴的朴探员和苏探员也经历了互相对照的心路。朴探员最后阻止了苏探员趋于崩溃的报复举动,而这和伊始两人作风完全相反。
依然有不少忠实的观众们反复观碟,寻找谁是凶手,乐此不疲,影片里的蛛丝马迹都不想错过。而一部分人则思索为什么案情的突破口非要寄托在大洋彼岸的DNA化验上,探员们究竟错过了什么又得到什么。当然以导演的本意来说,他也不知道答案,真实的悬案依然没有破解。罪犯被隐藏在了小镇附近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中,虽然这会让热衷于侦探悬疑片的观众失望不少。
7.
依然湛蓝的晴空,还有那条水沟。
当年稻田附近是骇人的恐慌,时空混乱的记忆。不过和开头一无所知、只会学舌的小男孩不同,可爱的小女孩对这位中年大叔的举动相当好奇。她告诉他不久前也有个人和他一样在那找什么东西,朴探员马上意识到是罪犯多年后重返现场。
朴探员问:他长什么模样?
小女孩:没什么特别的。
朴探员问:不特别?
小女孩:普普通通呐。
镜头对着朴探员顿有所悟却茫然的脸,主题音乐结尾响起时,惆怅之外更多是意犹未尽。
http://moviel.allmov.com
2005.12
6 ) 被吓到 尽量不要一个人走夜路
真相,真相是什么?罪恶,罪恶永恒的存在,正义,正义淹没在泪水中。在那个年代,韩国发生了无数起强奸杀人案,这些案件的背后引向了一个共同的矛头:韩警方的无能。群众与警察的斯达哥尔摩综合症,韩国被美国驻军的政治压力,雨夜降临的恶魔,在这样一部电影中,混淆在一起的这些负面情绪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永远难忘电影最后的长镜头,大叔含泪的眼神质问观众,到底谁是凶手?本片的主题是并不明确的,如果仅仅说是寻找嫌疑犯未免过于单薄。说是两种警察办案方式的矛盾冲突,又太不全面。电影中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存在,直到影片结束后都无法解决。与其说本片是就追寻杀人犯是谁而展开的,不如说是以追寻杀人犯为借口,而实际的目的是向观众呈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导演的意旨,又不会有纯粹说教这种容易引人反感的方式。
这部韩国悬案改编电影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动荡与落后,影片一次次找出嫌疑人又一次次推翻,讽刺了原本本可以侦破的案件被愚昧的警察一步步毁掉,最后结局与犯人的一次凝视,既充满绝望又让人感到可怕,凶手就在我们中间,可以是每一个人你却无从得知。
挺喜欢的一部韩国电影,没有答案的结尾很精彩,让人揪心!演员的演技也超棒!
7 ) 所有的意义都在于叙事的庸余部分
昨日老师上课重点讲的是《杀人的回忆》。
我在三两年前,已经听说老师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遥遥找来看了,确实非常棒。
这次听说要讲,我兴冲冲的,
早上即便是七点都一跃而起了。
老师最后放了《杀人的记忆》的开头,很短。
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一个孩子在抓蝗虫。
蝗虫抓到了,他被拖拉机的声音吸引,站起来。
拖拉机载着一个乡村警察(这时我们还不知道)以及一个戴着草帽的农民。
一群孩子追着拖拉机。
警察对着他们做了一个搞笑的手势。
在麦田的地沟里,有一具赤裸的女尸,双手被捆绑,身上爬满了蚂蚁。
警察撵那个孩子走,孩子不走,跟警察学话。
一群孩子挑着女人的内衣笑闹,农民去撵那些孩子。
隔着地沟,警察的目光与孩子的目光相遇了。
蓝天白云,金黄的麦田,出片名:《杀人的回忆》。
大概是这个样子。
在这个段落中,其实用编剧的眼光看,
叙事的任务是:警察发现一具女尸。如此而已。
其他的部分都是导演的意图。
给我感受最强烈的,是和杀人案件的阴森恐怖高度紧张完全无关的氛围:
明亮,欢闹,日常,快乐。
导演在建立属于杀人题材的元素:女尸,警察,案发现场,暴力,恶心的同时,
逆向操作,不断的打岔,加入:小孩,蝗虫,麦田,农民这些元素。
正是这些看似和故事完全无关的部分,
带给故事强烈的生活质感,时代氛围以及作者的风格。
这种隐蔽的个性,浑然天成。
老师说,所有的意义在于叙事的庸余部分。
溢出来的部分。
我似乎明白乐。
8 ) 你知道我那年雨夜干了什么?
网上的对此片的高度评论到了夸张的地步,摘录几位电影界人士的观后感: “史上最好看的韩国电影” “毫无破绽的完美电影” “这样的影片,放眼中国,无一导演有实力拍出。” “看过这个片子,中国电影真的可以回家休息了。” “在一流的商业技法中又能加载沉痛的集体反思,这也是韩国电影崛起并在亚洲称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 观影是见仁见智的,每人的角度和体会都不会一样,怎样的高度莫衷一是,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点,这确实是部难得的经典佳片。 下着雨的夜 红衣女子 电台缓缓播放着哀伤情歌 这样安静的夜—— 一双柔滑细腻的手 导演出一场场变态的奸杀惨象 雨停了,尸体暴露在阳光下 凶手混迹于人群之中,消逝~~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直到—— 下一个雨夜,歌声又响起…… 玄而又玄,迷雾重重。 影片开始20分钟,秉承经典韩片风格,节奏缓慢,用悠扬的音乐把人们带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背景中。 闲适的田间风光,大片金黄的稻田,细腻的不厌其烦的场景描写,甚至包括胖探员的家庭生活细节,来往农田的拖拉机,朴实的小镇人民,时有时无的游行示威,军政时期频繁的防空演习,像极了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南韩军政统治时期的民众生活画卷,让初看的人很难联想到惊悚的连环杀人案。 小镇的2个探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司法训练,凭直觉和暴力刑讯逼供,原始笨拙的断案方式又好笑又可气,影片开始便弥漫着黑色幽默之风。直到汉城专业的苏探员到来,大学毕业的苏探员满怀着自信与理想,伴随两种冲突的办案风格相互碰撞,案情开始有所突破—— 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电台播放的悲伤情歌、匿名的点歌人……终于有线索可循,证据环环相扣,剥丝抽茧步步接近真相。观众的呼吸已经被导演控制,甚至到最后,若干巧合已经足以让所有人确凿不疑地相信那个英俊的点歌人就是凶手,虽然要靠证据说话,所以必须等待DNA化验结果,然而此案的真相似乎已呼之欲出。 这时,案情急转直下,高明的导演掌握了观众此时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出一招让情节跌宕起伏,使所有人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中,又重重地跌入到沉寂的绝望之谷里。 最后一个牺牲者是高中少女,选择青春和死亡这样鲜明的对比,实在来的残酷。少女凋零的生命,令人作呕的死状,未闭合的双眼,和苏探员不久前亲手为少女贴上的创口贴,如今附在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上,罪恶之手不放过青春的生命,大雨瓢泼而下。 理智冷静的苏探员终于崩溃了,他听到肮脏躲在黑暗中偷偷地冷笑,正义之手毫无力量。他宁愿相信久等的DNA报告只是一纸谎言,他要靠自己终结眼前的罪恶——掏出手枪愤怒的射向疑犯…… 十七年后 2003年,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 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这几秒,被韩国影帝宋康昊诠释的非常精彩。 如果没有最后的十分钟,这部电影也许就没有这么出色。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 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 【压抑的时代•扭曲的人性•缺失的法律】 影片的特殊政治背景是不容被忽视的,真实的案件发生在1986年,时值韩国军政统治时期,历史上的韩国正在经历转型,处于民主运动的关键时刻。 因此,影片充斥着时代鲜明的符号: 大街上的示威游行不断;无休止的防空警报;学校的救护演习;军警被拉去镇压游行;司法体系混乱,刑讯逼供滥用,证据保护不当…… 朴探员和他的搭档从没有去过汉城,对小镇以外的世界概念模糊,在那个时代,他们视野狭隘,接受的知识有限,导演用调侃幽默的手法表现他们的无知和无奈: 比如,朴探员在侦破遇到瓶颈是去求神问卜,出言“美国太大所以他们侦探要用头脑破案,韩国很小,所以只需用脚破案”。搭挡2人坐在田头互相吹嘘听说来的大学校园生活,坦言彼此只上过高中,迂腐的官僚体制,现有条件的局限让他们暴力的审讯、敷衍的侦查态度成为时代的必然。 时代的创伤,从上到下,压抑的社会孕育扭曲的群体。 影片的疑犯从弱智少年到性变态的工人,再到冷静怪异的退伍军人,他们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缩影,个人的命运背负上时代的阴影。 再看影像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片中多次出现现场勘验场景,但遗憾的是对刑事犯罪现场保护力度不够,比如第一起案件中明显的脚印却被拖拉机一辗而过,丧失了很多取证的机会;当然,案发总在雨夜,雨水的冲刷也给证据的收集增加了难度。 其次,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小镇落后的审讯条件和探员的低素质,一味地追求破案率,加大了探员对口供的依赖性;有罪推定的思想使讯问的目的就是拿到口供,非法的询问方式,并且没有连续的录音,证据在定案过程中显得完全不重要; 更不用说,“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当代普遍承认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在当时得以有效适用。 并不完全糟糕的是,最后应用到了DNA鉴定,可惜案发于1986年的韩国,而国际上首次报道DNA技术应用于刑侦鉴定也不过在1985年,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者后期保存不善都有可能导致DNA鉴定失败,即使是科学证据,其结论也有可能出现误差。 没有民主宪政,健全的法治环境无从建立,缺乏保障的整个社会都处于潜在的不安定状态。悲剧发生的原因远不止一样,贯穿全片的淅沥不断的雨,夜空呼啸而过的防空警报,大局的动荡,微弱的人力,使每次与真相都失之交臂,若说凶手的变态行径是扭曲的人性,那么在此案中被害的人们也未尝不是韩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什么是“杀人的回忆”】 《Memories of Murder》很奇怪的名字——缺少主语,或是探员,或是凶手本身。 至于前者,片中2位主角性格迥异。 汉城来的苏探员,思维缜密,善于推理,接受过良好的司法教育,相信靠证据说话。 小镇本土的朴探员,生性鲁莽,暴力逼供,敷衍断案,善于诱供,相信自己的直觉。 他们的情绪却都随着案情推进发生了转变: 当其拍档终因莽撞而被截肢,他凝视那剩下的空荡鞋子与鞋套之后; 当亲眼目睹关键证人被飞驰的火车撞死,他双手溅满鲜血之后; 原先只想草草结案,敷衍诱供的办案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接受苏探员的科学方式,学习理性教化与相信科学证据。 直到最后,大雨中的苏探员浸透了无助与绝望,举枪的瞬间,朴探员阻止了他。 这时,巧妙的—— 二者的性格发生了戏剧化的调换。 所以,最后的视线落在转行从商的朴探员身上,年轻时的他善于为犯罪嫌疑人编造“杀人的回忆”,以取得口供得以破案,一场经历之后,他变换身份又回故地,十七年前的回忆永远不会抹去,同逍遥法外的凶手一起,保存着那些无法消逝的记忆。 这样说来,我便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即导演在帮助凶手陈述其回忆。 以这样的方式向安然坐于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凶手挑战,来吧,来回忆你的杀人经历,就算你忘了十几年前那些被杀的人,我们没有忘记,更不会允许你忘记。 这部风格接近《黑色大丽花》的影片,同样是取材于真实案例,同样现实找不到真凶的悬案,不同的是,《黑》剧的导演编排了凶手,交待给观众。 真相, 只有拥有完整杀人回忆的凶手本人, 只有他知道—— 那年雨夜他做了什么。
—————十二年后的时间分割线———
补记
2007年6月的一天下午,刑事诉讼法课堂上“男神”张建伟教授放给全班同学看,没见过世面的我头回被韩国电影震撼到。
没有写作技巧,没有电影学理论支撑,甚是现在看来,用词浅薄与不当处处可显。
唯不可再现的是:
彼时年少澎湃的我,一股脑冲回宿舍抑制不住脑海中汹涌而来的文字和画面,在闷热的夏夜,两小时敲出了这篇朴素的观后感。
十几年过,学生变阿姨,话痨变哑巴,
谢谢各位指正。
——2019.9.20 德国
拍得非常好,是不是传说里的评价太好了,我竟然有点小失望,一直到片尾也没满足。
配乐用绝了~现实中不了了之的案子实在太多,可电影中几乎很少看到。
尽了一切努力的人们,除了忍受过程中的一切痛苦,还必须忍受“事情可能是没有答案”的这一事实。
不单只是杀人案,韩国在那个时代的回忆也都融在其中,化成了一幅背景
那种抓不到、还被调戏的无力感
凶手不是某个人,而是那个社会。
真实事件玩了全世界,电影玩了你,总觉得离真相很近了,而真相却是没有真相。★★★★★
刚看了这部传说中的神作,为电影极富层次感和寓意的摄影,超强的故事张力和节奏所痴迷,没有结局的故事或许不适合很多人,但电影的故事就是告诉你,如何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迷失。。。
偏向于多人效仿作案,凶手不止一个。最后女学生是小白脸杀的可能性很大!言行逼供了三个人,只有小白脸最态度反抗、眼神一直有特写是充满恨意的,因为他并没有杀人还要被诬陷。出来后在酒馆喝酒,女学生从窗前走过也对他指点议论,让他觉得自己的名声已经彻底毁了洗不清了。所以最后警察媳妇和女学生同时出现他选了女学生。还有下手之前扶着树干的细嫩的手的特写。可能真的是出于报复——既然你们都觉得我是凶手那我就真杀个给你们看看。DNA对不上是因为之前那个真不是他杀的。还有开头第一个案件发生后男主抓了很多个“嫌疑犯”,这里有个细节,几乎每个人都是面目可憎凶神恶煞的。因为男主潜意识认为杀人犯就应该长成这样的气质和模样。然而结尾小女孩说凶手“就是个普通人啊”是个记不住长相过目就忘的路人。每个平平无奇的人背地里都可能是凶手。
又看了一遍,想当年第一次看这片时,我还恍惚觉得案子都没破就结束,什么玩意儿?!可多年过去,每一次重看,都更坚定地确定它的完美。一个没有找到凶手的故事,编导把它拍得悬疑跌宕而富有深意,看似普通实则卓尔不群,作为热爱电影的人,从这片里会深感电影的魅力
在一个法制混乱的年代里,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罪犯和恶魔。
总之一句话,一部让人窒息却欲罢不能的作品,喜欢所有演员的表演,韩国电影的颠峰之作。★★★★★
这并非一个寻求真相的故事,而是关于真到底相如何被整没了……
这片给我的阴影才是史无前例好么?5年前大学拉片课上看的,看完了已经半夜12点,我走回寝室腿都抖的站不起来,一年中再也没吃过桃子。奉俊昊和宋康昊联手,真不是闹着玩的,经典至极。
想到真凶可能会若无其事坐在电影院里面,与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里宋康昊含泪的双眼四目相对就觉得好惊悚
一部很普通的电影。
生锈的铁钉斩断穿军靴的腿,切块的桃子夺取穿红裙的命。沾泥土的符咒能够显现犯人的轮廓,巫师般的法眼能够看穿恶人的真容。电台里的歌是靡靡的安魂曲,夜幕中的雨是淅沥的生死符,捉不到的凶手是人性的传染病,无休止的警报是时代的创可贴。拥有一双能够看穿犯人特殊的眼,却看不穿普通,普通最致命。
当整个警察局为扣押的是否是嫌犯而陷入一片争吵,那首每次杀人前都会被点播的情歌轻柔的响起,原来外面又开始下雨了——那一刻真是惊悚到无形。
还好柯南最后没出来
嗨凶手,你也在看这部片吗?送给你的,杀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