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好久以前了,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不可思议。之前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是一个人和一条狗就拍了一部电影的长度,当然后面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对母子我只当他们是客串,史密斯的演技真的很棒,一个人一条狗的电影把我吸引住了,有时候我都觉得有点绝望,周围全是变异的东西,一个人自言自语,没人和他说话,没人帮助他。直到狗狗为救他被咬伤,他发现变异了亲自杀死了自己相依为伴的狗狗时,我和他一起哭了起来,那种孤独的绝望的感觉太痛苦了。影片最后男主角死了我觉得是最好的结局。现在恐怕再也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我喜欢威尔史密斯好帅不仅是外表,哈哈哈。
这篇评论是有关齐泽克在《活在末世》中有关好莱坞意识形态退化的评论的一个整理。
讨论有关“翻拍的悲观教训”。
【笔者注:齐泽克借以讨论好莱坞的意识形态从而讨论全球化的意识形态。亦是所谓电影创作规律的讨论。】
原著是理查德•马特森(Richard Matheson)在1954年出版的小说《最后一个人》。
理查德•马特森算是很大众的一个科幻作家,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参与好莱坞的编剧。德古拉伯爵、星际迷航什么的。
电影的第一个版本:
维森特•普赖斯(Vincent Price)主演的《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 on Earth](1964,意大利名为:L’Ultimo uomo della Terra,乌巴尔多•拉格纳[Ubaldo Ragona]和西德尼•萨科诺[Sidney Salkow]);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50253/
(有下载源)
电影的第二个版本:
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主演的《最后之人》[The Omega Man](1971,鲍里斯•萨加尔[Boris Sagal]);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55910/
(有下载源)
第三个版本:
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2007,弗朗西斯•劳伦斯[Francis Lawrence])。
---------------------------------------------------------
齐泽克在讨论好莱坞乃至全球的意识形态退化的时候,曾将《黑暗骑士》与《我是传奇》对比。
他称之为:“对于这种退化,我们不禁要用乔治•卢卡斯(Georg Lukacs)最具斯大林主义意味的作品之题目来命名:(解放)理性的毁灭。”
齐泽克认为这种“退化”在《我是传奇》中达到了顶峰。
由此我们可以对比同一个故事的连续翻拍版本。
首先
四个版本(加上原著)的故事内核都是一致的,即原著所宣称的——“最后一个人……并不孤单。”
齐泽克称之为”故事是目睹自身之缺席的另一种幻想“
电影的第一个版本最贴近于原著。(1964年)
即——内维尔,一场灾难的唯一幸存者,在荒芜的城市街道上游走——很快,他便发现他并非独自一人,活死人的变种(确切地说是吸血鬼)正在潜行跟踪他。
标语中不存在悖论:最后一个活着的人并不孤单——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活死人。用拉康的话说,他们是把自身加到最后之人的“l”上的“a”。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得知,受感染的人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来抵御海湾的灾难;但“依旧活着”的人在白天看上去和真正的吸血鬼并无差别,他们都在一动不动地睡觉。他们派了一个名叫露丝的女人去监视内维尔,而内维尔与露丝的合作迫使内维尔在他固有的偏执和希望之间做出内在的斗争。
最终,内维尔对露丝进行了血液测试,在露丝击倒他并逃跑之前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数个月后,依旧活着的人袭击了内维尔,把他活捉了,好让他在新社会的每一个人面前被处决。行刑之前,露丝给了内维尔一包药丸来减缓痛苦。
最终,内维尔意识到,为什么受感染的活人组成的新社会把他当成怪物了:就像吸血鬼被当作传说中的怪物,攻击熟睡中脆弱的人类一样,内维尔也成为了神话中的一个怪物,他杀死了熟睡的吸血鬼和活人。他成为了吸血鬼曾经所是的传奇。
它与小说的主要差别是结尾的变化:男主角(电影里叫做摩根)在实验室里为露丝发明了一种治疗方法;几个小时后的黄昏,依旧活着的人开始袭击摩根,摩根逃跑了;最终,他在教堂中被击毙,而他倒下的地方正是他妻子的坟墓。
【笔者注:结尾的变化即表明的从小说文本到电影叙事之间的意识形态的“退化”。之后齐泽克对此有论述。我认为这种”退化“,即是从社会形态的审判和冲突退化到了“宗教的回归”——多元的冲突退化到单一的宗教(社会)价值观。】
电影的第二个版本,《最后之人》,(1971年)
以洛杉矶为背景。一群自称是“家庭”的抗白化病者在瘟疫后幸存了下来,但他们已变成了对光线敏感的白化病变种人,充满暴力并对崇高抱有精神病妄想。虽然他们身上存有抗体,但他们还是缓慢地先后死去,似乎是由于瘟疫的突变。
家庭是由马提亚领导的,他曾经是洛杉矶电视台的播音员;他和他的追随者都相信,现代科学,而非人类的缺陷,才是他们不幸的起因。
他们回到了一种反对技术进步的生活方式,使用中世纪的图像和技术,穿着长长的黑袍,举着火把,配备着弓与箭。
在他们看来,内维尔,科学的最后象征,一个轮胎的使用者,必须死掉。最终的场景是,在奄奄一息的内维尔把一瓶血清(想必可以恢复他们的人性)交给幸存者后,幸存者坐着一辆路虎车离开了。
【笔者注:影片代表了一种六、七十年代的反智主义,或许也与后嬉皮反战运动息息相关,参见《人猿星球》。这个版本在敌与我之间做出了反智与科技的社会化嫁接。与原著的种群区别(或者说我与非我)之间又有所区别。更像是在那个年代对科技的利与弊的讨论。将一种意识形态退化为“生活方式”的讨论。】
下面再看第三个版本,也就是这个版本的故事。(2007年)
故事以曼哈顿为背景。
【笔者注:我把这个版本称之为“出埃及记”的版本】
内维尔面前出现的女人(电影里叫做安娜,她带着一个名叫伊桑的男孩,来自南方的某个地方——电影提到了马里兰州和圣保罗)告诉他,
她奉上帝之命前来,要把他带向佛蒙特的幸存者殖民地。
【笔者注:在这里,安娜被赋予了摩西的内涵——出埃及记中摩西受耶和华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曼哈顿与幸存者之地似乎是对应了奴役与自由之地。
然而,讽刺的是,在故事中,内维尔(即威尔史密斯)在曼哈顿恰恰反而是自由的,而幸存者的基地则更像是被一个军事独裁的国度。】
内维尔拒绝相信她,他说,世上还没有一个上帝会为这种苦难和大规模的死亡而苦恼。
【笔者注:这是内维尔内在的信仰冲突。他感到“自我的孤独”,同时又对上帝的解救充满怀疑。】
当受感染者在夜间攻击内维尔的房子并越过了防御设施的时候,内维尔、安娜和伊桑撤到了地下的实验室,把他们和内维尔用来做实验的一个女性受感染者锁在了一起。当内维尔发现最后的实验成功地治愈了女性受感染者时,他认识到,他不得不在他们被杀死之前把它传递给其他的幸存者。
他从病人身上抽取了一小瓶血清并把它交给安娜,接着把她和伊桑推进了一个旧煤槽里头,自己则拿着手榴弹和前来攻击的受感染者同归于尽。安娜和伊桑逃回了佛蒙特,回到了受保护的幸存者殖民地。
【笔者注:出埃及记中,摩西在最后牺牲了,但是希伯来人摆脱了被奴役的悲惨生活,并且学会了遵守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幸存者的新秩序)。】
在最后的旁白声中,安娜宣称内维尔的治疗能够让人类幸存并重建,她为内维尔建造了一座传奇雕塑,一个以牺牲来拯救人类的耶稣形象。
【笔者注:于是乎,内维尔成为了牺牲的宗教符号,亦是新秩序的缔造者,然而这里所谓的新秩序,其实不过只是旧秩序的一种“重构”。而这个版本在意识形态层面的退化,较之第二个版本更加严重。社会形态层面的讨论完全被旧式宗教所替代。变成了励志的传奇,伟大与自我牺牲的传奇。或许可以称之为“普世价值”的传奇。】
------------------------------------
意识形态的逐步退化可以从这里得到最冷静的观察。
(电影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版本之间的)主要转变表现
“在标题意义的根本变化上:原初的悖论(如今,主人公成为了吸血鬼眼中的传奇,就像吸血鬼曾经是人类眼中的传奇一样)丧失了,因而,在最新的版本里,主人公只是佛蒙特幸存者眼中的一个传奇。“
齐泽克认为:“这种变化消除了由标题的原初意义所表明的真正的“文化多元主义”经验——即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传统并不比那些在我们看来是“古怪”的他者传统更好。
【笔者注:即他所说的——理性的毁灭。】
就像笛卡尔在《谈谈方法》(Discourse of Method)里所说的,他在旅行期间认识到:“那些观点与我们截然相反的人并不必然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他们可能比我们更大程度地拥有理性。”
讽刺的是,在我们的时代,当文化多元主义的宽容被提升为一种官方的意识形态的时候,这样的维度恰恰消失了。”
【笔者注:我的理解是,宽容变成了一种官方语言,即“被建构出来的宽容”。类似于以保护种族而采取的种族隔离的措施。在此齐泽克举了一个例子。如下】
“为了鼓励科索沃的阿族和塞族和平而宽容地共处,控制着科索沃独立的联合国军队发放了大量印有一只狗和一只猫友好地肩并肩坐着的海报,海报上写着:“如果它们可以和平地共处,你们也可以!”如果存在着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的种族主义的话,那么,这就是了:我们都知道,狗和猫其实并不相互容忍,除非是在马戏团和其他一些训练它们的地方——因此,阿族和塞族被隐晦地当作两种野蛮的(动物)物种来对待了,他们必须被正确地驯化,以便能容忍相互的接近。”
【齐泽克对于这种退化的进一步论述】
电影的第一个版本被它的结局败坏了:男主角并没有作为一个传奇被烧死【原著结尾】,他通过死亡在失落的共同体(教堂、家庭)中再度坚持了自己的根。
“文化多元主义”对我们背景之偶然性的强有力的洞察就这样被削弱了,
【笔者注:背景的偶然性即是“我”与“我们”的构成。】
最终的信息不再是位置的交换(我们成为了传奇,就像吸血鬼曾是我们的传奇)——这种交换清楚地表明了我们无根性的深渊——而是我们对根的不可化约的依恋。
【笔者注:“我们”这一概念的构成所依赖的文化地缘的背景的随机性变成了我们为了确立认同感而塑造出的一个不可更改的“根”。——即官方意识形态(宗教价值)的神圣性。就我的理解,齐泽克的意思是在批判,好莱坞(全球化)的价值输出的暴力转变。】
第二个版本通过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类幸存的可能性(由于男主角发现了治疗瘟疫的方法,人类的幸存有了可能)上面而彻底地抹除了传奇的主题。
这一转移把电影铭刻进了人类受到威胁并在最后一刻逃离的老话题上。
然而,我们至少还能在自由的反原教旨主义和启蒙的科学主义的场次中得到积极的因素,它拒绝了追寻灾难的“更深刻意义”的蒙昧主义解释。
最后一个版本做出了致命的一击,它颠倒了一切,公然地选择了宗教原教旨主义。
故事的地缘政治学坐标已经是一种暗示了:贫乏的纽约和佛蒙特纯洁的生态乐园构成了对立,后者是一个由围墙和警卫守护着的安全的共同体,而一个来自原教旨主义南方的新客在经历了被毁灭的纽约后加入了他们。
影片在宗教上也制造了一种严格相似的转变:意识形态的第一次高潮是内维尔像约伯一样充满怀疑的时刻(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上帝都是不可能的),与之相对的是安娜的原教旨主义信仰:她是上帝的行使工具,她奉命前往佛蒙特履行一项使命,虽然该使命的意义还不甚清晰。在影片的最后时刻,内维尔临死之前改变了立场,他通过认同基督论而采取了安娜的原教旨主义观念:安娜是上帝带给他的,这样,他就可以把血清给她,让她带回佛蒙特。
他有罪的怀疑被救赎了,而我们也站到了原著前提的极端对立面:内维尔是一个传奇,但他是新人类眼中的传奇,他的创造与牺牲使人类的重生成为了可能。
“我叫罗伯特·内弗,我是纽约的幸存者……每天正午时分我都会在南街海湾,如果任何人能听到……我能提供食物和住处并保障你的安全……如果还有人能听到,你并不孤独!!!”
致命的病毒不幸在全球范围散布,90%的人口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只有1%的人口具有免疫能力,剩下9%变成了“夜魔”。自此人类的生存法则变得再简单不过——没有了国家、政治,只剩下单纯的猎杀与被猎杀。这就像是影片一开始在曾经繁华无比的纽约市中心打猎的场景一样,内弗本来是在追逐一头野鹿,结果不期遇到的却是狩猎的狮群夺走了原本属于他的猎物,整个世界在一场浩劫之后回归到原始的兽性状态之中。
罗伯特·内弗,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纽约市唯一的幸存者、每天不断用中波向外界联络试图寻找其他的幸存者、同时还寄希望于研究出免疫血清试图解救已经变异成为“夜魔”的人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已经是一个传奇。较之在片头出现的爱丽丝·克利平医生(我宁愿相信她是个疯子科学家,不然不会疯狂到产生用病毒治疗癌症的想法或者用拿一万多癌症患者实验她的新药),暗讽的意味跃然显现——疯狂的世界里就要有疯狂的人与之呼应,不然这疯狂的一切就不会显得这么正常不过!就像罗伯特·内弗在片中说的:“上帝并不需要对这些负责,是人类在咎由自取!”
影片把镜头对准罗伯特·内弗这样一个幸存者,用40分钟的时间为我们展示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他试图保存已经崩解的文明,锻炼、狩猎、打高尔夫、看DVD,甚至不忍残杀嗜血的“夜魔”。在无比孤寂的社交场所他会说“单口相声”排解,为如何跟“美女”搭讪而烦恼,这些时候我们都能感觉到他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社会。所有看似的自由都是建立在无比痛苦的失去之上。他不再庆幸自己的“正常”,因为这些“正常”的因素都已经成为“夜魔”们猎杀他的理由。在太阳落下的那一刻,所有孤独与无助都会从四面八方袭来,凝固在内弗与他的宠物藏在浴缸里的那一格胶片上。
而影片最后一段,罗伯特·内弗在实验室面对“夜魔”的袭击,仍旧希望能用手上的血清拯救那些无辜的灾难牺牲品,我不觉得这是滥俗的煽情或是英雄主义,可以说是他的使命感造就了这样一个传奇的产生。
影片里威尔·史密斯的表演可以称得上精彩,对相依为命的宠物小山姆的爱以及不得已要亲自终结山姆生命时的悲恸。几场强颜欢笑的戏,你甚至可以透过他的眉头看见那“绝世”的悲伤。换句话说,作为一部商业影片,创意、演技、动作都恰合时宜,您还要求些什么呢?要知道电影里除了杀僵尸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是传奇》其实是部不错的科幻电影,它把那种孤独的气氛渲染得很动人。影片开始一段跟1971年查尔顿•赫斯顿主演的版本很接近,只是现在的技术强太多了,能把那种荒芜的城市描绘得极其真实,1971年版中能发现不少穿帮镜头。威尔•史密斯在影片里演得不错,有几段戏很能打动人——比如不得不扼死陪伴自己的爱犬时的表情。整个影片的故事线也没什么问题,感觉很顺畅——虽然与原著差别比较大,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电影改编本来就不该追求如何忠实原著,而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表现出导演自己的理解。这个片子有自己的视角和主题,而且表现得算很到位了,比《生化危机》那种片子强得多。
有意思的是,对比下就会发现,1971年版的电影意识形态味道很浓,包括了对红色威胁的恐惧、曼森家族以及嬉皮士等破坏主流价值观的担忧,甚至还有宗教上的象征意味:那个版结尾处内维尔死时的样子极像受难的基督。在现在这部片子里,则都演变成了表现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影片的蓝光版画质非常出色,堪称典范:画面锐利但不过分,色彩浓厚,影片最开始纽约一段明亮干净;后半段的室内戏较多,其黑暗场景的对比度相当好,黑位沉稳。整部影片看噪点抑制得也很不错。虽然蓝光版的TrueHD 5.1音轨规格不算特别高,但效果却相当漂亮,安静时对周围细腻声音的表现很好,动作戏时的大动态效果也不是盖的。因此,目前最权威的蓝光评测网站highdefdigest给予了这张蓝光碟音质、画质全部五星的最高分数。当然,这张蓝光值得收藏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它融合了影片的两个结局,通过无缝连接的方式,你可以随意转换——等于一下拥有了两部完整的电影啊。
看过电影的读者都已经知道,在第一结局,也就是剧场版中,最后内维尔与吸血鬼(本片里叫做darkseeker,翻译成“夜魔”看起来不错)同归于尽,安娜带着小孩找到了幸存人类的聚居地,把血清交给了他们。第二结局有两处不同:一是在影片的1小时13分左右,内维尔和安娜去看了让他中计的地方,内维尔说感染者不可能有这样的智力模仿他来设圈套,他们没有爱,没有感情,安娜说,“也许他们进化了呢?”接着,在内维尔钓鱼的池子里,小孩伊森一边游泳一边说“水好冷”,这忽然提醒内维尔应该用冷却的办法提高血清的效果,这为最后他能成功打下了伏笔。
另一个最大的差别在最后三分钟:内维尔看到感染者首领用手在玻璃上画出一个蝴蝶形状(蝴蝶是本片的一个象征,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忽然醒悟了,于是把他当作试验品的女性还给了首领,并让她还原成了感染者。首领率众撤退,内维尔和安娜一起开车离开了纽约,寻找其它幸存者。这个版本的结尾应该更符合原著的思想:原著中的所谓“我是传奇”,指的是内维尔是地球上最后一个男人(还有女人和小孩幸存下来,1971年版的电影里这点也是很符合原著的),他夜晚躲起来,白天出去猎杀吸血鬼;一般小说中,吸血鬼对人们来说是神秘的难以捉摸的,而在这个故事里,原著要表现的是内维尔对于吸血鬼来说才是神秘的,如同一个传说、传奇。而剧场版的结尾则表示内维尔的死使他变成了一个人类的传奇,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剧场版的结尾完全背离了小说——这也是一些恶评产生的缘故吧。
这个第二结局里,夜魔有了自己的感情,他们进化成了一种新的生命。内维尔坐倒在地时看着那些死去夜魔的照片,他意识到自己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一个噩梦、一个刽子手。但我仍然喜欢剧场版的结尾(电影公司曾预先把两个结局放给一些观众听取意见,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目前剧场版的结尾)——电影不是拍给书迷看的,整个电影必须是人类视角才舒服,不然整个故事都要重新定义了。反正我是很难在结尾忽然对那些夜魔产生同情和怜悯之类感情。这时候就显出影碟的好处了:两个结局我们都可以在蓝光版里看到,你可以更深的理解导演的想法,知道他的选择。那么你喜欢哪个结局呢?
个人认为,蝴蝶在电影中象征着美好、智慧的东西。在结局中,反派夜魔头目都在玻璃上撞出了蝴蝶样式的花纹,象征着主角此刻已经意识到了夜魔发生了进化、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智慧,而电影最值得人玩味的地方在于:此刻人类已经拥有了解药,主角将会如何做抉择。
第一版结局中,主角在最后关头看到的,看到的是人类安娜脖子上的蝴蝶,这就显示主角选择了人类,选择了自私地履行自己作为人类捍卫自己种族生存的责任和义务。
而第二版的结局中,主角又一次地注意到了女夜魔脖子后面也有蝴蝶,此刻的他暂时摆脱了作为人类的局限性,也意识到了所有生命从来都是平等,无论是蝴蝶、狮子、人类还是夜魔,我们都应该持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人类绝不应该自私地把自然占为己有。
两版结局各有千秋,于我,第二版的格局更为宏大,且影片中先前就出现过作者放过狮子的镜头,"鹿虽暴死,于狮何罪?"这第二版体现出的,不仅是一种唯心与浪漫,也有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谁要是把灾难片只当成灾难片看,谁就是十足的大傻瓜。
有点搞笑的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居然是黑人.貌似第一个也是样~??
很爱结局2。也是因为结局2,它值得这个分数。诸多刺激的场面,也比不上威尔史密斯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BOSS。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第一次看的时候有点害怕,但是后来就很感动,特别喜欢里面的那只狗,当主人不得已杀它的时候,我泪崩了
结尾居然还真死了。非得翘了才是传奇么。。
结尾俗套了
虽然并不恐怖,但是有will在的电影,总是有一种好看的精神在其中。
假如变异能让我那样滑翔式的跳跃,我宁愿感染。也许那是一种进化。
咦?怎么就完掉了?
嚇死我了!!!!!!!!!!!!!!!!!!!!!!
山姆应该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嗯……真的没什么好看的,看看小狗吧
结尾是败笔
丧尸围城,只剩一个人的时候是有多孤独,而且只有罐头可以吃,吃货想想都觉得生不如死……男主居然能坚持到做出血清真是太不容易了……不过,丧尸既然有智慧有感情,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会想死吗?还是说变了丧尸以后连审美都丧尸化了……
灾难片巅峰之作
前半段好,尤其是与狗狗的几段。自从女角出现之后,就槽糕了。。。不过,女角的身材很好。。。不过又想这样的灾难片着实很难结尾。
吸血鬼都是死嗓。。。
开局只有一人一狗,装备全靠捡。
其实只是为了拍前半段,演前半段,卖前半段,看前半段。看过原著的老外也不在乎结局了吧……不过这也真TMD不过瘾。还不如BOB MARLEY的REGGEA来得爽。
故事性不算太强,杀狗那一段是全片最亮的情节!还有节奏也太慢了,看到结局会有种才刚刚入戏然后就没有了的挫败感... 但视觉效果很棒,一人一狗一览空城的末日景观做得特别优秀,加一星!
小说原著中男主的确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人。狗和女人都是感染者。后者甚至是诱饵卧底,其从属的“活人感染类夜魔”已可用药物治愈大部分症状,能够短暂的不避光……所以影片的双结局全都颠覆原著。颠覆并无不可。关键是:如果幸存有了“之一”和引入了希望,这故事就淹没在海量僵尸片中而失去了最大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