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东北沦陷期间,东北敖东城民间爱国志士王大顶追查一批即将流入民间的鸦片膏,入住到和平饭店内。在饭店内遇见了爱国海外归侨医学博士陈佳影。陈佳影在日本学医期间,就已得知日本为加快侵华步伐,正在东北试验细菌武器。为阻止日军的细菌试验,尽快找到生物细菌实验室,陈佳影心怀民族大义发挥自己医学专长积极配合敖东抗日游击分队寻找实验室,无意间进入了和平饭店。而此时的和平饭店已经被日本宪兵彻底包围。王大顶和陈佳影为躲避日伪敌人的调查,萍水相逢的两个年青人只好假扮成夫妻,并在和平饭店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王大顶和陈佳影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勇气,配合敖东抗日游击分队成功的查出了日本人隐藏在饭店内的秘密并一举捣毁了细菌实验室。
韦家辉 导演处女作《和平饭店》
Peace Hotel
《和平饭店》是韦家辉执导,周润发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杀人王(周润发 饰),传闻他十年前,被兄弟背叛他一气之下杀光了堂口里的所有人,他从此立刀为界开了一家和平饭店 并且宣称和平饭店是一个“避难所”,只要进来住宿的人,无论他得罪了什么帮派,都不许前来挑衅生事,但不保证离开后的安全。歌女阿曼(叶童 饰)的到来打破了这个江湖规矩,开始了新的冒险。
《和平饭店》在内地上映时易名为“老板的故事”,本片是香港年轻导演韦家辉的大银幕处女作,初执导筒的他在这部电影中融进了很多复杂和沉重的意念,这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悲怆的魅力。然而,这部带有导演浓烈的个人风格的电影却遭到了票房上的惨败。周润发对此的看法是:“电影有自己的风格没关系,但也要有观众喜欢的故事。太自我的电影可能会失去大量观众。”《和平饭店》中的“杀人王阿平”是周润发香港时期的最后一个英雄角色,它为周润发的香港“英雄片”时代划上了一个句号。
《和平饭店》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当年在金像奖上颗粒无收。许多年以后再回头看这1995年的片子,它已不能不成为一个符号。一个终结香港英雄电影黄金时代的符号,现在再看起这部片子来,令人不胜唏嘘。
看《和平饭店》时,总会想起古龙。
倒也不是具体想起些什么,十年前高中看的古龙,到现在大概只记得了几个书的书名,情节几乎都是忘光光。但是看过古龙的书的那种感觉,印下来了,就很难忘掉。
《和平饭店》里,有那种感觉。
而且,虽然想不起来,但是看的时候我就确信,古龙的书里,一定有《和平饭店》的类似设定。
看完后随手一查,果然。
这部电影的灵感,据说就是导演韦家辉从《圆月弯刀》里得来的,而“和平饭店”这类的设定,既有点像《圆月弯刀》的忘忧岛,也有点像《绝代双骄》的恶人谷。
不过最类似的,还是《疾速追杀》里面的大陆酒店。
所以,先不说古龙,也不说情节,先来说说,这个奇特的和平饭店吧。
和平饭店,简单的说,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庇护所”。
进了我的地,不管你之前如何,就是安全的,在我的势力范围之内,没人敢动你。
相对的,出了我的地盘,那你再如何,是生是死,也与我无关。
这样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地方,维持起来,自然是不容易。
首先需要的,便是“暴力”。
绝对的和平,绝对的安全,自然是需要绝对的暴力才可以维持。
没有武力支持,你说你是和平饭店,谁理你?
所以江湖中谁最有资格维持这样的和平饭店?自然就是江湖最大的帮会了,说起来江湖大派做这种和平饭店,不仅可以博个好名声,同时还是创收的不错手段,拿钱买命,坐地起价。再来点配套服务,简直可以躺着数钱。
然而总觉得不太对,既然生意这么好,也没见哪个江湖大派这么玩过啊?
这就牵扯到和平饭店设定的第二个关键了,立场。
江湖大派,必定深陷于江湖的纷争中,弄这么个地方,对头来了,你庇护不庇护?
两方火并,正杀到兴起,结果对方跑自己家的饭店来了,得嘞,咱还是撤吧。
可能么?
所以和平饭店,必定要保持着和江湖的距离,严守中立,才能真正担起这个“和平”之名。
不偏不倚,远离恩怨,人家才真信你这个“和平”的招牌,客人才会来,仇人才不上门;屁股稍微坐歪一点,瞬间就会被江湖中的血雨腥风给卷了。
道理很简单,你若是对客人有了恻隐之心,伸出援手,就等于站了一边,那你就已经进入到江湖的恩怨中了,授人以柄,就别怪刀斧手伺候。
而且这其中还有个“公平”的问题。
你替客户A出头了,替客户B出不出头呢?客户C,客户D呢?
你说你为客户A出头的动机是保护弱者主持正义,那你收留杀人犯B,诈骗犯C,又是为了啥?受害者在你门口呼吁正义,你咋就无动于衷了?
一旦凭主观的好恶突破立场的中立,那么整个体系就会无可避免的走向崩溃。
暴力有了,立场正了,最后,还得有“边界”。
和平饭店只能是个饭店,地方就那么大,房间就那么多,能庇护的人也有数。江湖的主基调还是打打杀杀,你砍我我砍你,输了活着走到和平饭店算你本事。等你出来冒头就是一刀。
和平饭店的招牌立起来了,边界划定了,宵小们自然是不太敢在违法的边缘试探。可是如果和平饭店自己作妖,还想着扩张什么的,江湖上的大佬可不那么容易答应。
江湖上都是和平饭店,也就没有江湖了,那叫法制社会。
表面上看起来,和平饭店在江湖之外,实际上,和平饭店却是完全依托于江湖才可以存活的。
这一课高中我学过,叫矛盾的对立统一。
既然知道了维持一家和平饭店的三根支柱,那么要摧毁它,其实就是怎样破坏掉这三根支柱。
暴力是最不必要担心的,和平饭店安身是靠暴力,但是立命却不是。毕竟如果单纯只有暴力,那和其他的江湖门派就没有分别了。
就算有着绝对凌驾于和平饭店之上的暴力,直接将它夷平,若是师出无名,也只会被江湖视为奸恶之徒,贻人口实,早晚也会被别人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诛灭。
而如果从立场和边界突破,只要引诱他犯一次错,即使自己不出手,他中立的立场已失,失去根本,也就不是“和平饭店”了。
最坚固的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所以要搞定发哥的和平饭店,先要搞定发哥的平和之心。
先让他动心,再让他出手,这个事,就稳了。
这就是叶童饰演的阿曼的作用。
电影中,阿曼是仇家为发哥设下的一个诱饵,发哥为她破界,仇家以此为借口,向和平饭店宣战。
发哥本来已经放下屠刀,却又不得不为爱而战,被他庇护过的人们全都背弃了他,最后还是阿曼为爱而回,发哥奋力一搏,杀光仇家,最终死在了阿曼的怀里。而和平饭店也因此烟消云散,成为了江湖中逝去的传说。
电影当然赞颂的是发哥的人性,赞颂他的个人英雄主义,赞颂阿曼的良心发现,谴责众人最后关头的背弃。
但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说到底,转折的关键就在于,发哥破了自己立的规矩,和平饭店不再严守中立,有了立场,就等于又卷入了江湖中。
而转折再怎么找借口,再怎么归罪于阿曼和反派,你也不能否认,这是他的主动选择,他在打破规矩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自己要承受的后果。
为了增加发哥行动的正义性,影片最后把阿曼的出现归因于反派的阴谋,由此与10年前的屠杀联系,营造出一种轮回宿命之感。
但是生硬的地方在于,10年前发哥陷入的背叛和绝地,他自己不能左右,10年后他的背叛和绝地,是自己决定导致的。
即便阿曼和反派只是单纯的仇家关系,没有阴谋,影片的叙事其实一点也不受影响,只是那样就太容易暴露“自作自受”这个逻辑,从而削弱影片的立场。
但是吃瓜群众可不管这些,在和平饭店的住户们看来,阿曼是不是诱饵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板为她破戒了。
虽然影片前半部分通过聚餐啊,赌博啊,把和平饭店粉饰出一副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但是稍微一思考就会知道,房客和老板,本质上还是契约关系。
阿曼是你的房客,今天你为阿曼出头,明天胖婶的仇家来,你为她出不出头?后天瞎子的仇家来,你为他出不出头?
和平饭店的规矩就是不为房客出头,当你老板出头的那一刻,和平饭店就已经消失了。
而房客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本来就是来饭店寻求和平,远离江湖的,并且(应当)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如果和平饭店违反了自己中立立场,再次卷入江湖,那么他们的离开,也无可厚非。
为了弥补漏洞,影片尽量黑化反派,不仅给阿曼套了个阴谋,也让反派出尔反尔,不由分说的屠杀房客。为的是让他们的出走更像是一场集体的“背叛”。
可是提前看到和平饭店已经变质,因而出走的那些房客,又作何解释呢?
众叛亲离后,发哥无奈的说“为什么不能再相信我一次呢?”
可是是你,先背叛了相信你的人们啊。
无论影片怎么坚定立场,叙事,宣扬爱和人性,都掩盖不了自己创造的这个清晰的逻辑链条,从而引发一种观感的别扭。
影片上映于1995年,是发哥去往好莱坞前的最后一部香港电影。
之后发哥在好莱坞也拍了几部片子,不温不火。而港片在90年代就已经显出颓势,进入21世纪更是在资本,人才的重重压力下,一片衰败之象。
这样回首,《和平饭店》有一点预言的味道。电影中的和平饭店就像是曾经的香港电影,遗世而独立,却又空前强大。
然而终究是昨日黄花,独力难支,无论是孤胆英雄,还是世外桃源,最终只能消散于爱恨交织,波谲云诡的江湖之中了。
叶童的一头长卷发和鲜红的嘴唇真是要了我的命!不管有多少人说她长得怪,长得丑,但我就是喜欢。我妈很早以前就夸她美,我和我妈在对女人的审美还是比较一致的。男人的话就算了。。。不是一路的。。。女人不一定要有漂亮脸蛋,但一定要媚,媚到骨子里的那种。我爱浓艳的妆,就像化不开的情一样
我终于走过了上海看到了和平饭店
韦家辉的自编自导,吴宇森的监制,银河映像的前身啊,最特别果个配乐,一听就银河风格十足,发哥又一个标志性角色,“杀人王“的眼神,“杀人王”的气概。"杀人王"终究不是“杀人狂”,只是讨厌了会背叛的和虚伪的人,对身边的人彻彻底底的失望,但幸运,小曼的出现还是令他感到最后一点温暖
叶童在里面相当有风情!跟许仙完全不是一个人的感觉,这就是好演员能做到的吧
剧情上有部分逻辑不是很清晰,不过发哥和叶童精彩的演绎扳回了不少分数,成为港片中具有西部气息的作品。尤为难得的是叶童的这个角色,人设复杂,但是叶童对这个角色的诠释向人们展示了她精湛的表演功力。
不错,不过我始终觉得它本可以拍成一部更大气的英雄传奇~~
韦家辉作为编剧导演的一部独立作品,也是他与杜琪峰组建银河映像之前的力作,事实证明,韦不但是香港最好的编剧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导演。此片的个人主义风格极为强烈,气质独树一帜,从故事的内容来看,可称为一个有着典型武侠江湖内核的英雄主义悲剧,影片小说感十足,从文风来讲很有古龙的意境,而在摄影上的手法,更是相当与众不同,堪称惊艳,另外片中恰到好处的一首插曲,也升华了剧情在关键时刻对于观众的刺激,令人共鸣感很强,此曲最终也成为经典。至于演员们,发哥的帅与风流倜傥自不用多说,而将人物本身自身经历背后的故事感与内心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才是他真正的高水准所在,叶童则充分说明了一个好演员的标准,无论风情万种还是粗鲁刁蛮,她都能完美驾驭,佩服。这部电影从发行时间到故事内容,现在来看都像是一个时代的寓言。
今天看其实男主就是个有严重性格缺陷的英雄,始于美人死于美人儿。而且一生在江湖规则的死循环里绕不出,杀人王为了赎罪和结束杀戮而建立和平饭店,结果悖谬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95年啊,然后香港的江湖就死了。真是预言。。。
勉强两分。周润发是军阀的儿子,生活在暴力里,以暴力成名,最后凭暴力建和平饭店(边界清晰犹如一个小王国),从前被他杀的人和饭店里的住客,都是些为暴力所操控生死的庸众。而匪帮头目(昔日周润发小弟)诱使他破坏规矩,则是江湖神话系统的一环,本片在两个层面上揭发国家与江湖的冷漠与荒诞,结构性的循环往复又增添了一份宿命的悲剧论调(两个女人唱歌的并列,打叶童耳光和打周润发耳光等等),但这些抒发没什么时代背景,更多是韦家辉个人趣味的演示吧。制作上可以说很操蛋了,全片像是舞台剧,那些令人作呕的动作场面全靠细碎的剪辑来糊弄人,95年还这么干,港片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没钱咱别拍好么?叶童前期的角色讨人嫌,满嘴谎话做事无底线,一点不可爱,尽管这角色让我想起《豪情四海》,但韦家辉怎么可能拍得过人家?
葉童美起來也是無可挑剔的,有著那一絲野勁,發哥依舊算是本色出演吧,這一部也是經典的作品,十年前的一幕,十年之後再次重演,祇不過這次結局有所不同,而換回來的一切,又有什麼可以留戀?
许文强把许仙杀死啦,哈哈
和平飯店無疑象徵著一個烏托邦的存在,整個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在民國初期,一種亂世下的荒涼和殘忍,馬賊和土匪滋擾,而政府形同虛設,和平飯店無疑成了武陵人的桃源之所,有著內在的運作機制和權力構架,但是這樣一個大西洋城依舊抵擋不了外部現實的衝擊和魅惑,“老闆”的身死宣告了寓言的徹底破產。
影片里描写杀人王的镜头还好,叶童那部分很不看好。。而且布局有些唐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色调,典型的香港90年代初的电影风格。应该可以更好的片子,唉
故事挺拧巴的,如果要突出和平饭店这样一个远离纷争的乌托邦,至少应该把其中的规则讲得更深入一点。另外,我有理由猜测,因为这个故事是周润发写的,所以是不是用来“整”叶童的,片中把她拍得那么美但又那么受罪,两人之间的情感推进也稍微有点突兀。整个故事风个性蛮强的,华语西部片这个类型设定也不错,但是把一个从概念上相当浪漫宏大的故事给拍得小家子气了,不是特别喜欢。
周润发真是华语影坛独特的存在,自带高人一等的霸气潇洒,但温柔幽默起来又特别亲切迷人。这个老板的角色只能他演才合理。叶童初看一般,但越看越媚,有一股特别的风尘美。这个故事确实寓言味儿很重,也可以如一些人理解的是隐喻了香港电影乃至香港的未来。金盆洗手的杀人王决定建立一个庇佑逃命者的和平场所,没有比这更荒诞更潇洒的了。但也确如影评所说,这个故事里有无可避免的矛盾。为女人破例只是对于女人来说很感动,而对于老板自己的信条是违背,对于其他住客是毁约。反派就是要毁掉老板在均衡中搭建的幻梦,尽管他被杀了,但他的计划却是成功了。老板本无责任,但既然主动担责,那么毁约就等于杀人。所有人都因他的冲动而死。而导演又极力想美化老板的过错,又想塑造铁汉柔情,终究格局是低了。PS:动作设计极差,就是乱砍加乱晃。
叶童唱歌的时候是那样的美艳绝伦,那一刻,从幼时就横亘在我心底的许仙形象终于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这是发哥方面准备进军好莱坞之前的最后一部港片。但是,帅气依然的他不知道为啥这部片子去遭遇了滑铁卢。大概预示了他并不适合去好莱坞吧!
发哥去好莱坞之前最后一部大片,真是英姿飒爽不减当年。鲜有的港片里西部片的风格+情场仇杀,刷新了一次香港黑帮片。不足的地方是不够深入也不够大气,浪费了这么好的演员。7.6
1995年,香港最后一个浪子周润发。以及烟视媚行的叶童(她大概是HK最被浪费掉的天才女演员之一)、惊鸿一瞥的吴倩莲。有些尚未开始,有些已然结束。
相當棒,尤其是葉童。不過,希望大家注意一個叫魯芬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