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不出这能被称为电影的理由,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节奏慢的吓人,看的人昏昏欲睡,中间不断穿插访谈式对话,但又不像案件聚焦或焦点访谈之类的节目有旁白对观众进行提醒,整个影片看的累得不行,结果也只不过是个很老套的钻宪法漏洞的案子,而且如果死者爸爸真是这个什么公司的老板的话,会这么容易给凶手钻法律漏洞吗?整部影片都给人感觉凶手是杀了三个平民的孩子,结尾告诉我其中一个是富二代?有这么寒酸的富二代么?除了黄石公园的风景和4k画质我实在找不出啥值得观看的点。
最后的真相很震撼,我完全代入了德韦恩悲惨经历的角色,因为大企业的不道德开采,导致家破人亡,尤其最后小儿子也去世,看着他和儿子幸福美好的合照,无情的现实显得更加无情。影片最后,美国能源公司也就是受害者科迪父亲的公司,还发布了他们是致力于环境保护,反对不道德的开采技术,真是很可笑。
有时候不能用“一切都会好起来”去宽慰劝告别人,因为可能真的不会变好!
纪录片的严谨与黄石公园的美景交相呼应,案件步步揭示的同时,黄石公园变幻莫测的天翻过几重。伪纪录片的形式居然真的认为以为是纪录片。不止一次的退出查看影片类型。其实,如果改编成犯罪类型的故事片,添加商业色彩,无疑会更吸引人,也更有卖点。真实性也就没这么高了,不过可观性更强。 佛从不渡我,上帝袖手旁观,唯我自渡。 公然钻了美国法律的空子,这也是一年一年在图书馆泡出来的结果。这是一个简单的复仇,也是多年蛰伏的爆发。身为一个罪犯,那又怎么样呢?不禁,让我想起了汉尼拔。
案情本身特别简单,连刑侦都是多余的。说它是奇案,首先是因它公然调戏了美国宪法,其次是案后的故事,也就是对真相乃至人性的挖掘过程曲折离奇,太过戏剧化。罪犯深入黄石公园,枪杀了三名露营青年,然后步行至最近的检查站,第一时间投案自首,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如同事先编排好一般,非常冷静地把犯罪细节描述得清清楚楚,毫无可疑之处。
这些都是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凭自我意志主动交代的,他与三位受害者不认识、无瓜葛,既没有犯罪动机,也不承认自己精神失常,并且拒绝转移审判地点。按照美国宪法,事发黄石公园怀俄明州界内,审判地点应选在夏延,基于罪犯无犯罪动机且无精神失常,审判全程须有陪审团,而这成了个大问题,审判地辖区内有大量动物,却组不成陪审团。罪犯在预审中被当庭宣判无罪释放,就连持枪进入黄石公园应得的6个月刑期都省略了。
此案一经披露便引起全美轰动,但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逆转这一荒诞的判决。直到案发五年后,一位纪录片导演收到一封化名“熊”的人发来的电邮,用一张熊追烧伤牛的照片暗示他把这个故事拍成纪录片。导演真的这么做了,不远千里赶赴黄石。
通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导演发现罪犯的身世凄惨。女儿先是因火灾被烧死在家中,妻子再次怀孕,孕期内却不幸得了癌症。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妻子拒绝化放疗,可仍是早产,生下儿子后就去世了,儿子也因早产而天生缺陷,只有半条命。罪犯从此变了个人,不再去教堂做礼拜,每天趴在图书馆里看书,只在馆内看,从不借回家。
通过与图书管理员的谈话,导演发现罪犯经常趴的桌子位于“法律区”,这似乎能够证明,荒唐的无罪判决并非是因一系列巧合才导致了史无前例的法律漏洞,而分明是罪犯有意识在钻漏洞,且极可能经过了长期谋划。这也间接证明了罪犯并非没有犯罪动机。但那个动机具体又是什么呢?导演也是一头雾水。
直觉告诉导演,罪犯与三名受害者中至少一位是有关联的,可费尽周折就是找不到任何线索,只能形成一个混沌的猜想:罪犯因个人不幸,失去了信仰,进而心理失衡,欲将自身不幸加诸于其他与之同样的无辜者,实现某种变态的报复,并试图逃脱法律制裁。
但没想到当初写邮件给导演的那位“熊”其实就是罪犯本人,他是该纪录片导演的忠实观众,他诱使导演来调查此案,是因为他深知该导演是业界良心,能用公正的视角揭露他想让所有人都看到并相信的残酷真相。
这个真相是,他女儿的死并非意外,是一家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的公司将页岩气渗漏至自来水管道所致,而他的妻子之所以得癌症,也是这家公司长期排污所致,儿子生下来只有半条命,更是因在娘胎里就成了受害者。而这家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的公司的老板,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科迪的父亲,他为了杀科迪,故意连杀三人以稀释动机。他两个月前发邮件所用的名字“熊”,是他父亲的名字,他父亲曾是黄石公园的地质研究人员,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人类消失后的地球》。而他发邮件的当天,他尚处幼年可怜的儿子离开了人世……
当然这些情况导演一无所知,罪犯反倒比他更着急,进一步通过包裹、视频资料为导演提供线索,直到最后实在忍不住,打电话要与导演见面。
导演也真有职业精神,明知对方是高智商的变态杀人犯,在挑明真相后见面,自己未必有命回来,但他仍是赴约了,去之前把已完成的影像资料送到警察局备了案。
见面后,罪犯把一切真相都告诉了导演,并在摄像机面前开枪自杀。导演最终完成了这部纪录片,起名为《完美罪行》。
当然,这的确是一部伪纪录片,借用纪录片的手法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者说它讲了一个刑案纪录片的拍摄故事。最终它仍是一部导演亲自出演的故事片。
这是一个极其悲伤的故事。我觉得译成完美罪行有些辞不达意,population zero 应该译成无人区,德韦恩的妻女都因为资本扩张破坏环境而死,他在无人区杀了三个人,钻了法律的漏洞被无罪释放;多地爆发了反对资本家过度破坏式的开采的游行,如果这种开采情况继续下去,这一大片地方都要变成无人区了。
德韦恩真是深受资本其苦,女儿因为其中一个受害人家里公司的对能源的破坏式开采死于一场离奇的厨房火灾,电影里看到了,水管里流出来的水都能点着;他的妻子得了癌症,环境污染难辞其咎,并且他的小儿子也是先天不足,最后还是夭折了。绝望的德韦恩因此才想借纪录片作者的手向大众揭露这害人的公司。
看完之后我觉得不算是犯罪片,它太简单了,除了动机隐蔽,其他的一切都清晰明了,现场没有第五个人,凶手自首了,尽管证词似乎排练过,但也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这是一个披着犯罪片外衣的环保纪录片。
黄石枪杀案 黄石公园,三个男孩户外郊游时被枪杀。一个叫德韦恩的男人即可自首,平静清楚地对罪行供认不讳。法庭却因犯罪动机不明、供词出自精神失常者之口的理由宣判德韦恩谋杀罪行不成立,只以在国家公园内非法持有枪支监禁六个月。 一封匿名邮件 致力于环保的纪录片导演朱利安收到了一封关于黄石公园枪杀案的匿名邮件,附图是一张奇怪的照片:一只熊追逐着一只被火灼伤的野牛。朱利安明白这张照片是对一场追逐战的隐喻,但他不知道自己是追踪的熊,还是被驱动前行的野牛。 关于真相的追逐 朱利安决定和他的摄影师亚当深入黄石公园枪杀案嫌疑人德韦恩的家乡北达科他州威利斯顿,去了解逃脱法律制裁的德韦恩的故事,挖掘德韦恩的犯罪动机,并全程记录这场追寻的始末。通过从警方、被害人家属、德韦恩亲友的走访,一个个颠覆三观的真相渐渐浮出。 法律系统的漏洞 根据宪法第六修正案,陪审团应来自罪案发生的州和地区。故而,黄石公园内发生的罪案必须在猛犸、温泉或夏延的联邦地区法院进行审理。这意味着陪审团成员必须从这一小片约5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选取,但问题是在这小片无人区内无法选出一个12人的陪审团。也就是说,除非找到德韦恩的杀人动机与证据,否则只能任由于其法外。 德韦恩的动机 通过不断挖掘受害人与德韦恩的交集,朱利安终于将目光锁定在科迪(受害者之一)的父亲雷蒙德•吉布斯(美国水力压裂公司总裁)身上。德韦恩的女儿死于一场厨房水槽引发的离奇火灾、妻子怀孕期间摄入有害物质致癌、儿子一出生就带有先天性疾病,这一切悲剧都与美国水力压裂公司有关。 水力压裂的威害 水力压裂用于从深层地下岩石中获取天然气。钻井之后注入数万方加仑有毒液体,通过高压将水、沙子和化学药品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岩石破裂并释放出气体。单单因为旧式石油业的昌盛让威利斯顿市摆脱了经济危机,因此,纵使抗议声不断,政府对钻井过程中水力压裂的危害视如无睹。 德韦恩的复仇 与其说,黄石公园的地理位置恰巧处于法律和公民权利发生冲突的地带,不如说,资本操控着法律之刃。水力压裂公司不受国家环境法律约束(包括安全饮用水法案),有毒物质和气体泄露随处可见,德韦恩一家的悲剧就是经济资本操刀下法律无人区的牺牲品。而黄石公园枪杀案就是德韦恩惊心策划的复仇。“有些人可以操控法律。你可以发声、可以抗议、就是无法解决。我只是第一个以他们的方式办事的人。” 悲剧收场的真相 就在朱利安发现德韦恩犯罪动机的同时,他收到了黄石公园枪杀案的犯罪全过程录像。送来录像的恰恰就是德韦恩本人。德韦恩显然对朱利安的调查了如指掌,他约朱利安面谈,向朱利安坦言犯罪前后心路历程后自杀收场。而朱利安也获悉,德韦恩小儿子的病逝是压垮德韦恩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给朱利安发出邮件、引导其找到真相的起点。真相大白,朱利安却感慨到:“我希望发现真想,而真相却是个错误。” 手持摄像机的人 尘埃落定,朱利安却难以平复。“之前,我一直以为,德韦恩坦白真相是为了净化他的心灵,现在我明白了,所有都是他计划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谋杀、钻法律空子、录像视频。他想要复仇,他实现了。他想要公布真相,他实现了。他利用了我,利用了司法系统,利用了一切。” 熊与野牛的隐喻 朱利安的思绪最终回到这场经历的起点——熊与野牛的照片。朱利安想起,德韦恩的朋友曾提到“熊巴里”是德韦恩父亲的外号,于是他试着在谷歌上搜索“野牛”,跳出一个词条“巴里•罗伯特•纳尔逊”,正是德韦恩的父亲——上世纪70年代西部黄石公园报社的作家,1978年曾写过一篇文章,爱达荷州《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片末,朱利安说他既不是熊,也不是野牛,只是手持摄像机的人。但不难揣测德韦恩在发给朱利安邮件时的期待,他选定的一定得是和他父亲一样怀有正义与执着、敢于揭开真相的人。 一个“野牛”被无人区的火灼伤了,身后还有许许多多的“熊”赶上来。这大概是德韦恩完美罪行背后的良意与期待吧。 如果你看完这部影片就会知道,纪录是伪形式,但故事不仅仅只是故事。
4+1分,复仇导火线案件曝光(这类型流线电影本就稀缺的存在,升级版plusの一款奇葩的存在)钻了宪法的空子(而且是确有黄石杀人区的概念事件存在),伪纪录片除了巧妙何尝不是一种善意的适用类型呢,说什么伪纪录片就减分的请夹藏好你的无知!忘了,这个正版纯白字幕是真的脑残!
形式很新,但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没想通用伪纪录片形式的意义。节约拍片成本?只能说每个演员都非常自然真诚。
3.5 形式和內容都在線
非常过瘾的一部悬疑法律电影。关键是编剧们一本正经胡说的样子太特么帅了。这电影是真的把编剧放在c位闪闪发光。
這部偽紀錄片有點開腦洞,還拿美國憲法的漏洞來開刷。直到電影的最後,也不知道正在實現了完美罪行的,是Dwayne還是美國的地區性壓裂行業。對我來說,這片的最大亮點是將“紀錄片”的製作日誌、製作過程、實地調查等結合到一塊。可以說,這是一種偽私人攝像機之下的偽主觀電影。
以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和影像作为故事片的叙事和影像风格,却没能处理好故事片的结构方式,想讲一个很好的主题,却不得不告诉别人这一切都是假的。就像魔术,全程精彩,可到了最后,还是假的表演。
伪纪录片
除了机位问题,还挺像个真纪录片的
应该是伪纪录片,素人的微表情都很真实,但导演就有点做作,中间有点故弄玄虚,最后看演职人员表吓一跳,还有戏服设计师,导演、摄像、助理,全是一堆一堆的。
《细细的蓝线》、《我们讲述的故事》、《蒙哥湖》,现在又可以加一部《完美罪行》,我爱惨了以访谈形式娓娓道来一个曲折的故事,无论是真纪实还是伪纪录
3.5
创意很好,但谁能想得到,全片最大的不适感来自于导演的气质。
3
拍得还是不错的,,主题也不错,,然哦。。是假的,,,失望扣星!
看着以为是纪录片呢,后面才反应过来,很不错。
伪纪录片,看得想睡觉。就是环保污染,妻病子亡,杀了三个年轻人。
谁才是更加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哪一种钻漏洞杀人才更可恨?看完此片,这两个问题显得尤为值得深思。结尾的真相揭露没有事先想的那么震撼。
无动机犯罪无陪审团无罪,“其实我有罪的调查”
故事是好的 就是这个形式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