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滴血

大陆剧大陆2006

主演:吴京安陈曦

导演:黄道

剧照

三滴血 剧照 NO.1 三滴血 剧照 NO.2 三滴血 剧照 NO.3 三滴血 剧照 NO.4 三滴血 剧照 NO.5 三滴血 剧照 NO.6 三滴血 剧照 NO.13 三滴血 剧照 NO.14 三滴血 剧照 NO.15 三滴血 剧照 NO.16 三滴血 剧照 NO.17 三滴血 剧照 NO.18 三滴血 剧照 NO.19 三滴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07

详细剧情

此剧以山西皇城相府为外景拍摄基地,将传统经典戏剧经典戏剧《三滴血》与明朝宫廷的“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与“滴血验亲”等民间传奇故事有机的结合,集扑朔迷离的公案戏与奇巧离奇的民间传奇于一体,形成“案中案”、“奇中奇”,使故事更具有悬疑色彩。独特而传奇的案情、浓烈而纠葛的情感、悲、喜剧化同时并存的人物命运、丰富的民间韵味是本剧的精华所在。在破案过程中,炽烈的爱情、浓烈的父子情、父女情交织其中;双胞胎兄弟相同的相貌使爱情和案情更加扑朔迷离;有为了财产杀死父亲、兄弟反目为仇的原罪,有追求真实却又违背真实,不畏权贵却又被权贵所利用,充满喜剧性格的悲剧人生。

长篇影评

1 ) 三滴血||双胞胎的一出复仇好戏

喜爱秦腔的人,就算不是戏迷,也都会知道《三滴血》。看了戏,往往就会哼唱几句……这部戏,不光故事令人拍案叫绝,戏曲唱段也经典得家喻户晓,绝对能够称得上易俗社的门面担当,当属代表作品中的代表作。

闲话少说,直接入题:

在陕西韩城县做生意的山西商人周仁瑞,曾有一对孪生子,因妻难产身亡,无力抚养的他只好将小的儿子送人。留下长子取名周天佑,也经常托付给乳母王妈照料抚养。

多年以后,买卖一直都不景气的周仁瑞带着儿子周天佑回到山西老家。弟弟却担心哥哥带着侄子回来争分家产,听信其妻教唆,逐将哥哥告上官府。五台县令晋信书以滴血认亲的方式,断定周天佑不是周仁瑞的儿子,并将周天佑驱逐出境,由此父子失散。

被驱逐的周天佑寻父不见,决定上山求签,途中偶遇“邻家小妹”贾莲香。贾莲香和父母来五台山上香祈愿,一家人被老虎欺散,落单的贾莲香被周天佑舍身相救——两人虽是邻居,可周天佑自小在陕西韩城长大,所以并不相识。

英雄不能救美,救了美人便要以身相许。这段戏,既搞笑,又真诚,看一遍就记住啦:

“空山寂静少人过,虎豹豺狼常出没。除过你来就是我,二老爹娘无下落。你不救我谁救我?你若走脱我奈何?常言说救人出水火,胜似焚香念弥陀。”这是贾莲香对救命恩人周天佑的一段说唱。由于这个女孩子独自一人在大山深处,刚刚虎口脱险,“前怕老虎后怕狼”,自然纠缠着他不肯放手。周天佑被她左一声哥哥、右一声哥哥叫的心软,也只能无可奈何陪着走路。【这一段戏,就是经常单独拎出来演唱的折子戏《虎口缘》】

眼看天色渐晚,贾莲香走不动路,两人正在掰扯的时候,被她父母撞见了。周天佑受了一点冤枉,贾父过意不去,拿出十两银子给他当做路飞盘缠,小伙子感激凄零,跪地磕头;知女莫若母,贾莲香的妈妈看到女儿一往情深的样子,就和她父亲商议,顺带给娃把婚定了。周天佑顺水推舟,作揖致谢,娇羞的贾莲香在旁边嘟囔:“十两银子都叩头,这就该叩头,才作了个揖,连轻重都按不住……”

这边厢,周仁瑞的小儿子是王妈牵线搭桥,卖给了只有独生女儿李晚春的寡妇李三娘,取名为李遇春。眼看俩娃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李三娘和王妈商量如何让二人结为夫妻:最终依照王妈的建议,说李遇春是亲生的(担心他知道自己身世之后,将来寻找生身之父),反而将亲生的女儿李晚春说成是抱养的——如此一来,姐姐李晚春将来就会是弟弟李遇春的媳妇。这两人的关系有多好,开篇不明就里的李晚春曾唱言:

“兄弟窗前把书念,姐姐一旁把线穿。姐弟二人同作伴,天伦乐事非偶然。可恨女儿难久站,出嫁便要辞家园。母女姊弟怎留恋,想起教人好心酸。”

可惜好景不长,李三娘病故,邻村无赖阮自用伪造婚约,要强娶李晚春。因李氏兄妹拼死相争,无赖就将他俩以“姐弟成亲,乱 伦败 俗,有伤风化”的罪名,告到府衙。那时候还没有DNA鉴定技术,韩城官衙也没办法,层层上报,后来就从山西五台县借调了晋信书来断理此案。

晋信书依然运用滴血认亲的办法,却判定李氏兄妹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姐弟……于是,无赖就趁势强娶李晚春。结婚当晚,李晚春用计将无赖灌醉,趁其不省人事之机,逃离出本地。

李遇春为了寻找姐姐,在途中遇见周天佑,两人互生好感,随即义结金兰。在做自我介绍时,李遇春的这段唱词,就算不懂秦腔戏的关中人,恐怕都能哼唱几句:“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姐入牢笼她又逃窜,大料她逃难到此间……”

菩提老韩,赞 1.3万

赵牧阳曾凭借改编此曲一节,在崔健网络演唱会上“炸锅”。

这一段,就是有名的折子戏《结盟》。

兄弟结盟之后,此时由于匪患猖獗,正逢朝廷招兵买马,二人商议共同赴往河北投军剿匪。 斗转星移,周仁瑞一直都走在寻找儿子的路上,风尘仆仆中遇见了王妈。故人相见,往事重提,悲痛不已。激愤难挡之下,两人遂决定前往五台县找晋信书讨还公道。晋信书为了证明自己滴血认亲的技术,把周仁瑞弟弟父子二人找来,当场实验。结果,发现二人并非亲生……就在是是非非,纠缠不清之际,晋信书接到了来自兵营的白牌调令。 原来,周仁瑞的双胞胎儿子,一个能文,一个能武,在军营里混的如鱼得水,已经当上官了。而今已经上报,禀明当初冤情,要捉拿这个糊涂的县令,兴师问罪。 李晚春因寻找弟弟李遇春,来到兵营,误将代弟礼遇招待她的周天佑,当做李遇春,为此惹出啼笑皆非的麻烦。周天佑百口莫辩,只得急忙出门,亲自找寻李遇春。

正在这个时候,收到成婚邀请的贾莲香与父母一同来到军营,在等候周天佑之际,看见了急忙赶过来的李遇春。因此,一家人又产生了误会,拿贾莲香她妈妈的话说:“出门打了个转,换了身衣裳,就翻脸不认人了。”

当然,在周天佑折身返回之后,大家见了双胞胎,才明白个中缘由,冰释前嫌。最后,兄弟二人因全家团圆心情大好,依照上面发来的指令,仅将晋信书革职了事。

由于三次使用了滴血认亲,这部戏因而取名《三滴血》。那么,滴血认亲这件事究竟是否靠谱,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听孙树森说,山西有个商人把家产托给弟弟打理,自己外出经商,并娶妻生子。十多年后,其妻病亡,于是携子还乡。他弟弟担心索要家财,于是诬陷其子为抱养关系,不能继承财产。两人的官司打到官府,当官的不去追究真假,而“依古法滴血试,幸血相合,乃笞逐其弟。”

挨了鞭子的弟弟,并不愿意相信滴血认亲这项技术,于是拉着自己的儿子去实验,结果发现其子并非亲生,从而追查出其妻出墙越轨。因此“弟愧不自容,竟出妇逐子,窜身逃去,资产反尽归其兄,闻者快之。”

据信,滴血认亲来自“见汝南先贤传”,从汉代起就有了这种说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符合这项技术。反而言之,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其他手段来改变“结果”。能不能精确运用,还在于实践者的熟练技能和智巧决断。

翻阅诸多评说,竟然发现《三滴血》原本与当前故事,竟然被删减了许多情节:

李晚春被无赖阮自用挟持强娶,这个无赖让妹妹来说服新婚燕尔、貌美如花的娘子,以便得逞。故而,李晚春先是用计将阮自用的妹妹灌醉,在阮自用喝得酩酊大醉进入洞房之后,将他妹妹拖上了婚床,致使两人在不知觉的情形之下发生男女关系。这也是李晚春能够成功出逃,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第三次滴血认亲,周仁瑞的弟弟发现儿子并非亲生,过堂细审的结果:其实是其妻马氏和邻居贾连城(就是贾莲香的父亲)有染所生。改编后的剧本里,马氏刚要交代……就被周仁瑞和王妈大闹风波,给遮掩过去了。这也符合周仁瑞对弟弟的仁慈,之前弟弟有多么刻薄无情,此刻就具有多少反讽意味。

讲真,这个故事看完,不禁冒出一身冷汗:真实背后有多少阴谋与暗算,进过创作艺术的升华和掩饰,呈现出来的就有多么虚伪与荒唐——人世间的真情深意,大抵上,是经不起推敲追问的。我们只需要强颜欢笑,在风花雪月的如烟往事中,寻欢作乐。

短评

一波三折

7分钟前
  • 吼吼猴
  • 推荐

“把你含佛滴兜滴,一會含生瞎量個”

8分钟前
  • 會思考的鮣
  • 推荐

前一小时真是气死了!看完后让我想起之前看的赶集视频中观看秦腔的观众说:“好人前半场受苦,后半场还受苦,谁还看啊!”总之人不要读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11分钟前
  • 三周華不注
  • 推荐

就冲着秦腔,就完全值回票价!哪个人要是能开发出一种app, 是能把所有手机里的语音资料转换成各种方言(我要四川话跟陕西话),就好了呢(应该会有不少需求吧,猜?)。

16分钟前
  • 阿蛮
  • 推荐

好本子,好阵容,坤伶小生绝绝绝!念白就很可爱,算是知道乡里人一套又一套的俏皮话都是打哪儿来的了,地方戏的妙处果然不可言喻~话说易俗社百年前都把滴血认亲鄙视得死死的,现在要还用这个梗那可真是不该喽

17分钟前
  • 阿沅
  • 力荐

故事很精彩,滴血认亲的荒诞,糊涂官可着一家反复坑,双胞胎的故事也是经典题材。

21分钟前
  • 小豆瓣
  • 还行

22分钟前
  • 人生
  • 力荐

好本子。

24分钟前
  • 南池子
  • 力荐

莲香好可爱哦哦哦,这算不算一种走进科学,#论滴血认亲有多不靠谱

25分钟前
  • 豆友173336888
  • 还行

超好看!滴血认亲梗➕双胞胎梗。全巧民演的小花旦灵灵的,嘴巴还很损哈哈哈哈哈哈哈。感觉她有点像朱媛媛➕周海媚。看这部可以嗑两对cp,值了。

30分钟前
  • 蝶蝶不休
  • 力荐

现在滴血认亲已经没有可靠性了

31分钟前
  • 和平小智
  • 推荐

又是好戏一部,人伦中的父子、夫妻、兄弟等等全部因误判而产生的闹剧,完整度之高让人惊奇,悲喜交加顺便讽刺了一番尽信书的腐儒,唱词也是很好,甚至科普了生理常识,剧情紧凑两小时也不觉长,不可多得的好秦腔啊!

33分钟前
  • 衣中钵
  • 力荐

虎口缘谁看谁说可爱

35分钟前
  • 眠琴
  • 推荐

看过留痕

37分钟前
  • ajiang8081
  • 还行

在易俗社看了一大半但是人很多好嘈杂很多人更多是拍照没有基本观影礼仪 但是坐后排听到胶卷传送的声音真的很满足 回去后在b站补完了没有字幕陕西话大半能听懂 剧情很传统很戏剧性

42分钟前
  • 鬼逼
  • 推荐

作为一个西北人,从小是听着秦腔长大的。在西北农村,秦腔是最重要的娱乐文化,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戏台,农闲了老百信聚一起就成了自乐班,唱的好不好不重要,图的就是吼这一嗓子的爽快劲。包括我在内的年青一代,是听着流行音乐长大的,大多对秦腔嗤之以鼻,人到三十,回头听伴随着童年的这种曲子,突然就喜欢上了。三滴血几乎是秦腔里,个人认为最好的一部。词雅,剧情有张力,有内容也很幽默。这个版本实在太好了。

45分钟前
  • 史牧云
  • 力荐

秦腔的经典,百年易俗社的经典。

49分钟前
  • 粥饭一小碗
  • 力荐

经典!

52分钟前
  • 却不
  • 力荐

这是标准的传统戏,简单粗暴的曲折剧情。

55分钟前
  • 高玉宝
  • 力荐

如今成了易俗社的经典。高中演话剧时用过秦腔《三滴血》中的内容。很爱。 关中话,但不是佟湘玉。

57分钟前
  • 小闹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