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通往布列松之路

记录片其它1984

主演:罗伯特·布列松路易·马勒多米妮克·桑达保罗·施拉德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奥逊·威尔斯

导演:莱奥·代·波尔朱里恩·罗德

剧照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2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3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4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5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6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3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4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5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6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7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8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19 通往布列松之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6:00

详细剧情

  这部以BRESSON的电影风格为主题的记录片,是对这位法国银幕书写者的一次献礼。在他极度克制的作者电影里,感性的个体(有时是动物),他们无力的不断尝试着在这个痛苦的世界里的生存。记录片以明确的主题分为数个段落:“电影” “理论”。这些主题由BRESSON,TARKOVSKY,MALLE,SCHRADER(作家,著有上述三位导演的学术论本)的访谈片段拼示而出。 学识与体验展示在这些话语间,而54分钟的长度对这位伟大导演而言未免过短了。

长篇影评

1 ) 记录真实

今天重新看了一遍《通往布列松之路》 突然理解了一点点内容,不过更令我意外的是还发现了他和西德尼不同与相似的地方。 两种相对立的风格,自成一派与15部作品完全不像出自一人之手,风格上相差太多。他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去戏剧化与戏剧性,布所说的电影艺术大抵如此,戏剧用演员的表演推动剧情发展,倘若电影与戏剧类同,那么电影就无法脱离于戏剧而自成一门独立的艺术。 但我后来还惊喜发现他俩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普世价值与女性视角。布是宗教信徒,西德尼思想偏向左派,都有追求美丽与和平的愿景,而且对于现实社会的缺陷都有着觉醒与反思意识,在结尾不会刻意抱以美好改动结局,该死死,该分分(不是[允悲]不会让痛苦扭转成向阳,也不会让三观为爱情让步。 布说过摄影机有记录真实的功能,所以他的电影风格以写实为主,在电影里再现真实。这点俩人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西德尼的作品中明显能感受到他对于角色的怜悯,以及价值观的植入。 但布不同,他说过电影里没有导演、演员,也就是完完全全的把现实世界搬到电影里,所以他只用模特,这种模特与演员的一大区别在“驯化”,我所理解的模特更类似于普通人,没有情绪与表演痕迹。试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大多不会有戏剧舞台上的夸张动作表演,只有相逢一瞥的冷淡。 至于他拍摄画面大多从手脚开始,我联想到坐电梯时的场景,电梯上升会有不同楼层的人走入。我通常会先看对方的脚,视线渐渐往上审视,甚至不会看到脸就低下头,于我而言对视蛮可怕的… 所以,这次想通一点点之后我发现以前写的短评都是shit,尤其是错以为后面几部他在影片里传达了同情心,其实是没有的,仅仅是客观记录。他好像说过想把《死囚越狱》拍成纪录片来着,不过这就让我困惑了,布如此喜欢记录真实为什么没去拍纪录片呢[允悲] 不过,我更喜欢他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间接让观众参与其中,而此刻他变成了旁观者,导演与观众发生了错位,自身不对角色遭遇做任何评判,却把这个权利交给观众,所以他最想看的应该是观众对作品中造成主角悲剧之源的社会有何反应,最明显的就是最后一部《钱》,那个结尾太明显了。 难道是间接利用电影这门艺术让观众观察与审视自己[思考]如果真的是这样而且真的达成效果,那么“清晰多于悲观是好的”也能解释得通了…

2 ) 什么都没说却胜过一切言语

最后的戛纳颁奖礼 震撼人心

获得最佳导演后 颁奖人示意布列松发表获奖感言 他摇头拒绝了 然后转身离去 但他并没有径直下台 而是搂着同获最佳导演奖的塔可夫斯基向台下微笑致意后才离开 他虽然没有发言 但这个行为却胜于一切语言

就像他的电影一样 极致的简洁 但那简洁与留白背后却透出无限深意

现实生活中 太多人说一套做一套 太多的理论家 说的时候头头是道 做的事情却大相径庭

布列松老爷子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 这便是伟人的特质吧

3 ) 通往布列松

镜头——只需要表现出需要的、紧要部分。

“让自己适应于无意义的景象(无关紧要的)”

“当你只给出部分,教观众想象出全部,给他们空间想象,让他们想要去想。”

表演——布列松的电影里没有传统的表演风格,即使是那些最具情绪的部分,也是用单调的语言及空白的面部表情来述说。(布列松不与职业演员合作,只用初学者,称他们为“模特”)。

情节/紧张——布列松故意去除了紧张气氛,一种平坦的支配节奏,赤裸的风格时常让人感觉冰冷和富有距离感。紧张被限制,情绪被限制,然而紧张和情绪仍清晰可见,(“以抵抗情绪来创造情感”)

故事——前期大多关于磨难和净化的故事,主角最终都得到释放,接受命运,获得自由;后期风格变得忧郁,电影均以死亡或自杀结尾。

说给年轻人的话:“其他艺术教会我写作的艺术”

4 ) 《通往布列松之路》

你们难于理解,带有清晰色彩的悲观。 清晰是不同于悲观的,道德没有灰暗。希腊人很悲情吗? 对于我,似乎清晰多于悲观。我只是记录我看到的。我发现今天去解决另一个时代的问题很难,而清晰多于悲观是好的。

寻求美和纯,绝不矛盾,我没有看出任何的矛盾。 但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美,需要翻新。 电影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所有艺术都有自己的美。 你必须尽量利用这两种不平凡的工具,摄像机和磁带录音机的组合,在屏幕上叙述一些东西。 美丽不得不翻新,因为器械是新生的,他们是天赐和全新的。利用新的器械你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新的东西必须是美丽的,如果我们追求理想中的美丽。

我当然希望我有所进步,最近的一部电影有些新的东西,至少对于我它有。 它源于一个决定,即使得一些东西更集中,快速和新颖。 还源于自由的感觉……即自发与自主。 我做是因为我感觉到了,所以我做了。 绝不在意它是否无益,如果它有益,那很好。 但那就是我的工作方式。

爱看电影的,常看电影的人,就像大家所了解的,他们仅仅期望看到拍摄下来的戏剧。 他们想看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他们的手或脸或肘或是腿。 当我穿过街道,我看见腿在走,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展现腿的运动。那就是我理解的巴黎大街。 人们并未看到其美丽之处正在于行走其中那些脚,有他那一双,直到他忽然坐下,我们才能看清其全貌。 他们没有看出来,或者说,他们没有感觉到。他们等待着供说明的对白,然而却没有。 说明来自画面,涵盖了声音。

观众向来看那些有趣的电影。 他们想看演员们以说话的方式来表演,用他们的声音来叙述这些故事。 那就是他们要的全部,如果没有表演和著名的演员,他们就不看。 我很能理解他们,但是电影必须进步,它不能一直像这样。 电影可以庞大,它必须改变。

5 ) 大师之言,寥寥足以

布列松以司汤达:其他艺术教会我写作的艺术。为引用送给后辈的电影创作者。 作为一个导演绝非是某一门类的艺术家,电影之所以迷人它是纵横融合的艺术,一个导演的视听美学品味全在电影里展现出来(比如侯麦的色彩美学、小说文学的影像具现,比如多兰的听歌口味) 模特。模特反而比演员更有可创造性,去表演化才更接近电影本身。 极简和重复,这种创造源于生活的所谓的无意义景象,一旦适应其中,只关注部分场景,产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布列松爱拍走动的腿,伯格曼爱拍人脸。 悲观主义和美丽形态矛盾吗? 尽管布列松的电影整体呈现一种悲观,但是布列松不是悲观主义者,真正的悲观主义者是基耶洛夫斯基。悲观是一种情绪可用颜色去代表,而布列松的道德破败影像不适用于悲观,贝拉塔尔的重复为了营造一种魔鬼潜伏的压迫,而布列松的重复是一种筛选,按布列松自己的说法他是乐于一直追求美好和纯真的。 在大部分人看来电影只是被拍摄的戏剧,其娱乐性为主。不能因满足观众而失去对电影艺术性的探索和扩充。观众习惯被情节、情绪所引导丧失了自我的想象,为了追随乐趣而拒绝思考。

6 ) 甩金句狂人——一段摘录

你们难于理解,带有清晰色彩的悲观。清晰是不同于悲观的,道德没有灰暗。希腊人很悲情吗?对于我,似乎清晰多于悲观。我只是记录我看到的。我发现从今天去解决另一个时代的问题很难,而清晰多余悲观是好的。
寻求美和纯,绝不矛盾,我没有看出任何的矛盾。但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美,需要翻新。电影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所有艺术都有自己的美。你必须尽量利用这两种不平凡的工具,摄像机和磁带录音机的组合,在屏幕上叙述一些东西。美丽不得不翻新,因为仪器是新生的,他们是天赐和全新的。利用新的仪器你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新的东西必须是美丽的,如果我们追求理想中的美丽。我做是因为我感觉到了,所以我做了。

短评

“布列松 我是说罗伯特·布列松 就是那个神一样的法国导演 他是少有将电影拍成电影的书写者 老塔都认为少数在作品中同时做到了简约和深度的电影导演”//和1的远程观影

5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看到塔神便泪流满面了……影片结构甚美,按照布列松的《电影书写札记》来结构,还有对原文的直接引用。这才是真粉丝做出来的纪录片。

10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谁试图成为他,或仅仅是想,都是在成为僵尸。——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察觉都完备,而不是某一种类型的察觉,即使是真正的察觉。——与其说某个观众不理解这种风格,不如说那个观众本身就缺乏自视。

11分钟前
  • 哲别
  • 推荐

首先采访了塔可夫斯基、路易·马勒、多米尼克·桑达与保罗·施拉德等深受布列松影响的影人,路易·马勒将布列松视为灯塔(一如新浪潮中“电影手册派”的观点)。随后,分项(如摄影、表演、风格)说明布列松的风格特色与美学观,一方面通过引用《电影书写札记》中的金句,另一方面通过解析布列松几部经典作品中的片段(尤其是[武士兰士诺],及[死囚越狱][很可能是魔鬼])。接着,两位导演采访了布列松,但布列松总是答非所问(一如保罗·施拉德自述若干年前作为杂志记者采访布列松时所遇到的情况)。最后,以1983年戛纳电影节(亦是在全片中多次复现的核心点)最佳导演颁奖礼收尾,布列松摆手未发言,老塔则致辞道:“非常感谢。”两人手挽手离场。| 以抵抗情绪来创造情感 | 给观众想象空间,让他们想要去想。(8.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这对布列松的电影风格的了解,是很有帮助的。

19分钟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作者电影,绝对控制,那个时代

22分钟前
  • 透明稔
  • 力荐

看到布列松拒媒体予千里之外,及受访时不耐烦的姿态就喜欢到不行。片尾戛纳电影节,布列松和塔可夫斯基同台并获最佳导演!(老布的金钱和老塔的乡愁)电影史上伟大的一幕!两人都是我的至爱。

27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其他艺术教会了我写作的艺术”——司汤达,进而引申到布列松未说出的“其他的艺术教会了我电影的艺术”。“以抵抗情绪来创造情感。”/和4的远程观影。

28分钟前
  • Akai
  • 推荐

当奥神把奖颁给老布时,两人竟然连一次对视都没有。布列松是圣人,是纯粹艺术家,同时冷漠的可怕

31分钟前
  • 缘浅情淡
  • 力荐

能采访到布列松,就是一大成就了。这部纪录片自身并没有太多精彩。

34分钟前
  • bugz
  • 推荐

塔二借位,抢镜成功~

3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会讲故事的聪明导演很多,而布列松这样的风格家向来凤毛麟角,等哪天这样的人也没了,那电影艺术也就GG了;干货少,这帮年轻人真难,拍布列松是吃力不讨好啊,还要承受他对大众埋怨;老塔日常吹老布,马勒吐槽很幸福;“Il ne s’agit pas de comprendre. Il s'agit de sentir.”;惊现威尔斯,依然屌

39分钟前
  • 发不沾霓
  • 推荐

有效的信息量大约不到一半,只能说拍纪录片的这两位导演道行不够,约见布列松采访不到五分钟就被下逐客令了。引用原片画面素材略多,浮光掠影地按时间顺序把布列松电影的海报和简介呈现总结一遍,再从布列松的书籍《电影书写札记》摘抄些片段。稍微有价值的部分是有塔可夫斯基、路易·马勒、保罗·施拉德这三位同行和《温柔女子》主角的访谈,不过时间都不长没有很深入。剩下的就是看下结尾部分,83年戛纳,奥逊·威尔斯给布列松和塔可夫斯基颁奖的视频。

42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连续看了三遍。“其它艺术教会我写作的艺术。”作为纪录片来说内容太少太少,好在非常有启发性。最后老塔和布列松在戛纳同台领奖,气场穿越出屏幕,瞬间哽咽。

45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真是个骄傲老头!///很受启发。///“我认为要像布列松那样制作电影实在是太难了。他把电影制作得如此简单,像一份简洁的菜谱。而当我们试着照做,却总是味道不对。”“在所有追求简约和深度的艺术家中,他是少数真正在作品中达到这两点的其中一人。”

48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死囚越狱》CC版碟片里附带花絮中的纪录片。包括导演对布列松电影的分析,塔可夫斯基、保罗施拉德和路易马勒对布列松的评价、布列松访谈。最珍贵的是片尾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上,奥森威尔斯为布列松和塔可夫斯基二人颁最佳导演奖视频。56分钟实在是太短。大部分都是纪录片制作者的一面之辞。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他是天主教徒,相信有上帝,所以对世界的运行及秩序丝毫不怀疑。不会去质疑不公平,质疑结果。他只关心过程,作为艺术家,更关注真实、纯洁和美。对于为什么这个样子,为什么不那样,全然不关心。

57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布列松是凌驾于人世的神

60分钟前
  • 生·人
  • 力荐

“其他艺术教会我写作的艺术。”

1小时前
  • 把噗
  • 力荐

4.5 情緒沒得到釋放的時候感到沉重,得到釋放的那一霎有時是沈沉重與虛無鋪天蓋地的襲來。有自己的偏執與審美是布列松一直所堅持的吧?對其中說:沒有音樂來塑造烘托那種緊張與情節,但是緊張的情緒與情節就在那裡。印象極為深刻。

1小时前
  • 大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