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视角之一,在目前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泛滥的现状下需要得到重视。这类影视作品与男权社会的逻辑一致,所以通常能得到广泛欢迎——而这也反证了开展女性主义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性。那么,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个出身卑微,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下仍保持纯真可爱的女孩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家境能力外表都完美的男孩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在经历一系列或浪漫或搞笑的故事之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个偶像剧的典型套路大部分人都烂熟于心了吧。你可能已经觉得“偶像剧”这个词过时了,这种俗气的套路根本吸引不了你。但这个俗气的套路却与几乎所有以女性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影视作品有个共通点——满足女性的“少女心”。
少女心这个东西已经被大众传媒神化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群体也欣然接受。少女心被认为是一个女性“还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的标志,只要少女心还扑通扑通的跳着,这个女性——更准确的说是这个少女就还活着。少女心是属于少女的,她人畜无害天真烂漫,而一个正常女性在接受现实生活的洗礼后不可能永远如此,那为什么它还在社会上如此受追捧呢?因为拥有少女心的女人更容易得到男人的爱,而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不就是得到男人的爱吗?大部分男女都有意无意地默认了这一逻辑。陈铭在《我是演说家》里总结道:“男人在生活的赛场上输了一辈子,却赢得了一颗可爱、俏皮的少女心啊!”,把少女心作为自己活着的标志的女人永远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男人疼爱的孩子,并在得到男人的“疼爱”后觉得自己拥有了世界,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很幸福了,男人也因自己保存了女人的少女心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生活的赛场里输了又怎么样?我赢得了一颗少女心,我赢得了一个属于我的女人。这个女人可爱、俏皮却又弱小、无力,需要我的照顾才能活下去。
当然如今的你对上述分析可能不太赞同,但它依旧是以女性作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大部分影视作品的根本逻辑,而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作为传统社会风俗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本人无觉知甚至表现为抵触,它依然在你的无意识层面持续的影响着你。所以,这类影视作品才如此成功(当然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不仅限于满足“少女心”的作品,但它们的逻辑都与此类似)。其实在这个逻辑中“弱小”才是女性的本质特征,因为弱小,所以需要男性的疼爱和照顾,而爱情只是个华丽的包装。“少女心满满”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几乎都是弱小的,等待着一个“拯救者”式的男人降临。
《忘不了》就是一个典例。这部电影摆脱了传统偶像剧中的狗血剧情和闪闪发光的人设,用平淡的生活、朴实的角色作为包装试图让人耳目一新,本质上却依旧是个“拯救者”式男人拯救弱小女人的故事。男人拯救女人强调的是拯救,是对传统性别观点的又一次强化。电影对爱情的刻画再平淡如水、细腻温柔,也无法掩盖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女司机”、缺乏谋生技能、生活安排混乱、欠缺理性思考的能力……被男人拯救的女性很难得到真正的成长,因为她就是个男性用来满足自身欲望的工具。
所以为了实现对女性的助人自助,女性主义视角是介入与女性问题相关的个案(当然也包括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至少要作为参考之一。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在男权视角下建立起来的,作为“他者”的女性无法独善其身,这是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了解了这个本源,我们才可能帮助她了解自己作为女性的特殊处境,让女性有机会摆脱依附男性的命运,真正作为一个主体进行发展。
此时的社会工作者深刻了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帮助女人是为了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让女人能够作为一个主体进行发展,而非帮助女人找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这样女人依旧在原地踏步。社会工作者需要让女人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的理性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在发泄了因男友死去而产生的悲痛后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理性安排,针对性地对引导她做出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相符的行为表现的潜意识施加影响,协助她认识到自己与外界的沟通方式,重新发现她面对生活的其他能力,真正协助女性解决问题。这时的女人作为一个主体,也许会让男人作为她的社会支持的一部分,也许会接受他提供的精神或物质支持,但女人本身不会被客体化——获得男人的支持仅仅是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同时,女性的改变需要环境的支持,女性周围的重要他人需要改变。社会工作者需要让女性周围重要他人理解女权主义的部分观点,需要意识到有意无意将女性视为客体的不只是男性,还有女性,要让作为服务对象周围重要他人的男性和女性都认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理解服务对象作为女性的处境以及男权社会中女性做出改变的面临的巨大困难,发现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回应方式中的男权色彩,提高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回应能力,让他们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对彼此产生良性影响,为服务对象的改变与潜能发挥营造良好环境。
一个这样对待电影中女主角的社会工作者,可能比一个男人去拯救她,让她继续深陷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陷阱中更好。
PS:
①其实对于这种电影我只想骂人,如果不是课程作业才不想结合专业谈;
②题目本来是“社会工作的女性主义视角需要重视”,为了稍微有趣些所以改了个不太负责的题目。
人是应该活在过去的回忆和阴影里,还是选择放下重新开始?
尔冬升导演的这部香港电影《忘不了》,给了大家一个答案。
我一直是一个泪点比较低的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感动得稀哩哗啦。
故事并不复杂,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女主角小惠失去了即将结婚的未婚夫阿文,她强忍悲痛,拒绝家人的劝说,独自抚养阿文与前妻的儿子乐乐,舍不得卖掉阿文的中巴,自己接手做起了司机。被人欺负,处处碰壁,在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下,感到无助与迷茫,同为中巴司机的大辉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最终放下过去走到了一起。
这部影片是张柏芝的转型之作,让她获得了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
片中张柏芝是真的漂亮,演技也非常好。
她把小惠坚强、倔强、善良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得知阿文去世时,伤心过度流不出眼泪,但迷离的状态又让人感觉到那种心痛。
涉世未深,做事冲动莽撞,对家人倔犟任性,以为凭着自己的冲劲就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她在工作中处处碰壁,不懂行规,受人欺负,生活压力也接踵而至,房租、学费压得她喘不过气。夜深人静时,她拨通阿文留下的手机,听到手机里阿文的声音,说我想你时,那种孤独与无助,让人心疼,张柏芝演绎得很到位。
影片男主角大辉由刘青云饰演,一直很欣赏他的演技。他那不温不火,游刃有余的表演,代入感很强。
印象比较深的一场戏是他带小慧出车的那场,嘴里一边讲着开车规则及注意事项,一边手脚并用的开着车,一个香港中巴司机活脱脱的就在眼前。
在小慧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大辉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她解决困难,帮她照顾孩子。在小惠走头无路,打算把乐乐送去孤儿院时,是他抱过孩子,霸气地说:“我来养他,行了吧。”
遇到这种男人,女人的心怎能不被感动。
两个人渐渐走到了一起,但似乎中间又隔着什么。没有表白,但彼此都能够感觉得到。
大辉问:“你是感激我,还是喜欢我。”
“如果两人心中都有着别人,上床又有什么意义。”
他原本可以隐瞒他的过去,却选择毫无保留的告诉小惠,他过去因为赌博,让妻儿离开了自己,他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告诉小惠。
小惠留下一句:“你是一个好男人。”
他们心里原本都有着另外的人,大辉把帮助小慧和乐乐当作自己对妻儿的救赎,小慧心里也一直忘不掉阿文。
经过考虑,俩人不约而同的卖掉中巴,选择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三个人的新生活。
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古天乐饰演的阿文,戏份很少,老戏骨秦沛和鲍起静饰演小慧的父母,秦沛把父亲的隐忍刻画的很到位,关心着女儿,但又要面子,不想让女儿知道,最后父女俩冰释前嫌。
一直很欣赏香港演员的演技,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学历也不高,但表演却那么洒脱和自然,丝毫没有表演的痕迹,仿佛自己就是剧中人。
很喜欢香港这种文艺片,由于居住城市的缘故,经常去香港,对那里的街道和城市氛围比较熟悉,还有好听的粤语对白,片子真实的展现了香港人的生活,展现了底层人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这部电影看过二次 重看依然会忍不住又一次泪流满面..... 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用"忘不了"这三个字作为网名 并因此结识了一个同样喜欢这部电影的好友 以前一直以为张柏芝只是类似于花瓶般的角色 后来陆陆续续看过她主演的几部电影,却完全颠覆了我对这个在镁光灯下看似那样张狂不羇的女子的偏见...... 勇敢,坚韧,倔强,执着,重情,...... 在她的电影里,仿佛看到另外一个自己......
柏芝不接烂片,多接有质量导演的文艺片,估计手中的影后奖杯还会多几座。
张柏芝 第23届金像奖影后(2004年)/ 刘青云 第23届(2004)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以前看这个看哭了的。人总需要勇敢生存,《忘不了》里的张柏芝独自抚养孩子又要开车的那段表演,还未从人生打击中走出来就要承受现实的压力,各种不适、尴尬、茫然无措。对比张柏芝的青涩,刘青云的市侩、老道儿,别具一种生活滋味。港片不但谈恋爱,还要谈生活。
这部剧真的很感人,里面的张柏芝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演技真的特别棒!
究竟是我把你当她,还是你把他当我?
帮助都是有所求的吗。我觉得挺好。懂得这个道理然后决定需要不需要帮忙。
忘不了的还是要忘,拍的中规中矩,桥段好俗。我不很喜欢这种结局,太过了,止步于牵手之前比较好。这个故事容不下从一段爱情到另一段爱情的长度,不如集中力量于这之间的那段过渡的空白。三星半。
尔冬升把张柏芝拍这么美奖励他一颗星
尔小宝受托于张柏芝的经济公司为其量身打造一部电影,果然一举将花瓶推上了影后的宝座,小宝确实善于挖掘演员潜力,张柏芝这么好的表演,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有了。
张柏芝演技的顶峰。
强烈推荐!其实我也忘记讲什么了嘿,人生啊人生。
似乎在电视台上看过的。不错的张柏芝
哭了
这种片子就是排毒养颜胶囊。
刘青云是个可靠的男人~~
“糟糕,哭不出!” 这句话在看完电影后才觉得柏芝演得好动人,生活的苦在大祸突降时其实才刚刚开始。印象里的香港电影就算拍的是小市民的故事也会有搞笑的邻居之类的角色插科打诨,这部还真特别朴实无华,没有这些的,只有夜班结束后的半打啤酒和烂掉的菜叶。柏芝当年实在是太漂亮了,漂亮到就算演得这么好,还是觉得她不可能是开小巴的司机啊…
刘青云演技确实好,和杜琪峰合作也好和尔冬升合作也好,都能表达出导演所代表的风格。忘不了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张柏芝的单亲妈妈演得不错,可惜没有踏实地走好演员这条路,香港电影女星后继无人啦。
张柏芝当年的颜值演技都在线
【百老汇香港影展】很温柔的影片。套路的框架下填充大量生活细节。刘青云、秦沛老戏骨演技无时无刻不在发光。并且,这或许是张柏芝在银幕上最好的一次表演。以前去香港时因不熟悉路线而从未坐过小巴,今后说不定会试一试。三星半
张柏芝本色演出嘛。其实她姐姐说的一点没错,最后她还是回家啃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