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狗启示》的结尾,张广胜的父亲送儿子远行他乡(去找工作或已经找到工作,正要赴职)。在出租车上,张广胜接到电话,说暧昧女同学潜规则导师的事端被举报,张广胜再次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这意味着由丢狗引出的一连串乌龙事件如今告一段落,张广胜不必再离家远赴他乡。
这个类似传统剧作中“大团圆”的结局,虽然尚可接受,但细细想来并不高明。其背后的意图无疑在指向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如同在警匪片的结尾,代表正义的警察总能将坏人绳之以法。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处理是否出自导演保守的创作理念,或者仅仅为了过审进行的自我审查?毕竟潜规则这种事情虽然这片土地上遍地横行,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却相违背,而不能正面地呈现在银幕上。
仅就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来说,这样一个光明的结局无疑为写实主义带来的刻骨共情增添上了人工伪造的色彩,而丧失部分的艺术价值。为什么在中国电影中,就不能一“丧”到底呢?对于张广胜来说,人生一连串的落魄:家庭破碎,恋情失败,毕业论文问题重重,从有望留校的好学生转眼变为找不到工作的落魄者——为什么不能如实的呈现,一定要给予光明?
既然现实已经如此惨烈,熬制一碗鸡汤能带来的疗效极其有限。这是一种假想的希望、灵魂麻醉剂,是隐性的驯化,和妥协的安慰剂。电影和这个国家狼狈在一起,制造一种稳定,在有限的空间内苟延残喘,目的是让你告别反抗,继续生活下去。“丧”不该被否定,应该当作正面价值被歌颂,正是在“丧”的状态中,我们对现实才能有真正的认识,同时安享自己。
电影《寻狗启事》 如果满分10分的化,我会大方的给出9分的高分,因为这部电影太贴近现实了。现实是什么?是中年人那张沾满了俗世灰层的脸,是一把被各种磨难磨钝的刀。主角为了读硕士为留校给导师做着各种各种的事,内心是惶恐和压抑的,他心里清楚如果得不到导师的支持他三年的攻读就是白费。相信很多人也耳闻过之前一些导师的丑闻,私底下讨好导师塞钱走关系几乎也是国内公开的秘密。主角属于看法单纯的人,单纯的认为在中国这个资源型的社会靠自己本事就能走的很稳,但现实是社会并不单纯,很多事很多人往往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所以他想不明白为啥人们都喜欢在背后整那套,他的论文观点也偏激说明了他认为到看问题太单纯。他爸属于那种性格锐利的人,啥事都要争个占理,结果次次都吃亏被算计,从狗咬了小孩到被讹诈动手到带狗看病他动手。这部电影是黑色幽默,因为社会道路你泥泞的,而那种看法单纯性格锐利的人注定要摔很多跟头,反而出事圆滑心机复杂会耍手段的人能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存。主角对女友的暗恋而因家庭经济情况不敢表白,对狗丢之事的惶恐怕导师给自己穿小鞋,对他爸在外惹事求饶求谅解,关键时刻四处借钱被看不起,都反映了当代中国现实青年的焦虑,在电影的最后出租车上和母亲的那段对话得以全部的释怀画龙点睛:儿呀,你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学你老爸当个刺头一事无成!这个社会老实人不受待见!当狗吧!狗是忍耐性极强的,狗为了生存可以像人摇尾巴乞讨,可以一周不吃东西,可以没有尊严,可以咬了你一口就跑。要想人上人就得狗中狗!抛开所有君子那套,励志变得圆滑老练,变成道理能讲一二三,手段能耍四五六,才能更好的在这个泥泞的社会生存!主角终于醒悟了,他开窍了,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原来连评个三好学生都是爸爸给了好处,这可笑而又可悲的现实还有啥不能释怀的,他彻底的将他老实人的本质和他救下的小狗一起埋葬!片尾他拿着钱直接去找了导师没有一丝犹豫原先这事是多么让他感觉不耻,看到暗恋的女友居然在用身体交换留校名额,片尾准备放下一切去外地的他接到了学校电话,从他的眼神告诉我很显然举报者就是他自己,因为他是唯一的目击者在观察的时候已经拍照了,当然他在回去的公交车上还是犹豫了下,毕竟牵扯到他的暗恋女友,但关上窗户的时候已经想明白了:不再当个老实人,要当一条不择手段的狗!
影片中有许多的东北元素,沈阳口音和东北人特有的幽默感可能是标签是喜剧的主要来源。这部电影实质是披着喜剧皮的批判现实主义“悲剧”。片中使用了多次“真香”式的喜剧转折手法,但也有使用次数过多导致的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缺点。
影片提及到的元素非常繁杂,有意或无意的刺讽了很多东北文化中的“传统艺能”,比如东北人的聒噪,贫嘴,爱吹牛,尤其是动不动就和人撕吧。还有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的迷信,官僚主义,爱走后门,溜须拍马,医闹,劝酒,麻将文化等现象。剧的标题主旨是“寻狗”,那么这个“狗”是否仅仅表达的含义只是占据整个篇幅前半段的那个作为名词的“狗”,还是动词和形容词的那个“狗”的意思呢。
大部分导演会让自己电影的第一个镜头非常考究来以此表达全篇的主旨,这部片的第一段男主人公在寻找的长镜头在后面也多次运用,原本可以一笔带过的镜头导演却使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手法,我相信是导演希望表达男主人公迷茫,没有目标,前途灰暗的“等待戈多”式的处境。
影片的节奏控制的不错,从开篇寻找时的静到和人讲理时的吵闹,再到找狗,影片没有一直处于一直大吵大闹让观众厌烦或者一直安静使观众感觉到无聊,虽然是蒋佳辰导演的处女座,但影片严格按照剧本写作的格式,意外、高潮、高塔危机、以及结局的出乎意料安排的非常合理,能看出导演的功底非常扎实牢固。结尾处导演用了一个镜头——有“河蟹”字眼的埋狗的泡沫箱转到沈阳彩电塔,不知导演是否有意使用“河蟹”这一有特殊含义的字眼来暗示什么。电影的最后一段镜头让人感觉有一种男主已经大彻大悟接受现实的悲凉感,随着出租车开走,电话响起又给人了一股新的希望,但结尾处导师和女学生受到了惩罚也没有让人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更加唏嘘不已。
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处境与父子关系的冲突贯穿全剧,看片的时候有一条弹幕让我非常在意,说这部电影让寒门学子感到没有希望,我可以理解这种心情,有些许欺诈性的标签让许多奔着喜剧标签来看电影的人看完电影以后更加难受。毕竟人生已经如此艰难,还需要电影来重新告诉你一遍吗。
先说一句:导演很精明。明喻暗喻穿插着构建起一副东北人心中的“东北梦”。
是的,不过这部作为纯东北风格的故事片来说却不一定会得到主流文化接受。但作为从小长在沈阳这片土地上的东北人,剧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瞬间把我带进去,甚至说略显粗糙的镜头语言都让我身临其境。就好像隔壁家里的三叔两缸儿白酒下肚开始揪着你讲起家常。
初看因为普通的遛狗不拴绳伤人事件作为矛盾点引起故事,然后开启了一个底层小人物在没关系没背景没钱的情况下如何找工作的讨论上升至国家对东北的经济支持该让以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怎么走,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该何去何从。
振兴东北这句沉甸甸的口号相信在每一个曾经生活在这片黑土地的大学生心理都响起过,虽掷地有声,但又无可奈何。我时常能感受到美国梦其实跟东北的兴衰往复很像。不同的是,东北是因为经济重心转移,大力发展外贸进出口与国际接轨,于是内陆这位黑黝黝的老大哥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眼看着越拉越远,索性就开始慢慢走了……
曾经听老人们说,什么第一粮食生产中心,第一原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天然风景区,东北虎,万达也曾努力的想祝福东北曾经的荣耀,但世界就是这样,资本喜欢哪里,哪里才有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学上的理智望着渴望复苏发展的无奈,太多人做出了努力,但又因为想生存下去,于是低下头,把改变交给了时间。
回到电影,各种隐喻和暗讽交织在一起,但更多的是充斥着无助的自嘲,以草根研究生是否能留校来揭露铁饭碗真的铁吗?东北的发展是否应该打碎一些铁饭碗,是否需要一些舍弃一切的冒险精神呢?但谁有愿意牺牲自己现有的可控的资源,影片结尾,留校无望的广胜终于“铤而走险”决定去其他城市碰碰运气,但在听说留校又有戏的时候,他和父亲两个人突然犹豫了起来。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就像我们在这里也讨论不出东北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也许是我们呆在舒适区太久了,已经麻木了,也许是我们还在幻想这片曾经荣耀的土地何时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尽管这座古老的城可能抬不动脚了,但大多数人还是对这座黑漆漆的城又爱又恨。
细品能看出导演的野心,想反应的东西很多,但说实在的,早已根深蒂固的思想在我们这些“当事人”看来却显得极其自然的有些无聊。我国外的同事就很好奇的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狗,却又好多人吃狗,我无奈的笑了下,这是个哲学问题。想想确实我们从古至今都是这么矛盾的走过来的,当牵着宠物狗走过狗肉馆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在想什么?狗的心里在想什么?这都不重要,因为我们一直这样多元化的生活着,一切早已见怪不怪,在父亲对一条狗洗澡要花一百元露出吃惊的表情时,我们会笑话这位父亲的老土,但转念一想,是啊,什么时候狗子的地位比人还高了。
广胜作为整部电影讽刺的核心点是及其矛盾的,他的论文选题是东北振兴,导师觉得他的论文有点偏激,但是真的偏激吗?还是说出了导师们不敢说的又不好说的话,教育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不启发人,那么出来的真的就是所谓的“书呆子”了,而这个在整部电影都有点“娘们唧唧”的广胜在坚持世风日上凭能力上位的时代下,这不争气的拿着钱打算慰问一下教授。结果教授送刚滚完“狗毛”床单的女学生出门这一幕正好被广胜看见。女学生是广胜爱慕的对象,而教授又因为私情把留校名额从广胜手里夺走给了学生,放在任何一个有点血性的男人身上都会上去暴揍一顿教授。但广胜再一次选择了沉默(看到这里真的死的不行,不要再说东北人暴躁了,我们还是很讲文明的),回到家,依然是那个污漆抹黑的家,依然是那个到处惹是生非的父亲,依然是那个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业烟囱,广胜在埋掉死去的狗狗后,看着前面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他还是决定放弃了,至此又一个打算复兴东北的优秀大学生被东北吞没了。
电影中有好多比较学院派的拍摄手法,比如拿行李准备上车时是摇晃的镜头,说明那会主角的心情还是颠簸的有一种即将离家在外颠沛流离的感伤,而坐上出租车后镜头又恢复了轨道式的平稳,说明主角即将放弃现有的生活,心境反倒平复从容了起来。镜头在出租车开走后留给了两个象征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烟囱,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倔强又无奈的看着一代一代优秀的年轻人在这里学有所成后造福其他城市。
说起这个话题我又是最打脸的,不但逃离了北上广,甚至逃离了祖国逃离了家乡。疫情结束后,世界会怎么样,中国会怎么样,东北会怎么样,沈阳会怎么样,只能盼一切都好吧。
这个片子的题材和人物塑造是比较另辟蹊径的,现在很多大电影的人物都比较艺术化,少有全片中每个人物都如此不完美的设置,题材也很明晰地直指很多社会问题。导演对演员的表演尺度拿捏得很好,其中大部分演员都会在很有控制力的范畴内发挥。男主也是少有的明明可以凭颜值吃饭却走实力派小人物路线的好演员。但是剧情走向上缺少所谓电影奇观的反转,越是现实主义要么走向最深的低谷,让观众痛恨这个现实的环境,要么走向极致的反转,制造艺术化的奇观,给人们以希望,目前这个走向比较温和,本片又是现实主义,这样就不够跌宕了。摄影方面可以的,长镜头的使用,每个镜头入点出点的把握精准,运动中的镜头也是构图很好。导演的叙事节奏也不错,让人看着不累,但是部分场景的逻辑有点问题,不知道是否删减了戏份造成的。比如第二次牛牛“咬人”,那个碰瓷的人出现的逻辑欠合理,他是怎么精准地找到广胜爸爸的,这个部分感觉来的有些刻意。不过有些段落干净利落的转场是玩的秒的,比如广胜和爸爸在公交车淋雨的前后两场戏,这种切换是能给人以情节急转直下的感觉的。还有就是通过片子的世界观能看出导演的世界观中女性角色是比较弱化的,导演一直在用男性角色推动所有情节,女性角色在很多时候是被动,或者是轻描淡写的戏份,不会像其他导演那样更多的运用女演员的情绪去渲染氛围,冰冰在出租车里思考的那场戏也非常情绪内化处理的感觉,这是一般男人的思考状态,女人应该是更外化的,当然这也可能是导演本身的风格吧。爸爸和广胜吵架的戏,感觉爸爸演员还是少了一些层次感,发怒、内疚、寒心、委屈,从后面剧情看爸爸的那场戏时心理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但是爸爸吵架戏还是过于真实,少了一些感染力,即使发怒也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或者行为,做出一些比较有层次的表现。在台词语言方面,编剧还是很有功力的,东北哏用的驾轻就熟。整体上还是不错的,我只是觉得如果导演野心更大,可以做以上思考。
因为这是学长拍的电影,所所以很早就听说了,这次在网上上映,才终于看了全片。学长拍的,就好像离自己更近,好的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学习;不好的直接吐槽,也少了些“我觉得不好,是不是我水平太低了,看不懂导演高深的艺术表达”之类的心态。于是我抱着“学习”和“找茬”的心情,度过了“快乐”又“忧伤”的100多分钟。
“学习”到的:1、这部电影的地域风格极其明显,东北,一个具有喜剧血统的地方。全片连珠炮似的东北话,语言的力量高密度发射,承担了“幽默”部分;东北衰落的大背景承担了“黑色”部分。有人批评这部电影不是好电影,只能算是好小品,我不否认,我甚至觉得可以把这当成东北电影的特色研究发展,走出区别于其他地域电影的一条路。东北人的乐观与幽默,和他们在东北衰落下的痛苦与挣扎,这本就是巨大的反差,只有东北人自己能拍出来。“独特”太宝贵了。
2:直接。这部电影的力量来自于直接。台词上直接,输出能量密度大;摄影上直接,一场一镜的方式,离人物足够近,有很强的临场感。这也符合电影的气质,爽利,干脆,酣畅淋漓。
3、小。它的落点足够小——找狗,能够以小见大,更好去把握。从细微之处有所发现,并延伸出更多思考,这是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要“找茬”的:1、有的地方处理稍显草率了,比如女学生和教授的不正当关系交代不足,前面大概只有她扶张广胜回家那场有所反映。所以看到最后两人一起下楼摘狗毛,我确实是没想到。结尾处通过电话交代两人被发现,给我一种“报应来得太快太简单了”的感觉。
2、片名是《寻狗启事》,可是狗却在第40多分钟的时候就找到了,对于全片来说太小了。
“快乐”不必多说,这个电影确实是好看好笑的。似乎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是刻在基因里的,东北话不管是语音腔调还是生动的词汇,都极具喜剧力量。作为一部作者电影,我觉得这部的可看性足够,足够生活化,接地气。影片所展现的这个沈阳,够真实,够引发共鸣。我原以为在我们艺术院校的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大多追求有所表达,不屑于能让大众看得懂,甚至是玩概念,自命清高到矫情(我也有这毛病),现在觉得,做出一部“好看”的电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寻狗启事》当然是有所“表达”的,有了“好看”,“表达”才能更好地传达。
让我“忧伤”的,电影里处处有妥协,少有抗争。看似在抗争,实际为妥协。张广胜,与没钱没背景的命运抗争,求一个好工作,用的是跪舔导师的方式。张广胜父亲,与大妈、无赖、兽医抗争,常常坏事,也是为了留钱给儿子的工作“通关系”。
大环境使然,大家都这么想,于是张广胜眼里美好的未来也就是“铁饭碗”。即使是想要抗争,他这只青蛙最终也是陷入温水里。消极来说,振兴中的东北,可能就是一锅煮不沸的汤。
看到一句话,“我们骂公务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不干活吃白饭,讽刺的是,这也是家长希望我们考公务员的原因”。而且,我们也大概率将成为这样的家长。电影里说“不要拿你那套歪风邪气当人之常情”,我觉得是反话正说,太多人把这当人之常情了,东北的经济难有活力,东北的振兴与发展任重道远。
我不知道张广胜的论文内容,但就题目来说,确实显空泛,可讲的东西太多,容易观点不明确和偏激。东北要怎么振兴与发展?这也是当下东北年轻人的茫然困惑吧。
寻狗——找寻丢失的狗,那么这是在找寻丢失的狗,还是在找寻丢失的其他东西呢?启事——字面的意思是公开发表说明某事的文字,那么这是在公开发表寻狗,还是在公开发表如今逐渐衰败的东北之下的众人的生活状态。看完整部影片我本身的感觉是这是如今东北年轻人在找寻如何复兴衰败的东北之路。就像他在整部影片寻狗的荒谬过程一样,政治和社会风气败坏。就像是公开告诉世人,在这种环境之下能寻找到狗——复兴的希望是多么的荒谬,就像是主角的论文一样是偏激的,是不合格的。
在谈谈影片本身,节奏很快,一场接一场密度很大,我感觉自己都没有能够停下来思考时间。人们的对话密度特别高,就如枪林弹雨一样一直冲击着我的脑袋。这是可能是它的缺点,但这也可能正是它的优点。它把如今逐渐衰败的东北之下的生活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耳边总是响彻这各种人的声音,人们已经几乎疲惫到没有时间去停留下来独立思考,人们已经成为了一个个只会忙碌的机器。
影片在结尾给了一丝正义,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是否也是导演对于东北本身存在的一丝希望,他认为东北的复兴不是偏激的,他认为丢失的狗就像影片中的狗一样,是会找回来的。
虽然年龄和地域都不太一样,但是全片看下来作为东北人也找到了很多共鸣点,电影里的人和事、景与物,都和小时候记忆里的东北很像很像。
虽然所有剧情都能很轻易被猜中,但是我个人很喜欢影片里的那种镜头,所以看得也还蛮有意思。
去狗市找狗那部分,感觉特别像《卡拉是条狗》。但是两部电影中间隔了快二十年,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也带了一点表达东北落后的意思…
大部分剧情都看得人心里沉重又苦涩,也许是对男主这种糟心满满、残酷又现实的普通人遭遇感到同情与共鸣吧:被人三番五次讹钱,动了恻隐之心养的小狗最后也被装在雪蟹盒子里埋了,被导师白白利用三年,被条件好的同学明里暗里的挤兑,已经没法理解儿子但仍然笨拙地爱儿子的父亲,就连自己一直喜欢又胆怯的女同学也是为了同一个名额和导师一直勾结。这世界好像一直在惩罚善良又本分努力的人:不顺遂心意的事情太多太多,烦恼的事情太多太多,父母不理解自己只会帮倒忙,好在还有一个能陪着聊心事的兄弟,也许这也是大部分年轻人现在的处境吧。
最后男主走投无路去找妈妈和继父,继父的反应也很现实,弟弟找继父要钱那个情节更是讽刺得很巧妙。直到妈妈在车上那番话,男主才和父亲真正和解,也许很多东北小孩都有这样一个父亲,他不够有威严,因为他也没什么本事和底气;他不肯承认自己已不再威风,但在孩子面前更多的是出糗;他很固执,哪怕自己已经真的老了,却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在默默地保护你。
男主的揭发大概是表明他决心不再做一个窝囊的老实软蛋的开始,虽然感觉有点突然,不过我还是好喜欢这个结局啊……
有时候也许会觉得生活不可能会再变好了,但还是要听他丁叔的 ,要顺其自然啊!
太能唠了
和《学区房72小时》同一个平面的直男风现实主义电影,可直接命名为“留校名额72小时”,对长镜头同样迷恋,而这些镜头同样只有叙事及心理表现的功能,没什么美感。对父子关系的描摹比较真实。但,我们的新导演,就只能写这种一地鸡毛的表象生活吗?
我一直以为我看了个加长版的小品,电影的有趣完全是依赖东北话,换成普通话,这歌故事得无聊死,以及过于依赖东北话,就让这里的东北话变得有点刻意,因为我们生活中真的不这么说话。
好玩倒是好玩,非常东北,加上东北话自带喜剧效果,还挺有趣的,尤其对东北观众,自然更加亲切。不过剧情整体还是略嫌随意,有点太依赖东北话了。哦,有个呕吐的长镜头还挺好玩的,感觉演员那场戏很辛苦。
真的挺好看,东北风情浓郁,台词又接地气又很逗哏。以寻狗事件为引,反映了工人下岗、高校黑幕等现实问题,最后落脚在父爱的核心命题,导演思路清晰得很,而且长镜头玩得也不错。男主醉酒那块感觉不像演的,呕吐的也太真实了吧,跟我呕吐状简直一样。
纯正东北风味的影片,环境、人物、台词、观念等,都百分百东北风味。也很写实,只是,贫嘴有余,格局有限。
方言电影,过分依赖台词带来的喜剧效果,整个故事架构也比较依赖地域性特色,虽然也乐得挺开心,但如果换一个环境的话大概就索然无味了吧。
以摄影代替剪辑的意图是好的,但拙劣的技术与现场调度功力实在难以撑起这一野心。#实在不喜男主,表演完全不知收放。
残酷的现实,夹着尾巴做人是常态
如果特殊的语言并不能强化表达,那就是无意义的形式主义。东北话在本片的重要性并不大,反倒限制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台词部分。
好久没看过这么纯正东北基因的电影了,《钢的琴》以来吧,而且这部比《钢的琴》更加生猛和愤怒,感觉是踩着线过审的,寻狗,也是寻路东北。下岗大潮,就业困难,人情社会,阶级固化带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无力和迷惘。成长伴随着理想的崩坏,年轻学子的最终抉择似乎也呼之欲出。
“顺其自然”的牌匾搬不上公交,人生低谷还需有个打印店兄弟,对酒吹一瓶吐一路的沈阳达内兄弟长镜,河蟹泡沫棺材,无法说出的话和清晨小黄车的背叛,娘们唧唧父子情深……咱个假东北银看着那是相当舒服,但小兄弟,你研究生答辩都不整个PPT,也别怪评审不让过
1,剧情过于真实,值得点称赞。2,摄影,但是摇晃的镜头是我最讨厌的,愚以为除了两场接电话去公园找他爸的情景可以用手持外,其他部分都该正常话拍摄。3,浓浓的东北味,也是个人最不喜欢的地方。4,缺少电影味
粗糙也是一种生活化吧
龙斌大话电影,男演员歪头时酷似李佳航
虽然没什么突破性,但拍得真是好!开头跟拍美如李沧东,那对话,那小长镜用的都挺不错。就是片名和内容有点跑题,然后转场方式有点儿重复。整体能看出想往达内的路上靠。
蒙吉写了个剧本,翻译成东北话,交给一快手知名Up主拍成了电影。
我也从小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985本硕博,大学期间奖学金,还公派出国留学,我以为都是我自己的努力,但后来发现这背后都有我父母在做工作。最后他们尊重我,没有留校,其实我可能也留不下,背景不如人家硬,如今在广州,很庆幸。
东北黑色幽默。好高兴参与了优酷组织的主创线上交流,疫情以来久违了的与电影人交流的机会。
中间看到有些较为冗长的戏份有些坐不住,例如用东北话翻来覆去吵架的场景(其实那些吵的嘴都差不多一个意思),和广胜夜晚在大街上烂醉如泥的桥段(因为人物状态大于戏剧事件)。除此之外的部分其实还蛮有观赏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