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 奈哈·西贡索邦 杰森·杨 纳塔西特·科蒂马努瓦尼 本杰明·约瑟夫·瓦尼 苏哈帕特·洛瓦查林 四叶草 珐尤·珐尤·凯伊·提因 劳拉·马姆 奥黛丽·塔皮赫鲁 坎蒂卡·阿比盖尔 孟佳 克劳迪娅·巴雷托 帕米 黄明志 Namewee 南芬·英迪 芝芙
导演: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
其实我并不喜欢《我可能不会爱你》这个故事,女的太作,男的太怂,彼此在对方心中是最重要的存在,甚至超越彼此的恋人,为什么还要企图找别人来取而代之,然后不断伤害到别人?毕竟没有哪个女生喜欢自己的男友接到别个女人的电话,二话不说、不远千里地飞奔到她的身边。
为什么他们在彼此身边没有人的时候,不把握机会让对方在自己心里的重量变得更名正言顺?
我理解这种纠结,毕竟“好朋友”这种关系很暴力,表白失败或恋情分手收场最终可能会让你失去ta,可如此一来,ta终究还是会在某个人的身边,你还是会失去ta,何不放手一搏?总比日后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默默悔恨,不断假设各种“如果”来得强。
我们为什么要用过尽千帆来证明我们在彼此心里不可取代的分量?那些“帆”又何辜之有?
《Friendzone》弱化了Palm对女友们的负心描写,全片强调他对Gink的痴情不悔,少了第三者的凄楚,让这个故事变得更让人容易接受和动容。
片子的一开头,就述说两人少年时战友般的情谊,Gink发现爸爸疑似外遇,两个小屁孩结伴搭飞机去抓奸,然而就在她家庭濒临破碎这一天,她也失恋了。她的好朋友兼意中人抱着她,告诉她说:我爱你,就是朋友的那种爱。
此后她开始躲避他,等到她终于放下他,和别人尝试着开始的时候,他嫉妒得快发疯,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心意。他没料到他的一句话便把自己划入朋友圈内,圈地自囚长达10年。
长大后,他还是陪着她几乎跑遍亚洲去抓奸,他总是不忍心她一个人面对苦痛。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潜意识地想折磨他、报复他?否则一个男人能任你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只要一通电话,无论天南地北都来寻你,这还不是爱是什么?
抑或是10年前的那句话在她心里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墙,让她其实也不敢相信那是爱情?
因为曾经毫不犹豫借钱给她,陪着她跨府去抓奸的男孩,就把对她的这种好称之为“友爱”,此后她又怎敢确认这是爱情的“爱”?
她流着泪目送他的背影,他无望地在机场像个孩子一样大哭,在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失去了最不想失去的对方。
如果最后在身边的人不是ta,ta们能甘心吗?
整体来说有笑有泪,是很典型的泰国爱情喜剧,两位主角很出彩,但是过于明显的植入和带有强烈票房目的性,刻意让主角们东南亚跑透透的设计,扣一星。
小水,平采娜,《初恋那件小事》的女主角,最喜欢的泰国女明星。我心中最美。这部电影看了2遍,一般电影我就看一遍就行了,又不是电影从业者,看一遍知道了大概情节,就没有看第二遍的欲望了。
看这部电影的开始,就特别羡慕女主有这样的青梅竹马,真太TM的羡慕了。不论结局是否在一起,都应该珍惜。虽然结局是happy ending。现实生活中有这种青梅竹马的,但是极少。还纠缠了这么多年,很多男女不会等这么多年的。男的,女的,都不会。
看的过程中,很多人说女主很渣,也许很渣没错,但是我想说的是,两人之间很早之前就有感情了,男主陪女主去找外遇的老爸,回程的飞机上时,女主问男主对自己是什么样的爱时,男主说是友情,注意女主的表情,请看截图。
当一个女生喜欢一个男生时,再听到这种话,除非这女孩很勇敢,内心很强大,会向男生表白,否则是会将话一直记在心里的,告诉自己不能越过这条友情的线。整部电影,女主的行为可能看起来很乐观,很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女主因为外遇的爸爸,内心还是很敏感的。两个人都因为某种不说破,而迟迟没有在一起。做一个勇敢的女生,在爱情面前,对有些女生是有点难的。尤其当女主害怕失去这个重要的人。请看截图。
第一次看到这里时有点想哭,即使我并没有感同身受过。
不曾拥有,就不会失去。
女主因为以前男主说的话,一直不敢跨越友情的那条线,害怕失去男主。然后两人各自交了男女朋友。男主还换了很多女朋友。作为身外人的我们只能看到男主对前女友们的不负责任,对女主的深情,但是身在其中的女主,只能看到男主的花心,男主并没有给女主爱情方面的安全感,虽然他是一个我们很多人都特别希望拥有的随叫随到的青梅竹马男闺蜜。所以女主在男主告白以后,没有立马选择在一起,而是说出这段话,也是很正常的。最后两人在一起,还是因为两人感情够深,两人最后一起打破友情的线,意识到对彼此的爱,才会才一起。
最后真的想说,男主的脸好大啊,真的好大。不过在其他演员的衬托下,还是很帅的。而且是越看越帅的那种。不过脸真的好大啊。
如果说泰国影视剧走豪华贵妇风,广告走神反转和脑洞风,那电影就是小清新和现实风强力席卷,作为现象级青春电影《初恋这件小事》的同女主电影,我对这部电影期待度蛮高,看完整体评价4分,3.5分剧情以及阵容,0.5分给96年的超man男主以及里边隐藏的小确幸。
观影之前看了介绍和预告,已经能够想象可能是泰版的《我可能不会爱你》以及《我喜欢你》中的赵观潮和郝五一,所以剧情因个人经历不同不做评述,说一下能cue到的点。
亮点一:色彩明快,九国相随
主题曲即是剧情走向,更是宣传亮点,具备现象级电影的传播性。
以下摘自百度:“九国女生九个不同的主题色调,也代表了九个不同的国家风景。电影几乎横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中国黄、热情的缅甸红、温暖的老挝橙、清新的马来西亚绿、欢快的印度尼西亚青、青春的菲律宾浅绿、稳重的泰国蓝、魅力的柬埔寨紫和可爱的越南粉。”其中中国女歌手孟佳,记忆深刻有朱主爱(《好想你》的女孩)。片中有段录音棚拍摄,好像是《多少的爱都不要》的女歌手。
亮点二:笑点轻松,回味无穷
影片的笑点有的很幼稚,但有的又很深沉。比如被男主改编的歌词,和迈过屎尿屁的尴尬,女主失恋时的生无可恋,猴子反击,裸男骑车,还有定格的“头昏因你”男孩,且片尾的花絮笑点更多,作为轻喜剧能让人轻松。
亮点三:十年守候,人性拷问
观影结束后,不同立场的观点讨论为影评加分不少,且有现实意义。
例如:异性之间是否存在纯洁的友谊;是否用十年等待,换一个爱情的可能性;友情以上,恋爱未满的度在哪里;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不能接受;舔狗的上位之路……
以上算这部电影显性基因,出彩不腻歪。同时也说些隐形基因:
女主的多疑,弱小敏感的个性在片头就能看出来,这也推动了后来捉奸剧情走向和揭示男女主迟迟不敢踏出这一步的深刻内因。或许女主那句“我不想我们做了情侣之后连朋友都做不了”(大概如此)称得起借口榜前三,而吼出来的“不要再跟过来了,再过来吻你!”苏掉屏幕前多少少女的心。但跳出画面,没颜只有油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女主问了两个强调只问一次的问题:“你刚刚说的你爱我是什么立场?”——飞机上“如果我们在一起……”——自行车道上,于电影而言正好是一个圆,关于起始。
影片从2009到2019的十年跨度,回顾十年路漫漫,男主其实也乐在其中,花花公子的身份可能站在女主身边不会给她太大压力,而且为这段关系加点障眼法。(并不夸耀这样的渣渣行为,所以不要因为结局完美而上头,浪子一般不回头。)男主真的又帅又man又完美,且对女主一心一意,飞的相伴,任劳任怨,但在爱的教育上他点题了——不要欺骗,不要随意践踏我对你的在意,甚至变成对另一个人的报复,爱应坦荡且成全。
女主确实有点渣,不论什么角度都在享受被爱和关照,甚至在已经确认背叛之后还给男二机会,再去伤害男主,渣俗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其实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潜意识行为,并做出修正)
最in的一点,“头好昏啊!唔?因为你” ⁽(◍˃̵͈̑ᴗ˂̵͈̑)⁽ 不要被世俗扼杀!靠两杯扎啤和四位男士串起整个电影,那啤酒续杯,要给最信任的人。
会甜到你的一部影片,对歪的三观不认同,对人性保持怀疑。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请善良。
去看《友情以上》前,我的心理预期是看一部备胎逆袭、女神倒追的搞笑爽片,看完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部电影里既没有备胎,也没有女神,只有两个互相暗恋却错过十年的欢喜冤家。
《友情以上》这部爱情轻喜剧,此前在泰国情人节上映,上映首日就以登顶票房冠军,并且成为了泰国影史上票房最快破亿的电影。女主角琴,由拥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饰演,她此前凭借《初恋这件小事》的“小水”一角,获得“泰国国民初恋女神”称号,被称为“泰国沈佳宜”,《友情以上》是她首次和泰国人气小鲜肉奈哈·西贡索邦合作,两人均是泰国公认兼具演技和颜值的青年演员。
看吧,小鲜肉。讲真,非要说《友情以上》这个男主角潘是“备胎”,大概会被“备胎警察”就地处决——你见过这样颜值这样身材的空少当备胎吗?还能不能当一个诚信备胎了?
更何况,电影开场10分钟,就给出了潘不是备胎的铁证:
还是高中生的潘在飞机上向琴表白,说喜欢她。琴并没有向他发好人卡,反而一把抱住他,问他这种喜欢是哪种喜欢。可是潘却怂了,回答说是“朋友的喜欢”,当朋友多好,永远不会分手,结果气得琴当场黑脸。
此后十年间,琴和潘以好朋友的身份陪伴在彼此身边,他们各自都有了身边人,却情路多舛。电影中我们伴随着琴的“捉奸之旅”,横跨泰国、老挝、菲律宾、越南、中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当琴屡屡遭遇男友劈腿,身心受伤时,她与潘不是没有过试探,却终究没有捅破窗户纸,两人当了太久的朋友,都不敢迈出那一步,这跟当年飞机上那场失败告白有很大关系。
在这部有笑有泪的爱情轻喜剧中,我真的很喜欢平采娜饰演的琴,俏皮可爱,开心的时候会露齿爆笑,难过的时候会哭得五官皱成一团。她对作为十年老友的潘,在对他欲说还休的情愫之外,也把他当做一个真正的朋友诚心对待,绝非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电影中有一场戏,潘来酒店看她,离开时,琴怕他一个人等出租车等得无聊,又因为自己的脚骨折行动不便,就别出心栽地坐着酒店的行李车来送他,引得潘开怀大笑。
两人之间这样甜甜又温馨的互动还有很多,所以看到有人说琴是玩弄备胎的“渣女”“作女”,我简直惊得下巴快掉了。
他们所说的“渣”和“作”,无非是说琴知道潘喜欢自己,仍然迟迟不肯接受他的心意,十年间先后找了两任男友,还以好友的身份将他留在身边。
这样的描述,听起来确实很像那种“男友在手、备胎我有”的渣女人生赢家,但实际情况却是,她两次都被交往多年的男友劈腿,她在对爱情的极度不安全感中,总是悲剧地求锤得锤,屡屡抓到对方出轨的实证。在她的情感生活一地鸡毛时,自然都是潘陪在她身边,见过她最狼狈不堪的一面,温柔鼓励她,安抚她受伤的心。
好吧,即便琴不是渣女,那“作”的问题怎么解释?潘这么好,琴到底为什么在十年间都不肯接受他?
其实答案在电影一开始就已经揭晓。
当年还是高中生的琴,怀疑自己父亲婚内出轨,她和潘跟踪父亲到酒店,果然证实了这一点。她在飞机上痛哭流涕,说她爸爸为了让她妈妈不那么辛苦,不管再忙都会亲自送她上学,她一直以为,她爸爸很爱她和妈妈。父亲对家庭的背叛和言行不一,让琴自那时起就对男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当她成年后进入亲密关系中,既渴望真挚忠诚的爱情,也由于对感情的不安全感,屡屡神经过敏,时常翻查男友的手机和钱包,想要找到男友不忠的蛛丝马迹。
琴这种真实的矛盾心理,想必会让很多女孩子产生共鸣。而她之所以迟迟不肯接受潘,原因也正在于此——潘有身材有颜值,一直花名在外,即便有固定女友,也会跟其他漂亮女孩纠缠不清。
站在琴的角度,潘作为她最重要的朋友,假如她接受他成为男友,以他花心的个性,如果真的出轨,那她要遭受的就是爱情与友情的双重背叛,他们既做不了情侣,也无法再做朋友。正如她对潘所说,她很难相信一份感情,不想和他做男女朋友,也是因为她对这份感情的不确定。
琴正是由于这种怯懦心理,才一次次拒绝潘。然而,当她真正意识到,她的所作所为已经伤害了潘时,她为了不失去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终于勇敢地克服心魔,主动向潘发起爱的进攻。
这一举动对琴来说,不仅是情感方面的突破,也是个人成长方面的突破,让她这种胆怯和勇敢的矛盾体现,显得特别真实可爱,绝非什么玩弄备胎的渣女,更不是什么装傻充楞的作女,这也是我很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
在提及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时,平采娜说:“我觉得电影中他们的关系让我难受,希望所有处在‘友情以上’范围朋友们能够从这段关系中解脱出来。”
导演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也表示:“我也有过相同的经历,我觉得‘友情以上’的关系不能只放在心里了,我想要把它拍出来。”
看到这个访谈,我很想吐槽这个导演:你觉得“友情以上”的关系不能放在心里,不仅要拍出来,更要做出来、直接向你那位“朋友”表白啊!
真的,年轻人,表白要趁早,说不定你现在想到的那个人,此刻也正在想你。
故事很奇怪,但是还是很好看,这种男女纯友谊地起就不纯粹,还大篇幅的修饰他们的友谊,就很奇怪,但是好在男主女都很讨喜,小水一直很有气质,男主有点像粗旷的一博,让人讨厌不起来!
中泰影视上还是有些友谊的,香港剧情简介还挺有意思的,如果不是讲友谊变爱情的,这部电影的评分应该会更好一点!
《友情以上》讲述了相识多年的好朋友潘和琴,他们的感情一直在“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阶段。为了不失去对方,他们在长达十年的“友情”里,互相换了许多男女友,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直到最后,他们终于认清彼此的感情,成为了幸福的恋人。
个体的行为千差万别。概括而言,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是引起这种差别的两个重要原因。在本文中,主要从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出发,浅析两人之间的爱情价值观念和态度,并以此总结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角度来看,某种具体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周围的一切客观事物都会有一定的想法和评价。不同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由于男女主的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两人尴尬的关系。
小琴在父亲面前一直扮演着乖孩子的形象,由于小琴怀疑爸爸在外面约会其他女人,于是和朋友潘尾随父亲到清迈,证实了父亲出轨的事情。经历父母出轨的孩子,性格、择偶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小琴逐渐形成了外表看似坚强,实则自卑、怯懦、敏感的性格。
小琴是自卑的,原本的她可以像其他璨艳如花的女孩一样,度过自己美好又单纯的青春。然而父亲的出轨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处在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纪,孩子心性的小琴并不懂得婚姻关系只是众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她只会偏执的认为,自己的父母就应该是恩爱的。但是知晓了父母出轨的事实,那么她就会把这件事当做一个污点一样,藏在自己的心里。所以理所应当地,在很多时候她只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面对潘的似真似假的告白玩笑,小琴不敢去确认,也无法直面。她会低估自己的价值,会觉得自己配不上潘,或者在和潘交往后也会失去潘。那么与其在得到后失去,成为“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会让小琴处在一个安全的舒适圈里。
同时,小琴是怯懦的,在观看完影片后,朋友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泰德出轨了,小琴会依旧选择原谅他。”思索良久,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小琴的怯懦:小琴不一定真爱泰德,但她渴望正常的爱情(哪怕这样的爱情只是表面的和谐),所以她可以接受泰德的出轨。对于她而言,维系好一段男女朋友关系,她需要对自己的伴侣去讨好,甚至是补偿(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对对方加倍的付出。而且她很容易进入一段虐待型的爱情中,那些会羞辱、贬低、打压她的人,反而会让她感受到安全感——因为对方心目中一直认为我是比较差的,所以这样的话,反而我不会时刻担心会让对方失望,我就不用提心吊胆。而潘就不一样了,因为小琴真正爱他,她不希望和潘交往后,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不希望让潘离开她,所以在潘一定要她和泰德分手时,小琴选择了逃避和退缩。
此外,小琴还是敏感的,敏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因为小琴从小目睹了父母婚姻关系的失败,经历并见证了父亲的出轨,爱情在她心目中不是完美的,神圣的。相反,小琴会认为进一步交往本身就是爱情的坟墓,再相爱的两个人在交往之后都会爆发冲突和矛盾,而这样的亲密关系就是危险的,致命的。所以小琴会疑神疑鬼地尾随男友,时刻监视男友——通过打电话,翻查衣物,加强自己的猜想。即使潘劝阻她也许只是虚惊一场时,女主却坚定地表示,泰德一定出轨了,并为此自暴自弃。
影片并没有阐述为何潘愿意一直为小琴嘘寒问暖,体贴备至,也没有阐述潘的“服务型”人格是如何塑造的。总的来说,潘的角色更像是为了凸显影片主题,专门为女主量身订做的男友,略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现实人物的血肉,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浅窥“备胎”男主的价值观——温柔细心、怯懦纠结。
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女主小琴来说,温柔和细心都是必备的。小琴调查老爸,那潘就陪同开车尾随;小琴寻求帮助,潘二话不说就第一时间赶到;小琴怀疑男友,潘耐心安慰,完全迎合了女主的任何需要。
不过如此完美的“潘”,却无法正视自己对小琴的感情,显得怯懦又纠结。长达“十年”的友情,在“我不敢”的心态里来回拉扯。面对小琴在飞机上的告白,潘怀揣着当朋友也许不会失去的心理,拒绝了小琴;在得知小琴有男友后,潘只是在心底默默伤心;想要告白小琴,却还是在便利店翻来覆去地买东西,虽然说小琴面对爱情会怯懦,会自私地退却,而潘何尝不是如此呢?
态度在组织行为学中,是指个体对外界特定事物所持有的较为持久且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准备状态,反映了个体对某些物体、人物和事件的感受,这种感受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满意或不满意等。
态度由多种成分构成,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认知成分为情感成分奠定了基础,情感又会决定行为倾向。小琴和潘彼此的认知和情感,决定了他们俩爱恋一定是曲折而反复的过程,所造成的行为也是多样的。由此,小琴和潘的对友情的“认知”经历了认知失调和自我知觉两个阶段。
①认知失调阶段,有关态度的早期研究认为,什么样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个体会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不一致。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人们都有减少心理不适感的倾向,因而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以便达到失调程度最低的稳定状态。小琴爱潘,但是第一次在飞机上,遭到潘拒绝后,这时想和潘在一起的想法和具体现实产生了不一致,引起了认知失调,于是就会隐藏自己的爱意,交往其他男性来减少这种不一致。
②自我知觉阶段,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常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来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当问到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会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虽然潘常会换女朋友来向周围人传达花心的性格,然而每当小琴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潘总是会义无反顾地追寻和帮助她。他自己也从过去的行为中判断出自己对小琴的深爱。类比如小琴在遇到困难时,想起的第一个人不是自己的男友,对于潘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何捅破这层窗户纸,如何让朋友进一步发展成为恋人,这是导演想要通过小琴和潘两个人之间变化的心理与行为,所要探讨的话题。
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小琴和潘对感情的不自信,他们害怕会因为彼此的更一步的关系,而失去对方。殊不知这样“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反而会伤害更多人。因此,我们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得出了以下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首先,男女双方都要学会自信。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另外一个自己,甚至是控制自己的言行,要学会跟自己潜意识对话。学会打败潜意识里的自己,明白自己也不差,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彼此爱恋就要大声说出来,尝试走出舒适区,看看会发生什么?有时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时候,那口气就是你一直没有说出去的话,一直没有做出的动作。
第三,迈出最后一步,鼓足勇气。所谓勇气,无非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就算最后输了,也好过纠结和退缩,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看完新片《友情以上》后,以我被戳中笑点的次数,和被片中小细节甜到嘴角上扬的次数为依据,默默想赌一把:这部电影会爆!
在《友情以上》之前,已经有两部泰国电影在国内爆红:一部《天才枪手》,一部《初恋这件小事》。有意思的是,三部片子之间存在着奇妙的重合点。
2010年的《初恋这件小事》捧红了男主马里奥,也让女主小水脱颖而出。
这部描绘学生时代朦胧感情的电影,戳中了很多适龄少女以及“老少女”的心。其火爆程度让饰演小水的平采娜成为在中国认知度最高的泰国女演员。
新片《友情以上》也是平采娜主演的。印象中的她还是小水那般中学生的样子,在这部电影里,她饰演了一位事业有成的经纪人。让人欣慰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水的颜值依然在线。
2017年的《天才枪手》让我对泰国电影有了新的认知——原来泰国制作班底也能打磨出如此精致的作品。镜头转换调动出的紧迫节奏,急转直下的剧情推进,不禁感叹一部讲述学生作弊的电影,竟被拍出特工大片的紧张感。
《友情以上》与《天才枪手》源自同一个制作班底。虽然两部电影的类型截然不同,一个是紧张刺激略带悬疑的类型片,一个是轻松中带着甜蜜的爱情片,但从细节中能窥见二者都饱含满满的诚意。
除了女主角长得美、在国内辨识度高,以及制作班底有保障,男主在片中的行为简直诠释了如何“实力圈粉”。顶个锅盖说,看完电影如果没有被男主迷倒算我输!
电影中男主叫阿潘,是个高帅。富不富不好说,但是高中就会开车,后来工作是空少,应该条件还不错,并且不管钱多钱少只要愿意为了女主掏空钱包那肯定就是富了!
阿潘跟平采娜饰演的女主小琴从高中开始就是死党,关系亲密到什么程度呢?开篇的桥段就能说明:阿潘可以陪小琴逃课“打飞的”去外地,侦查小琴的爸爸有没有出轨。
最让人心动的是,小琴每次需要他的时候,阿潘都能立刻出现。不管身在泰国国内、还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此外他还为小琴做了各种亲生男朋友或者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剧透了,总之绝对是可以嫁的级别了!
现实生活中呢,男主的条件只有更优秀,是个不折不扣的星二代!本名叫奈哈·西贡索邦,粉丝送外号“小九”。他的妈妈是泰国知名女星Mu Pimpaka,年轻的时候获得过1988年泰国小姐亚军,后来做了演员。
小九继承了妈妈的美貌和表演衣钵,185的身高,妥妥的大长腿,2015年出道的时候就以模特身份拍了好多广告,后来被泰国电视台力捧,出演了N多黄金档电视剧。
私下里,他对于高尔夫、拳击样样精通,会弹吉他会唱歌,最近还办了慈善画展,可以说是完美男神的代言人。
再加上《友情以上》里面,角色滤镜的加持,相信小九即将成为各位女粉丝的新墙头。
刚听到《友情以上》这个片名,我就不自觉地联想到SHE的那首《恋人未满》:再靠近一点点,就跟你牵手。再勇敢一点点,我就跟你走。
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想要往前一步,大多时候靠的就是想要撞南墙的勇气和不顾后果的冲动。
但是这部电影的“友情以上”,并不是只需要勇气和冲动的加持这么简单。
有时候足够亲密,足够了解,对于爱情和友情的关系也足够深思熟虑,反而会产生“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敢拥有”的想法。如果错过了第一次的冲动,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人的爱情雷达才会再次同频。
阿潘和小琴就是这样。当小琴鼓起勇气表白时,阿潘却说“我们还是当永远的朋友吧,如果变成恋人就可能会分手的,这样永远在一起不好么?”
两人止步于最好的基友关系,看着彼此身边的人换了又换,可以为对方做很多事情,但重要的场合,和对方肩并肩站在一起的却不是自己。
相信经历过暧昧,或者有和平分手的前任的人都能懂这样的感受。退一步是永远的朋友,进一步可能是短暂的甜蜜,害怕“分手之后连朋友都做不成”所以一退再退。
但是,每一次更勇敢的时候,都是因为接受到了对方甜甜的讯息。当甜度爆表时,一定可以说出那句“才不要做朋友呢,我们恋爱吧!”
电影里,阿潘和小琴可以说在东南亚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爱情的甜味,就像夏天的冰激凌,清爽不腻,适宜全程姨母笑。
除了爱情的甜味,片中还有诸多让人捧腹的桥段,笑点几乎可以绕东南亚一圈
除了泰国当地,电影还横跨东南亚6国取景拍摄,包括马来西亚、缅甸、中国香港等。
友情提示,在香港的那段剧情尤其搞笑,完美展现了“怀疑男友出轨的女生有多可怕”。操着港普的阿sir语重心长地教育男女主,却因为误会笑料百出。另外不建议在看那段时喝水,万一喷到前排人头上那就不好了…
“男女要不要从朋友走向恋人关系?”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千百种,影片的结局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至于小琴与阿潘这一对欢喜冤家最后走到了哪一步,还要大家亲自去电影院里找答案。
最后提一句:电影有彩蛋,等字幕走完了再离场也不晚~
自从《天才枪手》在中国大获成功,国内观众也打开了对泰国电影的认知大门。 而作为一名多年的泰国电影迷,对于这部《友情以上》更是期待已久,和《天才枪手》原班制作班底,同样由GDH559制作出品,不同于《天才枪手》青春+悬疑的类型片混搭,《友情以上》则是一部标准的爱情轻喜剧。
除了众所周知的恐怖片和泰拳片,泰国电影面向世界观众的另一块金字招牌正是青春/爱情轻喜剧。 这里就不得不提GTH公司,泰国电影迷们一定不会对GTH的片头感到陌生,作为泰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公司,屡屡打破泰国电影的票房纪录,也成功推红了Sunny, Ter, Mai等大牌艺人,是泰国电影行业内的中流砥柱。 可以说,青春/爱情轻喜剧一直是GTH的一大杀手锏。 GTH的第一部作品《小情人》就以1.37亿泰铢的票房成绩,勇夺本土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收割了上海电影节和泰国金天鹅奖的诸多奖项。这个青梅竹马的纯真故事,也一直在我的个人十佳中占有一席。 之后又陆续推出了不少的类型片佳作:《亲爱的伽利略》是异国漂泊中的真挚友谊,《季节变幻》和《音为爱》是为梦想高歌的校园故事,《荷尔蒙》是懵懂而冲动的青春性喜剧,《恋爱诊疗中》抽丝剥茧地剖析现代都市病症……还有《下一站,说爱你》《你好陌生人》这样的爱情喜剧,或是剩女勇敢追爱,或是陌生人异国相识,听起来并不新鲜的剧情,却笑点和浪漫兼备。
毕竟爱情喜剧从来都不是靠别具一格的创意剧本或特色鲜明的导演风格取胜的,而是颜值在线的俊男靓女,加上掌控好密集笑点和浪漫桥段之间的节奏与平衡——而在多年来的摸索中,泰国电影早已深谙爱情喜剧的成功之道。爱情轻喜剧之于泰国电影,正如同犯罪悬疑片对于韩国电影,金字招牌的背后是深厚的制作实力和对市场长久以来的判断。 而《友情以上》的制作发行公司GDH559的前身正是GTH,可见影片的品质已经打下了基本盘。
除此之外,《友情以上》导演的前作《电击少女》我也非常喜欢,同样是GTH出品,剧情是《我的少女时代》和《霹雳贝贝》的mix,不管是流畅的节奏还是满满的青春气息,都值得国内的青春片导演们当教科书学习130遍!
《友情以上》探讨的是“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对于已成为无可取代的挚友,越过界限意味着一无所有,还是拥有挚爱——关于friend zone的探讨,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有共鸣。
片中的男女主是青梅竹马的十年好友,设定像是泰国版的《我可能不会爱你》(男主角的职业也和李大仁一样,都是空乘),但不同于后者将重心放在对“初老”的探讨,《友情以上》的故事主线是一场跨年十年的“捉奸之旅”,从中学时代翘课去清迈发现父亲出轨,再到为跟踪现任男友飞遍东南亚,两人之间关系也在“捉奸”的过程中发酵改变,女主逐渐意识到,自己对男主的情感“对你不止感激敬礼 当你知己才是虚伪”。
片中女主的现任男友为了制作录制一首歌曲《คิดมาก》而辗转东南亚八国,这首歌不仅请到了缅甸、越南、老挝、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的音乐人联合制作,更成为剧情的关键线索。而观众也能跟着男女主,一路欣赏到东南亚各国的风光。片中的许多笑点,也都是和各地的民俗风情相关,尤其是香港的部分,茶餐厅报菜名和警署双语吐槽都是亮点。
密集笑点,异国风光,洗脑主题曲,足够引起共鸣的情感内核——一部成熟商业喜剧的元素齐备,自然也少不了足够吸睛的养眼演员。
国内观众对于女主的扮演者平采娜一定不陌生,在《初恋这件小事》中扮演的“小水”一角深入人心,今年的新剧《吹落的树叶》也凭借着“独特”的剧情在B站爆火,这些年来她不仅出落得愈发漂亮,演技也一直备受肯定。《友情以上》中女主人设其实并不讨巧,但在她的演绎下,人物身上的“作”也都变得“可爱”起来。
男主的扮演者奈哈是一位96年的“星二代小鲜肉”,但演起喜剧来完全没有偶像包袱,非常放得开,魅力指数满点。只是作为一名“备胎”,也太太太太太帅了点吧?!
最后,期待《友情以上》能在国内延续在泰国本土大卖的好势头,也期待能在国内院线看到越来越多的泰国电影。
P.S.1 片中植入的LGBT小彩蛋非常可爱,值得好评! P.S.2 不是很懂某些因为三观而诟病影片的评论,三观从来不是评判一部影片好坏的标准,只有“三观不合”,没有“三观错误”。
从《初恋这件小事》到现在,小水真的像电影里面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近年来,小水演了《火之迷恋》《吹落的树叶》等,一次次突破自己,成功转型,无论是清纯女神,还是妖艳贱货,都轻松驾驭,小水的演技真是越来越牛逼了!像小水这样有颜值有演技的演员真的不多了,希望小水不止在中国红,在泰国能更红。
泰版《我可能不会爱你》,也有不少对应梗,比如卸妆,比如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大仁哥,比如隐忍又暖的好友设定。演员的可爱演绎让女主“心知肚明”的作的可忍受度大大提升,备胎开会最后悬念揭晓的讲故事方法也有好评。成熟完整也有笑点的商业片,值得入场。
看在演员光鲜靓丽的份上给两星。且不谈令人?的男女主人设,主线情节是在各种高级酒店和精致摆拍的外景风光里,“大小姐”捉奸,备胎当舔狗?天天飞来飞去又是什么鬼,最好笑的段落就是质问男二+回复男一,女主为了谈两次话飞了两趟?难以理解这种有钱有闲,毫无真实感的生活。这种作品创作出来有什么价值?是什么让编剧去捯饬这种营养趋于零的东西?人生很短暂,如果不是家里太有钱,可以四处挥霍,那就请好好学习工作,别吃吃太空了还看这种电影。#自我检讨
居然还是lgbt影片
時代在變,泰國電影也從小清新純純的愛到現在,雖然電影是老梗,但我還是看得很開心,裡面也融入超級多初戀那件小事的梗 喜歡(˶‾᷄ ⁻̫ ‾᷅˵),小嵐還是那個小嵐,平采娜簡直了,9年來都沒什麼變,讓我一直出戲想到2011年的事,令人驚喜的是大馬女神四葉草跟黃明志也客串了,蠻好笑的,時間過的好快,居然過了8年了,真的一直想到8年前,我在大江看初戀那件小事的首映,泰國愛情輕喜劇真的很值得進電影院看呀٩(˃̶͈̀௰˂̶͈́)و
名侦探渣女和舔狗备胎的十年捉奸之旅 可这个备胎长得也太太太太太帅了吧
比预想的好些。虽时而有点夸张过火,不时上演抓马桥段(尤其是捉奸相关场景)。但至少没有一味堆砌尴尬无脑的段子,而是用插叙回忆的手法十分真诚地推进叙事。相比“十年备胎上位”这种狗血噱头,对“担心做恋人一旦分手就连朋友也做不成”这种心态的描写更用心。借由航班城市代表字母,把东南亚一圈拍了个遍,顺便还把洗脑主题曲也搞定了。算是部值得一看的爱情喜剧
「以后别做朋友,朋友不能牵手,想爱你的冲动,我只能笑着带过」一句歌词,概括所有。看女主从学生时代演起,让人联想起她的成名作「初恋这件小事」,而这次不仅有青涩的爱恋,更有复杂的爱情种种,愈发成熟的气质令人惊喜。而男主演绎的备胎也是闪耀的存在,从颜值到角色设定,让人同情以及满是共鸣。
电影中谈的都是娱乐圈爱情,现实中有这样颜值的男女,男生还这么贴心,女生怎么可能放手!还把对方放外面10年?早被别人吃掉了!
真实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了,这是不是什么航空公司定制的宣传广告啊,几把剧情没有,就拍了120分钟备胎陪着女神满东南亚飞来飞去地捉奸……又是陪女神验孕又是陪女神拉屎的,这种电影只有真女神们看了才会感动吧,我们这种备胎的备胎看了只会气到七窍生烟啊!最后的HE也完全不像HE,按正常逻辑99.99999%是做了接盘侠好不好!不过有句讲句,原来长得帅的人穿白衬衫+长裙也很好看诶
最近看过最甜最心动的爱情喜剧,男主人设完美,女主小水预定在国内再爆一次!
3.5,又名《和備胎一起走遍東南亞》。泰國商業愛情小品確實做得不錯,輕鬆幽默也不失真心,國內的《前任》什麼的看完應該要自慚形穢
泰國低配版《我可能不會愛你》,作為東南亞旅遊觀光片看完全ok,營造出來的笑點也無障礙地接收到,小水很好地長大了,而且詮釋角色也十分的游刃有餘,見面場她本人出席被問到和《初戀這件小事》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她說這部的角色更貼近現在的她,而《初戀》也是成長的一部分。男主看顏值應該很多人都會滿意但演技略遜一籌有點可惜。三觀?要三觀就別看戲了噗
这个十年备胎转正史有一个前提,十年前捉奸了女主角的父亲之后,男生如果在飞机上勇敢表白,就没有后面的事了。之所以有后面的事情,是因为两个人的友谊在十年时间里,变成了无可取代的关系,踏出备胎转正这一步,可能意味着未来有一天连朋友都做不了,那些暗恋过直男的基友肯定更懂这种踏出那一步的纠结和恐惧。其实爱情的主题,只要能讲到点上,就能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意义,能跨越国界和种族,让人代入。这个备胎舔狗的故事,问题不在于备胎和舔上,两个人本就喜欢对方,如果现实生活中,只是单方面的舔狗,或者做了备胎,结果可能就不会像电影这样。看完这个故事,希望年轻人们表白要趁早。人性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自由的活着,自由的去爱人,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不要被任何东西束缚了天性。抖音营销一波的话,这品相能卖。
记一下觉得写得很好的三场戏,一是女主角突然吊在灯牌上,很突然也很新奇,我坐在叮叮车上的时候也想这么试试。二是一男一女在浴室泡啤酒浴的调情戏,写得让人咽口水。三是男主角犹豫不决买保险套的画面。是很老套的故事没错,但很细腻,写出了感情中微妙的复杂。不过男主这种以男闺蜜身份给人当备胎的言行我真的不喜欢
剧情太烂了三观太不正
当朋友有多称职,就有多喜欢你。
泰国捞仔们,哈?鸭仔声手动捂脸表情,渣男渣女天造地设天生一对,屎尿声每次都那么真实,这才是好的声音设计,反观隔壁诛仙们有没有觉得自己很丑很差劲。希望这东西最恶毒啦,一直舔到片尾字幕彩蛋里,牛逼。作为东南亚旅游片还是不错的。女猪脚确实挺可爱,男猪脚确实帅得让人不放心。都是意淫的爱情,那三只路人舔狗可能还比较真实。想吃啤酒冰沙。
7.5分。我一个朋友亲身经历告诉我,你见过家人出轨就容易碰到出轨,见过家人离婚就容易遇到离婚。女主那么执着捉奸,可见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很大。有不少剧情挺加分的,男女主演技都在线,可惜主题三观比较跑偏。剧情感觉像泰国版的「我可能不会爱你」。最后,做男女主的女朋友和男朋友可真够倒霉的……
电影太戏剧化了,真正的“备胎”哪能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