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涯。以妈宝开始,以基督结束。
根据12世纪chretien de troyes的武功歌进行搬演(瓦格纳同名作品是德系的武功歌),使用了大量的古乐器进行伴奏(Guy Robert的古乐),布景只有侯麦尔氏的小清新,有点中世纪手抄本插图的氛围,古雅。开创了一种电影文体,却没有后继者。看点在于:一如何演圣愚,二,如何营造中世纪?3,如何像中世纪剧团一样用最精简的人员演出此剧。
1
在全世界都向民族传说要资源,向民间文艺要认同,向中世纪传统要文化的时候,侯麦尔选择了《帕西法尔》,并且说他是高卢的(威尔士)。100年前,瓦格纳用他伟大的歌剧,最后一部天鹅之歌,证明了帕西法尔是属于德国的。
1485年,马洛里爵士使用他的散文史诗表明,帕西法尔是英国的。
谁能够建构文化,就让哪个国家贴标签去。英雄是落在英国还是落在法国,或者是落在欧洲,都是属于全人类。
临出家时,妈妈对他谆谆教导:“1如果遭遇一位女性,或者悲伤的少女需要帮助,你就出手相助吧。如果这样做将会赢得尊敬。2如果有人爱上了你,不要强迫自己喜欢他,如果她要吻你,少女的吻一个就够了,你不要逾越。3如果她取下自己的戒指赠予你,你是可以接受的。4不管是白天的行走还是晚上的休息,如果有人与你同行,一定要问他尊姓大名。5要与高洁之士交往,他们往往有好的建议。6要养成去教堂的习惯哦。”
有点哈姆雷特中波罗纽斯叮嘱儿子的感觉。
当然,没有了Chretien这些叮嘱,帕西法尔也就跟堂吉诃德一个档次了。他们都是傻子,一个是天生的傻子,一个是读书读傻的傻子。
接着是教他武艺的高蒙的教导:“对决时对方失去了武器,你要饶他一命,这是武士之道 Order ofchivalry。千万别卑劣。少说话,言多必失。乐善好施,向雷锋学习。别忘记去教堂。”
2
森林是假假的,王宫是假假的,国王是假假的,武士是甲甲的。
侯麦尔就把假假的假假的变成了自己的风格。假假的假假的,就是中世纪画的高仿。他康德式的优美来自于布景和设色,康德式的壮美来自于中世纪诗歌文学的结构。所以它的根本是文学性的。
在漫长的电影行文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其errant的性格。这个单词在中世纪文学当中就是漫游、游侠的意思,整个片中的场景和时空移动都反映了这样的特质。非常errant。
这也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当中出现率最高的词汇。
就像假假的公路片。也让我想起帕拉加诺夫。
3
我承认很枯燥,看的时候我多少次看看时间还剩下多少。但是有音乐和诗歌的陪伴,也很满足。
有音乐的教育,有绘画的教育,有诗歌的教育,我感觉很滋补。
一部小小的影片,就能让我思考欧洲文明。骑士们手上拿的剑,事实上是一个十字架形状,也就是说在一把小小的剑身上就是武力与信仰的合一。不管这信仰是从犹太教还是基督教来的,而武力是日耳曼人或者是萨克逊人或者是维京人。最后都在骑士的宝剑上,或者是他们的宝马上显示出来。 Chivalry卡瓦利埃就是从马这个词来的。
在漫长的中世纪并没有阻挡欧洲的步伐。宗教这一盏明灯,似乎却使人类的智性变得黑暗。所以他们又拿起了欧洲在文明创生时期的一把武器——古希腊罗马的学术自由。艺术自由。
这一过程我们叫文艺复兴。
不理解宝剑的二元性,也就不能理解文艺复兴的伟大。也不能理解欧洲为什么会发展成希特勒那时的样子。因为这几种要素时刻会争夺我们的关注。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
想要做一个神圣的愚者,几乎不可能。
2 ) 侯麦,塞万提斯,骑士之花
“噢,骑士之花,您就这样在单独的一击中过早倒下!噢,拉曼查的全部荣光……”
桑丘如此哀哭堂吉柯德。他吧,出于一种并不庸俗的好奇和某种奇怪的好意,翻山越岭,餐风宿露,半推半就地变异为堂吉柯德的一朵蘑菇(伴生菌,诸如此类的东西。Voodoo上那个叫疯狂蘑菇团的乐队都唱了点啥!?),with talking heads. 但是……您看那雨后凝珠带露的草地!……每一朵蘑菇云都有一条银亮的镶边,Est deus in nobis!
甚至堂吉柯德也有如此健全的时刻:“亲爱的先生,”他继续说:“在我看来,诗歌是一位年轻温柔的少女,美得无可比拟。其他众多姑娘……任她恣意使唤,一个挨一个地,她们的指望系于她的一次颔首。不能待她粗暴,不能拖着她穿越街道,将她曝露在巷角、市场或皇宫里的某个私密处所。锻造她的乃是一种卓越的炼金术:谁要是使用得当,就可以使她熔化为无价的纯金。占有他的人必须为她设限,不可让她在猥亵的讽刺诗和失却了灵魂的商籁体中撒野……了不起的荷马不用拉丁文作诗,因为他是个希腊人;维吉尔不写希腊文,因为他是罗马人……技艺不能僭越本真,只能使之完善。”[i]他的旅伴“绿大衣绅士”大惊失色了,瞧,我把怎样一位人儿误认为是个羊癫疯啦……而下一分钟,堂吉柯德已经套上了装满凝乳的头盔,向国王陛下的狮子发起了湿漉漉的进攻……
但是侯麦,谁是侯麦的骑士之花?亚瑟王不能人道,王国因而岌岌可危,只有处子骑士能够拯救他,在《高卢人珀西华》(Perceval le Gallois)中,珀西华就是那位处子,世界之子,初醒的鹿,只有他足够洁净,可被送往各各它。可是小珀西华,他还是母亲苍白孱弱的安琪儿,妈妈说吻姑娘不能超过七下,妈妈说要与高洁之士来往,高洁之士说你不要老说妈妈说,高洁之士说你当保持沉默,于是在渔夫之屋,珀西华被诅咒了,他被诅咒,因他不过问圣杯的秘密,他对流血的长矛无动于衷,多少人因好奇心而受罚,珀西华却因为缺乏……镜中的寓意。他那身咔咔作响的细小骨头,凉薄的血,不合尺寸的荆冠,每挨一钉子便抽搐不止的半透明躯干……骑士之花!?
彼拉多问,你是犹太人之王?珀西华不说靠老头你自己瞄一眼电影标题。我们每个人,反正是要走这一遭的(七十岁?四十?……二十?),何必多说呢。
侯麦不爱高文,虽然他的高文是英俊的André Dussollier!早在十四世纪,“珍珠诗人”以中古英语写就的头韵体罗曼司《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就告诉我们,高文才是亚瑟王的处子,三次拒绝巴蒂拉克夫人的投怀送抱(那可是比骑士界第一美女、亚瑟王王后金妮弗莉更美的,美得不像人的某夫人!),只有第三次为了保命才收了人家一条据说可以抵御绿衣骑士斧子的绿腰带,这条腰带后来毁了他,这是后话。而侯麦的高文吧,过于慷慨地布施骑士之爱,不辨底细地效忠于随便哪个破门而入的小女孩(虽然这样是很迷人啦),一进艾斯卡瓦隆宫就与姿色平平的王女抱在一处……典雅的相貌,无懈可击的仪表。雪花石膏的。死的。不不,侯麦珍视的,是那个青涩的、荒谬的、眼珠像苍耳、静脉历历可见的珀西华(路西法?)。
就好比珀西华与红骑士决斗,管它什么礼节招数,上来就往人眼窝里投标枪,赢了。多么堂吉柯德的做派!堂吉柯德正是这么对付试图拯救他的卡拉斯科……以及一系列劲敌的。有一种简单的人,有一种曲折(复杂、微妙、聪敏、洞烛先机?)的人,处世时,简单者有简单的做法,曲折者有曲折的,哪种更好?我不明白的。
《看不见的城市》末段:“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并且永远不说‘然后……’”侯麦或许会这么说吧。
[i] blavatsky转译自Samuel Putnam1605年英译本.
3 ) 舞台上的中古故事
| 布景 服装 道具 化妆 灯光等等可圈可点 营造出一组组肃穆典雅的造型
| 固定机位+摇+移 近中全景等镜头交替组合 每张剧照都像一幅画
| 文学化的念白 生动又不夸饰的表演 精心安排又不显古板的一幕幕舞台效果~
| 中古世俗与宗教音乐的穿插 时而烘托时而推进着剧情…
| 在舞台上再现一部骑士故事 体现了侯麦教授一贯的深思熟虑 可谓用心良苦 也是他蛮具野心的一部电影
| 对于常以小成本制作的菱形公司 这部像是豪华大片了
4 ) [Film Review] Perceval (1978) 6.3/10
For every film auteur with a distinctive style of their own, if their career is long enough, outliers ineluctably occur for various reasons, and PERCEVAL is a case in point among Rohmer’s vast canon. Taking a free spirit in interpreting Chrétien de Troyes’s 12th-century unfinished verse PERCEVAL, THE STORY OF THE GRAIL, Rohmer dispenses with any form of naturalism and stages an artificial scenography can be directly duplicated to the theater.
That said, this approach, encompassing reductive props of trees, castles, tents and interiors, often with a trompe-d’œil effect, begins to pall easily for its seemingly interminable monotony, which isn’t mitigated by the mechanic, deadpan performance of the cast, a conscious decision to further detach its audience from the depicted moral lessons.
Our hero is Perceval, one of King Arthur’s legendary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but played by a callow, gauche Luchini, a diametrical opposite ofan invincible, valiant medieval jouster in appearance, there is an almost farcical overtone to the seriousness on display, perhaps, this is also intentional toward emotional disengagement, yet, sitting through the ongoing peroration demands quite an effort,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are not francophone, Rohmer’s sedulous and fastidious coaxing of the ancient wording is unavoidably lost in translation.
On the aspect of novelty, firstly, a choral ensemble is presented thoroughly through Guy Robert’s lyrical, melic accompaniment (though repetition makes overkill, eventually); secondly, by allowing characters to narrate their own actions and thoughts, Rohmer successfully transmutes the source’s textual denotation (majorly concerning a knight’s codes of honor, morality, religion, etc.) into a more legible form to contemporary viewers, without forfeiting its antiquated absurdity and frivolousness; lastly, after a byplay about Perceval’s fellow knight Gawain (Dussollier), Perceval returns and swiftly transmigrates into Jesus the Christ himself after expressing penitence of his venial sins, if that drastic move cannot knock you dead, PERCEVAL is a lost cause dead on arrival.
referential entries: Martin Scorsese’s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88, 6.7/10); Rohmer’s THE COLLECTOR (1967, 6.1/10).
5 ) Perceval:十年一觉骑士梦
初看Perceval le Gaulois,我感到自己是坐在电影院里看舞台剧。一抹深蓝的幕布,几行泛着金属光泽的球形树,地平线处的城堡,和蜿蜒的小径。
Perceval的马穿过树林,达达的马蹄承接着chorus那悠扬的旁白,模糊了电影、戏剧,甚至绘画、文学之间的界限。
我跟70年代法国电影之间的距离,大概就像Eric Rohmer与中世纪骑士小说的距离一样遥远。作为一个现代观众,我对新浪潮电影的理解无力正如现代导演试图还原一幅中世纪图景时的惶惑。当我们试图淌过时光之河去追忆往昔,会发现我们自身已经在这静止的河流里激起波澜。所以任何对历史的重现都不免改变历史本身,任何追忆的过程都伴随着回忆自身的变化。
改编自12世纪Chrétien de Troyes的骑士传奇,Perceval的故事在Rohmer的镜头里凝固成一幅画。导演既不再野心勃勃地试图重现一个逝去的时代,也不指望让Chrétien的书在800年后的荧幕上复活。展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非世界本身,我们在后现代文学作品里时时感到这20世纪的遗风。
也许Perceval最独特之处是它的叙事方式。暂且不提chorus的出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Perceval在念台词之前,总是加上“Perceval说…”,或者“他说…”。演员在表演一个角色的同时,也在叙述他 /她自己的表演。所以演员们既身处其中,也置身事外。这一点倒是照应了Pasolini所说的电影的双重性:我们一方面看到角色所看到的世界,另一方面又看到作为旁观者的导演所看到的角色所处的世界。
我们真的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个时刻吗?当我说“我很快乐”的时候,那个让我快乐的时刻已经逝去了,我只是在叙述那个时刻,因为行为转化成感知需要一个过程,当我们感知到自己的行为时,我们已经离开那个行为所处的时刻了。
我们生活在时间中。
Perceval另外一个特点便是它的舞台。法国新浪潮电影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mise-en-scène,简单点说就是镜头的构成,包括舞台背景、人物动作、服饰、道具等等。Perceval中人物那僵硬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那种完全不成比例的建筑,以及那些程式化的树与道路,营造出一种中世纪装饰画效果。像在那些久远时代的宫廷壁画中一样,Rohmer创造出来的Perceval是一个平面的像,是一幅被时间冲蚀了很久的褪了色的画。
Perceval是一个关于寻梦的故事,像在许多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的传说中一样,年轻的主角只身流浪,从历经沧桑的人那里得到忠告,拜访一位国王,拯救一个陌生的公主,去完成一项神秘的使命。他出发时只带着一个叫做“骑士”的念头,归来时已然成为不朽的化身;他曾经从别人身上夺来一套骑士的行头,他说:“看啊,这覆着盔甲的身体刀枪不入,似乎它与他已经连为一体,不可分割”,而他终于意识到,骑士之所以成为骑士,不是因为他穿的什么,拿着什么样的武器,战胜了什么人;当一个人成为骑士,他的衣服便成为盔甲,他的剑便成为荣耀本身。
与其说是对古典的重塑,Perceval le Gaulois更像是Rohmer向Chrétien的致敬。
它是一个印象,一页诗,一块时光的碎片。
观看Perceval对于我,如同置身古董店,被旧日的浓浓气息包围着,我凝视着这来自时光之河另一头的世界,深知我永远无法经历那个时代,然而我回忆,也期待。因为这骑士梦也属于我。
6 ) 高卢人帕西法尔(Perceval Le Gallois)
介于“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和“喜剧与箴言”系列的整个70年代,侯麦只拍了三部电影,三部古装剧:《O侯爵夫人》、《高卢人帕西法尔》和《海尔布隆的凯瑟琳》(Catherine de Heilbronn)。这是几乎只把现代人微妙的情感(主要是爱情)关系作为自己电影主题的侯麦对古典时期爱情的一次凝视。《O侯爵夫人》是关于浪漫主义时期的爱情,年轻的俄国军官在生命垂危时刻出现的幻视中,将自己的梦中女神与代表完美之物的天鹅thinka视为一体,这拯救了他的生命,并激发起他最狂热的爱情。《高卢人帕西法尔》则是关于中世纪的骑士之爱,纯真少女的爱情和荣誉一样,是激励骑士战斗的伟大激情,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爱情并不是唯一的主题,并且电影的表现风格使这种爱情多少带有一点谐谑的味道。
《高卢人帕西法尔》是根据法国12世纪的抒情诗人克雷蒂安•德•特洛亚Chretien de Troyes)的诗篇改编的,讲了一个威尔士青年帕西法尔仰慕骑士风度,不顾寡母的反对,离家去做亚瑟王骑士的故事。他在高洁之士(Galahad,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之一)的教导下,学会了骑士的各种技艺和风度。在他游历期间,遇到了几位纯真少女,她们的爱情激动他去为捍卫她们而战,他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骑士精神的另一个方面:骑士之爱。后来他在渔夫王的城堡里受到命运的嘲弄,受到了不敬上帝的诅咒,接着在荒野游荡了5年,最后在一位隐士的指点下,来到教堂,接受了信仰的教育。电影中还穿插了一段亚瑟王的另一位骑士加文的经历,主题和帕西法尔有些雷同,也是关于骑士为少女的爱情而战。从内容上来说,这部电影就是关于骑士教育的:基本技艺教育、爱的教育和信仰教育。帕西法尔从一开始一位“愚蠢的威尔士青年”最后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骑士。
阻碍普通观众欣赏这部电影的主要地方可能在于它完全是在搭建的舞台布景前拍摄的,几颗像雕塑一样的树表示森林,远景和天空是画出来的,城堡就像某些童话里一样是舞台上搭建的塑料模型,且只有一面,内景的布置也极力模仿一般戏剧表演的布景。电影中,总有几位中世纪民间艺人,一边弹着民间乐器,一边唱着谣曲,交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心理。剧中的角色有时也会接着艺人的叙述在那边叙述自己故事,有时在实际对话时,也故意对自己使用第三人称,这样的安排可能主要是为了突出故事的“被讲述性”。整部电影有一种简洁的风格,最简单的几样元素混合在一起就酝酿出了中世纪的氛围。这种风格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舞台化的布景难以使电影真正和戏剧区分开来,使电影获得自己的身份。事实上,与法国新浪潮的其他导演相比,侯麦电影尽管自成一体,独具风格,但却一直缺乏表现手段的丰富性。他的电影中,人物的唯一动作就是对话。说到底,他不是一个电影性很强的导演。
同类题材的电影中,伯格曼的《处女泉》和该片一样,也是根据中世纪的抒情诗改编,电影中也加入了中世纪的谣曲音乐。两部电影在刻画中世纪时代氛围方面各有千秋,但伯格曼的电影影像是如此质朴生动,使得人物如同从那个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相比之后,侯麦几乎是把人物镶嵌在舞台背景中的。同一时期关于亚瑟王骑士的法国电影还有布列松的《武士兰斯洛》,尽管是实景拍摄,布列松在画面的简洁效果上一点也不让侯麦的这部电影。布列松的骑士们都处于对信仰和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之中,骑士精神已经衰落,整部电影具有深沉的冥思氛围。侯麦的帕西法尔一开始是个“愚蠢的威尔士青年”,离家当骑士的动机几乎和堂吉诃德一样夸张可笑,整个受骑士教育的过程也时刻穿插着各种谐谑的故事和唱词,这跟电影的布景倒是很相称的,在这样的背景中,无论你做的是多么严肃的事,人们还是只会把你当成卡通人物。
精美的舞台剧,鉴定完毕!看了一个中世纪的骑士诗篇~堂吉诃德般的威尔士青年成长为一名骑士~和O侯爵夫人倒一脉相承的感觉~
妈宝憨憨大冒险,中途主角还一度换人,宗教主题结合骑士文学的古怪逻辑营造出一种不可名状的荒诞感,和全布景拍摄的舞台风格倒是很搭调。
09/28/2022, @ MUBI. 他的另一个moral, spiritual tale. 影像的“整洁”与文本的”flowing”. 最后那段passion play典雅优美。
什么是"文学性"?它意味着对讲述动作的高度自觉,对叙事语体和视角的自我意识:中世纪的骑士传说,如今在胶印轻型纸上抑或在35mm胶片上"重现",都同样不可能代入彼时彼地的情境,这乃是本质的困难;本片即令故事保持为故事本身,保持为一再被复述和永远被扮演的状态,演员则成为集说书人和书中人于一身的演示者,仿佛中古时代集会中既演且唱的游吟诗人. 这造成了一个奇妙的悖论:看起来似乎是形式被"抽去",但恰恰由于影片如此专注于讲述而非阐释,被抽去之物实际上却是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它反倒只剩下纯粹的形式本身:一种吟唱操演的模式――这形式确已十分接近舞台曲艺的质地,故某种程度上讲,通过将帕索里尼和《O侯爵夫人》的实践推向极端,本片触到了电影媒介的边界.
侯麦最被忽视的一部重要作品,古装+表现主义布景+古典舞台剧调度,改编自12世纪Chrétien de Troyes叙事长诗,此后侯麦的重要演员Arielle Dombasle、Marie Rivière、André Dussollier、Fabrice Luchini等都有出演
舞台布景、歌声伴奏,角色自己念旁白……
看之前还说年轻的Luchini我都不一定能认出来,结果人还没看到第一句台词听声音就认出来了
四星半。1.三滴血花落在雪地,我想到了我爱人的面庞。2.也许是侯麦的玫瑰花蕾,埋藏了他对中世纪文学、对戏剧无法为人理解的兴趣。可能正因此,侯麦在故意虚假化的布景和有限的预算里,执着追求着极致的还原:比如保留了原著三分之二的诗行,不删减葛维的“小袖口”支线;比如采用中世纪音乐和歌队;又如美术、道具甚至手势严谨的时代考证。3.其实被很多人诟病的布景,反而为我钟爱:既活用了中世纪舞台表演的同台多景,又让人忆起童年会读的那些古老传说里的插图。人物在台词里以第三人称自我剖白分析行动的做法也很有趣。4.男主像极了侯麦本人,大莫莫这绝对是故意的。不过据说摄影师觉得男主奇丑无比。5.人生的轨迹啊,无论是做冒险的骑士,还是受难的主,总难免是个圆。
不仅不是典型的侯麦,其他新浪潮导演也没这么干过。舞美很有风格,造型色彩用光明显借鉴了现代绘画的平面化手法。表演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本来该是画外音的旁白经常由剧中人自己念出来,或者由台上的小乐队以叙事民谣的方式表达
3.5. 舞台剧。传统意义上的旁白竟也有演员对白般唱出。但后半小时挺闷的。Arielle Dombasle 第一个角色。
既然电影经常是胶片上的戏剧,那么把这种戏剧表现到细腻的深思的极致,就是此片的形态。
在70年代欧洲历史古装片潮流中,侯麦意图别样“复原”中世纪,不仅是从布景形式采取中世纪表演的同台多景模式;还在于直接选取12世纪音乐来填词,用贴近背景年代的乐器伴奏;更在对原文本语言忠实的韵律性现代翻译与内容的尽量保留。最终再现一个侯麦自己心目中纯朴的中世纪,但这个“纯朴”的戏剧电影,却不可避免的有着喜剧味道,不仅是表演内容与演员的反差,使其诞生一种略带嘲讽的感觉,成为怪味版的“听妈妈的话”,还是看似忠实还原的基调中,有着侯麦前一部作品中的死气与古板。可能真的如德·巴克所说,本片是成人不宜,却正契合孩童扮演游戏的调性。真正创新的地方其实在侯麦惯用的旁白设置中,一方面分配给了人物自己,说出对自我或事件的评价;一方面交代给了在场合唱团,评点同时态的事件或人物,这比之前道德系列中的旁白要先锋的多。
侯麦的圣杯主题舞台剧,在极简(陋)的(抛弃)艺术设计下,人类行为的愚蠢与荒谬性展露无遗,舞台上越是煞有介事的唱戏越是被观众们当猴戏看,历史莫不如此。
侯麦充满实验性的作品,故事有些沉闷,但形式非常有趣,卡通化的背景居然与史诗风格非常契合,还可以让人更专注于他特别热衷的大量对话。人物自己负责旁白,突破了舞台剧的限制,更像是分角色朗读,不知道是不是排练时突发的灵感。
終於看到一個台詞說不清楚,對白節奏都掌握不好,幾乎不會演戲,眼神常常癡呆放空的Luchini,史料啊。真是太搞,Luchini肯定想銷毀這部片吧~真是爛到一個境界,模仿秀大型失敗現場,戲劇沒有模清楚別的導演也沒有抄好、 唱的太爛了,節奏問題太多,音樂也是~jacques demy看了不知道怎麼想~Chrétien de Troyes被改成這樣也是可憐。另外André Dussollier彼時對白能力也是不行但比Luchini好很多,史料片哈哈~整部片子是沒有任何想像力和藝術美學不夠的體現,真是有點慘。
84/100 是故意的虚假感,时常间离叙述,暴露对既定中世纪圣杯骑士传说故事和人物的重述姿态,并且会从第一人称转为第三人称间接转述并演绎,探索讲述也探索在舞台中讲述,甚至可以插入一段动画,在一种时常抽离的讲述中竟然也能看清楚某些社会规则的物理质感了,比如盔甲与裙子。仍关心社会结构中的性别差异,男性之间的交流更多在肢体和荣誉的碰撞,而这些也与关于女性的动因息息相关,而无论在闺房中还是城墙内外,不平等也是显而易见的。关于剑尖之血与后半段的“苦行与皈依受难”则仍表明侯麦对神迹、超脱视角的注视,以及个体对社会关系的回归。
优点:讲述者与角色的自由转换,舞台剧与电影的交叉表现。一个关于仁慈,圣杯和神的眷顾的故事。《沙滩上的宝莲》里的谚语在这片子多次出现。
形式感过强的电影不适合拍得太长,观感像永远到不了尽头。
侯麦自己把原文从古法语翻成了韵文,虽然只是一部分的文本但是光这一点已经很有难度了....
4.0。1.侯麦被低估的一部作品,放在古典主义作品中,与《O侯爵夫人》可以并提,但风格完全不同。2.舞台剧布景方式,角色表演也偏向于话剧表演,唱词弥补km画外音和作曲。3.帕西法尔的开拔精神和骑士风度,最后被落点在耶稣受难的宗教意象之中,因母亲为游子远游悲伤过度而死的原罪远大于对少女无意的猥亵之罪,侯麦一生的保守倾向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