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点对点 點對點

剧情片中国香港2014

主演:陈豪蒙亭宜林子聪邵仲衡张雪芹邵音音

导演:黄浩然

剧照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2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3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4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5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6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3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4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5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6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7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8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19 点对点 點對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42

详细剧情

从多伦多回流的雪聪(陈豪 饰),多年来在香港不同的角落画下神秘图案,一直都未被任何人发现。直到最近,从长春南下当普通话老师的小雪(蒙亭宜 饰)偶然之下发现并成功破解,连起所有这些没有数字的点点图,一幅又一幅与从前的香港息息相关的图案、回忆活现於这个繁忙的城市。但究竟是谁留下这些图案?又会是谁把它连起呢?二人决定要在这个开埠170多年兼住了700多万人的城市,展开一场猜情寻游戏……

长篇影评

1 ) 你可知我心

《点对点》,很有意思的香港电影~ 地铁站墙壁上的看似毫无规律的点点图 旁人不知但猜题者与做题者两人乐在其中的趣味游戏 孤单的人来到未曾熟悉的城 因为遇见有趣的灵魂驱散走寂寞 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坚持着也许只有自己会懂的小乐趣 但殊不知懂我们的人 或许会以无数次擦肩而过但最终巧妙遇见的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 很温暖的一部电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触~

2 ) 一幅香港地圖


前一陣子有個朋友問我幫忙弄一個逛香港的路線圖,我想他大概已經感受得到一天來回香港跟大陸的緊迫感以及作為一個陌生遊客來到香港的迷茫,所以才有此需求。當然最后我是給不出他一個答案,畢竟我們彼此看香港的角度不一樣,他所需求的香港我一點都不了解。對於大陸人看香港,要麼停留在電影中的黑幫鏡頭,要麼就是購物,但香港的印象並非局限此,於是有很多電影與書籍都嘗試告訴我們另一個香港,一個不同角度看都會不一樣的香港。電影《點對點》就很出色地做到了這點。

故事講述一個工作簽證來到香港的大陸老師(蒙亭宜)在香港的地鐵站中發現一些點圖,通過破解這些點圖而最終與寫下這些點圖的那位香港人(陳豪)相遇。整個故事穿插了香港的歷史,地理,古建築,社運,占中后的社會現狀,甚至投射出對港女性格的批判,看似簡單的一個猜謎遊戲卻包含了無數角度的香港印象,這簡直就像是一幅關於香港的地圖。


”香港人才不去旺角,尖沙咀這些地方“。蒙亭宜剛來到香港的時候跟大陸的好友說起這句話。“我才不是遊客“。蒙亭宜補充說。這幾組對話已經透露出現在香港中心變成的樣子,是一個只有遊客會去,而且只有購物的地方。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說法,香港人也不會說絕對不去,只是編劇這幾番話的意思是表達了外人(特別大陸人)對香港的第一印象就是油尖旺購物地帶,這簡直成了一個城市笑話或者是負面印象,只要對香港有一點了解的人都覺得油尖旺的問題所在,所以蒙亭宜那位熱愛香港的大陸朋友第一時間警告她不要去那些地方,聽起來確實會令看得懂的觀眾會心一笑。

如果下次再有朋友問我關於香港的逛街攻略,我大概也會引用蒙亭宜那位朋友的話:千萬不要去尖沙咀,旺角這些地方!


”就出去走走吧“。於是蒙亭宜以地鐵站為索引開始遊走香港。無意中發現了陳豪留下的點圖,接著在不同的地方都發現不同的點圖,故事終於開始。點圖的建構是基於我們童年的遊戲,根據每一點上的數字來用線連接那些點最終得出圖案,而陳豪留下的圖是不帶數字的,通過蒙亭宜的破解最終得出圖案。

破解的過程中連接了很多相關的歷史和古跡,例如大丸與銅鑼灣的關係,大丸大爆炸,城鎮的演化歷史,香港的城市邊界石(保育問題)等等。陳豪想通過留下的點圖表達自己對舊有香港的懷念,最終反襯出現代香港人對于城市的演變的漠視與對歷史的遺忘,就像那些點圖,在蒙亭宜沒有連接成圖案時,沒有一個香港人發現這些圖,而當圖案出來時候就當作八卦新聞紛紛議論。那些點圖的意象其實就是城市的歷史,而為了生活而來去匆匆的城市人根本無暇顧及自己城市的歷史,而只有那些細心觀察,留意著身邊每一樣事物的變化的人,才會發現城市在一步步演變中。


”你是讀設計的,你不覺著這很有意思嗎?“陳豪帶他的同事看他的點圖時對同事說了這句話。電影對於港女性格的刻畫十分精準,包括辦公室政治,消費主義,對文化領域一竅不通,不關心身邊事物等等,其實這些性格在大陸女生身上也是十分普遍,而陳豪這句話我認為簡直到達發人深省的程度。身為設計領域的人卻不會關心身邊關於設計和藝術的東西,甚至說只是”八卦一下“,這就足夠反應出現代專業教育當中術業無專攻的情況,你的所讀所學只是為了生計,而對此沒有一點熱誠,由此發展出來的職業素養可想而知。這種情況對於大陸更加是遍地開花的情況。

港女只是一個代名詞,代表那些消費至死的生活態度,在這消費主義的年代,港女是無法消滅的,最佳的應對辦法就要學電影里的陳豪,尋找城市中的那位蒙亭宜。


”行快D啊,唔系噴你胡椒噴霧啊。“參加過佔領運動的人對於邵仲衡跟警察說出這句話肯定會大笑一番。佔領后的香港,一提到警察就會想起胡椒噴霧,一提到胡椒噴霧就會香港佔領時期,也就是說,警察在佔領期間所留下的負面形象已經深入民心,警民對立的意識已經開始植根于佔領后的香港人中。所以電影當中,出現過兩次跟警察爭執的情況,一次是邵仲衡,更激動的一次是陳豪。無論編劇是否刻意,此時此刻的警察形象已經香港歷史中最差的時候,電影表達的只是當下的社會狀況而已。


”香港的郊外和離島也很美“。這是跟Lakoo遊戲的高重建先生對話时他對我的建議。電影當中也出現很多香港郊外的畫面,劉克襄的《四分之三香港》就是為香港行山而寫的著作。其實在香港,綠地的覆蓋遠超於城市用地,對於那些只跟隨旅遊巴來到香港旺角的大陸遊客來說,他們看到的只是最吵鬧和擁擠的香港,社運他們不敢碰,大學又難得進,二樓書屋看不到,種種城市中的特色他們一點都沒接觸到,更不用說是離開城市的郊外,於是一天結束就折返了,而且是兩手大包小包的的,不知道,還以為這些人把香港都走完了。

如何去接觸香港,還是那句話:千萬不要去尖沙咀,旺角這些地方!只要你離開那些充斥購物欲的地方,多去看,你就可以發現不一樣的香港。不過我還要在上面那句話補充:除了二樓書屋。


”真的不要碰,犯法的!“林子聰對有意把陳豪的點圖連接起來的蒙亭宜警告,因為這構成了在公眾場所塗鴉的罪。塗鴉是一個城市管理中吊詭的問題,拿香港來說,曾經的”九龍皇帝“曾灶財由於隨便在公共地方寫上自己的書法而被警察驅趕,寫下的”墨寶“也被一一抹掉,可是在藝術界卻把這位瘋子的行為看作藝術而揚名海外,而最終政府居然用保護窗保護著唯一幾個沒有被抹掉的”墨寶“,甚至這些”墨寶“進入了Google的Project Art的網上展覽當中。但而今那條塗鴉罪依然維護這城市的”整潔“,所以才有林子聰那一句,到底塗鴉應否入罪似乎是政府立法的一個博弈,也是政府城市管理水平的一個測試。

正由於這種家長式法律,令到塗鴉在某些城市成為除了街頭文化之外,更是一種衝擊建制的態度。國際塗鴉者”SpaceInvader“更是多次入侵香港,挑戰建制,也成為了香港民間的景點。


除了以上,電影中陳豪還涉及到保護皇后碼頭,天星碼頭等社運大事,以及以城市邊界石為例的保育問題,也許還有很多有趣地方我還沒看出來。對我來說,《點對點》的出色之處在於能把香港的歷史與香港的浮世繪都融進電影當中而不覺得突兀,無縫地把故事說完。你對香港了解有多深,你看到的電影就有多深。

電影未必能稱作一幅城市的地圖,但是起碼能當一個導遊,例如下一次到香港,你可以根據城市邊界石出發,找尋你眼中的香港。

3 ) 让人向往的小清新情缘

画面十分小清新,与其说是一个爱情故事,更像是香港的旅游名片。地铁站边上的点点图引起了刚到香港的女主角的注意,她悉心研究发现了每一幅图的背后都有特殊的意义,从而也带出旧香港的许多故事,一座城的历史。
女主角的家乡是长春这件事,虽然只闪过的短短的几个镜头,却好像对我来说具有不一样的情结。清新的画面里,浅红色的轻轨车、桂林路的小胡同儿、公园里厚厚的白雪,是我生活过的地方,我真正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即将离开的地方。
BGM很舒服,就像两位主角所选择的生活节奏。他们更具浪漫情调,似乎并没有我们普通人生活上的压力。他们会悄悄在地铁站画下具有特殊意义的点点图,像以暗号的方式进行着美妙的交流。他们的慢生活主张,是与我们主流的价值观不同的。现今的我们的社会,每个人都很急,城市里的人们走路都很快,大家赶着赚钱,赶着结婚,赶着买房,赶着还贷款,赶着生孩子,赶着养小孩⋯⋯是谁在追你,时间在追你。
其实主角所倡导的慢生活,确实令人向往。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也想去环岛骑行,我也想在香港街头散步,就机缘巧合邂逅这样的浪漫爱情⋯⋯可是我连温饱解决都困难,又如何享受那些美妙生活呢?
======================================================
ps:还是忍不住吐槽,大夏天的陈豪和邵音音在地铁站相遇围着同样的毛线围巾,真的与背景路人们的T恤短裤很矛盾啊

4 ) 究竟从哪一点开始呢?

点是什么?是一个个年份?是一个个地铁站?一座座建筑?一方方界碑?一件件事情?还是一个个人?答案当然都是的,然而每一个人为分割的点连结的方式几千万种,就好象每天擦身而过的人一样,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相连,又如何连接一致呢?导演最值得鼓掌的地方是用了这么一个很有诗意也很有创意的符号,而且用很散文化的节奏与拍摄手法来呈现。
回倒电影首先人物就是有趣的“点”。两个看似毫不相干,背景很不一样的人物很有代表性。一个来自大陆的高级知识分子,不知为什么离开大陆,来到香港,一个土生香港人,70年代移民外国,现在重返。另外,其它角色也好像不同的点,代表不同的连结方式。于是,导演借两个高等知识分子角色的游戏俯瞰芸芸众生,带有几分讥讽,几分怜悯。
年代,是这部片的重“点”,作为怀旧的基调。70年代不断出现在影片中。的确,7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那是香港麦理浩做总督,香港快速起飞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暧昧的年代。正如吕大乐在《似曾相识的70年代》一书中指出:"在未有一次系统检验之前,麦理浩时代已经被捧为一段‘黄金时代’,差不多理所当然的事为昔日美好时光。到了今天,这个神话还在流传。”电影也充满了对那个年代的缅怀。当然即便不加甄别就拿来做一面镜像这也没有什么可以否定的,毕竟怀旧是一种对现实的反动而已。那么现实究竟有多差,这方面电影实在没有给出多少好的评价。但看电影的时候,作为外人的我总想要问:香港变得现在如此这般难堪,70年代难道不是其中一块基石吗。
在处理年代的点上影片不太冷静,而且对现实又有太多的政治情绪。这几乎成为了影片最大的看点和弱点。保卫天星码头,高铁工地,维园,元朗菜园村,机场填海等等不断闪现的政治符号如芒在背。而“警察”形象所代表的香港政府却好像监视器一样无所不在,与市民为难。然而,真的有必要如此生硬地说教吗?当然,我相信导演是想借一部电影表现某些价值,但是一部电影如果容纳态度东西,作为观众的我就很难把他们连成图案了。
看到这里,好似只有批判的样子,其实这部电影真的不算差,而且很有赤子的热忱,我甚至感觉到想冲出藩篱的那股劲头。香港是一个城,它的确是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点连成,他变成现在这样单一,像牢笼一样圈着这么多的人,我相信很多人都如电影那样厌倦了这样的浅薄生活,但正如里面“表哥”所说的,我攒多几年钱就移民加拿大,这好像成为人们摆脱这个城市的唯一选择。导演想说不,他要用人物说:生活其实有蛮多选择,香港不单单是工具理性,金钱至上的。影片给出了一个美好的结尾,一道最靠近城市美丽的相遇和日落。每一个点都是一个界碑,他们围成不同的一个城。但我不得不煞风景般说,电影一直选择耶稣基督般自我牺牲来回避现实生活。

5 ) 人人都说香港快,我却偏要慢给你看

人人都说香港快,我却偏要慢给你看。

人人都说香港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我却偏要让你看到香港最市井的一面。

人人都说香港新,我却偏要给你看香港的历史。


慢活主义,广东话,港普,港铁,港史,和港人。

剧情本身其实挺无聊的,情节的发展也很俗套。题材虽然有点儿意思但是实在没什么挖掘的空间,逻辑性也稍差,对人物的刻画也有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整部片子看下来,更像是一部旅游宣传片。

这样我想起了另一部风光比情节精彩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多少人因为这部片子爱上了重庆啊。香港不同,几十年来太多人关注,甚至有太多人匆匆来往,却没几个人注意过片中展现的那些种种。


P.S.: 香港是多少内地人向往的地方啊,起码我最近挺想去看看香港迪士尼。最近几年港人和大陆人的民间争端还在不断升级,这可能是任何一个依靠兄弟城市的牺牲发展起来的一级甚至超级城市都有的通病,想想上海,想想北京,只不过占了个“特别行政区”的名号,香港就特殊了,就更不能犯错了,一错就是民族和统一问题。有时候真的觉得,某些民众并不值得同情,也不能指望他们自己反省出谁对谁错。

6 ) 为你点一首喜帖街

我想先点上一首歌《喜帖街》作为开场曲。
这是一个略显做作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着文艺气息的故事,这还是一个队已逝的香港缅怀的故事。
不好意思,用了排比句增加了一下气势。
相同的句子连起来,是很有气势的,那么一堆点如果连起来,那些图案又寄托了什么?
小时候玩的点点图,那些已经因为发展而被迫消失的建筑,我想起来《金鸡SSS》里My little airport的《美丽新香港》,张家辉所饰演的老大出监狱的时候,面对这一切的物是人非,他连whatsapp都不懂得会玩,他一出口就要打打杀杀,可惜,这个世界已不是我们的地头,就当我们在这个世界旅游。
新旧交替,也许是个定律,落后的就要淘汰,可是我们总会为了彼时的一点点的回忆,而慢慢地怀旧,对土地和历史的深情,而这一切,都是从一个内地人的角度读出来的。
她从长春来,她告诉香港,她所住的地方是没有地铁的。我一时惊呆,一群香港制造的电影人不会真的来长春实地考察了吧。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对那份说不出来的纪念感。
而且,也稍稍说了点儿地域歧视。
因为点点涂鸦,女主角留下了号码。一位香港人打来电话,听到是内地人,而且是做了违法事情的内地人,就大骂滚回内地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记细节这么清楚。
胖子有一句台词说,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肯定都不知道的。
有些地方走了就没了。
我想起几个月前的南京万象书坊,为文艺青年服务那叫一个糟心,濒临危机,只能饱含深情地写下告别的句号,在我想到之后,特地去看了一下微博,迁到新址,没有原先所提出的完全没了。
说到这个点点图,男主把一些旧时的标志用点点涂鸦在墙上,而女主偶然发现,开始画图,就像出谜语猜谜语一般,将旧时的地名浮现,直到最后,他们才会见面。
点到为止,按照剧情发展,肯定是爱情了。
而这个故事的创意是不是来自《西雅图未眠夜》,并不知道,但是作者们强烈的人文情感充斥着整部电影,也让我觉得稍显过于做作。
也许,真的会引起不了体会不到这种消逝了的旧港情怀的共鸣。
陈豪说:你不觉得这些点点图很有趣吗?
想成为他女朋友的设计师说:涂鸦就是违法的啊。
这个细节并不代表着什么,而我总觉得在呼应胖子说的那句话。

至于我为什么点一首《喜帖街》呢?
我就发一下懒,就复制一下它的创作背景。

《喜帖街》是一首将人生境遇与集体记忆完美结合的歌曲,是近年来香港乐坛少见的全城入屋之作。
喜帖街原是香港的一条老街,20世纪80年代逐渐为人所知,几乎每一对举办婚礼的新人都会去喜帖街选购新婚用品。该街大部分建筑为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唐楼,整齐划一,极具传统特色。2004年初,香港政府计划重新开发此区,此举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感,大家担心政府破坏了这段历史意义浓厚的街道。歌曲《喜帖街》就是写给香港的,《喜帖街》代表怀旧,代表众多港人心中被现代文明吞噬的“老城情结”。
歌曲的填词人黄伟文表示《喜帖街》并非一首单纯情歌,而是一首励志歌曲,写这首歌的目的在于鼓励大家在逆境时代积极面对人生 。

至于歌曲鉴赏的事情不太会做。
我希望,仅仅是希望而已。
有些地方,不要为了发展,让它变得太快,给一个缓冲的时间。

7 ) 真切的现实

一部看似造作煽情的港片,为何还是赢得不少赞誉。

我想,黄浩然首部编导的《点对点》(2015),还是触及到了港人内心深处的怀旧情节。随着内地人源源不断涌向香港,弹丸之地遍地都是大嗓门的普通话,匆忙的香港人多少有些不适应。

旺角真是旺了,以至于港人都不想再去。满眼都是挑货的内地客,对于港人,多少有些审美疲劳。于是,“土豪、暴发户与蝗虫”这些不雅不敬之语,随口而出,则引发了内地与港人在网络上的更激烈交锋。越来越多的港人,自觉与不自觉地怀念起老香港的味道。说白了,就是没有内地人吵嚷的味道。

此片应运而生,可谓恰逢其时。“慢”游不一样的路。问题是,片中由蒙亭宜出演的小雪,仍是来自于长春的大陆妹,且是个东北大妞。这多少显示出某种无奈。即或一部怀旧的片子,仍脱不了内地的干系。

而通过童年的某种鲜明记忆,让从多伦多回流的老男人雪聪,跟好奇的小雪相勾连,似乎又合情合理。二人名字都带一个“雪”字,自然意味明显,又隐含着某种纯粹的向往。小雪教授普通话,雪聪得适应新变化,就要学普通话。二人有了现实中的交集。

香港所发生的事,其实没有多少人在意,何况根本不起眼的东西。如那些边边拐拐的柱子上,雪聪于七年前画下的那些以志不忘的点点图案,被小雪不经意发现之后,兴趣盎然。她要让那些点点相连。这又让二人有了暗暗交集。

于是,过往与现实,寻找与追踪,即成了本片最大的悬念。当然,点对点,两条平行线,让他们还是直接碰了面。一切似乎结束了,一切又似乎才刚刚开始。

说白了,情节只是一个幌子,核心还是集聚了港人郁积的恋旧情怀。他们明知道已回不到过去,却仍想耽迷于当年一个纯粹的香港。

其实,这是丝丝悲鸣与隐痛,渐渐放大,则近乎绝望。

好在,本片并没有死扣这些过往,只是让一个老男人与一个大陆妹相交,成为一个活力香港的新符号。这或是一种无奈,却是真真切切的现实。

2015、6、16

8 ) 更确定了我想要的

前几天从走回儿时玩乐的地方 就像电影镜头里现实与回忆交错之处 新旧之帽都在我眼帘之下。女主的探索 男主的寻忆用回合的形式到最后依旧慢节奏的相遇。也是罗曼蒂克到深处。中间点名的“h”小插曲内地和港澳差异导演也是心思细腻。爱情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感动,而且我对香港没有什么记忆也不存在情怀,但导演的镜头表达和反转画面及留号码拼接画面的创意满满都是对香港的爱。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近乎于四十五度的斜角,轻轨缓缓下坡 女主就在画面左侧。美 画面美构图美 配乐美。没有情怀但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香港这个奇妙的地方蕴含着的不止shopping funny。

短评

表面上是文艺腔很重的邂逅故事,实际上是创作者写给香港的一封情书,当镜头流连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时,势必会引起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共鸣,而一些逝去的景象也勾连起了一段段旧的回忆。影片好的地方是通过男女主角两个视角来完成对香港的情怀表达,遗憾的是不够生活化,女主表现过于生硬。

5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拍与演都生硬,台词有语病,镜头死板,女主推理的镜头像网剧神秘剧场。这些都放大了情节的漏洞。归来赤子与外来信女都有很强的想象性。对港女似乎很有偏见,大概是抱怨的投射,令大陆女成了另一种可能的代表,恰如我辈对港片的想象。迅速发展的城市,总有“拆迁”发展便利与空间被外来力量侵入威胁的矛盾,女主外来者的身份要靠她对历史遗迹的搜寻而正名。令我唏嘘的是七年前的龙标版未删掉反蝗的电话,还提到胡椒喷雾点解要怕警察。那一年我也是第一次去香港

9分钟前
  • 山下猫
  • 较差

感情分除了打给熟悉的街道风景,还打给刻意表现的男女主与周遭人群和社会规范格格不入的性格。不过不同意陈豪所说,坚尼地城固然睇日落好美,但也不是獨一無二的風景與市井同在的地方,北角都喺喔。剧情或表演生硬其实都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戳中了点也可以飙泪。BTW 怎么区分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

11分钟前
  • snowark
  • 推荐

近年来东方最好的城市电影,是真的把城市做主角,城市中人是他脉络中的点,自我流动构成不同的图案,让城市更耐看耐琢磨,而不是把城市当作巴洛克式画中黯淡的背景,人物光鲜,却看不清楚城市的面目。张柏芝《不一样的我》响起时突然shock到了,回归20周年的香港,愿你的海阔天高超过想像,更加闪亮。

13分钟前
  • 轻风羽
  • 推荐

看来看去香港导演的水准在华语电影圈内依旧是拔尖的。整个片子借鉴了《西雅图夜未眠》男女主角因缘际会相见欢的叙事框架,在保证叙事完整性的前提下巧妙嵌入了有关城市历史的思考。男主角的社运背景为影片多添了一层沧桑凝重的气氛。年度华语佳片。3.5

18分钟前
  • LOOK
  • 推荐

小小的切入点拍到了香港的慢生活和情怀,已是相当不错的想法。不过这些演员总差点什么。

22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有意思,香港啊适应这样呀

26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推荐

原來這level的劇本就可拿到金馬創投的錢

28分钟前
  • 尋找答案的人
  • 还行

看mo说普通话,看mo在香港大学,看mo的黑白剧照,看mo说“钱赚来不易,该用在自己喜欢的事上” 。(豆瓣“看电影”提醒我看的第一部)

31分钟前
  • 蓝格子
  • 推荐

拼文艺片 香港差台湾好多

36分钟前
  • 真天真
  • 还行

我个人非常非常中意呢部戏!!!

39分钟前
  • 青山戚戚蛙
  • 力荐

相比大陆爱情片,除了基本的生活化台词、可信性格,还加入了且不论深刻或生硬与否的观点。Round1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剪辑还有待加强,但是镜头基本合格,可惜Round1之后愈来愈脱离生活台词也渐渐生硬,尤其是女主角,毁了她出现的每一分钟。

40分钟前
  • ANT1FLAG
  • 还行

其实气质不错的片子,对香港本土的怀旧处理,以及慢爱情的调子不错。但剧本太差了,两个人物从塑造到台词到表演都恨游离。然后味道慢慢的偏向的装逼文艺清新婊。

41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香港本土情懷加分,女主我覺得陳法拉演就更好了。下次去要尋找維多利亞城的界石。

45分钟前
  • 马田史高西斯
  • 推荐

1.片头的冷遇和片尾的早班火车唱的真难听,浪费了两首好歌。2.文艺小清新这种模型香港导演还是差了点,男女主角不靠谱。3.都说这两年香港电影没有港味,这次有港味了,而且不搞阶级斗争,也不搞居高临下

4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难得Mo哥都会拍电影……呃,其实更像一出香港旅游宣传片揾日我都去影低那六块方界碑先,虽然不知是否像传闻一样集齐就有好事发生,但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好事,因为阿Y早就讲过:要拍照的事可不少,当然他也讲过:筑得起,人应该接受都有日倒下

50分钟前
  • 靳巧
  • 力荐

坐港铁好贵的呀。

53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对香港的爱已经溢出来了…

55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沉下心来看也觉得烂,破坏公物真的要被拉出去打好不好。女主演的啥玩意儿……

56分钟前
  • Ongong
  • 较差

写给70s的香港这座城市的情书,慢爱情。

5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