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聚焦臭名昭著的波士顿扼杀者谋杀案:1962年到1964年,13名单身女性在公寓被袭击、性侵、勒死,警方经调查锁定嫌犯Albert DeS alvo,后者认罪被判终身监禁,之后在监狱被人杀死。此案存在诸多疑点,真正的连环杀手和杀害DeSalvo之人至今仍是谜。
本文首发于“后浪电影”
豆瓣开分6.7的《波士顿扼杀者》被低估了。
这部刚刚在流媒体上映的新片,聚焦于1960年代美国臭名昭著的波士顿连环杀手案——1962至1964年间,波士顿地区共有13名女性被勒死在公寓中,凶手在她们的脖子上留下了丝袜蝴蝶结的标志,但至今案件未破,除了一名犯罪嫌疑人在2013年被确认与凶案有关,真相一直没有水落石出。
初看电影题材,《波士顿扼杀者》让人想起同样讲述半个世纪前美国连环杀手案的《十二宫》。都是由真实未解的连环凶案改编,画面也都幽暗到令人窒息。但随着故事的叙述深入,你会明显感到《波士顿扼杀者》不仅有意避开犯罪悬疑类型片的“套路”,不以案件之奇、之凶为引线;它甚至完全变换了讲述的重心,从两个女记者的视角切入,这个人尽皆知的凶案有了与当下女性主义思潮紧密相连的可能。
《波士顿扼杀者》的英文名叫“Boston Strangler”,55年前,还有一部电影“The Boston Strangler”,中文译名《勾魂手》,也以波士顿凶案为背景拍摄。
从形式上看,1968年的前作十分新奇炫丽。导演理查德·弗莱彻运用大量分屏拍摄,展现凶手的犯案过程。主观的凶手视角,客观的被害者视角,不断切换和并置构建了连环杀手令人恐惧的氛围。更大胆的是,电影行至半程,主演托尼·柯蒂斯出场,他饰演的犯罪嫌疑人表现了一个精神分裂者的心理状态。搭建丰富的主观世界,使故事焦点从60年代令人不安的社会环境忽然转至犯罪者一人身上,他的多变和复杂最终引起了观众的怜悯。
《勾魂手》中的主角精神分裂症患者,正是《波士顿扼杀者》中到最后才被发现他只不过是诸多凶手当中一个“不幸”被发现的嫌疑人狄萨尔沃。但显然2023年的主创者没有一丝同情凶手的意思,也不想将过多笔墨放在案件的恐怖过程上。电影请凯拉·奈特莉和凯莉·库恩两位女演员主演,意图十分明显:对这个案件中所有被忽视的女性受害者,只有女性才能真正站在她们一边。
沉寂已久的影星凯拉·奈特莉,此次在新片中饰演调查记者格蕾塔。她原本在报社生活版块撰写文章,因个人对社会题材的浓厚兴趣,利用业余时间追踪波士顿连环杀人案。从发现被害者身上都有一个丝袜蝴蝶结的共同特征开始,格蕾塔推动案件被报社、公众关注,逐渐促使波士顿当局投入警力,侦察案件真相。
电影主线虽然是查找凶手,但格蕾塔挖掘案件、公之于众的过程,充满重重险阻。其中最明显的阻力,来自于她身边的男性。
当格蕾塔第一次向主编汇报,要调查三名女性被害案件时,主编说道:“我觉得没看头,她们都是无名小卒。”被极端残忍手段杀死的女性,格蕾塔第一次看到现场照片时就感到恐惧和悲哀,但在上司眼里,她们无名无姓不过是在公寓中死去的普通女人,不值得新闻版面的方寸笔墨。
格蕾塔挖掘到一手资料将凶案发表到报纸上后,主编因报纸大卖而骄傲,但很快他被报社高层训斥,得罪了警察局,又感到是个麻烦,立马阻止格蕾塔深入写下去。
这位上司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关注被杀死的是谁,那些独居女性面对的是怎样恐怖的凶手;也没有真正在意过女下属深入一线报道的奋力,他只关心报纸有没有卖爆,能不能为他坐稳位置带来好处。如果事情有一点向相反方向发展的苗头,他立马变脸,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随着凶案报道的持续发酵,主编要求将两位女记者的照片公布在报纸上,作为宣传噱头。这一举动又引来男同事的鄙夷和嫉妒,他们不屑道:“不然为什么让两个女人负责这么大的新闻?”言下之意,女记者不配这么大的项目。
典型的职场女性困境便是如此:当格蕾塔和珍去一线调查时,不会得到太多上级和同事的帮助;但当她们付出有所收获后,周围的人却可以尽情利用她们的成果,并变本加厉将女性放到工具的角色上。对这一套操作规则早已了然于心的珍,主动坐到拍摄记者照的位子上。她已懒得抵抗,不管环境怎样恶劣,直奔新闻调查的目标最重要。
相比而言,格蕾塔在职场和家庭中的困惑,更加真实地让人代入到1960年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中去。一方面,她在报社想做自己关注的主题遇到重重阻拦;另一方面,她在家中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不能按照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全力投入母亲的“天职”。刚开始她在调查案件上崭露头角时,丈夫还会为她高兴;但随着她深入一线付出的时间越来越多,男性不可避免地抱怨妻子没有尽责,甚至给家庭带来麻烦,格蕾塔遇到了最典型的职场女性困境。
片中当格蕾塔和珍一起聊天时,她们自然结成了同盟。格蕾塔问珍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珍直截了当地说,“自从我的孩子出生,我的生活就摇摇欲坠了。”
珍试图以全然的冷漠应对女性困境。她像一个硬汉无惧亦无所愧疚地在社会中砥砺前行,早就磨练了一身圆滑本领。格蕾塔第一次碰到公布照片被骚扰的麻烦时,珍极为老练地暗示道,她做过市长竞选主题后报社就不再公布她的电话号码了。——可见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环境中,最有力的工具还是权力。
那么一个生涩的新手,一个圆滑的老手,两个职业女性也是母亲的搭档在1960年代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大环境里?回到这部片的背景上来,“波士顿连环杀手案”布下了令人最为窒息的浓雾。
当我们一边看到不断有独居女性被杀害,一边看到格蕾塔和珍去探索案情时,我们会感到,工作中的她们和被害的她们,命运是紧紧相连的。同处在波士顿这个生机勃勃的城市(电视新闻中的说辞),格蕾塔发现母亲的邻居有一天就被杀害了,是身边真实的女人,而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她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格蕾塔之所以有动力不断挖掘命案的真相,要穷追凶手,因为她所目睹的案件照片,是一个个和她一样的女性:她们有自己的名字,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血有肉,可能在一个大学念过书,可能是自己的邻居,可能也是一个职场新女性,总之她们都是真实的人。
而杀害这些女性的凶手,在证人们口中,是那样的普通。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没有什么让人记住的特点,却可以对独居女性为所欲为,用极端残忍的方式留下他狂欢的记号。像“十二宫杀手”一般,丝袜蝴蝶结也是对被害者和世人的羞辱。它似乎大大方方地在宣告:看啊,你们多么卑微和无能,轻易就被我蹂躏踩在脚底!
《波士顿扼杀者》让我们看到,密布在格蕾塔和珍周围的,除了艰难的职场和家庭环境,还有一层更大的社会环境:对女性这一群体,即使是再普通的男性,也可以用尽残忍的方式迫害她们,令她们恐惧。那些在公寓中独居的都市女人们,只有看到格蕾塔和珍的勇敢报道后才敢吐露,她们每天都生活在不安中。
比单件凶案更残忍的事情是,“波士顿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最后被发现不是一个人。数年间,不同普通男性利用这个案件的幌子打造相同信号,他们互不相识,却能结成一个牢固的联盟:他们共同欺辱杀害女性,共同庆祝这个狂欢的仪式。
在《勾魂手》中普普通通看着电视、有两个孩子的狄萨尔沃,摇身一变就成了冒充的粉刷匠、修理工。他穿上最普通的工服,轻而易举就可以闯入一个女人的家里发起攻击。而在《波士顿扼杀者》的故事里,我们才知道这个有名有姓的嫌犯,在波士顿地区早已是臭名昭著的性侵害者,被他伤害的女性逾百名,他与命案的关联还轻松遮蔽了这一残忍现实。
已侵害逾百名女性的狄萨尔沃,仅仅是“波士顿连环杀人案”中唯一一个被确认与凶案有关的嫌疑人。背后的暗网有多大、有多深,多少普普通通的男性结成联盟构成这个厌女之网,不可想象。——老板可以借案件杀死婚外情怀孕的女秘书,前男友可以借案件杀死和自己分手的女友,格蕾塔和珍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女性明明已经背负了不应由她们背负的“罪责”,反过来还是难逃一死。有的死还那么随机、那么偶然,不需要任何理由……
当格蕾塔在打字机上多敲下一个“S”,揭露凶手不是一个人,BOSTON STRANGLER是一群人时,事情向前迈了一大步。但仅仅促成这个“S”的发现,格蕾塔就和珍一起付出了太多,包括被恐怖威胁的日常。而对着身在危险中的妻子,丈夫的冷漠终究和那些男上司、男同事站在了一边。他们只希望这个“风波”早早结束,他们可以继续在酒吧喝酒,在家中看电视,在办公室谈笑风生,被杀害的那么多女性,终究只是报纸上一个个陌生的名字。
看完《波士顿扼杀者》,回头再看1968年的《勾魂手》,你会发现,确实,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显露出来了。哪怕用了那么绚丽的分屏拍摄,创作者和观众也难以将案件聚焦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受害者身上。最终所有的镜头给到患精神分裂症的狄萨尔沃,他尽情地表演,吸引了公众对此案件的全部注意。
这太不公平。2023年新拍的电影仿佛说道。借由凯拉·奈特莉冷峻的脸庞指责,“这个城市保护不了女性。”可能从前是,现在也没有改善多少。
有一位嫌犯的话说得好:“男人杀女人,不是从狄萨尔沃开始的,也肯定不会随着他结束。”妄想主动结束“风波”的人们,终究逃避了真正的道义和责任,也使得这么多年来“波士顿连环杀人案”没有查到水落石出,被害者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沉冤昭雪。
也许与大杀四方的爽剧《黑暗荣耀》相比,《波士顿扼杀者》显得过于平淡。它不急着要揭露什么,要惩罚什么,只是缓缓的叙述。当最终调查的结果不过是多了一个“S”时,格蕾塔和珍已经努力走了许多步。这恰恰诚恳地告诉人们,要做到真正的惩罚和揭露,守护真正的安全和正义,道路还很漫长。——案件已经发生了,电影还要再拍一次。但再拍是有新的意义的,起码过了这么多年,人们终于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那些被害的女性身上;格蕾塔和珍,那些为调查真相付出的人们,比嫌犯狄萨尔沃更值得书写。
观影的全程 仿佛是陷进去般 完全地带入女主的视角 我会本能地思考如果我被上司遏制自己探索的渴望 被一些男人看低自己工作的能力 被丈夫邻居亲友质疑反对… 我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已经喘不上气了!
我也在想未来自己独居该如何给门上拴 自己如果是记者走访探案 是不是抽个业余时间还要练防身术…我会忍不住不断带入影片中不同的女性视角 持续性地感到压抑与沉重!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将真相一点一点拼凑的叙述方式 我很佩服女主的勇气! 并且 对女二人物的塑造 与女主也形成了一个相衬 女二在中途有过短暂退出 她可能没有女主那么执着坚韧 经历太多的新闻案件 她已经变得圆滑 但是 她又与女主有着一个共同特征 这也是影片中女性与男性截然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 她们能深深的共情每一个受害女性的痛苦与恐惧 她们想要追究每一个凶手 而不是将受害者看作13个样本 进行一些所谓的归纳总结!!
最后 可能因为很沉浸在这个观影过程中 所以影评中说的一些电影的缺点 我也很难感受到 电影的评分 我觉得或许可以再高一些(当然我也知道 男性与女性在观看这部电影时 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
有英伦玫瑰之称的英国女演员凯拉·奈特莉在本片中饰演了一名女记者。 本片翻拍自六十年代弗莱彻电影《勾魂手The Boston Strangler》,新电影的名字去掉了定冠词“the”,也就是《波斯顿绞杀手Boston Strangler》 。影片揭露的是波士顿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连环谋杀案的故事。 杀害女性的十三起命案中,最终只成功抓捕到一起命案的凶手。其他的凶手极有可能是在模仿犯罪,借此为自己掩护。 新电影去掉定冠词的改变,让人觉得更有一种冷酷感,绞杀手不仅仅指那些直接杀害无辜女性的罪犯,那些只想快点结案不求真相的男警察,只想为自己求名利的男记者,男律师都是伤害女性的绞杀手。 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是一场围猎女性的狂欢,除了女性本身,没人关注真相,没人想要努力找到所有的凶手,没人在乎这些凶手到底为什么要杀害女性,到底有几个凶手。 这种极端的冷漠才是最可怕的! 只有两名女记者不顾个人安慰寻找真相,女主无比失望地说出那句台词—— “这个城市保护不了女性!” 女性的苦难大部分只有女性能理解! 个人觉得,故事本身还是很精彩的,但是表现手法很平庸,前半部分比较拖沓。 感觉电影想要表达的点比较多,女性的平权之路,女性平衡家庭事业的不易,男性群体的冷漠,女性之间的互助,媒体和警局之间的博弈等等,所以情节推动上有些拖沓,分散,整个电影的表现张力不够,差了点意思。 不过个人还是很喜欢演员凯拉·奈特莉的,演技不错,气质很独特。另一名女记者是由凯莉·库恩饰演的。 不管怎样,影片总体上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由凯拉·奈特莉、凯莉·库恩主演的《波士顿绞杀手》(又名《波士顿扼杀者》)3月17日上线Hulu,讲述两位记者带头揭露发生在波士顿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连环谋杀案的故事。1962年到1964年,13名19岁到85岁的单身女性在寓所被袭、性侵、勒死,警方经调查锁定嫌犯Albert DeSalvo,后者认罪被判终身监禁,之后在监狱被人杀死。随着科学的进步,使隐藏在角落中的罪恶无处遁形,让真相慢慢浮出水面。2013年,通过比对DNA后确定,第十三起凶杀案的凶手就是Albert DeSalvo,他就是传说中的“波士顿绞杀手”。但另外12起真正的连环杀手和杀害DeSalvo之人至今仍是谜。影片再一次让观众看到新闻媒体的作用和有正义感的媒体记者的不懈努力和贡献,让人敬佩并感慨。大约十年前去过波士顿,那里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城市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不知道半个多世纪以前,波士顿也是一座犯罪率相当高的黑暗之城。
如台词那样,该片的重点,也绕不开作为噱头的女性:受害的是女性,报道的是女性,调查取得进展的也是女性…… 新闻是引导舆论的风向标,那些为了正义而发声的相关媒体,将对社会的安定和谐以及良性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 名义上的认罪并不等同于伤害女性的忏悔…… 只做一半我真正想做的事情,身边的人还是觉得被亏待了…… 你总是担心别人,会把自己逼疯的…… 不能因为对你重要的事情内疚…… 故事感很强烈,未侦破的案件也很幽暗…… 警局象征着男性权威,时尚生活编辑部则象征着家庭主妇…… 报道新闻而非制造新闻…… 希望不要将厌恶上升到全体男性…… 最后,爱与和平。
很多看到的可能是13条女命在60年前的波士顿被逐一绞杀的恐怖,以及至今凶手仍逍遥法外的无力,而我感同身受的是片中两位女记者在女无所依的险恶世道中,职业与婚姻的困境,还有她们的坚持与坚强,她们的互相信任与支持,带给我的人性温暖。六十年过去了,女性在职业上、婚姻中的困境并未有多少改善。
女性+记者视角下的60年前的波士顿连环绞杀案--某种程度可以称之为女版+美版的杀人回忆,灰暗的絕望贯穿始終。和生命中大多数的境况不谋而合!
有别於类型悬疑片,影片並不关注案件的驚悚血腥或侦破结果,而关注涉及这桩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针对女性的绞杀连环案里的所有人,他們因此而改变的人生。当然,尤其是其中作为被“围猎”者的女性命运。
伴随着连环绞杀案的明线,影片暗线--两名女记者报团取暖,在女无所依的“men kill women”的险恶世道里,坚持冲破对女性的各种偏见和阻挠,为女性受害者调查真相与发声,並用舆论敦促警方,是本片的亮点。无论是13名女性被绞杀至今真凶仍未伏法;还是暗线里两名女记者在职涯、家庭的各种困境;包括13名受害者中至少有两名,极有可能是分别被有家室的情夫、有心理疾病的男友,借波士顿绞杀手的手法和案件掩盖下~被(身边的男人模仿絞杀手法)杀害,都让人一方面因“girls help girls”感到安慰,另一方面为女性被男性群体性的(各种维度的)绞杀,且这种困境今天依然而感到压抑。
最终(人到中年美丽依旧的)kk飾演的女記者走出(漸行漸远的乏味)婚姻,堅持在调查记者领域深耕并获得成就~算是全片灰暗底色后的一抹明亮的曙色。因为本片的呈现的女性困境和女性关注加一分。
PS:也希望多一些女性朋友能醒来,珍惜生命中真正能关注、理解、共情并帮助你的女性,她们是母亲、姐妹、闺蜜,或者在你极度疲惫时为你泡上热咖啡的女实习生。如果可以,希望看到这篇影评的男士们,能真心去帮助、尊重、支持身边的女性!
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真相?哪里有真相。掩盖的才是真相。
这个人给波士顿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所有当地人都对他恨之入骨 他身手不凡 当你燃起希望的火苗 他会亲手将它扼杀 手段丰富并且极其残忍 他的身世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没有人知道他的亲生父亲是谁 甚至有可能是外星生物与人类的结合体 直到今天 他还在折磨着波士顿的千家万户 是的 这个人就是吉米巴特勒。 真相只有一个
对连环凶杀案的展开只能说中规中矩,重点还是凯拉·奈特莉用女性视角代入被害人后想要寻求真相的决心,同时也有她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新闻圈寻得一席之地的成长,雷德利·斯科特的监制保证了叙事上的稳健,但还是缺少了个性的部分。
看后两个最直观的想法:1.女性的苦难大部分时候只有女性看到,能够感同身受。2.男性配偶很多时候确实是女性职业路上的绊脚石。
喜欢从女性角度来讲这个故事的视角
Carrie Coon演的每个作品,我都愿意看下。摈弃了类型片的心理悬疑或是恐怖元素,将视角牢牢放在女主角身上是应当钦佩的,即使话语微弱,也有决心不退却,家庭里的丈夫,行业中的男人,相互利用掩盖罪行的凶手们,无一在给女人套上绞索。可惜后半段情节实在少有起伏,显得无趣
总会误以为这是一个原本会改成迷你剧的故事[因为KK的电视剧企划要不是黄了要不就是没了,你到底多久才能来小荧幕玩儿啊(/_\)],如果就是真实罪案向、资料翔实的呈现,再补充一点依年代而生的女性职场困境、“难跨越一步”的副线塑造,应该会相当好看。但是在新的形式和掌舵之下,彻底变为味同嚼蜡的案件还原;似乎没有任何悬念和转折的烘托,也无意将角色个人的故事(真相的坚持,搭档的默契)进行有用的拓展;都让它止于「讲述」这一步。无功无过,或许也浪费了两位女主角的能力。
相较于1968年亨利方达《勾魂手》的男性视角,这部则以女性媒体人的挖掘真相之路为背景,节奏和氛围营造起来了,但是拍的太平铺直叙没有起伏,时代背景、官僚主义、男权女权这些又把罪案本身调查取证的部分给稀释太多~
#teamKK
KK那种骨子里的硬,近年越来越有味道,几乎是跟对演员的信赖相扣的。看评分会有点轻视,但经过中段,比如丈夫性情跳转入窠臼,之后,就越来越有兴头,甚至看明白了,为什么《不止不休》会越来越散与弱。女性打破无数天花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以这样一种斗士身份应战,魅力向来排山倒海,而且女性之间联手,冲破并改变男性统摄格局的含糊、霸道与贬损,很有热量。它终归不只是叫人惴惴不安的连环凶杀,也不只是牵涉钱权、人性的常规交易,关键是,道明了男人对女人的杀,如此稀松平常以及源远流长。Spector越来也有有火腿叔式的性感,就是《镀金时代》里的妻子拆给了新任老婆KK做拍档,有点意思。那年石墙事件,还在酝酿。三星半。
拖沓
整个故事电影之内电影之外,都太典了!有些人说只有两女主在干事,其他人被刻画得太废物。格局还是小了,有没有想过这些男警察,男律师,男记者们不是废物,是根本不在乎,你们女人死多少个有什么关系啊??最后具体的男凶手是谁,到底有几个男凶手,重要吗?我觉得也不是很重要了,反正事实就是摆在这里,电影也没有倾向,没有去探讨他们为什么要杀女人,那些女人为什么会被杀。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基于性别的谋杀,是所有人促成的,最后男杀手还能出一本书功成名就。不要去问为什么,女人只是上帝的贡品。
对于女性的绞杀一直都是群体性犯罪。前半程有点拖沓。
故事平铺直叙,人物动机生硬牵强,所谓的社会批评也不过是陈词滥调。到头来,新闻题材只是个外衣,但探案部分也谈不上是核心,因为无论是片中的记者还是警探,都显得极不专业,甚至是莫名其妙。
无聊又无营养的拍法(作案部分浅抄一下zodiac啦),女性角度全篇的大白话,非常笨拙。下巴的美国口音好差哦。在约翰道格拉斯的书里看他讲过这个案子,其实最终他作为一个特写专家也不能确定被算进这个连环杀手作案范围内的案件是不是一个人所为。
现在看凯拉奈特利真是逆时代气质
respect原主人公,但是电影一般般
太常规了,但是可以同68年的《勾魂手》对照观看,同一原型事件,那部是从杀手角度进入,且是事发后两三年拍的,两部可以互相补充视点。
这个事本身是个好故事,但是拍摄手法太差了,沉闷阴郁又拖沓。以至于我后边都没认真看。等影评多了看影评吧。女主非常勇敢, 被她感动了。
想要推陈出新,但还是怂于开诚布公。台词里面有非常针尖对麦芒的语句,比如:大多数妻子会为丈夫的升职而感到高兴;男人杀女人这件事,不会因为这个罪犯的停止而停止。首先平等这种煽动性概念很诱人,两性关系每天都接受着时代的炮轰,但现实是,事情改变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不是人改变事情。婚姻的双方都不容易。但在21世纪女性自我解放背景下,以顾家为代表的自我发展的代价,逐渐凸显了出来,显得现在的男性多么的尴尬,记忆中,母亲基本包揽全部家务,可到自己组成家庭之时,一切都颠覆了,甚至助推了离婚率。虽然谁也无法影响女性自我发展的权利,但现实是,缺少了妈妈的子女一般都完蛋,靠以心胸狭隘特性为代表的男性来带孩子?拜托,那只是文艺乌托邦,现实里一千个爸爸里面还不知道有没有一个好爸爸。ps:男性还和孩子争宠,争抢女性。
雷德利斯科特制片公司出品,六十年代弗莱彻电影勾魂手翻拍。新片名将定冠词去掉,于是特指转为泛指,再配合十三起命案中至今仍有十二起未破的史实,更突显出了一种女无所依只好抱团取暖的世道险恶感!……不过老实说,片中若干叙事推进和转折,或许有其事实依据并达成了对某些社会或行业顽疾的批讽,可对于一部挂名惊悚犯罪的类型片来说,似乎并没有产生在一个较高的智慧层级之上。比如,报社无良逐利为女记者署名配照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难道当事人自己一开始就没预料到?重要嫌疑人是否真的依然在押,这种事情也能被职业特工一时疏忽?影片中段就交代了犯罪模式的改变老年变青年嫌犯更与被害者存在关系之后,观众都可据此大胆推测极有可能是另有凶徒在蹭热度借掩护实施犯罪,而本片竟拖到最后当作一项重大发现推出?
女性这个噱头做的很足,角度和内容也比较到位。前半部节奏慢,拼碎片,容易让人丧失耐心,后半部节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